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oc
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实践及其发展建议
( ) 一 必须具备 完善 的公 司治理机 制 对于 实施新 资本 协 议 的 国家 或地 区而 言 , 二 第
收 稿 日期 :09— 2— 2 2 0 0 2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采用标准法 , 难以提高我 国商业
银 行 的风险管 理能 力和增 强资本 管 理 的有效 性 。标
作者简介 : 王永君( 9 2一) 男, 东东明人 , 17 , 山 经济师 , 工商管理硕士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
距 2 1 底 我 国新 资 本 协 议 银行 开始 实 施 巴 00年 塞尔新 资本协 议 的时间 已不足 两年 。在 新 资本协 议 指导下 , 国商业银 行资 本管理 发展 状况 究 竟如 何 ? 我
本文从 管理 实践 的角度进 行 了论 证 、 析和 研究 , 分 并
支柱 “ 监督 检查 ” 仅 是对 其 监管 当局 的要 求 , 是 不 也 对 商业银 行资 本管理 的要 求 。新 资本 协议 重 点强 调
理和资本管理的各 个环 节与新 资本协议要求 尚存在较大差距 , 突出表现在 : 银行董事会和 高级 管理层尽 责不到位 , 资本规划缺乏科 学性 和前 瞻性 , 资本融资过 分考虑 资本充足性要 求 , 资本配置 和绩效评价 仍以标 准法计量 资本要 求为主导等。对 此, 国商业银行 一方面应加快进行组织流程和业务流程再造 , 我 梳理和完善公 司治理机制 ; 另一方 面要积极推进资本管理 向经济资本 管理方式转 变和大力加 强管理技 术支持 建设等 工作 , 升资本管理水 平。 提 关键词 : 资本协议 ; 新 商业银行 ; 资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 :82 3 F 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8— 7 6 20 )2—05 o 10 79 (09 0 o4一 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2银 行追求效 益与安全 的 内在 要求 、 操作 风险受到 国际银 行业 的高 度重
视, 于操作风 险所带 来后果 的严重 性。 源 当前 , 行机构 越来越庞 大, 银 金融 产 品越 来越 多样化和 复杂化 ,金 融业 和金 融市 场 的全球 化趋 势不 断发展, 银 行业 务对
文 /廖 声华
柱组成 扩展 为由三大 支柱组成 。 中, 其 在 第一 支柱 中对风 险 加权 资产 的界定 上 , 明确提 出将操作 风险纳 入资本 监管 的范 畴。 巴塞 尔委 员会认 为, 作风险是 银行 操 面对 的一项重 要风险 , 因此 在新资 本协 巴塞尔新 资本协 议正式 签署通过 之 后 , 管我 国监 管机 构 已经 明确 表示在 尽 2 0 年之前暂 不实行新资本 协议 ,但作 07 议 中规 定, 为应对操 作风 险可能带 来的 损失 , 行也要像 对待信 用风 险那样, 银 保 有相 应的最低 资本金准 备 。将操作 风险 与信 用风险 、 市场 风险并 重, : 扩 了资本 监管 的范畴, 这是 新协 议不 同= F旧协 议 的重 要特点之 一。 享誉全球 的 巴塞 尔资 本 协 议 被 奉 为 国际 银 行 业 风 险管 理 的 在 过去一 二十年里 ,这 方面已经有许 多
监督制约不力 。
行风 险监 控 的深 度不足, 在业务 的处理 流程 中未 能设置 同步 的风险跟 踪、报 告 的力度 不 足,对 内部 控制 的检查频率和 深度不能
与银行机 构的风险程 度相适应 。 同时由
于缺 乏相应 的风险失 控惩戒措施 ,也 降 低了审计监督 的效率 ,在一 定程度上影 响了风 险控制的效 力。 5 风 险监控技术 手段滞 后。 、 当前 ,I 技术在 银行业 的应 用 已相 T 当广 泛, 但是在风 险控制领域 , 国内银行 业运 用科技手 段进行风险 控制 的现状 并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1.2 商业风险的主要类别
国家风险
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济贸易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种类: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 特点: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 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都可能遭受。
1.1 基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念
风险(risk) “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一种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概率。 ——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外有学者认为,对于银行来说,可以直接将风险定义为“结果不确定性的暴露 (Exposure)”. 风险与银行经营 银行风险是银行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和制约力量之一。银行风险客观存在于经营活动全过程中,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一方面,银行通过有效风险安排,规避风险负面效应,可以获取较好收益;另一方面,银行风险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警戒作用,能够对银行行为产生约束,成为业务过度扩张的有效制约力量。
利率风险
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
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的风险,在极端的情况下,流动性不足会导致银行资不抵债。
操作风险
银行因失误、欺诈、未能及时做出反映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
法律风险
银行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文件而造成的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
操作风险
第1章 风险管理基础
基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误, 对公司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风险管理审计介入到战略管理层面, 以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建议 , 可 增加信息源的宽度和质量 , 以支持
公司战略决策的有效 洼。 同时 , 由于公司的战略管理层的董事会工作重心从雇用 、 监督高级管理者转 向支持有效的决策和纠正错误的决策 上来 , 但须以全面、 准确的信 息为依托 , 由于董事会和经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因此仅靠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是不可行 的, , 那么 风险管理审 计机构就应承担起向战略设计者反馈真实信息的责任和义务。3“ ( )增加价值” 服务理念要求塑造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模式 。 由于世界经济环 境的变化 , 科技的飞速发展都给企业带来了挑战 , 传统的企业运行机制和组织体制难 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 , 了效率低下 、 出现 组织僵化 、 机
动荡再到全球金融恐 谎: 哈利法克斯被莱斯银行 收购, 英格兰皇家银行申请政府保护 , 国 德 第二大贷款机构H E R 申请救援 , 宣布三家银 冰岛 行国有化 …我国几家 中资金融机构共持有雷曼兄弟债券 乙 元左右 , 损失的绝对数额可谓巨大。 这次金融危机是我国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
