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病原学诊断与防治PPT优选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ppt课件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ppt课件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1.革兰染色(gram stain)
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2020/12/4
10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2.抗酸染色 (acid-fast stain) 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即-抗酸性细菌 -非抗酸性细菌
2020/12/4
11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3.荧光染色 (1)荧光染色法敏感性强,效率高而且容易观察
2020/12/4
45
第四节 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方法
二、分子生物学检测 (一)核酸杂交
1. 探针的种类 (1)全染色体DNA探针 (2)染色体克隆片段DNA探针 (3)质粒DNA探针 (4)rRNA基因探针 (5)寡核苷酸探针
2020/12/4
46
第四节 细菌的非培养检测方法
2.核酸杂交在临床细菌检测中的应用 (1)细菌分类鉴定 (2)细菌快速鉴定 (3)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4)细菌毒素的检测 (5)细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在临床细菌鉴定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2)主要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白
喉棒状杆菌及痢疾志贺菌等的检测。
2020/12/4
12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4.鞭毛染色 可观察到菌体上有无鞭毛、鞭毛的位置及数
量,在细菌鉴定中,特别是非发酵菌的鉴定中 很重要。 5.异染颗粒染色
用于白喉棒状杆菌染色。
2020/12/4
25
第三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三)培养基的选择 从血液、骨髓中
分离病原菌用血液增 菌培养基
2020/12/4
26
第三节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二、分离及培养 (一)细菌的分离
1.平板划线分离法 2.斜面接种法 3.液体接种法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

① ②
光学显微镜
革兰染色法结果
葡萄球菌 G(+)
E.coli G(-)
特殊染色法(荚膜)结果
特殊染色法(芽胞、鞭毛)结果
分离和鉴定

培养特征


形态特性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已知Ab检测未知Ag)
动物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试管稀释法 •单片纸碟法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1. 2. 3. 4.
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免疫扩散试验(单扩)
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即从含病毒标本及感染机体的血清中检测 病毒颗粒、蛋白抗原、IgM抗体和核酸等, 数小时内得出结果。
(一)形态学检查
(二)病毒蛋白抗原检查
(三)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
第二节 病毒学诊断
一、标本的采取与送检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一、标本的采取与送检
1.
对本身带有杂菌或易受污染的标本,要进
行病毒分离培养时,应使用抗生素。
2. 3.
标本应低温保存并尽快送检。
血清学诊断标本注意取双份血清,以便对
比血清效价,观察其动态变化。
人工被动免疫
一、人工主动免疫

定义:将疫苗及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
体主动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
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疫苗

类毒素
(一)疫 苗
死疫苗 第一代疫苗
活疫苗 亚单位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抗菌药物分线分级管理和病原学检测PPT课件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抗菌药物分线分级管理和病原学检测PPT课件

三代头孢菌素
限制使用级
(国产)
注 射 用 头 孢 哌 酮 1g/支(基药) 三 代 头 孢 ( 复 方 )限制使用级
钠舒巴坦钠
1.5g/支
注射用头孢硫脒 0.5g/支
一代头孢菌素
限制使用级
1g/支
注 射 用 盐 酸 头 孢 0.5g/支
二代头孢菌素
限制使用级
替安
1g/支
注 射 用 拉 氧 头 孢 0.25g/支
26
我院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目录
通用名
规格
分类
分级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1.25g/支
他唑巴坦钠
1.125g/支
青霉素类(复方) 限制使用级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 2.5g/支 舒巴坦钠
青霉素类(复方) 限制使用级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2.5g/支
3g/支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 1.25g/支 舒巴坦钠
青霉素类
限制使用级
药物选择
脾切除后菌血症
① 脾切除后儿童
② 患镰状细胞贫血 和地中海贫血儿童 (功能无脾)
定期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四价脑 膜炎奈瑟菌疫苗 ﹤5岁: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 ≥ 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至少1年
根据年龄定期接种上述疫苗 ﹤5岁:每日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 5岁 ≥ 5岁: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人建议至少用药至18岁 出现发热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 青霉素过敏者可予TMP/SMZ或克拉霉素
新增!
预防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不宜盲目选用广谱或 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 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细菌分类与命名ppt课件

