空调系统设计PPT
VRV(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与介绍ppt课件
加,可能会造成蒸发、冷凝过 传输特性。
程热交换效率降低)
1980
2340
0
0
需更换润滑油,调整制冷剂 需要提高系统耐压能力 的充灌量及节流元件
29
(6) 冷媒管道系统
管道连接形式
主管道分配主管道分配:分支管后 连接两个分支管的情况
correct
1) 主管道分配只可进行两次 2) 但必须在前三级分支进行
接头相同
当量管道长度小于100米
室外机 RAS- RAS- RAS- RAS- RAS- RAS- RAS型号 224FS 280FS 335FS 400FS 450FS 500FS 560FS
NQ NQ NQ NQ NQ NQ NQ
气管 19.05 22.2 25.4 25.4 28.6 28.6 28.6
容量:2.8kw-14.0kw 特点:电子膨胀阀、温控器、低噪音
RPC
25
室内机安装
最低 5mm
a
暗装
风管 室内
a
28型—71型 270
机
吊顶
80型—140型 350
天花板内部
a
四面
出风
室内机
248mm
28型—71型 248
室内
机
假天花板 面板
80型—140型 298
26
(4)室外机(整装一体机)
变频室外机,容 量8-40匹
R22或R410A
分支管
冷媒管,铜管
室内机,容量 1-5匹
23
(2)特点
安装方便 维护费用低 使用灵活 一套系统实现制冷制热 温度控制精度高 机房占地面积小 设备初投资高 低温条件下、制热性能下降
24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设计方法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22
溶液除湿的发展现状
• 国外厂商为何不占领广阔的中国市场?
• 1:不适合中国的气候环境使用
– 均采用单级逆流塔流程,无法进行多级处理、设置全 热回收等设备
– 除湿能力较差,只能处理6~8g/kg左气含湿量不超过 14g/kg左右的气候地区(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含湿量 一般大于21g/kg)
先进的VPDS微压动态布液技术
精选ppt课件2021
30
空气-溶液的传热传质基本单元
测试报告:
精选ppt课件2021
31
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
回风
直接接触传热 传质基本单元
送风
排风
新风
精选ppt课件2021 盐溶液循环泵
32
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多级
回风 送风
I
II
III
排风
新风
I
II
III
精选ppt课件2021
吸湿溶液 空气 冷水或热水
布液管
空气进
填料
直接接触换 热器
空气出
外部热源 (或冷源)
液出口 液槽
液泵
液进口
液-液换热 器
气液直接接精触选式pp全t课热件2换02热1 装置结构示意图
28
空气-溶液的传热传质基本单元
先进的VPDS微压动态布液技术
溶液
新风
精选ppt课件2021
29
空气-溶液的传热传质基本单元
• 以溶液为换热媒介,新风和排风之间无 混合、交叉污染
•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级数,布置灵活
精选ppt课件2021
35
热泵式溶液调湿新风机组(HVF) (电驱动夏季)
精选ppt课件2021
2024版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课件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ppt 课件目录•暖通空调系统概述•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空气处理过程与系统设计•水系统设计与水力平衡调节•控制系统设计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01暖通空调系统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旨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分类根据使用目的和场所不同,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以及特殊用途空调等。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自然通风、集中供暖到现代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现状目前,暖通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场、医院等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未来趋势与挑战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的暖通空调系统将更加智能化、高效节能和环保。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控制和优化运行,采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碳排放等。
