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蚯蚓》-许甜甜老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土壤里的秘密》,详细内容为“蚯蚓”一节。
通过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蚯蚓的身体结构,探究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土壤中的作用。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土壤中的作用。
难点:观察蚯蚓的身体结构,理解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蚯蚓标本、放大镜、土壤、花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片草地和一片贫瘠的土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这两片土地的差异这么大呢?进而引出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蚯蚓标本,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
(2)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在土壤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蚯蚓的身体结构,让孩子们通过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节部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土壤、花草,让孩子们分组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
5.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孩子们分享观察结果,讨论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蚯蚓的秘密2. 内容:(1)蚯蚓的外形特征:长条形、环节、刚毛(2)蚯蚓的生活习性:土壤中生活、以腐殖质为食(3)蚯蚓的作用: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画出蚯蚓的生活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关爱小动物”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其他小动物的特点及作用。
(2)组织户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中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的理解。
3.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特别是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大班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蚯蚓大班教案二、活动目标:1.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知道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1. 蚯蚓若干条(活的蚯蚓,提前一天从菜市场或自然环境中捕捉,确保活动当天活着)2. 透明容器(用于观察蚯蚓)3. 湿土(用于蚯蚓生活环境的布置)4. 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幼儿观察到的蚯蚓行为)5. 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用于制作蚯蚓手工)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蚯蚓,引导幼儿说出蚯蚓的名称,激发幼儿对蚯蚓的兴趣。
2. 观察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如身体细长、有许多环节、湿润的体表等。
3.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向幼儿讲解蚯蚓生活在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以植物的枯叶、腐果等为食。
4. 观察蚯蚓的行为:让幼儿观察蚯蚓在湿土中的活动,记录幼儿观察到的行为,如蠕动、翻土等。
5. 总结蚯蚓的特点:引导幼儿总结蚯蚓的特点,如生活在土壤中、身体有许多环节、能蠕动等。
五、活动延伸:1. 美工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制作蚯蚓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察蚯蚓,记录蚯蚓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环境教育:让幼儿了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活动内容:1. 蚯蚓的饮食习性:介绍蚯蚓主要以植物残叶、朽根为食,帮助他们消化土壤中的有机物。
2. 蚯蚓的呼吸:解释蚯蚓没有肺,通过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需要保持湿润的环境。
3. 蚯蚓的循环系统:简要介绍蚯蚓的心脏和血液流动过程,比较简单但也能维持生命活动。
4. 蚯蚓的排泄:说明蚯蚓如何处理食物残渣,以及它们如何排泄体外。
5. 蚯蚓的感知能力:探讨蚯蚓如何感知周围环境,没有眼睛,但它们能通过其他感官感知。
七、教学方法:1. 观察与记录:通过观察活体蚯蚓,让幼儿记录它们的行为和反应。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蚯蚓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2.了解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幼儿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真实蚯蚓若干。
2.玻璃容器若干。
3.土壤、饲料等物品。
4.小铲子、镊子等工具。
三、教学内容
1.引导思考: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蚯蚓是哪种生物?它们
生活在哪里?有什么样的特征?