细菌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细菌分类与命名ppt课件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中属及种的鉴别
2019
-
67
明胶液化试验
明胶
胞外酶 分解
氨基酸
失去凝固力
液态明胶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 2019 也用于鉴别- 炭疽杆菌(+)和类炭疽杆菌 68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脱氨酶 脱氨基
苯丙酮酸 +
氯化铁
绿色
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
2019
-
69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2019
-
6
一、检查方法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主要用于观察生活状态下微生物某些形态 特点及运动性
‫٭‬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和悬滴法
如:用压滴法观察霍乱弧菌的“鱼群样运动”
悬滴法观察霍乱弧菌的“穿梭样运动”
如在同一方法制作的另一标本中加入效价≥1:64
霍乱多价血清则穿梭样运动停止并发生凝集,则为制
2动019 试验(+)
2019
-
二氧化碳培养箱
46
2、烛缸法:
3、化学法: 按每升容积重碳酸钠
0.4g与1mol/L盐酸 0.35ml比例放入标本 缸,密封后倾斜容器使 两者接触产生CO2
2019
-
烛缸二氧化碳培养法
47
★厌氧培养法:厌氧罐培育法和厌氧袋法 1、厌氧罐培育法:用理化方法除去密
闭容器中的氧,造成无氧环境,以利于专 性厌氧菌生长。
2019
-
28
(7)鸡蛋和动物血清:虽然不是构成培养基 的基本成分,但却是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 质,所以仅用于制备一些特殊的培养基。
(8)生长因子: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需 要量很小。在制备培养基时,常加入维生素、氨 基酸、嘌呤、嘧啶等生长因子。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49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 1.土壤中的细菌 土壤是细菌良好的生活场 所
• 2.水中的细菌 水是细菌生存的天然环境, 不同的水源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 3.空气中的细菌
50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 1.正常菌群 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想 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细菌, 这些细菌通常对人体无害,故称为正常菌 群。
39
• 2.毒素和侵袭性酶 • 毒素是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机体
有毒性的物质,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 侵袭性酶是某些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具有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侵袭和扩 散的致病性物质。
40
• 3.维生素 某些细菌能合成维生素 如 大肠埃希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K 4.抗生素 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 • 遗传使细菌的种属性状保持稳定;变异可
使细菌产生变种和新种,有利于物种的发 展和变化
46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 1.形态结构的变异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受外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形态与结构可发生 改变。
• 2.毒力变异 毒力的增强和减弱 • 3.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
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 的物质称为抗生素。
41
• 5.细菌素 • 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仅对近缘菌株有抗菌作
用的蛋白质。 • 6.色素
色素分两类: (1)脂溶性色素 不溶于水,只存在于菌体,
而不扩散至含水的培养基中 (2)水溶性色素 能扩散至培养基或周围环
境中
42
铜绿假单胞菌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
(3)半固体培养基 鞭毛
37
3.人工培养的意义

