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泥咕咕与鸟信仰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作者:霍明珍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8期摘要:泥咕咕是河南省浚县民间泥塑的一种形式,它是浚县特有的民间艺术样式的称谓,是构成河南民间艺术样式的称谓,是构成河南民间美术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悠久的历史,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命和美的追求的体现,渗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旨在试图分析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泥咕咕中原民间艺术文化特征中原民间手工艺品,泥咕咕,是河南浚县民间泥塑的一种形式,历史悠久,辉煌灿烂,蕴含着当地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对生命和美的追求,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审美风格而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一、泥咕咕名称由来:(一)、据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隋唐末年,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一名叫杨玘的大将在这个地方驻兵(杨玘屯村因此而得名)。
当时队伍中有一些士兵会用土捏泥人,所以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他们用当地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来祭奠战死沙场的战友。
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被安置在这里,因此,泥塑艺术得到流传和发展。
泥塑作品中双头马和各种类型的骑马人造型极为生动,小马多呈昂首嘶鸣状,骑在马上的多为古代军人装扮。
(二)、民间的说法是:古代征战时军旅中用海螺作为号角使用,后逐渐演变成眼下的泥咕咕。
(三)、另一种说法是:浚县泥塑玩具统称“叽叽咕咕”,又因其形体较小,尾巴上有两小孔,吹时会发出出“咕咕”的声音,所以称其为“泥咕咕”。
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一)、题材类型丰富。
不同的泥咕咕题材有着不同的象征寓意,泥咕咕的艺术特性及所包含的俗信寓意,正伴随着民风习俗的改变而日渐丰富。
浚县泥玩在选题上多半是出自生活和自然,身临其境的感悟提炼出的具有真善美的造型。
演变至今的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人物、动物、鸟禽三大类。
(二)、造型生动别致。
泥咕咕在造型及纹样绘制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具有明显的程序化倾向和符号化特征。
在整体造型与装饰上,沿用传统的花草纹、线形纹等装饰,手法细腻流畅,花草纹、线形纹的选择和运用没有定式,往往根据表现对象不同作随机处理,没有蓄意雕琢的痕迹,显得天然质朴。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浚县泥咕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文化底蕴1.历史渊源泥咕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已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一个分支。
据传说,唐代时,贞观年间,一位陶匠在浚县羔羊山下捡到了一块奇特的黄色泥土,发现这种泥土质地细腻,容易塑造,经过数年的试验和摸索,终于发明了一种制作工艺,形成了泥咕咕的基本雏型。
2.民俗流传泥咕咕的制作技艺在浚县一带世代相传,已成为当地民间的重要文化传承之一。
在浚县的常绿镇、羔羊镇及太子山乡等地,都有制作泥咕咕的工艺传统。
3.文化代表泥咕咕是浚县的重要文化代表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浚县政府将泥咕咕列为了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江苏省文化遗产目录之一。
二、艺术特征1.造型优美泥咕咕的造型以民间故事和传说为题材,创意丰富,形态优美,独具匠心。
其造型多以人物、动物、花鸟等为主体,寓意深刻。
例如,泥咕咕中的公鹤纹盖罐,寓意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2.色彩丰富泥咕咕色彩丰富,品种繁多,有红、黄、白、黑、绿、紫等多种颜色。
这些颜色均来自大自然,泥咕咕的独特工艺可以将这些颜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色彩缤纷的作品。
3.工艺精湛泥咕咕采用的原料是产自浚县的特种黏土,制作工艺是将泥土搓成细条,运用人手巧妙地拼接、刻划、着彩、烘干、烧制等若干环节。
整个制作过程对匠人的手工技艺要求极高,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手工劳动。
4.文化内涵深厚泥咕咕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每一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
在泥咕咕织布捏毛匠人的手中,泥土被赋予了生命,表达了匠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综上所述,浚县泥咕咕作为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征。
通过泥咕咕这种艺术手工品的制作和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浚县泥咕咕的制作工艺
浚县泥咕咕的制作工艺浚县泥咕咕,始于远古,兴于隋唐。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2002年在杨纪屯出土的汉墓中发现了汉代的泥咕咕。
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随着浚县民间泥塑的发展和人们口头的传播,到现在浚县泥咕咕已经成为浚县泥塑的总称。
浚县,地处河南北部,是黄河故道上的一座历史名城,而浚县泥咕咕正是植根于这片沃土上的一朵艺术奇葩,民间艺人用双手、用五彩赋予它生命,它以古朴而新奇、猛悍而亲和的形象博得世人的喝彩。
您看,这就是浚县泥咕咕的代表作“咕咕鸟”,也叫斑鸠,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鸟信仰和生殖崇拜。
它的造型古朴、夸张别致、形体或大或小,大的6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有着浓厚的地域民间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
浚县泥咕咕的类型和特点浚县泥咕咕发展到现在主要有三大类型:“鸟禽类”、“兽类”、“人物类”:“鸟禽类”主要有斑鸠和小燕;“兽类”主要有狮子、独角兽、老虎;“人物类”主要有骑马人、西游记和戏剧人物等。
经过千年的流传,它们在用色和艺术特征上已经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点。
