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共28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2、系统方法:3、认知结构:4、学习需要:5、认知发展:6、学习需要分析目的:7、认知策略:8、教学媒体作用:9、媒体内容:10、生成型教学策略:11、替代型教学策略:12、先行组织者:13、掌握学习教学策略:14、学习策略:15、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16、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17、支架式教学策略:18、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19、认知工具:2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四大要素:21、信息化学习环境及特征:22、有意义学习:23、“整合协调”策略:24、发现学习的特点:25、引导性材料:26、绩效技术:27、学习绩效:28、教学绩效:二、填空题(共51小题)1、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

2、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理论基础是:(、、、)。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四大基本要素为(、、、)。

4、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和)。

5、ID 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三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 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作为理论基础,第三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作为理论基础。

6、教学系统包含了(、、和)等四个最基本的构成性要素,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系统的()结构。

7、ID1的代表性模式应推肯普模式的特点可用三句话概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强调(),需着重解决(),要适当安排()。

8、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仅仅考虑学习者的()和();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与()。

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 )和( )的综合。

10、学习者起点水平的分析包括(),(),()。

11、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和(),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

linux课程设计期末考试

linux课程设计期末考试

linux课程设计期末考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架构;掌握Linux命令行操作、文件系统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网络配置等基本技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熟练运用Linux命令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使用Linux常用软件和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Linux操作系统概述:介绍Linux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2.Linux安装与配置:讲解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配置过程和故障排除。

3.命令行操作:深入学习Linux命令行界面,包括文件操作、文本处理、系统管理等。

4.文件系统管理:讲解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权限管理和磁盘空间管理。

5.用户和权限管理:学习用户账号创建、管理以及权限设置和分配。

6.网络配置:介绍Linux网络配置方法、网络命令和常用网络服务。

7.Linux软件和工具:掌握常用软件安装、卸载和使用,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Linux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Linu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上机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Linux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Linux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Linux参考书籍,丰富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4.实验设备: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上机实践的需求。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复习题(课程代码262290)一、名词解释1、系统方法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3、认知发展4、学习风格5、学习需要分析6、教学策略7、支架式教学策略8、最邻近发展区9、抛锚式教学策略10、研究性学习11、“先行组织者”12、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二、简答题1、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2、简述梅格卢斯的细化理论。

3、简述克内克的学习风格研究中对学习者的情况分析,举例说明。

4、简述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

5、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6、简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

7、简述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原则。

8、简要分析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特点。

9、试述教学设计的定义,并简述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0、简要叙述网络教学评价的过程。

11、应如何理解教学设计的定义,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12、简述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

13、简述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14、简述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

15、简要说明学习评价的基本内容。

17、简述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

18、简述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的步骤。

19、请简述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并说明其基本教学过程。

20、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以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过程为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模式。

21、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为什么以学习理论的发展作为依据,是怎么划分的?22、简述维果斯基的 "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并用它解释自主学习中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23、简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24、简述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含义及其区别。

三、论述题1、试述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策略与设计内容。

2、试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总结网络课程/课件脚本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流程。

4、列举某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说明其特点及其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

5、结合你的实践经验,试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的过程。

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 、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学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环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的全部外在因素。

系统方法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媒体的几大特性: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最大价值率:价值(V)=功能(报酬)/要付出的代价微格教学系统组成:微格教室、控制室、观摩室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地面接收网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每个4分,共20分)填空题(20个,每个1分,共20分)简答题(5个,每个分值不定,共42分)论述题(1个,共18分)第一章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是感测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整体。

2、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①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②开发——开发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③网络——建设国家、地区、学校教育信息网络系统;④产业——发展教育信息产业;⑤人才——培养掌控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⑥政策——制定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①教材多媒化。

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得多媒体化,它们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视频及模拟的三维动画图像等多种教学信息。

②资源全球化。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球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学习者共享。

③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根据学习者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④学习自主化。

由于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趋势。

⑤活动合作化。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

⑥管理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它包括计算机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内在功能⑦环境虚拟化。

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网络教育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⑧系统开放化。

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建设一个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支持按需学习、弹性学习和终生学习。

4、教学技术(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复习一------1、根据技术的二形态划分,教育技术可分为有形的物质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

