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5信息系统安全机制-访问控制

合集下载

第4讲 访问控制

第4讲 访问控制

RUID 25 EUID 18
RUID 25 EUID 25
UNIX Access Control Lists
modern UNIX systems support ACLs can specify any number of additional users / groups and associated rwx permissions ACLs are optional extensions to std perms group perms also set max ACL perms when access is required

enables privileged programs to access files / resources not generally accessible
应用于目录,表示只有目录中任何文件的所有者才可以重命名、移动或 删除该文件

sticky bit


superuser

is exempt from usual access control restrictions

Access Control Elements

subject - entity that can access objects
a
process representing user/application often have 3 classes: owner, group, world

(Any program that is owned by, and SetUID to, the ―superuser‖ potentially grants unrestricted access to the system to any user executing that program)

信息安全概论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概论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PDRR模型中的D代表的含义是( )。

A.检测B.响应C.关系D.安全正确答案:A2、信息的可用性指()。

A.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和正确地提供服务B.信息系统有电C.信息系统本身没有病毒D.信息系统可以对抗自然灾害正确答案:A3、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指()。

A.信息没有被非法修改B.信息系统不缺少零件C.信息是机密的内容D.信息的生产者不能否认信息的生产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DES算法描述错误的是()。

A. DES算法的密钥是64bitB.DES算法的密钥是56bitC.DES算法的加密的明文是64bitD.DES算法的生产的密文是64bit正确答案:A5、关于网络蠕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网络蠕虫可以感染任何设备B.网络蠕虫的传播通常需要依赖计算机漏洞C. 网络蠕虫可能堵塞网络D.网络蠕虫可以感染很多联网计算机,并能把它们作为新的感染源正确答案:A6、关于信息的机密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信息的机密性只能通过加密算法实现B. 信息的机密性可以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实现C.信息的机密性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实现D.信息的机密性可以通过信息隐藏实现正确答案:A7、PDRR模型中的P代表的含义是( )。

A.检测B.响应C.保护D.安全正确答案:C8、下列选项中,关于AES描述错误的是( )A.AES是加密算法B.AES主要用途是做数字签名C..AES的密钥长度通常是128bit,明文数据通常是128bitD.AES是美国政府的加密标准正确答案:B9、数字签名的描述,错误的是( )A.数字签名可以用作信息的非否认性保护B.数字签名中通常应用散列函数C.数字签名中通常需要非对称密码学D.数字签名主要用于信息保密正确答案:D10、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没有保密的义务。

A.个人注册信息B.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C.用户的来往电子邮件的内容D.用户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正确答案:B11、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计算机中所存储数据的()A.程序代码B.微生物病菌C.计算机专家D.黑客正确答案:A12、通常意义上的网络黑客是指通过互联网利用非正常手段A.上网的人B.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的人C.在网络上行骗的人。

4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信息安全课程)

4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信息安全课程)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12
强壮口令应符合的规则
+ X 电话号码、
个人名字 或呢称 生日等敏感 信息
X+
+
输入8字符 以上口令
X
记录于纸上或 放臵于办公处
+
X
使用重复 的字符
=强壮的口令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13
对付线路窃听的措施

使用保护口令机制:如单向函数。


对于每个用户,系统将帐户和散列值对存储 在一个口令文件中,当用户输入口令x,系 统计算其散列值H(x),然后将该值与口令文 件中相应的散列值比较,若相同则允许登录。 安全性仅依赖于口令
安盟身份认 证服务器
354982
相同的种子 相同的时间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22
C.基于智能卡的机制

优点


基于智能卡的认证方式是一种双因素的认证 方式(PIN+智能卡) 智能卡提供硬件保护措施和加密算法

缺点


智能卡和接口设备之间的信息流可能被截获 智能卡可能被伪造 职员的作弊行为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23
=

1110110100 0101010110 1010101010
Algorithm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20
认证过程
登录者
User-ID: 安盟 password: 1234 234836
ACE/代理
ACE/服务器
访问请求 访问请求被通过 (加密的 (加密的 ) )
算法
PIN 1234
1234 234836

身份认证目的: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计算机网络 第5章_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第二次课