在色彩上,浚县泥咕咕的彩绘一般都是以黑为底,再用白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颜色描绘出各种不重样的装饰,如梅花、菊花、月季、兰草、火焰等,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调和过的中间色,大红大绿的对比之下,使作品美感顿生。
在艺术特征上,夸张和传神是浚县泥咕咕两大特点,浚县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花无正色,鸟无正名,取个意思就行”,于是便有了“马上封侯”、“吉祥三宝”的美名。
您看这些“咕咕鸟”都被夸大肚子,头和尾部缩的很小,但是外形圆润饱满,这是浚县泥咕咕的另一个代表作品“骑马人”,艺人为突出战马的雄壮,把马颈部夸张的非常高大,占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二,马头高昂,马脖宽厚,马的四肢省略的特别短,显得整体而稳重,骑马的人物只捏出头部和直立的身体,手脚被省去,突出骑马人物的勇武和豪气,还有这只独角兽和双头虎,经过艺人处理后样子无比的传神和可爱。
民间泥塑的创新发展探析———以“泥咕咕”品牌塑造为例
“《民间泥塑的创新发展探析———以“泥咕咕”品牌塑造为例于凯李颖(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176)摘要:民族文化在当代传承和创新是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艺术与生活的连接点,是设计的根源。
本文主要以浚县泥咕咕为例,对泥咕咕探源追踪,分析其艺术特征,进行创新实践探索,使其在工业文明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能够与时代融合,并以此来推动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泥咕咕;艺术特征;创新实践;品牌塑造中图分类号:G712;J31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1-0162-01一、生生不息的“泥咕咕”河南浚县艺术丰富而深厚,享有“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泥咕咕”是对浚县泥玩具的泛称,其身体部分有孔,能用嘴吹出类似斑鸠叫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
浚县古称黎阳,曾是非常重要的黄河古渡,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是大河南北的交通要冲、战略重地。
历史上名人在此来来往往,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历史残痕、名人手迹也使这里成为文化底蕴深厚之地。
泥咕咕出自浚县城东的杨玘屯,相传是隋末瓦岗军将士所创,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瓦岗军在此溃败后杨玘将军带着他的部下留这里养伤并定居于此,他们利用黄河边上的胶泥,捏泥人泥马,英雄人物等并在其上扎孔,使其象号角一样能够吹响以此来祭奠战争中牺牲的将士。
经过历代传承泥咕咕也逐渐丰富起来,并与其他民俗融合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在杨玘屯人看来“泥咕咕”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可以维持生计的手艺,泥咕咕色彩鲜艳,还可以吹出声来,深受深受孩子们喜爱,有“泥咕咕不响,立半晌”,可见泥咕咕非常吸引孩子们。
也正是由于这种与人们自身生活息息相关,泥咕咕才会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浚县自古就有赶庙会的习俗,庙会一度发展的很兴旺,甚至在明嘉靖年间成为华北地区最有影响的古庙会之一,这也为泥咕咕的传承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析浚县泥咕咕的色彩形态特征及文化内涵
浅析浚县泥咕咕的色彩形态特征及文化内涵作者:王圆圆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3期摘要:“泥咕咕”作为浚县独有的泥塑样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发展至今扔保留了珍贵的民间艺术特色。
从文化入手,探讨泥咕咕的色彩形态特征,对这一古老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有一定的意义。
泥咕咕的用色在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古朴沉稳又具有现代感,既达到了热烈而协调的视觉效果,又体现了中原人淳朴热烈的审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关键词:泥咕咕;色彩;视觉;象征一、浚县泥咕咕的的起源与概述浚县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古称“黎阳”,这片土地孕育了古老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泥咕咕”,被誉为“豫北大地上盛开的一支民间美术奇葩”。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曾率军与隋军在黎阳会战,激战之后,杨玘与士兵捏了泥人、泥马来祭奠和纪念阵亡将士。
后来这门手艺便流传下来成为传统的泥玩具,又经庙会传播而成为民俗艺术形式。
因其特殊构造,吹的时候能够发出“咕咕”声响,故得名“泥咕咕”。
泥咕咕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许多种类,主要有鸟禽类,兽类,人物类。
而斑鸠是浚县泥塑众多样式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有时也用“泥咕咕”特指泥塑斑鸠。
浚县泥咕咕作为中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代表,发展至今依旧保留了最珍贵的民间艺术特色,它早已不仅仅是早期在庙会上传播的民间手工艺品,更是代表传统文化的艺术品,深受老百姓和艺术家的喜爱。
二、浚县泥咕咕的的色彩形态特征色彩作为民间泥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色。
浚县泥塑在色彩造型方面表现出大方、概括、洒脱、随意。
敷彩的效果既保留着中国的传统风格——以黑为底,显得古朴沉稳;又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感——色彩斑斓,对比强烈。
传统泥咕咕在色彩选择上沿用中国传统五色观,五色即蓝、红、黄、白、黑(青、赤、黄、白、黑),五色被作为色彩之正,其中黑色为众色之首。
(一)泥咕咕的黑色文化传统泥咕咕绝大部分以黑为底,这与尚黑信仰有关。
土生万物 土乃有灵——来自黄河故道的泥塑浚县泥咕咕
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河南浚县泥咕咕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文化特色。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对浚县与杨玘屯庙会的关系,泥咕咕的产生、特点制作、工具等作详细介绍。
泥咕咕的题材泥咕咕作为浚县最为典型的民俗文化符号,土生万物 土乃有灵——来自黄河故道的泥塑浚县泥咕咕王文析富贵猪狗牛羊编辑|朱慧敏1976481234@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它由当初的随意揉捏到今天的有意创作,由最早的品种单一、样式简单到现在的题材广泛、品目繁多,从古庙会走进现代文博关注,逐渐得到更多现代人的喜爱。