------2、根据技术的三形态划分,教育技术可分为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

------3、有形的物质技术:以一定的物质外形为基础的技术,是指人类劳动过程中所利用的工具和设备。

------4、无形的智能技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有意识的应用,是人类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而开发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

------5、基于教育科学的教育技术:把依据教育科学原理而生成的技术称为基于教育科学的教育技术。

教育科学是关于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教育技术则是关于利用教育科学原理优化教育过程的知识。

------6、教育系统科学的教育技术: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其中系统工程与方法是技术层次的系统科学。

20世纪中期,系统工程和方法被引用到教学领域,人们开始应用系统方法规划教学过程。

这种方法逐渐发展形成的教学技术,就叫做教学系统设计。

------7、AECT’94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8、电化教育: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宜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9、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

如今中国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为①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本质-功能-历史②有形的物化技术——媒体-资源-环境③基于教与学理论的技术——教学策略与学习技术④基于系统方法的技术——教学系统设计----10、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①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②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教育学科③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1、美国教育技术的历史演化过程示意图:早期的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育整体教育技术直观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早期教学准备过程系统理论影响下的教学设计------12、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①泛智教育的思想②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③直观教学的思想a直观是一切知识的起点b直观是提供知识真实性与准确性的可靠证明c 直观可以增强知识的巩固性④班级授课制-----13、技术理想主义者:当一种新媒体技术出现时,往往会激发一批人的热情。

最新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

最新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

教学系统设计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

1.教学及系统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2.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的含义: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开发、设计的理论的简化形式,是一套程序化步骤。

3.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4.教学对象分析(audience analysis or target-population analysis)或称学习者分析(learner analysis):是教学设计前期的一项分析工作,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等提供依据。

5.认知发展特征:是指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包括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6.认知结构的概念:个体的观念的全部的或特定的内容和组织。

7.概念图:就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

8.学习风格的含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

9.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

10.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方式、方法、媒体等的总和),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1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总复习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教学系统设计就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得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_与评价得具体计划得―系统化过程。

2.传统ID模式得发展经历过两代,就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得主要标志就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得主要标志则就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3.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4、在教学系统设计实践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得教学系统设计。

按照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得不同,教学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

5.巴纳西强调教育系统得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得核心思想就是她提出得为学习设计教学得主张,她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得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7. 梅瑞尔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得阐释:“教学就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就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得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教学设计得目得就是创设与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得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

8.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与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得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与对方案进行修改得过程10. 1900年—杜威_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得桥梁。

12. 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得作用。

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得结合就是教学设计发展得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乩产品—为中心得教学设计层次。

14.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等属于以工统一为中心得教学设计层次。

15.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属于以课堂为中心得教学设计层次。

16.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与依赖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得有机整体。

教资体育教学设计题重难点

教资体育教学设计题重难点

教资体育教学设计题重难点教资考试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考查,其中体育教学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体育教学设计题在教资考试中占据一定比重,考查教师对于体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教资体育教学设计题的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阐述和分析。

教资体育教学设计题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到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体育教学目标。

在教资体育教学设计题中,对于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能力是必要的。

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体育教学设计题要求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进行合理的规划。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和教学内容。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

另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体育教学设计中的关键要素。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示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等。

教师还需要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如体育设施、教具等,加强教学效果。

教资体育教学设计题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教学设计题需要教师具备较为全面的体育知识和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各种体育项目的规则、技术要求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此外,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体育实践经验,能够处理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其次,体育教学设计题需要教师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如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程度等。

教师需要能够准确分析问题的本质,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题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育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规则的教学。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C1011007课程名称: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34学时先修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平行课程:教育传播学、多媒体技术基础、摄影基础后续课程: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简介: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学与教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教学实践、企业培训与教学资源设计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运用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学生恰当地设计、开发及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能力。

推荐教材: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2]皮连生主编.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二、课程总目标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着重创设学与教的系统,以达到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本课程是针对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进行课件设计的能力、软件制作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教育需要,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

教学系统设计知识点

教学系统设计知识点

教学系统设计知识点教学系统是现代学校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实现高效的教育管理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学系统设计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教学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要求我们充分了解教育机构和学生的需求,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学生管理和学习资源等方面。

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为教学系统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架构设计教学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核心。

