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知识点
第一章1.信息安全:是关注信息本身的安全,以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对信息的恶意泄漏修改和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或无法处理等问题,使得我们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而不招致损失或使损失最小。
2.人们常常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合称为“三论”,或统称为“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
3.信息:是事务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4.信息的特征:①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媒体之中,相对独立地存在②信息来源于精神世界③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传输信息或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有信息来引导④信息是具体的并可以被人所感知、提取、识别,可以被传递、存储、变换、处理、显示、检索、复制和共享。
5.信息的性质:①普遍性②无限性③相对性④传递性⑤变换性⑥有序性⑦动态性⑧转化性。
6.信息功能:①信息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导向资源②信息是知识的来源③信息是决策的依据④信息是控制的灵魂⑤信息是思维的材料⑥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一切系统实现自组织的保证⑦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7.信息的分类(P5):①从信息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②从信息的过程出发,信息可以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③从信息源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计算信息等④从信息的载体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电子信息光学信息和生物信息等⑤从携带信息的信号的形式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半连续信息等。
8.描述信息的一般原则是:要抓住“事务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换的方式”这两个基本的环节来描述。
9.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以及语音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0.3C:Computer(计算机)、Communication(通信)和Control(控制)。
安全控制器 安全性能与保护机制详解
安全控制器安全性能与保护机制详解安全控制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系统安全的重要设备,它通过安全性能与保护机制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详细探讨安全控制器的安全性能以及常见的保护机制。
一、安全性能1. 功能安全性能安全控制器通过提供功能安全性能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功能安全是指在设备、系统或过程中,在发生故障或错误的情况下,确保相关的危险事件得以避免或控制的能力。
安全控制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这一功能,如硬件冗余、故障检测与诊断、自动切换等。
这些功能的有效运行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发生事故或灾难。
2. 信息安全性能除了功能安全性能,安全控制器还要具备信息安全性能,以保护系统中关键数据的安全。
信息安全性能包括对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以及对未经授权访问的防御能力。
这可以通过加密算法、访问控制机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来实现。
3. 性能监测与评估为确保安全控制器的安全性能能够持续有效地运行,对其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估十分重要。
通过各种性能监测手段,可以及时捕捉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同时,定期对安全控制器进行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保护机制1.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一种基本的保护机制,通过限制对系统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安全控制器可以采用各种访问控制策略,如身份验证、权限管理、访问日志等,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够对系统进行操作。
2. 审计与监测安全控制器可以通过实时审计和监测功能对系统进行监控,及时检测到可疑行为或异常事件。
通过记录日志、分析数据和生成报告,可以对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并发现潜在的威胁。
同时,通过提供实时告警和响应机制,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应对安全事件。
3. 冗余备份冗余备份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机制,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冗余设备,实现系统的容错能力。
安全控制器可以采用硬件冗余或者软件冗余的方式,通过备份设备来保证系统在故障或错误发生时的可用性。
信息安全知识点
第一章1.信息安全:是关注信息本身的安全,以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对信息的恶意泄漏修改和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或无法处理等问题,使得我们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而不招致损失或使损失最小。
2.人们常常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合称为“三论”,或统称为“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
3.信息:是事务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4.信息的特征:①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可以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媒体之中,相对独立地存在②信息来源于精神世界③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传输信息或处理信息总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总需要有信息来引导④信息是具体的并可以被人所感知、提取、识别,可以被传递、存储、变换、处理、显示、检索、复制和共享。