浚县泥咕咕作品的题材,包含生活中的家畜家禽、大自然中的珍禽异兽、神话传说中的神祇瑞兽、历史人物、戏曲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等等,可以说凡是艺人能够看到、想象到的都可以表现出来。
根据地区分布和传承流脉,杨玘屯的泥咕咕有四种不同的捏画风格,西屯更为开放、东屯较为保守。
因为统计标准和统计方法不一样,我们按照艺人的习惯来作介绍。
杨玘屯距浚县县城和大伾山只有3000米的距离。
每个艺人因为自己的经历、家族传承及文化爱好的不同,各有偏重和擅长。
按照学术分类和艺人的习惯,大致将泥咕咕形象题材分为以下四大类:1.农村、农业“六畜”是指牛、羊、马、猪、狗、鸡,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兴旺人丁繁多,有吉祥美好之意,在农耕文化中是一个重要概念。
泥咕咕是农耕时期的产物,所以“六畜”也是泥咕咕中常见的形象。
2.戏曲、文学浚县地方戏曲有大弦戏和大平调,豫剧也很流行。
老百姓对戏曲情有独钟,平时的文艺活动主要也是看戏。
哪个村唱戏,村民就会把外村的亲戚请来看几天戏。
特别是在古庙会期间,往往是几台戏对着唱,还有连台戏连本戏一唱好多天。
很多历史剧,也成为农民的通俗历史“教科书”。
浚县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战场,所以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泥咕咕的重要题材。
浚县泥咕咕的文化生态保护
浚县泥咕咕的文化生态保护摘要:在我国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下,近年来民间艺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应。
2006年,“浚县泥咕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各地均掀起了申请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热潮。
本文试图从民俗学的视角来研究浚县泥咕咕的文化生态保护,进一步深入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解决泥咕咕的生存发展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保护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泥咕咕;杨玘屯村;庙会;传承人;生态保护一、泥咕咕及其文化内涵泥咕咕是河南浚县泥塑艺术品的统称,早期人们制作的传统泥塑因其尾部有孔,因其轻轻一吹就能发出“咕咕”的声响,人们俗称“泥咕咕”。
2006年,浚县泥咕咕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它的题材内容有人物、动物、神兽等三大种类一百多个品种。
由于泥咕咕史料记载有限,在走访泥咕咕的集中产地“杨玘屯”村时,对于泥咕咕的历史渊源,通过求教民间老艺人,得出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关于杨玘屯村村名的由来,据说是当年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一员叫杨玘的大将在此地屯过兵,并且当时军中有一些士兵会捏泥人,为纪念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和战马,他们随手用当地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后来这门手艺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此说法的真实性,需要经过史料和大量学术性的分析,但是从民间艺人那里看到的众多“骑马人”和“战马”类型的泥咕咕,或许老百姓的说法值得探讨。
任何一项技术必定与某一种环境的因素相互影响。
虽然在很多生态系统中,人尽管是重要的因素,但是相似的技术用于不同的环境,也会导致不相同的文化效应。
由于水源、土壤、地势等各方面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民俗文化,所以我们实际上不可能抽象的谈论技术;确切的说,我们必须经常考虑到技术与某一特定环境的特有条件的相互关系。
以泥咕咕而言,据传说已经传承了近1400多年,小小的泥塑依靠特有的泥土资源优势世代相传,除了与杨玘屯村特有的民俗传统相关外,更重要的是泥咕咕对人们的生存价值需要,它还与浚县古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浚县泥咕咕的传说故事、项目保护和现状
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传说斑鸠鸟是史前少吴氏的“祖神”,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吉祥寓意。
在豫北平原,浚县黄河故道的泥土中,土生土长着一群把玩泥土的民间艺术家。
他们用手将泥捏成斑鸠的样子,用工具在尾部穿一小孔,下腹腔再穿透一个大孔,晾干画上彩画,玩耍时,用嘴吹斑鸠的尾部小孔,便会发出“咕、咕”的响声,“泥咕咕”由此而生。
浚县泥咕咕就是这带着黄河悠久文化传承的产物。
他们身上带着泥土的灵性,他们的作品有着泥土的神圣。
浚县杨玘屯与正月庙会浚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和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河南省北部,行政上隶属鹤壁市。
浚县,“浚者,抒也”,在这里指“疏通”的意思,与治水有直接关系。
黄河、大运河(卫河)、淇河分别在不同历史时期流经于此。
大伾山位于浚县城东南隅,在《尚书·禹贡》中有记载,大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是我国文字记载中最早的名山之一。
后赵石勒时期凿就的大石佛最为有名。
石佛原名镇河大将军,高22.7米,依佛建有阁楼,当地有“八丈佛爷七丈楼”的说法。
杨玘屯位于浚县县城东南,行政上隶属黎阳镇,由两个行政村组成,20世纪50年代集体化时期一分为二,分别称“东杨玘屯”和“西杨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浚县泥咕咕的传说故事、项目保护和现状王文析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屯”。
千百年来杨玘屯聪明的先民利用双手制作民间玩具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特别是利用黄河故道的澄泥资源,加上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创造了泥咕咕这个十分独特的文化产品,成为村里一大支柱产业,杨玘屯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泥塑之乡”。
浚县的正月庙会和八月庙会,历经数百年不衰。
特别是正月庙会,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二月初二结束,会期之长、规模之大、香客之多为全国之罕见,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古代,人们已经把大伾山和杨玘屯紧密连在一起,使其成为密不可分的“山村结合体”。
大伾山庙会成就了杨玘屯的泥咕咕,使其成为浚县正月古庙会上的重要文化符号。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浚县泥咕咕,又名泥古古,是中国浚县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泥咕咕的艺术特征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其文化底蕴则源远流长,融合了当地的历史、风俗和民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泥咕咕的工艺精湛。