计算机网络 第5章_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第二次课

B 发送数据 B
TB
A 检测 到冲突
TJ t
信 道 占 用 时 间
B 也能够检测到冲突,并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帧,接 着就发送干扰信号。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只画出 A 发送干扰信号的情况。
10
随机延迟重发
? 问 题 ?
考虑这样的一种情形:当某站正在发送数据时,另外 两个站有数据要发送。这两个站进行载波监听,发现总 线忙,于是就等待;当它们发现总线变为空闲时,就立 即发送自己的数据。但这必然再次发生碰撞;经检测发 现了碰撞,就停止发送。然后再重新发送,……,这样 下去,一直不能发送成功。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 所谓的退避算法。
11
退避算法
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type)
这样做是为了减小 再 次发生碰撞的概率。
——就是让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不是立即再发送 数据,而是推迟(这叫做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具体做法是: (1)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2 τ 。 (2)定义参数k,它等于重传次数,但k不超过10 (k 10) ,即 k=min(重传次数,10)。 (3)从离散整数集合[0,1,2,…,(2 k-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r。 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r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4)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则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公司:Cisco 3Com IBM 00-00-0c 00-20-AF 08-00-5A Novell 00-00-1B 00-60-8C 00-00-D8
29
网卡上的硬件地址
路由器由于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 因此它有两块网卡和两个硬件地址。
1A-24-F6-54-1B-0E 00-00-A2-A4-2C-02

网络安全培训课程

网络安全培训课程
520
传输层
Page *
端口号作用
源端口
目标端口

Host A
1028
23

SP
DP
Host Z
Telnet Z
目标端口 = 23.
端口号标识上层通信进程。 小于1024 为周知端口、1024-5000为临时端口、大于5000为其他服务预留。
Page *
TCP 确认机制
发送方
01
发送 1
TCP/IP网络实践上的标准,OSI网络理论的标准。
TCP/IP定义每一层功能如何实现,OSI定义每一层做什么。
TCO/IP的每一层都可以映射到OSI模型中去。
01
03
02
04
Page *
TCP/IP与OSI
应用层
01.
表示层
01.
会话层
01.
传输层
01.
网络层
01.
数据链路层
01.
物理层
01.
02
接收 1
03
发送 ACK 2
04
发送 2
05
接收 2
06
发送 ACK 3
07
发送 3
08
接收 3
09
接收 ACK 4
10
滑动窗口 = 1
11
接收方
12
Page *
TCP 三次握手
发送 SYN (seq=100 ctl=SYN)
接收 SYN
发送 SYN, ACK (seq=300 ack=101 ctl=syn,ack)
02
由业务信息安全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等级的较高者确定定级对象的安全保护等级。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五期(含答案)试卷号:72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五期(含答案)试卷号:72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五期(含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a=17,b=2,则满足a与b取模同余的是()。

问题1选项A.4B.5C.6D.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数学基础相关知识。

两个整数a、b,若它们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与b对于模m同余或a同余于b模m,记作a≡b (mod m),即求解17≡2(mod m),m=5。

故本题选B。

2.案例题阅读下列说明和表,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防火墙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护城河,可以阻挡敌人的进攻。

在网络安全中,防火墙主要用于逻辑隔离外部网络与受保护的内部网络。

防火墙通过使用各种安全规则来实现网络的安全策略。

防火墙的安全规则由匹配条件和处理方式两个部分共同构成。

网络流量通过防火墙时,根据数据包中的某些特定字段进行计算以后如果满足匹配条件,就必须采用规则中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问题1】(5分)假设某企业内部网(202.114.63.0/24)需要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网络互连,其防火墙的过滤规则实例如表4.1所示。

表中“*”表示通配符,任意服务端口都有两条规则。

请补充表4.1中的内容(1)和(2),并根据上述规则表给出该企业对应的安全需求。

【问题2】(4分)一般来说,安全规则无法覆盖所有的网络流量。

因此防火墙都有一条默认(缺省)规则,该规则能覆盖事先无法预料的网络流量。

请问缺省规则的两种选择是什么?【问题3】(6分)请给出防火墙规则中的三种数据包处理方式。

【问题4】(4分)防火墙的目的是实施访问控制和加强站点安全策略,其访问控制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服务控制、方向控制、用户控制和行为控制。

请问表4.1中,规则A涉及访问控制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答案】【问题1】(1)53 (2)丢弃或Drop其安全需求为:(1)允许内部用户访问外部网络的网页服务器;(2)允许外部用户访问内部网络的网页服务器(202.114.64.125);(3)除 1和2 外,禁止其他任何网络流量通过该防火墙。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解析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解析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解析由于无线局域网是以射频方式在开放的空间进行工作的,因而其开放性特点增加了确定无线局域网安全的难度,所以说相对于传统有线局域网而言,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其安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访问控制与信息保密两部分,目前已经有一些针对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但仍须不断改善。