5.信息的性质:①普遍性②无限性③相对性④传递性⑤变换性⑥有序性⑦动态性⑧转化性。
6.信息功能:①信息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导向资源②信息是知识的来源③信息是决策的依据④信息是控制的灵魂⑤信息是思维的材料⑥信息是管理的基础,是一切系统实现自组织的保证⑦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7.信息的分类(P5):①从信息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②从信息的过程出发,信息可以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③从信息源的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语音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数据信息计算信息等④从信息的载体性质出发,信息可以分为电子信息光学信息和生物信息等⑤从携带信息的信号的形式出发,信息可以分为连续信息、离散信息、半连续信息等。
8.描述信息的一般原则是:要抓住“事务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换的方式”这两个基本的环节来描述。
9.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以及语音信息,并且包括提供设备和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0.3C:Computer(计算机)、Communication(通信)和Control(控制)。
一文看懂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区别
一文看懂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区别
今天我们来聊聊功能安全。
了解功能安全之前,首先我们来重新认识下安全这个概念。
安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信息安全(Security),财产安全,生命安全…… 我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安全的威胁下,安全的风险永远无法降低到零。
而功能安全着重关注如何去避免电气/电子/可编程化系统(E/E/PE)方面的威胁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是环境污染等不可接受的风险。
“不可接受”并不意味着系统100%不出问题,而是同时要考虑到最终的应用场合、可容忍级别等等安全需求。
下图也同时罗列了大家很容易搞混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概念的区别。
摘自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专刊。
一、信息安全概述
一、信息安全概述近代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有一句名言“信息就是信息,不是文字也不是能量”。
信息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
在广义层次上,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形式的变化。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信息是指接受主体所感觉到能被理解的东西。
国际标准ISO13335对“信息”做出了如下定义:通过在数据上施加某些约定而赋予这些数据的特殊含义。
信息是无形的,借助于信息媒体,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传播。
同时,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资产,是有价值而需要保护的,比如数据、软件、硬件、服务、文档、设备、人员以及企业形象、客户关系等。
1.信息与信息资产信息安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一开始是通信保密阶段,即事前防范。
在这个阶段,通信内容的保密性就等于信息安全。
第二个阶段,信息安全阶段,除考虑保密性外,同时关注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发展到了第三个阶段,即信息的保障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安全风险本质有了重新的认识,即认为不存在绝对的安全。
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就发展出了以“安全策略、事前预防、事发处理、事后恢复”为核心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有三种属性。
保密性,即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或实体。
完整性,信息在储存、使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授权用户篡改;防止授权用户的不恰当篡改;保证信息的内外一致性。
可用性,即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可靠的随时访问。
2.信息安全ISO 对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从定义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信息安全”的保护对象是信息资产;其目标是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其实现途径分别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且两者并重。
在信息安全的模型,即PPDRR 模型中,“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四个环节在“策略”的统一领导下,构成相互统一作用的有机整体。
信息安全简答题
1.信息安全:防止任何对数据进行未授权访问的措施,或者防止造成信息有意无意泄漏、破坏、丢失等问题的发生,让数据处于远离危险、免于威胁的状态或特性。
2、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威胁:直接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备进行破坏;对存放在系统存储介质上的信息进行非法获取、篡改和破坏等;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信息非法获取、篡改和破坏等。
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因素: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恶意攻击(主动/被动);软件设计不完善。
3信息安全特征:(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鉴别。
4.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内容:计算机外部安全:安全规章制度;电磁辐射/泄漏(如使用低辐射设备、利用噪声干扰源、电磁屏蔽、滤波技术、光纤传输)。
计算机内部安全:计算机软件保护、软件安全、数据安全。
5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信息在通过网络系统交换数据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保密性。