理审计的一次重要契机, 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 ,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 确保我国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于风声鹤唳-.'也将银 行业风险管理再次推 到风 口浪尖。为 了应对金融危机 ,新 巴塞尔资本协议》 eq, 《 这一国际
银行业最重要 的全面风险 管理和行业竞争规则 , 被许多国家开始利用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 本文以新资本协议 ‘
实施为契机 , 出我 国商业银行要进行风险管理 审计 , 提 探索研 究建立我 国商业银行风险审计体 系。
一
、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审计选择与要求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理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我国商业银⾏风险管理的新理念2019-09-24摘要:《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于2006年底在西⽅10国集团国际活跃银⾏实施,对国际银⾏业风险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本⽂认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风险管理上有着全新的理念。
我国商业银⾏风险管理⽔平与10国集团国际活跃银⾏相⽐在很多⽅⾯都存在差距,因此,要学习《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具体⽅法,推⾏全⾯风险管理,提⾼风险管理⽔平。
关键词: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风险管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关于风险管理的新理念《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阐述的不仅仅是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三⼤⽀柱,其内容远⽐我们⼀般意义上所归纳的三⼤⽀柱要丰富得多。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核⼼是风险管理,它从不同⾓度阐述了关于商业银⾏风险管理的理念。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的核⼼功能⼀般意义上,我们认为商业银⾏是以追逐利润为⽬的的⾦融企业,核⼼功能是向社会提供信⽤中介、⾦融服务,是典型意义上的间接融资的⾦融机构。
由于来⾃外部、内部的压⼒,商业银⾏业务、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其业务已不再局限于信⽤中介,⽽是多元的综合的业务。
因此,商业银⾏的定位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核⼼功能不是简单的信⽤中介、⾦融服务,⽽是风险管理,换句话说,商业银⾏的核⼼功能、基本任务是管理风险。
(⼆)商业银⾏的风险管理是全⾯风险管理在我国商业银⾏的风险管理实践中,把更多的精⼒放在信⽤风险上,忽略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使风险管理对象不全⾯,这种状况是受1988年《巴塞尔协议》影响的。
1988年《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资本⾦的要求对应的是信⽤风险,虽然我们分析其中隐含了市场风险,但并没有直接显现出来。
在该协议的指导下,商业银⾏在资本⾦管理中强调商业银⾏资本⾦如何满⾜信⽤风险,把信⽤风险作为商业银⾏⾯临的⾸要风险。
随着商业银⾏⽣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发⽣变化,特别是利率市场化以来,以利率风险为主要风险的市场风险成为商业银⾏在新形势下⾯临的新的、重要的风险,使商业银⾏对风险有了新的认识,管理有了新的发展。
略论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略论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摘要对商业银行来说,信用风险是其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贯穿其发展的始终。
上世纪末巴林银行的倒闭和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的金融事件,使我们对存在其中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更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并最终促成了侧重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以三大支柱为核心的新资本协议的出台。
随着锐不可当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监管力度和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很难再适应银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信用风险环境,特别是对于负重前行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本文拟以六个章节来阐述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利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技术,以合理的对策和措施来有效的改进和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以适应新资本协议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并迎接新资本协议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Credit-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Under the Basel ⅡABSTRACTThe credit risk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s lying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 In the late last century, a series of financial events such as the bankruptcy of Bahrain Bank and Asian financial crisis makes us reflect on the managing Credit-Risk, develop and strength greatly the conception and technology , eventually bringing about the Basel Capital Accord II that focuses on the Credit-Risk of Management, involving Three-Pillar. With the reinforcemen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t is very hard for the supervision force of all countries bank industry and even managing Credit-Risk of commercial bank itself to adopt the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envirionment of