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设计.ppt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原理》PPT课件

《中央空调的结构和原理》PPT课件
送风
回风 回风
新风机组
冷冻冷水 冻水
中央空调风系统
一、风管
采用金属、非金属薄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用于空气流通
中央空调风系统(续)
一、风管
材料
镀锌风管
圆形不锈钢四通
塑料复合风管
中央空调风系统(续)
一、风管
材料
玻璃钢风管
塑料软管
金属软管
中央空调风系统(续)
一、风管
规格尺寸 如A×B×L=500×200×5000 表示风管的宽为500mm,管道 的高为200mm,管道的长为5000mm
中央空调的基本组成
送风机
风量调节阀
袋式过滤器
表冷器
滴水盘
新回风混合段 空气过滤段
表冷段
风机送风段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
一、按处理设备的情况分类
1、集中式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和送、回风机等集中设在空调机房 内,通过送、回风管道与被调节的空调场所相连, 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和分配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续)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续)
3、 空气-水式空调系统
由经过处理的空气和水共同负担室内热湿负荷 ,典型 装置是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4、 制冷剂式空调系统
利用直接蒸发的制冷剂吸热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续)
空气处理装置(加热、制冷、加湿、除湿)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续)
新风
新风
风机风盘管管 风机盘管
中央空调风系统(续)
一、风管
管道保温
岩棉制品
复合保温材料
中央空调风系统(续)
一、风管
管道保温
玻璃棉管壳
发泡橡塑
中央空调风系统(续)
二、风管配件和部件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及原理图(含末端设备) ppt课件

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及原理图(含末端设备)  ppt课件
管中与冷媒进行间接热交换,这样原来的常温水
就变成了低温冷冻水,冷冻水被送到各风机风口
的冷却盘管中吸收盘管周围的空气热量,产生的
低温空气由盘管风机吹送到各个房间,从而达到 降温的目的。
ppt课件
17
冷媒在蒸发器中被充分压缩并伴随热量吸收过程完成
后,再被送到冷凝器中去恢复常压状态,以便冷媒在冷凝 器中释放热量,其释放的热量正是通过循环冷却水系统的 冷却水带走。冷却循环水系统将常温水通过冷却水泵泵入 冷凝器热交换盘管后,再将这已变热的冷却水送到冷却塔 上,由冷却塔对其进行自然冷却或通过冷却塔风机对其进 行喷淋式强迫风冷,与大气之间进行充分热交换,使冷却 水变回常温,以便再循环使用。在冬季需要制热时,中央 空调系统仅需要通过冷热水泵(在夏季称为冷冻水泵)将常 温水泵入蒸汽热交换器的盘管,通过与蒸汽的充分热交换 后再将热水送到各楼层的风机盘管中,即可实现向用户提 供供暖热风。
ppt课件
3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
一、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
1、全空气系统 空调房间的室内热湿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 的空气来承担,利用空调装置送出风调节 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
ppt课件
4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续)
2、全水系统 全部由经过处理的水负担室内热湿负荷 , 利用冷冻机处理后的冷冻水(或锅炉制出热 水)送往空调房间的风机盘管中对房间的温 度、湿度进行处理的。
7、投资方便:可根据量贩发展情况,分期分批投资 添置空调系统,同时量贩档次提升,因此资金周 转快,有效地利用资金更进一步开发。
ppt课件
16
中央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一般主要由制冷压缩机系统、
冷媒(冷冻和冷热)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 盘管风机系统、冷却塔风机系统等组成。制冷压 缩机组通过压缩机将空调制冷剂(冷媒介质如 R134a、R22等)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冷冻 循环水系统通过冷冻水泵将常温水泵入蒸发器盘

中央空调系统(HVAC)组成PPT课件

中央空调系统(HVAC)组成PPT课件
通道。
水管
连接冷热源设备和空气 处理设备,构成水循环
通道。
控制设备
控制器
接收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信号, 根据设定值控制冷热源设备、空 气处理设备和输送设备的运行。
传感器
检测空气温度、湿度等参数, 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执行器
根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各设 备的运行,如调节阀门开度、 改变风机转速等。
监控系统
能耗标准
符合国家或地区的能耗标 准,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 放。
可再生能源利用
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 再生能源,提高空调系统 的环保性。
05 中央空调系统选型与安装注意事项
CHAPTER
选型原则和方法指导
负荷计算
系统配置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面积、朝向等 因素,计算冷、热负荷,确定所需空 调设备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故障排除方法和技巧分享
听诊法
运用听音棒等工具,倾听设备运 转声音,识别异常声响,定位故 障点。
触摸法
在设备安全允许的情况下,触摸 设备外壳或部件,感受温度、振 动等异常,辅助判断故障性质。
观察法
通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指示灯、 压力表等,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 部位。
替换法
对于疑似故障的部件,采用替换 法验证,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到问 题所在。
设备安装
按照施工图纸和设备安装说明书,进行设备 的就位、找平、固定等工作。
电气接线
按照电气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设备的电气 接线工作,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调试运行操作指南提供
调试准备
单机调试
检查设备、管道、电气等安装质量,确保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每台设备进行单机调试,检查设备的运 行状况,记录运行参数。
定义

