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信软件与软件质量保证_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认证与合规性
软件工程中的软件认证与合规性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的学科,它强调通过使用系统化、规范的过程来设计、开发和维护高质量的软件产品。
在软件工程领域,软件认证和合规性是保证软件质量和安全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软件认证软件认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和确认,确保软件产品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软件认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标准遵循:软件开发过程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例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等。
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软件的开发过程规范、质量可控。
2. 测试与验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
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以发现并修复潜在的Bug和错误。
3. 安全性评估:对软件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包括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和安全审核等,以确保软件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能够抵御各类攻击,并保护用户的数据和隐私。
软件认证可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确保软件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开发和交付。
同时,认证标识也能增加用户对软件产品的信任,促进软件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二、软件合规性软件合规性是指软件产品在设计、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软件合规性包括以下方面:1. 法律规定:软件开发过程需要遵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数据保护法和版权法等。
确保软件在设计和使用中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合法使用和处理用户的数据。
2. 遵循行业规范:不同行业对软件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如金融行业对软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较高,医疗行业对软件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性要求也较高。
因此,开发软件需按照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进行开发和测试。
3. 用户权益保护:软件应提供用户信息保护、隐私权保护等功能,合规应用开发需要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如果涉及到敏感信息的收集和存储,还需要遵循相关法规。
软件合规性不仅是开发者的责任,也是软件运营商和用户共同的责任。
软件安全知识
软件安全相关知识目录一、前言1二、术语解释2三、安全性基础知识介绍31、了解信息系统的安全空间32、安全保障体系33、安全风险评估及安全策略44、信息安全技术与安全产品管理55、软件安全测试工具5四、软件安全性测试主要内容及测试方法51、安全性测试主要内容62、安全性测试方法93、常见产品安全性缺陷9五、公司产品安全性现状9六、软件安全性常见问题处理方法11七、其他关于软件安全性方面工作改进11一、前言许多项目在上线前,用户会要求提供产品安全性检测报告,或者用户方(或请第三方)对产品进行安全性测试后,给出产品安全性评测报告提出产品整改要求,在碰到这类问题时,由于前后台业务人员对软件安全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
由于计算机安全性方面的知识体系非常庞杂,平时接触较少,且在需求了解、产品研发阶段常常被忽略,当遇到客户方信息化建设比较健全,对产品提出安全性要求时,才临时采取策略。
软件安全性是产品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测试中心在跟进一些项目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相关知识,本文档总结了关于安全性方面的基础知识,软件安全评测的方法、内容,以及针对软件安全性方面遇到的问题的一些建议处理方法,供大家学习了解。
二、术语解释●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根据信息系统重要性不同对其进行分级别保护,不同级别有不同的安全措施及标准。
建设单位应该根据系统的安全等级评估结果,对系统实施相应安全保护措施。
参考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编制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政策》。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信息安全服务资质是对信息安全服务提供者的资格状况、技术实力和实施安全工程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衡量和评价。
资质等级的评定,是在其基本能力水平、安全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安全工程基本过程的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单项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服务种类,采用一定的权值综合考虑后确定的,并由国家认证机构授予相应的资质级别。
●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在网络上,集成各种硬件、软件和密码设备,以保护其他业务应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专用的信息应用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岗位、人员、策略、制度和规范的总和。
可信软件概述
– 设计 – 编码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
高级软件工程
可信软件概述 37/50
2、保障软件可信性的几个基础性问题
软件可信性度量与建模 可信软件的构造与验证 可信软件的演化与控制
高级软件工程
可信软件概述 38/50
(1)软件可信性建模与度量
如何认识软件的可信性? 如何表述软件的可信性? 如何度量软件的可信性?
度量无处不在!
高级软件工程
可信软件概述 27/50
三、从质量到可信
1、什么是可信? 2、什么样的软件是可信的?
Compaq、HP、IBM、Intel和Microsoft等发起(1999): 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
后来增加软件: Trusted Computing Group (2003)
直径、硬度、高度、频率 赋予特性:对事物增加的特性 价格、位置 二者有一定的相对性
高级软件工程
可信软件概述 15/50
要求: 显式要求: 有明确规定的要求(行业标准或用户指定)
计算机屏幕尺寸 隐式要求: 约定成俗的要求 大楼要有楼梯
产品质量特性:内部特性、外部特性 满足的 程度! 满足的 成本!