它决定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的交互方式。

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业和考试管理、学生成绩跟踪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分层设计、模块化设计等方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三、用户界面设计一个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对教学系统的成功至关重要。

用户界面应该简洁美观,布局合理,并提供易于操作的功能入口和操作流程。

根据教学系统的特点,可以采用图形化界面、菜单导航等方式来设计用户界面,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四、数据库设计教学系统需要存储大量的数据,包括教师和学生信息、课程资料、作业和考试成绩等。

因此,数据库的设计是教学系统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数据库的设计要考虑到数据的结构化和关联性,以及对数据的快速访问和查询的支持。

五、安全性设计教学系统中涉及到敏感的教育信息和个人隐私,因此安全性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性设计包括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方面。

通过合适的安全措施,可以确保教学系统的数据和用户信息不受到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的侵害。

六、系统测试与优化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优化。

系统测试应覆盖各个功能模块,包括对输入输出的测试、性能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等。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并解决系统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七、持续改进和更新设计完成并上线后,教学系统的工作并没有结束。

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使用情况,我们需要不断对系统进行改进和更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教学系统重点(1)

教学系统重点(1)

第一章一、教学设计的几种定义?①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②教学设计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③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学科二、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法、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作用?①学习教学系统设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②有利于教学工作科学化。

③可以培养科学态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④可以促进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

⑤有力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

第二章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四大基础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二、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的机制的心理学理论三、学习理论的发展阶段?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联结认知主义——建构主义①20世纪前50年行为主义:桑代克与斯金纳①20世纪后50年认知主义:皮亚杰②20世纪90年代至今建构主义:皮亚杰、科恩伯格、卡茨四、教学系统设计与教学理论的关系?①以行为主义联结学派为基础的斯金纳程序教学运动促使教学设计过程和理论的诞生与早期发展②教学设计吸收各学习理论学派的精髓作为自己的科学依据作为教学设计的实践五、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性质:规定性六、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理念、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①教材观:教材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材料②教学观: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造和开发的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③学生观:学生的独特的具有独立主义的发展的人,要尊重、赞赏、帮助、引导④评价观: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学生⑤教师观:定位新的教师角色⑥教师: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探究中的伙伴、平等中的首席、课程的研究着和开发者、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着、严肃的反思者第三章教学系统设计的模式一、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概念: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题库改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题库改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题库改第一章:名词解释: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2.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研究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是教学系统设计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野提出了不同的模式。

填空:1.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3)教学系统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

2.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思想萌芽、理论形成、学科建立等阶段。

(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初期的程序教学、行为目标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孕育了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思想(2)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及其在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得以建立;(3)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成果被吸引到教学系统设计中,使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学系统设计的特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系(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4)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性4.教学系统的意义(1)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增长(3)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4)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5.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1)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教学系统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仅关心如何教,更关心学生如何学,因此在系统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人类对教与学及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和我理论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要点)教育技术的两个定义: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美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重点了解P4~P5)教育技术的名称发生了多次变化: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幻灯片、播音、电影等媒体进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活动。

2.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电化教育的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电化教育处,负责全国的电教工作。

3.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教育部正式成立了领导全国开展电化教育工作的电化教育局、中央电教馆;国家对发展电化教育进行了重点投资,我国许多院校得到了电教设备的补充和更新。

4.系统发展阶段,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化教育领域积极吸收了美国教育技术中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发展,开始迈入系统发展阶段。

教育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课堂教学领域2.远程教学领域3.企业员工培训领域教育技术中的几种重要的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技术中几种重要的教学理论: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2.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4.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有8种: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1.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首先体现在终身持续学习目标的确定。

2.信息时代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学习者学习之后能够做什么,能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即学习效果导向问题。

教学系统设计教案

教学系统设计教案

教学系统设计教案课程名称:教学系统设计教案一、引言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项关键性工作,旨在为教师提供系统性和有序的指导,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二、分析需求1. 教学目标分析在开始设计教学系统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确定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2. 学生特点分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是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一步。

该分析应该包括学生的年龄、学习风格、学术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

3. 教学资源分析评估可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技术设备、学生支持和其他支持资源。

确保这些资源能够满足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

三、确定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资源的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这可以包括讲授式、讨论式、实践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2. 教材选择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水平相匹配的教材。

