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年

合集下载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制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制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童 的身高和体重显著低于城市儿童 , 势必影响城 乡协 这 调 发展 ,影响 2 世 纪中华 民族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 l
高。
编制并颁 布 实施 纲要 ,一方 面有 利于加 深人
们对 食物 与 营养 问题 的认 识 ,引 导 科学合 理 居 民饮
食 ,提高 人 民整体素 质 和 国民经济繁 荣 ,另一方 面 ,

段 时期 内 , 中国食物 发展和膳食营养改善的难点和 重
点是解决优 质蛋白质供应不足和 主要食 物营养元素不平
衡 问题 。 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优质蛋白质摄人量远远低 于城市 ,据 l9 年全 国第三 次营养调查 ,全 国每个标 92 准人平均每 日摄入 蛋 白质6g 只 占营养供给蚤标准 的 8, 9 %。 0 农村每个 标准人的每 日蛋 白质摄人量 6 .g( 4 3 其
维普资讯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O l 2 1 ) 2O 一 00年
制定背景及其主要 内容
卢 良恕
国 家食 物 - 养咨 询 委 会 5营 北京 10 8 0 0
中国是世界上人 口最多的国家 , 物安 全和居民营 食 养改善 ,始终是全 国乃至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食物与营养发展 问题能否很好地得到解决 , 不但事 关人 民身体健 康 、 安居乐业 , 而且 关乎国家长治 _安和 中华 久 民族的繁荣 昌盛。
改 善 ,能量 摄人 基 本稳 定 ,蛋 白质 摄 人 量 增 加 。
制定政策 ,促进食物与营养 走上健康 轨道 。
( )关于现状 一 《 纲要 陈述 了我 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成就 ,提 出 当前食 物与营养 发展 中存在的 问题 , 并分析了食物与营 养 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近 l 年来 ,特别是 《 O年代 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 O 9 发展纲要》 颁布 以来 , 我国食 物与营养 发展取得 了显著 成绩 , 是食物综合生产能力增 强 , 一 在粮食生产稳步增 长的同时 , 肉、 、 蛋 水产 品 以及水果 、 菜生产都有了 蔬 快速 的增长 ,为人 民生 活水平提高奠 定 了坚 实的物质 基础;二是居民食 物消费质量 明显提高 , 恩格尔系数下 降,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增加; 三是居 民营养结构有较大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4_真题-无答案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4_真题-无答案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4(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第1~80题。

每题1.0分。

满分80分):1. 职业道德是一种( )的约束机制。

A. 强制性B. 非强制性C. 随意性D. 自发性2.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下列选项中不是职业道德功能表现的是( )。

A. 激励作用B. 决策能力C. 规范行为D. 遵纪守法3. 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

A. 看效益决定是否爱岗B. 转变择业观念C. 提高职业技能D. 增强把握择业的机遇意识4. 在日常接待工作中,符合平等尊重要求的是根据服务对象的( )决定给予对方不同的服务方式。

A. 肤色B. 性别C. 国籍D. 地位5. 餐前血糖的正常值是( )。

A. 3.9~ 6.11mmol/LB. 大于6.11 mmol/LC. 小于3.9mmol/LD. 11mmol/L6. 下列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的是( )。

A. 胃淀粉酶B. 胃蛋白酶C. 胆汁D. 唾液7. 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

A. 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B. 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C. 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D. 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8. 下列对脂肪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有帮助的是( )。

A. 盐酸B. 胃蛋白酶C. 胆汁D. 淀粉酶9. 胃酸的作用是( )。

A. 乳化脂肪B. 分解脂肪C. 分解蛋白质D. 分解淀粉10. 能消化脂肪的是( )。

A. 胰液B. 唾液C. 小肠液D. 胃液11. 可以被直接吸收的是( )。

A. 蛋白质B. 氨基酸C. 脂肪D. 淀粉12. 不可以被直接吸收的是( )。

A. 乳糖B. 钙离子C. 维生素CD. 果糖13. 测定基础代谢的条件是( )。

A. 受测者处于完全安静、清醒状态B. 周围环境气温20~25℃之间C. 时间为餐后12~14小时D. 以上都必须同时具备14. 属于脂肪的物质是( )。

A. 卵磷脂B. 脂固醇C. 甘油三脂D. 脑磷脂15.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中国人最缺的四大食物

中国人最缺的四大食物

中国人最缺的四大食物如今,都讲究饮食多样化,但你吃得够健康吗?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2月27日,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邀请权威专家,就《纲要》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和研讨。

