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黎文集韩愈文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人物生平困苦童年(年号大历·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
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时任秘书郎。
韩愈三岁时,韩仲卿便逝世。
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
大历十二年(777年),韩会因受元载牵连,贬韶州刺史,到任未久便病逝于韶州任上。
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州,韩愈这一时期便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
科举之路(年号贞元·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只身前往长安。
其间韩愈赴河中府(即蒲州,今山西永济)投奔族兄韩弇,以得到河中节度使浑瑊的推荐,却毫无收获。
贞元三年(787年)秋,韩愈取得乡贡资格后再往长安。
是年,韩愈在长安落第,生活无所依靠,又传来从兄韩弇死于非命的噩耗。
约在此年末,韩愈因偶然机会,得以拜见北平王马燧,得到他的帮助。
韩愈后曾作《猫相乳》以感其德。
贞元三年至五年(787年-789年)间,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失败。
贞元五年(789年),韩愈返回宣城。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
次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
同年,韩愈之嫂郑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
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长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
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仍失败。
期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
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都洛阳。
两入幕府(年号贞元·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因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节度使观察推官。
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间,在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韩昌黎文集》选段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
《韩昌黎文集》选段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韩昌黎文集》选段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其①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②也,中山刘梦得禹锡③亦在遣中,当诣播州④。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⑤,无辞以白其大人⑥,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⑦,愿以柳易播,虽重⑧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选自《韩昌黎文集》)【注释】①其:指柳宗元,字子厚。
②柳宗元曾与刘禹锡等参加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召回,又被谗再谪柳州刺史。
③禹锡:字梦得,参加革新失败后与柳宗元等八人同被斥,贬为郎州司马,后迁任连州刺史。
④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
⑤穷:偏僻的地方。
⑥无辞以白其大人:这里指无法向他的母亲大人开口说这件事。
⑦拜疏:上书皇帝。
⑧重:再次。
1、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
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①诣:___________②俱:___________③易:_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知道刘禹锡被贬到播州后,柳宗元有什么行为?(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结合文中有关语句,简要评价柳宗元的`为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且|万无|母子俱往理2、①前往到,去②都,一起③交换3、梦得的母亲还健在,我不忍心他去这么偏远的地方。
4、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5、“愿以柳易播”、“死不恨”表现了柳的高尚人品,利人苦己,不计得失的节义。
韩昌黎文集卢麟元解读
韩昌黎文集卢麟元解读韩昌黎,即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文集汇集了韩愈一生的文学创作和思想精髓,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卢麟元作为对韩昌黎文集的解读者,为我们揭示了韩愈文学与思想的独特魅力。
卢麟元在解读韩昌黎文集时,首先强调了韩愈的文学地位。
他认为,韩愈的文学创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韩愈的散文气势磅礴,语言精炼,思想深邃,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
在诗歌方面,韩愈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一面,也有婉约的一面,展现了他的全面才华和深厚底蕴。
在思想方面,卢麟元指出,韩愈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儒家学者。
他坚守儒家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敢于对儒家经典进行新的诠释和发挥。
韩愈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观点,如“文以载道”、“道统论”等,这些观点对于后世的文学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麟元还从政治角度对韩愈进行了深入解读。
