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类型解题思路.doc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20道经典应用题及解题思路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答题: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小军和小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小军要了13支,小强要了7支,小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小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小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小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答题: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30类典型应用题: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元2、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3、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4、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
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5、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
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6、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3、和差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7、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8、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01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02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3头牛4天吃了24千克的草料,照这样计算5头牛6天吃草_____千克。
解:1.根据题意先算出1头牛1天吃草料的质量:24÷3÷4=2(千克)。
2.那么5头牛一天吃2×5=10(千克)的草料。
3.那么6天就能吃10×6=60(千克)草料。
例2:5名同学8分钟制作了240张正方形纸片。
如果每人每分钟制作的数量相同,并且又来了2位同学,那么再过15分钟他们又能做_____张正方形纸片?解:1.可以先算出5名同学1分钟能制作正方形纸片的数量,240÷8=30(张)。
2.再算出1名同学1分钟制作的数量,30÷5=6(张)。
3.现在有5+2=7(名)同学,每人每分钟做6张,要做15分钟,那么他们能做7×6×15=630(张)正方形纸片。
例3:某车间用4台车床5小时生产零件600个,照这样计算,增加3台同样的车床后,如果要生产6300个零件,需要_____小时完成?解:1.4台车床5小时生产零件600个,则每台车床每小时生产零件600÷4÷5=30(个)。
2.增加3台同样的车床,也就是4+3=7(台)车床,7台车床每小时生产零件7×30=210(个)。
3.如果生产6300个零件,需要6300÷210=30(小时)完成。
02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走的总路程等。
小学数学常用的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
小学数学常用的11种解题思路+详细分析+例子说明一、直接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条件,与其他的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5〕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列图〔图2.1〕表示。
例2 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仍可用综合思路考虑〕: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根本线段,则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分类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 同时出发(或者在同一地 点而不同时出发,或者在 不同地点又不是同时出 追及 发)作同向运动,在后面 问题 的,行进速度要快些,在 前面的,行进速度较慢 些,在一定时间内,后面 的追上前面的物体。这类 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 植树 离、棵距、棵数三个量之 问题 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类型分析与解题思路
题型 名称
含义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
倍比 问题
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 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 倍数,再用倍比的方法算
出要求的数。
数量关系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
例:1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40千克,现在有油菜籽3700千克,可以榨油
要求第三个量。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例: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 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 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 公式,复杂的题目变 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通后利用公式。 解:392÷(28+21)=8(小时)
公式。
答:一共要栽69棵垂柳。
题型 名称
含义
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内
年龄 问题
容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 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但 是,两人年龄之间的倍数
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
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
要弄清楚船速与水速,船
速是船只本身行的速度,
行船 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
(完整版)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
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
解 392÷(28+21)=8(小时)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倍比问题
有两个已知的同类量,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若干倍,解题时先求出这个倍
【数量关系】 总量÷一个数量=倍数
另一个数量×倍数=另一总量
列成综合算式 900×3-2400=300(米)
答:这列火车长300米。
时钟问题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
60度等。时钟问题可与追及问题相类比。
【数量关系】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答:好马20天能追上劣马。
植树问题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
【数量关系】 线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1
环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
解 (1)杏树有多少棵? 248÷(3+1)=62(棵)
(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