下面一起来学习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知识。

1无线局域网中不安全因素无线局域网攻击可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

主动攻击是入侵者能够针对数据和通信内容进行修改,主动攻击主要有:(1)信息篡改:网络攻击者能够针对网络通信数据进行删除、增加或改动。

(2)数据截获:是利用TCP/IP网络通信的弱点进行的,该方法会掠夺合法使用者的通信信道,进而获得系统的操作权限,截获数据。

(3)拒绝服务攻击:网络攻击者通过各种可能的方法使网络管理者无法获得系统资源及服务。

(4)重传攻击:网络攻击者从网络上获取某些通信内容,然后重新发送这些内容,以对服务器认证系统实施欺骗。

被动攻击主要是指网络入侵者取得对通信资源的存取权限,但是并不对数据内容进行篡改。

主要有:(1)非法窃听:入侵者针对通信数据进行侦听。

(2)流量分析:入侵者可以得知诸如网络服务器位置及网络通信模式等相关信息。

2IEEE802.11标准的安全性IEEE802.11b标准定义了两种方法实现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控制和加密:系统ID(SSID)认证和有线对等加密(W-EP)。

2.1认证当一个站点与另一个站点建立网络连接之前,必须首先通过认证,执行认证的站点发送一个管理认证帧到一个相应的站点,IEEE802.11b 标准详细定义了两种认证服务:一是开放系统认证是802.11b默认的认证方式,是可用认证算法中简单的一种,分为两步,首先向认证另一站点的站点发送个含有发送站点身份的认证管理帧;然后,接收站发回一个提醒它是否识别认证站点身份的帧。

另一是共享密钥认证,这种认证先假定每个站点通过一个独立于802.11网络的安全信道,已经接收到一个秘密共享密钥,然后这些站点通过共享密钥的加密认证,加密算法是有线等价加密(WEP)。

三级--信息安全全真考题---002

三级--信息安全全真考题---002
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
图文解析: 【解析】RADIUS协议还规定了重传机制。如果NAS向某个RADIUS服务器提交请求没有收到返回信息,那么可以要求备份RADIUS服务器重传。 由于有多个备份RADIUS服务器,因此NAS进行重传的时候,可以采用轮询的方法。如果备份RADIUS服务器的密钥和以前RADIUS服务器的密钥 不同,则需要重新进行认证。但是没有很好的处理丢包问题。故选择D选项。
[11.单选题]
11.下列关于分组密码工作模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ECB模式是分组密码的基本工作模式 B.CBC模式的初始向量需要保密,它必须以密文形式与消息一起传送 C.与ECB模式一样,CBC模式也要求数据的长度是密码分组长度的整数倍 D.OFB模式将一个分组密码转换为一个序列密码,具有普通序列密码的优缺点
[10.单选题]
10.下列关于Kerberos协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支持单点登录 B.支持双向的身份认证 C.身份认证采用的是非对称加密机制 D.通过交换“跨域密钥”实现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认证
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
图文解析: 【解析】Kerberos 是一种网络认证协议,其设计目标是通过密钥系统为客户机 / 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强大的认证服务。该认证过程的实现不依赖 于主机操作系统的认证,无需基于主机地址的信任,不要求网络上所有主机的物理安全,并假定网络上传送的数据包可以被任意地读取、修改和 插入数据。?Kerberos 作为一种可信任的第三方认证服务,是通过传统的密码技术(传统密码技术术语对称加密机制)执行认证服务的。故选择 C选项。
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
图文解析: 【解析】Linux系统启动后运行的第一个进程是初始化的进程,即init进程;而boot是在Linux启动之前运行的进程,sysini进程和login进程是后续 部分的进程。 故选择A选项。

网络安全面试复习题(附答案)

网络安全面试复习题(附答案)

1、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答:入侵检测系统(简称“IDS”)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

它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不同之处便在于,IDS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 IDS最早出现在1980年4月。

1980年代中期,IDS逐渐发展成为入侵检测专家系统(IDES)。

2、请说明DES算法的基本过程?答:DES加密算法特点:分组比较短、密钥太短、密码生命周期短、运算速度较慢。

DES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其入口参数有三个:key、data、mode。

key为加密解密使用的密钥,data为加密解密的数据,mode为其工作模式.当模式为加密模式时,明文按照64位进行分组,形成明文组,key用于对数据加密,当模式为解密模式时,key用于对数据解密。