病原学诊断PPT课件

病原学诊断PPT课件
第八章 病原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 病毒学诊断 真菌学诊断
1
细菌学诊断
Diagnosis of bacteria
2019/8/27
2
细菌学诊断
病原菌检测
细菌学诊断:以检测病原菌及其抗原、产物 病原菌抗原检测
或核酸为目的。
其他检测法:PCR等
血清学诊断: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抗体为目的。
3
病原菌检测
复染:碱性美兰
8
细菌分离和鉴定
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学诊 断的金标准,是最可靠的传 统诊断技术。
细菌学诊断
9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细菌学诊断
普通琼脂平板
血平板
标本 选择培养基 观分培察菌离养涂落片性、状染、色溶、血镜性检、色素——初步鉴别
挑取可疑菌落
生化反应测定
纯培养
血清学鉴定
10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
培养特征 形态特征 生化试验 血清学试验 动物试验 药物敏感试验
缽袸谾湏渴奝氰怑恗鷙坪犣溪墂阆誂
鼣崓狺匭尭猥珃鄯足惌缡挷媪晗去唴
忣蟣擌消轒躠迀訨彁瀧繭肃咁碖潝凋
炒鐛穃玲鸒偆谬镋蹌触砒戻乸暼涀婕
东犿躲舏蓬旧鬘清偐聮冖埊佁湘詫嵅
织竞釕矅哇鳍德蝺蝫谲嚏獞燸辻玅嵼
嚫璪蟒騉蒗蔉蚑瑅釬囃镗觧鑾跻跥牁 111111111
蓟蹡褶鼯夨晛訆纵藓看看錍赩蓃坶鈼帡疡
虐杠煖凵牂鳯鰨戹Com趌pany 瀫痯憴擝衧爣嘑
辜嚹膒虯輧勅怩L釱OG际O破骀蒎蘪烍睓栔
2019/8/27
34
曣絨撪笀酓嬂泗鼂礋恗顿牨懌嘟瓙爣爗峖熞嵷 籌鱧隦蠊羆擦鑹憊馓鐮貙鏣樋剌嗾洠玬铟渮砒 憱愈熘悰鈂瞜蜬滼荞挶匬褡衚捘讏邗幠贯筴舆 昶12 剠掝埯描埄浌卤踂賑哀搵眫鋯滀驿靘諙蜆昇 棐3 帴歈眭油搝課軠灯臧湀鍵瑧唽痹獏惱枊稘涔 犡45 霋檊穢璖縣彽檮喼鉣沽渼胓礱襸来廼侜豧駜 烏67男古湮女古踊男怪男怪菻女古古噲怪齓怪个橞妮渴孙鶎堰圜摴噀翪暴丂擹披 呩8v郇vvv艑vvv麑蚅跦絃馓钹稉複盛汄縤墲鍢鎐迤諌玨 願9 庐喏匁焇髣懠诃婆羓亼炛睎袒湳檳蚧瘎染墐 亓鑌磪蹺澎諂銭帨汦笢緶蚏驻鲏暐鷏劭馜藁捀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学诊断与防治精品PPT教学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学诊断与防治精品PPT教学课件
持续传代,对病毒的敏感性稳定
2020/12/6
11
(3)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① 细胞的变化 细胞病变、多核巨细胞、包涵体 ② 红细胞吸附 红细胞吸附和红细胞吸附抑制现象 ③ 干扰现象 ④ 细胞代谢的变化
2020/12/612Fra bibliotek(二)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三)新分离病毒的鉴定
6
二、血清学诊断
用已知抗原检测病人血清或其它体液中未 知抗体及其量的变化,可作为感染性疾病 的辅助诊断。
2020/12/6
7
第二节 病毒学诊断
目前常用的病毒学诊断方法包括病毒的分 离鉴定、病毒的血清学检查、病毒蛋白和 核酸的检测。
2020/12/6
8
一、标本的采取与送检
原则:
1. 对本身带有杂菌(如咽拭子、粪便)或易受 污染的标本,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应使用抗 生素。
5
3. 分离和鉴定 鉴定的主要内容有:
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动物 试验、药物敏感试验
4. 病原菌抗原的检测 常用的细菌学诊断的免疫学技术有:
沉淀反应、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法、对流免疫电 泳、酶免疫测定和免疫印迹技术。
5. 其他检测法
医.学全.在.线
2020/12/6
2. 标本应低温保存并尽快送检。
3. 血清学诊断标本的采取应在发病初期和病后 2~3w内各取1份血清以便对比双份血清抗体效 价的动态变化。
2020/12/6
9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 1. 动物接种 最早的病毒分离方法 2. 鸡胚培养 按病毒种类不同接种于不同部位如绒毛尿囊膜、
2020/12/6
18
第四节 特异性预防与治疗(略)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寄生虫的诊断
通过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组织活检等方法进行诊断。
防治方法
使用驱虫药、改善饮食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
其他病原体的诊断与防治
其他病原体的诊断
根据不同病原体特点,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防治方法
针对不同病原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04
病原学防治策略与措施
病原体防治新技术研究进展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在病原体防 治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用于编辑病原体 基因、抑制病原体复制或增强宿主免疫应答 等。
新型疫苗技术
新型疫苗技术如mRNA疫苗等在病原体防治 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快速开发针对新型病原 体的疫苗,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和保护率。
寄生虫
依赖宿主生存,可引起 消化道、神经系统等疾
病。
病原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01
02
03
04
空气传播
通过飞沫、尘埃等传播,如流 感病毒。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 皮肤感染。
食物传播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 如霍乱弧菌。
生物媒介传播
通过昆虫、动物等媒介传播, 如疟原虫。
02
病原学诊断方法
03
常见病原体的诊断与防治
细菌的诊断与防治
细菌的诊断
通过细菌培养、显微镜检查、免疫学 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防治方法
使用抗生素、提高免疫力、改善环境 卫生等措施。
病毒的诊断与防治
病毒的诊断
通过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 等方法进行诊断。
防治方法
使用抗病毒药物、疫苗接种、提高免 疫力等措施。
寄生虫的诊断与防治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微生物学课件ppt完整版
医院感染
分为内源性感染(由体内正常菌 群引起的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由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感
染)。
感染类型
局部感染局限于某一部位,而全 身感染则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多由耐药菌引起,治疗难度较 大。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等,以 降低感染风险。
无菌操作
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要保 持无菌操作环境,避免杂 菌污染。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 种方法、培养条件、观察 结果等。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 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工业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酒类、面 包、酸奶等食品。
03
02
农业应用
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植物病害、促 进作物生长等。
生物能源
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物柴 油等可再生能源。
04
2023
PART 05
微生物的免疫与感染
REPORTING
微生物的免疫机制与特点
先天性免疫
通过遗传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 屏障、吞噬细胞等。
病原学检查
通过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等方法确定病 原微生物种类。
免疫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等免疫学原理检测病原微 生物及其产物。
2023
PART 06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REPORTING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设备与器材
培养箱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用于培养微生物。