2.实验探究: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只玻璃容器和一些蚯蚓。
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蚯蚓的生活状态,如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进食情况等。
3.模拟环境:让幼儿模拟蚯蚓生活的环境,为蚯蚓提供适量的土壤和
食物,观察它们如何生活和移动。
4.小结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认识蚯蚓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如
促进土壤通风透气、促进土壤中物质的分解等。
四、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蚯蚓》科学活动,幼儿对蚯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自然生态系统有了更多的了解。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幼儿们在合作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增强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健康快乐成长。
以上是《蚯蚓》科学活动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们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探究中快乐成长!。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蚯蚓的兴趣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具:蚯蚓图片、视频、实物蚯蚓、蚯蚓生活环境图、记录表等。
2. 材料:放大镜、湿土、容器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蚯蚓图片,引发幼儿对蚯蚓的兴趣。
2. 观察环节:让幼儿观察实物蚯蚓,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如身体细长、环带等。
3. 视频环节:播放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如钻洞、改良土壤等。
4. 探索环节:让幼儿在湿土中寻找蚯蚓,观察蚯蚓在土中的活动。
5. 记录环节:引导幼儿用记录表记录蚯蚓的生活环境、活动情况等。
6. 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教师总结蚯蚓的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察蚯蚓,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让幼儿参与制作蚯蚓主题的环境布置,如蚯蚓绘画、蚯蚓手工艺品等。
3. 科学探究:组织幼儿进行蚯蚓生长实验,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况。
五、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蚯蚓来源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在观察环节,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放大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 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分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蚯蚓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蚯蚓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操作法:让幼儿在湿土中寻找蚯蚓,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记录法:引导幼儿用记录表记录蚯蚓的生活环境、活动情况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4. 讨论法:在总结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幼儿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操作技能等。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第三节《蚯蚓》。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和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认识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动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蚯蚓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观察、描述蚯蚓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蚯蚓图片、实物蚯蚓、放大镜、土壤、花盆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发幼儿对蚯蚓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2)探讨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3)介绍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实践活动:(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加深对蚯蚓的认识。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蚯蚓特征。
(3)开展“蚯蚓找家”游戏,巩固蚯蚓的生长环境。
4.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蚯蚓的相关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蚯蚓,并描述其特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蚯蚓》2. 板书内容:(1)蚯蚓的外形特征(2)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3)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蚯蚓,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根据观察和课堂学习,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蚯蚓的认识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
(2)开展“保护小动物”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蚯蚓的重要性。
(3)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植物,体验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详细内容为“蚯蚓”一节。
通过学习蚯蚓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使幼儿了解蚯蚓这种生物,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够掌握蚯蚓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蚯蚓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蚯蚓标本、图片、视频、PPT课件。
2. 学具:放大镜、小铁锹、塑料盒、土壤、小水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
(2)请幼儿将找到的蚯蚓放入塑料盒,带回教室进行观察。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观察蚯蚓标本,讲解蚯蚓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基本特征。
(2)观看蚯蚓视频,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3)讲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如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描述蚯蚓的身体结构。
(2)讨论:蚯蚓为什么会生活在土壤中?(3)思考:蚯蚓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4. 动手操作(10分钟)(1)组织幼儿用小铁锹、小水壶等工具,模拟蚯蚓的生活环境,观察蚯蚓的反应。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蚯蚓的生活环境?(2)幼儿分享自己在观察、操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六、板书设计1. 蚯蚓的基本特征2. 蚯蚓的生活习性3.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生物,选择一种进行简单介绍。
答案要求:(1)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
(2)说明生物的生活习性。