可采用的技术:边界防卫、入侵检测、安全反应。
网络安全工作的目的: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跑不了。
6对称秘钥体制的加密过程:明文经过加密器形成密文,秘闻经过解密器形成明文,其中加密与解密中使用的秘钥是相同的。
7加密:Alice将秘密信息用Bob公钥的加密后发送给Bob。
Bob用其私钥解密获得秘密信息;签名:Alice 将用自己私钥签名后的信息发送给Bob,用Bob用Alice的公钥解签确认信息来自于Alice。
8非对称优点:秘钥分发相对容易;秘钥管理简单;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字签名。
缺点:加密/解密相对对称密码体制速度较慢;在同等的安全强度下,它要求的秘钥长度要长一些;秘闻的长度往往大于明文长度;9对称优点:加密解密的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数据吞吐率,效率较高;所使用的秘钥相对较短;秘闻的长度往往与明文的长度相同;缺点:秘钥分发繁琐;秘钥难于管理;难以解决不可否认性。
10一个安全的认证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合法的接收者能够检验所接收消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合法的发送方对所发送的消息无法进行否认。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目的和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识别和评估信息系统中的潜在威胁,并掌握保护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具备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信息安全基础1.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 威胁和风险- 威胁和攻击类型- 风险评估和管理3. 密码学基础-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数字签名和认证4.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和防御技术- 网络安全架构第二部分:信息系统安全1.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2.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的安全性要求- 数据库安全保护措施3. Web应用程序安全-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 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测试4. 移动设备安全- 移动设备的安全风险- 移动设备安全措施第三部分:信息安全管理1. 信息安全政策和标准- 信息安全政策和流程- 信息安全标准和合规性2. 安全培训和意识- 员工信息安全培训- 安全意识提升活动3. 事件响应和恢复- 安全事件的响应流程- 紧急响应和恢复计划4. 法律和伦理问题- 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伦理和道德问题评估方式:- 作业和项目(30%)- 期末考试(70%)教学资源:- 课本:《信息安全概论》- 网络资源:相关的文献和案例分析备注:本课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
信息安全课件ppt
信息安全的威胁来源
网络攻击
黑客利用漏洞或恶意软 件对网络进行攻击,窃 取、篡改或删除数据。
内部威胁
组织内部的员工因疏忽 、恶意或误操作导致的
信息泄露。
物理威胁
对存储设备、网络设施 等进行物理破坏或盗窃
。
社会工程学攻击
利用人的心理和行为弱 点进行欺诈和窃取信息
。
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01
02
03
04
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算法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算 法,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包括AES、DES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 算法,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包括RSA、ECC等 。
公钥基础设施(PKI)
PKI是一种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管理架构 ,通过公钥证书和证书颁发机构等机制,实现密 钥的安全分发和管理。
常见的加密算法
AES(高级加密标准)
AES是一种常用的对称加密算法,采用128位、192位或256位密钥长度,支持多种块 大小,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和保护。
RSA(Rivest-Shamir-Adleman)
RSA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主要用于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其安全性基于大数因子分 解的难度。
SHA(安全散列算法)
防垃圾邮件
通过过滤和识别技术,防止垃圾邮件的发送 和接收。
防网络钓鱼
教育用户识别网络钓鱼邮件,避免点击恶意 链接或下载附件,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06
应急响应与恢复
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
初步分析
收集相关信息,对安全事件进 行初步分类和评估,确定影响 范围和严重程度。
恢复系统
对受损的系统、应用和数据进 行修复和恢复,确保业务正常 运行。
《信息安全》ppt课件
《信息安全》PPT课件•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管理与实践目录•信息安全前沿技术与趋势•总结与展望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萌芽阶段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安全逐渐涉及到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等领域。
成熟阶段信息安全的威胁与挑战信息安全的威胁信息安全的挑战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加密技术与算法对称加密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
非对称加密又称公钥加密,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其中一个公开发布(公钥),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私钥)。
混合加密结合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优点,在保证信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加密和解密效率。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的结合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01访问控制技术02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的结合031 2 3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监控技术安全审计与监控的结合安全审计与监控技术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强化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如动态口令、数字证书等,提高账户安全性。