《中央空调工作原理》PPT课件

《中央空调工作原理》PPT课件

6、蒸 发 器 系 统
1、蒸发器的分类: 蒸发器按其被冷却的介质种类可分为冷却液体的蒸发器 <干式蒸发器>和冷却空气用的蒸发器<表冷式蒸 发器>这两大类.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蒸发器一般为冷却空气的蒸发器.当制冷系统的氟里昂液态进入膨胀 阀节流后送入蒸发器,属于汽化过程,这时候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房间温度逐步降低、以达到制冷及去湿 效果. 2、A型蒸发器 "A"型结构蒸发器的优点是该结构具有较大的迎风面积和较低的迎面风速以防止逆风带水.蒸发器配备有 1/2"铜管铝翅片及不锈钢凝结水盘,以利热量更好的传递.蒸发器盘管分为多路进入并作交错安排,籍此 将每个制冷系统都能遍布于盘管迎风面上,当单一制冷系统运行时,显热制冷量可达总制冷量的 55%—60 %. 3、蒸发器的去湿功能
在正常制冷循环中,室内机风扇以正常速度运转,供给设计气流以及最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能量以满足制冷量的要求.
7 、压 缩 机 系 统
❖ 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毛细管或膨胀 阀〕和蒸发器等四大部分组成,并由管道连接成密闭系统,制冷剂在这个密 闭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换热.
❖ 由风扇.传入空气,使高压气体进一步放热凝结.成为 液体.高压液体再喷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再次吸 热.
❖ 同时有风不断经过,使这些空气变为冷空气,吹到房 内就是冷风.
1、中央空调新风系统
❖ 室外的新鲜空气受到风处理机的吸引进入风 柜,并经过过滤降温除湿后由风道送入每个房 间,这时的新风不能满足室内的热湿负荷,仅能 满足室内所需的新风量,随着室内风机盘管处 理室内空气热湿负荷的同时,多余出来的空气 通过回风机按阀门的开启比例一部分排出室 外,一部分返回到进风口处以便再次循环利用.

2024.9.13 超高效中央空调机房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选型+水力计算!38页PPT可下载!

2024.9.13 超高效中央空调机房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选型+水力计算!38页PPT可下载!

电能分析仪
万用钳形表
校核前
校核后:修改变比
精细化调试
动态一体控制阀
➢ 通过水泵频率调节,改变阀门前后压差 ➢ 测试每个压差在不同开度下的流量数据 ➢ 确定控制阀是否满足压差无关控制 ➢ 确定控制阀的最小使用压差
精细化调试
系统高能效指标调试
温度℃
COP
温度℃
精细化调试
本项目包含空调冷源、末端、新排风、隧道风机等设备监控,总监控点数12000多点,冷源机房能效超6.0.
超高效中央空调机房系统
地铁空调系统能耗现状及痛点 ➢ 能耗现状&痛点 ➢ 公建项目能效现状
地铁环控能耗现状
能耗现状
给排水, 3% 照明, 8%
其他, 1%
电扶梯, 8%
通风空调, 35%
牵引供电, 45%
牵引供电 通风空调 电扶梯 照明 给排水 其他
设备多
能耗高
维护难
乘客 体验差
痛点
冷源设备、水泵、塔、组空、风盘、新风 机、回排风机、隧道风机等等
智慧地铁运营管理平台框架
智慧车站 运营平台
多维监控
安全管控
高效运营
深度节能
智慧运维
智慧管理
智慧服务
智慧 核心
数据 驱动
智慧 联动
智慧 诊断
深度 节能
视频 展示
工作流
管道温度自记仪
冷却水温度测试
冷冻水温度测试
精细化调试
流量计校核
➢ 用超声波流量计现场测试总管流量 ➢ 分别测试冷却塔支管流量 ➢ 对比流量数值差异,校核流量计数值。
超声波流量计
总管流量
支管流量1
支管流量2
精细化调试
智能电表参数校核 ➢ 用电能分析仪测主机电流,钳形表测主机电流,校核主机电表