(3)阐述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 课后实践:与家长一起,为家中的植物松土,观察是否有蚯蚓出现。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一)
幼儿园大班《蚯蚓》科学活动教案 (一)本篇文章旨在针对幼儿园大班的《蚯蚓》科学活动教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活动主题:蚯蚓时间:一个课时(约45分钟)参与者:幼儿园大班学生教具准备:1.运动场或室内空旷的场地2.放大镜3.若干盆内含泥土或土壤的纸盘或容器4.一些挖泥土的小铲子或勺子5.若干只蚯蚓活动目标:1.了解蚯蚓的生命特征、环保功能和生态价值。
2.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自我探究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爱护动物的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步骤:第一步:出示动物图片引入话题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动物图片或者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入蚯蚓这个话题。
然后问:大家知道蚯蚓是什么动物吗?它的生活习性是什么?第二步:了解蚯蚓的生命特征让孩子们观察蚯蚓,用放大镜看它的身体结构。
然后问:大家看到了什么?蚯蚓的身体长什么样子?它的皮肤有什么颜色?让孩子们逐步了解蚯蚓的生命特征。
第三步:了解蚯蚓的生存环境和生态价值让孩子们观察盆中的泥土或土壤,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土壤中的食物体现了蚯蚓的生态价值。
可以向孩子们展示蚯蚓的动态图,让他们了解蚯蚓如何将食物转化为天然肥料,以及天然肥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让孩子们探究蚯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第四步: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让孩子们到户外或者其他放置了蚯蚓的地方观察和捉蚯蚓。
这样能够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蚯蚓的生命特征和生态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们亲身体验到捉蚯蚓的乐趣。
第五步:结合自然美学素养进行启示思考让孩子们思考蚯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启示孩子们要从小学会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自然美学素养。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画画等形式表达对蚯蚓或自然环境的见解。
总结: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不仅能够掌握蚯蚓的生命特征、生态价值和生存环境,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自我探究能力。
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自然,深入探究自然的秘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然美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从而让他们成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善于保护自然环境的公民。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蚯蚓》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要求,选取教材《幼儿探索大自然》中第四章《土壤里的秘密》第一节《蚯蚓》作为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土壤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幼儿对自然生物的认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与土壤的关系,以及蚯蚓的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蚯蚓的形态结构,以及观察蚯蚓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蚯蚓标本、图片、土壤、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蚯蚓,让幼儿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蚯蚓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蚯蚓标本和图片,讲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知识。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蚯蚓与土壤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蚯蚓,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节特征。
教师指导幼儿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用画笔描绘蚯蚓。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关于蚯蚓的知识。
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画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5. 实验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蚯蚓与土壤关系的实验,让幼儿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蚯蚓对土壤的作用,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蚯蚓2. 内容:蚯蚓的形态结构:身体分节、环节、刚毛等。
蚯蚓的生活习性:喜湿、怕光、穴居等。
蚯蚓与土壤的关系:改良土壤、促进循环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蚯蚓的生活环境。
2. 答案:描述蚯蚓的生活环境,如土壤湿度、温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观察蚯蚓、种植植物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征,知道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实物:蚯蚓、土壤、植物等。
2. 图片:蚯蚓、土壤、植物等。
3. 教具: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等。
4. PPT: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实物蚯蚓,引导幼儿说出蚯蚓的外形特征,如身体细长、环节分明等。
2. 观察: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引导幼儿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如钻洞、吞食土壤等。
3. 探究:教师向幼儿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如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为食等。
4. 操作:幼儿用镊子轻轻触摸蚯蚓,感受蚯蚓的身体结构,如环节、肌肉等。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蚯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如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
2.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进行蚯蚓养殖活动,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科学探索:开展蚯蚓寻宝活动,让幼儿在户外寻找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蚯蚓的认识和兴趣。
2.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观察蚯蚓、关爱动物等。
4. 幼儿自评:让幼儿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学习蚯蚓的特征、分享观察心得等。
六、活动步骤1. 蚯蚓的出现:通过故事或动画引入蚯蚓的形象,激发幼儿对蚯蚓的兴趣。
2. 观察蚯蚓:让幼儿观察真实的蚯蚓,引导幼儿说出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3. 蚯蚓的习性:教师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以植物残叶为食等。