2007年10月30日,奥运门票第二阶段阶段预售首日……
科技奥运?
高级软件工程
可信软件概述 5/50
2007年8月14日14时,美国洛杉矶国际机 场电脑发生故障,60个航班的2万旅客无 法入关。直至次日凌晨3时50分,所 有滞留旅客才全部入关。 原因分析: 包含旅客姓名和犯罪记录的部分数据系 统(海关和边境保护系统:决定旅客是否 可以进入美国领土)瘫痪 2004年9月发生过类似问题
理解软件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理解软件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软件安全是指在软件开发、部署和使用过程中,对软件系统和相关信息的保护措施。
一个安全的软件系统应该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使用,以及抵御各种恶意攻击和软件漏洞的利用。
为了实现软件安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软件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一、保密性保密性是软件安全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涉及到对用户、数据和系统的保护。
保密性的原则是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和使用软件系统,防止未授权的信息泄露。
为了实现保密性,开发人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如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加密等技术手段。
二、完整性完整性是指确保软件系统在存储、传输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数据不被无权修改或损坏。
完整性的原则是保护用户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篡改。
为了实现完整性,开发人员需要实施数据校验、访问控制和日志审计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性。
三、可用性可用性是指软件系统在面对意外事件或恶意攻击时,依然能够正常运行和提供服务。
可用性的原则是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抵御各种攻击,以及能够进行故障恢复和容错处理。
为了实现可用性,开发人员需要采取措施,如备份与还原、负载均衡和容灾等技术手段,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及时响应。
四、一致性一致性是软件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软件系统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的行为都是一致的。
一致性的原则是确保软件系统在不同的操作和环境中,能够正确地处理输入和输出数据。
为了实现一致性,开发人员需要采取数据验证、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等手段,确保系统的行为一致性和结果正确性。
五、追溯性追溯性是指软件系统能够记录和追踪用户的操作、系统的行为和数据的变动等信息。
追溯性的原则是为了保证系统能够进行审计和调查,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和追溯事件的发生过程。
为了实现追溯性,开发人员需要采用日志记录、审计跟踪和溯源分析等技术手段,确保对系统的操作和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和追踪。
综上所述,理解软件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于确保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9_章_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1)工作量分配; (2)估算與實際的任務期間與工作量; (3) 作業者 軟體開發 單體測試覆蓋代碼; (4)單體測試檢出缺陷數目; (5) 代碼 和設計的複雜性 人員
第9 章 軟體品質與品質保證
9.2.2軟體度量的分類
度量維度 專案度量 側 重 點 理解和控制當前專案的情況和 狀態;專案度量具有戰術性意 義,針對具體的專案進行。 側重理解和控制當前產品的品 質狀況,用於對產品品質的預 測和控制。 理解和控制當前情況和狀態, 還包含了對過程的改善和未來 過程的能力預測;過程度量具 有戰略性意義,在整個組織範 圍內進行。 具體內容 規模、成本、工作量、 進度、生產力、風險、 顧客滿意度等 以品質度量為中心,包 括功能性、可靠性、易 用性、效率性、可維護 性、可移植性等 如成熟度、管理、生命 週期、生產率、缺陷植 入率等
第9 章 軟體品質與品質保證
本章學習內容: 1.掌握軟體品質的概念 2.掌握軟體度量的內容 3.明確軟體品質保證的策略 4.瞭解軟體配置管理任務 5.瞭解軟體過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第9 章 軟體品質與品質保證
9.1 軟體品質的概念 9.1.1 軟體品質定義 與軟體產品滿足規定的和隱含的需要的能力有關的特 徵或特性的組合。 軟體品質的特性: 與明確確定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的一致性。即軟體需 求是品質度量的基礎,缺少與需求的一致性就無品 質可言; 與明確成文的開發標準的一致性。不遵循專門的開 發標準將導致軟體品質低劣; 與所有專業開發的軟體所期望的隱含的特性的一致 性。忽視軟
9.3.1 品質保證策略 以檢測為重:產品製成之後進行檢測,只 能判斷產品品質,不能提高產品品質。 1. 以過程管理為重:把品質的保證工作重點 放在過程管理上,對製造過程中的每一道 工序都要進行品質控制。 2. 以新產品開發為重:在新產品的開發設計 階段,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消滅由於設計 原因而產生的品質隱患。
【计算机科学】_可信软件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3
科研热词 可信计算 模型检测 链路不相交 通信顺序进程(csp) 迹模型 远程证明 软件工程 软件定量评估 软件可信演化 软件可信性评估 软件可信性 软件分组 软件 路径维持概率 路径收集 路径变换 资源 语义网 语义web 评估模型 经过验证的编译器 线性时态描述逻辑 约束满足问题(csp) 社区发现 社会化标签 生命周期 潜在语义分析 污点分析 模型转换 模型测试 标记büchi自动机 标签传播 查询接口聚类 服务组合 无干扰 数据融合 性能模型 微内核 形式化验证 形式化设计 弧一致性(ac) 并发系统 完整性 奇异值分解 多路径 多维属性 回答集编程(asp) 可信评估 可信证据时效性 可信性 判空问题 分析
推荐指数 3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可信软件 4 可信软件生产工具与集成环境(trustie) 3 软件生产线 2 评估指标体系 2 系统安全 2 漏洞分析 2 多核架构 2 非递归 1 需求上下文 1 连续时间markov决策过程 1 软件过程可信性 1 软件质量保证 1 软件可信评估 1 软件可信 1 语言网格 1 证据组合 1 证据模型 1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 1 耦合映像格子 1 编译正确性 1 编译器验证 1 相继故障 1 电子政务 1 模糊聚类 1 模型检测 1 服务质量 1 服务组合 1 无标度特性 1 推荐不可信度 1 循环不变式 1 形式化方法 1 开源软件 1 属性模型 1 小世界效应 1 安全模型 1 复杂网络 1 基于证据 1 回答集逻辑程序 1 回答集 1 否定圈 1 可达概率 1 可信验证 1 可信过程评估 1 可信评估 1 可信编译器 1 可信属性模型 1 可信 1 双生命周期模型 1 压缩算法 1 区域卫生系统 1 功能性能 1 划分集 1
