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凸透镜》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如焦点、焦距等。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像距与成像特点之间的关系。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准确记录和分析凸透镜成像的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理解物距、像距与成像特点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等。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应用实例,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凸透镜为什么能有这么多不同的成像效果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凸透镜的基本概念介绍凸透镜的结构,中间厚、边缘薄。
讲解焦点和焦距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会聚点,即焦点,测量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提出猜想:与物距、像距、凸透镜的焦距等有关。
3、设计实验介绍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等。
指导学生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确定实验步骤:保持凸透镜的焦距不变,改变物距,使物距分别在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的范围内,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像的性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凸透镜青岛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凸透镜青岛版题目: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凸透镜引言:本教案是针对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凸透镜一单元进行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凸透镜的定义、特点、应用以及实验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教学目标:1. 知道凸透镜的定义并能根据形状进行分类;2. 理解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3. 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 进行凸透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规律。
二、教学内容:1. 凸透镜的定义及分类;2. 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3. 凸透镜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 凸透镜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凸透镜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凸透镜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第二步:知识讲解(10分钟)1. 解释凸透镜的定义:凸透镜是一种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呈园盘形。
2. 分类介绍不同形状的凸透镜:凸透镜根据形状可分为双凸透镜和平凸透镜。
第三步:特点和作用(15分钟)1. 讲解凸透镜的特点:凸透镜有两个面,即薄的中央面和厚的边缘面;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使平行光线会聚或发散。
2. 解释凸透镜的作用:凸透镜可以增大物体的看得见的大小、变亮、成像等。
第四步:应用实例(15分钟)1. 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子,如显微镜、老花镜等,并让他们尝试举出更多的例子。
2. 讨论凸透镜在工业中的应用,如摄影、放大器等,并给予适当的解释。
第五步:凸透镜实验(30分钟)1. 设计实验流程,要求学生准备好凸透镜、光源、白纸等实验器材。
2. 学生依次进行实验:将凸透镜固定在支架上,用光源发射平行光线,观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现象。
3.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总结规律。
第六步:概念总结(10分钟)学生通过回答提问,总结课堂上所学的关于凸透镜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以及课堂上的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小学科学《凸透镜》优秀教案
【课题】:凸透镜【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教学目标】1.能针对凸透镜聚光、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借助器材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明确“观察现象一大胆假设一设计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分析一得出结论” 的科学研究过程。
2.在凸透镜作用探究活动中,学会友善地与同组的同学交流观点,安静地倾听别人发言,实验中及时记录,实验后有序整理实验材料。
3、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尝试在生活中借助凸透镜的作用解释或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研讨凸透镜聚光和成像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动手之前的思考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对透过凸透镜的光行进路线的猜想、验证和分析,体验科学研究的特定过程。
【教学准备】冰块磨成的凸透镜,各式各样的玻璃凸透镜(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凸凹透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透明的玻璃瓶、塑料瓶、废旧灯泡、玩具激光灯、熏香、望远镜,照相机,提示卡,研究记录单,以及凸透镜应用的图片和塑料瓶自制放大镜取火等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动画故事:一位野外探险者在冰天雪地里迷路,需要取暖煮食,能找到木材却没有火源。
他捞上一块冰,准备打磨打磨,借助冰来取火。
教师引导思考:他要把冰打磨成什么形状?学生小组思考、讨论。
学生说出:将冰磨成中间原,四周薄的形状,就像我们用的放大镜一样,可以聚光取火。
师适时展示用冰磨制好的凸透镜,画出凸透镜的形状并板书课题《凸透镜》教师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玻璃凸透镜(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凸网透镜)【设计意图:开篇动画故事导入,情景生动,吸引学生一起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凸透镜的“凸” “透”特点。
针对很多学生喜欢玩凸透镜的放大、聚光游戏却不深究的现状,强调冰块的形状,学生明白凸透镜的名称源于镜片的特点,同时激发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小组学习探究新知活动一:凸透镜的问题探究分类老师提示:关于凸透镜,你有哪些问题想研究?预设1:学生提出各种与凸选镜相关的问题。
L让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问题:我想研究凸透镜的哪些秘密学生提问:凸透镜为什么能放大字?凸透镜为什么能点燃火柴?凸透镜是怎么做出来的?凸透镜是谁发明的?凸透镜都有什么用处?现场回答。