教材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逻辑,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足够的练习和案例。

3. 评估方法确定确定用于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

这可以包括课堂测验、小组项目、作业、考试等。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组织将教学内容分为模块或单元,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确保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 授课计划制定根据教学时间和学习进度,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安排。

3. 学习活动设计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可以包括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学生学习评估根据选择的评估方法,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将评估结果用于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

2. 教学反馈机制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并作出相应的改进。

六、教学系统实施与改进1. 教学系统实施按照设计的教学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并及时调整和反馈。

2. 教学系统改进根据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和学生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系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与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三)课程中文名称:教学系统设计(四)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工学院(六)教材:《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七)参考书目[1].《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2].《教学设计》,乌美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3].《教学过程设计》,李龙,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4].《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加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教学设计基础》,章伟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年[6].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皮连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 《Redesigning the ID Curriculum》,Martin Tessmer and John F.Wedman[8]. 《Mak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Decision》,Barbara Seels[9]. 《现代教学设计纲要》,孙可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 《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B.S.布卢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11].《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 D.R.克拉斯沃尔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2].《教育目标分类学—动作技能领域》,A.J.哈罗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八)课程性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范畴,因此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为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管理专业期末试题答案

教学管理专业期末试题答案

教学管理专业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A. 提高教学质量B.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

A. 同行评审B. 学生自评C. 家长评价D. 标准化测试答案:C3. 教学管理中的“四环节”指的是()。

A. 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B. 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C. 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学生评估、教学改进D.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答案:B4.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不包括()。

A. 参加教育培训B. 参与教育科研C. 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D. 与同行交流合作答案:C5.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趋势是()。

A. 从集体教学向个别化教学转变B. 从个别化教学向集体教学转变C. 从传统教学向网络教学转变D. 从固定教室向开放式空间转变答案:A二、填空题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______,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答案:学习需求和特点2.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包括教材、教辅材料、______等。

答案:信息技术资源3.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______,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答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4. 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当以促进学生的______为目标,而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答案:全面发展5. 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要求管理者具备______能力,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答案:信息技术应用三、简答题1. 简述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答案: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其内容涉及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教学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监控、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与指导等方面。

2. 论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答案:教学评价对于了解教学效果、指导教学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二、1、教育技术: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 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这些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与经验的总和”.狭义理解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学习。

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两个层面。

2、教育技术的发展:(教材)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兴起的视听教学运动,而在我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20世纪初,由于照相、幻灯、无声电影的出现,在教育中开始采用跟“电”相联系的教育媒体。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教育技术这一概念。

我国是从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在教学中引入幻灯、电影,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把无线电广播引入函授教育中,到改革开放后又创办了电视大学教育。

由于“电化“媒体的参与和我国老一辈“电教”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电化教育"研究领域。

(PPT)(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照相、幻灯、无声电影;②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③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电视;④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计算机教育(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①起步阶段:20从初到解放前;②初步发展阶段:50到60年代中期;③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到90年代;④系统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3、教育(学习)目标分类:布鲁姆等人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认知领域: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级: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4、图形图像文件类型:是指图形图像信息在磁盘上存储时的组织格式,用扩展名来表示。

当存储文件并命名时,应用程序会自动附加上相应的扩展名,并指定该文件的类型,扩展名通常为3个字符.常用的文件类型格式包括:PCD、CDR、AI、EPS、BMP、JPEG(JPG)、TIFF(TIF)、GIF、PNG5、教学(学习)目标编写方法:(1)三要素法—行为、条件、标准;(2)四要素法-在三要素基础上加入教学对象;(3)五要素法—情景、能力动词、对象、行为动词、限制性条件。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考核方式:笔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学与教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掌握教学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并能在实践教学方案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和初步实践,使学习者掌握教学设计的思想,并能应用到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当中去,不断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使学习者对教学设计产生兴趣。