挑战在实现智能化和高效节能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成本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如何降低改造成本并保障投资回报,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标准等。
02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基础热力学原理热力学基本概念温度、热量、功、热力学系统、状态方程等。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现象的方向性,熵增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密度、粘度、压缩性、导热性等。
流体的物理性质流体静压力分布、流体静力学方程等。
流体静力学流动类型、流动阻力、流量计算等。
流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原理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性能指标等。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方式控制策略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复合控制等。
PID 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030201控制理论应用03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03实例分析结合具体建筑类型和气候条件,进行负荷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氟系统及水系统).ppt
计算公式:
室内机实际能力=选用的室外机能力×(室内机能力/系统室内机总能力) ×配管修正系数
室内机能力校验
校核:
室 外 机 高 度 H (M)
50 40 30 20
室外机(10马力)
% 100 98
96
94
92
90
88
86
84
82
80
78
0 - 10 - 20 - 30 - 40 - 50
10
20
新风量(m3/h)=换气次数×房间容积
※对于一般性场合,如无特殊要求且室温波动范围在±1℃则可选用换 气次数为5次/小时。
新风量的确定
◆换气次数推荐值
场合 房间类型 起居室、客厅 换气次数 6 场合 房间类型 洗手间、浴室 换气次数 10
一般民居
浴室
厕所 厨房 饭店
6
10 15 6 10 20 5 5 8 8
新风量的确定
◆室内人员占有面积表 房间类型 餐厅、咖啡屋、小吃店 酒吧 超市 普通办公室 旅店 室内娱乐和运动场所 会场 ※当人均占有面积超过10m2时,按10m2来计算。 人均面积(m3) 3 2 3 5 10 2 0.5~1
新风量的确定
◆对于一些废气量大的场合或者一些工艺型场合,一般应根据换气次 数来计算新风量。 计算公式:
机型选择
室内机形式:
四面出风嵌入式
一面出风嵌入式
标准风管天井式
高静压风管天井式
低静压风管天井式
座吊两用式
薄形风管机
壁挂式
机型选择
第二步:对室内机进行合理分组 ◆对于大型的项目或因建筑结构和房间用途不同导致使用特点存在差 异,应对空调面积进行合理分区。 在系统设计中,一般分区方法为按建筑的负荷特性分区: ◆将建筑物平面分为直接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周边区域(外区)和不直接 受影响的内部区域(内区); ◆在大型项目中,对于其周边区域可根据方位进行分区; ◆如果室内的人员密度和室内设备密度有较大差异时,应根据不同密
空调系统设计方法ppt课件
朝向差别 地域差别 分布差别
.
第二节 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
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 新风带入的湿量 液面或者湿表面的散
湿量
.
第二节 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
热负荷计算
采暖热负荷计算
空调热负荷计算(附 加新风加热量)
.
第二节 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
三、空调冷负荷估算
作为方案设计和初步 设计的参考
举例
过程设计
充分考虑非满负荷运 行的工况
措施:冷负荷考虑分 析,设备节能分析, 设备匹配选型
.
第二节 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
空调冷负荷计算的内 容
建筑围护结构 外窗辐射照明 人体散热 照明散热 设备散热 实物物料散热 新风散热 伴随散热的潜热
.
第二节 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
冷负荷估算
水容量的2~3%选择
一般,一万平方米左右建筑空调水系
统膨胀水箱的容积为2~4立方。
.
六、末端设备的选择
1、风机盘管的选择
风机盘管有两个主要参数:制冷(热)量和送风量,故有风机盘管的选择
有如下两种方法:
(1)根据房间循环风量选:房间面积、层高(吊顶后)和房间换气次数三者的乘积即为 房间的循环风量。利用循环风量对应风机盘管高速风量,即可确定风机盘管型号。
卧式离心泵
.