专家们对照《纲要》中的“食物消费量目标”和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现状,总结出现阶段我国消费者最缺四类食物。

奶类。

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奶类制品的摄入量为26.5克,远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100克。

奶类是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其中钙含量很高,并且容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钙摄入不足,骨骼健康就得不到保证。

研究显示,老年时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奶类消费频率和总量偏低有关。

还有研究发现,给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少年补充奶类,有助于身高和骨量的增长。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每天喝一杯200毫升左右的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体重超重的人最好选择脱脂奶或低脂奶。

豆制品。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干豆类摄入量为4.2克,豆制品摄入量为11.8克,远低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建议摄入量30~50克干豆和相当量的豆制品。

我们强调大家多吃豆制品是基于近20年来国人膳食模式的变化。

调查显示,国人吃动物性食物越来越多,导致脂肪摄入量过多,是导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大豆类制品的特点是优质蛋白质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一定比例。

增加豆类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动物性食物消费过多带来的肥胖风险,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除了建议老百姓多吃容易消化的豆制品,我们也呼吁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出更多口味多样化的豆制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屏蔽此推广内容粗粮。

近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粮食吃得越来越少,特别是粗粮减少的明显,这导致国人维生素B1摄入量从每天2.5毫克降到了1.0毫克。

杂粮食谱巧安排 五谷吃出健康来

杂粮食谱巧安排 五谷吃出健康来

食苑杂谈64农产品加工业《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发展杂粮生产。

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杂粮的国家。

我们通常认为的主食大米和小麦,虽然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但在微量元素、矿物质、生物活性物质、纤维素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赖氨酸缺乏导致氨基酸平衡问题也很突出。

而不同的其他谷物,包括杂粮和杂豆,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在营养成分、健康功能成分方面各有千秋。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过去传统的平衡膳食被西式快餐所代替,随之而来的就是肥胖(体重超标)、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大幅度增加。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坐待疾病发生后费用高昂、疗效较差的药物治疗,而是应该更多地依赖食物的多样化、增加杂粮食品的摄取等措施,控制慢性病的发生。

《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指出,为了健康,推荐消费者每天食用50克以上粗粮。

因为现在的大米和小麦粉基本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因此,50克粗粮就可以理解为50克杂粮。

国内外有关的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人群实验都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增加燕麦、荞麦、薏仁米、大麦等杂粮的食用量,可以显著预防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有利于降低体重,对改善血液流通、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不过,在杂粮食用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杂粮健康作用的发挥。

有些人对谷物的营养分布特点不了解,常见的把绿豆、大豆、黑豆等脱皮后食用就是典型的例子。

绿豆和大豆等杂粮杂豆的皮层通常是功能健康成分和营养成分含量最为丰富的部分,脱皮就意味着最希望摄取的营养成分的丢失。

杂粮与大米或小麦面粉食品相比,口感较粗糙、吸水慢、硬度较大,因此,许多年轻人都不接受杂粮食品。

我们建议大家在大米中添加20%~30%左右的杂粮后蒸煮米饭,或者在小麦面粉中添加20%~30%左右的杂粮粉后加工面制食品。

推荐大家将多种谷物复配食用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杂粮杂豆虽然是健康谷物,但并不是说每天只以杂粮为主食就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公共营养师模拟测试卷(2) (1)

公共营养师模拟测试卷(2) (1)

公共营养师模拟试卷说明:理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60分合格。

………………………………………………………………………………………………………………………理论部分一、选择题(第1~80题。

每题1.0分。

满分80分):1. 叙述《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确定发展的重点产品包括( )。

(A)奶类和大豆食品(B)优质食用农产品(C)方便营养加工食品(D)以上选项均正确2.力量性运动要求神经肌肉( )。

(A)兴奋性高,协调性低(B)兴奋性高,协调性好(C)兴奋性低,协调性低(D)兴奋性低,协调性好3.长期进行灵巧性运动训练,维生素A的补充应不低于( )。

(A)1400µgRE(B)1600µgRE(C)1800µgRE(D)2000µgRE4.对游泳运动员的饮食适量增加脂肪的比例主要是( )。

(A)保持呼吸顺畅(B)保持体温和保护皮肤(C)水的散热过快(D)防止脱水5.减肥训练宜采用中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的有氧运动。

(A)较短(B)较长(C)中等(D)很短6. 正确使用人参的注意事项是( )。

(A)无虚体实,实证热证者不用(B)保健补虚,抗衰老,一般每日5~10g(C)保健补虚时应该坚持每天连服(D)人参服用剂量不受季节限制7.枸杞主要药作用不包括( )。