泥咕咕是一种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捏、塑、雕刻、烧制等工艺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
制作泥咕咕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他们需要熟练掌握黏土的质地和塑形技巧,以及烧制的温度和时间掌控。
由于泥咕咕的造型复杂、线条流畅,因此对工匠的技艺要求很高。
经过数日的雕琢和精心的打磨,每一个泥咕咕作品都充满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呈现出高度的艺术价值。
泥咕咕的造型独特。
泥咕咕的造型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鸟、器物等各种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泥咕咕的人物造型,如戏曲人物、历史人物、民间英雄等。
这些造型多采用夸张的手法,使得作品富有戏剧性和表现力,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泥咕咕还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泥咕咕的色彩丰富。
泥咕咕作品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施釉和烧制的工序,这样才能赋予作品鲜艳的色彩。
施釉后的泥咕咕作品色泽明亮、光泽鲜艳,且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工匠们还会根据作品的主题和造型特点,巧妙地运用色彩的搭配和过渡,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显得独具匠心、充满活力。
泥咕咕的表现形式多样。
除了单一的手工艺品外,泥咕咕还可以结合绘画、雕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构成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
一些泥咕咕作品还可以被工匠们雕刻成印章、摆件、装饰品等,使得艺术作品可以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赋予人们更多的审美享受。
泥咕咕的文化底蕴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它融合了当地的历史、风俗和民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泥咕咕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浚县作为中国南北交通要道的重要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泥叫吹造型及工艺的文化表达
泥叫吹造型及工艺的文化表达作者:纪华林来源:《牡丹》2018年第35期泥叫吹拥有我国的古典韵味,在造型上大多简洁并生动形象,有着不拘细节、大刀阔斧的制作风格,还拥有着淳朴自然的艺术造诣。
它体现了我国民间文化的艺术美和道德观念,拥有较高的价值。
一、泥叫吹的造型和工艺制作泥叫吹的造型可以分成人物和动物两种,以动物居多。
而动物类型的泥叫吹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十二生肖中的十二个动物属相,另一种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猫、燕子、青蛙等动物。
人物种类的造型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骑在马上的人物,女性大多是巾帼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等,而男性大多是英雄豪杰,如关公、岳飞等。
还有一种人物造型就是小说或戏曲中刻画出来的,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张飞,《水浒传》中的武松、鲁智深,《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八仙过海》中的吕洞宾、铁拐李等。
泥叫吹中人物造型以骑在马上的人物最受欢迎,而动物造型中的鸟类造型最受人们喜爱。
泥叫吹的制造工艺可以分成模塑和手捏两个类型,以手捏为主。
而手捏的泥叫吹在制作时又可以分成搓泥捏土、塑造模样、钻孔打磨、烧制晾晒和涂色几个步骤。
在制造泥叫吹时,人们大多会选择淮滨本地的红黏土,在进行泥叫吹的烧制时,大多使用小煤火炉进行内部的烧制。
在进行泥叫吹的涂色时,比较传统的涂色方法就是运用锅底的黑灰,或是矿物、植物的纯自然颜料进行上色,而如今大多会使用丙烯、水粉等颜料进行上色,在绘图后涂上清漆,用以加固颜色。
泥叫吹主要运用石质或陶制的模具进行压塑,其主要用于泥叫吹需求较大的情况。
如今,泥叫吹大多会在庙会等集市上出售,并且价格较低,如果有大量的购买者,就需要运用模具进行批量制作。
还有一些泥叫吹是运用模塑和手捏相互结合的方法制作的,大多是骑马的人物造型,人物是模塑制成的,而马是手捏制成的。
二、泥叫吹的艺术特色泥叫吹在动物种类的造型制作上通常会体现出动物的动态形象,表现了动物一瞬间的动作,如鸟类啄食、青蛙蹦跳、猴子挠腮等动作。
浅析浚县泥咕咕的文化艺术内涵
浚县西南童 山脚 下) , 歼灭守敌 , 开仓放 粮。饥 民得救 , 欢 腾 雀
跃。隋朝各地官兵相继倒 戈, 隋王朝处 在风雨飘摇之中。… 这段 历史深深烙在 浚县人心 中, 影 响了一代 又一代泥 塑艺
张辽、 关 羽为 前 锋 , 急 趋 白 马 。关 羽 登 上 白马 山 ( 小土 山, 在 今
浚县马村 , 黄河 南岸白马津西南 ) , 望 见颜 良旌旗 , 策马长驱 , 中进万 军之 中杀死 颜 良并斩 首 而还 , 袁 军 溃败 , 遂 解 白马之
围。
乌作为中国的图腾崇拜 , 有 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层 的文化含 义。浚县当地 传说认为史前先 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 乌是 最初
攻。
三 、浚县 泥 咕 咕 蕴含 的文化 艺 术 内涵
( 一) 图 腾 崇 拜 远古时期, 奉鸟为祖图腾 的氏族遍及中华大地。几千年来, 包括 “ 凤 凰信仰 ” 在 内的 “ 乌信 仰” 与“ 龙虎信仰 ” 并存 , 形成 了 史前华夏民族图腾崇拜 的多元文化 , 迄今仍在我国各地民俗活动 中传承 。浚县泥咕咕是研究 中原 地区乌俗 崇拜 的 “ 活化石”, 印
常简单。就地 取材 , 黄胶泥加 水和 成泥 巴, 去 掉杂 质, 用木棍 捶
打, 使其变得柔软细腻。 制作工具主要是一头粗一头尖 的竹棍 ,
用以雕画泥 玩具的鼻 、 眼、 嘴和身上的花纹和扎孔 。 捏制成型的 泥咕咕风干晾透后 , 放 入土窑中烧制。出窑后, 用松香 ( 现改 为 墨汁 ) 为陶坯打底色 , 待底色干后用 自制 的毛笔蘸洋颜色 ( 现 改
证 了中原 人 民不 仅 是 “ 龙 虎 文化 ”的传 人 , 而 且也 是 “ 鸟文 化 ”的
传人。
建安五年 ( 2 0 0 年) 二月, 袁绍 进军黎 阳, 欲渡河与 曹军 主
蓝田泥玩 独放异彩 ——艺术大师王蓝田和他的泥咕咕- 李晓瑞
蓝田泥玩独放异彩——艺术大师王蓝田和他的泥咕咕作者:李晓瑞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号:20080592摘要浚县泥玩俗称“泥咕咕”,产生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鸟信仰和生殖崇拜,数千年来,世代相传.“泥咕咕”取材于本乡本土农村生活,并与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些带着泥土芳香的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用双手和智慧赋予了它生命和灵性,正是由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深得人民的喜爱。