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差倍问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24-4)÷2=20÷2=10甲数二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例:有两堆煤,第二堆比第一堆多40吨,如果从第二堆中拿出5吨煤给第一堆,这时第二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第一堆的3倍。
原来两堆煤各有多少吨?分析:原来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多40吨,给了第一堆5吨后,第二堆煤比第一堆就只多40-5×2吨,由基本关系式(40-5×2)÷(3-1)-5=(40-10)÷2-5=30÷2-5=15-5=10(吨)第一堆煤的重量10+40=50(吨)→第二堆煤的重量还原问题是逆解应用题。
一般根据加、减法,乘、除法的互逆运算的关系。
由题目所叙述的的顺序,倒过来逆顺序的思考,从最后一个已知条件出发,逆推而上,求得结果。
例:仓库里有一些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
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多少吨?分析:如果第二天刚好售出剩下的一半,就应是19+12吨。
第一天售出以后,剩下的吨数是(19+12)×2吨。
以列式:[(19+12)×2-12]×2=[31×2-12]×2=[62-12]×2=50×2=100(吨)答:这个仓库原来有大米100吨。
四置换问题: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
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00张,总值18元8角。
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分析:先假定买来的100张邮票全部是20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20×100=2000(分),比原来的总值多2000-1880=120(分)。
小学数学10道经典应用题(附答案分析)
小学数学10道经典应用题分析,留给孩子做学霸!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解题思路: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
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答题: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
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解题思路:可先求出3箱梨比3箱苹果多的重量,再加上3箱苹果的重量,就是3箱梨的重量。
解:45+5×3=45+15=60(千克)答:3箱梨重60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
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解题思路: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
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答题:解:4×2÷4=8÷4=2(千米)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
每支铅笔多少钱?解题思路: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0.6÷[13-(13+7)÷2]=0.6÷[13—20÷2]=0.6÷3=0.2(元)答:每支铅笔0.2元。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
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
小学数学种典型应用题分类讲解附带例题和解题过程
1 归一问题【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掌握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审题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问题,并尝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题目,学生可以尝试将题目中的信息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分析问题在审题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并尝试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决。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意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和关键词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寻找等量关系在应用题中,等量关系是指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寻找等量关系,学生可以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寻找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或方程组。
四、计算计算是解决应用题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计算准确性和计算速度,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还需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符号的运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计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
通过审题、分析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和计算等步骤,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应用题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刚刚接触应用题,很多同学都会有些畏难的心理,其实,应用题并不是很难的,只是需要一些细心和耐心,只要你克服了这个心理,你就会发现,应用题其实并不难。
审题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明白了题目中的意思,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分析题意是解决应用题的必经之路,只有明白了题目的意思,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解题。
在题目中,你经常会遇到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这些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去解题。
数量关系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只有找出了数量关系,才能更好的去解题。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分类讲解附带例题和解题过程
常见题型: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如果甲先做了3天后, 乙加入一起做,还需几天完成?
解题方法:先计算甲、乙两人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时间和效率,然后根据题目条件列出方程,最后 求解未知数。
题目:钟表上分针 转动的速度是时针 的几倍。
题目:钟表上时针 转动的速度是分针 的几分之几。
题目:钟表上分针 转动一圈,时针转 动多少度。
添加 标题
定义:日历问题是指与日期有关的数学问题,通常涉及到平年、闰年的计算以及日历的转换等。
添加 标题
解题思路:首先确定问题的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于平年或闰年的计算,需要 了解平年或闰年的天数和月份的天数;对于日历的转换,需要了解不同年份或月份的转换规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题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 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 地位,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 途径。
01
代数应用题:涉及代数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 概念的问题,如鸡兔同笼问题。
03
概率与统计应用题:涉及概率、统计、数据分析等 概念的问题,如扔骰子求概率。
解题方法:解决 比例应用题的方 法通常包括找出 比例关系,建立 数学模型,然后 求解。