最小化权限原则根据用户职责分配最小权限,避免权限滥用。
及时更新补丁定期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修复已知漏洞,防止攻击者利用。
安全审计与监控启用操作系统自带的安全审计功能,记录用户操作行为,以便事后分析和追责。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数据库安全防护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止SQL注入定期备份与恢复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网络隔离安全漏洞扫描网络安全防护对应用软件源代码进行安全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代码安全审计输入验证会话管理加密传输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防止注入攻击。
加强应用软件会话管理,避免会话劫持和重放攻击。
对敏感数据采用加密传输方式,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应用软件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管理与实践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与制度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机制,确保对安全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信息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123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理010203信息安全前沿技术与趋势云计算安全架构虚拟化安全技术云存储安全030201云计算与虚拟化安全技术数据脱敏技术介绍数据脱敏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静态脱敏和动态脱敏两种方式的比较和应用场景。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应对措施。
一、网络安全影响个人和组织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个人和组织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威胁。
首先,个人的隐私和个人数据往往受到网络攻击的威胁。
黑客可以入侵个人电脑、手机等设备,窃取个人信息,例如银行账户、身份证信息等。
其次,组织也经常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黑客通过网络攻击获取公司的商业机密、客户数据等重要信息,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保护个人和组织的网络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泄露、破坏、干扰等威胁的一系列措施。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信息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包含了大量的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密。
未经授权的使用和泄露信息可能导致经济损失、个人隐私泄露和国家安全等问题。
其次,信息安全的破坏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公正现象。
保护信息安全对于个人、组织和整个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挑战然而,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黑客的攻击手段也日益复杂和隐蔽。
他们利用漏洞和弱点,攻击个人和组织的网络系统。
其次,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们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分享个人信息,黑客可以通过社交工程等手段获取这些信息。
此外,人为错误也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如密码过于简单、随意下载文件等行为都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四、应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措施为了应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个人和组织应该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措施,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其次,加强技术保障。
个人和组织应该使用强密码、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等,提高网络安全性。
同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需要深入人心,个人和组织应该加强数据分类、加密和备份,避免信息泄露和丢失。
信息安全
数据备份是数据保护的最后屏障,不允许有任何闪 失。但离线介质不能保证安全。数据容灾通过IP 容 灾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数据容灾使用两个存储 器,在两者之间建立复制关系,一个放在本地,另 一个放在异地。本地存储器供本地备份系统使用, 异地容灾备份存储器实时复制本地备份存储器的关 键数据。二者通过IP相连,构成完整的数据容灾系 统,也能提供数据库容灾功能。
外部 外部威胁主要来源于黑客的攻击,主要有DDOS攻击、 SQL注入、社会工程学攻击、病毒木马等。
内部 内部威胁主要来源于内部人员对核心数据的窃取、删改和 运维人员不正当设置所留下的安全隐患。各种权威的网络 安全调查结果均表明,在可统计的安全事件中,60%以上 均与内部人员有关,因为这类人员直接接触核心数据,所 以内部人员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不可小视。
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行业都必须十分 重视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但是, 对于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来说,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和 重点却是有区别的。 对于政府、金融、电信和科研机 构信息安全尤为重要
信息泄露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 窃听 业务流分析 假冒 旁路控制 计算机病毒 拒绝服务 人员不慎 未进行操作系统相关安全配置 程序的漏洞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防火墙、VPN、入侵检测、IPS、DDoS防御网关、 杀毒软件、UTM