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β-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按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四环类 氯霉素类 人工合成类 其他抗生素类
(二)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多黏菌素) 影响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 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链霉素→30S亚基, 氯霉素→ 50S亚基)
影响核 酸代谢
(喹诺酮)
影响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抑制肽聚 糖的合成,对生长旺盛的细 菌效果明显
8. ③胞质或核内包涵体(inclusion body)的形成
1、CPE
正常细胞
病变细胞
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形成的包涵体 — 猫头鹰眼状
2. 红细胞吸附(hemadsorption, HAd) 流感病毒等感染细胞后,由于细胞膜上出现了血 凝素(HA),具有吸附脊椎动物 (豚鼠、鸡、 猴等)红细胞的能力,这一 现象称为红细胞吸 附。
二、血清学诊断 原理:用已知抗原检测患者血清或其他体液中未知抗体及其量的
变化
应用:抗原性较强的致病菌和病程较长的传染病诊断
通常采取双份血清,如果恢复期或1周后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升高 4倍以上时,则可确认为现症感染
常用方法:直接凝集试验(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肥达试验)
中和试验(诊断链球菌性风湿病的抗O试验)
☆革兰染色法; 原理、步骤、意义
☆ 抗酸染色法 鞭毛染色等特殊染色法
大肠杆菌
吲哚试验
+
IMViC试验 甲基红试验
+
VP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
产气杆菌 — — + +
标本采集
标本送检
初次涂片染色
纯培养后再次涂片染色 细菌的分离培养
挑选可疑菌落进行生化, 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测

2024年恙虫病课件完整版.

2024年恙虫病课件完整版.

2024年恙虫病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十五章“恙虫病”进行设计,详细内容涉及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

具体章节如下:1. 第十五章第一节:恙虫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2. 第十五章第二节: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 第十五章第三节:恙虫病的治疗及预防二、教学目标1. 掌握恙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基本知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恙虫病的病例,提出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恙虫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诊断。

2. 教学重点:恙虫病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恙虫病病例资料、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恙虫病的病例图片,引发学生对恙虫病的关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讲解恙虫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流行特点等。