他认为,韩愈是一位具有强烈政治责任感的文人。
在官场上,韩愈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他的政治主张和行动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为后世的文人树立了榜样。
在解读韩昌黎文集的过程中,卢麟元还特别强调了韩愈的人格魅力。
他认为,韩愈是一位品德高尚、气节凛然的文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
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点上,更体现在他的人格力量和道德风范上。
综上所述,卢麟元对韩昌黎文集的解读为我们揭示了韩愈文学与思想的独特魅力。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点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卢麟元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韩愈的文学成就、思想观点和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韩昌黎文集校注(简体版)(全三册)
1
高君仙砚铭并 序
2
高君画赞
3
潮州请置乡校 牒
4
直谏表
5
论顾威状
01
文外集下卷
02
顺宗实录卷 第一起藩邸, 尽贞元二十 一年二月。
04
顺宗实录卷 第三起四月, 尽五月。
06
顺宗实录卷 第五起八月, 尽至山陵。
03
顺宗实录卷 第二起二月, 尽三月。
05
顺宗实录卷 第四起六月, 尽七月。
01
监军新竹亭 记
02
书答侯生问 论语书
03
墓志相州刺 史御史中丞 田公故夫人 魏氏墓志铭
04
启皇帝即位 贺宰相启
06
皇帝即位贺 诸道状
05
状奏汴州得 嘉禾嘉瓜状
1
皇帝即位降赦 贺观察使状
2
潮州谢孔大夫 状
3
疏宪宗崩慰诸 道疏
4
题名长安慈恩 塔题名
5
洛北惠林寺题 名
1
谒少室李渤题 名
2
福先塔寺题名
3
瘗砚铭 毛颖传 送穷文 鱼文 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汴州刺史充宣武军节度 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赠 太傅董公行状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
1
文外集上卷
2
明水赋
3
请迁玄宗庙议
4
范蠡招大夫种 议
5
诗之序议
1
上贾滑州书
2
上考功崔虞部 书
3
与少室李拾遗 书
4
答刘秀才论史 书
5
与大颠师书
01
送汴州监军 俱文珍序并 诗
韩昌黎文集注释
韩昌黎文集注释标题:《韩昌黎文集注释》正文:韩昌黎(713年-787年),唐代文学家,是唐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之一。
他的文集广泛流传,并成为后世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对韩昌黎文集进行注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在注释韩昌黎文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有所了解。
韩昌黎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明好学。
他在文学上有独特的见解,并且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主张以文言文为主,推崇古代文学的优雅和深邃。
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集注释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我们将通过对韩昌黎诗歌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其次,我们将对韩昌黎的文学观进行梳理,解析他对古代文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我们将注释韩昌黎与其他诗人之间的互文关系,揭示他们之间的创作启发和影响。
最后,我们将探讨韩昌黎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进一步深入理解他的文学成就。
在进行注释的过程中,我们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每一篇作品的注释将注重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将从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角度入手,对韩昌黎的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
本文集注释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韩昌黎文学成就的视角。
通过对他作品的注释,读者将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背景、文学观和时代特征,进一步欣赏和品味他的作品的深刻内涵。
韩昌黎的文集作为唐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韩昌黎文集注释》的文章。
文章围绕注释韩昌黎文集展开,力求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成就。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遵循了文章应有的清晰思路和流畅表达,避免了与标题不符、广告信息、版权问题、敏感词和不良信息等方面的不良元素。
文章正文也没有出现缺失语句、丢失序号和段落不完整的情况。
《韩昌黎文集》新语考究
《韩昌黎文集》新语考究王美雨(I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12).摘要:唐代是封建社会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
它的这种发展在语言特别在词汇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大量的新词新语纷纷产生。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与重要实施者。
他的文章在语言方面有很大的革新.其文中出现的一些新语不但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同时也折射出当时文人的遣词造句特点。
关键词:《韩昌黎文集》新语散文在对历代文献中的新词进行研究时.学者一般注重研究口语性较强的作品中的新的元素,而忽略对其它体裁的作品中新元素的研究。
实际上,任何体裁的作品中都会出现新的元素,只是数量的多少问题,如唐代古文运动家的散文作品中同样含有一定数量的新语。
王力先生说:“研究散文的目的,就汉语史来说,是研究某一时代的语法和词汇。