主要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级保护 要求、ISO27001、ISO13335、TCSEC等
谢谢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对网络活动进行实时监测的专用系统, 该系统处于防火墙之后,可以和防火墙及路由器配合工作, 用来检查一个LAN网段上的所有通信,记录和禁止网络活动, 可以通过重新配置来禁止从防火墙外部进入的恶意流量。入 侵检测系统能够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快速分析或在主机上对 用户进行审计分析,通过集中控制台来管理、检测。 理想 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主要有: (1)用户和系统活动的监视与分析; (2)系统配置极其脆弱性分析和审计; (3)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 (4)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监测和评估; (5)操作系统的安全审计和管理; (6)入侵模式的识别与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 件和报警等。
信息安全(1)
2、密码算法分类
对称密码制(也叫作单钥密码、秘密密钥密码、对称密钥密码 private key encryption/symmetrical encryption ):如果一个加密系统的加密 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或者虽然不相同,但是由其中的任意一个可以很 容易地推导出另一个,则该系统所采用的就是对称密码体制。对称算法 可分为两类。序列密码(流密码)与分组密码。 cipher):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地处理,用已 知的密钥随机序列(密码流发生器)与明文按位异或。
o序列密码(Stream o分组密码(block
cipher ):把明文分成等长的组分别加密。 非对称密码 (也叫作双钥密码、公钥密码、非对称密钥密码 public key encryption / asymmetrical encryption ):如果一个加密系统把加密 和解密的能力分开,加密和解密分别用两个不同的密钥实现,并且不可 能由加密密钥推导出解密密钥(或者不可能由解密密钥推导出加密密钥), 则该系统所采用的就是非对称密码体制。采用非对称密码体制的每个用 户都有一对选定的密钥,其中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另一个由用户自己秘 密保存。
6、常用的哈希函数:消息摘要5算法(MD5);安全哈希算法SHA-1; MD5是MIT的Rivest设计的,按512bit块来处理其输入(任意长度),并产 生一个128bit的消息摘要。首先它对杂凑信息进行填充,使信息的长度等于 512的倍数。然后对信息依次每次处理512位,每次进行4轮,每轮16步总共 64步的信息变换处理,每次输出结果为128位,然后把前一次的输出作为下 一次信息变换的输入初始值(第一次初始值算法已经固定),这样最后输 出一个128位的杂凑结果。 SHA-1是NIST开发的,按512bit块来处理其输入(小于264),并产生一个 160bit的消息摘要 7、数字签名: 1)A用其私钥加密文件,这便是签名过程 2)A将加密的文件送到B 3)B用A的公钥解开A送来的文件 基本特征: 1)签名是可信的:因为B是用A的公钥解开加密文件的,这说明原文件只 能被A的私钥加密而只有A才知道自己的私钥。 2)签名是无法被伪造的:因为只有A知道自己的私钥。因此只有A能用自 己的私钥加密一个文件。 3)文件被签名以后是无法被篡改的:因为加密后的文件被改动后是无法被 A的公钥解开的。 4)签名具有不可否认性:因为除A以外无人能用A的私钥加密一个文件。
全景图专题:谈谈汽车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的区别
全景图专题:谈谈汽车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的区别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也逐步成为了汽车研发的热点,同样是安全,那它们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是否可以完美的融合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笔者有幸于此撰文描述,期待抛砖引玉,能够引出更为深刻的行业探讨。
一、发展历史不同
1.1 功能安全的历史
功能安全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后电子工业对于非合理风险的管控,同时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而加强的核工业安全,可看到如下Farmer 曲线:
Note:图片源至BING搜索
Farmer曲线表明,人对风险有一条红色接受曲线,横轴是严重度,纵轴是风险概率,当事件点(严重度,发生概率)在曲线上时,人是临界风险接受状
态,而当事件点(严重度,发生概率)高于曲线时,人是不能接受该事件,如果事件点低于该曲线,则人可以接受该事件。
沿着该思路,IEEE协会将其运用在电子工业上,于2000年代生成第一版IEC61508,并定义了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而随后的汽车电子工业从2008年开始致力于IEC61508在汽车上的运用,并最终于2011年,完成了ISO26262的正式诞生。
ISO26262的诞生,其ASIL矩阵如下,我们稍微改变组合,数轴变成E和C的组合,而横向为S值,此处我们可以得到Farmer曲线在红色部分。
红色曲线上方的ASIL级别在ASILA或以上,而红色曲线下方的ASIL级别是QM,非安全相关。
汽车功能安全在Farmer曲线定义之后,其技术上有两个假设前提:。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基本信息中文名:信息安全英文名:Information Security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相关领域:计算机安全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等狭义的安全:建立在密码论基础计算机安全领域概述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范围的当然还包括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信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
信息安全服务至少应该包括支持信息网络安全服务的基本理论,以及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结构。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计算机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专题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涉及到个人权益、企业生存、金融风险防范、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大事。
它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与公共、国家信息安全的总和。
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中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
为实现网络安全,多数企业已经采取了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多种安全手段,然而企业的安全架构在新一代攻击手段面前依然十分脆弱,频频受到攻击。
