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唐朝时期,“工商不得入士”的制度不断得到突破和解禁。唐代前期,商人主要通过捐献财物、任“斜封官”、任“捉钱令史”、受人提携等渠道入仕;唐后期商人主要以买官、军功、科举、举荐、贿赂等手段入仕。上述材料表明唐朝时()

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B.买官卖官现象严重

C.经济发展导致商人地位提高D.科举制度遭到破坏

25.唐代对御医的管理很严格,唐律中明确规定,制作御药如果跟处方不相符,包括药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对、服药说明书写错误等,依律可处以绞刑。据此可推()

A.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B.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

C.中医临床固守辨证施治D.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

26.司马光的《上神宗之体要》在论及古代君臣关系时指出:“何谓为证有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尊卑有序,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此为政之体也”对上述材料准确的认识是()

A.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相互监督B.臣属的作用是君主权力的廷伸

C.官僚机构的设置弥补了“独治”的缺陷D.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显著特点27.一位清代学者说: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A.揭露了理学泯灭人性的冷漠型B.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C.体现了清朝以来文人的叛逆性D.预示了中国文化走向的近代性

28.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阳水师竞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当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之时,南洋水师竟保持“中立”这表明()

A.清政府没有统一的海军管理机构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割据势力自保意识严重D.洋务运动领导人各自为战

29.下表为民国时期部分商品进口统计表(单位%),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列强放松经济侵略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近代化程度的提高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0.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政府机构先后实施了协调劳资矛盾、惩办土豪劣绅等措施,毛泽东、周恩来、汪精卫、宋子文等人均在这个机构工作过。这个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1.1961年中共中央规定,在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当年内减少1000万人。该举措()

A.是“左”倾错误泛滥的表现B.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顺应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缓解了粮食紧张局面

32.罗马法规定,原告传被备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不必用有蓬盖的车辆。这些规定反映出罗马法()

A.维护贵族利益B.注重法律程序

C.强调人文关怀D.具有平等思想

33.英王乔治三世授意政府逮捕发表文章攻击他的约翰·威尔克斯,但因为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最后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了他的议员资格。这表明当时英国()

A.国王控制了政府和议会B.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C.《权利法案》受到挑战D.君主立宪尚未确立

34.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提出批评: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赞扬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有“科学真理成分”二人对重商主义态度不同的原因是()

A.工业资本主义发展B.经济危机破坏作用增强

C.科学理性精神传播D.资本主义政府职能扩展

35.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上高、中、低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二战后()

A.世界经济多极化B.经济发展一体化

C.经济增长方式多样化D.工业发展均衡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琉球国中山王遣使来华,要求“给赐冠带”,明朝皇帝“命礼部图冠带之制示之”,另外,琉球国还仿照中国之制设立学校,“改粗鄙之俗为儒雅之风”,全国上下,“渐染华风,祀先圣,兴学校,家购儒书,人崇问学”,使得琉球国国内移风易俗,逐渐变化为“衣冠礼义之乡”。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材料二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著作,如下表所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琉球国学习中华文明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著作与17世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著作各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影响。(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两幅航行线路图(如图10、图11),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材料

1901年,清政府下令,要求各省科举改试“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同时派遣留学生。此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留学地区从日本扩大到英美,在留日学生中涌现了一批清末宪政改革的主力军。1902年,清政府先后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堂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毕业

生授予相应的功名;还规定了各级学堂必须开设包括自然科学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等课程,同时也强调各级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学堂章程颁布几年后,初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同年,清政府下令逐渐递减科举取士的名额,计划十年之后,一律从学堂取士。1905年,清廷下令废止科举考试,并设立学部。据统计,从1904年到1909年,全国学堂总数和学生总数都增长了10倍以上。

——摘编自黄加温等《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清末教育改革。(7分)

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日本应政府一个能使日本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的帝国。军方代言人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鼓吹这一学说,但这时大萧条的破坏为他们提供了易起反应的听众……日本的扩张主义者不仅为经济上的原因所驱使,还对苏联力量的日益增长和蒋介石统一中国的日趋成功感到不安……满洲事件作为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凡尔赛和约》与华盛顿会议协定的第一次沉重的打击,是很惹人注意的。日本毫不费力就获得了大片富饶的新领地,这对意大利和德国的修正主义领导人并不是不起作用的;满洲事件引起了一连串的侵略,这些侵略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斯塔里夫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制造“满洲事件”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满洲事件”对中外历史发展的影响。(9分)

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卢梭(1712~1778年)出生于钟表匠家庭,幼年家境贫寒,青年时期从事过多种底层工作、四处游历。1749年在法国参与《百科全书》音乐部分的撰写,1755年到1762年发表了政治学名著《论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教育学著作《爱弥儿》、自传《忏悔录》、自传体小说《新爱洛绮丝》等著作。此外,还写下《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两部歌剧,其作品语言风格独特,具有浪漫激情。卢梭在他的文章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篡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卢梭去世后被安葬于巴黎先贤祠,1791年12月21日,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给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摘编自威尔杜兰《卢梭时代》(1)根据材料,概括卢梭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在学术研究上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