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的ADL训练
浅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训练
![浅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dc83c5f51e79b8969022681.png)
浅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训练摘要】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对1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结果经6~8周训练后,15例患者活动能力评估总分由训练前平均分44.5分增加到训练后的85分。
结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活动能力提高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恢复能力训练【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82-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的目的是在心理上消除患者的依赖心理,增强独立自主精神,争取生活自理,并可进行必要的家务和户外活动等。
包括日常生活动作的习熟和生活辅助器的使用等,一般在坐位训练开始的同时即可进行。
自2012年09月~2012年12月,我科对1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效果较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从坐位训练开始的同时进行。
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家属的密切配合和护士的耐心指导。
(1)进食:进食活动包括进食固体、半流质及流质的食物及饮水,此项训练在确认患者无明显吞咽障碍,已开始正常进食后才能进行。
一般单手可以完成,必要时使用自助具。
例如,在用患手进餐时,可用粗柄的勺子以便抓握,用有支架的筷子便于两支筷子分开,用可套在手指上防止筷子滑落的带套圈的筷子。
水杯要轻且便于抓握,必要时用吸管饮水。
为防止餐具滑动,可在餐具下放防滑垫子。
每日三餐都要训练。
(2)修饰:包括洗脸、刷牙、剃须、梳头、简单化妆等头面部的个人卫生和基本形象的保持。
此项为最简单的ADL内容。
病后早期就应鼓励患者用单手进行,当患者可保持坐位后就可以去洗手间。
各种用品位置要便于患者取放。
毛巾要小,可套在水龙头上用单手拧干;刮胡须可用电动胡须刀。
(3)二便:早期要在床上进行,在病情平稳并达到坐位平衡二级后,就让患者学会床椅转移,使用床边坐式马桶。
一旦患者学会操纵轮椅或可步行就可去厕所排便,卫生间要有足够的空间保证患者转身上下轮椅和坐便器,便器应是坐式的,旁边有扶手和呼叫器,手纸长度应适宜。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技术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f877b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4.png)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是指将每一项ADL活动进行动作分解,针对有困难或障碍的动作内容进行训练,最后将动作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动作,以适应日常生活活动的需要。
下面以偏瘫为例,叙述ADL的训练方法。
(一)穿脱衣物1.穿脱开襟上衣(1)患者坐在带有靠背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面。
(2)衣里朝外,衣领向上放在膝上。
(3)健手辅助露出患侧袖口,并将患手插入袖口。
(4)将衣袖先拉倒肘关节上,再拉衣领至健侧肩部(关键训练技术)。
(5)健侧上肢穿入衣袖中。
(6)健手整理衣服并扣上纽扣。
脱上衣顺序:解开纽扣→脱患侧上衣至肩下→脱健侧上肢至肩下→健侧上肢抽出衣袖→脱下患侧衣袖。
注意:对于偏瘫的患者,如患侧肌力为0级,脱患侧衣袖时,不可用力过大,最好由他人保护肩关节,防止造成肩关节脱位。
2.穿脱裤子(1)患者取坐位,将患侧小腿交叉放置在健侧大腿上(关键训练技术)。
(2)将患侧裤腿拉到膝关节上,放下患腿至地面上。
(3)穿上健侧裤腿,并拉至臀部。
(4)患者进行坐卧转移平躺在床上。
(5)健足支撑床面抬起臀部,将裤子拉到腰部。
脱裤子顺序:患者坐位,双脚平放于地面→倾斜身体使一侧臀部抬离床面→将裤子拉至臀部以下→再倾斜对侧身体重复上述动作→脱下健侧裤腿→健足踩住患侧裤脚→健手拉出患腿→脱下裤子。
(二)修饰1.洗脸(1)患者靠近洗漱盆。
(2)将毛巾放入盆中,打开水龙头冲洗毛巾。
(3)将毛巾缠在水龙头上,健手紧握毛巾拧干(关键训练技术)。
(4)擦洗面部。
2.刷牙(1)患者靠近洗漱盆。
(2)将防滑垫放在健侧洗漱盆旁,并将牙刷放在上面。
(3)打开水龙头,牙杯接满水放在洗漱盆旁,关闭水龙头。
(4)打开牙膏盖子,将牙膏挤在牙刷上。
(5)漱口,完成刷牙动作。
(三)进食1.进食固体食物(1)患者坐在餐台前,餐台不能超过80cm。
(2)放好防滑垫。
(3)将食物盛入防漏的盘子及碗中。
(4)使用加粗加长的汤匙及筷子。
(5)将食物送入口中。
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1)
![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1)](https://img.taocdn.com/s3/m/5fdc945255270722182ef71a.png)
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每日自我照顾所必须的活动,包括更衣、进食、个人卫生、移动体位及家庭用具使用等,ADL训练是偏瘫恢复期的最重要内容,ADL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故是所有康复治疗的最终目标指向,也是判断综合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
ADL的训练一般在患者开始出现肢体部分分离运动时即可开始,若超过一个月尚未出现分离运动,则应开始着手健侧代偿训练,在训练之前,护士要观察和了解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程度,常用Barshel指数等评价表确定其能力范围,并根据ADL能力等级设计适合其完成的作业方法,如把ADL动作分解为若干个小动作,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结合晨间、日间护理,进行床边训练,患者在完成一项作业时,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护士要有极大的耐心,对其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予以恰当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其逐步适应居家的日常生活,由于偏瘫程度不同,训练时常需借助一些辅助用具,或需要对环境作适当调整。
1.进食训练:偏瘫患者中许多人存在程度不同的吞咽困难,当患者意识清楚,全身状况稳定,能按指示作张口、提舌及吞咽动作时,即可带着鼻饲管训练以口进食,进食进要嘱其家属一同观察:①咀嚼、咽下、喝水速度,呛咳否;②进食量及需他人帮助的程度;③疲劳程度,生命体征的变化及面容表情等。
在无误吸及可顺利喝水无呛咳的情况下,则可拔出鼻饲管继续训练以口进食,先用糊状食物、稀饭,继而用半流,从小量过渡到正常饮食。
偏瘫者由于抓握能力丧失或减退,协调能力差或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常无法完成进食动作,因此,需对一些食具进行改进,可把碗、碟固定在餐桌上,使用辅助器具,如各种改良的汤匙及进食器,可先练习手部动作和模仿进食,然后独立摄取食物,若患者右手完全瘫痪,1个月仍无明显恢复,则须进行左手代偿进食训练。
2.更衣练习:患者如穿脱衣裤困难,手指功能障碍,应建议家属制作肥大、前面开合式的衣服为宜,衣扣和袖子可用粘贴式,如用扣子,则用大号扣子,带有弹性腰带的裤子和带弹性鞋带的鞋较为方便实用。
ADL训练ppt课件
![ADL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80605a6c175f0e7cd1375d.png)
CADL:实用性语言交流能力
.