软件质量保证保函
软件质量保证保函
保函内容
1. 甲方承诺提供的软件开发服务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
要求。
2.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甲方将采取适当的测试和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软件的功能性和稳定性。
3. 甲方将按时履行交付软件的义务,并确保交付的软件符合合
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软件质量保证
1. 甲方将确保软件开发团队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以保
证软件的质量。
2. 甲方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质量控制,包括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3. 如果甲方在软件交付后发现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甲方将承担修复软件的责任,并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
保函生效与终止
1. 本软件质量保证保函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至甲方完成软件交付并乙方验收合格后终止。
2. 保函终止后,甲方对软件质量的保证和责任将不再适用于任何后续维护、升级或其他服务。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
1. 本保函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管辖。
2. 如双方在履行本保函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裁决。
以上为《软件质量保证保函》的内容,甲方和乙方应在签署合同之前仔细阅读并确认同意。
任何关于软件质量的争议或纠纷将依照上述规定进行解决。
请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法律意见。
具体条款和保函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信息化能力建设》填空、选择、判断、简答
1需的密钥和证书管理体系。
P1252病和诊疗过程的病历资料,是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有关病患个人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它涉及了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所有过程信息。
(填空)P2293P1544序地固化于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份子罗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的靶份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检测分析,从而得到靶份子的数量。
(填空)P2245分共享的资源集成,其中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源就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
P 2176 Twitter,这是一个成立于2022 年的美国微博网站。
(填空)P2547 (填空)P2708 、P19 、软件及相关数据,使之不因为偶然或者恶意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及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填空)P1021011 P912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
P5713、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分类,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技术。
(填空)P1314、从产生的角度看,信息化层次包括信息产业化与信息化、产品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
P515、从内容层次看,信息化内容包括层、支撑层、应用层与层等几个方面。
P516 、电子政务安全原则是安全、成本、的权衡。
P14617 、根据多级安全模型,通常将信息的密级由低到高划分为秘密级、级和绝密级。
P12318、根据信息源的差异,采集的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和信息。
P8019 、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P27020、建设信息系统所需要的人员有两大类:一类是管理人员,另一类是人员。
P7621 、教育信息化包含六个组成要素:、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材、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P20922、两化融合是指化与化。
P18523、所谓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系统与软件工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确保系统和软件的质量以及满足用户需求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是评估系统和软件质量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从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1.功能性:系统和软件的功能是指系统和软件能够实现用户所需的功能和特性。
用户需求是制定功能性质量要求的基础,开发团队需要分析用户需求,并确保系统和软件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2.可靠性:系统和软件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和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信性。
可靠性质量要求包括系统和软件的稳定性、容错性、可恢复性等指标。
确保系统和软件的可靠性可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减少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的概率。
3.可用性:系统和软件的可用性是指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和软件的程度。
可用性质量要求包括系统和软件的易学性、易用性、反应速度等指标。