目前的网络安全技术只是针对个别安全问题,企业需要构造一个能彻底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平台,可以自动、智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
同时,企业也需要这样一套解决方案,首先它能够清楚地帮用户了解企业内部的通信行为模式,其次帮助用户根据这些行为模式制订出相应的安全策略,最后便于用户将这套策略强制实施到企业网络的每一个角落。
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来对信息安全技术展开讨论:1.内网安全与外网安全的区别传统网络安全考虑的是防范外网对内网的攻击,即可以说是外网安全。
外网安全的威胁模型假设内部网络都是安全可信的,威胁都来自于外部网络,其途径主要通过内外网边界出口。
所以,在外网安全的威胁模型假设下,只要将网络边界处的安全控制措施做好,就可以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
内网安全的威胁模型与外网安全模型相比,更加全面和细致。
假设内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终端、用户和网络都是不安全和不可信的,威胁既可能来自外网,也可能来自内网的任何—个节点上。
所以,在内网安全的威胁模型下,需要对内部网络中所有组成节点和参与者进行细致的管理,实现—个可管理、可控制和可信任的内网。
由此可见,相比于外网安全,内网安全具有以下特点:(1)要求建立一种更加全面、客观和严格的信任体系和安全体系。
(2)要求建立更加细粒度的安全控制措施,对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网络和使用者都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
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功能安全
Ch7 工业控制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
1、功能安全概念及其标准
1)功能安全概念 功能安全是在2000年以后逐渐兴起的一项安
全工程学科,是指针对规定的危险事件,为达到或 保持受控设备的安全状态,采用E/E/PE(电子/电 气/可编程设备)安全系统、外部风险降低设施或其 他技术安全系统实现的功能。
采用功能安全相关技术可以检测出潜在的危险 失效,并及时地启动保护设备或调控装置,以防止 危害的扩大或把危害的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
安全仪表系统主要由感器、逻辑控制器和执行 器等三部分构成。
附属系统(供电/供气等)
传感器
逻辑控制器
最终执行元件
水箱满溢保护系统
2、安全仪表系统分类
安全仪表系统按照其应用行业的不同可以划分 为 ➢ 化工安全仪表、 ➢ 电力工业安全仪表、 ➢ 汽车安全仪表、 ➢ 矿业安全仪表 ➢ 医疗安全仪表等。
风险降低包括3个部分:E/E/PE安全相关系统、外 部风险降低设施和其他技术安全相关系统。 可见,对于整个安全手段来讲,E/E/PE安全相关系 统只是其中一部分。风险评估得到的结果用于确定 安全系统所需要达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再将整体 安全完整性等级分配到不同的安全措施中,使系统 的风险降低到允许的水平。
SIL
低要求操作模式
高要求操作模式
4
>=10-5 to < 10-4
>=10-9 to < 10-8
3
>=10-4 to < 10-3
《信息安全》复习提纲
第1章信息安全概述1、信息安全的发展阶段。
通信安全→ 信息安全→信息保障2、以下几个安全属性的含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不可否认性保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被窃听,或窃听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
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
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
可控制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不可抵赖性: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这一点在电子商务中是极其重要的。
真实性:对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能对伪造来源的信息予以鉴别。
3、信息安全的三个最基本的目标。
答:信息安全包括了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基本属性:(1)保密性:确保星系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或者实体。
(2)完整性: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授权用户篡改;防止授权用户对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证信息的内外一致性。
(3)可用性:确保授权用户或者实体对于信息及资源的正确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能而且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含的内容。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四个部分内容,即PDRR。
a)保护(Protect)b)检测(Detect)c)反应(React)d)恢复(Restore)第2章密码学基础1、一个完整的密码体制包含的五个要素。
M——可能明文的有限集,成为明文空间C——可能密文的有限集,称为密文空间K——一切可能密钥的有限集,称为密钥空间E——加密函数D——解密函数2、移位密码具体算法是将字母表的字母右移k个位置,并对字母表长度作模运算加密函数:E k(m) = (m + k) mod q;解密函数:D k (c) = ( c – k ) mod q;此算法要会应用计算。
3、分组密码的工作原理。
加密:将明文分成若干固定长度的组,用同一密钥、算法逐组加密,输出等长密文分组。
解密:将密文分成等长的组,采用同一密钥和算法逐组解密,输出明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网络信息安全策略
(1)威严的法律:安全的基石是社会法律、法规和手 段,即通过建立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非 法分子慑于法律,不敢轻举妄动。
(2)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 ,用户对自身面临的威胁进行风险评估,决定其需要 的安全服务种类。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然后集成先 进的安全技术。
3、信息安全的威胁及策略
1)信息安全的威胁
(1)病毒。通过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破坏性非常高, 而且用户很难防范,是计算机系统最直接的威胁。
(2)网络犯罪和黑客对网络攻击。利用计算机网络破坏计 算机信息系统,传播计算机病毒、黄色淫秽图像,窃取国家 秘密或企业商业机密等,其动机有些是政治原因,也有一些 仅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
1982年前苏联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大爆 炸,就是美国CIA事先在控制系统设下逻 辑炸弹引起的。“从外星可见的最大非核 爆炸”
信息安全事故发生的几个原因