中央空调的认识PPT

中央空调的认识PPT

检查冷凝水
确保冷凝水管道畅通,无堵塞 或漏水现象。
保持室内外机清洁
定期清洗室外机和冷凝器,避 免灰尘和杂物堆积。
运行测试
定期运行空调系统,检查是否 有异常噪音或震动。
定期检查与维修
检查制冷剂压力
定期检查制冷剂压力是否正常 ,避免制冷剂不足或过多。
检查电气系统
检查电线、插头、开关等电气 元件是否有损坏或老化现象。
室内机异味
定期清洗室内机滤网和蒸发器,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
05
中央空调的节能与环保
能效比与节能
能效比
01
能效比是衡量中央空调效率的重要指标,数值越高,能效越好,
节能效果越显著。
节能认证
02
选择获得节能认证的中央空调产品,能够确保其具有较高的能
效比和节能性能。
节能模式
03
许多中央空调具备节能模式,开启该模式后,系统会自动调节
中央空调的认识
• 中央空调简介 • 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 • 中央空调的组成部件 • 中央空调的维护与保养 • 中央空调的节能与环保
01
中央空调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央空调是一种集中处理空气, 通过管道系统将处理后的空气送 至各个房间的空调系统。
特点
中央空调具有高效、节能、舒适 、美观等优点,能够满足大面积 空间的制冷、制热需求,且能够 实现温度和湿度的精确控制。
末端设备的设计和布局需要根 据房间的功能和使用需求进行
合理配置。
末端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对于保 证空调效果和室内空气质量非
常重要。
水系统部件
水系统部件包括冷热水泵、水管、水过滤器等,负责将主机产生的冷热源输送到末 端设备。
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必须考虑到系统的流量和阻力,以保证良好的水循环效果。

中央空调_第4章空调系统分类PPT课件

中央空调_第4章空调系统分类PPT课件

235套VAV BOX ,153套变风量 调节阀采用主要
部件美国进口、
国内组装的皇家
变风量箱及风阀
产品,配备自控 设备
整理版课件
62
4.5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整理版课件
63
风机盘管是中央空调理想的末端产 品,风机盘管广泛应用于宾馆、办公楼、 医院、商住、科研机构等场所。其工作 原理是风机将室内空气或室外混合空气 通过表冷器进行冷却或加热后送入室内, 使室内气温降低或升高,以满足人们的 舒适性要求。
❖ 1.全空气系统在机房内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空气 处理机组有多种处理功能和较强的处理能力,尤其 有较强的除湿能力。因此适用于冷负荷密度大,潜 热负荷大或对室内含尘浓度有严格控制要求的场所。 如:商场、剧院、候机大厅等
整理版课件
15
4.2中央空调的形式选择与划分原则
❖ 4.2.1系统形式的选择
❖ 2.高大房间的场所宜选用全空气定风量系统。如: 体育馆、大车间。
第四章 中央空调空气系统的 形式
张海涛
整理版课件
1
4.1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与比较
❖ 4.1.1系统分类
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
整理版课件
2
4.1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与比较
空调系统的分类
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
整理版课件
3
4.1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与比较
空调系统的分类
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的介质分类
23
空气处理机组功能段的组成
整理版课件
24
整理版课件
25
➢分类 1.按结构形式: a) 卧式; b) 立式; c) 吊顶式: 2.按用途特征: a) 通用机组; b) 新风机组; c) 净化机组; d) 专用机组;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氟系统及水系统).ppt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氟系统及水系统).ppt