常见题型:例如 “一杯水中有 200克糖,糖和 水的比例是1:5, 求水的重量是多 少克?”
解题思路:首先 找出比例关系, 然后根据比例关 系建立数学模型, 最后求解。
定义:工程问题是指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数学问题,涉及到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等概念。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思路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思路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一、正确的找单位“1”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前提。
不管什么样的分数应用题,题中必有单位“1”。
正确的找到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首要任务。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分两种形式出现:1、有明显标志的:(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2)杨树棵数是柳树的3/5(3)小明的体重相当于爸爸的1/2(4苹果树比梨树多1/5条件中“占”“是”“相当于”“比”后面,分率前面的量是本题中的单位“1”。
2、无明显标志的:(1)一条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修。
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2)有200张纸,第一次用去1/4,第二次用去1/5。
两次共用去多少张?(3)打字员打一部5000字的书稿,打了3/10,还剩多少字没打?这3道题中的单位“1”没有明显标志,要根据问题和条件综合判断。
(1)中应把“一条路的总长”看作单位“1”(2)题中应把“200张纸”看作单位“1”(3)题中应把“5000个字”看作单位“1”。
二、正确的找对应关系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每道分数应用题都有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找到所求数量(或分率)和哪个分率(或数量)对应是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1、画线段图找对应关系。
(1)池塘里有12只鸭和4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2)池塘里有12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鹅?(3)池塘里有4只鹅,正好是鸭的只数的1/3。
池塘里有多少只鸭?用线段图表示一下这3道题的关系。
从画的图可以看出,画线段图是正确找对应关系的有效手段。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同时也可得出如下数量关系式: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2、从题里的条件中找对应关系一桶水用去1/4后正好是10克。
这桶水重多少千克?水的3/4=10 三、根据数量关系式解答分数应用题“三步法”掌握以上关系和数量关系式,解分数应用题可以按以下三步进行:1、找准单位“1”的量;2、找准对应关系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四、有效练习,建立模型,提升解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典型应用题解题思路
典型应用题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千米)1、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4,求这7个数。
2、秦奋的一次三科联赛中,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是95分,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9分,语文英语的平均分是94分.你能算出他语文,数学和英语各得多少分吗?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4、甲、乙、丙三个学生各拿出相同的钱买相同的画片,买来之后,甲、乙两人都比丙各多买了9张画片,因此他俩分别给了丙0.6元,问每张画片多少钱?5、商店里购进同样钱数的甲、乙两种糖果.已知甲种糖果每千克12元,乙种糖果每千克8元.现将这两种糖果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问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多少元?(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4774米,照这样计算,织布6930米,需要多少天?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档小学数学应用题复习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每次毕业考试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在总复习中它至关重要。
应用题的系统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对应用题的复习教学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小学的应用题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 、简单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含义:只含有一种基本数量关系,或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 .2、复合应用题:(1)复合应用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 .(2)主要类型:(1)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3)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4)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5)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3.复合应用题中典型应用题:题型数量关系解题思路题含义例名和方法称总量÷份数= 1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数量, 1 份数先求出单归份是多少(即单一量×所占份数一量,以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所求几份的一量为标问为标准,求出所要求数量准,求出所题的数量。
这类应用题另一总量÷(总要求的数叫做归一问题。
量÷份数)=所量。
求份数。
例:买 5 支铅笔要 0.6 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 支,需要多少钱?解( 1)买 1 支铅笔多少钱? 0.6÷5= 0.12 (元)( 2)买 16 支铅笔要多少钱? 0.12 ×16 =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 ÷5 ×16 =0.12 ×16 =1.92 (元)答:需要 1.92 元。
归解题时,先找出“总 1 份数量×份数先求出总例: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总数量”,然后再根据=总量数量,再根服用布 3.2米,改进裁剪方文案大全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总量÷1份数量据题意得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 题的问题,叫归总问=份数出所求的米。
原来做 791 套衣服的题。
所谓“总数量”总量÷另一份数量。
布,是指货物的总价、几数=另一每份现在可以做多少套?小时(几天)的总工数量解( 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作量、几公亩地上的米? 3.2 ×791 =2531.2 总产量、几小时行的(米)总路程等。
(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 ÷2.8= 904 (套)列成综合算式 3.2 ×791 ÷2.8 =904 (套)答:现在可以做 904 套。
例:甲乙两班共有学生 98简单的题人,甲班比乙班多 6人,求和已知两个数量的和大数=(和+目可以直两班各有多少人?差)÷ 2 接套用公解甲班人数=(98 +6)÷差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小数=(和-式;复杂的2=52 (人)问各是多少,这类应用差)÷ 2 题目变通乙班人数=( 98 -6 )÷2 题题叫和差问题。