4. 蚯蚓的益处:教育幼儿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对农业生产的帮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土壤中的小生物”内容,详细讲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土壤的作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4章第1节“认识蚯蚓”和第4章第2节“蚯蚓的秘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特征,认识到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的生态作用,以及蚯蚓身体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蚯蚓的形态结构,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蚯蚓模型、图片、视频、放大镜等。
2. 学具:小铁锹、小桶、手套、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观察土壤,寻找土壤中的小生物,引入蚯蚓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通过蚯蚓模型、图片和视频,讲解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其在土壤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观察蚯蚓模型,引导幼儿认识蚯蚓的身体结构,讲解蚯蚓是如何在土壤中活动的。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蚯蚓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对土壤的作用。
观察实践: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记录蚯蚓的特征。
5.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实践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蚯蚓》2. 内容:蚯蚓的形态结构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的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蚯蚓,画出它们的形态结构。
2. 答案:蚯蚓的身体呈长条形,由多个环节组成,前端稍尖,后端稍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观察蚯蚓,了解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状况,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土壤里的秘密”,详细内容涉及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与土壤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认识到蚯蚓对土壤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土壤的关系。
难点:理解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蚯蚓标本、图片、土壤、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小铲子、小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蚯蚓,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引发幼儿对蚯蚓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蚯蚓标本和图片,讲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土壤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蚯蚓,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节,并记录观察结果。
4. 蚯蚓对土壤的影响实验(10分钟)教师演示蚯蚓改良土壤的实验,让幼儿了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5.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蚯蚓对土壤的好处,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6. 艺术创作(15分钟)幼儿用彩笔和画纸描绘蚯蚓,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蚯蚓》2. 内容:蚯蚓的外形特征:身体细长、环节分明、有刚毛等。
蚯蚓的生活习性: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质为食、呼吸方式等。
蚯蚓与土壤的关系: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状态。
2. 答案:幼儿需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食物来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到户外开展“保护蚯蚓”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操作3. 蚯蚓对土壤的影响实验的步骤和目的4. 小组讨论的引导和内容5. 作业设计的实施和评价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土壤的关系。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
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命周期、习性以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蚯蚓的模型或图片
2.放大镜或显微镜
3.手电筒
4.面包屑、泥土、新鲜草叶等食物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1)采用自然界中发现蚯蚓的方式,激发幼儿
对蚯蚓的好奇心;(2)介绍蚯蚓的形貌、特点。
2.观察蚯蚓(1)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蚯蚓的身体特点,比
如颜色、大小、触手等;(2)利用手电筒观察蚯蚓的动态,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手电筒。
3.蚯蚓的生活习性(1)让幼儿开展实验,利用泥土和草叶
来模拟蚯蚓的生活环境。
(2)介绍蚯蚓的生态作用,如为土壤增加空气和肥料、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质等。
4.总结环节(1)让幼儿总结蚯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进
行讨论;(2)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蚯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活动后感
本次活动既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让幼儿了解了自然界奇妙生物——蚯蚓。
同时,活动也为幼儿以后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意识培养和基础训练。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探究生物世界的奥秘。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教案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蚯蚓教案二、活动目标:1.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知道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活的蚯蚓若干条。
2. 湿土、纸板、放大镜等。
3. 蚯蚓图片、视频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歌曲、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对蚯蚓产生兴趣。
2. 观察:让幼儿观察蚯蚓的外形、动作,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3. 操作:让幼儿亲手触摸蚯蚓,观察蚯蚓在湿土中的活动。
4. 探索: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节,如身体结构、呼吸等。
5. 表达: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蚯蚓的特点和观察到的现象。
6. 总结: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幼儿了解蚯蚓对土壤的作用。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蚯蚓,记录蚯蚓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自然角设置蚯蚓观察区,定期观察蚯蚓的生长变化。
3. 科学实验:开展蚯蚓赛跑、蚯蚓运输等科学实验活动,进一步探索蚯蚓的特点。
4. 艺术创作:让幼儿绘画蚯蚓,制作蚯蚓手工,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六、活动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介绍蚯蚓,通过展示蚯蚓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如身体的长度、颜色、环带位置等。
3. 触摸:教师指导幼儿轻轻触摸蚯蚓,感受蚯蚓的身体质地和蠕动的感觉。
4. 探索:教师提供放大镜,让幼儿仔细观察蚯蚓的身体结构,如肌肉、刚毛等。