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用性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4.可维护性: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是指系统和软件修改、维护的难易程度。
可维护性质量要求包括代码的可读性、可扩展性、可测试性等指标。
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可以降低修改和维护的成本。
5.安全性: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和软件对信息和数据的保护程度。
安全性质量要求包括系统和软件的认证、授权、加密等措施。
确保系统和软件的安全性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重要信息。
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指在不执行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源代码的结构、规范和语义等信息,对系统和软件进行评估。
常用的静态分析工具包括代码检查工具、代码度量工具等。
2.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指在执行代码的情况下,通过输入测试用例来检查系统和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常用的动态测试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3.用户评价:用户评价是指将系统和软件交互给真实用户使用,并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用户评价可以直观地了解用户对系统和软件的满意度和功能性的反馈。
软件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区别与联系
软件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区别与联系摘要:在当前的环境下,由于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软件的设计和开发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软件项目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对软件质量管理中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是: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本文期望能够为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软件公司尤其是中小软件公司理顺软件高质量经营理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软件项目;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是指一个软件在文档中清楚地说明了它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文档中清楚地说明了它的开发条件和它所应有的隐性特点。
软体质量保证的目标在于让软体流程能被管理者看得见。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软件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之间的联系更易令人迷惑,二者同属质量管理领域,但在具体工作中,二者又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分工很可能会发生混乱。
一、软件工程的质量控制对软件专案之质量进行量化之认识及达成具体之质量指标,是软件专案质量之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内容是:决定软件产品的质量目标,并制订计划来实现它们,对软件计划、软件产品、工作活动及质量目标进行监督和调整,以满足终端用户对软件产品的需求及预期。
从总体上来看,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有三个部分,分别是:制定软件项目的质量规划,保证软件项目的质量,以及对软件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
1软件项目质量计划编制(Software Quality Planning)制定软件项目质量计划是在制定软件项目质量计划的时候,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为特定的软件项目制定相应的质量测量标准,将质量计划落实到软件产品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各个环节。
制作质量计划也应该包含为保证软件质量而制定一套可以被理解的完整的改进计划。
在制定一个工程质量方案时,必须对那些可以使顾客立即得到满足的要素进行说明。
编写软件工程质量规划所产生的一个主要成果就是为保证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的品质而制定的一套软件工程质量管理方案和各类清单。
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
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信息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信息的完整性,保护用户的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者获取、篡改及破坏。
信息安全体现了现代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已成为各国政府、企业、个人等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信息安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机密性信息的机密性是指对于隐私信息,如交易记录、账户密码、社交信息等等,未经授权者不能知道、阅读或查看。
机密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特征。
为了保障机密性,各种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应用广泛,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保密性极度重要。
二、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是指信息不被非法更改、篡改或销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从而有效保证信息的可用性和可信度。
如果信息发生篡改或修改,就会造成信息的误解、不可靠、劣化甚至是失效,从而使得所传递的信息的可信度也大受影响。
为保证信息的完整性,要应用数字签名、数据备份等技术。
三、可用性信息的可用性是指被授权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相关信息,包括了对计算机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对信息的高可靠性。
实现信息的可用性需要关注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三个部分的完善和保障,同时软硬件配套性要协调、数据备份要及时。