实际运用中,密钥只用到了64位中的56位,这样才具有高的安全性。

3、信息安全有哪些常见的威胁?信息安全的实现有哪些主要技术措施?答:常见威胁有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恶意代码。

信息安全的实现可以通过物理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授权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审计跟踪技术,防病毒技术,灾难恢复和备份技术。

4、什么是密码分析,其攻击类型有哪些?DES算法中S盒的作用是什么?答:密码分析是指研究在不知道密钥的情况下来恢复明文的科学。

攻击类型有只有密文的攻击,已知明文的攻击,选择明文的攻击,适应性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的攻击,选择密钥的攻击,橡皮管密码攻击.S盒是DES算法的核心。

其功能是把6bit数据变为4bit数据。

5、什么事通信网络安全?涉及哪些方面?答:通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及通信过程,不应偶然或恶意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保证网络服务不中断.涉及通信网络上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要求具有抵御各种安全威胁能力.6、密码体制分类答:(1)对称加密算法: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等价的,且都需要保密。

电子商务安全题库 有答案

电子商务安全题库 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按密钥类型划分,加密算法分为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2.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于。

A.信息传输风险 B. 信用风险 C. 管理风险 D.以上都是3.对信息传递的攻击主要表现为。

A. 中断(干扰)B. 截取(窃听)C. 篡改D. 伪造E. 以上都是4. 攻击破坏信息的机密性。

A. 中断(干扰)B. 截取(窃听)C. 篡改D. 伪造5. 攻击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A. 中断(干扰)B. 截取(窃听)C. 篡改D. 伪造截取(窃听) C. 篡改 D. 伪造7. 攻击破坏信息的真实性。

A. 中断(干扰)B. 截取(窃听)C. 篡改D. 伪造8.现代加密技术的算法是。

A. 公开的B. 保密的C. 对用户保密D. 只有加密系统知道。

9.A.一把密钥C. 相同密钥或实质相同的密钥D. 两把密钥10. 非对称密钥算法加密和解密使用。

A.一把密钥 B. 密钥对,一个加密则用另一个解密C. 相同密钥或实质相同的密钥D. 两把密钥C. 公开密钥加密D. 私有密钥加密12.RASA.C. 单一密钥加密D. 私有密钥加密13.DES算法是分组加密算法,分组长度为64bit,密钥长度为。

A. 56bitB. 64bitC. 128bitD. 64Byte14.DES算法是分组加密算法,分组长度为。

A. 56bitB. 64bitC. 128bitD. 64Byte15.RAS加密,用②解密。

A. 发送方私钥B.C. 接收方私钥D. 接收方公钥16. RAS加密,用②解密。

A. 发送方私钥B.C. 接收方私钥D. 接收方公钥17.A. 工作密钥B. 密钥加密密钥公开密钥。

18.多层密钥系统中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的是。

A. 工作密钥B. 密钥加密密钥C. 主密钥D. 公开密钥。

19.多层密钥系统中对下层密钥加密的是。

A. 工作密钥B. 密钥加密密钥C. 主密钥D. 公开密钥。

信息安全导论试题

信息安全导论试题

信息安全导论试题1、保密性表示对信息资源开放范围的控制,不让不应涉密的人涉及秘密信息,实现保密性的一般方法有( A B C D F )A)数据加密B)访问控制C)信息流控制D)推理控制E)IDSF)TEMPEST2、信息安全的概念与技术是随着人们的需求、随着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B C D )A)Key Agreement阶段B)网络信息安全阶段C)信息保障阶段D)信息保密阶段E)Hello阶段F)Finish阶段3、下列那些密码体制是对称密码系统( A C )A)DESB)RSAC)IDEAD)MD5E)SHA4、数字证书的标准有多种,X.509是数字证书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个数字证书通常如下的内容( A C D E )A)要被证实的实体的名字B)这个实体的私钥C)证书机构(CA)的名字D)一个数字签名E)使用的算法5、散列函数就是一个将任意长度的消息映射为定长的散列值的公共函数,那么MD5最后的输出散列值的长度为( C )bit。