现有网络系统和协议还是不健全、不完善、不安 全的;
思想麻痹,没有清醒地意识到黑客入侵所会导致 的严重后果,舍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 力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
没有采用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复措施和备份意识。
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
安全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访问控制技术 加密技术 防火墙技术 安全审计技术 安全管理技术
二、工控信息安全
重大事件
2010年9月24日,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控制 系统遭受攻击,导致大量离心机损坏。
2010年出现的毒区(Duqu)和2012年出 现的火焰(Flame)病毒都是针对工业控制 系统的计算机病毒。信息安全界将此列为 2010十大IT事件。
(2)完整性。完整性是指数据和资源未被改变,真实可信。 完整性机制分为预防机制和检测机制。常用的保障信息完 整性方法有:协议、纠错编码方法、密码校验、数字签名、 公证等。
(3)可用性。可用性指网络信息或资源可以被访问和使用 的特性。网络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向用户提供服务,用 户需要可以存取所需的信息。可用性是网络安全服务的重要 方面,破坏系统的可用性被称为拒绝服务攻击。
Ch7 工业控制系统功能安全与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
一、信息安全概述
• 1 、信息安全的概念
所谓网络信息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 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 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信息安全 的根本目的是使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体系不受外来的威胁和 侵害。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 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 全的研究领域。
(3)严格的管理:各网络使用机构、企业和单位应建 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审 计和跟踪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意识。
1)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 器、打印机等硬件设备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 破坏和搭线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使用权限,防止用 户越权操作;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 作环境;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非法进入计算 机控制室和各种盗劫、破坏活动的发生。
(9)篡改:非法用户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进行修改, 再发送给接收者。
(10)假冒。一个实体假装成另外一个不同的实体。
(11)行为否认。参与信息交换的一方,事后否认曾经发生 的行为。
信息安全威胁的类型:
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 操作系统的脆弱性; 协议安全的脆弱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的脆弱性; 人为的因素。
(4)可控性。可控性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的特性。
(5)不可否认性。不可否认性指在网络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 不能否认曾经完成的动作。用户不能否认已经发出的信息,也 不能否认曾经接到对方的信息。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 户否认其行为,这一点在电子商务中是极其重要的。
(6)可保护性。可保护性是指保护网络的软、硬件资源不 被非法占有,保护服务、资源和信息的正常传输,保护结点 和用户的安全性。
2、 网络信息安全的特征
网络安全的目的是保证网络数据的三个特性:可用性、完整 性和保密性。具体说网络信息安全的特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保密性。保密性是指隐藏信息或资源,不将信息泄露 给非授权的用户,只提供给授权用户使用。保密性包括信 息内容的加密和隐藏数据的存在性。常用的保密技术有防 侦收、防辐射、信息加密、物理保密等。
(3)拒绝服务攻击。攻击服务系统,使得合法用户对信息 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拒绝。
(4)信息泄漏。指信息被泄漏给非授权的人。 (5)非授权访问。未经系统授权的人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 (6)窃取。非法用户通过数据窃听的手段获得敏感信息。 (7)截取:非法用户首先获得信息,再将此信息发送给真实 接收者。 (8)伪造: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2)访问控制策略
❖ 入网访问控制; ❖ 网络的权限控制; ❖ 目录级安全控制; ❖ 属性安全控制; ❖ 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 ❖ 网络检测和锁定控制; ❖ 网络端口和结点的安全控制。
3)防火墙控制
它是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网络边界上通 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 部网络,以阻挡外部网络的侵入。
5)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在网络安全中,除了采用上述措施之外,加强网 络的安全管理,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对于确保网络的 安全、可靠地运行,将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 确定安全管理的等级和安全管理的范围; 制定有关网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 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
4)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 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
常用的方法有链路加密、端到端加密和节点加密 三种:
链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络结点之间的链路信息 安全;
端到端加密的目的是对源端用户到目的端用户的 数据提供保护;
节点加密的目的是对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之间的传 输链路提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