”①所以我们不能认为散文中出现的新语少就不去研究它。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也是一个语言巨匠。
虽然他自称“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答李翊书》)但是在写作实践中,他并不是机械地模仿前人语言。
而是创造性地使用前人创造的词语:“师其意,不师其辞。
”(《答刘正夫书》)另外.他还善于吸收、提炼当代口语中的新词,如“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酒时果庶羞之奠,祭于第四小娘子孥子之灵”(《祭女孥女文》)一句中的“阿爹”就是吸收了当时口语中的新词。
另外.“唐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大量涌现,需要大量新词来表达”②。
因此,就算是仿古性较强的散文也会不可避免地吸收社会上出现的新语。
本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和《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为基础,并参考《四部丛刊》电子版、《汉语大字典》以及其它文献和索引,通过搜寻,只要是比韩愈的著作早的作品或者和他同代的作品中没有的词语。
就暂将其定为新语。
但这个标准还不十分严密,因为《四库全书》收录的书以及其它词书所收的词语和词义难免会有失漏.引例也有未能溯源的情况。
昌黎赴潮行迹诗文笺证
昌黎赴潮行迹诗文笺证孔祥军昌黎先生文起八代之衰,蔚然文宗,而仕途坎坷,前后三贬,尤以天命之年长放岭南为甚,自京师至潮州贬所,昌黎颠沛百余日,其所经行路线之详情,前贤时修多未措意。
今以昌黎沿途诗文所及考其行迹,先证地理,再解诗意,亦可稍知昌黎先后心境之变化。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八日唐宪宗奉迎佛骨,昌黎上《论佛骨表》极言其弊,触龙遭贬,十四日,离京赴潮。
按:昌黎《潮州刺史谢上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臣以正月十四日蒙恩除潮州刺史,即日奔驰上道,经涉岭海,水陆万里”,又《旧唐书·韩愈传》:“(韩)愈至潮阳,上表曰:‘臣今年正月十四日,蒙恩授潮州刺史,即日驰驿就路,经涉岭海,水陆万里’”(《新唐书·韩愈传》所载韩愈《潮州谢表》无此段文字,当据补),又《旧唐书·宪宗纪下》:“(元和十四年春正月)丁亥,徐州军破贼二万于金乡。
迎凤翔法门寺佛骨至京师,留禁中三日,乃送诣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如不及。
刑部侍郎韩愈上疏极陈其弊。
癸巳,贬(韩)愈为潮州刺史”,今人陈克明《韩愈年谱及诗文系年》以为正月癸巳即正月十四日,丁亥应为正月八日,是也,从之;则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被迁,南下潮州之确日当为元和十四年正月十四日。
宋吕大防《韩吏部文公集年谱》:“元和十四年已亥,谏佛骨,贬潮州,有谏表”,所谓“元和十四年已亥”当为“元和十四年癸巳”之讹,今人吴汝煜、胡可先据昌黎《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雪拥蓝关马不前”以为“(韩)愈系狱良久,贬官时已是严冬”①(《唐才子传校笺·卷五·韩愈传》),据上引《潮州刺史表》、《旧唐书》可知韩愈由获罪至贬官,时日迫近,绝无“系狱良久”之可能,宋洪兴祖《韩子年谱》云:“公之被谪,即日上道”此与上引昌黎《潮州刺史表》“即日奔驰上道”、《旧唐书·韩愈传》“即日驰驿就路”合,且昌黎本诗首联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后句“夕”与前句“朝”相对,言得祸遭贬之速,未见下狱之意,则吴、胡之大谬明矣;又据《新唐书·五行志》:“(元和)六年,十二月大寒”,《旧唐书·文宗纪下》:“大和六年春正月乙未,以久雪废元会”,元和六年(811)、大和六年(832)两度于十二月、正月之时西安出现极寒天气,则元和十四年岁初蓝关有雪实属正常,今人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②一文推定从八世纪中期开始气候明显转寒,春季冷空气消退推迟,①傅璇宗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24页。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第二册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刘真伦(1947.9.- ),重庆市奉节县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韩愈集的文本研究以及韩愈道统思想研究。
出版有《韩愈集宋元传本研究》、《昌黎文录辑校》、《韩愈全集校注》(合著)、《升庵词品校证》等学术专著十余种。
岳珍,1971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词学,文献学。
在研项目:《词体起源研究》:湖北省教育厅十五规划项目。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与大学生人格培养》: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
与刘真伦合作出版有《韩愈文集汇校笺注》等。
民国时期韩愈研究的新变及意义
民国时期韩愈研究的新变及意义作者:查金萍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03期关键词:民国;韩愈研究;新变;意义摘要:韩学研究经过清代的巅峰阶段后,进入到一个风云动荡、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时期——民国。
民国时期的韩愈研究一方面继承前代优秀成果,一方面不断追求创新,在韩集整理与校注、生平思想研究、诗文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多成果,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诸如在研究主体、研究方式、研究重心、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阶段性方面都发生较多新变,形成了韩学研究史上又一个小高潮。