Credit-Risk. It is definitely necessary for ou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struggling forward to elevate the ability to Credit-Risk management.Through six chapters, the thesis is going to abide by the framework of the Basil II, analyze the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ou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 utilize the modern technoly of Credit-Risk measure model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Credit-Risk management by reasonable methods and measures, which enables us to adopt the new requires and trend of Credit-Risk managem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Basel Capital Accord II, welcome the chanllenge from it.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Credit-risk、Basil Ⅱ、Three-pillar目录声明 (2)摘要 (3)ABSTRACT (4)第一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7)1.1信用风险概述 (7)1.2信用风险管理及目标 (7)1.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7)第二章新资本协议框架 (9)2.1新资本协议产生背景和发展 (9)2.2新协议的核心:三大支柱 (9)第三章新协议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12)3.1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12)3.2信用风险度量其他新技术概览 (13)第四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测度方法及应用 (14)4.1风险价值VaR方法 (14)4.2 VaR方法分析及影响因素 (14)4.3 VaR方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5)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18)5.1开篇案例:两份裁定书与一个亿 (18)5.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8)5.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19)第六章有效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21)6.1信用风险管理原则 (21)6.2改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 (21)6.3金融衍生品对进一步改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深远意义 (23)6.4信用风险法制环境的建设 (23)结束语 (24)参考文献 (26)致谢 (27)第一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1.1.信用风险概述1.1.1.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在当今社会,它早已是很普遍的现象。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比较
2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与 巴塞尔新 资本协议的监 管要求差别 “ 办法”从风险管理 目标和政策 、资本充足率计算的并表范 围、资本 、资本充足率、信用风险和市场风 险几个方面细化 了披 露要求 。而 “ 新协议 ”的执行涉及风险管理模式的变化、人才 困 境和 内部授权等变化 ,在有 限的过渡期内,我国银行业完全跟进 “ 新协议 ” 有一定的难度 。 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改进风险管理水平,
以及详 细的评价方案分成不 同的层次结构, 然后 再运用求得矩 阵 特 征向量的方法, 得到每 一层 的不 同元素对于上一层特定元素的 优 先权 重,逐渐递阶归并得 出各个选择方案对于总 目标的影响 ; 其次是建立起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 型;最后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 的模糊评价 ,并把每个因素的模糊评价结果都综合在一起,形成 个新的评价矩阵, 运用 同样 的方式得 出第一个方面 的综合评价 结果, 直至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矩阵, 就是最终综合评价 的结果。 五 、总结 本文主要是借鉴国内外研究工作 以及相关文献报道, 在统计 分析的基础上, 对于我国创新性企业的成长能力评价体系建立了
一
[ 4 ] 马蔚华,资本约束与经营转型 [ M ] . 北京:中国 金融出版
社 ,2 0 0 4 .
[ 5 ] 罗平, 新 资本协议 的影响及中国的实践 【 J 】 银行 家, 2 0 0 6 ,
选择与 自 身情况相适应的方式和内容, 规划和分步实施“ 新协议”
是可采取的务实措施 。
立激励相 容的资本监管制度 ,充分体现激励和约 束相 平衡的原 则 。在 “ 办法 ”中 ,商业银行承担维持资本充足率的最终责任 , 对商业银行实行分类管理 ,奖优限劣,促使商业银行完善约束机
制 ,稳健发展;为商业银行多渠道筹集资本奠定 了法规基础 。办 法还为商业银行多种渠道补充资本提供 了法律依据 。 今后商业银 行将主要通过 发行可转换债券、长期次级债等补充资本金。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例文(3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主要职责例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是银行组织中具有重要职责的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策略,监测和评估银行的风险曝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银行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的主要职责。
一、风险策略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的首要职责是制定和更新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风险管理部需要对银行在不同业务领域的风险敞口进行评估,并确定适当的风险限额和控制措施。
其次,风险管理部需要与其他部门合作,以确保风险管理策略与银行的战略目标一致。
最后,风险管理部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管理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
二、风险监测和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识别和量化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
风险管理部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通过制定合理的风险指标和监控工具,对风险进行跟踪和分析。