(A)祛痰止咳(B)保肝作用(C)抗衰老作用,增强大脑的记忆学习能力(D)降血脂作用,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8.关于天麻主要作用不正确的有( )。

(A)兴奋大脑皮层,而起镇静作用(B)抗衰老作用(C)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缓解血管性头痛(D)提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9.三七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抗衰老作用(B)止血作用(C)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D)防治糖尿病并发症10.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是()。

(A)具有抗氧化性(B)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C)缺乏时会出现细胞增生、毛发角化(D)骨质疏松11.《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自()起施行。

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加快食品工业转型

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加快食品工业转型

特别报道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加快食品工业转型《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关于“食品加工业发展目标”部分强调指出,“加快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集群优势突出、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业”,要求“到2020年,传统食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食品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构建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产业体系,对满足现代消费新需求,保障和促进农业产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35263家,与上年底相比增加1571家,增幅4.7%;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比全国工业增速低0.8个百分点(不计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9.8%,比全国工业增速高0.5个百分点)。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1%,食品制造业增长11.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9.7%。

据测算,2013年1~6月份,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7%,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10.4%,拉动全国工业增长0.97个百分点。

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所占比重比2012年全年的11.2%提高了0.5个百分点。

食品工业为全国工业增长做出了贡献。

2013年上半年,食品工业以占全国工业6.8%的资产,实现了占比9.8%的主营业务收入,创造了占比12.7%的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占全国工业的20.9%;主要经济指标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均有所提高。

食品工业在全国工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愈加明显。

二、方便营养加工食品是现代消费新需求《纲要》在“发展重点”中强调要发展“方便营养加工食品”。

要求“加快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方便食品、营养早餐、快餐食品、调理食品等新型加工食品,不断增加膳食制品供应种类。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营 养 素 摄 人 H标 。 保 障 充 足 的 能 量 和 蛋 白
质摄 入 量 ,控 制 脂 肪 摄 入 量 ,保 持 适 量 的 维 生 素
和 矿 物 质摄 入量 。 ̄ ] 1 2 0 2 0 年 ,全 国人均 每 日摄 入能
量2 2 0 0~2 3 0 0 千 卡 ,其 中 ,谷类 食 物供 能 比不 低于 5 0 %,脂肪供能 比不高于3 0 %;人均每 日蛋白质摄 入量
电 国 霹獭 幕
近 年 来 ,我 国农 产 品 综 合生 产 能 力 稳 步提 高 , 食 物供 需 基 本 平 衡 ,食 品安 全状 况 总 体 稳 定 向好 , 居 民营 养 健 康 状 况 明显 改 善 ,食物 与 营 养 发 展成 效 显 著 。但 是 ,我 国食 物 生 产 还 不能 适 应 营 养 需 求 , 居 民营 养 不足 与过 剩 并 存 ,营养 与健 康 知 识 缺 乏 , 必 须 引起 高 度 重 视 。 为 保障 食物 有 效 供 给 ,优 化 食 物 结 构 ,强化 居 民营养 改善 ,特 制 定本 纲要 。

总体要求
( 一 )指 导思 想 以 ̄ I DJ ' 平理论 、 “ 三 个 代表 ” 重 要 思 想 、科 学 发 展观 为指 导 ,顺 应 各 族 人 民过 上 更 好 生 活 的新 期
待 ,把 保 障 食物 有 效 供 给 、促 进 营 养 均 衡 发 展 、统 筹 协调 生 产 与消 费 作 为 主要 任 务 ,把 重 点 产 品 、 重
营 养 性 疾 病 控 川 H标 。基 本 消 除 营 养 不 良现
为 主 、动 物 性 食 物 为 辅 的优 良膳 食 传 统 ,保 护具 有
地 域 特 色 的膳 食 方 式 ,创新 繁荣 中华 饮 食 文 化 ,合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

复习题1.标志着现代营养学开端的事件为(c )。

A.《本草纲目》的撰写B.美国营养学会成立C.法国化学革命D.维生素的发现E.公共营养的兴起2. 提出营养学新定义的吉森宣言发布年代为(d )。

A.2002B.2003C.2004D.2005E.2006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建议提出的年代为(b )。

A.1937B.1939C.1945D.1978E.19884. 二战结束后食品卫生最主要的问题是(b )。

A.食品腐败变质B. 食品化学性污染C.食物中毒D. 食品放射性污染E.食品掺假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1、在“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