3
ADL分类
BADL(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医疗机构 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和社
区 PADL(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 CADL(实用性语言交流能力检查)
.
8
三、训练计划的制定
了解病情 全身功能 状态 个人需要及愿望 住宅环境和家庭条件
.
9
四、ADL训练的实施
早期开始 简单→复杂 重点突出 分解活动的步骤
.
10
五、训练内容
床上活动 进食 更衣 个人卫生 洗澡 用厕 坐位及站立 行走及乘坐汽车 轮椅活动
.
11
六、训练方法
.
5
ADL评定方法
PADL的评定量表 Barthel指数评定 Katz指数评定 PULSES评定 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
.
6
一、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 的定义
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 以改善或恢复衣、食、住、行、个
人卫生等基本的活动能力为目的而进行 的一些针对性训练.
.
7
二、训练目的
躯体或基本ADL(physical or basic ADL,PADL or BADL) 是在每日生活中与穿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等自理 活动和与坐、站、行走等身体活动有关的基本活动。
2.工具性ADL
工具性ADL(instrumental ADL,IADL)是指人们在社区 中独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如家务杂 事、炊事、采购、骑车或驾车、处理个人事务等,大 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自我照顾性ADL训练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照顾ADL训练)(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自我照顾性ADL训练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照顾ADL训练)(作业治疗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6d32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8.png)
壹、脊 髓 损 伤 患 者 的 更 衣 训 练
2
穿裤训练
➢ 操作时维持身体稳定;裤腰拉过臀部时固定一侧,活动另一侧。以下介绍常 用的几种穿裤方法
壹、脊 髓 损 伤 患 者 的 更 衣 训 练
2
穿裤训练
1.截瘫患者坐轮椅穿裤训练
基本过程:患者坐在轮椅上,用上手将一条腿放于另一条腿膝部上 方→先穿上面的裤腿,用手钩起裤腰拉过膝部,将上面的腿放下, 将脚放在脚踏板上→穿上另一裤腿至膝部以上→将一手伸进同侧裤 腰后侧,另一手抓扶手支撑,重心偏向对侧,抬起本侧臀部,同侧 手伸进裤腰后侧,把裤腰拉过胯部。→同法将另一侧裤腰拉到胯部 以上→系纽扣或腰带,整理,完成动作
壹、脊 髓 损 伤 患 者 的 更 衣 训 练
1
穿衣训练
置衣服于膝上(分清衣服前后、上下、衣
领及袖笼)→用一只手的拇指钩住衣服,
方
将对侧衣袖穿上并拉至上臂和肩部→身体
前倾使衣服落在背后,本侧手尽量绕过背
法
部,颈部后伸,用拇指或其余四指钩住衣
一
服,将衬衫进一步拉过背部→身体前倾,
将一肘部放在膝上,另一只手沿背部下降,
姿势三:患者坐在轮椅上,先将一条腿放在床上,另一条腿屈膝使 其踝部放在另一条腿的膝部上,本侧脚尽可能靠近身体,用双手穿 鞋和袜。该姿势稳定性强
壹、脊 髓 损 伤 患 者 的 更 衣 训 练
4
截瘫患者穿鞋/袜训练
2.截瘫患者穿袜训练
➢ 要求袜口不能太紧,可在袜口里面缝制一个指环带,以利于撑开袜子。常 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六章 平衡与协调
第一节 概述
CONTENTS
目
壹 掌握脊髓损伤患者的自我
作业治疗技术5-ADL训练
![作业治疗技术5-ADL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d56d1f0dd3383c4bb4cd297.png)
描述/检查
头部重力改变引起 仰卧—四肢伸肌紧张 俯卧—四肢屈肌紧张
反射名称 联合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合反应/运动
描述/检查 一只手用力握住一物体(偏瘫患者用健手) 阳性为对侧肢体同样握紧,身体其他部分肌 紧张增强
阳性支撑反应
反射名称 阳性支撑反应
描述/检查 刺激足底皮肤,肢体伸展肌肉紧张
×
3.健侧卧位
• 躯干:与床面呈直角。 • 患上肢:肩前屈100度,肘部
• 骨盆:患侧臀、大腿下 垫枕,防髋外旋
• 患下肢:伸直,避免小 腿处垫枕
紧张性颈反射
名称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 射STNR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 反射ATNR
描述/检查
头前屈-上肢屈曲,下肢伸展 头后伸-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头转向一侧--该侧上下肢伸肌紧张 对侧屈肌紧张,呈屈曲位
其他
紧张性迷路反射
反射名称 紧张性迷路性反射
上肢。
三、卧坐转移
包括:
✓从患侧卧位坐起 ✓从健侧卧位坐起
从健侧卧位坐起
基本要求
这种活动方法对患者来说比较容易,并且也比较安全, 然而它可能引起患侧肢体的“协同运动”,甚至有 可能造成患侧忽略。
活动成分 1. 转向健侧卧位。 2. 用健腿帮助患腿置于床外。 3. 把健侧肩膀和上肢移到身体下。 4. 通过外展和伸直健侧上肢从卧位撑起。 5. 移动躯干到直立坐位。 6. 在直立坐位下保持平衡。
(一)基本的或躯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医疗机构中应用) 基本或躯体ADL(basic or physical ADL , BADL or PADL)是 指每日生活中与穿衣、进食、保持个人卫生等自理活动和坐、站、 行走等身体活动有关的基本活动。 (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区中应用) 工具性ADL(instrumental ADL, IADL)是指人们在社区中独 立生活所需的关键性的较高级的技能 ,如家务杂事、炊事、采购、 骑车或驾车、处理个人事务等,大多需借助工具进行。
ADL的评估及训练
![ADL的评估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eb1b013a76e58fafab00353.png)
ADL常用分级
六级(F) 只能完成进食或大小便控制一 项活动 七级(G) 完全不能独立完成
ADL常用分级
八级分法:级别越高功能越好 八级:独立完成全部日常生活活动,站立 30-60秒,5次,连续行走25-37米,绿灯 亮时在18秒内通过18米的街道(包括上 路边的石阶),上梯阶高20CM的带扶手 的楼梯12-15级,在地板上卧到并站起, 乘汽车旅行。
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三、卫生和梳理活动 1、洗脸-水盆装水,利用水龙头帮助拧干 毛巾 2、口腔卫生-面瘫患者每餐漱口 3、剃须-电动 4、洗澡-洗澡椅、长毛巾、长把海绵、沐 浴手套、
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5、手指的清洁-用固定在木板的指甲钳和 固定在洗手盆边上的刷子 6、入厕-座厕、座厕架、轮椅座厕、地面 防滑垫、墙面扶手、浴室内电话、紧急按铃 7、体位转移- 伸肘摆动翻身法 健腿翻身法
评定内容
4、交流能力: 阅读书报 书写 使用辅助交流工具 5、社会认知:社会交往 解决问题能力 记忆能力
评定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间接评定法:询问病人和家属 观察内容: 所需时间、独立程度、动作安全性、熟 练程度、疲劳度、主动性如何等
ADL常用分级