小学科学25《凸透镜》教案
小学科学25《凸透镜》教案凸透镜教案引言: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眼镜、电子设备和光学仪器等等。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教授凸透镜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授凸透镜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光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验证凸透镜的成像规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材;2. 小黑板或白板和笔;3. 凸透镜实验装置、灯泡、光屏等实验材料;4. 学生的实验手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一个小实验引入凸透镜的概念。
将一个凸透镜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看到通过凸透镜可以使物体看起来变大。
随后,提问学生凸透镜对光的传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光经过凸透镜会发生什么变化。
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板书,向学生介绍凸透镜的定义和特性,以及光在凸透镜上的折射规律,并示意图解说明。
3. 实验演示(20分钟):使用凸透镜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演示。
将凸透镜装置放在黑板前方,通过调整灯泡和光屏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灯泡的成像大小和位置的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成像的规律,并帮助他们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4. 讨论与总结(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提问学生在实验中,灯泡放在什么位置时,成像会变大?当灯泡的距离改变时,成像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导他们发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进行总结。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布置几道与凸透镜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答案。
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加深对凸透镜的理解。
6. 拓展与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拓展凸透镜的应用领域,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凸透镜》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科学《凸面镜》教课方案西关中心小学杜冰【教课目的】1、掌握凸面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特色,并会使用凸面镜。
2、培育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面镜成像的实验;归纳归纳能力——经过频频实验,归纳凸面镜成像大小的规律。
3、经过实验和制作,培育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经过研究凸面镜的成像规律,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
【教课重难点】凸面镜成像的规律【教课准备】1、分组实验资料:光学实验盒(凸面镜、纸屏、蜡烛、火柴等)放大镜,滴管,盛水的玻璃杯2、课件:凸面镜光学表示图、成像表示图【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导入:同学们,老师今日特地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
老爷爷用到它,念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学生自由猜谜。
教师依据实质状况随机指引,揭露谜底是老花镜,而后指出老花镜实质上是凸面镜。
引入今日的课题《凸面镜》。
二、师生互动研究新知(一)学生疏组进行察看实验活动:亲近接触,认识凸面镜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师出示一个放大镜)。
请大家认真察看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哪些特色?我们比一比看一看谁察看得认真。
1、学生疏组察看:(教师随机指导)(此察看活动大概需要3— 4 分钟要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直到每一起学都认真察看一遍,以知足学生的好奇心)2、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沟通描绘自己所察看的放大镜。
3、学生疏小组报告察看结果小结:经过方才的察看,我们发现,这些放大镜固然有的中间厚一些,有的薄一些,实验用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构成,但它们的共同特色是:边沿薄,中间厚,镜片透明。
人们依据放大镜这一特色,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凸面镜。
(板:凸面镜)我们把中间厚、边沿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面镜。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对于凸面镜的知识。
(二)亲自体验,分组研究凸面镜的作用同学们从前玩过放大镜和激光灯吗?那你必定有好多弄法!你想如何玩?会有什么发现?每一个小组商议一个玩的方案,在做好简单的分工,玩的过程要实时记录产生的问题、迷惑和自己的发现。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设计
《凸透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2、能通过观察\试验,探究到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3、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2、合作与交流,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知识目标: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平面镜片一号信封:凸透镜片二号信封:放大镜零件实验盒:凸透镜、蜡烛、黑屏、火柴、小碟制作盘:试管、塑料杯、量筒、滴管、针管、塑料筒、一瓶水等三、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老朋友登场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出示玻璃)这位老朋友,就在你的桌上,谁来说说它的特点?二)认识凸透镜的特点:了解凸透镜的外形特征:1)想认识新朋友吗?有个条件,观察一下它们的相同点和外形的不同点,行吗?快去一号信封里把它“请”出来吧。
2)[学生观察]3)学生汇报:4)原来它们都是透明的啊![板书:透明透]这位新朋友的外形还有边缘薄,中间厚/或是中间鼓/凸出来的特点,这一点也记录下来。
[板书:边缘薄中间厚凸]5)你在生活中还曾见过这位新朋友吗?6)小结:像这种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我们叫它“凸透镜”。
(板书“镜”)。
1)但是单独拿着镜片观察很不方便,让我们来组装一个放大镜好吗?去用2号信封里把零件找出来,比比哪组动作快。
2)[学生组装放大镜]3)谁来谈谈放大镜有哪几部分组成的?[镜片:凸透镜、镜框、镜柄]小结:有了这样的构造会使我们的观察方便多了。
三)寻找凸透镜的作用:1、利用放大镜观察:1)让我们用这把凸透镜,研究一下它能做些什么吧!2)学生观察:3)学生汇报:[板书:成像:放大倒立聚集光线4)小结:刚才同学们是用凸透镜直接去观察,今天我们还有幸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