考察此期的韩愈研究状况,对韩学史研究、民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以及中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I 2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19)03002106After the peak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tudy of Han Yu entered a turbulent, transitional and fierce period of collis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one hand, the study of Han Yu inherited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of the former gener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continued to pursue innovation. Thus, many achievements had been achiev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study about Han Yu, such as the collation and school notes of Han Yu's works, the study of Han Yu's thought of lifetime, the study of poetry and prose, etc.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med. Many new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the researchers, including the way, the focus, the method, the thought and the stage of the research. Therefore, the Han Yu study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 another small climax in the history of Han Yu study.The study of Han Yu study in this period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Han studies, the study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tudy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民国时期(1911-1949)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异常独特的时段,是个风云动荡、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韩愈研究受到政治、思想、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特色。
《韩昌黎文集》新词考究
应该 说新词 的界定一直 比较 困难 ,所谓新 词新 “
他 体 裁 的 作 品 中 新 词 的 研 究 。 实 际 上 , 何 体 裁 的 义 , 任 严格来 说 , 是不存 在 的。一切新词 都有它 的历 史
作 品 中都会 出现新词 , 只是数 量的多少 问题 , 如唐 代 继承 性 ; 所谓 新词 , 实际上无 非是 旧词 的转化 、 合 , 组 古 文运动 家 的散 文 作 品 中 同样 含 有 一 定 数 量 的 新 或者 是从其 他语言 的借词 , 等”4。虽然王 力先 生 等 _ j
是 机 械 地 模 仿 前 人 语 言 , 是 创 造 性 地 使 用 前 人 创 的 的元 素 比较 好 确定 ; 中古 之前 有 浩 如烟 海 的 而 而 造的词语—— “ 其意 , 师其辞”《 刘 正夫书 》。 作 品 , 师 不 (答 ) 要想 确定作 品 中的新 的元素 比较难 , 这不等 但
新词 新 语 纷 纷 产 生 。韩 愈 作 为唐 代 古 文 运 动 的 领 袖 与 重 要 实施 者 , 的 文 章 在 语 言 方 面有 很 大 的 革 新 , 中 出现 的 他 文
一
些新 词 也反 映 了词 汇 系统在 唐 代 时 的 特 点 , 同时折 射 了词 汇 系统 的发 展 趋 势 。 关 键 词 : 韩 昌黎 文 集 》 斯 词 ; 文 《 ; 散
动 的 最 重 要 的 手 段 。 ”2
一
些词是某 个时代 的新词 的 。
本 文 以《 昌黎 文 集 》 的新 词 为 研 究 对 象 。 韩 韩 中
从另一 方面来讲 , 以研 究上古 文献 中的新 词 、 可
愈是 唐代古 文运 动 的领袖 , 是 一个 语 言 巨匠 。虽 新 义或新语 , 也 同样就 能 研究 中古 时期 的古 文运 动 家 然他 自称“ 始者 非三代两 汉之书 不敢观 , 圣人之 志 的散 文 中的新 词 、 义或 新语 。窃 以 为它 们之 间 的 非 新 不敢存 ” 《 李翊 书》 , 是 在 写作 实 践 中 , 并不 差别 只是 由于上古 时期 文献 比较少 , (答 )但 他 因此 上古 文献
韩昌黎文集韩愈文集
(公贞元八年擢进士第,十一年犹未得仕,东归,十二年始佐汴州。明年,又辞以疾,此赋句法,步骤《离骚》往往相似。晁无咎尝取此赋于《变骚》。)
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陇西公,董晋也。按晋《行状》:贞元十二年七月,拜检校尚书、左仆射、汴州刺史,晋受命遂行。公及刘宗经、韦弘景,实从之。辟公为汴州观察推官。其曰“明年七月”,则十三年作也。)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负薪,贱者之称,《礼记》:“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又:“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曰:某有负薪之忧。”郑氏注:“忧亦作疾。”《公羊注》云:“大夫病曰犬马,士病曰负薪。”公病作此赋,故云。)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其辞曰:
●卷三十七·行状、状
●卷三十八·表状一
●卷三十九·表状二
●卷四十·表状三
●外集·卷一
●外集·卷二
●外集·卷三
●外集·卷四
●外集·卷五
●外集·卷六
●外集·卷七
●外集·卷八
●外集·卷九
●外集·卷十
●遗文
●补遗
●附录·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
●卷一·赋、古诗一
(宋莒公云:冯章靖亲校旧本,每卷首具列卷中篇目,冯悉云以朱墨减杀之,惟存其都凡。集外别有目录一卷。今按:李汉所作序云“总七百首,并目录,合四十一卷”,则正与冯合。)
居悒悒之无解兮,(悒音邑,忧也。《选》:“良增悒悒。”解或作辞。)独长思而永叹;(音滩,《骚》云:“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岂朝食之不饱兮,宁冬裘之不完。昔余之既有知兮,诚坎轲而艰难;(坎轲,不平易貌,《选》:“坎轲多辛苦。”轲音可,坎或作。)当岁行之未复兮,从伯氏以南迁。(岁行十二年而一复,大历十二年,公从兄会南迁韶州,时年十岁,故云“岁行未复”也。伯氏,兄称。《诗》:“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凌大江之惊波兮,过洞庭之漫漫;(按《唐·地理志》:“洞庭在岳州巴陵县。”郭璞注《山海经》云:“洞庭地穴,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于其中也。”漫漫,大水貌。《选》:“归海流漫漫。”漫,谟官切。)至曲江而乃息兮,(《唐·地理志》:韶州治曲江县。)逾南纪之连山。(唐一行以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分南北纪,韶在南纪之外焉。