立式离心泵
2、水泵型号含义
SLS 200 - 250
3、水泵选择的步骤
叶轮名义直径 泵进出口公称直径 SLS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
第一步:水泵流量的确定
1.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 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公式
Q(kW)
L(m3/h)=
1. 汽车空调系统(85页PPT).ppt
a)R12 (CCL2F2)
b)R134a(CH2F-CF3)
图8-6 汽车空调用制冷剂
2.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8-7 汽车空调蒸汽压缩制冷系统 1-电磁离合器;2-压缩机;3-轴流式冷却风机;4-车外冷空气;5-冷凝器; 6-储液干燥器;7-热空气(吹向发动机);8-高压管路;9-车内热空气;10-离心式冷却风机; 11-节流膨胀阀;12-蒸发器;13-冷空气(吹入车内);14-低压管路;15-压缩机驱动皮带
3.汽车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工作时,制冷剂以不同的状态(物 态)在密闭系统内循环流动,每一循环包括四个基本过程:
1)蒸汽压缩过程
当发动机带动压缩机运转时,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出口处低温 (约0℃)低压(约0.147MPa)的气态制冷剂,将其压缩成 高温(70~80℃)、高压(约1.471MPa)的蒸汽排出压缩机。
压缩机是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低压和高压、低温和高温 的转换装置,其正常工作是实现热交换的必要条件。
汽车空调制冷容积式压缩机种类繁多。按排量变化与否可 分为定量式和变量式两大类。常用的定量式压缩机按运动形式 和主要零件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大 类。常用的轴向活塞式压缩机有斜盘式和摇板式两种。
8.1.3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
现代汽车全功能空调系统由制冷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 统、空气净化装置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①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用于将车外的新鲜空气引进车内,达 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②采暖系统。采暖系统用于对车内空气或车外进入车内的新鲜 空气进行加热、除湿,使车内达到温暖舒适。
1.动压通风方式
动压通风(自然通风)方式是利用汽车行驶时,车外空 气对汽车产生的风压,通过进风口和排风口,实现通风换气。
《空调系统》课件
03
02
01
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深度清洗,包括清洗冷凝器、蒸发器、管道等部分。
深度清洗
当空调系统中的零部件损坏时,需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更换,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更换零部件
在保养或维修后,需要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制冷、制热效果良好。
安装水系统
包括水管的选择与连接、水阀和水泵的安装等。
安装风系统
包括风机的安装、风管的制作与连接、风口的选择与安装等。
准备工作
包括现场勘查、制定安装计划、准备设备和材料等。
安装制冷机组
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安装制冷机组,连接管道和控制系统。
对空调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测试,确保正常运行。
系统调试
测试空调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制冷、制热效果,空气处理能力等。
系统调试
05
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因此需要使用环保制冷剂来替代。环保制冷剂应具有较低的臭氧层破坏潜势和温室效应潜势,同时性能与传统的制冷剂相近。
环保制冷剂
目前常用的环保制冷剂有R410A、R32等,这些新型制冷剂对环境友好,且制冷性能优良,能够满足空调系统的需求。
室外机的能效比和噪音水平也是选购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01
02
04
03
控制面板通常包括显示屏、操作按钮、遥控器等部件,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或遥控器进行开关机、温度调节等操作。
控制面板还需要具备智能控制功能,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控。
03
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调试与验收
对安装好的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然后进行验收。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概述.pptx
HVF-05
3层 办公
HVF-05
HVF-05
2层 办公
风机盘管 HVF-05
热泵式溶液空气 处理机组 HVA-06
回风
1层 档案室
新风
排风 送风
1层 食堂
热泵式溶液调湿 新风机组 HVF-10
回风
排风
送风
新风
冷 却 水 泵
冷冻 水泵 冷水机组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空调采暖系统原理图(复合冷热源方式)
* 竖风道要求——密闭、不漏风 当管道井尺寸有限时,一些局部可采用土建风道
—— 适用场所: (1)新风引入风道(北方地区需要做好保温) (2)楼梯间加压风道 (3)普通排风系统(非污染物排风)的负压段 (4)房间空调回风(需保温) (5)排烟系统负压段 (6)前室加压风道
—— 风道材料及制作方式:以钢筋混凝土现浇为最好…. (1)、(3)、(4)—— 可采用砖砌风道 (2)—— 现浇混凝土 (5)、(6)—— 最好现浇混凝土。若砖砌,则应在风道内壁 衬钢板密封
建筑设计与暖通空调
建筑多样化因素分析
面积与规模
大、中、小
绝大部分建筑设计 产品都是定制式产 品,因此针对性是 最重要的考虑!