2、坚持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

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膳食方式。

3、发展的重点产品有(abc )(多选题)A.优质食用农产品B.方便营养加工食品C.奶类与大豆食品D.大力发展远洋捕捞E.引进国外优质水果F.保健品4、发展的重点人群是(孕产妇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

1、微量营养素包括两大类,即( a )。

A.维生素和矿物质B.维生素和胡萝卜素C.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D.蔬菜和水果E.蛋白质和微量元素2、下列关于食物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e )。

A.只有营养素能够促进健康B.只有必需营养素能够促进健康C.植物性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多于动物性食物,因此营养价值更高D.动物性食物中不含非营养素成分E.食物中的非营养素成分能够促进健康3、小分子物质经肠粘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称为( c )。

A.营养素消化B.营养素同化C.营养素吸收D.营养素分解E.营养素排泄4、下列有关营养不良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营养缺乏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B. 中国居民面临宏量营养素缺乏和微量营养素过剩的双重挑战C. 营养素过量摄入对健康有危害的作用D. 营养不良可表现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E.中国居民面临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能量过剩的双重挑战5、下列可以满足人群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需要的指标是(b )。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

复习题1.标志着现代营养学开端的事件为(c )。

A.《本草纲目》的撰写B.美国营养学会成立C.法国化学革命D.维生素的发现E.公共营养的兴起2. 提出营养学新定义的吉森宣言发布年代为(d )。

A.2002B.2003C.2004D.2005E.2006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建议提出的年代为(b )。

A.1937B.1939C.1945D.1978E.19884. 二战结束后食品卫生最主要的问题是(b )。

A.食品腐败变质B. 食品化学性污染C.食物中毒D. 食品放射性污染E.食品掺假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1、在“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

2、坚持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

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膳食方式。

3、发展的重点产品有(abc )(多选题)A.优质食用农产品B.方便营养加工食品C.奶类与大豆食品D.大力发展远洋捕捞E.引进国外优质水果F.保健品4、发展的重点人群是(孕产妇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

1、微量营养素包括两大类,即( a )。

A.维生素和矿物质B.维生素和胡萝卜素C.必需氨基酸和矿物质D.蔬菜和水果E.蛋白质和微量元素2、下列关于食物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e )。

A.只有营养素能够促进健康B.只有必需营养素能够促进健康C.植物性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多于动物性食物,因此营养价值更高D.动物性食物中不含非营养素成分E.食物中的非营养素成分能够促进健康3、小分子物质经肠粘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称为( c )。

A.营养素消化B.营养素同化C.营养素吸收D.营养素分解E.营养素排泄4、下列有关营养不良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营养缺乏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B. 中国居民面临宏量营养素缺乏和微量营养素过剩的双重挑战C. 营养素过量摄入对健康有危害的作用D. 营养不良可表现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E.中国居民面临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能量过剩的双重挑战5、下列可以满足人群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需要的指标是(b )。

营养政策

营养政策

二、效果
(一)稳定了粮食市场,保障了粮食的供应,保证了社会稳定 (二)保证了粮食消费 1952年 198公斤 1957年 203 1960-1963年 160 1966-1978年 185-190 1979-1982年 207-226
(三)救灾、解困、应急的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食品强化----碘、铁、益生元
丹麦的营养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健康饮食习惯, 改进大众营养状况,特别强调食品生产符合国民营养需求, 强调营养与健康促进和医疗保险相结合


1.注重营养与产业(农业)和社会事业(医疗保险)的连接, 把营养看成二者的一个桥梁和纽带。
2.注重营养教育,通过教育增加人们的营养知识, 引导健康饮食消费。 3.注重用经济杠杆调整国民食品供给结构, 从而改变国民饮食选择,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变化趋势 1.从特定人群的营养干预到营养强化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营养问题的本质也有了不同的表现, 由过去的营养不良向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方向发展, 营养不在表现为特定人群的特定问题,开始具有全民性, 因此,许多国家开展了营养强化活动。
2.从营养项目补贴到采取经济杠杆调节营养项目补贴 是最常见的营养干预措施
营养政策与营养促进
营养政策 •国家对营养工作宏观指导的规范
•营养工作开展的依据
•是国家对营养观念的指导性意见 对居民的营养与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国外的营养政策