一、五级分法: 是最基本的活动分级方法,便于临床应用。 1级 独立,无需指导和帮助(FIM 7-6分) 2级 能活动,但需指导S(FIM 5分) 3级 需具体帮助方能完成A(FIM 4~2分) 4级 靠他人搬动或代劳L(FIM 1分) 5级 该项活动不适于病人 对床上活动、轮椅活动、自理活动、阅读、书 写、电灯、电话、钱币使用、行走、上下梯等 进行记录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改造家庭设施 过道宽90CM 以上/门80CM以上 坡度不超过8.3% 桌子高76CM/洗涤槽高53-91CM 马桶高38-56CM 浴室内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
ADL的评定及训练
![ADL的评定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7315af44afe04a1b071de93.png)
从健侧卧位坐起动作分析:5步
1.以仰卧位翻向健侧卧位。 2.用健腿足背钩住患腿足跟带动患腿 尽可能地远离床外,然后分开双腿。
3.先从卧位移动身体,患者既可用健手握住 床边把身体“拉”起( 但这并非理想的方法)。
4.患者也可头颈侧屈轻微地抬起健侧肩膀,移动健侧上肢于身体下, 然后通过外展和伸直健侧上肢把身体从卧位撑起。
评定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客观(要求患者逐一完成) 2、间接评定法 :(询问家人、朋友等,随访) ◎相关量表 Bathel指数(BI) 改良Bathel指数(MBI) 功能独立性量表( FIM ) 加拿大作业表现测量表(COPM)
Bathel指数(BI)
* BI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称Maryland残疾指 数,60年代中期文献报告中正式称为Barthel指数, 一直沿用至今。 * BI是临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种ADL评定方法。 * 其重复试验信度达0.89,评定者间信度>0.95,效 度评价可靠。 * 可用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 * 目前较常用的是国内1987年修订的BI。
用穿衣钩和扣钩可帮助穿衣和系钮扣——但要试着尽可 能地不用辅助设备 在患者的后背和椅背之间要留有一定空间——否则会令 穿后襟困难
(二) 穿/脱裤子体位
可在3种体位下完成:
卧位 适合腰背控制差的患者,而且是 一种安全的方法。 坐位 适合绝大多数患者。 站位 一般不推荐,因为它需要患者有很好的动态站位平 衡。
训练目的——
1、帮助患者维持原有的功能性独立活动水平。 2、重新学习和掌握日常生活活动的技能。 3 、找出新的、实用的操作方法,以解决实际问 题。 4、省时、省力的进行某项功能活动。 5 、在辅助性装置和用具的帮助下,达到最大限 度的生活。
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怎么做?如何自己轮椅转运及穿衣?
![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怎么做?如何自己轮椅转运及穿衣?](https://img.taocdn.com/s3/m/6f33b937650e52ea55189899.png)
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怎么做?如何自己轮椅转运及穿衣?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怎么做?如何自己轮椅转运及穿衣?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坐起训练被动坐起:发病后早期初次坐起或长期卧床要坐起时,为避免产生直立性低血压,应采取逐渐增加角度的被动坐起的方法。
可先将床头摇起15°至30°,休息3-5分钟,逐渐加大角度,每次增加10°至15°,增加坐位时间5-10分钟,经过2-3天的练习,在床上坐直达到90°。
当病人可坐直90°并能保持30分钟后,即可开始练习独立坐位及转移动作等。
注意:病人在坐起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恢复平卧位,然后再酌情调低坐起的角度,逐渐增加病人身体耐受力。
要注意检查练习前后的血压和脉搏变化,逐渐增加角度的被动坐起。
若没有可摇起的床时,可用木板支起床头或用被子顶住后背,膝下垫枕头的方法进行坐起练习,并按以上要求逐渐增加角度直到90°坐位。
在上半身坐起30°以上后,用枕头等垫于膝下,保持屈膝20°至30°。
辅助下患侧坐起训练:首先将病人移至床边,患侧靠近床边,将患膝屈曲,小腿垂在床边外。
令病人用健手支撑起上身至床边坐位,辅助者辅助躯干抬起。
独立健侧坐起训练:令病人将健足插到患足下,翻身至半侧卧位,用健腿将患腿移至床边,垂下小腿,再用健侧肘撑起上身,伸直上肢至床边。
转移的训练从床转移至轮椅上的训练方法:将轮椅放在病人的健侧床边,刹住,病人坐于床边,双脚放于地面上,辅助者面对病人,用下肢固定患侧下肢,病人的健侧手绕在辅助者脖子上或搭肩上,辅助者把住病人腰背部,使病人身体向前,将重心移至脚上,臀部离开床面,然后以健脚为轴,旋转身体,将臀部对准椅面坐下,整理好坐姿。
可逐渐减少辅助量,尽早使病人自己完成。
将轮椅放在病人的健侧床边,刹住,病人用健手扶住轮椅扶手站起,再扶远处的扶手,半转身,坐在轮椅坐席上。
日常生活活动(ADL)的评估与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ADL)的评估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597e4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2.png)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ADL评估与训练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未来研究和实践将更加注重个体差 异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推动ADL评估 与训练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案例一:中风患者的ADL评估与训练
患者情况
患者李先生,55岁,因突发脑梗导 致右侧肢体偏瘫。
ADL评估
通过观察和量表评估,发现李先生在 穿衣、洗澡、进食等方面存在困难。
训练计划
针对李先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效果评估
家庭护理与自我训练
01
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或自我训练者也可以进行ADL评估与训练。
02
对于一些轻度的ADL障碍者,家庭护理与自我训练是一种经济实惠且 方便的选择。
03
通过自我评估和训练,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并在 日常生活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04
家庭护理与自我训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如观看教学视频、阅读 相关书籍、参加线上课程等,以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ADL重要性
ADL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自理能力 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维护 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ADL评估与训练的目的
评估目的
通过评估ADL能力,了解个体在日常 生活活动中的自理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
训练目的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个体的ADL 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负担,促进个体的独立生活和自 我价值实现。
训练患者使用各种辅助器具, 如拐杖、轮椅、假肢等。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38979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d.png)
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往往受到了很