工 业 建 筑
民 用 建 筑
商业建筑——商场、餐饮、酒店,等
办公建筑——政府办公、开发商
使
文化建筑——博物馆、教学楼,等
用
功
居住建筑——住宅
能
体
整体 构成
冷、热源 + 输配系统 + 末端系统
任
合理选择
务
冷热源
合理输送 冷热源
合理使用 冷热源
考
虑
能源政策
空调方案pu.ppt
焓 值kJ/kg: 41.43
露点温度℃: 13.08
湿空气焓湿图
35 35
120 110
选型结果:
• FAHU新风机(外形尺寸750x1150x1500 )
送风量: 6000m^3/h 冷量: 80.3kw
• 风机盘管: 37台(三管制06号盘管) 送风量: 770m^3/h(中档)
显热制冷量: 4.57kw
人员密度:6m^2/人 • 夏季新风量:6000 m^3/h • 夏季最大总冷负荷(含新风)为 185.14kW • 夏季最大室内冷负荷为 107.19kW • 夏季新风冷负荷为 77.95kW • 夏季总湿负荷为 20967.03g/h • 热湿比:18481KJ/Kg • 夏季总冷指标 154(W/m^2)
6000 77.95
L: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 含湿量g/kg: 焓 值kJ/kg: 露点温度℃:
19.51 13.29 50.00 7.19 37.95 8.83
0
5
35
30
25
20
L
15
10
10
湿空气焓湿图
大气压力: 100340 Pa
N: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 含湿量g/kg: 焓 值kJ/kg: 露点温度℃:
25.00 17.78 50.00 10.10 50.96 13.87
C: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 含湿量g/kg: 焓 值kJ/kg: 露点温度℃:
26.29 19.69 55.01 12.03 57.22 16.55
W0: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 含湿量g/kg: 焓 值kJ/kg: 露点温度℃:
空调系统设计方法.ppt
绝大部分时间段,空调系统在部分负荷下运行。
二、过程设计
暖通空调设计方法一般是以夏季或冬季室外空气设 计参数为依据的典型工况进行设计的。空调冷、热 负荷是按最不利工况进行计算的。因此,空调设备 的选型、管道输水系统的能力可以满足最不利工况 空调系统的使用要求。这种设计方法,我们称之为 “工况设计”,也就是“静态设计”。
Ⅱ m
②
2G
图4.1 设备连接图
图4.2 水泵工作特性图
d
c
b
e
a
Ⅲ
①
n
H
Ⅰ
H
m
H
n
0
GG
Ⅱ m
②
2G
图4.1 设备连接图
图4.2 水泵工作特性图
“工况设计”条件下运行时,两台水泵并联工作点m,流量 为2G,扬程为H。 H=(Rl+Z)a-b-c-d+(Rl+Z)d-e-a 图中曲线Ⅱ为系统管道特性曲线,图中曲线②为两台水泵
对空调系统而言空调房间也不一定同时都使用。 可以看出空调负荷变化的复杂性。
某地区空调部分负荷时间频率
负荷(%)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时间(%) 2.76 18.02 22.53 19.02 15.76 9.62 6.11 3.75 1.49 0.35 0.07
4、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4-1 工况设计与过程设计
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关系
得热:某时刻在内外扰作用下进入房间的总热量 叫做该时刻的得热。如果得热<0,意味着房间失 去热量。
对流得热
显热
得
热
辐射得热
潜热
4-1 工况设计与过程设计
空调系统类PPT课件
特点: ●送风量和循环水量小,减少了空气处理设备、水泵、风道等的初投资,节 省了机房面积和风道所占空间高度; ●加大了空气的除湿量,降低了室内湿度,增强了室内的热舒适性; ●利用蓄冰设备提供的低温冷水,与低温送风系统相结合,可有效的减少初 投资和用电量;
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 道可不受此限制。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
一系统时,应作局部处理。 ●对空气洁净度要求不同的空气调节区,宜分设系统。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空气调节区,应独立设置系统。在同一时间内
须分别进行供热和供冷的空气调节区,应分设系统。 ●空气调节房间的瞬时负荷变化差异较大时,应分设系统。 ●需要划分内外区供冷时,应按内外区分设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
VRV的称谓用于图纸上并未违反“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的规定,用 于
招标文件却有“倾向性”的嫌疑。
特点: ●散热途径:冷却塔、内区需要制冷的热泵向外区需要供热的热泵转换(冬 季); ●对于有内区和外区的大中型建筑物,当有同时供冷和供热时,可以做到 热量的回收转换,特别适用于全年需要空气调节,冷热负荷接近的场合; ●调节灵活,便于单独计量和计费; ●与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相若,节省空间;
特点: ●使用灵活,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物或须细分成多用途、多单元的较大型建
筑物; ●节省机房面积; ●无冷却水、冷冻水管,节省空间; 注意事项: ●不宜用于振动较大、油污蒸汽较多以及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的场所—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循环使用; 4 各空气调节区采用风机盘管或循环风空气处理机
组,集中进新风的系统。。
30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一.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量
1 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 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
2 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 有关卫生标准确定;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 30m³/h的新风量。并根据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 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确定。
对于中小型空气调节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 时,可采用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 该系统全年运行时,宜采用热泵式机组。 在同一系统中,当同时有需要分别供冷和供热 的空气调节区时,宜选择热回收式机组, 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不宜用于振 动较大、油污蒸汽较多以及产生电磁波或高频波 的场所
差或室内散湿量较大时,应采用具有一 次回风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25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六.设置送风机.回风机的双风机空调系统的 选择
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设回风机的情况: 1 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
风出路不能适应风量变化要求; 2 系统阻力较大,设置回风机经济合理。
26
第一节. 空调系统
热量 空气 空调箱
环境
空气
3
4
5
组合式空调机组
6
7
8
风机盘管
卧式暗装
卧式明装
9
风机盘管
立式暗装
立式明装
10
风机盘管
吸顶式暗装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一.选择空气调节系统的总原则 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