A)512B)160C)128D)2566、进程p指定一个安全类SC(p),说明p可以读入的最高类和可写入的最低类。

进程p需要从x1,x2,…x m读出而向y1,y2,…y n写入,那么下列那个关系式满足这个访问控制的要求( B )A)SC(y1)⊕SC(y2)⊕…⊕SC(y n)<=SC(P)<=SC(x1)⊙SC(x2)⊙…⊙SC(x m)B)SC(x1)⊕SC(x2)⊕…⊕SC(x m)<=SC(P)<=SC(y1)⊙SC(y2)⊙…⊙SC(y n)C)SC(y1)⊙SC(y2)⊙…⊙SC(y n)<=SC(P)<=SC(x1)⊕SC(x2)⊕…⊕SC(x m)D)SC(x1)⊙SC(x2)⊙…⊙SC(x m)<=SC(P)<=SC(y1)⊕SC(y2)⊕…⊕SC(y n)7、在各种访问控制技术中,ACL方式是实现DAC策略的最好方法。

信息安全概论全面复习资料

信息安全概论全面复习资料

1.信息安全是关注信息本身的安全,以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对信息的恶意泄漏修改和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或无法处理等问题,使得我们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而不招致损失或使损失最小。

2.人们常常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合称为“三论”,或统称为“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

3.信息是事务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4.信息的特征:①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媒体之中,相对独立地存在②信息来源于精神世界③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传输信息或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有信息来引导④信息是具体的并可以被人所感知、提取、识别,可以被传递、存储、变换、处理、显示、检索、复制和共享。

5.信息的性质:①普遍性②无限性③相对性④传递性⑤变换性⑥有序性⑦动态性⑧转化性。

6.信息功能:①信息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导向资源②信息是知识的来源③信息是决策的依据④信息是控制的灵魂⑤信息是思维的材料⑥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一切系统实现自组织的保证⑦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7.信息的分类:①从信息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②从信息的过程出发,信息可以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③从信息源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计算信息等④从信息的载体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电子信息光学信息和生物信息等⑤从携带信息的信号的形式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半连续信息等。

8.描述信息的一般原则是:要抓住“事务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换的方式”这两个基本的环节来描述。

9.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以及语音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0.3C:Computer(计算机)、Communication(通信)和Control(控制)。

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

网络工程综合实践一、概述随着TCP/IP协议群在互联网上的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风险问题的急剧增加。

为了保护国家公众信息网以及企业内联网和外联网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要大力发展基于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

二、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的目标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连通性和自由性,用户在享受各类共有信息资源的同事,也存在着自己的秘密信息可能被侵犯或被恶意破坏的危险。

信息安全的目标就是保护有可能被侵犯或破坏的机密信息不被外界非法操作者的控制。

具体要达到: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等目标。

三、网络安全机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的基础上,于1989年制定了在OSI环境下解决网络安全的规则:安全体系结构。

它扩充了基本参考模型,加入了安全问题的各个方面,为开放系统的安全通信提供了一种概念性、功能性及一致性的途径。

OSI安全体系包含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在各层次间进行的安全机制有:1、加密机制1)衡量一个加密技术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解密过程的难度,而这取决于密钥的长度和算法。

2)对称密钥加密体制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发送者和接收者用相同的密钥。

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典型算法是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

DES的密钥长度为56bit,其加密算法是公开的,其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

优点是:加密处理简单,加密解密速度快。

缺点是:密钥管理困难。

3)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又称公钥和私钥系统。

其特点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4)非对称加密系统的关键是寻找对应的公钥和私钥,并运用某种数学方法使得加密过程成为一个不可逆过程,即用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与该公钥配对的私钥才能解密;反之亦然。

5)非对称密钥加密的典型算法是RSA。

RSA算法的理论基础是数论的欧拉定律,其安全性是基于大数分解的困难性。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网络安全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网络安全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网络安全————————————————————————————————作者:————————————————————————————————日期: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网络安全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 网络安全

第七章网络安全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进行各种处理。

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

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而不干扰信息流。

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

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

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

(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

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

信息系统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

c=MFRDPFDR
加 密 技 术
2.转换加密法 例 3: m = it can allow students to get close up views itcan allow stude ntsto getcl oseup views
C1=IASNGOVTLTTESICLUS TEEAODTCUWNWEOLPS
3.病毒的种类
(2)蠕虫 蠕虫病毒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的传染机理 是利用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传染途径是通过网络、电
子邮件以及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熊猫烧香”就是蠕虫病毒。这一病毒利用了微软视 窗操作系统的漏洞,计算机感染这一病毒后,会利用文 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网络共享进行传播,最终破坏用户 的大部分重要数据。
加 密 技 术
基于公开密钥加密的运用实例 1. 数字信封
公钥