大的影响,因为偏瘫意味着肌肉运动能力减弱,使得患者开始依赖于家庭照顾或者专业护理。
为了改进这种状况,许多医生建议患者在治疗时通过运动和学习来提高他们的ADL。
因此,本文将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首先,了解运动再学习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指通过进行特定的运动活动和实用技能训练来提高肌肉力量,协调性,平衡性和手眼协调,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正常运动能力。
在运动再学习的过程中,患者通过增加运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来逐渐恢复肌肉强度和控制力,从而降低依赖性,帮助患者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
其次,运动再学习方法对ADL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证实。
在一项研究中,偏瘫患者参加了为期4周的运动再学习课程。
结果表明,在运动再学习结束后,患者的ADL水平显著
提高,包括日常生活中独立洗澡,睡觉,梳头和穿衣的能力。
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患者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更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运动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ADL水平,还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减轻抑郁和焦虑情绪。
在
康复医学中,运动再学习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和综合的康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到他们的最佳状态。
因此,建议急性脑
卒中偏瘫患者及其家人和医生应该积极推广运动再学习方法,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ADL,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偏瘫社区康复方案
![偏瘫社区康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217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6.png)
偏瘫社区康复方案背景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长期不运动和疾病等原因,偏瘫成为我国常见的一个疾病。
偏瘫病人多半在康复期、慢性期失去了治疗的机会,长期依赖家庭照顾,出现很多问题,有的失去了家庭的关爱、支持和照顾;有的不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健康、财产、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受到极大影响。
社区康复对于偏瘫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社区康复的康复方案。
偏瘫社区康复方案应用人群本方案适用于已出院的偏瘫患者,家庭康复辅助康复。
康复方法生活自理训练生活自理训练是康复中最关键的环节。
这里提供两个方案,分别为ADL评定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培训。
ADL评定量表ADL评定量表指的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
这个量表将生活自理分成不同的项目,例如:自理饮食、穿衣服、梳头、洗脸、刷牙等。
根据病人的能力进行评定,并制定合适的康复方案。
生活自理能力培训生活自理能力培训是对偏瘫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如绑鞋带、培养自理能力等。
训练应是个性化的,按照患者的病情及家庭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通过家属或者康复师进行教学。
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是指在康复周期之后,运用各种康复运动手段进行康复治疗,达到锻炼患者身体各机能,得益于康复中心的设施。
其具体目的即为改变偏瘫病人的肌张力,提高肢体功能、控制步态障碍。
这里提出两种训练方式,分别为OTP/OTR和物理治疗训练。
OTP/OTROTP/OTR指的是康复师的手动操作治疗。
通过对运动的单纯机械辅导,为患者提供机器操作的机会。
物理治疗训练物理治疗训练使用物理的手段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包括热疗、冷疗、颜波疗法、光疗、音乐疗法等。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康复效果的评估根据以上方案所达到的康复效果,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病情恢复评估治疗后,可以通过神经学检查病情的改变、疑似症状的消失、肌肉力量增强及肉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的提高等进行评估。
生活水平评估运动能力水平状况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水平量表来对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数据制定康复方案的调整。
adl训练的名词解释
![adl训练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5722f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a.png)
adl训练的名词解释ADL是指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的缩写,也常称为日常生活技能。
它是指人们每天进行的基本的自理活动,包括个人卫生、进食、穿衣、梳洗、如厕、行走和转移等,这些活动是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
在医疗和康复领域,ADL是评估一个人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老年人、残疾人和患有脑损伤等疾病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ADL的评估通常由医疗专业人员或康复治疗师进行,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功能水平和自理能力。
在评估中,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观察、询问和面谈来获取相关信息。
医护人员会观察患者在进食时的吞咽、咀嚼能力,握笔、穿衣、洗漱等技能的执行情况,以此来评估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
对于老年人来说,ADL的能力与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密切相关。
老年人进行ADL时,不仅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还要具备认知能力和判断力。
衣物的穿着、洗漱的自理、进食的能力,都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通过ADL的评估,医疗人员能够了解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帮助他们维持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对于残疾人来说,ADL的训练和康复也具有重要意义。