同时,风险管理部还需要定期对银行的风险敞口进行评估,评估其对银行资本和盈利能力的影响,为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风险控制和防范风险管理部是商业银行中风险控制和防范的重要部门。
风险管理部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银行的风险曝露。
例如,在市场风险方面,风险管理部需要制定风险限额和止损机制,控制银行在交易和投资中的风险敞口。
在信用风险方面,风险管理部需要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对借款人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贷款风险的控制。
在操作风险方面,风险管理部需要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机制,防范潜在的欺诈和错误。
四、风险报告和沟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需要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报告银行的风险状况和控制情况。
风险管理部需要编制风险报告,对各类风险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向高级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同时,风险管理部还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执行。
此外,风险管理部还需要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履行相关报告和披露的义务。
五、风险培训和意识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还需要开展风险培训和意识提升工作,提高全行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全面风险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全面风险管理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介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the Basel Committee banking Supervision)于1988年提出以规范信用风险为主的“统一计量资本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
然而,此协议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粗线条的风险权重不能精确地把资本与银行面临的风险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未能从监管上为银行改善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提供激励;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所有的企业,无论其信用如何,风险权重均为100%;没有充分认可风险缓解技术的作用,例如抵押和保证。
有鉴于此,巴塞尔委员会不断修改完善协议,于1999年6月,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简称新协议);其后,在广泛征求各国银行业和监管当局意见的基础上,新协议又经过多次修改,于2004年6月公布正式稿,并从2006年底开始在成员国推广实施。
新协议由三大支柱组成,分别从资金管理者和风险管理者角度、监管者角度以及投资者角度对银行风险的内涵、计量方法以及风险防范方式等做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阐述。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资金管理者和风险管理者角度)。
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监管资本的定义、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比率。
新协议将银行风险的范围确定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方面,并为计量风险提供了几种备选方案。
在计算资本比率时,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乘以12.5(即最低资本比率8%的倒数),再加上针对信用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就得到总的风险加权资产,分子是监管资本,两者相除得到资本比率的数值。
总的资本比率不得低于8%,二级资本仍然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即限制在一级资本的100%以内。
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监管者角度)。
这部分内容是第一次纳入协议框架。
新协议认为,为了促使银行的资本状况与总体风险相匹配,监管当局可以采用现场和非现场稽核等方法审核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研究该课题的内容是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
信用风险管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中意识较为淡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较弱,信用风险量化管理落后,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了缩小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差距,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国内外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然后依据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在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根据我国国情提出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概述(一)信用风险的概念信用风险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变化,过去信用风险的含义较单一,指银行贷款人不能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贷款人因此造成损失的风险。
损失只当违约实际发生时才会产生,也叫违约风险。
如今信用风险的定义因为银行的业务增加而变得复杂,现在人们认为信用风险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没有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破坏了金融产品价值,因此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
这种信用风险给是贷款人信誉受损,也给该商业银行带来很大损失,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发展。