私 钥 Internet

公钥 私 钥



对称密钥



加 密 技 术
2. 数字签名
公钥

私 钥

Internet
公钥 私 钥




四、 鉴 别 技 术
数据完整性需求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数据被篡改 (2)部分数据丢失
4.病毒实例
(1)黑色星期五(1987年秋) (2) CIH病毒 1999年4月26日大规模爆发的病毒, 与此前的病毒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以改 写bios数据,导致主板无法启动开机 黑屏。在此病毒爆发之后,主板厂商 增加了很多bios保护措施,如写保护 选项、开关、双bios等。病毒作者是 台湾人,大同工学院学生 Chen Ing Hao (陈盈豪),cih是姓名拼音首个 字母简写 。第一个破坏硬件的病毒。

网络安全基础与配置试卷

网络安全基础与配置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 题)参考答案[有错误]:c a c c a a b a c b b d d a b b b c d c b b c d d题号: 1)空气湿度过低对计算机造成的危害体现在: CC、容易产生静电积累,容易损坏半导体芯片和使存储器件中的数据丢失变慢题号: 2)以下哪一个最好的描述了数字证书? AA、等同于在网络上证明个人和公司身份的身份证B、浏览器的一标准特性,它使得黑客不能得知用户的身份C、网站要求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的安全机制D、伴随在线交易证明购买的收据题号: 3)在以下操作中,哪项不会传播计算机病毒? CA、将别人使用的软件复制到自己的计算机中B、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软件C、将自己的软盘与可能有病毒的软盘存放在一起D、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其他人的软盘题号: 4)包过滤工作在OSI模型的哪一层?A、表示层B、传输层C、网络层D、数据链路层题号: 5) 安全审计跟踪是:A、安全审计系统检测并追踪安全事件的过程B、安全审计系统收集并易于安全审计的数据C、人利用日志信息进行安全事件分析和追溯的过程D、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某种行为的详尽跟踪和观察题号: 6) TELNET协议主要应用于哪一层?A、应用层B、传输层C、Internet层D、网络层题号: 7) 如果内部网络的地址网段为192.168.1.0/24 ,需要用到下列哪个功能,才能使用户上网?A、地址学习B、地址转换C、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功能D、URL过滤功能题号: 8) WEB站点的管理员决定让站点使用SSL,那他得将WEB服务器监听的端口改为:A、80B、119C、443D、433题号: 9) 密码技术中,识别个人、网络上的机器或机构的技术称为:A、认证B、数字签名C、签名识别D、解密题号: 10) 一个用户通过验证登录后,系统需要确定该用户可以做些什么,这项服务是?A、认证B、访问控制C、不可否定性D、数据完整性题号: 11) Windows NT主机推荐使用什么文件系统?A、FAT32 B、NTFS C、FA T D、EXT2题号: 12)抵御电子邮箱入侵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不用生日做密码B、不要使用少于5位的密码C、不要使用纯数字D、自己做服务器题号: 13) SSL加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①通过验证以后,所有数据通过密钥进行加密,使用DEC 和RC4加密进行加密。

密码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密码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密码学概述部分:1、什么是密码体制的五元组。

五元组(M,C,K,E,D)构成密码体制模型,M代表明文空间;C代表密文空间;K代表密钥空间;E代表加密算法;D 代表解密算法2、简述口令和密码的区别。

密码: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

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

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

口令:是与用户名对应的,用来验证是否拥有该用户名对应的权限。

密码是指为了保护某种文本或口令,采用特定的加密算法,产生新的文本或字符串。

区别:从它们的定义上容易看出;当前,无论是计算机用户,还是一个银行的户头,都是用口令保护的,通过口令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在网络上,使用户口令来验证用户的身份成了一种基本的手段。

3、密码学的分类标准:⏹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替代、置换、复合操作⏹按使用密钥的数量可分为:对称密钥(单密钥)、公开密钥(双秘钥)⏹按对明文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流密码、分组密码4、简述柯克霍夫斯原则(及其特点和意义。

?)即使密码系统中的算法为密码分析者所知,也难以从截获的密文推导出明文或密钥。

也就是说,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仅应依赖于对密钥的保密,而不应依赖于对算法的保密。