1.在卫生管理部门设置负责营养的机构。 •合理的机构设置方便了管理工作的开展。 •美国各级卫生部门主要是通过项目, 对营养问题进行指导和管理, 根据项目的大小划拨资金。
早在1947年日本就颁布了《营养师法》, 在《营养师法》中,明确规定了取得营养师、 管理营养师资格的条件以及营养师及管理营养师各自可 以从事的工作。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旳区别
AA级绿色食品
A级绿色食品
环境评价 采用单项指数法,各项数据 采用综合指数法,各项环境监测旳
均不得超出有关原则
综合污染指数不得超出1。
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
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时间、限
何化学合成肥料、化学农药 定措施使用限定品种旳化学合成物
及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质。
Section 6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 品和有机食品
安全农产品
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 无 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发展情况 我国从1990年正式实施绿色食品工程, 1991年农业部颁布了《绿色食品管理暂行方法》; 1992年负责组织、引导、支持和协调全国绿色食品工程
旳管理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成立;
1993年5月该中心被“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接纳为 正式会员,从此,中国旳绿色食品及有关生态农业活动与国 际接轨。
3. 绿色食品标志
4.绿色食品旳特征
1)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 3)对产品依法实施标志管理
5.绿色食品应具有旳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生态环境质量原则。 (2)农作物种植、畜禽喂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 合绿色食品旳生产操作规程。
人群营养现状 分析制约社会人群营养旳原因和人群出现旳营养问题形 成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制定改善营养旳政策
监测指标
Engel指数 社会经济情况 收入弹性
人均收入及人均收入增长率 保健情况 营养情况指标
新生儿死亡率、母乳哺育率、新生儿体重 小朋友发育情况 居民平均寿命及农村城市平均寿命差别 慢性疾病旳年度变化等

食品营养学期末复习试题二-西南科技大学

食品营养学期末复习试题二-西南科技大学

卷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1. 我国批准颁布实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是在 ( ) 。

A.1986 年B.1997 年C.2000 年D.2001 年2. 在食物的热效应中,耗能最低的是 ( ) 。

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脂肪和蛋白质的混合3. 糖类的净能量系数是 ( ) 。

A.4 千卡B.7 千卡C.9 千卡D.16 千卡4. 癞皮病的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及痴呆,即所谓的“三D”症状,是一种典型的膳食性缺乏 ( ) 。

A. 维生素 B1B. 尼克酸C. 叶酸D. 维生素 B25. 可防止维生素A、维生素c和ATP的氧化的维生素是( ) 。

A. 维生素HB. 叶酸C. 维生素ED. 维生素B126. 谷类中含量较高丰富维生素是( ) 。

A. 核黄素B. 生物素C. 烟酸D. 钴胺素7. 一般认为,在人类合理膳食中,人所需热量应由脂肪供给( ) 。

A. 10%-20%B. 20%-30%C. 30%-40%D. 40%-50%8. 以下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 ) 。

A. 维生素 BB. 维生素 CC. 维生素 HD. 维生素 D9. 钙在肠的吸收减少,自肾的排泄增多,不能沉着在骨骼是因为缺乏 ( ) 。

A. 维生素 AB. 维生素 BC. 维生素 CD. 维生素 D10. 除成人的8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的必需氨基酸还包括 ( ) 。

A. 胱氨酸B. 精氨酸C. 组氨酸D. 谷氨酸11.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 ( ) 。

A. 钙B. 硒C. 磷D. 钠12. 目前食品强化剂的添加方式有 ( ) 。

A. 3种B. 6种C. 5种D. 4种13. 目前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基本类型( ) 。

A. 5种B.4种C. 3种D. 2种14. 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老年人摄入蛋白质的生物有效性 ( ) 。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

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营养健康领域的重要举措。

这一纲要的发布,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球营养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深度和广度。

一、纲要概述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的发布,是我国政府积极应对营养健康挑战的重要举措。

该纲要立足我国国情和人民需求,旨在推动全民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加强食物与营养安全保障,促进食物消费与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推动构建营养健康我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二、影响与挑战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的发布,面临着诸多影响与挑战。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食物生产与消费正在面临着多种压力,食物安全与质量、营养不均衡、饮食习惯转变等问题逐渐凸显,给我国的营养健康事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等社会结构性问题凸显,我国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压力。

三、对策与措施为了有效应对上述影响与挑战,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

在食物生产与安全方面,纲要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质量监管制度,加大对食物生产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力度,保障食物的质量与安全;在食物消费与生产结构优化方面,纲要提出了大力倡导健康饮食理念,推动绿色、有机、优质食物生产;在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方面,纲要提出了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营养知识,鼓励生活方式的健康促进等一系列措施。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1的发布,对于我国的营养健康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营养健康事业是民生之本,也关乎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只有不断加强食物与营养安全保障,推动食物消费与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构建营养健康我国的宏伟目标。