从而能够为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为技术类课程提供理论支持,而且还可以为学习者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知道,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传播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信息化教学设计课程难点:基本理论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学教并重的教学方法,以云班课为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源,用几个项目作为推动形式,结合课堂研讨、课下阅读和小组作业,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和运用教学设计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反思教学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作业展示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 2 学时)1.教学内容(1)从教育技术中定位教学设计(2)从设计大家庭中定位教学设计(3)从教学设计的发展中定位教学设计(4)教学设计课程内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设计课程内容(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发展第二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6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设计的概念(2)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3)教学设计的理论(4)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学习需要分析( 4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需要分析的概念(2)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3)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4)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学习需要分析的步骤(2)教学难点:学习需要分析的方法第四章学习者特征分析( 6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概念(2)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3)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4)学习者起点能力分析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分析(2)教学难点:起点能力分析第五章教学目标分析与阐明( 8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的概念(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3)教学目标的分析(4)教学目标的编写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编写(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分析第六章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分析( 8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概念辨析(2)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3)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4)协作学习教学模式(5)综合教学模式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2)教学难点:活动设计第七章学习环境的设计( 6 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环境的概念(2)学习环境的类型(3)物理学习环境(4)技术学习环境(5)人际学习环境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智慧教室网络学习环境(2)教学难点:学习环境的概念第八章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4 学时)1.教学内容(1)教学评价的概念(2)教学设计中的评价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评价的概念(2)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的评价第九章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 4 学时)1.教学内容(1)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2)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3)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2)教学难点:网络教学的教学设计八、学时分配九、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2.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学系统设计》(第二版)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参考书目;[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杨九民,梁林梅编著,(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3《教学设计原理》]加涅著,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赖格卢斯主编,裴新宁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5]《教学系统化设计》Walter Dick,Lou Carey等著.汪琼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教学系统设计》课后答案

第一章1名词解释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系统方法:就是根据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是以“教”为主和“学”为主这两种教学系统设计相结合的产物。

2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及这些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

(P12-P14)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则在理性与创造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具有简单而新颖的设计特色,提出基于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及综合主题设计的任务分析法;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人们对传播理论的研究由早期的“枪弹论”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交互模式”,使得教学设计由先前的“单向灌输”的理念逐渐转变为现在“多向交互”设计理念。

3举例说明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

(P10-P11)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现有的教学资料,选择、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完成目标,这个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由教师自己来完成,必要时,也可由教学设计人员辅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特征、学科性质、应用层次(知道)含义: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

(3)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转换成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案,学科性质:a、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

b、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c、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设计理论学科。

d、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规定性理论科学。

应用层次:a、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b、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c、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知道)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系统方法与教学设计,传播理论与教学设计3.几种主要的教学设计理论要点(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ET、CDT)(知道)P15加涅:核心思想是“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

他认为教学必需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

学习的发生同时以来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型: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ET: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

他认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就是“教学科学”;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规定性的教学理论。

他把教学理论变量分为:教学条件、教学策略(分为:)和教学结果CDT: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

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构成了两维分类。

它的行为维度是记忆、运用和发现;内容维度是事实、概念、过程和原理。

4.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肯普模式、史密斯——雷根模式)(知道)肯普模式:四个要素: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三个主要问题:①学生必须学习到什么(确定教学目标);②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如何进行教学(即根据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教学方法);③检查和评定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

十个教学环节:是指①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为此应先了解教学条件(包括优先条件与限制条件);②选择课题与任务;③分析学习者特征;④分析学科内容;⑤阐明教学目标;⑥实施教学活动;⑦利用教学资源;⑧提供辅助性服务;⑨进行教学评价;⑩预测学生的准备情况史密斯——雷根模式:ID2的代表性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结合,重点放在教学组织策略。

5.ID1与ID2的划分依据(知道):学习理论基础6.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的ID的学与教理论比较(理解)P19在ID1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积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水平,而在ID2中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第二章教学目标分析1.什么是学习需要、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知道)学习需要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

方法: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适合中小学)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适合高校及职业学校)。

2.教学目标的含义、功能(理解)含义: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中介功能、测度功能3.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理解、运用){三大领域:认知、动作技能、情感。

掌握认知领域的分类}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加涅: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辨别技能、形成概念、使用规则、高级规则的获得)、认知技能、动作技能和态度。

4.教学目标的编写要求和方法(运用)编写要求: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方法:对象的表述、行为的表述、条件的表述、标准的表述、基本部分的和选择部分5.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理解)p421、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言语信息类学习,言语信息本身不存在逻辑层级或程序,所以,只需要直接对达成目标所需的信息进行即可。