残疾可能导致肢体功能的丧失或受限,使得他们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通过ADL的训练,残疾人可以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功能能力,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康复治疗师通常会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ADL训练计划,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方法,帮助他们恢复或提升功能,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脑损伤等疾病的康复中,ADL的训练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脑损伤可能导致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感知功能等多方面的受损,影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通过ADL的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或重新学习各项日常生活技能。
这包括了锻炼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改善平衡和步态,提高维持注意力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等。
同时,ADL的训练也能够促进脑损伤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重返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日常生活活动ADL的评估与训练PPT课件
![日常生活活动ADL的评估与训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43b0fab7360b4c2f3f649e.png)
成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然后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并在生活实 践中加以应用。
第15页/共70页
分析方法
• 一般分析: 1、怎样进行活动(how) 2、什么活动(what) 3、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活动(why) 4、活动将在哪里进行(where) 5、什么时候进行(when) 6、有什么人参与(who)
第3页/共70页
目的
• 对日常生活活动特定动作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新的、实用的操作方法,解决问题, 省时、省力地进行功能活动;
• 训练患者使用辅助具或自助具,使其在辅助性装置帮助下,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
第4页/共70页
ADL的分类
•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
BADL
• 器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IADL • 对患者执行ADL能力的评定过程称为ADL评定
腰部 脱裤子与上述步骤相反 脊髓损伤平衡功能差的患者可以取长坐位
第32页/共70页
穿/脱鞋子
基本要求 1、患者可坐在扶手椅上或床边完成此动作,取决于患者动态坐位平衡能力 2、鞋子应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如果有必要,可采用长柄穿衣钩将鞋子从地上捡起
活动成分 1、将一腿放在另一腿的大腿上 2、摸到足 3、将足放入要穿的鞋内 4、穿上鞋 5、脱鞋
ADL评估的注意事项
(4)如患者在出院前未能完成必要的ADL评定,出院后应确保有人跟进并完成评定,或使患者得到额外的治 疗和训练。
(5)某些标准化量表可能需要授权和对评定者进行培训方可使用。 (6)如需要团队式评定,作业治疗师应协助其他成员进行评定。 (7)遇到其他专科问题,应及时转介。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自我照顾性ADL训练(偏瘫患者的自我照顾ADL训练)(作业治疗技术课件)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自我照顾性ADL训练(偏瘫患者的自我照顾ADL训练)(作业治疗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e1cea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5.png)
壹、偏 瘫 患 者 的 自 我 照 顾 A D L 训 练
2 偏瘫患者饮食衣训练
2.饮食训练注意事项
01 若有活动义齿,在进食前取下
02 患者体位应端坐在桌前,头颈处于最佳进食位置。患侧手臂置于靠前的位置 靠近餐具,以便保持对称直立的坐姿
03 患者心情放松,注意患者咀嚼和吞咽功能,防止呛咳
壹、偏 瘫 患 者 的 自 我 照 顾 A D L 训 练
壹、偏 瘫 患 者 的 自 我 照 顾 A D L 训 练
2 偏瘫患者饮食衣训练
1.进食训练基本过程
基本过程:患者靠近桌旁坐下→ 患侧上肢放于桌上(有助于保持 对称直立的坐姿)→放置食物和 餐具于适当位置(必要时碗、碟 可用辅助具固定)→把筷子和调 羹放进碗里,夹盛食物后送入口 中→咀嚼和吞咽食物→放下进食 用具,完成动作
1 偏瘫患者的更衣训练
更衣除了是生活必须之外,也是人们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穿脱衣物和鞋 袜需要许多技能才能完成。训练时要给于充足的时间和指导,大多数病人可独 立进行。偏瘫患者主要的问题是双上肢不能较好地配合穿衣动作,常不得不单 手操作,有必要时,可以对衣服、裤子、鞋等进行改造
壹、偏 瘫 患 者 的 自 我 照 顾 A D L 训 练
3 偏瘫患者梳洗及个人卫生的训练
修指甲
特制的固定在小木板 的指甲刀,通过两个 吸盘将其固定在支持 面上修剪指甲,必要 时可改造和加大指甲 刀的尺寸以方便使用
壹、偏 瘫 患 者 的 自 我 照 顾 A D L 患者最希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 之一。在用厕中,躯体的运动机能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至少能 做到坐位与站立平衡、握持扶手、身体转移等
2 偏瘫患者饮食衣训练
2.饮食训练注意事项
ADL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ADL日常生活活动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2b9638c76eeaeaad1f330a6.png)
ADL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讲解穿衣训练:1、基本原则:穿衣时患侧总是先穿后脱。
2、穿衣活动包括穿/脱上衣、穿/脱裤子、穿/脱鞋子。
一、穿开襟上衣1、基本要求:坐位平衡达II级、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2、活动成分:(1)放好上衣;(2)把患侧上肢和手穿进正确的袖管;(3)把衣领拉到健肩;(4)穿上健侧上肢;(5)系上纽扣。
3、动作分析:(1)患者将上衣里面朝外,衣领朝前置于双膝之上,尽量将患侧袖管悬垂于两腿之间;(2)用健手帮助露出患侧里面的袖口;(3)利用健手帮助患手穿进相应的袖口;(4)患者身体前倾,患侧肘关节伸直,利用健手将患侧袖管沿患侧手臂上拉到肩;(5)用健手把衣领从患侧拉到健侧,或者将健手从身后绕过去抓衣服,把它拉到健侧,直到健臂能穿入这一侧袖管;(6)将健手和上肢穿进衣袖;(7)患者用健手抓住上衣的后襟将其拉平展开;(8)整理上衣使其对称并系上纽扣。
在平时观察患者穿衣时发现,对于站立平衡较好的患者,站着穿衬衣会更容易些。
可能是由于站立时躯干的活动更灵活。
4、脱开襟衣服:(1)解开纽扣;(2)先将患侧上衣脱到患肩下,然后将健侧脱到健肩下;(3)将健侧上肢和手脱出衣袖;(4)当健侧手脱出后,患者方可容易地将患侧的衣袖脱下。
5、患者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不能清楚地将患侧袖口露出,此时应认真指导患者,并说明露出袖口的重要性——使患侧上肢穿进袖管更容易。
(2)不能轻松地将患侧袖管沿着患臂穿上,此时必须分析患者具体存在的问题:①患侧肢体软弱无力,处于迟缓期,指导患者身体稍前倾,使手臂与腿分开,尽量将衣袖拉至肘关节以上,之后患者便可以较轻松完成。