解读《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解读《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解读《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作者:谭敦民来源:《科学养生》2014年第05期国务院办公厅年初发布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针对居民营养不足与营养过剩并存,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目标。

《纲要》提出食物消费量目标。

就是说,国人一年吃什么、吃多少,可以用数字表达出来。

具体是: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

《纲要》提出营养素摄入量目标,要求保障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控制脂肪摄入量,保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

到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千卡~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克,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占45%以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基本达到居民健康需求。

专家指出,这个目标考虑了我国居民的能量需要,有利于改善当前膳食存在的不足。

我国各地区在营养方面不均衡非常明显,和经济发展一样,存在城乡差距大、东西部地区差距大两个大问题。

《纲要》提出的是未来食物营养消费方面的目标。

那么我们现在吃得如何呢?黑龙江省刚出台了《全省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报告》,对照国务院的《纲要》,发现黑龙江省居民在粮食、奶类、豆类等方面摄入不足,而肉类和食用植物油摄入超出标准。

从黑龙江省的《调查报告》,可见国人目前营养状况之一斑。

经过计算可以发现,按照《纲要》要求,一个人每天要吃粮食0. 369公斤,就是7两半左右,目前一般城市居民是达不到的。

很多城市的三口之家,一年100公斤大米还吃不完,北方人食量大些,尚且如此;而食量相对小一些的南方人则吃得更少了。

当然,还有一些面食作为辅助,但也绝对占不到总量的三分之一。

11 营养政策

11 营养政策
预结合改善教育。
Page 23
国外的营养政策与法规
20年来,国际层面营养政策的演变
1996年 世界粮食高峰会(WFC):重新确认这些目标和策略,要求全球消除 饥饿;到2015年营养不良不足人群数量减半。
2000年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改进母亲健康。 2002年 UNICEF和WHO制定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 2004年 世界卫生大会通过膳食、身体活动和健康全球策略。 2008年 WHO公布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全球行动计划。 2009年 全国首脑签署世界食物安全峰会宣言。 2010年 SUN( scaling up nutrition)运动,营养改善规模化。
我们这些部长和全权大使们,谨代表各国人民在国际营养会
议上宣布,我们坚定地许诺,将共同努力,为和平而安全的生活
在地球上的所有人提供合理的营养。这是能够完成的,正如过去
数世纪人类的发展,结果使全球人的寿命、成人识字以及营养状
况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这种进步曾经缓慢而不平衡,它的利益
并非给予每个人,也不是每一地区都受益;尤其非洲以及其他地
Page 15
第一节:国内外食物与营养的相关政策法规
营养政策与法规的作用
营养决定国民健康状 况、人力资源发展与 素质的提高,是国家 综合国力的一个主要 标志。
营养政策与法规可以 为营养工作的开展、 改善居民营养状况、 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 综合国力提供强有力 的政策和法制保障。
Page 16
第一节:国内外食物与营养的相关政策法规
Page 10
第一节:国内外食物与营养的相关政策法规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 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 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精品】营养学知识点

【精品】营养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何谓营养、营养素、营养学、营养价值、营养不良、营养需要、DRIs、AI、RNI、EAR、UL?营养:指人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态的总过程。