《诗》云:“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南纪字,杜诗多用,如“南纪风涛壮”,“南纪阻归楫”,“相国生南纪”之类。)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孤谓孤儿,嫠谓寡妇。《左氏传》云:“莒子杀其夫,己为嫠妇。”谓会卒于韶州,公从嫂归葬河阳。携,户圭切。嫠音厘。旋,以宣切,还也。孤嫠一作嫠孤。)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方从阁本无将字,于下有大字,或又无之字。今详文势,皆非是。建中二年,成德、魏博、山南、平卢节度,相继称乱。三年,王武俊、李希烈反。四年,泾原姚令言犯京师,德宗幸奉天,朱Г犯奉天。兴元元年,李怀光反,如梁州。贞元元年,公以中原多故,避地江左。)始专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方从阁本古作诂,为作焉,非是。)窥前灵之逸迹兮,(灵一作修。)超孤举而幽寻。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音壬)。考古人之所佩兮,阅时俗之所服。(《骚》云:“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服,亦佩也。考古之所佩,与时之所服,言当世之士,不及古人远矣,惟己可庶几古人也。阅,杭作阙,非是。)忽忘身之不肖兮,(之或作而,又或作之者,皆非是。)谓青紫其可拾。(夏侯胜谓诸生曰:“经术苟明,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梁刘孝标《辨命论》曰:“视韩彭之豹变,谓鸷猛致人爵;见张桓之朱绂,谓明经拾青紫,岂知有力者运之而趋乎!”公此语事本《夏侯胜传》,而意取刘孝标论。)自知者为明兮,(《老子》:“知人者知,自知者明。”)故吾之所以为惑。(吾下或有志字,非是。)择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师。(京师在西,故云西征。公贞元二年,自宣城至京师。既或作冀。)君之门不可迳而入兮,(迳或作径。)遂从试于有司。惟名利之都府兮,羌众人之所驰。(羌,起羊切。或作差,非。所,或作四。《骚》云:“羌众人之所仇。”羌,楚人发语端词,犹言卿何为也字。)竞乘时而附势兮,纷变化其难推。(附势或作射利,或只附字作射字。班彪曰:“乘时射利,商人之功。”此借用其语以讥世也。)全纯愚以靖处兮,将与彼而异宜。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朝骋骛乎书林兮,夕翱翔乎艺苑。(扬雄《长杨赋》云:“并包书林。”《剧秦美新》云:“发秘府,览书林,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班固《宾戏》云:“真婆娑乎艺术之场,休息乎篇籍之囿。”骋或作驰。《楚辞》:“朝骋骛乎江皋。”作驰非是。)谅却步以图前兮,(却,去约切,退也。《家语·儒行篇》:“是犹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前汉·刘向传》:“犹却行而求及前人也。”)不浸近而愈远。哀白日之不与吾谋兮,至今十年其犹初。岂不登名于一科兮,(贞元八年公登第。)曾不补其遗余。进既不获其志愿兮,退将遁而穷居。(《骚》云:“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排国门而东出兮,(贞元十一年公东归。)慨余行之舒舒。(慨或作嗟。)时凭高以回顾兮,涕泣下之交如。(之或作而,《易·大有》卦,“厥孚交如”。)戾洛师而怅望兮,(戾,郎计切。《诗》:“我客戾止。”洛师,洛阳也。)聊浮游以踌躇,(《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注,从容也。《骚》云:“聊浮游以逍遥。”踌音畴,躇音除。)假大龟以视兆兮(大或作火)。求幽贞之所庐。(幽贞,隐者。《易》:“幽人贞吉。”庐,寄也。曹植《节游赋》曰:“非吾人之所庐。”颜延年《拜陵庙诗》:“幼壮困孤介,末暮谢幽贞。”)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音欤)。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为乎浚之都?(夫子,谓董晋也。浚之都,汴州也。公贞元二年丙寅,始自江南入京师。十一年乙亥春,三上宰相书,不遇。夏东归,秋至洛阳。十三年丙子秋,从董晋入汴州,晋辟署试校书郎,为汴宋濠颍泗州观察推官,凡十余年矣,故上云“至今十年其犹初”。)小人之怀惠兮,犹知献其至愚。固余异于牛马兮,宁止乎饮水而求刍。伏门下而(或作下之)默默兮,竟岁年以康娱。(竟或作卒。)时乘间以获进兮,(间,何艰切,暇也,又居苋切,空隙也。《楚辞·九章》篇:“愿乘间而自察。”)颜垂欢而愉愉。(而或作之。)仰盛德以安穷兮,又何忠之能输?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获;(方从阁本,谁作惟,下又有德字。李本谓陈无已去德字,今本复讹惟为谁,其误甚矣。今按:此句本云用《楚辞》“孰无施而有报,孰不殖而有获”之语。词意既有自来,又与上下文势相应,故嘉杭本与诸本多如此。乃是韩公本文,相传已久,非陈以意定也。阁本之缪如此,而方信之,反以善本为误,今不得不辨也。又嘉 杭本世多有之,而其不同处,方皆不录,岂其偶未见耶,抑忽之而不观也?)嫉贪佞之ㄜ浊兮,(《说文》:“ㄜ浊水不流。”《孟子》:“数罟不入ㄜ池。”ㄜ,汪胡切。)曰吾其既劳而后食。(方无既字,非是。)惩此志之不修兮,爱此言之不可忘。(修,方作循,云:“唐人书修近循。《楚辞》亦有误者。”今按:唐人书字之误,方说是也。然此乃修误作循,非循误作修也。修,犹修好修怨之修,盖因旧增新之意耳。)情怊怅以自失兮,心无归之茫茫。(之或作而。)苟不内得其如斯兮,孰与不食而高翔。抱关之厄陋兮,有肆志之扬扬。(诸本多作阳阳。《后汉·孔嵩传》云:“晨门肆志于抱关。”《史记·晏婴传》,志气扬扬。公当是用此语。《诗》:“君子阳阳。”则注谓“无所用其心”,非公所用字也。)伊尹之乐于畎亩兮,焉贵富之能当?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斯或作聊,讼或作诵。)往者不可复兮,冀来今之可望(音忘)。
全唐诗卷336—340·韩愈诗集(上册)
全唐诗卷336—340·韩愈诗集(上册)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
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
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等。
卷336元和圣德诗皇帝即阼,物无违拒。
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
欲覆其州,以踵近武。
皇帝曰嘻,岂不在我。
负鄙为艰,纵则不可。
出师征之,其众十旅。
军其城下,告以福祸。
腹败枝披,不敢保聚。
掷首陴外,降幡夜竖。
疆外之险,莫过蜀土。
韦皋去镇,刘辟守后。
血人于牙,不肯吐口。
开库啖士,曰随所取。
汝张汝弓,汝鼓汝鼓。
汝为表书,求我帅汝。
事始上闻,在列咸怒。
皇帝曰然,嗟远士女。
苟附而安,则且付与。
读命于庭,出节少府。
朝发京师,夕至其部。
辟喜谓党,汝振而伍。
蜀可全有,此不当受。
万牛脔炙,万瓮行酒。
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有恇其凶,有饵其诱。