2、激光灯演示凸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1)演示实验:仔细观察它还会帮助你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作用呢!(出示激光灯),2)学生汇报:这个凸透镜使光线发生了折射。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案本课将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为此,需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实验材料,如光学实验盒、放大镜、滴管、盛水的玻璃杯等。
同时,本课还提供了一个实验记录表,以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猜想和发现。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将了解凸透镜的种类和功能特点,探究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将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并体验科学的乐趣。
由于学生对于凸透镜的命名可能存在一些陌生,因此本课将从放大镜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作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了一个猜谜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接着,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认识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最后,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制作能力。
整个课程需要1个课时。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项实验,探究凸透镜有成像的规律。
请你们先准备好一个凸透镜、一个白纸、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细竹签。
把小灯泡放在一边,把竹签放在另一边,然后用手持凸透镜对着小灯泡,让光线通过凸透镜,最后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像。
同学们可以试着调整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2)同学们开始实验,有些同学发现,当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增加时,像会变得更小,而当距离减小时,像会变得更大。
还有些同学发现,当调整凸透镜和小灯泡的距离时,像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3)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调整距离会改变像的大小和位置呢?同学们可以尝试用手指代替竹签,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经过探究,同学们发现,像的大小和位置与凸透镜和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小,像就越大;距离越大,像就越小;像的位置也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4)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凸透镜有成像的规律,即距离越小,像就越大;距离越大,像就越小;像的位置也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设计
凸透镜的作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作用的实验。
2. 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课前准备:学生自由搜集关于凸透镜所有的信息资料。
实验活动准备:激光器、纸屏、蜡烛、火柴、放大镜。
视频课件:凸透镜。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提纲:搜集有关凸透镜的所有信息资料例如:1.什么是凸透镜?凸透镜的形状特点?2.2.凸透镜的作用?3.3.凸透镜应用?二、展示交流预习情况1.各小组内部交流总结,相同的内容不要重复。
2.班内展示,学生自由展示自己搜集的凸透镜资料,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3.简单总结三、(同学们,大家刚才展示了自己搜集的资料,下面看看我搜集的视频课件,看一看和大家自己搜集的凸透镜资料是否一样。
1.看视频课件,凸透镜的结构特点,暂停。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仔细观察实验台上的凸透镜的样子,和自己搜集的凸透镜资料说的,和视频课件中说的,是否一致。
2.看视频课件,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暂停。
(1)分组实验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展示,进行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
(2)看视频课件,凸透镜为什么有放大作用呢?暂停(大家搜集的资料里说,是因为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下面我们做一个演示实验看看凸透镜是否真能使光线发生折射。
)演示实验活动:清点实验器材,激光灯、凸透镜,教师学生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总结:大家大家搜集的资料里说,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我们做了实验确实凸透镜能使光线发生折射。
下面我们看看视频课件是怎样说明的?看视频课件,凸透镜放大作用原理,及凸透镜应用实例。
3.看视频课件,凸透镜的聚焦作用,暂停分组实验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展示,室外进行实验活动。
提醒注意实验安全:不能用凸透镜看太阳,以防烧坏眼睛。
做实验时,远离易燃易爆物。
教师巡回指导。
《凸透镜》五年级科学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青岛版
《凸透镜》五年级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放大镜并了解放大镜的作用(聚光、成倒像、放大物体的像);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放大镜,培养学生创新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制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凸透镜及支架、纸屏、蜡烛及烛台、胶带、火柴、保鲜膜、玻璃器皿、激光灯。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用手摸一摸家里的放大镜或者是爷爷奶奶的老花镜,你会发现这些镜片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呢?2.猜想一下我们家里的爷爷奶奶的老花镜有什么作用呢?二)【实验(观察)探究】1.合作讨论交流设计方案:我们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请选择一个猜想,进行设计一个方案进行研究。
活动要求:在小组长的主持下小组共同商讨选定验证一个放大镜的猜想。
参考课本提示独立思考p14-p15.小组内讨论交流,做好方案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的具有作用组内的实验计划①实验材料:②实验过程与结论:实验项目项目一:项目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课题5:凸透镜实验注意事项:2.实验方案汇报:我们比一比哪一组的实验计划最详细,效果最好。
(过程要求:认真听,可以提问。
最后根据交流所得完善自己的实验计划)3.实验探究(有能力的小组,可以按照方案多做其它组的实验)按照实验计划中的过程进行实验:各个小组按照自己猜想及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①组长分配任务:一名记录员,两名操作员,其余观察。