唯一一位硕果仅存的民间艺术家王蓝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色彩斑斓、造型可爱、意向优美的泥塑表现出来。
而我们则透过这些表象看到广大劳动人们质朴善良的心灵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王蓝田;浚县泥咕咕;民间艺术王蓝田生于1922年,至今老人已经86高龄,他这个年龄上下的老人在杨玘屯已不是很多,捏泥咕咕的高手更是凤毛麟角。
他从5岁开始学捏泥咕咕,如今近百岁的他仍然活跃在捏制泥咕咕的舞台上,也是硕果仅存的一位老艺人。
浚县地处豫北贫困地区,村民选择捏泥玩具这门活计,一是继承了祖辈的传承习俗,二是充实了农闲时的空闲时光,并能攒齐成筐的泥玩具上庙会换来生活费用,又能从制作和销售过程中寻地一定的愉悦。
基于此,泥玩具得以生存繁衍、代代相传。
老一辈艺人技艺传给自己的晚辈,孩子们自小接受长辈言传身授。
身传口授、耳濡目染,因为文化的限制和视野的局限,使王蓝田这一辈艺人掌握了扎实的手上功夫,他们较少变革,玩具造型保持着较多的程式性和恒常性,一个品种反复塑造多次,往往能做得熟能生巧,出神入化。
老一辈艺人经历长年累月的磨砺和实践,练就一身绝活,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与个性情趣的差异,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如有的作品粗犷豪放、大胆夸张;有的作品造型单纯、质朴浑厚;有的作品构思巧妙、形态生动;而王蓝田的作品则细腻精致、趣味横生。
下面,不妨就王蓝田的泥塑技艺分析如下:(一)最擅长的种类骑马人物:瓦岗寨人物,为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李元霸、徐茂请功等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张飞等西游记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传统戏曲:白蛇传、杨家将等神话传说:八仙动物:十二生肖、狮子等鸟类:斑鸠、小燕、孔雀、山鸡、凤凰、鹰等家禽类:鸡、鸭、鹅等(二)技艺特色说起王蓝田老人的泥塑技艺,他身边的几位晚辈,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还特别指出,老人的技艺特色,与他的性格和处事有着内在的关联。
浚县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泥咕咕”市场化开发-精品文档
浚县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泥咕咕”市场化开发一、前言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泥咕咕”的价值不但在于它的可观赏性,更主要的是在于它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大多数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不仅要求做工精细,更需要从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感情寄托、美好祝愿、工艺的韵味、特色等。
在民间传统手工艺品设计中,我们需要注重将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在文化产品中,将产品作为一种媒介来弘扬我们的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产品具有市场生命力。
二、“泥咕咕”的历史起源“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类似鸟叫的声音,所以形象的称之为——咕咕。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当时浚县称黎阳),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圯的大将在此屯兵,得杨圯屯村名。
当时,军中有一些士兵会捏泥人,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他们用当地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等。
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随着历史的发展延续了下来,流传至今。
三、泥咕咕的发展现状和环境分析浚县“泥咕咕”发展到现在已有三大类50多个品种。
主要有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原型的人物,以及老虎、狮子、大象、燕子、斑鸠和孔雀等形象的动物和飞禽。
古老朴素、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现在的传承人有王学锋、王安田、宋学海等人。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泥咕咕”的市场环境分析如下:1.政策环境分析“泥咕咕”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开始重视它的传承与发展,浚县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力发展“泥咕咕”产业,对像王蓝田,宋学海这种常年从事“泥咕咕”行业的人员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当地文化部门和XX局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为“泥咕咕”的销售提供了主要途径。
但是“泥咕咕”的规模化生产还急需提上日程,厂房,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支持也需要进一步的落实。
家乡的民间艺术
家乡的民间艺术家乡的民间艺术————泥咕咕杜振兴(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班)摘要:浚县“泥咕咕”为河南省鹤壁市中的⿊底泥玩,起源于隋末,早起造型以⼈物、战马为主,为纪念阵亡将⼠和战马。
形象逼真、栩栩如⽣,富有浓厚的乡⼟⽓息。
随着时代的变迁,题材发展为鸟禽、兽类、⼈物三种。
造型和装饰还保持着千百年来的特征,制造⼯艺仍保留⼿⼯艺为主,具有深刻的⽂化内涵和底蕴。
关键词:泥塑、民间艺术、传统⼯艺、艺术特⾊“泥咕咕”是民间泥塑的⼀种形式,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特有的民间艺术形成称谓,是构成河南民间⼯艺美术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劳动⼈民在⽣产⽣活中提⾼精神追求的体现,渗透着对美好愿望的向往。
⼀、“泥咕咕”,名称的由来据《资治通鉴》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岗军⾸领李密⼿下有⼀员叫杨圯的⼤将在此屯兵,得杨圯屯村名。
当时军中有⼀些⼠兵会捏泥⼈,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和战马,他们⽤当地的胶泥捏塑泥⼈、泥马。
后来军队中⼀些⼈员就地安置,这门⼿艺便流传下来。
浚县泥塑形体较⼩,⼤的不⾜20厘⽶,⼩的只有4⾄5厘⽶,因其尾部有两⼩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故称“泥咕咕”。