其出穰穰,队以万数。
遂劫东川,遂据城阻。
皇帝曰嗟,其又可许。
爰命崇文,分卒禁御。
有安其驱,无暴我野。
韩愈的诗词全集、诗集(359首全)
韩愈的诗词全集、诗集(359首全)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描写春天•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晚春》描写春天•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中秋节•唐·韩愈•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4、《春雪》描写春天•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山石》唐诗三百首•唐·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6、《石鼓歌》唐诗三百首•唐·韩愈•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7、《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8、《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诗三百首•唐·韩愈•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9、《南山诗》•唐·韩愈•吾闻京城南,兹惟群山囿。
张万福韩愈顺宗实录韩昌黎文集阅读答案翻译
张万福韩愈顺宗实录韩昌黎文集阅读答案翻译张万福韩愈顺宗实录韩昌黎文集阅读答案翻译(张)万福,魏州元城人也。
自曾祖至父皆明经,官止县令州佐。
万福以祖父业儒皆不达,不喜书,学骑射。
年十七八,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累迁至寿州刺史。
州送租赋诣京师,至颍川界,为盗所夺,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川界讨之。
贼不意万福至,忙迫不得战,万福悉聚而诛之,尽得其所亡物,并得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悉还其家。
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
万福不以为恨。
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
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止当涂陈庄。
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
大历三年,召赴京师。
代宗谓:“闻卿名,久欲一识卿,且将累卿以许杲。
万福拜谢,因前曰:“陛下以许杲召臣,如河北贼诸将叛,以属何人?”代宗笑曰:“且欲议许杲事,方当大用卿。
”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
杲至楚州大掠,节度使韦元甫命万福讨之。
未至淮阴,杲为其将康自勤所逐。
自勤拥兵继掠,循淮而东。
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获致其家。
代宗诏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①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
李正反,将断江淮路,令兵守桥涡口。
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
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睨不敢动,诸道继进。
改泗州刺史。
为杜亚所忌,征拜左金吾卫将军。
召见,德宗惊曰:“杜亚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图形凌烟阁,数赐酒馔衣服,并敕度支籍口畜给其费。
至贺,阳城②等于延英门外,天下益重其名。
二十一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
(选自韩愈《韩昌黎文集》,有删改)【注】①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
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②阳城:与张万福同时的大臣。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州送租赋诣京师诣:到。
韩愈散文选集
韩愈散文选集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性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
【诗人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的散文杰作】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
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
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是另行系年的集注本。
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韩愈的主要贡献是在文学上。
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集——精选推荐
韩愈集韩愈集 摘要: 本书将韩愈的诗⽂合刊,采⽤了清乾隆刻本《五百家注⾳辩昌黎全集》、清扫叶⼭房《韩昌黎全集》、钱仲联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等书校勘。
【诗⼈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公,故世称韩⽂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另有祖籍邓州⼀说,是唐宋⼋⼤家之⼀。
⾃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即表⽰某⼀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族。
⽽韩愈世居昌黎,故⼜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章巨公”和“百代⽂宗”之名,提出了“⽂以载道”和“⽂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卷,《外集》⼗卷,《师说》等等。
有“⽂起⼋代之衰”的美称。
【诗⼈作品】 韩愈的作品⾮常丰富,现存诗⽂700余篇,其中散⽂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碑志、状、表、杂⽂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门⼈李汉曾编其遗⽂为《韩愈集》四⼗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辨昌黎先⽣⽂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集》、《外集》、《遗⽂》(明徐⽒东雅堂翻刻)最为通⾏。