四、可信度信息的可信度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指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信度。
为了保障信息的可信度,各种技术被应用,包括加密、身份认证、防篡改等技术。
五、不可抵赖性信息的不可抵赖性是指信息的传输和交换过程中的任何参与者不能否认自己的行为,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数字签名技术和防篡改技术可以有效保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使双方都无法否认或否定自己的行为或责任。
六、可追溯性信息的可追溯性是指在一个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中,能够很容易地追踪到事件的发生和相关的信息。
可追溯性能够追溯信息的产生和去向,透明公正,对于调查和解决安全问题有着巨大的帮助。
可以采用日志分析、审计跟踪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性。
七、多重防御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需要多种安全技术的配合与应用,多重防御是实现信息安全的一种重要方法。
高可信软件系统设计与安全验证
高可信软件系统设计与安全验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和普遍存在的网络安全威胁,软件系统的可信度和安全性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可信软件系统设计与安全验证变得至关重要。
高可信软件系统设计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确保软件系统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和健壮性。
这种设计模式强调系统的可靠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以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下正常运行,同时保护系统免受潜在的安全威胁。
首先,在高可信软件系统设计中,需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系统更加易于维护和扩展,并减少了潜在的错误和漏洞的影响范围。
通过将系统划分为独立的功能模块,可以降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并提高整个系统的可信度。
其次,高可信软件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安全是指在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的同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为了实现系统的安全性,需要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技术手段。
此外,还应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查,并及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此外,高可信软件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正常使用和遇到异常情况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为了实现软件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编码规范和错误处理机制,以减少系统崩溃和数据丢失的风险。
同时,需要进行系统的性能和压力测试,以确保系统在不同负载和环境下的稳定性。
另外,高可信软件系统的安全验证是确保系统设计和实现符合预期安全需求的过程。
安全验证是软件系统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系统的规格说明、代码和配置文件等进行详细审查和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抵御各种潜在的安全攻击和漏洞。
常用的安全验证方法包括静态代码分析,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等。
对系统进行全面性和深入性的安全验证,能够及早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软件可信标准
软件可信标准是指为了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信度而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可信标准:
1.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标准,提供了关于如何建立、实施、监督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2. ISO/IEC 12207:软件生命周期过程标准,定义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个过程,包括开发、测试、维护等,以确保软件按照一定的质量要求进行开发和交付。
3. ISO/IEC 25010:软件产品质量标准,涵盖了对软件产品功能、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和测试要求。
4. Common Criteria(通用标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安全评估和认证方法,用于评估和认证IT产品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5. NIST SP 800系列: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的一系列安全标准和指南,包括软件安全测试、软件漏洞管理、软件配置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标准提供了一些框架和指导原则,帮助软件开发者和供应商确保其软件达到一定的安全和可信水平。
具体选择哪些标准取决于软件的用途、行业要求和法律法规等因素。
浅谈可信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浅谈可信软件体系结构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软件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在信息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软件产品生产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提出可信体系结构的概念,目前,可信体系结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可信计算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技术开发。
迫切需要研究如下的问题:可信环境的构造与评估;软件系统可信性评价方法。