信用风险在商业银行诸多风险中的历史比较久远,与商业银行产生同时出现,也是商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商业银行的突出风险。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国银行间的联系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活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要与国际大银行展开竞争,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我国商业银行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在改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首先必须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水平,用国际《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标准作为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新的标准和要求思考了具体的政策建议,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体制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之间的差距,并针对这些差距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如统一各类型银行的信息披露标准等。
标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银行业风险防范监管《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颁布,将会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签署新协议的100多个国家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都会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我国于1996年加入了巴塞尔成员国行列,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接受了《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由于《巴塞尔协议》具有很强的公法性质,已经称为国际银行业的“游戏规则”,所以我国银行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话,就必须遵循《巴塞尔协议》规则,另外《巴塞尔协议》提出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方法也体现了银行监管中的先进理念和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其中的很多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推动我国银行业改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使之尽快和国际接轨。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商业活动的发展,金融创新一日千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尤其是大型综合性银行可以不断调整资产组合,使其既不违反现行的资本标准,又能在金融市场进行套利。
这些变化导致1988年协议在部分发达国家已名存实亡。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表明,仅仅依靠资本充足率标准不足以保障银行系统的稳定。
针对这一情况,巴塞尔委员会开始考虑制定一个新的银行监管协议。
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一个旨在替代《巴塞尔协议》的新协议草案,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不断修改,于2001年1月和2003年4月相继发布了另外两个征求意见稿,最终在2004年6月定稿,确定了新的银行监管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从新协议的名称可以看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继承了旧《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但新协议在资本金要求方面同时也作出了重大修改:扩大了风险范围,除了信用风险外,还加入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改进了计量方法,使得风险的计量更加精细准确;扩大了资本约束的范围。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内容:
3.在资本分类和风险权重的基础上,报告确定了资本充足率8% 的标准和核心资本充足率4%的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CAR”) 是衡量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风险资产以百分比表示的量,其计 算公式是: 资本充足率=资本/风险资产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 风险资产=资产×风险权 重 (2)协议的主要目标 :监管视角从银行外转到银行内,监管 目标更加明确具体;监管重心从母国与东道国监管责权的分配 转移到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监控;促使银行强化内部资本管理 机制的建设;使监管范围从国家分散监管到国际统一监管
三大支柱细说
2
第二支柱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委员会认为,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是最低资本规定和市场纪律的重要补 充。具体包括:(1)监管当局监督检查的四大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与 其风险状况相适应的评估总量资本的一整套程序,以及维持资本水平的 战略。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 战略,以及银行监测和确保满足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最终结果不 满足,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三,监管当局应希望银行的资 本高于最低监管资本比率,并应有能力要求银行持有高于最低标准的资 本。四,监管当局应争取及早干预从而避免银行的资本低于抵御风险所 需的最低水平,如果资本得不到保护或恢复,则需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2)监管当局检查各项最低标准的遵守情况。银行要披露计算信用及操 作风险最低资本的内部方法的特点。作为监管当局检查内容之一,监管 当局必须确保上述条件自始至终得以满足。委员会认为,对最低标准和 资格条件的检查是第二支柱下监管检查的有机组成部分。(3)监管当局 监督检查的其它内容包括监督检查的透明度以及对换银行帐薄利率风险
发展:
1975年2月,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巴塞尔市召开会议,成立巴塞尔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整合 。 一是没有 明确的 , 具有操作性 的风
险 战略 和政 策 ,并且 难以根据市场环境 的变化 而适 时调 整 ;二是缺少科学 的风 险管理工具 ,在监控风险时只能采取 多
3 .积极实施全 面风 险管理 。 国银 我 行业 目前进 行的风险管理仅仅局 限在信
甄别 系统用 于分析 风 险来源及 成 因 , 区
时期 内 重点 支持 和 退 出 的业 务领 银行既 可以采 用外部评级公 司的评 果确定风 险权 重 ,也可 以用各种 内
国现代 商业 银行 制度 还未真 正确立 , 现 代公 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 问题仍待进
一
险计量模型计算资 本要求 。 当前 , 作
估报告 。健全有效 的风险管理机制是 国 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 的坚 实基础 ,也是
银行安全性原则 的重要体 现。然而 国内
银行普遍存在着风 险管理机制缺失 的问 题 ,信贷风 险管理体 系缺乏一些必要 的 组件 ,同时各个 组件 之间亦缺乏有效 的
制定数据 质量管理规章 ,确保 数据 的及