清代顾嗣⽴、⽅世举各有诗集单⾏注本。
今⼈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
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不列正⽂者,有宋⽅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成和今⼈徐震。
《全唐诗》编其诗⼗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
【内容简介】 韩愈(768--824),中唐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伟⼤的⽂学家,语⾔⼤师,世界⽂化名⼈。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
郡望昌黎(辽宁义县) ,称韩昌黎,宋封昌黎伯。
韩昌黎文集注释
韩昌黎文集注释
摘要:
一、韩昌黎文集注释的背景和意义
二、韩昌黎文集注释的作者和内容
三、韩昌黎文集注释的学术价值和使用方法
四、韩昌黎文集注释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正文:
韩昌黎文集注释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昌黎文集注释的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被尊称为“文宗”。
他的文章以“古雅”著称,对于研究古代文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韩昌黎文集注释的内容包括韩愈的诗歌、散文、书信等多种文体,共收录了韩愈的作品300余篇。
注释中还包括了韩愈的生平、交游、思想等方面的介绍,为研究韩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韩昌黎文集注释的学术价值非常高,它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不仅可以用于研究韩愈本人的文学作品,还可以用于研究唐代文学、古代文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韩昌黎文集注释也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对于学习古代文学、阅读古代文学作品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然而,韩昌黎文集注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它的注释内容较为繁琐,需要有一定的古代文学功底才能理解。
其次,它的版本较多,不同的版本
之间存在一些差异,需要进行仔细的比较和校勘。
《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
《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原性》收入其所著《韩昌黎集》杂著部。
下面小编带来的《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
原性韩愈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
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
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
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
性之于情视其品。
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
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
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
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
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
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
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
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
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①、嶷嶷然②。
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
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
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
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
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
【诗人大全】唐宋八大家《韩愈》
【诗人大全】唐宋八大家《韩愈》韩愈(768~824) 字退之,号昌黎,故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唐朝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邓州一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评价】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
),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
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
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
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
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
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贞元八年擢进士第,十一年犹未得仕,东归,十二年始佐汴州。明年,又辞以疾,此赋句法,步骤《离骚》往往相似。晁无咎尝取此赋于《变骚》。)