关键词:可信体系结构;可信环境的构造与评估;可信体系结构的评估方法;信任度;可信计算环境测评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1-5124-021 概述近年来,软件的可信性成为软件质量的焦点,对软件可信性的分析、度量和应用支撑成为热点问题.可信软件是指正确、安全和可靠的软件.目前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令人满意.软件设计缺陷、软件系统被恶意攻击都给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何在软件的开发和运行中保证软件具有高可信性,已成为软件理论和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可信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
所谓计算机系统可信性是对系统所提供服务的信任度,应该具有如下属性:可用性:系统随时可用;可靠性:系统服务具有连续性;防危性:不会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保密性:不会发生非法的信息泄露;完整性:不会发生不适当修改信息的现象;可维护性:进行修改和进入正常态的能力,在上述属性中有时把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综合考虑统称为安全性。
计算机系统可信性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主要集中在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方面,可靠性研究起步早成果丰富,如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可靠性评价模型、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容错技术和测试技术等,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主要表现在恶意软件的入侵防御以及信息保密等环节,对软件系统可信性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软件系统可靠性度量方面,采用的方法往往直接使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评价模型如Jlinski和Moranda提出的基于指数失效时间模型。
课件01-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解决之道
软件避错策略
➢ 第一次就做正确(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 ❖ 建立先进的理念, 避免错误及预防失误 ❖ 采取适当的实践, 形成缺陷预防的趋势 ❖ 利用一切可用的方法及工具, 确保不引入 缺陷到软件
➢ 可核查性(Accountability) ❖ 保证实体的活动与实体实现唯一性追踪的 能力
软件全保密性
➢ 确实性(Authenticity) ❖ 确认和识别一个主体或资源就是其所声称 的能力
软件质量的系统化考虑
➢ 可信性 ❖ 可靠性 + 可用性 + 安全危险性 + 安全保 密性 + 维护性 ❖ 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
软件安全危险性
➢ 安全危险性(Safety)是使人员或者环境免受 风险影响的能力 经济风险 健康和安全风险 环境风险
➢ 风险常常是由功能性、可靠性、安全保密性、 易用性或维护性中的缺陷所致
➢ 安全危险性与系统所处的环境相关, 是使用 质量
安全相关系统和软件
➢ 必须能够实现要求的安全功能, 以达到或保 持受控设备的安全状态; 并且, 自身或与其他 安全相关系统或外部风险降低设施一道, 能 够达到要求的安全功能所需的安全完整性
失效分类
➢ 检测到的失效 ❖ 被系统诊断功能检测到的失效 ❖ 许多安全相关系统具有自诊断能力, 诊断 功能可降低事故和误停车发生的可能性
➢ 未检测到的失效 ❖ 未被自诊断功能检测到的失效 ❖ 系统的自诊断能力影响系统的安全性能
软件失效机理
➢ 导致软件失效的缺陷主要是设计问题 ➢ 老化/磨损不会导致软件失效, 软件失效没有
软件工程与软件可靠性标准与评估
软件工程与软件可靠性标准与评估软件可靠性是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软件系统在规定条件下,以期望的可信程度运行的能力。
而软件可靠性标准与评估则是对软件可靠性进行度量和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探讨软件工程与软件可靠性标准与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软件工程概述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方式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提高软件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包括分阶段开发、模块化设计、代码复用、质量保证等。
软件可靠性作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属性,主要表现为软件系统在规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为了提高软件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与评估方法。
二、软件可靠性标准软件可靠性标准是用来定义软件可靠性的度量指标和方法。
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制定和遵循软件可靠性标准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软件缺陷和故障。
1. ISO/IEC 9126质量模型ISO/IEC 912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共同发布的一个软件质量标准。
它定义了软件的质量模型,包括可靠性、功能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其中,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质量特性,它指软件在规定条件下的运行能力。
2. IEEE标准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它制定了一系列软件工程标准。
其中,IEEE 1633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标准,提供了软件可靠性工程的过程和方法。
IEEE 610.12是软件工程术语的标准,定义了软件可靠性和相关概念。
3. MIL-STD标准MIL-STD(Military Standard)是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军事标准,其中MIL-STD-785是软件可靠性规范的标准,用于软件的可靠性需求和评估。
它包括可靠性目标的制定、可靠性测试和可靠性评估等内容。
三、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软件可靠性评估是对软件可靠性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网络安全与可信软件
网络安全与可信软件网络安全是一种管理和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设备和数据的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工作和娱乐。
但是,网络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例如黑客攻击、病毒感染和数据泄露等。