负荷变化情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1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二.空气调节风系统的划分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空气调节区,宜分别或独立
设置空气调节风系统:
1 使用时间不同的空气调节区;
2 温湿度基数和允许波动范围不同的空气调
节区;(不包括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3 对空气的洁净要求不同的空气调节区;
4 有消声要求和产生噪声的空气调节区;
5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空气调节区;
28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九.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当采用冰蓄冷空气调节冷源或有低温冷媒可利 用时,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对要求保持较高空气湿度或需要较大送风量的 空气调节区,不宜采用低温送风空气调节系统。
29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下列情况应采用直流式(全新风)空气调节系统: 1 夏季空气调节系统的回风焓值高于室外空气焓值; 2 系统服务的各空气调节区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
6 在同一时间内须分别进行供热和供冷的空
气调节区。
22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三.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全空气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单风管式
系统。
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的 区域: 1 空间较大、人员较多; 2 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 3 噪声或洁净度标准高。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四.多空调区共用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 统的选择
25~35
3~4
≤2
35~50
4~7
2~3
50~65
6~9
3~5
65~85
8~12
5~8
注: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10m/3s6。
第六章.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
全空气系统 空气-水系统 全水系统 冷剂系统
1
第六章.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
空调风系统 空调水系统
空调冷(热)水系统
空调冷凝水系统
空调冷却水系统
2
水
冷却塔
全 空 气 空 调 系 统 示 意 图
冷 ( 循 环 冷 却 水 ) 冷 水 机
冷却水 冷冻机 冷冻水
组 新鲜空气
七.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选择
• 空气调节区较多、各空气调节区要求 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宜采 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 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
• 当空气调节区空气质量和温、湿度波 动范围要求严格或空气中含有较多油烟等有 害物质时,不应采用风机盘管。
27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八.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2 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³/h的空气调节 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
3 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
35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 五.空气调节系统风管内的风速
有消声要求的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宜按 下表选用。
风管内的风速(m/s)
室内允许噪声级dB(A) 主管风速 支管风速
人员集中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气调
节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排风量应适应新
风量的变化。
34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 五.热回收
建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 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 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 60%。
1 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³/h的直流式空气调 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
当各空气调节区热负荷变化情况相似,采用 集中控制,各空气调节区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 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 节系统。
需分别控制各空气调节区室内参数时,宜采 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等空气调节系统,不宜采用 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24
第一节. 空调系统
五.一次回风的空调系统的选择 当空气调节区允许采用较大送风温
31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二.用新风作冷源 舒适性空气调节和条件允许的工艺性
空气调节可用新风作冷源时,全空气调节系
统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新风。
32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三.新风进风口
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适应最大新风量的需 要。进风口处应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
进风口位置应符合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 要求:
1 应直接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 2 应低于排风口; 3 进风口的下缘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2m, 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m; 4 应避免进风、排风短路。
33
第一节. 空调系统
十 四.空气调节系统的排风出路和风量平衡
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风出路并应进行风量平
衡计算。
空气调节区内的空气压力应满足: 1 工艺性
空气调节,按工艺要求确定; 2 舒适性空气调
节,空气调节区与室外的压力差或空气调节区
相互之间有压差要求时,其压差值宜取5~10Pa,
但不应大于5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