黎阳镇杨圯屯是泥咕咕的主要产地。
⼆、浚县“泥咕咕”创作题材选取和分类其题材选取多以⼈物和动物为主,取之于⽣活、来源于⾃然,⽽不像其他民间艺术那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
创作素材主要分作三类;鸟禽类、兽类和⼈物类。
鸟禽类主要有斑鸠、飞燕、鸡、孔雀、鸳鸯等;飞鸟为多见,尤其是鸽⼦和斑鸠的造型更加突出,神态各异,造型多写意,古⽼⽽朴实,装饰性强,带着浓郁的⽣活⽓息。
兽类主要有狮⼦、⽼虎、猴、马,还有民间传说中象征吉祥等美好寓意的独⾓兽、麒麟等;其中的⽑头狮⼦⼗分可爱⽣动,狮头部分有绒⽑装饰并且可以摇动,既遮盖了内部机关,⼜起到了美化作⽤。
⼈物类主要有四⼤名著中重要⼈物以及不同历史上的名⼈。
浚县“泥咕咕”题材⾮常接近于现实⽣活,具有民俗化、⽣活化、娱乐化的特点。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摘要】浚县泥咕咕是一种富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沿革和传统工艺技艺。
其民俗文化表现丰富多样,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色独具匠心,精湛的手工技艺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这种艺术形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观念。
展望未来,浚县泥咕咕有望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为当地文化的持续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浚县、泥咕咕、艺术、特征、文化底蕴、历史沿革、传统工艺技艺、民俗文化表现、艺术特色、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浚县泥咕咕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艺术特征独特,工艺精湛,民俗文化表现丰富多彩,展现出浓厚的地方风情和传统韵味。
在历史沿革方面,浚县泥咕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经过代代传承发展,泥咕咕在浚县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艺传统。
传统工艺技艺方面,泥咕咕的制作过程繁复严谨,需要经过反复打磨和精雕细琢,才能成就一件精美的作品。
浚县泥咕咕的文化底蕴深厚,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民俗传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未来发展展望中,希望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泥咕咕的优秀传统,让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2. 正文2.1 历史沿革浚县泥咕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底蕴。
其历史沿革可以追溯至古代,是当地人民多年来的传统技艺。
据史料记载,浚县泥咕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已经有人开始制作泥咕咕这种工艺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咕咕逐渐成为浚县地区重要的手工艺品,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和装饰。
在宋代,浚县泥咕咕更加发展完善,技艺日臻成熟。
当时的泥咕咕工匠们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其艺术特色更加突出。
明清时期,浚县泥咕咕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当地的代表性工艺品。
直至今日,浚县泥咕咕仍然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工匠们将古代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保持着泥咕咕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原创】浚县泥咕咕:来自泥土的声音
【原创】浚县泥咕咕:来自泥土的声音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又形象地称之为“咕咕哨儿”。
小时候,父亲到城里开会会带回些泥咕咕,那时的泥咕咕多是燕子、斑鸠之类,没有现在的种类多,个头也小。
每人拿一个放在嘴里吹可发出不同的声音。
浚县泥咕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带着浓厚的民间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它用当地的黄胶泥制作,即先把土晒干磨碎,用箩筛成细粉,掺水泡制,再掺入麻纸,用木棒捶打。
这样的土捏时不粘手,干后无裂缝,皮薄且坚硬,声音脆亮悦耳。
泥咕咕以黑色为底,再彩绘上白、红、兰、绿、黄等颜色,使泥咕咕更具审美价值。
2006年5月,浚县泥咕咕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几天,在2014中原旅游商品博览会上看到了家乡的泥咕咕,很是亲切,特留影几张。
附录:浚县泥玩“泥咕咕”地域性特色探究(辛丽亚,西北民族大学﹚【内容摘要】浚县泥玩“泥咕咕”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种类,根植于中原文化的沃土之中。
它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色彩艳丽,制作材料独特,造型简洁,朴拙浑厚,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和地方特点。
它的发展也与其地方风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关键词】泥咕咕地域性简洁朴拙泥塑是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4000—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历经各个朝代依然在社会上流传不衰,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最著名的有无锡惠山、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河北的白沟、山东的高密、河南浚县、淮阳及北京。
各种泥塑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和表现手法不甚相同。
河南浚县泥咕咕的主要集中产地在城关镇杨圯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题材广泛,装饰色彩艳丽,它用黄河边的黄胶土作原料捏制各种人物、动物、飞禽等,其造型简洁、略貌取神、高度夸张、不做过多自然主义的精雕细刻,主要传承了汉代艺术文化风格,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和地域特征。
它的发展壮大也与浚县地方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悠久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初六到二月二,浚县的庙会上到处可见摆放整齐、形态各异、色彩艳丽的泥咕咕,究其历史,可追溯到隋代。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底蕴浚县泥咕咕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流传于江苏省徐州市浚县一带。