行 了两项 重大创新 。一是在第一 支 本充足率 的计 算公 式 中全面反 映了 风险 、 市场风 险 、 操作风险 的资本 要
它们运作 规范 ,具有完善 的产权 制度 以
及有效 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特别 是 具有 良好 的公司治理结构 。这些 体制优 势使得 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 的风险控 制 和管理能力。 2 。风 险管理 机制 上 的差距 比较 明
统主要进行 风险预警 ,传递风险信息并
险 ,这 在国有商业银行 中表现 得尤 为突 出 ) 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所需 的法律体 ,
系 以及 市场 调控 制 度 也需 要进 一 步 完 善。 此外 ,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 相对 落后 , 经营手段缺乏 多样性 , 商业银行 在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险 管 理 模 式 引 起 了 人 们 的 充 分 重 视 。 融 自 由 化 、 球 化 金 全
和 金 融 创新 的发 展 , 业 银 行 面 临 的风 险 环 境 日益 复 杂 。 商
为 适 应 复 杂 多 变 的 风 险 状 况 , 塞 尔 银 行 监 管 委 员 会 公 巴 布 了 《 协 议 》 它 对 商 业 银 行 的 风 险 管 理 和 金 融 监 管 提 出 新 。
有 风 险 控 制 官 。 他 们 只 对 上 一 级 风 险 控 制 官 负 责 , 不 但 而 是 对 同 一 级 业 务 部 门 的 负 责 人 负 责 。 于 以 风 险 管 理 部 对 门 为 中 心 的 风 险 管 理 系 统 的 运 行 要 建 立 在 管 理 日 常 化 和
制 度 化 的 基 础 上 , 同 各 业 务 部 门 保 持 密 切 的 联 系 和 信 既 息 畅 通 , 充 分 强 调 风 险 管 理 部 门 的 独 立 性 和 对 风 险 管 又
摘 要 : 文 在 巴 塞 尔 《 资 本 协 议 》 布 的 背 景 下 , 讨 了《 资 本 协 议 》 商 业 银 行 风 险 管 理 的 新 要 求 , 本 新 颁 探 新 对 找
出我 国 商 业 银 行 风 险 管 理 存 在 的 问题 , 从 风 险 管 理 的 外 部 环 境 、 论 、 制 和 技 术 等 方 面 , 出 加 强 我 国 商 业 并 理 机 提 银行 风 险 管理 的 对 策建 议 。 关 键 词 : 业 银 行 ; 风 险 管 理 ; 巴 塞 尔新 协 议 商
面 风 险 管 理 ( 称 E M ) 银 行 业 务 多 元 化 后 产 生 的 一 种 简 R 是
需 求 。 种 管 理 模 式 要 求 我 们 不 仅 要 重 视 信 用 风 险 、 场 这 市 风 险 和 流 动 性 风 险 , 要 重 视 结 算 风 险 、 作 风 险 和 法 律 还 操 风 险 等 更 全 面 的 风 险 因 素 , 且 不 仅 要 将 可 能 的 资 金 损 而 失 视 为 风 险 . 要 将 商 业 银 行 自 身 的 声 誉 和 人 才 的 损 失 还 也 视 为 风 险 。就 是 说 , 面 风 险 管 理 要 求 不 存 在 任 何 管 理 全 的 “ 角 ”, 不 同 种 类 客 户 、 同 性 质 业 务 的 风 险 都 纳 入 死 对 不 统 一 的 风 险 管 理 范 围 , 将 承 担 这 些 风 险 的 各 个 业 务 单 并 位 纳 入 到 统 一 的管 理 体 系 中 . 各 类 风 险 依 据 统 一 的标 对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一
、
( ) 一 新协 议 的 内容 简 介
金融机构等 ) 不同性 质业务 ( 、 如资产业务 、 负债业务 、 中间业 务
等) 的风 险 都 列 入 风 险 管 理 的 范 围 , 将 承 担 这 些 风 险 的各 个 并 业 务 单 位 纳 入 到 统 一 的 管 理 体 系 中 , 各 类 风 险 依 据 统 一 的标 对 准 进 行 测 量 和加 总 , 据 全 部 业 务 的 相关 性 对 风 险 进 行 管 理 和 依
【 键 词】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面风 险管理; 险管理体系 关 全 风 【 中图分类号 】 8 2 3 F3. 【 3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10 — 7 8 20 )8 0 7 — 2 0 4 26 (0 6 0 — 0 4 0
如 巴 塞尔 新资 本 协议 对我 国 商业 银行 风 险 管 理 类 风 险 管 理 的 通 盘 管 理 。这 种 管 理 要 求 将 不 同 风 险 类 型 ( 信 用 风 险 、 场 风 险 、 作 风 险 等 )不 同 客户 种 类 ( 公 司 、 售 、 市 操 、 如 零 的启 示
银行风险管理的标准化——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实施
( 一)最低 资本的新要 求 ( nmu c ptl e urme t mii m a i q i ar e n)
1 改进 了资本充 足率 的计 算 方法 。新 资本 协议摒 弃 了 旧资本 协议 的单一 做 法 , . 规定 银 行 可选 择外
中面临 的所有 风险 。
( )监 管 当局 监 管检 查 ( u evs r e i rcs ) 二 s p r i yrve p o es o w
监管 者的角 色是评 估银行 是否 根 据 自身 风 险评 估 最 低 资本 , 要 时 也 可要 求 被监 管 者 提 高资 本 。 必 新 资本协 议尽管 鼓励银 行建立 内部 自我评 估机制 , 也认 识 到必要 的外部 监督 有 利 于 防止 银行 内控流 但
杜
7 2
芳 , , 圳 职 业技 术学 院 思 政 部 讲 师 , 女 深 硕士 。研 究 方 向 : 克思 主义 中 国 化 。 马
于形式 。旧资本 协议 只是 督促各 国监 管者 对银 行 资本 充足 率 状 况定 期 加 以 审查 , 资 本 协 议则 是 将 监 新
管 者外 部检查 评 估提升 到银 行监 管“ 支柱 ” 的地 位 加 以 阐述 , 确 立 了监 管原 则 和 监 管 方法 。新 协 议认 并 为 有效 的监督 约 束应遵 循 四个 原 则 : 管 当局有 权 根据银 行 的风 险状 况 和外部 经 营环境 , 监 要求 银行 保持 高于最 低水 平 的资本充 足 率 ; 行要 建立 严格 的 内部 评估 体 系 , 银 使其 资 本 水 平 与风 险 度 相 匹配 ; 管 当 监 局 要及 时检查 和 评价银 行 的 内部 评价 程序 、 本战 略 以及 资本 充 足状 况 ; 资 在银行 资本 下 滑或 有此类 迹象 时 , 管 当局 有权 并且 有必 要对其 进行 尽 早 的干预 。新 资本 协 议 认 为监 管 当局有 责 任 利 用现 场 和 非现 监 场 稽核 等方 法来 促使银 行 的资本 状况 与总 体风 险相 匹 配 。
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基于马塞尔新资本协议
第 二 支 柱 : 管 当 局 的 监 督 检 查 。监 管 当 局 的 监 督 检 监
但与 旧协议的资本 充 足率 计算 公 式不 同, 协 议 以明确 的 新 个 百 分 点 。 从 七可 以 看 出 , 国银 行 资 产 质 量 得 到 了 明 显 我 虽 信用 风险 、 场风 险 、 作风 险取代 传统 计算 公式 中笼 统 的 市 操 改 善 。佃 是在 新 资 本 协议 下 , 然 规 定 资 本 充 足 率 仍 维 持 在 8 的水 平 七, 对 资 本 充 足 率 的 计 算 方 法 作 了 莆 大 调 但 “ 险资产” 风 的概 念 , 较 之 旧 协 议 拓 宽 了 监 管 视 野 , 而 使 这 从 资 本 充 足 率 的估 算 更 具 有 风 险 敏 感 性 , 能 反 映 银 行 资 产 更 所 面 临 的 真 实 风 险 状 况 , 利 于 全 面 风 险 管 理 目标 的 实 现 。 有 在具 体 风 险 的 计 量 方 法 上 , 协 议 也 对 旧 协 议 的 方 法 作 了 新 整 。具 体 来 说 , 协 议 将 操 作 风 险 和 市 场 风 险 纳 入 资 本 汁 新 算 中 , 强 了资 本 的风 险 敏 感 度 , 就 意 味 着 保 持 更 高 的 监 增 这 管资本水平 . 也就 是 增 加 了公 式 的 分 母 , 不 考 虑 其 他 因 素 在
管 当局的监督检查 。
2 1 巴 塞 尔 新 资 本 协 议 下 商 业 银 行 资 本 充 足 率 状 况 会 面 .