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首先,人们应该使用可信软件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可信软件是指由可信的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安全软件。
这些软件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审核,能够提供可靠的网络安全保护。
人们应该购买和下载可信软件,并定期更新和升级,以保持软件的最新版本。
其次,人们应该采取密码保护和加密措施,以增强网络安全。
密码是保护个人信息和账号安全的重要手段。
人们应该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此外,人们还应该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
加密可以将信息转化为一种非常难以理解的形式,只有掌握密钥的人可以解密信息。
另外,人们还应该注意网络上的威胁和骗局。
网络上有许多针对个人隐私和财务安全的骗局,例如钓鱼邮件、仿冒网站和虚假广告等。
人们应该警惕这些威胁,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不明附件。
此外,人们还应该确保自己在安全的网站上进行在线交易和付款,以避免财政损失。
最后,人们还应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数据备份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另一个设备或云存储中,以防止设备故障、病毒感染或其他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备份应该定期进行,并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总之,网络安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人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使用可信软件、密码保护和加密、警惕网络威胁和骗局、定期备份数据都是保护网络安全的有效方法。
通过这些措施,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水平,避免受到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信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999 年IEEE 太平洋沿岸容错系统会议改名为“可信 太平洋沿岸容错系统会议改名为“ 计算会议”,标志着可信计算成为学术界新的研究热 计算会议” 点。 2000 年12 月11日以美国卡内基梅农大学与美国国家 日以美国卡内基梅农大学与美国国家 宇航局的Ames 研究中心牵头,IBM、HP、Intel、微 研究中心牵头, 宇航局的 、 、 、 软等著名企业参加,成立了可信计算联盟TCPA 软等著名企业参加,成立了可信计算联盟 (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标志着可 , 信计算从学术界进入产业界。 信计算从学术界进入产业界。 TCPA专注于从计算平台体系结构上增强其安全性, 专注于从计算平台体系结构上增强其安全性, 专注于从计算平台体系结构上增强其安全性 2001年1月发布了 月发布了TPM主规范(v1.1)。 主规范( 年 月发布了 主规范 )。 2003 年TCPA改组为可信计算组织 改组为可信计算组织TCG (Trusted 改组为可信计算组织 Computing Group),标志着可信计算技术和应用领 , 域的进一步扩大。 域的进一步扩大。TCPA和TCG的出现形成了可信计 和 的出现形成了可信计 算的新高潮。 算的新高潮。
在可信计算领域也存在着标准之争。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 信计算规范被称为TCM(Trust C Module),与之对应的国际可信 计算的规范则为TPM。目前英特尔及微软两大巨头在全世界力 推TPM规范,微软的Vsita操作系统已经支持这一规范。有鉴于 微软对开源的一贯态度,国内推进TCM的力度将会持续加大, 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TCM与TPM的标准之争也将愈演愈烈。 2008年4月底,中国可信计算联盟(CTCU )在国家信息中心成立 。CTCU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在可信计算领域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据CTCU秘书处介绍,中国可信计算联盟的成立得到了相关主管 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民间团体CTCU挂靠在信息协会的安全专 委会。沈昌祥、何德全院士担任CTCU顾问,吴亚非为CTCU秘 书长。
吴亚非介绍,CTCU近期的工作重点就是尽快地完成TCM标准的 审核工作,TCM申请国家标准也将获得通过。TCM标准由基础 标准和主体标准形成,基础标准是密码基础,是可信计算体系的 核心,主体标准目前有可信芯片、可信平台、可信软件和可信网 络连接等4个主体标准。 可以想见,在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重要信息系统,国内将有可 能强制性使用自主研发的安全标准TCM,这也将对整个PC行业 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大多数的国内企业来说电脑市 场相当高的比例,充分认识到CTCU成立的影响,将是各大电脑 生产厂商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I E E E 组织于 0 0 4 年开办了 E E E Transactions 组织于2 年开办了I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杂志,专 杂志, 门刊发可信计算研究论文。欧洲于2006 年1 月启动 门刊发可信计算研究论文。欧洲于 了名为“开放式可信计算”的研究计划。 了名为“开放式可信计算”的研究计划。 2004 年在武汉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可信计算与信 息安全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启动可信计算研究。 息安全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启动可信计算研究。 2005年 19日 2005年1月19日,我国可信计算工作小组成立大会在 北京福建大厦召开,会期1 到会代表120 120人 北京福建大厦召开,会期1天,到会代表120人。
早在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可信计算技术的研 究进行立项,其后陆续有国内厂商陆续推出了可信计 算产品,比如说瑞达信息安全公司2004年就推出了国 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具有可信计算芯片功能的可信安全 计算机。其后长城和联想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可信安 全计算机产品。 用沈昌祥院士的话说“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国在可 信计算领域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已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可信计算是中国IT企业走向核心技术 领域的重大发展机遇。对于金融、政府、通信等重要 部门以及广大用户来说,可信计算产品的应用将为解 决目前的安全难题打下坚实基础。”