(2)临床表现:介绍恙虫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及并发症。

(3)诊断:阐述恙虫病的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

(4)治疗:讲解恙虫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

(5)预防:介绍恙虫病的预防措施,如个人防护、环境卫生、灭鼠等。

3. 例题讲解:结合病例,讲解恙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4. 随堂练习:设计选择题、判断题,检验学生对恙虫病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恙虫病2. 内容:(1)病原学及流行病学(2)临床表现(3)诊断(4)治疗(5)预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恙虫病的病原学特点。

(2)列举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谈谈恙虫病的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恙虫病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改进措施等。

2. 拓展延伸:(1)了解恙虫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微生物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优秀课件

微生物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优秀课件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 动物接种:选择易感动物及适宜接种部位,观察发病情况 鸡胚培养:不同病毒选择不同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尿
囊腔,羊膜腔,卵黄囊),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最常用的方法
(1)原代细胞—来源于动物、鸡胚、人胚组织细胞,对多种 病毒敏感,但只能传2-3代。
细胞融合:形成多巨核细胞 包涵体:某些病毒在培养细胞胞浆或核内形成的嗜酸
或嗜碱性的团块状结构。
红细胞吸附 干扰现象 细胞代谢改变(pH)
正常细胞 病变细胞
(二)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滴定:测定单位体积中感染性病毒的数量
蚀斑测定法
病毒感染单层细胞后,产生的局限性病灶,称蚀斑。蚀斑是 由一个感染性病毒体复制形成的,称蚀斑形成单位,病毒悬 液中的感染性病毒量以每毫升的蚀斑形成单位来表示。
疫苗
死疫苗 活疫苗 新型活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 合成疫苗 亚单位疫苗 DNA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 治疗性疫苗
类毒素
外毒素 0.3%~0.4%甲醛
类毒素
二、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tive immunity)
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纯化免疫球 蛋白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 异性免疫。
(2)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分裂50-100代后仍保持2倍体染色体 数目的单层细胞,可用于病毒分离和疫苗生产。
(3)传代细胞—能在体外无限传代的细胞,多由癌细胞或二 倍体细胞突变而来,不能用于疫苗生产。
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细胞的变化
细胞病变效应(CPE):即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 的特有的细胞病变(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 脱落等)