②组长领取实验材料③按计划实验:要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
三)【实验展示质疑】(一个组一名发言人进行展示,同伴进行补充。
其他组可以提问质疑)向全班讲解展示实验结果,并说明实验过程及现象。
小学五年级科学《凸透镜》教学设计
《凸透镜》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科学)荐家学区小学宁玉庆2012.4小学五年级科学《凸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凸透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特点,并会使用凸透镜。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光学实验盒(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放大镜,滴管,盛水的玻璃杯2、课件:本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一支探险队,在他们到达南极的途中,遇到了特大暴风雪。
等到风停雪止天放晴时,饥肠辘辘使他们想起生火做饭的事儿。
这时发现,由于全力以赴同暴风雪搏斗,存放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
这可怎么办呢?要知道这儿天寒地冻,遍地冰雪,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所有的食品都冻得像石头一样,没有火种,这种“石头”怎么吃呢?再说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回去取火种,来回也需十几天,怎么办呢?有的人绝望了,认为没死在暴风雪中,却要死在饥饿中。
正当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探险队员提出了“用冰取火”的建议。
引入今天的课题《凸透镜》。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请大家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仔细。
1、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师出示一个放大镜)。
实验用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2、边缘薄,中间厚,镜片透明。
人们根据放大镜这一特点,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凸透镜。
3、第一个作用:放大用你的放大镜观察一下身边的物体(二)老师演示实验:凸透镜的第二个作用:聚光1、同学们以前玩过放大镜?那你一定有很多玩法!你想怎样玩?会有什么发现?2、教师演示聚光作用(三)亲手实践,探究凸透镜有成像的规律(1)实验指导咱们继续来尝试一种新的玩法,好不好?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
小学科学《凸透镜》优秀教案
【课题】:凸透镜【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教学目标】1. 能针对凸透镜聚光、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借助器材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明确“观察现象--大胆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总结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
2. 在凸透镜作用探究活动中,学会友善地与同组的同学交流观点,安静地倾听别人发言,实验中及时记录,实验后有序整理实验材料。
3、了解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尝试在生活中借助凸透镜的作用解释或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研讨凸透镜聚光和成像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动手之前的思考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对透过凸透镜的光行进路线的猜想、验证和分析,体验科学研究的特定过程。
【教学准备】冰块磨成的凸透镜,各式各样的玻璃凸透镜(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凸凹透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透明的玻璃瓶、塑料瓶、废旧灯泡、玩具激光灯、熏香、望远镜,照相机,提示卡,研究记录单,以及凸透镜应用的图片和塑料瓶自制放大镜取火等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动画故事:一位野外探险者在冰天雪地里迷路,需要取暖煮食,能找到木材却没有火源。
他捞上一块冰,准备打磨打磨,借助冰来取火。
教师引导思考:他要把冰打磨成什么形状?学生小组思考、讨论。
学生说出:将冰磨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形状,就像我们用的放大镜一样,可以聚光取火。
师适时展示用冰磨制好的凸透镜,画出凸透镜的形状并板书课题《凸透镜》教师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玻璃凸透镜(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凸凹透镜)【设计意图:开篇动画故事导入,情景生动,吸引学生一起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凸透镜的“凸”“透”特点。
针对很多学生喜欢玩凸透镜的放大、聚光游戏却不深究的现状,强调冰块的形状,学生明白凸透镜的名称源于镜片的特点,同时激发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小组学习探究新知活动一:凸透镜的问题探究分类老师提示:关于凸透镜,你有哪些问题想研究?预设1:学生提出各种与凸透镜相关的问题。
1.让学生自主提出研究问题:我想研究凸透镜的哪些秘密学生提问:凸透镜为什么能放大字?凸透镜为什么能点燃火柴?凸透镜是怎么做出来的?凸透镜是谁发明的?凸透镜都有什么用处?现场回答。
青岛版小学科学《凸透镜》完美教案
科学学科完美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5课《凸透镜》【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观察放大镜入手,首先完成从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再以探究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镜片的特点及凸透镜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比较熟悉放大镜,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的放大、聚光作用,但对将放大镜称为凸透镜,却有些陌生,对于凸透镜成像作用知之甚少,教学中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教学目标】1.能独立利用器材做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探究和发现,学会合作交流,懂得交流与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
3.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凸透镜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
【教学具准备】放大镜、光学实验盒(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记录单、收集、整理与凸透镜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魔术师,想认识它吗?(出示放大镜)指生说说这是什么?2.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生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拆一拆,观察放大镜跟大家说说它包括哪几部分?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3.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