新资本协议下国内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
美 国最 大 的保 险公 司 A G濒 临破 产被 注 资 80亿 美 I 5 元拯 救 、全 球 股市 的持 续下 跌 ,美 国陷 入 了 “ 年 百
机 下 ,银 行 如执 行 新 协议 必 须 提 取 大 量 资金 以抗 风 险 ,但 这 样银 行 就 必 然缩 减 用 于 信 贷 的资 金 。从 而 给信 用 紧 缩雪 上 加 霜 。 因此 ,金 融 危 机使 得 巴塞 尔
、
新 资 本 协 议对 信 用 风 险 的 要 求
麦 肯锡 公 司 对 国际 银行 业 的研究 表 明 :以银行 的风 险资 本 配置 为参 考 ,信 用 风 险 占银 行 总体 风 险 暴 露 的 6 % .而市 场 风险 和 操 作 风 险 仅各 占 2 %。 O 0 信用 风 险 管理 水平 直 接影 响 到银 行 本 身 以及整 个 金 融体 系的稳定 。
一
4 — 4
《 区域金 融研 究) 0 0第 6期 ) 1 2
级 法两 种 ) 。标 准法 需要 借 助外 部评 级 机构 确 定风 险 资 产权 量 ,计 算最 低 资 本 要求 ;在 资本 确 定 标 准 中
实施 以新 资本协 议 为基 础 的监 管制 度 。
但 《 巴塞 尔新 资 本协 议 》 把 银 行需 要 计 提 的风 险准 备 金 同银 行 的信 贷 风 险挂 钩 。 在 当前 的经 济 危
张
( 同济 大学经 济与管 理学 院 ,上海
从新资本协议看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框架 中 ,委员 会认 为 “ 倒一 切 的 目标是 促进 国际金 压
融体 系 的安全 与稳 健 ” ,而 充足 的 资本水 平 被认 为是
19 99年 6月 , 巴塞 尔 银行 监 管 委 员 会正 式 公 布 了
《 的资 本充 足 比率 框架 》征 求意 见稿 。新 的框架 除 新
了保 留原有 的资本充足率 8 %的最低要求外 ,又增加 了 两项新 的 要求 ,即监 管约 束和 市场 约 束 。新资本 协议
预备相应 的准备金 。
1 .对银行 提出 了最低 资本要 求 ,即最低 资本充 足
率达到 8 %。 目的是使银行对 风险更敏感 ,使 其运作更
有效 。
第 二个 支柱 是加 大对 银行 监 管 的力度 。监 管 约束 首次被 纳 入资 本框架之 中。其 基本 原 则是 根据 银行 的 风险状 况 和外部 经 营环境 ,监 管机 构 要求 银行 保持 高
中的实 际情 况 ,认 识到 国有 商业 银行 、政 策性 银 行 、 股 份制银 行 、地方 银行 以及 外资银 行 的资本结 构 、经
营状况 和风 险管理能 力各异这 一事实 , 在相关 风险监管 指标 的制定 和监管制度 的某些选 择方 面 , 要根据 各个银 行 的具体 情况 , 出针对 性 强 、灵 活度 大 的方 案 , 提 进行
于 20 年底定稿 发布 ,将 于 2 0 年正式实 施 ,全 面取 01 05
服务 于这 一 目标 的核心 因素 。资 本充 足率 仍将 是 国际 银行 业监 管 的重要 角色 。新协 议 进一 步 明确 了资 本金
的重要 地位 。
新 框架 的基 础仍 然是 对 资本 充足 比率 提 出最低 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摘要: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构建风险管理的整体机制。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营造风险管理的执行文化氛围;实施以内部评级为主的风险计量方法,注重风险缓释技术的应用;创建风险计量模型,构筑信息数据平台;提高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水平,增强风险预警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风险管理市场机制;发挥监管当局作用,强化外部监督。
2003年5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最新翻译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即Basel Ⅱ第三稿),新协议将在2006年底取代现行的1988年协议。
但就中国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基础和水平而言,还远远达不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因此,中国银监会明确表态,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几年后,中国仍将执行1988年的协议。
这也说明,中国银行业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是未来几年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大支柱”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要求新资本协议总体框架共分三部分,即所谓的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第三支柱为市场约束。
与1988年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吸收了近几年国际大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技术,在风险定义、风险计量、强化监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质量新资本协议吸纳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概念的同时,将操作风险列入风险管理的范畴,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计量更为谨慎、周密,方法更趋科学,促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覆盖信贷决策和审批、贷款定价、信贷授权、风险敞口限额(包括地区、行业和客户)、资本和资源配置等领域,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实现有质量、有内涵的发展。
(二)增强风险防范的主动性,增加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在风险控制和防范中发挥更大作用,在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加权风险计量均鼓励和允许商业银行运用自己的评级系统、评级模型和评级技术确定资产风险权重和最低资本充足要求,既强化了银行建立内控机制的责任,又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
(三)注重模型化和定量化计量,提高风险管理的精密度新资本协议鼓励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采用内部评级法(IRB),对操作风险的计量采取内部测评方法,这些风险测评技术均以定量化的、更为严密的模型为依托,风险计量更为谨慎、周密。
(四)强调监管当局及时干预,充分发挥监管者的作用新资本协议把监管当局的严格评估与及时干预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二支柱,监管当局要准确评估银行是否达到最低资本需要,银行资本水平是否与实际风险相适应,内部评级体系是否科学可靠,及早干预和防止银行资本水平低于实际风险水平。
这些规定强化了监管当局的职责,硬化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管约束,使监管当局能够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
(五)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更加强调市场约束新资本协议把信息透明和市场约束作为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大支柱,要求银行应当向社会及时披露关键信息,包括资本构成、风险资产及计量标准、内部评级系统及风险资产计量法、风险资产管理的战略与制度、资本充足率水平等。
银行应具有经董事会批准的正式披露政策,该政策应概括公开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目的和战略,并规定披露的频率及方式。
这些规定有助于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提高外部监管的可行性、及时性。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虽然新资本协议针对的是一级法人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但在总分行体制下,按照经济资本配置制度要求,银行应当为不同的风险敞口和分支机构配置相应的最低资本,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资产的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因此按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且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分支机构风险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不可能为高规模的风险敞口提供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分支机构风险敞口规模与资本匹配失衡。