McCall的软件质量度量模型
质量要素 • 定义了与软件质量相关联的一些要素 质量要素的评价准则 • 定义了能够对质量要素进行度量的一些 准则 软件质量的度量 • 定义了如何基于对质量要素的定量描述 对软件质量进行度量的方法
软件质量要素(1/2) 软件质量要素
可维护性 灵活性 产 可测试性 品 修 正 性 可移植性 可重用性 产 可互操作性 品 转 移 性
软件的可信性质
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 ) 在规定的环境下规定的时间内软件无失效运行的能力 防危性( 防危性(Safety) ) 软件运行不引起危险、 软件运行不引起危险、灾难的能力 安全性( 安全性(Security) ) 软件系统对数据和信息提供保密性、完整性、 软件系统对数据和信息提供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真实性保障的能力 生存性( 生存性(Survivability ) 软件在受到攻击或失效出现时连续提供服务并在规定 时间内恢复所有服务的能力
可信软件与软件质量保证 Dependable Software and 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第三届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 会议征文通知
为了加强我国可信计算和信息安全领域学术、 技术交流,促进我国可信计算和信息安全领域 的学术繁荣、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由中国计 算机学会容错专业委员会主办,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可信计算与 信息安全学术会议”将拟于 2008 年 10 月 25 日 - 28 日在河南郑州举行。
软件质量度量的重要性
质量是软件的生命, 质量是软件的生命,质量不高的软件会带来严 重、甚至灾难性的后果 必须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可视所开发软件的 质量 必须加强对软件质量的管理和监控, 必须加强对软件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如 ISO9001和CMM 和
软件质量的度量模型
1976年,Boehm第一次提出了软件质量度量 的层次模型。 1978年,Walters和McCall等人提出了从软 件质量要素、准则到度量的三个层次式的模 型。 1985年,ISO建议软件质量模型由三层组成 高层:软件质量需求评价准则(SQRC) 中层:软件质量设计评价准则(SQDC) 低层:软件质量度量评价准则(SQMC)
产品运行性 正确性 可靠性 有效性 完整性 有用性
软件质量要素(2/2)
质量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正相关、负相关 质量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正相关、负相关) 正相关 ,因此在设计时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 权衡
例如, 例如,软件的可移植性会降低软件的有效性 例如,对于实时系统,必须保证可靠性和有 例如,对于实时系统, 效性,而将可移植性、 效性,而将可移植性、可重用性放在次要地 位
征文范围
会议重点征集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具体 包括(但不限于): ( 1 )可信计算体系结构:可信计算理论,信任理论,可信计算平台 体系结构,可信计算软件体系结构,可信网格,容错计算; ( 2 )可信软件:高可信软件,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软件容 错,软件测试; ( 3 )可信硬件:可信计算平台,可信计算平台模块,信息安全芯片 ,智能卡,硬件容错,硬件测试,电子设备的物理安全; ( 4 )网络与通信安全:可信网络,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协议安全, 网络容侵与容灾,通信安全,无线通信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技 术; ( 5 )密码学:密码学的理论与技术,新型密码,密码应用技术; ( 6 )信息隐藏:信息隐藏,数字水印,数字版权管理; ( 7 )信息安全应用:电子政务安全,电子商务安全,可信计算与信 息安全的应用,信息安全管理。
可信计算的漫漫长路
何为可信计算呢?可信计算是指在现有计算机架构上添加硬件模 块及相应软件,以构建一个操作系统体系之外的计算机安全平台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的安全问题。也就是在主板上增加了 管理者和控制者(可信平台控制模块)来监控资源调度,以解决 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和程序保护,可信度量、报告、验证、存储 ,验证对方是否可信;重点数据隔离保护等问题。 对于国内用户而言,由于核心部件知识产权不在掌控之中,安全 上可能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电脑中最核心的两个部件—处 理器(CPU)及操作系统均是国外公司的产品,对于一些对信息安 全要求较高的行业而言,这带来了安全的隐患。因此在原来的平 台上构建新的硬件模块来保证安全,也就成了快速可行的解决方 法。
提纲
一.可信计算与可信软件 二.已有部分研究成果 软件质量度量 软件可靠性及度量 软件测试 三.未来的研究领域
(一)可信计算与可信软件
可信计算概念
一个可信的计算机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可以认证其为可 依赖的[1]。 依赖的 。 一个系统按照预期的设计和政策运行, 一个系统按照预期的设计和政策运行,则这个系统是 可信的[2] 可信的 当第二个实体按照第一个实体的期望行为时,第一个 当第二个实体按照第一个实体的期望行为时, 实体可假设第二个实体是可信的[3]。 实体可假设第二个实体是可信的 。 ISO/TEC15408:可信实体的行为在任意操作下是可预 : 测的,并能很好地抵抗应用程序、 测的,并能很好地抵抗应用程序、病毒及一定的物理 干扰造成的破坏。可信计算是研究“ 干扰造成的破坏。可信计算是研究“网络元素之间的 行为和行为结果总是预期和可控的”机制、策略、 行为和行为结果总是预期和可控的”机制、策略、支 撑技术以及管理等评测方法的总称。 撑技术以及管理等评测方法的总称。 可信取决于硬件、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网络、 可信取决于硬件、操作系统、编译系统、网络、数据 库和各种应用软件(复杂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 库和各种应用软件(复杂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
(二)已有部分研究成果 软件质量及度量 软件可靠性及度量 软件测试
软件质量基本概念
(1)软件质量度量
软件质量度量概念
Software quality metrics are a subset of software metrics that focus on the quality aspects of the product, process, and project of soft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