4.让学生在小组之间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用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边缘薄,中间厚,镜片透明。
人们根据放大镜这一特点,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凸透镜。
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板书:凸透镜)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质疑:你知道像凸透镜这种镜片有什么魔法吗?预设1:学生发现利用凸透镜观察到的较近距离的物体变大了,即研究凸透镜有放大物像的作用。
小学科学《凸透镜》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凸透镜学习目标:1、掌握凸透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特点,并会使用凸透镜。
2、培养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能力。
3、愿意合作与交流,养成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态度。
学习重点: 知道凸透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作用,会简单使用凸透镜。
学习难点: 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
教具准备:放大镜、手电筒、蜡烛、火柴、成像屏、支架、多媒体课件、凸透镜成像实验微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大声朗读一下:生: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
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
奶奶用到它,做出针线活人人夸。
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师:同学们能猜到谜底吗?生:放大镜。
师:同学们说得太对了,下面我们就来观察一下放大镜。
二、观察放大镜1.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讨论放大镜的结构。
2.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件图片标示。
小结:放大镜分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
图片展示不同外形的放大镜,寻找它们的异同点:(学生边说,教师边引导,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不同:形状各异相同:镜片都是中间厚、边缘薄从而明确凸透镜的概念: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三、凸透镜的作用。
每个小组都有放大镜、蜡烛、火柴、成像屏、支架、手电筒等器材。
1、教师分组介绍实验器材,出示实验注意事项,并找一名学生朗读:(1)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后再开始实验,实验中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2) 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3) 注意安全,小心蜡烛烫伤。
实验完成后,及时灭掉蜡烛。
(4) 不要直视手电筒光源。
2、各小组玩放大镜,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结束,小组派代表发言,交流实验情况。
4、教师展示凸透镜成像实验微课,讲解这一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发现。
5、教师课件展示实验记录单,总结3 组实验过程及发现。
小结: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四、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既然凸透镜有这么多的功能,那么它在生活中肯定有广泛的应用,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凸透镜?(学生说一说。
《凸透镜》课堂教案
《凸透镜》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定义、形状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包括焦距、焦平面、放大率等。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凸透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凸透镜的定义和形状2.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3. 凸透镜的放大率4. 凸透镜的应用5. 凸透镜实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的定义、形状、光学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凸透镜的放大率计算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凸透镜的性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凸透镜的光学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凸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引出凸透镜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凸透镜的定义、形状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光学性质。
3. 实验演示:进行凸透镜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凸透镜的放大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凸透镜的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6.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凸透镜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凸透镜定义和光学性质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凸透镜放大率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光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光学仪器制造厂,了解凸透镜的生产工艺。
3. 开展凸透镜创新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化实验方案,确保实验效果。
3. 反思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凸透镜》课堂教案
《凸透镜》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凸透镜的定义、形状和特点。
2. 掌握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包括会聚光线、成实像等。
3. 学会使用凸透镜进行简单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凸透镜的定义、形状和特点;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凸透镜的光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凸透镜的性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凸透镜的作用。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凸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凸透镜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等。
2. 教学课件和图片。