计算公式:
室内机实际能力=选用的室外机能力×(室内机能力/系统室内机总能力) ×配管修正系数
室内机能力校验
校核:
室 外 机 高 度 H (M)
50 40 30 20
室外机(10马力)
% 100 98
96
94
92
90
88
86
84
82
80
78
0 - 10 - 20 - 30 - 40 - 50
10
20
新风量(m3/h)=换气次数×房间容积
※对于一般性场合,如无特殊要求且室温波动范围在±1℃则可选用换 气次数为5次/小时。
新风量的确定
◆换气次数推荐值
场合 房间类型 起居室、客厅 换气次数 6 场合 房间类型 洗手间、浴室 换气次数 10
一般民居
浴室
厕所 厨房 饭店
6
10 15 6 10 20 5 5 8 8
新风量的确定
◆室内人员占有面积表 房间类型 餐厅、咖啡屋、小吃店 酒吧 超市 普通办公室 旅店 室内娱乐和运动场所 会场 ※当人均占有面积超过10m2时,按10m2来计算。 人均面积(m3) 3 2 3 5 10 2 0.5~1
新风量的确定
◆对于一些废气量大的场合或者一些工艺型场合,一般应根据换气次 数来计算新风量。 计算公式:
机型选择
室内机形式:
四面出风嵌入式
一面出风嵌入式
标准风管天井式
高静压风管天井式
低静压风管天井式
座吊两用式
薄形风管机
壁挂式
机型选择
第二步:对室内机进行合理分组 ◆对于大型的项目或因建筑结构和房间用途不同导致使用特点存在差 异,应对空调面积进行合理分区。 在系统设计中,一般分区方法为按建筑的负荷特性分区: ◆将建筑物平面分为直接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周边区域(外区)和不直接 受影响的内部区域(内区); ◆在大型项目中,对于其周边区域可根据方位进行分区; ◆如果室内的人员密度和室内设备密度有较大差异时,应根据不同密

1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教程PPT课件

1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教程PPT课件

13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D(m)=
L(m3/h)
0.785x3600xV(m/s)
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计算出)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
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
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 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 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1、水泵的主要形式
卧式离心泵
立式离心泵
11
2、水泵型号含义
SLS 200 - 250
3、水泵选择的步骤
叶轮名义直径 泵进出口公称直径 SLS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12
第一步:水泵流量的确定
1.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 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Q(kW)
L(m3/h)=
综上所述,冷冻水泵扬程为26~35mH2O, 一般为32~36mH2O。
注意:扬程的计算要根据制冷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
不可照搬经验值!
16
水泵的选择
• 冷却水泵扬程的组成
1.制冷机组冷凝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
产品样本)
2.冷却塔喷头喷水压力:一般为2~3mH2O
3.冷却塔(开式冷却塔)接水盘到喷嘴的高差:
X(1.15~1.2)
(4.5~5)℃x1.163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 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 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 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中央空调系统(HVAC)的组成PPT