②当患侧肢体肌张力较高,肘关节屈曲阻碍了患者将衣袖向上拉时,此时患者可Bobath握手,利用健侧手臂将患侧手臂拉直并身体前倾,再送开手将衣袖向上拉。
(3)患者健臂绕过身体的后方去抓衣服时有困难时,首先观察患者是否将患侧穿至肩部,二检查健侧肩关节活动是否受限,三解决的办法可以为患者配备一个穿衣钩。
康复督导在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训练中的应用
![康复督导在脑卒中偏瘫患者ADL训练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206c38b90d6c85ec3ac63f.png)
6 Ki YT , aS , i CY, ta. c s fp rne pa tcn - m Rh Y Shm e 1A a e o a a o lsi e
p r i sn rm pt n i vr n ac o a J. o si h ic y do e na a e t t oai r n m  ̄] Y ne t i i wh ac i
效地提高了康复治疗效果。 1 资料 与方 法 I 一般 资料 . I 21 0 0年 6月 ~2 1 年 8月 我 科 住 院 的脑 卒 01 中偏瘫患者 5 例 , 7 纳入标准 : 照全 国第 四次脑 遵 血 管病 学 术会 议 对 脑 卒 中 的 诊 断 标 准 执 行 L , 2 并 ] 且经 C T或 MR 检查证实 , I 神清 、 生命 体征平稳 , 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 障碍 , 无严重认知 障 碍 。排除标准 : 意识 障碍 、 生命体征不平 稳、 不合 作 的脑卒 中患 者 。将 患 者 随机 分 为两 组 , 导组 督
・
1 ・ 4
临床护理杂志 2 1 0 2年 6月第 1 卷第 3 1 期
研究[ .中原 医刊 ,0 3,0( ) 2  ̄2. J1 2 0 3 5 :0 1
容 积 , 且封 管时 快 速关 闭导 管 夹 , 素全 部 存 留 并 肝 于 导管 内 , 每 次 透 析 前 都 抽 出封 管 液 。研 究 结 且
中图分 类号
评分 的改善率 为 5 . 1 , 4 3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的 2 . 1 。康 复 督 导 干预 后 两 组 B r e 指 数 评分 比较 有 显 著性 差 异 1 6 at l h 规范实施全程康复督导 , 有效地培养 了患者 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 明显提高 了脑卒 中偏瘫患者的 AD 。 L
体位转移技术
![体位转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34eb4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7c.png)
体位摆放与转移技术一、概述1.为了帮助患者早日生活自理,回归家庭、社会,必须早日开展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体位摆放及转移技术是ADL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2.训练原则为:患者完全不能活动时,采取辅助方法;随着活动能力的提高,逐渐减少辅助量,最终达完全自理二、体位摆放1.瘫痪肢体位置的摆放:为了防止发生压疮,预防肢体挛缩,减轻痉挛,维持良好血液循环,应注意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且隔1-2h为患者翻身一次;1脊椎损伤患者的肢体位置1仰卧位:头下放置薄枕,将头两侧固定需要保持颈部过伸展的位时,在颈部垫上圆枕;肩胛、上肢、膝、踝下垫枕,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在40°背伸位2侧卧位: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背后用长枕靠住,以保持侧卧位行颅骨牵引时,保持40°—60°侧卧2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1仰卧位: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于枕上;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2健侧卧位: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3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三、转移训练1.概述1定义: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2目的: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3分类:一般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被动转移三大类;1 独立转移: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2 辅助转移: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方法;3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4基本原则1.独立转移①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②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的物体应稳定;③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④床垫和椅面应有一定的硬度;⑤应当教会患者利用体重转移;⑥转移时应注意安全;⑦患者学习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⑧有多种转移方法可供选择时,以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为首选;2.辅助转移①辅助者与患者之间应互相信任;②辅助者应熟知患者病情;③转移前辅助者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④辅助者需要相当的技巧而不能单独依靠体力;⑤辅助者必须穿防滑的鞋子或赤脚;⑥辅助者的指令应简单、明确;⑦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突然或不正常的动作,以避免意外发生;⑧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帮助应逐渐减少;3被动转移①患者应放松自己,对帮助者要有信心;②搬运时患者应向前看,而不是向地板或向帮助者看③搬运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再改④若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帮助者,则每一位都必须清楚地了解整个转移程序及方向;⑤利用机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完全完好,并保证空间通畅,没有障碍;⑥转移时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影响或加重病情;5体位转移方法的选择1患者能够独立转移时则尽量不要帮助,能提供少量帮助时则不要提供大量帮助,而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的转移方法;2患者残疾较重或存在认知障碍时不要勉强训练其独立转移活动;3转移距离过远时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助,转移频繁时不便使用升降机;2.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1床上转移活动1.