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
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在呆账准备金提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配置效应几乎意味着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
在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情况下,风险资产按照新资本协议计算无疑规模更大,这又对我国当前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带来了新的压力。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利工具。
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仅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还谈不上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三)风险计量方法落后,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新资本协议规定了内部评级法必须达到9个方面的最低标准:(1)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2)评级的完整性和完备性;(3)对评级系统和机制的监督;(4)评级系统的标准和原理;(5)违约概率测算的最低要求;(6)数据收集和信息技术系统;(7)内部评级的使用;(8)内部验证;(9)信息披露要求。
按照这些标准,我国商业银行至少在以下方面还存在差距:一是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二是评级体系仍实行一逾双呆4级分类法和5级分类法,离先进银行10级以上分类方法有较大差距;三是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且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滞后且有效性差,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四是数据系统既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又不能满足5—7年历史数据观察期的要求(这一点显得尤为关键);五是内部评级尚未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六是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
(四)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
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
如贷后管理检查报告制度淡化,客户经理的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都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
同时会计控制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如对于客户在商业银行资金流量,会计部门不能为信贷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
同时,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未能很好地造就业务的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也难以避免因岗位人员老化而产生的各种弊端。
一些分支行的负责人按个人意志办事,使内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目前,银行的制度规定,其对象大多是业务人员,而对各级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监督,对掌握一定决策权力的管理人员制约力不强,以致内控制度存在着许多漏洞和隐患,表现在信贷风险方面较为明显的是对上报信贷审批材料进行包装和贷款条件不落实,就发放贷款,造成信贷业务从一开始就存在重大隐患。
(五)风险预警信号滞后,缺乏先进的预警技术风险的隐蔽性和损失形成的滞后性决定了风险预警的重要作用,只有及时准确地根据风险预警体系提供的风险预警信号,采取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风险管理才能达到未雨绸缪的理想效果。
但商业银行与此相适应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还没的国有独资银行的产权结构以及面临的风险和无利润约束而在管理体制、经营与信贷策略及发展意识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障碍,无疑又使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拉长、力度减弱。
甚至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和金融创新加快的经济中,由于投资工具更加多样化,投资者的构成、资金来源、公司上市和投资活动更加国际化,货币替代的程度和趋势更加增强,货币流通速度也极不稳定,货币需求的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更难,加之滞后性特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总量的能力实际上呈现出越来越弱的趋势。
许多工业化国家转而采用通胀目标或利率目标加以监控。
值得注意的是信贷资金违规进人股市,不仅会扭曲价格信号,滋生“泡沫经济”,同时使得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和调控更加困难,而且一旦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剧跌会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至于股市对利率的敏感度不如国外,乃基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是以信贷途径为主导的事实,用流程图表示为:货币供应量M↑→银行储备↑→银行贷款↑→企业投资↑→支出↑。
其原因主要有:我国银行的贴现率和本币存贷款利率仍受到央行的严格管制,不能反映社会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当货币政策变化时,金融市场利率无法迅速作出反应,因而通过利率传导的财富效应渠道和资产结构效应渠道这样的两种完全市场竞争、完全信息、具有充分利率弹性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传导机制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都十分有限,绝大多数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及个人对银行信用的依赖度都比较高。
票据市场发展缓慢与滞后、股票市场严重扭曲。
金融市场上既有流动性又有生利性的大量金融新产品未形成一股浪潮,以离岸金融和跨国银行活动为先导,尤其是以短期资本流动和外汇交易规模呈跳跃性增长的金融国际化、自由化时代尚未全面掀起。
但由于存在比较利益差异,大量本可进入商品和劳务市场的货币资金转而进入金融市场了,随着对银行业放松管制和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当银行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去,且资本市场更加深化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股市对利率的敏感度也将大为增强。
甚至在这样一个资本市场更加深化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由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增多,经济主体更加多样化、经济主体的行为更具多变性、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加大,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会下降,相反,一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却要经常考虑股市面上走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