它以泥塑为基础,结合织布、刻画、贴花、染色等多种技法,塑造了各种形态真实而新奇的泥咕咕脸谱和泥人、泥马、泥狮等泥塑工艺品,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态新奇多变浚县泥咕咕的创作以人物、动物以及形态奇特的拦路神、门神等为主题,其形态多变、手法巧妙,塑造出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如古代士人、仕女、官员、斗地主等角色,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浚县泥咕咕还塑造了许多传统剧种中经典人物形象,如京剧中的戏曲角色,以及各种表现民间文化的泥塑工艺品,如泥人、泥马、泥狮等,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泥塑世界。
二、造型精湛细致浚县泥咕咕的制作工艺需要较高技术水平,制作过程中需有匠人对细节处进行精细雕刻,脸谱的刻画要细致入微,身体特征要真实可信,动物、花鸟等形态也以精细质朴见长,细节处的雕刻和制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达到精湛的制作效果。
在许多浚县泥咕咕作品中,可以看到制作人员的心思和灵气,让这些泥咕咕更具收藏、欣赏和审美价值。
三、文化底蕴丰富浚县泥咕咕从创作题材到制作工艺都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代表了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当地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比如,传说中的五大拦路神体现了民间信仰和敬畏;古代文人骑牛、赋诗等形象反映了当代人们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崇尚;泥人的制作则与中国古代的土神、土崇有关等等。
浚县泥咕咕的制作和传承,就是一个传承历史文化、发扬人类智慧的过程。
总之,浚县泥咕咕是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泥塑工艺的创新和发展,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将民间文化的丰富内涵以手工艺的形式传递给现代人民。
在泥咕咕的创作和传承中,当地的手工艺人们发扬民俗文化的特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豫北彩塑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探析
豫北彩塑浚县泥咕咕的艺术特征探析An Analysis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Nigugu in the Color Sculpture of Jun County in Northern Henan石紫贤 Shi Zixian 乔莹 Qiao Ying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0Hunan University o f Technology , Zhuzhou , Hunan 41 2000摘要:浚县泥咕咕是豫北地区泥塑艺术的奇葩,起源于史前文明,兴盛于隋唐。
本文主要从造型、图案、色彩三方面入手探析 其造型上略貌取神;图案上随性大胆,赋彩上传统五色的艺术特征,总结泥咕咕物承背后的文化意蕴。
Abstract:Junxian Nigugu is a w onderful work o f clay scu 丨pture a rt in northern Henan.lt originated fro m prehistoric civilization and flourished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This article m ainly analyzes the a rtis tic characteristics o f its shape 什〇171 three aspects :shape,pattern and colo「;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yle and boldness,the traditional five-color coloring , and the summary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the m ud , goo , and gou .关键词:浚县泥咕咕;艺术特征;文化意蕴Keywords: Junxian Nigugu ,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 cultural connotation一、 浚县泥咕咕概述浚县地处河南省黄河以北,曾是黄河故道,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农耕文明下的浚县泥咕咕与古代鸟信仰崇拜
Xun Couty's Ni Gugu Art and Ancient Bird Worship under Agricultural Culture
作者: 张新词[1]
作者机构: [1]河南科技学院
出版物刊名: 农业考古
页码: 126-12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农耕文明;浚县;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军事题材;工艺美术品;文化意义
摘要:河南浚县民间泥玩的统称为"泥咕咕",2006年5月20日,浚县泥咕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南省浚县的王学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知名度极高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类浚县泥咕咕题材丰富,战马、骑马人、花哨哨等军事题材占有较大的比例,却为什么以"泥咕咕"作为名称呢?其实,泥咕咕是农耕文明下民间鸟类信仰崇拜的深层民俗学意义,具有原生态文化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浚县泥咕咕与鸟信仰
一、泥咕咕——浚县古庙会的文化象征
泥咕咕是浚县泥塑玩具的总称,其中鸟类有斑鸠、燕子、鸽子、麻雀、孔雀等,家畜类有牛、马、羊、猪、兔等,神话及历史人物类有十二生肖、八仙、封神演义人物、隋唐农民义军英雄和三国人物等,共百余种。
在百余种浚县泥玩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泥咕咕和骑马人。
关于泥咕咕产生的年代,史无记载。
传说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密,曾与隋军会战黎阳并驻军在伍山东麓,双方战斗十分激烈,义军伤亡惨重,军中有会做泥塑的兵士,便突发奇想,用当地的黄胶泥捏出许多骑马人,缅怀在战斗中牺牲的弟兄们。
此说颇有道理,因为现在庙会中出售的泥咕咕中,表现最多、销量最大的除泥咕咕(斑鸠鸟和燕鸟)外,就数骑马人和战马了。
而且这些不重样的骑马人和战马的造型与众不同,每匹马都是仰首挺胸,或奔驰或作嘶鸣状,马的颈部特别宽大,艺人刻意突现战马的矫健有力。
另一特点是马鬃、马尾都很短,作捆扎状,类似出土文物唐三彩的战马装束,马鬃、马尾都被捆扎起来,便于作战时奔跑。
在浚县正月古庙会出售的传统玩具中,占比重比较大的还有彩绘的木制兵器——刀、枪、剑、戟、锏、棍一类。