营养素: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营养不良:或称营养失调,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营养需要: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包括四项内容指标: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需要量(EAR):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推荐摄入量(RNI):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指某一生理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平均每日营养素最高摄入量。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2.DRIs的概念是如何提出的,它包括哪些指标,各自的含义是什么?1995年8月,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食物与营养委员会(FNB)发表了DRI,代替RDA(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具体见上题.3.近几十年营养学主要取得了哪些进展?书的第10页4.近10年来我国主要开展了哪些宏观的营养工作?国务院于1993年《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年成立了“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1996年正式启动“大豆行动计划1997年批准颁布实施《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1996-2000)》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修改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0年在全国开始分布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2001年又批准颁布实施《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1992年完成全国第三次营养调查工作2002年进行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2004年10月12日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修改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5.我国居民营养现状如何?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详见PPT 第37页)第二章生理基础1.唾液的作用?湿润口腔和食物;消化淀粉;清洁保护口腔等。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 .基本 原 则
引导科学合理膳食 , 预防和控 制营养性疾病 ; 针对不 同区 域、 不 同人群 的食物与营养需求 , 采取差别化 的干预措施 ,
改善食物与营பைடு நூலகம்结构 。
3 .发展 目标
( 1 ) 食物生产量 目标
确保谷物基本 自给 、 口粮绝对
( 1 ) 坚持食 物数 量与质量并重 实施 以我为主 、 立 足 国内 、 确保产能 、 适 度进 口、 科技支撑 的国家粮食安全 战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 2 0 1 4年 一 2 0 2 0年 )
近年来 , 我 国农产 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 食物供 需基本平衡 , 食 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 向好 , 居 民营养健康
状况明显改善 , 食物与营养发展成效显著。 但是 , 我国食物 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 ,居 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 , 营
障体 系
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 的食物安全监管制度 , 健全 各类食物标准 , 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 任, 规范食物生产 、 加工和销售行为。 加快推进原料标准化 基地建设 , 集 中创建一批园艺作物标准 园、 畜禽养殖标准 化示范场 、 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 县。 完善投人品管理制度 ,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 。推进食物生产 、 加
人量 , 控 制脂肪摄入量 , 保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量 。到 2 0 2 0年 , 全 国人均 每 日 摄 入 能量 2 2 0 0 ~ 2 3 0 0 k c a l ,
其 中,谷类食物供能 比不低 于 5 0 %,脂肪供能 比不高于 3 0 %; 人均每 日蛋 白质摄入量 7 8 g , 其 中, 优 质蛋 白质 比例 占4 5 %以上 ;维生素 和矿物质等微量 营养素摄入量基本 达到居 民健康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从新世纪开始,我国人民生活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

今后十年,将是我国居民食物结构迅速变化和营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时期。

加快食物发展,改善食物结构,提高全民营养水平,增进人民身体健康,是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为指导我国食物与营养持续、协调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状况(一)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成就。

《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食物需求持续增长,全民营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食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科技进步已经渗透到食物发展的各个环节,加速了传统食物的改造,拓宽了食物发展的空间。

我国食物与营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我国粮食的年均生产能力已达到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左右。

在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肉、蛋、水产品以及水果、蔬菜生产都有了快速的增长,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食物消费质量明显提高。

1990年到200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从904元增加到1625元(1990年不变价)。

人均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从60.3%下降到46.0%。

食物消费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

2000年人均消费①口粮206公斤,蔬菜110公斤,食用植物油8.2公斤,食糖7.0公斤,肉类25.3公斤,蛋类11.8公斤,奶类5.5公斤,水产品11.7公斤。

与1990年相比,蛋、奶、水产品人均消费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3、居民营养结构有较大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居民摄入能量比较稳定,摄入的蛋白质总量中动物性蛋白质所占的比重有了一定增长,膳食质量显著改善。

通过90年代后期部分地区典型监测表明,居民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87千卡,蛋白质70.5克,脂肪54.7克。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摄入能量2253千卡,蛋白质69.2克,脂肪72克;农村居民人均摄入能量2449千卡,蛋白质71.1克,脂肪46.7克,基本达到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

(二)当前食物与营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食物生产、消费、营养不协调,生产结构不能满足营养结构改善需要。

从目前情况看,一是我国优质农产品比重偏低,奶类、大豆等优质食物消费明显不足。

二是城乡居民营养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城市居民因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导致的疾病迅速增多,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食品工业发展滞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偏低,食品工业产值不足农业产值的40%,加工食品消费量仅占食品消费量的30%,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

5、食物质量、安全和卫生存在隐患。

部分地区食物生产的环境恶化,受到工业和城市的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加工中食品添加剂和技术使用不尽合理,导致部分食物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

(三)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6、食物与营养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需求明显增加,对食物安全卫生要求不断提高。

二是居民食物消费正处于由小康向更加富裕转型的时期,急需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工作,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否则,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可能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是世界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国际食物与营养产业呈加速发展趋势,必须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工作,以跟上世界发展步伐。

因此,今后十年,我国食物与营养工作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必须调整战略,转变观念,明确发展重点,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食物与营养取得新的发展。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

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要求,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力量,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

紧紧围绕食物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建设现代食物生产、加工和市场体系,调整引导我国食物结构向营养、卫生、科学、合理方向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使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营养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8、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本原则。

坚持食物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的原则,适应居民营养改善的需要,建立以农业为基础、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坚持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各种食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食物质量与安全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食物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全面提高食物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坚持优化结构与预防疾病相结合的原则,调整优化食物与营养结构,预防营养性疾病,提高全民营养和健康水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发扬中华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食物发展的科技水平,走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道路。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目标。