后再用公= 46 (人)式答:甲班有 52 人,乙班有46 人。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总和÷(几倍例: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 1)=较小的共248 棵,桃树的棵数是大数是小数的几倍简单的题数杏树的 3 倍,求杏树、桃树和(或小数是大数的目直接利总和-较小各多少棵?倍几分之几),要求这用公式,复的数=较大解( 1 )杏树有多少棵?问两个数各是多杂的题目的数248 ÷(3 +1)= 62 (棵)题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变通后利较小的数×几( 2)桃树有多少棵? 62 和倍问题。
用公式。
倍=较大的数×3 =(棵)答:杏树有 62 棵,桃树有文案大全186 棵。
例: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及杏树的 3 倍,而且桃树比杏大数是小数的几倍两个数的差÷简单的题树多 124 棵。
求杏树、桃差(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倍- 1 )=目直接利树各多少棵?倍几分之几),要求这较小的数用公式,复解( 1 )杏树有多少棵?问两个数各是多较小的数×几杂的题目124 ÷(3 -1)= 62 (棵)题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倍=较大的数变通后利( 2)桃树有多少棵? 62 差倍问题。
用公式。
×3 =(棵)答:果园里杏树是 62 棵,桃树是 186 棵。
例: 100 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 40 千克,现在有油菜有两个已知的同类籽 3700 千克,可以榨油多量,其中一个量是另总量÷一少?一个量的若干倍,解个数量=解( 1 )3700 千克是 100 倍题时先求出这个倍倍数先求出倍千克的多少倍? 3700 ÷比数,再用倍比另一个数量×数,再用倍100 =37 (倍)问的方法算出要求的倍数比关系求( 2)可以榨油多少千克?题数,这类应用题叫做=另一总量40 ×37 = 1480 (千克)倍比问题。
列成综合算式 40 ×出要求的数。
( 3700 ÷100 )=1480(千克)答:可以榨油 1480 千克。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相遇时间=总简单的题例:到的水路长 392 千相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路程÷(甲速+目可直接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遇而行,在途中相遇。
乙速)利用公式,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开出问这类应用题叫做相总路程=(甲速复杂的题的船每小时行 28题遇问题。
+乙速)×相遇目变通后千米,从开出的船每小时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时间再利用公式。
两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地点同时出发(或 者在同一地点而不是同时出发,或者在 追及时间=追不同地点又不简单的题 及路程÷(快速 追 是同时出发)作同向 目直接利 -慢速) 及 运动,在后面的,行 用公式,复追及路程=(快 问 进速度要快些,在前 杂的题目 题 面的,行进速度较慢速-慢速)×追 变通后利 些,在一定时间之, 及时间用公式。
后面的追上前面的物体。
这类应用题就叫做追及问题。
线形植树 棵数=距离÷棵距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 + 1在距离、棵距、棵数环形植树棵数 先弄清楚 植 这三个量之间,已知树 =距离÷棵距 植树问题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的类型,然 方形植树棵数 问 第三个后可以利 =距离÷棵距 题 量,这类应用题叫做用公式。
- 4植树问题。
三角形植树棵数=距离÷棵距- 3行 21 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解 :392 ÷( 28 + 21 )= 8(小时)答:经过 8小时两船相遇。
例: 好马每天走120 千米,劣马每天走 75 千米,劣马先走 12 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解( 1 )劣马先走 12 天能走多少千米? 75 ×12 =900 (千米)( 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 900 ÷(120 - 75 )= 20(天)列成综合算式 75 ×12 ÷( 120 -75 )= 900 ÷45= 20 (天)答:好马 20 天能追上劣马。
例: 一条河堤 136 米,每隔 2米栽一棵垂柳,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解 136 ÷2+1=68+1=69 (棵)答:一共要栽 69 棵垂柳。
文案大全这类问题是根据题目的容而得名,它的年主要特点是两人的龄年龄差不变,但是,问两人年龄之题间的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发生变化。
这是与列车行驶有列关的一些问题,解答车时要注意列车车身问的长度。
题实用标准文档面积植树棵数=面积÷(棵距×行距)年龄问题往往例 1 爸爸今年 35 岁,亮亮今年 5 岁,今年爸爸的年龄与和差、和倍、是亮亮的几倍?明年呢?差倍问题有着可以利用解 35 ÷5=7(倍)密切联系,尤其“差倍问( 35+1 )÷(5+1 )= 6 与差倍问题的题”的解题(倍)解题思路是一思路和方答:今年爸爸的年龄是亮致的,要紧紧抓法亮的 7倍,住“年龄差不明年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变”这个特点。
6倍。
例:一座大桥长 2400 米,火车过桥:过桥一列火车以每分钟 900 米时间=(车长+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桥长)÷车速开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火车追及:追要 3及时间=(甲车分钟。
这列火车长多少长+乙车长+大多数情米?距离)况可以直解火车 3 分钟所行的路程,÷(甲车速-乙接利用数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车速)量关系的的和。
火车相遇:相公式。
( 1)火车 3分钟行多少遇时间=(甲车米? 900 ×3 =2700(米)长+乙车长+( 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距离)2700 - 2400 =300 (米)÷(甲车速+乙列成综合算式 900 ×3 -车速)2400 = 300 (米)答:这列火车长 300 米。
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例:从时针指向 4点开始,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解钟面的一周分为 60 格,就是研究钟面上时分针的速度是分针每分钟走一格,每小时走 60 格;时针每小时走针与分针关系的问时针的 12 倍,5格,每分钟走 5/60 =时题,如两针重合、两二者的速度差变通为“追钟针垂直、两针成一为 11/12 。
1/12及问题”后问线、两针夹角为通常按追及问格。
每分钟分针比时针多可以直接题60 度等。
时钟问题题来对待,也可走( 1 -1/12 )= 11/12利用公式。
可与追及问题相类以按差倍问题格。
4点整,时针在前,分针在后,两针相距 20 格。
比。
来计算。
所以分针追上时针的时间为 20 ÷(1 -1/12 )≈ 22(分)答:再经过 22 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工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程的具体数量,只提出问“一项工程”、“一题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 1 ”表示工作总量。
关键是把工作变通后可例 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总量看作“1 ”,以利用上这样,工作效率述数量关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队单就是工作时间系的公式。
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现在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完成两队合作,需要几天完工作总量的几成?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由于没有给出这项工程的作量、工作效具体数量,因此,把此项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工程看作单位 1 。
甲队独做列出算式。
文案大全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正的比值一定(即商一反定),那么这两种量比就叫做成正比例的例量,它们的关系叫做问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题应用题是正比例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