床上翻身: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肢带动患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双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2床上卧位动移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健手将患手固定在胸前,利用健下肢将患下肢抬起向一侧移动;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同侧;臀部侧方移动完毕后,再将肩、头向同方向移动;3由卧位到床边坐位1独立从健侧坐起:①患者健侧卧位,患腿跨过健腿;②用健侧前臂支撑自己的体重,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③用健腿将患腿移到床缘下;④改用健手支撑,使躯干直立;2独立从患侧坐起:①患者患侧卧位,用健手将患臂置于胸前,提供支撑点;②头、颈和躯干向上方侧屈;③健腿跨过患腿,在健腿帮助下将双腿置于床缘下;④用健侧上肢横过胸前置于床面上支撑,侧屈起身、坐直;3治疗师辅助下坐起:①患者侧卧位,两膝屈曲;②治疗师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位于下方的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头部;③治疗师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1独立从患侧躺下:①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手从前方横过身体,置于患侧髋部旁边的床面上;②患者将健腿置于患腿下方,并将其上抬到床上;③当双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渐将患侧身体放低,最后躺在床上;2独立从健侧躺下: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置于患腿后方;躯干向健侧倾斜,健侧肘部支撑于床上,用健腿帮助患腿上抬到床上;当双腿放在床上后,患者逐渐将身体放低,最后躺在床上,并依靠健足和健肘支撑使臀部向后移动到床的中央;3治疗师辅助躺下:①患者坐于床边,患手放在大腿上,患腿置于健腿上;治疗师站在其患侧右侧,用左上肢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②治疗师微屈双膝,将右手置于患者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抬到床上;③治疗师转到床的另一侧,将双侧前臂置于患者的腰及大腿下方;患者用左足和左手用力向下支撑床面,同时治疗师向床的中央拉患者的髋部;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位;5坐位与立位之间的转移1.独立转移:由坐位到立位:①患者坐于床边,双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跟落后于两膝,患足稍后,以利负重及防止健侧代偿;②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③躯干前倾,使重心前移,患侧下肢充分负重;④臀部离开床面,双膝前移,双腿同时用力慢慢站起,立位时双腿同等负重;由立位到坐位:①患者背靠床站立,双下肢平均负重,双手Bobath握手,双臂前伸;②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两膝前移,屈膝、屈髋;③慢慢向后、向下移动臀部和髋部,坐于床上;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和坐下的方法同上,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椅子应结实、牢固、椅面硬,具有一定的高度;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开始训练时,应选择高椅子;②有扶手的椅子比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时的支撑;③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2;辅助转移由坐位到立位:①患者坐于床边或椅子上,躯干尽量挺直,两脚平放地上,患足稍偏后;②患者Bobath握手伸肘,治疗师站在患者偏瘫侧,面向患者,指引患者躯干充分前倾,髋关节尽量屈曲,并注意引导患者体重向患腿移动;③治疗师进一步引导患者将重心向前移到足前掌部,一手放在患膝上,重心转移时帮助把患膝向前拉,另一手放在对侧臀部帮助抬起体重;④患者伸髋伸膝,抬臀离开床面后挺胸直立;⑤起立后患者双下肢应对称负重,治疗师可继续用膝顶住患膝以防“打软”;由立位到坐位:与上述顺序相反;注意:①无论是站起还是坐下,患者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伸直;患者必须学会两侧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②治疗师向下压患者的患膝向足跟方向,鼓励患者站立时两腿充分负重;③治疗师应教会患者在完全伸膝前将重心充分前移;6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1.独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①患者坐在床边,双足平放于地面上;轮椅置于患者健侧,与床成45°角,制动,卸下近床侧扶手,移开近床侧脚踏板;②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患手支撑于床上,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③患者向前倾斜躯干,健手用力支撑,抬起臀部,以双足为支点旋转身体直至背靠轮椅;④确信双腿后侧贴近轮椅后正对轮椅坐下;2;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1①同上①;②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己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然后将患者的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的臀部离开床面;④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轮椅上;3;辅助下由床到轮椅的转移-方法2①同上①;②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患者患足位于健足稍后方,健手支撑于轮椅远侧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后以双足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背靠轮椅;④治疗师向前倾斜身体,并半蹲,帮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慢慢坐于轮椅中;7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1.独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①患者驱动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双手支撑于轮椅扶手站起;②先将健手移到对侧坐厕旁的对角线上的扶栏上,然后健腿向前迈一步,健侧上下肢同时支撑,向后转身,背向坐厕;③将患手置于轮椅另一边扶手上,然后再移到坐厕旁的另一侧扶栏上;④脱下裤子,然后坐下;2.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转移:①患者坐于轮椅中,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轮椅与坐厕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利治疗师活动;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同侧手穿拇握法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②患者健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然后患者将健手移到坐厕旁的扶栏上;③治疗师和患者同时移动双足向后转身,直到患者双腿的后侧贴近坐厕;④脱下裤子,治疗师协助患者臀部向后、向下移动坐于坐厕上;8进出浴盆1.