9、2010年食物与营养发展总体目标。

保障合理的营养素摄入量。

人均每日摄入能量为2300千卡(供给能量为2600千卡),其中80%来自植物性食物,20%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77克,其中30%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70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5%;钙580毫克,铁23毫克,锌12毫克;维生素B11.2毫克,维生素B21.4毫克,维生素A775微克。

保障合理的食物摄入量。

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55公斤,豆类13公斤,蔬菜147公斤,水果38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9公斤,肉类28公斤,蛋类15公斤,奶类16公斤,水产品16公斤。

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

2010年全国主要食物生产总量的安全保障目标为:粮食5.7亿吨,豆类2300万吨,蔬菜3.7亿吨,水果7300万吨,油料3400万吨,糖料1.3亿吨,肉类7600万吨,蛋类2700万吨,奶类2600万吨,水产品5000万吨。

降低营养不良性疾病发病率。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发病率降至5%,生长迟缓发病率降至15%。

孕妇和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降至20%和15%。

4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乳喂养达到普及,4个月以上的婴儿,应逐步补充各种辅助食品。

10、2010年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

城市居民。

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50千卡,其中75%来自植物性食物,25%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80克,其中35%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80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8%。

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35公斤,豆类12公斤,蔬菜160公斤,水果52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10公斤,肉类32公斤,蛋类18公斤,奶类32公斤,水产品22公斤。

农村居民。

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320千卡,其中84%来自植物性食物,16%来自动物性食物;蛋白质75克,其中27%来自动物性食物;脂肪65克,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4%。

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65公斤,豆类13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30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8公斤,肉类26公斤,蛋类13公斤,奶类7公斤,水产品13公斤。

三、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地区与群体今后十年,针对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优先发展奶类产业、大豆产业和食品加工业三个重点食物领域,努力解决好农村和西部两个重点地区以及少年儿童、妇幼、老年三个重点人群的食物与营养发展问题。

(一)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领域。

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内容多、任务重、领域广,要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把涉及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作为今后十年的重点内容,优先发展。

11、奶类产业。

加快发展奶业,提高居民奶类消费水平。

扶持奶源基地建设,调整奶畜群结构,改善奶业基础薄弱的状况。

加快发展乳制品加工业,支持开发新的奶产品,促进奶产品的升级换代。

大力加强奶业科学研究,提高奶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支持并形成若干个对全国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乳品加工企业集团。

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提高我国居民的奶类食品消费水平,到2010年居民的乳制品人均消费量比2000年要有大幅度增加。

12、大豆产业。

大力发展大豆产业,促进大豆及其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提高大豆食品的供给水平。

支持开展大豆资源、生产、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大力开拓大豆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优先支持开发新型的大豆食品,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豆制品;到2010年,以大豆为基础的优质蛋白质消费量以及深加工产品消费量要有明显增加,质量要有明显改进。

13、食品加工业。

优先支持对主食的加工,加快居民主食制成品食物的发展步伐,重点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

加快开展食物营养强化工作,重点推行主食品营养强化,减轻食物营养素缺乏的状况。

优先支持我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技术改造,选择并支持若干种具有市场前景和示范作用的传统食品,提高其科技含量,加快其工业化步伐。

优先支持大宗农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工利用,逐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

(二)食物与营养发展的重点地区。

食物与营养发展需要全民参与、协调发展。

要把相对落后的地区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努力推进。

14、农村地区。

广大农村地区,食物发展不平衡,营养状况相对落后。

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食物消费能力。

重视农村营养改善,加强农村食物与营养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食物购买与消费环境,开拓农村食物市场。

力争到2010年广大农村地区营养状况有较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15、西部农村地区。

西部农村地区食物发展基础较差,食物资源丰富但未能充分开发利用。

要加强食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西部特色食物生产基地。

合理开发和利用优势食物资源,形成西部食物发展主导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地区食物增长与环境改善协调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引导合理食物消费,降低西部地区农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西部地区农民食物与营养状况的不断改善。

(三)营养改善的重点人群。

营养改善是长期的任务,在注重各类人群营养改善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弱势人群的营养改善工作。

16、少年儿童群体。

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基础在少年儿童。

积极组织实施有关少年儿童营养改善的国家计划。

优先保证这一群体的营养供给,提高身体素质。

定期对少年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实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使少年儿童从小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建立贫困地区少年儿童营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儿童营养不足和城市儿童营养不平衡的问题。

力争到2010年,农村营养不良儿童所占的比例比2000年减少一半,城市营养失调儿童所占的比例减少三分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