愈既从陇西公平汴州,(陇西公,董晋也。按晋《行状》:贞元十二年七月,拜检校尚书、左仆射、汴州刺史,晋受命遂行。公及刘宗经、韦弘景,实从之。辟公为汴州观察推官。其曰“明年七月”,则十三年作也。)其明年七月有负薪之疾,(负薪,贱者之称,《礼记》:“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又:“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曰:某有负薪之忧。”郑氏注:“忧亦作疾。”《公羊注》云:“大夫病曰犬马,士病曰负薪。”公病作此赋,故云。)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其辞曰:
吾何归乎!(此句或在“苟有食其从之”下。)吾将既行而后思,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苟或作敬,非是。)出国门而东骛,(音务,驰也。)触白日之隆景;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路一作洛,羌或作差。今按:作差固谬,然羌乃发语之词,施之句内,似亦未安,以上文“反顾流涕”之语推之,则西路乃长安之路,而此字当为浸渐愈益之意,不知的是何字,又恐或是逾字。)过潼关而坐息,窥黄流之奔猛;(黄流或作流黄。)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之或作其,嘉或作,非是。)徒外饰焉是逞。(焉或作而。)余生命之湮 厄,曾二鸟之不如;汨东西与南北,(《楚辞》:“汨余若将不及。”《说文》:“水流也。”汨音聿。)恒十年而不居;(恒或作亘,而或作以。恒,居邓切,与亘竟之亘同。班固《叙传》:“恒以年岁。”《选》诗:“徙倚恒漏穷。”)辱饱食其有数,(其,一作兮。)况策名于荐书;(策,方从阁、杭作荣。云:公《上宰相书》“非苟没于利荣于名也”,与此义通。今按:唐人策字,俗体从竹从宋,亦有只从[A061]者,与荣字绝相近,故阁本作荣,盖传写之误耳。方引“荣于名”,亦与此语意不相似。于或作与,亦非是。)时所好之为贤,(好,去声。)庸有谓余之非愚。昔殷之高宗,得良弼于宵寐;(或云:昔上当有在字,或是念字,由上句末有愚字,相似而脱也。)孰左右者为之先,信天同而神比。(先下或有容字,信或作容,皆非是。《汉·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韩语祖此。)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虽家到而户说,(或作晓。)只以招尤而速累。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盍求配于古人,独怊怅于无位。惟得之而不能,(惟,方作虽,惟字正是斡转处,作虽即无力矣。能或作孤,亦非是。)乃鬼神之所戏;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今按:上文之意,若曰天之生我,必有所用,何不力慕古人,如傅说之徒,而独怊怅于无位耶!惟或者苟得其位,而不能追配古人,但如二鸟之空被荣宠,乃是鬼神之所戏耳,故“幸年岁之未晚”,而“庶几无慕于斯类”也。斯类盖并指二鸟与彼“得之而不能者”而言也。欧阳文忠读李习之《幽怀赋》,以谓翱一时有道而能文者,莫如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是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余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而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欧阳子之论善矣。虽然,公不云乎,文章之作,常发于羁旅草野,至王公贵人,气得志满,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感二鸟赋》盖所谓发于羁旅草野者,使其光荣而饱,忧天下之心,孰谓公一日忘耶?)
●卷二十·序二
●卷二十一·序三
●卷二十二·哀辞、祭文一
●卷二十三·祭文二
●卷二十四·碑志一
●卷二十五·碑志二
●卷二十六·碑志三
●卷二十七·碑志四
●卷二十八·碑志五
●卷二十九·碑志六
●卷三十·碑志七
●卷三十一·碑志八
●卷三十二·碑志九
●卷三十三·碑志十
●卷三十四·碑志十一
●卷三十五·碑志十二
●卷三十六·杂文
【感二鸟赋】
(并序 公贞元十一年正月至三月,以前进士三上宰相书,不报。时宰相赵憬、贾耽、卢迈,宜其不遇也。五月东归,遇所献二鸟,感而作。公之赋见于集者四,大抵多有取于《离骚》之意。此篇苏子美亦谓其悲激顿挫,有骚人之思,疑其年壮气锐,欲发其藻章以耀于世。苏语虽少贬,然《进学解》所云不虚矣。)
贞元十一年,(一或作五,以诸谱考之,作一为是。)五月戊辰,愈东归。癸酉,自潼关(潼关在华阴。)出息于河之阴。时始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鸲鹆而西者,(《旧史》德宗贞元十一年,河阳献白乌。)号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一作某土之守臣某,用《礼记》全句。守音狩。)使使者进于天子。”(使使,下去音。)东西行者皆避路,(西下,阁、杭本无行字,考之《礼记》及公《送温造序》,当有。)莫敢正目焉。因窃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己不敢有愧于道,(于,杭作之,非是。)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亦仅志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与百十人偕进退,(十或作千,此专为选举而言也。贞元九年,应宏词者仅三十二人。作十为是。退上或再有偕字。)曾不得名荐书,(方从阁本,名上有列字,名下有于字。今按:嘉杭本与谢本,并无此二字,语简而意已足,方本非是。)齿下士于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以下或有其字。)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此下诸本有“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一句,今从阁本、《文粹》删去。)故为赋以自悼,且明夫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其辞曰:
韩昌黎文集(韩愈文集)
总目
●卷一·赋、古诗一
●卷二·古诗二
●卷三·古诗三
●卷四·古诗四
●卷五·古诗五
●卷六·古诗六
●卷七·古诗七
●卷八·联句
●卷九·律诗一
●卷十·律诗二
●卷十一·杂著一●卷十二·来自著二●卷十三·杂著三●卷十四·杂著四、书一
●卷十五·书二、启
●卷十六·书三
●卷十七·书四
●卷十八·书五
●卷十九·书六、序一
●卷三十七·行状、状
●卷三十八·表状一
●卷三十九·表状二
●卷四十·表状三
●外集·卷一
●外集·卷二
●外集·卷三
●外集·卷四
●外集·卷五
●外集·卷六
●外集·卷七
●外集·卷八
●外集·卷九
●外集·卷十
●遗文
●补遗
●附录·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
●卷一·赋、古诗一
(宋莒公云:冯章靖亲校旧本,每卷首具列卷中篇目,冯悉云以朱墨减杀之,惟存其都凡。集外别有目录一卷。今按:李汉所作序云“总七百首,并目录,合四十一卷”,则正与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