只有在假设攻击者对密码算法有充分的研究,并且拥有足够的计算资源的情况下仍然安全的密码才是安全的密码系统。

一句话:“一切秘密寓于密钥之中”Kerckhoffs原则的意义:⏹知道算法的人可能不再可靠⏹设计者有个人爱好⏹频繁更换密钥是可能的,但无法频繁更换密码算法(设计安全的密码算法困难)5、密码攻击者攻击密码体制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穷举:尝试所有密钥进行破译。

(增大密钥的数量)⏹统计分析:分析密文和明文的统计规律进行破译。

(使明文和密文的统计规律不一样)⏹解密变换:针对加密变换的数学基础,通过数学求解找到解密变换。

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技术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技术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三级信息安全技术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审核准备是体系审核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准备阶段工作做得越细致,现场审核就越深入。

准备工作不包括A、收集并审核有关文件B、通知受审核部门并约定审核时间C、确定不符合项并编写不符合报告D、编制审核计划正确答案:C2、SYN- Flood属于A、应用层协议攻击B、UDP协议层攻击C、IP协议层攻击D、TCP协议层攻击正确答案:D3、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估的第一个正式标准是( )。

A、TCSECB、COMPUSECC、CC: ISO 15408D、CTCPEC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可靠电子签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B、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可由交易双方控制C、作为电子签名的加密密钥不可以更换D、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不能够被发现正确答案:A5、下列关于信任属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任可传递,但不绝对,而且在传播过程中有损失B、信任具有对称性,即若A信任B,则B信任AC、信任具有二重性,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D、信任可度量,即信任的程度可划分等级正确答案:B6、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是( )。

A、ElGamalB、ECCC、Diffie-HellmanD、RSA正确答案:C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防火墙体系结构的是( )。