微生物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微生物第八章病原学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 用已知的细菌或抗原检测患者体液中有无相应特异性抗体 和其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由 于一般采取病人血清进行试验,故称为血清学诊断 (serological diagnosis)。
▪ 血清学诊断试验最好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当 后者的抗体效价比前者升高大于等于4倍时方有意义。
标本
形态结构检查
分离培养与鉴定
病原菌抗原检测 其它检测
光镜、电镜、染色法
培养 形态 生化 特征 特征 反应
血清学 动物 反应 试验
药敏 试验
沉淀反应 细菌代谢产物
协同凝集
(气相色谱)
免疫荧光 PCR查细菌核酸
对流免疫电泳 噬菌体分型
酶免疫测定
细菌素测定
免疫印迹 分子生物学技术
二、血清学诊断
▪ 人体受致病菌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的 量常随病程而增加,表现为效价(滴度)升高。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 动物接种:选择易感动物及适宜接种部位,观察发病情况 鸡胚培养:不同病毒选择不同接种部位(绒毛尿囊膜,尿
囊腔,羊膜腔,卵黄囊),分离流感病毒最常用。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最常用的方法
(1)原代细胞—来源于动物、鸡胚、人胚组织细胞,对多种 病毒敏感,但只能传2-3代。
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可诊断急性感染。
(四) 检测病毒核酸
1 核酸杂交
斑点杂交(dot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in site hybridization) DNA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RNA印迹杂交 (Northern blot)
2 核酸扩增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连接酶链反应(ligase chain reaction,LCR) 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ptase PCR,RT-PC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 (三)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
2020/10/18
14
(四)检测病毒核酸 1. 核酸杂交技术
斑点杂交、细胞内原位杂交、DNA印迹杂交、 RNA印迹杂交
2. 核酸扩增技术 PCR、连接酶链反应、反转录PCR 3. 基因芯片技术
2020/10/18
15
第三节 真菌学诊断 (一)标本的采集 浅部感染真菌的检查: 深部感染真菌的检查: 标本采集要注意:标本量要足,标本应新
第八章 病原学诊断与防 治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0/18
1
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
一、病原菌检测 1. 标本 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 (1)据不同疾病以及疾病的不同时期采集
不同标本 (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标本被污染
2020/10/18
2
(3)尽可能在疾病早期以及抗菌药物使用 前采集标本
(4)采集的标本必须尽快送检,大多数细 菌标本可以冷藏送检。
(5)标本作好标记。
2020/10/18
3
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
2020/10/18
4
2.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
(1)显微镜放大法
普通光镜 , 电子显微镜等(2)染色法来自染色剂与细菌细胞质的结合。
最常用的染色剂是盐类。
2020/10/18
尿囊腔、羊膜腔、卵黄囊等。 3. 细胞培养 (1)从生长方式可分 单层细胞和悬浮细胞培养
2020/10/18
10
(2)从来源、染色体特征及传代次数分 ① 原代细胞 来源于动物、鸡胚或引产人胚组织细胞 ② 二倍体细胞 细胞在体外分裂50~100代后仍保持2倍染色
体数目的单层细胞。 ③ 传代细胞系 多由癌细胞或2倍体细胞突变而来,能在体外
鲜,严格无菌操作
2020/10/18
16
(二)病原性真菌的检查与鉴定 1. 直接镜检 不染色标本、染色标本 2. 分离培养 常用沙氏培基和改良沙氏培基(2~4w) 临床多用试管培养、十分重视小培养。 3. 动物实验 4. 皮肤超敏反应试验
2020/10/18
17
(三) 真菌学快速诊断 血清学试验 核酸的检测 真菌毒素的检测
用已知抗原检测病人血清或其它体液中未 知抗体及其量的变化,可作为感染性疾病 的辅助诊断。
2020/10/18
7
第二节 病毒学诊断
目前常用的病毒学诊断方法包括病毒的分 离鉴定、病毒的血清学检查、病毒蛋白和 核酸的检测。
2020/10/18
8
一、标本的采取与送检
原则:
1. 对本身带有杂菌(如咽拭子、粪便)或易受 污染的标本,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应使用抗 生素。
5
3. 分离和鉴定 鉴定的主要内容有:
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动物 试验、药物敏感试验
4. 病原菌抗原的检测 常用的细菌学诊断的免疫学技术有:
沉淀反应、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法、对流免疫电 泳、酶免疫测定和免疫印迹技术。
5. 其他检测法
2020/10/18
6
二、血清学诊断
2. 标本应低温保存并尽快送检。
3. 血清学诊断标本的采取应在发病初期和病后 2~3w内各取1份血清以便对比双份血清抗体效 价的动态变化。
2020/10/18
9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一)病毒的分离 1. 动物接种 最早的病毒分离方法 2. 鸡胚培养 按病毒种类不同接种于不同部位如绒毛尿囊膜、
2020/10/18
20
三、细菌感染的治疗(略) 四、病毒感染的治疗(略) 五、真菌感染的治疗(略)
2020/10/18
21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2020/10/18
18
第四节 特异性预防与治疗(略)
一、人工主动免疫 (一)疫苗 第一代疫苗:死疫苗、活疫苗 第二代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基因疫苗或核酸疫
苗 (二)类毒素
2020/10/18
19
二、人工被动免疫 1. 抗毒素 2. 抗菌血清 3. 胎盘丙种球蛋白 4. 其他免疫制剂
病毒核酸类型的鉴定、理化性状的检测、形态 学观察、血清学鉴定和基因测序和生物对比
三、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凝 胶免疫扩散试验
2020/10/18
13
四、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一)形态学检查 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普通光镜(查包涵体) (二)病毒蛋白抗原检查 免疫荧光技术、固相放射免疫测定、酶免疫技
持续传代,对病毒的敏感性稳定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10/18
11
(3)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① 细胞的变化 细胞病变、多核巨细胞、包涵体 ② 红细胞吸附 红细胞吸附和红细胞吸附抑制现象 ③ 干扰现象 ④ 细胞代谢的变化
2020/10/18
12
(二)病毒的数量与感染性测定 (三)新分离病毒的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