中央空调系统(HVAC)的组成PPT
根据使用目的和场所的不同,中央空调系统可分为商用中央空调、家用中央空调和工业用中央空调等类型。其中, 商用中央空调主要用于商场、办公楼、酒店等公共场所;家用中央空调则适用于家庭住宅;工业用中央空调则用 于工厂、车间等工业场所。
02 中央空调系统(hvac)的主要组成部分
CHAPTER
制冷系统
01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 保制冷剂,降低能耗和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保证安全运行
中央空调系统具备完善的 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系统 安全稳定运行。
未来中央空调系统(hvac)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 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化运行和管理。
绿色化
采用更环保的制冷剂和材料,提高系统的环 保性能。
类型
常见的压缩机类型有往复式、旋 转式(如涡旋式)、离心式等, 不同类型的压缩机具有不同的工 作原理和适用场合。
冷凝器
功能
冷凝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 剂气体冷却并凝结成高压液体的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释放热量,通常 是通过冷却水或空气将热量带走。
类型
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冷凝器可分为水 冷式和风冷式。水冷式冷凝器通过冷却 水循环来散热,而风冷式冷凝器则通过 风扇强制空气流过冷凝器表面来散热。
自动控制系统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参数, 自动调节各个系统的运行,实现智能 化控制。
手动控制系统
提供手动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根据需 要手动调节各个系统的运行参数。
03 制冷系统的详细组成及工作原理
CHAPTER
压缩机
功能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负 责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压缩成 高温高压的气体,为制冷剂的循环 提供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冷主机台数可根据建筑业主和建筑所备机房情况进行确定
建筑物
办公室
中部区 周边 个人办公室 会议室
学校
教室 图书馆 自助餐厅
公寓
高层,南向 高层,北向
戏院、大会堂
实验室
图书馆、博物馆
医院
手术室 公共场所
建筑物冷负荷估算指标
冷负荷W/m2 显冷负荷 总冷负荷
逗留者 m2/人
照明 W/m2
65
95
10
60
160
260
逗留者 m2/人
10 4 1.5 2 3 3 2.5 5 2 2 10 10 3.5 15
照明 W/m2
40 50 40 60 40 30 40 30 15 17 15 15 45 30
送风量 l/sm2
10 10 12 10 8 10 10 10 10 12 7 8 9 10
二、水泵的选择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D(m)=
L(m3/h)
0.785x3600xV(m/s)
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计算出)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
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
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 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 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补水水泵扬程的计算: ◆补水水泵扬程为系统最高点距补水泵接管处的垂直距离和
补水管路的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一般为3~5mH2O。
4、水泵参数表(部分)
型号
流量
(m3/h)
(L/S)
扬程 (m)
电机 功率
(kW)
转速 (r/min)
必需气 蚀余量 (m)
重量 (kg)
110
160
10
60
160
240
15
60
185
270
3
60
130
190
2.5
40
130
190
6
30
110
160
10
20
80
130
10
20
110
260
1
20
150
230
10
50
95
150
10
40
110
380
6
20
50
150
10
30
送风量 l/sm2
5 6 8 9 9 9 10 10 9 12 10 8 8 8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
主要介绍常规中央空调系统设备的设计选型 1.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2.风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
水冷冷水机空调系统
• 主要设备有 • (1)螺杆机组 • (2)冷却塔 • (3)冷冻水泵 • (4)冷却水泵 • (5)补水泵 • (6)电子水处理仪或全自动软化水处理装置 • (7)水过滤器 • (8)膨胀水箱 • (9)末端装置(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
第三步:水泵扬程的确定
以水冷螺杆机组为例:
• 冷冻水泵扬程的组成
• 1.制冷机组蒸发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 2.末端设备(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表冷器或蒸发器水阻力:一般为 5~7mH2O; (据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 3.回水过滤器阻力,一般为3~5mH2O;
1、水泵的主要形式
卧式离心泵
立式离心泵
2、水泵型号含义
SLS 200 - 250
3、水泵选择的步骤
叶轮名义直径 泵进出口公称直径 SLS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第一步:水泵流量的确定
1.冷却水流量:一般按照产品样本提供数值选取,或按照如下 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为制冷主机制冷量
Q(kW)
L(m3/h)=
X(1.15~1.2)
(4.5~5)℃x1.163
2.冷冻水流量:在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的情况下选定的机组, 可根据产品样本提供的数值选用或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如 果考虑了同时使用率,建议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公式中的Q 为建筑没有考虑同时使用率情况下的总冷负荷。
Q(kW) L(m3/h)=
(4.5~5)℃x1.163
水泵的选择
目前管径的尺寸规格有: DN15、DN20、DN25、DN32、 DN40、DN50、DN70、DN80、DN100、DN125、DN150、 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DN450、DN500、 DN600
注意:一般,选择水泵时,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比 水泵所在管段的管径小一个型号。例如:水泵所在管段 的管径为DN125,那么所选水泵的进出口管径应为DN100。
140
38.9
33.8
SLS150-315
200
55.6
32
30
1450
3.5
440
260
72.2
28
131
36.4
29.5
SLS150-315A
189
51.9
28
22
1480
3.5
360
243
67.5
24.5
121
• 4.分水器、集水器水阻力:一般一个为3mH2O;
• 5.制冷系统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一般为7~10mH2O;
• 综上所述,冷冻水泵扬程为26~35mH2O,一般为32~36mH2O。
• 注意:扬程的计算要根据制冷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可照

搬经验值!
水泵的选择
• 冷却水泵扬程的组成 • 1.制冷机组冷凝器水阻力:一般为5~7mH2O;(具体值可参看产品样本) • 2.冷却塔喷头喷水压力:一般为2~3mH2O • 3.冷却塔(开式冷却塔)接水盘到喷嘴的高差:一般为2~3mH2O • 4.回水过滤器阻力,一般为3~5mH2O; • 5.制冷系统水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 一般为5~8mH2O; • 综上所述,冷冻水泵扬程为17~26mH2O,一般为21~25mH2O。
水冷螺杆机组水系统流程图(一)
水冷螺杆机组水系统流程图(二)
水冷冷水机空调系统
一、制冷主机的选择
• 1.根据建筑的空调面积和房间功能进行空调冷负荷计 算
• 2.统计建筑空调总冷负荷 • 3.大部分建筑需要考虑房间的同时使用率,一般建筑
的同时使用率为70~80%,特殊情况需根据建筑功能和 使用情况确定。 • 4.制冷机冷负荷为建筑空调总冷负荷与同时使用率的 乘积。根据计算的制冷机冷负荷既可选择制冷主机。
建筑物
卫生所、诊所
理发室、美容院
百货 商店
地下 中间层
上层
药店
零售店
精品店
酒吧
餐厅
饭店
房间 公共场所
工厂
装配室 轻工业
冷负荷W/m2
显冷负荷
总冷负荷
130
200
110
200
150
250
130
225
110
200
110
210
110
160
110
160
130
260
110
320
80
130
110
160
150
2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