A、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B、屏蔽中间网络体系结构C、屏蔽主机体系结构D、屏蔽子网体系结构正确答案:B8、对数据库的开放端口进行扫描,检查其中的安全缺陷的安全检测技术是A、内部安全检测B、服务发现C、渗透测试D、漏洞挖掘正确答案:B9、风险评估分为A、第三方评估和检查评估B、自评估和检查评估C、专业机构评估和检查评估D、行业评估和检查评估正确答案:B10、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制定,对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指主体能够自主地将访问权或访问权的某 个子集授予其他主体。
如用户A可将其对目标O的访问权限传递给用户B,从而使不具备 对O访问权限的B可访问O。
缺点:
信息在移动过程中其访问权限关系会被改变:安全问 题
访问控制表(Access Control List )
基于访问控制矩阵列0. 12.1108 :48:32 08:48D ec-201 1-Dec-2 0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8:48:3208: 48:3208:48Friday, December 11, 2020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0.12.1120.12.1108:48:3208: 48:32December 11, 2020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2.1120.12.11F riday, December 1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8:48:3208:48: 3208:4812/11/2020 8:48:32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1108:48:3208:48Dec-2011-Dec-20
NTFS的访问控制
从文件中得到安全描述符(包含自主访问控 制表);
与访问令牌(包含安全标识)一起由SRM进 行访问检查
Linux (自主访问控制)
设备和目录同样看作文件。 三种权限:
R:read W:write X:excute
权限表示:
字母表示:rwx,不具有相应权限用-占位 8进制数表示:111,不具有相应权限相应位记0
访问控制技术
孙建伟 计算机网络攻防对抗技术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
内容概要
访问控制原理 自主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常用操作系统中的访问控制
概念
通常应用在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上。 定义:在保障授权用户能获取所需资源的同时
拒绝非授权用户的安全机制。 目的:为了限制访问主体对访问客体的访问权
保障信息机密性策略
级别低的主体可以写高级别客体的信息(不保障 信息完整性),级别低的主体不可以读高级别的 客体(保密)
举例:
Security-Enhanced Linux (SELinux) for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ppArmor for SUSE Linux and Ubuntu TrustedBSD for FreeBSD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11日 上午8时 48分20.12.1120.12.11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8时 48分32秒08:48:3220.12.11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8时48分20.12.1108: 48December 11, 2020
(4)允许系统的管理者询问系统的注册项和开 关系统,但不允许读或修改用户的帐号信息
(5)允许一个审计员读系统中的任何数据,但 不允许修改任何事情
系统需要添加出纳员、分行管理者、顾客、系 统管理者和审计员角色所对应的用户,按照角 色的权限对用于进行访问控制。
常用操作系统中的访问控制
国际安全标准
1984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可信计算 机系统评估标准》(TCSEC),即桔皮 书。
TCSEC采用等级评估的方法,将计算机 安全分为A、B、C、D四个等级八个级别 ,D等安全级别最低,A安全级别最高。
现在大多数通用操作系统(WindowsNT 、Linux等)为C2级别,即控制访问保护 级。
WindowsNT (自主访问控制)
Windows安全模型
Security Account Manager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2月11日星期 五上午8时48分 32秒08:48:3220.12.11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8时 48分20.12.1108:48December 11,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2月11日星期 五8时48分32秒 08:48: 3211 December 2020
举例:
访问能力表 文件名 权限
o:Owner r:Read w:Write e:Excute
用户A的目录 用户B的目录
客体(文件) File1
File2 File3
强制访问控制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概念
为所有主体和客体指定安全级别,比如 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无秘级。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概念
起源于UNIX系统或别的操作系统中组的概念 (基于组的自主访问控制的变体)
每个角色与一组用户和有关的动作相互关联, 角色中所属的用户可以有权执行这些操作
角色与组的区别
组:一组用户的集合 角色:一组用户的集合 + 一组操作权限的集合
text
思考题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 在一个IT系统中如何对整个IT系 统的资源做统一的访问控制?
作业
论文:Web Service架构下的授权 与访问控制技术综述
Web Service架构 授权与访问控制原理 WS-Security协议框架,基于SAML协议的访
问控制实现框架 Web Service的相关开发环境 PPT格式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8: 48:3208:48:3208:48F riday, December 1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120.12.1108: 48:3208:48:32Decem ber 1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1日上午8时48分 20.12.1120.12.11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8时48分32秒 上午8时48分08:48:3220.12.11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2.1120.12.1108: 4808:48:3208: 48:32Dec-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8时48分 32秒Fr iday, December 11,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12020年12月 11日星 期五8时48分32秒20.12.11
谢谢大家!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2.1120.12.11F riday, December 1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8:48:3208:48: 3208:4812/11/2020 8:48:32 AM
授权 审计
访问控制与其他安全服务的关系模型
安全管理员
授权数据库
访问控 制决策 单元
用户
引用监 控器
身份认证
目标目标目标目标目标 访问控制
审计
访问控制的一般实现机制和方法
一般实现机制—— • 基于访问控制属性 ——〉访问控制表/矩阵 • 基于用户和资源分档(“安全标签”) ——〉多级访问控制
常见实现方法—— • 访问控制表(ACL) • 访问能力表(Capabilities) • 授权关系表
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例子如下: (1)允许一个出纳员修改顾客的帐号记录(包
括存款和取款、转帐等),并允许查询所有帐 号的注册项 (2)允许一个分行管理者修改顾客的帐号记录 (包括存款和取款,但不包括规定的资金数目 的范围)并允许查询所有帐号的注册项,也允 许创建和终止帐号
(3)允许一个顾客只询问他自己的帐号的注册 项
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它 决定用户能做什么,也决定代表一定用户身份 的进程能做什么。 未授权的访问包括:未经授权的使用、泄露、 修改、销毁信息以及颁发指令等。
非法用户进入系统。 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
客体(Object):规定需要保护的资源,又称 作目标(target)。
Access Request
访问控制实施功能 AEF
提出访问请求 Present
Access Request
请求决策 Decision Request
Decision
访问控制决策功能 ADF
目标 Target
任务
识别和确认访问系统的用户。
认证 鉴权
决定该用户可以对某一系统资源进行何 种类型的访问。
主体(Subject):或称为发起者(Initiator), 是一个主动的实体,规定可以访问该资源的实 体,(通常指用户或代表用户执行的程序)。
授权(Authorization):规定可对该资源执行的 动作(例如读、写、执行或拒绝访问)。
访问控制模型基本组成
发起者 Initiator
提交访问请求 Submit
所有者安全标识、组安全标识、自主访问控制表、系统访 问控制表、访问控制项。
登录过程
服务器为工作站返回安全标识,服务器为本 次登录生成访问令牌
用户创建进程P时,用户的访问令牌复制为 进程的访问令牌。
P进程访问对象时,SRM将进程访问令牌与 对象的自主访问控制表进行比较,决定是否 有权访问对象。
访问矩阵
定义
权限
客体(O)
(A)
主体(S) 读(R)写(W)拥有(Own)执行(E)更改(C)
举例
问题:稀疏矩阵,浪费空间。
访问控制类型
访问控制
自主 访问控制
强制 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 访问控制
自主访问控制
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