5.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蚯蚓的生活习性,如它们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以植物的枯叶、腐果等为食。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蚯蚓的外形、动作和生活环境,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特点。
2. 触摸法:让幼儿亲手触摸蚯蚓,增强幼儿对蚯蚓的感知和体验。
3. 探索法:利用放大镜等工具,引导幼儿细致观察蚯蚓的身体结构。
4. 讨论法:通过集体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促进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蚯蚓》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蚯蚓》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识蚯蚓,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蚯蚓若干条(提前向家长收集或购买)2. 透明容器(如玻璃瓶、塑料盒等)3. 湿土或湿纸巾4. 放大镜5. 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6. 记录表格(含观察项目)7.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蚯蚓,引导幼儿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2. 认识蚯蚓:教师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提高土壤肥力等。
3. 观察蚯蚓: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运动、呼吸等现象。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蚯蚓在湿土中的活动情况。
4. 蚯蚓绘画:幼儿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创作蚯蚓绘画作品,展示对蚯蚓的认识。
5. 蚯蚓生活环境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蚯蚓对土壤的要求。
出示环境保护宣传资料,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蚯蚓,观察蚯蚓在家庭环境中的活动,记录观察结果。
2. 科学探究:教师带领幼儿开展蚯蚓生长实验,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3.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开展保护蚯蚓、爱护环境主题活动,如:蚯蚓堆肥、植树造林等。
五、活动评价:1. 观察蚯蚓的认知程度。
2. 幼儿在绘画作品中对蚯蚓的表现。
3. 幼儿在讨论中对蚯蚓生活环境的认知。
4. 幼儿在家庭观察、科学探究、环境保护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六、教学资源:1. 蚯蚓图片PPT2. 蚯蚓生活习性视频资料3. 蚯蚓模型或实物4. 蚯蚓相关科普书籍5. 观察记录表6. 创作材料(如彩纸、画笔、颜料等)7. 环境保护宣传单七、教学活动:1. 蚯蚓的认识:通过图片PPT、视频资料、模型或实物,让幼儿对蚯蚓有更直观的认识。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一、活动目标1.了解蚯蚓的基本特征,知道蚯蚓的生活习性。
2.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培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蚯蚓实物、蚯蚓生活环境的图片、放大镜、小铲子、土壤等。
2.环境准备:提前在教室设置蚯蚓观察区,准备观察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1.引入主题教师出示蚯蚓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生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蚯蚓的特征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讲解蚯蚓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教师提问:“蚯蚓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生活的?”3.蚯蚓的作用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蚯蚓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教师提问:“蚯蚓对土壤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蚯蚓?”4.实地观察教师带领幼儿到观察区,发放放大镜、小铲子等工具。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土壤中的蚯蚓,记录蚯蚓的活动情况。
5.记录与分析教师组织幼儿回到教室,分享观察到的蚯蚓活动情况。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蚯蚓的生活习性。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悟。
7.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蚯蚓主题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了解蚯蚓的相关知识。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中花盆或菜园里的蚯蚓,记录观察结果,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2.课后活动:教师组织幼儿参加校园环保活动,如清理垃圾、种植绿植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活动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2.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教师要注重活动延伸,使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都能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希望幼儿能对蚯蚓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也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1.蚯蚓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难点:蚯蚓的环节结构和它在土壤中的运动方式。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土壤里的秘密》第三节内容,详细探讨环节动物——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以及与土壤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认识到蚯蚓在土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记录蚯蚓行为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观察、记录蚯蚓的行为。
教学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记录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蚯蚓模型、土壤、放大镜、观察记录表、PPT课件等。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持续播放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的视频,引导幼儿关注蚯蚓。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蚯蚓的认识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引导幼儿观察。
使用蚯蚓模型进行讲解,加深幼儿对蚯蚓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蚯蚓如何帮助土壤透气、增加肥力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让幼儿探讨蚯蚓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土壤、放大镜等,让幼儿亲自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
引导幼儿用画笔记录观察到的蚯蚓行为,填写观察记录表。
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土壤的好帮手——蚯蚓》2. 内容:蚯蚓的外形特征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蚯蚓的一周生活要求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每天观察蚯蚓的活动,记录在记录本上。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幼儿参与度等方面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等环境中关注蚯蚓,了解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况,培养幼儿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详细内容为“蚯蚓”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生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蚯蚓图片、实物、放大镜、培养皿、土壤、湿布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蚯蚓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它长什么样子?”2. 新课内容:(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让幼儿用彩笔描绘蚯蚓。