2、层级分析法: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3、信息加工法: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4、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是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和要素之间复杂、零乱的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

图解分析法(培丽整理的,我找不到)第三章学习者特征分析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

(理解)(1)前运演阶段特征:1、知觉的集中倾向性 2、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主义(2)具体运演阶段特征: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但缺乏抽象性(3)形式运演阶段特征:此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已具备进行假设—演绎思维的能力2、认知结构变量、概念图构成要素及画法(应用)(1)认知结构变量a)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b)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c)认知结构的“稳固性”(2)概念图构成要素: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要素(3)画法P623、中小学生智能和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成人学习者的特点(知道)特征:①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②思维有了预计性。

③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④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⑤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1)成人学习的特点a)学习目的的明确b)实践经验丰富c)自学能力较强d)参与教学决策e)注重教学效率4、学习动机的类型、ARCS模型(理解)(1)动机类型a)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纬度划分)b)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2)ARCS模型A是注意力 R是关联性 C是自信心 S是满足感5、学习风格与洋葱模型(知道)(1)学习风格它是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2)洋葱模型a)最外层——教学偏好b)中间层——信息处理方式c)里面层——认知个性风格第四章教学模式和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最重要,比例最大)1、两大基本教学策略的优点与缺点(理解)⑴生成式教学策略是指让学生自己产生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学习顺序等,鼓励学生自己从教学中建构具有个人特有风格的学习。

也就是说,学生自己安排和控制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处理教学信息的地位。

优点:①可以积极地把信息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主动深入,因此学习效果较好;②允许学生自主地设计、实践和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产生式教学策略主要出自学生自己,因此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等。

不足:①设计不妥,可能导致认知超载或情绪低落,或是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②学习的成功依赖于学生先前已具有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的广度。

⑵替代式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

它更多地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指导学生学习。

主要是替学生处理教学信息。

优点:①比产生式教学策略效率高,它能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②知识储备有限和学习策略不佳的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学习。

不足:①因为学生智力投入少,信息处理的深度不够,因此学习效果不如产生式策略好;②由于教学安排过于周密,学生在学习中被动学习多于主动学习,因而学生学习志趣难以2、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理解、应用)1、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1)先行组织者的概念2、九段教学模式:引起注意阐述教学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价表现促进记忆与迁移 3、掌握学习模式:学生定向集体教学形成性测验矫正教学再次测评3、常见的自主学习策略(理解、应用)1、发现学习模式:问题情境假设—检验整合与应用2、支架式: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抛锚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4、随机进入式:呈现基本情境随即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4、协作学习的特点(理解)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知道)(1)特点a)以小组活动为主体b)任务是为小组而精心设计的c)学习同伴互助或竞争,产生互动关系d)存在协作小组的共同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e)评价中有总体成绩的维度(2)常见的协作学习策略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伙伴5、探究(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理解)1)贯彻人类认识论的完整过程,真正实现教学中知行的统一2)以自然界或社会中的真实问题作为研究的专题3)注重学习的实践性4)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5)强调学习的自主性6)强调学习的开放性6、探究型学习的问题设计(知道)(框架:基本问题+结构化问题)1)选择主题2)设计要探究的问题3)设计学习任务4)设计探究学习资源5)设计探究学习评价7、课堂教学结构的流程图表述方法(应用)【作业,注意符号的含义】第五章1、学习环境的含义: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

2、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与方法:依据:1:、依据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学习者特征4、依据教学条件方法:1、问题表2、矩阵式3、算法式4、流程图3、学习资源设计的心理学依据(理解):1:注意特征:1、选择性2、新异性3、简洁性4、适中性5、期望性2、知觉特征:1、整体性2、相对性3、对比性3、记忆特征:1、组块性2、有限性4、概念形成规律:实例——属性——定义——名称7、认知工具的含义(理解):是指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

8、常用的认知工具:1;问题/任务表征工具2: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3:绩效支持工具4:信息搜集工具5:协同工作工具6:管理与评价工具第六章1、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2)激励功能(3)调控功能(4)教学功能(5)向导功能2、教学评价的类型:(1)按评价基准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2)按评价的功能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按评价分析方法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3、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的内容(知道)教学系统设计结果评价应包含:1、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2、对教学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材料和支持工具等设计成果的评价3、对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形成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