3. 教学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凸透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这样的透镜吗?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凸透镜。
2. 探究凸透镜的形状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凸透镜,发现它的中间比边缘厚,两边呈弯曲状。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凸透镜,感受其形状特点。
3. 学习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发现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
教师讲解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
4. 凸透镜应用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凸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凸透镜的作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收获。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和光学性质。
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利用了凸透镜的原理?如何设计一个凸透镜实验?7. 作业布置请学生完成凸透镜形状特点和光学性质的练习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凸透镜》教学设计
西关中心小学杜冰
【教学目标】
1、掌握凸透镜放大、聚光、使物体成像的特点,并会使用凸透镜。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光学实验盒(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放大镜,滴管,盛水的玻璃杯
2、课件:凸透镜光学示意图、成像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
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
学生自由猜谜。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引导,揭示谜底是老花镜,然后指出老花镜其实是凸透镜。
引入今天的课题《凸透镜》。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师出示一个放大镜)。
请大家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仔细。
1、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
(此观察活动大约需要3—4分钟要保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直到每一同学都仔细观察一遍,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
3、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放大镜虽然有的中间厚一些,有的薄一些,实验用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边缘薄,中间厚,镜片透明。
人们根据放大镜这一特点,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凸透镜。
(板:凸透镜)
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凸透镜的知识。
(二)亲身体验,分组研究凸透镜的作用
同学们以前玩过放大镜和激光灯吗?那你一定有很多玩法!你想怎样玩?会有什么发现?每一个小组商量一个玩的方案,在做好简单的分工,玩的过程要及时记录产生的问题、疑惑和自己的发现。
学生分小组商议、分工、进行探究,记录。
气氛活跃,热烈。
教师在小组内巡视,并做提示:不要用激光灯照射眼睛!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1.学生分小组研究凸透镜放大和聚光的作用,然后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教师小结:看来,玩中真有大名堂!通过玩,我们发现了凸透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你们真棒!
(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尽情地玩,并时刻提示学生怎样做有危险性在玩中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许多发现,教师应恰当地进行点播,使学生清楚放大镜的放大和聚光的作用。
)
2.亲手实践,探究凸透镜有成像的规律
(1)实验指导
咱们继续来尝试一种新的玩法,好不好?老师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实验材料。
(实验器材每四人一组,每组的实验装置为:蜡烛、火柴、凸透镜、纸屏、小瓷盘。
实验桌上有一张记录卡。
)
大家把蜡烛、凸透镜、纸屏直立在桌面上,然后用火柴点燃蜡烛(师提示要注意安全),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的位置,看看有什么发现?
实验时注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实验,小组长分好工,把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记录在《实验记录卡》中。
(2)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学生分组开始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分组上台展示记录表并介绍实验方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及时点评,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刚才每个个小组的代表向我们演示了他们的发现,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再结合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将大量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或得出什么结论。
(4)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与说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离纸屏远时,纸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像;
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远,距离纸屏近时,纸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像。
通过这次实验,你们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谈感想。
这节课的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次实验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不一定完全科学。
科学结论是需要反复实验的,反复验证的。
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将课上探究活动延伸至课下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像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凸透镜的这些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并且凸透镜中蕴含了许多科学道理。
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凸透镜应用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进一步开展研究,去探究更多的光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