提起浚县的民间玩具,“杨圮屯的咕咕唧唧(泥咕咕)”,“南毛村的刀、枪、剑、戟(木制兵器玩具)”名气很大。
浚县木玩具中大量出现古代兵器,与隋末时期瓦岗军与统治者在黎阳的战斗有着因果关系。
浚县泥玩具的称谓不叫“骑马人”,而偏偏叫泥咕咕,这又作何解释呢?难道两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对此,目前学界似乎也未得出明确的结论。
我认为泥咕咕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信仰有密切关系。
(一)鸟是人类农耕文明的源头
民以食为天。
南方人食稻,北方人以食麦为主,那么,世界上第一粒稻谷种子、第一粒小麦种子是从哪里来的?对此,我国大江南北(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传说中,公认的是“鸟儿从天上衔来,撒在大地里才生长出谷苗和麦苗来”。
有关鸟信仰的遗迹,我国各地虽都有所发现,但考古发掘证明,距今7000余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关鸟信仰文化印记,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内容最丰富、最有说服力的物证。
在人类农耕文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先民对鸟儿满怀感恩之心,从而衍生出鸟信仰、鸟文化和鸟习俗。
(二)鸟被视为光明的使者
史前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发现鸟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和福祉,人类在很长时期都把鸟与太阳联系在一起,“太阳鸟”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部族共同的信仰。
我国远古时的“太阳鸟”形象,考古发现有三种:一是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雕板上的“双鸟太阳图”;二是大汶口出土陶尊上的“上日下山”象形图;三是日中鸟最早的文字。
后简化为⊙,尔后又形成现在通行的“日”字。
而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日”字的象形符号最有趣也最形象,是画一个圆圈,象征太阳,
圆圈的下方再画一个抽象的鸟形,由此可知,鸟儿与太阳的情缘由来已久。
(三)鸟是早期人类的衣食之源
早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初期的渔猎社会,人类茹毛饮血,狩猎为生,鸟卵、鸟肉便成为人类猎取的美味和最佳食品。
远古人类由于生活对鸟的依赖,进而产生图腾崇拜。
他们自称“羽人”、“羽民”。
我国南方先民在鸟图腾崇拜延续或深化过程中,产生一种“人鸟合一”的文化现象,至今居住在湘、桂、黔三省交界的侗族,仍自称其先祖为“鸟”。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寨子里的人都要在头上、身上插满羽毛,跳起芦笙舞以示庆贺。
他们在给儿童理发时,要在前面留一小撮,象征鸟头,后脖颈也留一小撮,象征“鸟尾”。
我们再看出土文物“战国铜镜”、“汉画像砖”、“北朝宁万寿石棺”上,历代武士皆头戴“羽冠”,现今舞台上出演的古典戏剧中,许多武将的头盔仍用锦鸡尾部的翎毛做装饰,保留了古代的习俗,更进一步证实鸟文化悠久的历史。
(四)泥咕咕与生殖崇拜
我国江南一带民俗将鸟类中的麻雀,视为送子神鸟、生育之神。
麻雀产卵多,成活率也高,成群结队,给古人留下丰产多产的印象。
“鸟”在古代似乎与男性生殖器官“屌”谐音、同义。
鸟儿既然能为人类送来谷种,而粮食又是人类生存繁衍后代之本,人们依此类推也把鸟儿视为“送子之神”。
更何况在民俗生殖文化理念中“鸟”就是男娃的化身、男性的代名词。
泥咕咕与祈子行为密切相关。
在浚县大凡上山祈子的妇女们,下山时,都要买大量的“咕咕鸡”,出城乘船或乘马车返回原地时,路边成群结队的男孩子们尾随着车船奔跑,并大声吟唱:“给俺一个咕咕鸡,让你生子又生孙儿。
”于是车上或船里的小媳妇们都毫不吝惜地从篮子中抓起大把泥咕咕,用力抛向路边,让孩子们哄抢。
小媳妇扔得泥咕咕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把,目的是不使任何一个孩子落空。
再冷静地想一想,这难道不是祈子行为的升华吗?我们似乎终于找到了“咕咕鸡”在大伾山古会中的原始价值——生殖崇拜。
(五)历代出土文物中大量存在鸟文化现象
目前已出土的有关鸟信仰的文物,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双鸟朝阳纹饰”、“鸟形骨匕”、“双首连体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王鸟”,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鹰头壶”,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壶纹饰“金鸟负日图”,仰韶文化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太阳鸟纹饰”,殷甲骨文“鸟”字,商周青铜器“鸟铭文”、“燕形玉佩”、“鹰纹玉佩”、鸟书“佩剑铭文”以及南阳汉画像石、河南新郑汉画像砖上比比皆是的“金鸟负日”图等。
总之,各族人民对鸟的图腾崇拜和鸟信仰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渗透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鸟信仰较之“龙虎文化”还要深入普及。
(六)中华民族鸟信仰的历史渊源与地域分布状况
史载殷人崇鸟。
殷代始祖神话:“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史记·殷本纪》就是说殷商始祖契,原本是玄鸟(黑燕)的子孙。
远古东夷吴越民族皆以自己为“太
阳鸟”的子孙,以鸟为自己的同类,服装习性也模仿鸟类。
《山海经·海外南经》载:“羽民国在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
”“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
”传说中的古代东夷部族崇凤鸟,东夷部族首领少吴,其活动地域主要在山东沿海一带。
少吴氏以鸟立国命官:“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
司马也;鸬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
”楚人以“九头凤鸟”为图腾,“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句俗语形象地反映出楚地崇拜九头凤鸟的历史传统。
楚人奉祝融为其始祖,那么祝融是什么模样呢?《白虎通·五行篇》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
鸾即凤也,原来祝融是凤鸟的化身。
秦人祖崇鸟。
《史记·秦本记》载:“秦之先祖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坠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这与商代先祖契的出生如出一辙。
除了上述文献记载。
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以及高句丽、朝鲜皆祖崇鸟。
满族始祖称“佛库伦”(传说为天上三仙女中之三妹),沐浴于长白山湖泊,因吞食喜鹊丢落之朱果而生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同样也是崇鸟部族,视喜鹊为其祖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