(2)教师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3)教师介绍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明白蚯蚓对土壤的好处。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蚯蚓实物,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节。
(2)教师引导幼儿将蚯蚓放入培养皿,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
4. 随堂练习:(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
(2)幼儿动手操作,完成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1. 蚯蚓的外形特征2. 蚯蚓的生活习性3.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蚯蚓。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描绘出蚯蚓的外形特征,并标注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生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2)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蚯蚓,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操作环节的设计;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蚯蚓》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详细内容为“认识蚯蚓”。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蚯蚓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蚯蚓图片、实物模型、放大镜、培养皿、泥土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蚯蚓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展示蚯蚓图片和实物模型,讲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 观察:分组进行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节,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4. 实践:让幼儿动手制作蚯蚓模型,加深对蚯蚓的认识。
5. 互动:组织幼儿分享观察和实践过程中的发现,互相交流学习。
7.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幼儿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蚯蚓2. 内容:(1)蚯蚓的外形特征(2)蚯蚓的生活习性(3)蚯蚓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蚯蚓,并标注出它的外形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蚯蚓的踪迹,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2)开展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观察和了解蚯蚓,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实践环节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1)知道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补充说明:此目标要求幼儿通过观察和讲解,掌握蚯蚓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蚯蚓》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蚯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三章《土壤里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蚯蚓》。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及其在土壤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知道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蚯蚓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蚯蚓标本、图片、PPT、实验器材。
学具:放大镜、画纸、画笔、土壤。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蚯蚓标本,让幼儿观察、触摸,引导幼儿说出蚯蚓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蚯蚓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
(2)讲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
(3)介绍蚯蚓在土壤中的作用,让幼儿明白蚯蚓对土壤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土壤中的蚯蚓,描述蚯蚓的活动。
(2)让幼儿动手实验,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蚯蚓的特点、生活习性和作用,加深对蚯蚓的了解。
六、板书设计1. 蚯蚓的外形特征身体细长有环节前端稍尖,后端稍圆2. 蚯蚓的生活习性喜欢湿润、疏松的土壤白天休息,晚上活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3. 蚯蚓的作用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土壤中的蚯蚓,画出蚯蚓的生活场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到的蚯蚓活动,画出蚯蚓在土壤中爬行的画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蚯蚓特点、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加深对蚯蚓的了解,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蚯蚓》-许甜甜老师
活动设计背景:
春雨过后,小草发芽,花儿盛开,小虫儿从泥土中钻出来,大自
然呈现出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
每天饭后散步,孩子们经常会停
下来捉捉小虫什么的给同伴们看,孩子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
我就及时抓住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一个偶发性的关注点,又利用我
园地处农村,离幼儿园不到50米处就有一大片农田的便利,设计
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捉蚯蚓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
用处。
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乐于探索的情
趣。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先与保育员、保安师傅沟通,说明活动目的与大概过程。
2.安排具体地块,考察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3.工具:锄头、小塑料桶、玻璃瓶、放大镜、白色塑料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捉蚯蚓
1.启发提问:
a.老师准备带你们琪捉蚯蚓,哪里会有蚯蚓呢?
b.怎样才能发现蚯蚓?
2.【大班体育教案/daban/tiyu/】幼儿分组,分发工具,指定跟随人员(配班教师、保育员、保安)。
3.带领幼儿来到事先已踩点的农田,开始分组挖蚯蚓,要求每组把挖来的其中三条放在白色的塑料布上以便观察,其余放玻璃瓶和塑料桶内带回幼儿园放自然角。
(二)引导幼儿分组观察、交流对蚯蚓的认识
1.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a.仔细看看,捉来的蚯蚓是怎么样的?
b.用放大镜看看蚯蚓,能发现什么?
c.蚯蚓有没有眼睛?没有眼睛它怎么钻到泥土里的?
2.交流讨论蚯蚓的习性
a.蚯蚓喜欢吃什么?
b.它喜欢怎样的泥土?
c.蚯蚓怎样爬行?
建议幼儿碰碰蚯蚓,观察它怎样爬。
d.引导幼儿观察捉来的半条蚯蚓,问:它还能活吗?
3.交流讨论:蚯蚓有什么用?
(三)整理结束。
(四)延伸活动:继续观察自然角里的蚯蚓,了解蚯蚓的再生、粪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