独立的由坐位进出浴盆:①患者坐在靠近浴盆边并与之成45°角的轮椅上,健侧邻近浴盆;轮椅与浴盆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便放置浴板;制动轮椅,卸下近浴盆侧扶手,移开脚踏板,双足平放于地面;浴盆中注满水,然后脱下衣裤;②患者健手支撑于浴板,患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同时用力撑起上身,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先将患手移动浴板一端,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③患者将两腿先后跨进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④患者将身体放入浴盆中;2.辅助下由坐位进出浴盆:①同上①;②治疗师站在患者瘫痪侧,面向患者,用同侧手穿拇握住患手,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③患者健手支撑于浴板,同时患手拉住治疗师的手站起;患者以下肢为支点转动身体,直至双腿后侧碰到浴板,然后向下坐到浴板上;④患者自行将健腿跨进浴盆,治疗师帮助把患腿放入浴盆;然后移到浴盆中央上方坐好;3.四肢瘫与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1床上翻身1C6完全性损伤患者急性期全辅助下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翻身①将床单卷起,至患者体侧,一人固定住患者头部②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移向一侧,将翻向侧上肢外展③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翻向一侧,在背后、头、双上肢、双下肢间垫上枕头2床上翻身:C6完全性损伤患者独立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翻身向右侧翻身①C6完全性损伤患者缺乏伸肘、屈腕能力,手功能丧失,躯干和下肢完全麻痹;患者只能利用上肢甩动引起的惯性,将头颈、肩胛带的旋转力通过躯干、骨盆传到下肢完成翻身动作;C7完全性损伤患者由于肱三头肌有神经支配,故较C6损伤患者容易完成翻身动作;②其步骤为:①患者仰卧,头、肩屈曲,双上肢伸展上举、对称性摆动,产生钟摆样运动;向左侧甩动,使右上肢越过身体左侧,以获得下一步向右翻转所需的动力;②再屈曲头、肩,双上肢迅速从左侧甩向右侧;③借助于上肢甩动的惯性使躯干和下肢翻成俯卧位;④将左前臂支撑于床面并承重,右肩进一步后拉,使两侧前臂同等负重;⑤将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3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的翻身训练同上翻身方法或直接利用肘部和手的支撑向一侧翻身;4四肢瘫患者辅助下从仰卧位到侧卧位的翻身动作向右侧翻身患者仰卧,治疗师立于患者的左侧,帮助患者将左上肢横过胸前,将左下肢跨过右下肢,左足置于右侧床面;治疗师一只手置于患者左侧腰下,另一只手置于患者左侧髋部下方,腹部抵住床沿作为支撑点,用力推动患者髋部向上,使患者右侧卧;最后帮助患者调整好卧姿;2卧位与坐位之间的转换1由仰卧位坐起:C6完全性损伤患者独立由仰卧位坐起:①患者仰卧,上举双臂,用力左右摆动躯干,利用惯性将右上肢甩过身体左侧,翻向左侧;②先用左肘支撑床面,然后变成双肘支撑,抬起上身;③将体重移到右肘上,然后将左肘移近躯干;④保持头、肩前屈,将右上肢撤回身体右侧,并用双肘支撑保持平衡;⑤再将身体转向左肘支撑,同时外旋右上肢,在身体后伸展,右手支撑床面;⑥调整身体位置使重心向右上肢转移,同样外旋左上肢,在身体后伸展,用左手支撑床面;⑦慢慢交替将双手向前移动,直至体重移到双下肢上,完成坐起动作;2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独立由仰卧位坐起:患者利用向两侧翻身,完成双肘支撑,再将身体重心左右交替变换,同时变成手支撑,完成坐起动作;3C6完全性损伤患者利用上方吊环由仰卧位坐起:①患者仰卧,用右腕勾住上方吊环;②向吊环方向拉动身体,并依靠左肘支撑体重;③在吊环内屈曲右肘关节,并承重,同时将左肘移近躯干;④用左肘支撑体重,右上肢在外旋上举位屈曲,右腕抵住吊环链条;⑤用右上肢承重,左上肢在身体后侧外旋并伸肘支撑床面;⑥体重移至左上肢,右上肢从吊环中取下,在身体后方外旋伸肘支撑于床面;⑦交替向前移动双手,直到躯干直立、上下肢承重;3由坐位躺下C6完全性损伤患者独立由坐位躺下:①患者在床上取长坐位,双手在髋后支撑,保持头、肩向前屈曲;②身体向右后侧倾倒,用右肘承重;③屈曲左上肢,将一半体重转移至左肘;④仍然保持头、肩屈曲,交替伸直上肢直到躺平;4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独立由坐位躺下:与由仰卧位坐起的方法顺序相反;3床上直腿坐位即长坐位移动床上直腿坐位长坐位是指脊髓损伤患者在床上取屈髋、伸膝的坐位方式;以C6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直腿坐位移动为例,因该类患者肱三头肌瘫痪,缺乏伸肘能力,转移较为困难;而截瘫患者双上肢功能正常,较易完成床上长坐位移动;1.支撑向前方移动:①患者取长坐位,双下肢外旋,膝关节放松;头、肩、躯干充分向前屈曲,头超过膝关节,使重心线落在髋关节前方,以维持长坐位平衡;双手靠近身体,在髋关节稍前一点的位置支撑;因肱三头肌麻痹,应外旋肩关节,前臂旋后,以保持肘关节稳定伸展;②双手用力支撑上抬臀部;③保持头、躯干向前屈曲,使臀部向前移动;2.支撑向侧方移动向左移动:①患者取长坐位,右手半握拳置于床面,紧靠臀部;左手放在与右手同一水平而离臀部约30cm的地方,肘伸展,前臂旋后或中立位;②躯干前屈使头超过膝部,上抬臀部,同时头和肩转向右侧,带动左肩向前移动、右肩向后移动;因背阔肌有神经支配,可拉动骨盆移向左手处;③用上肢将双腿位置摆正;4不同平面之间转移动作训练1.床与轮椅之间的转移独立转移:①从轮椅到床的侧方成角转移从右侧转移:轮椅右侧靠近床,与床成20°~30°角,制动,移开右侧脚踏板;患者在轮椅中先将臀部向前移动,右手支撑床面,左手支撑轮椅扶手,同时撑起臀部并向前、向右侧方移动到床上; ②从轮椅到床的侧方平行转移左侧身体靠床:轮椅与床平行,制动;卸下近床侧扶手,患者将双腿抬上床;躯干向床缘方向前倾,将右腿交叉置于左腿上,应用侧方支撑移动的方法,左手支撑于床上,右手支撑于轮椅扶手上,头和躯干前屈,双手支撑抬起臀部并向床移动;③从轮椅到床的正面转移:轮椅正面靠近床,其间距离约为30cm,以供抬腿之用,然后制动;四肢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差,需用右前臂勾住轮椅把手以保持平衡;将左腕置于右膝下,通过屈肘动作,将右下肢抬起,放到床上;用同样方法将左下肢放到床上;打开轮椅手闸,向前推动轮椅紧贴床缘,再关闭手闸;双手扶住轮椅扶手向上撑起,同时向前移动坐于床上,此过程中要保持头和躯干屈曲;④利用滑板由轮椅向床的侧方平行转移:轮椅与床平行靠近,制动,卸下靠床侧扶手,将双下肢抬到床上;将滑板架在轮椅和床之间,滑板的一端插入患者臀下;患者一手支撑于置于轮椅坐垫上的滑板一端,另一手支撑于置于床垫上的滑板一端,抬起上身,将臀部通过滑板移至床上;然后撤去滑板;⑤利用滑板由轮椅向床的后方转移:轮椅从后方靠近床沿,制动,拉下轮椅靠背上的拉练或卸下靠背;在轮椅与床之间架上滑板,滑板的一端插入患者臀下并固定好;患者用双手支撑于床面将身体抬起,向后移动坐于床上;再用双手将下肢抬起移至床上并摆正;最后撤除滑板;⑥利用上方吊环由轮椅向床的转移左侧身体床:轮椅从左侧平行靠近床,制动,卸下靠床侧扶手;先将双腿移到床上,再将左手伸入上方吊环,右手支撑于轮椅扶手;在右手用力撑起的同时,左手腕或前臂向下拉住吊环,臀部提起,向床上转移;2一人转移四肢瘫患者:患者坐在轮椅中,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治疗师面向患者,采用髋膝屈曲、腰背伸直的半蹲位,用自己的双脚和双膝抵住患者的双脚和双膝的外侧,双手抱住患者的臀部,同时患者躯干向前倾,将下颏抵在治疗师的一侧肩部;然后治疗师用力将患者向上提起,呈站立位后,再向床边转动;治疗师左手仍扶住患者臀部,右手向上移动至其肩胛骨部位以稳定躯干,同时控制住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其髋关节,将其臀部轻轻放到床上;5.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椅的转移;1独立的由轮椅向椅的成角转移:首先制动轮椅,椅子固定牢靠,两椅互成60°角,卸下轮椅近椅子一侧扶手;患者尽量坐于轮椅的前沿,将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患者一手扶于椅子的远侧角,另一手扶于轮椅的扶手上,手足同时用力将臀部抬起并向侧方移至椅子上;最后调整好坐姿;2独立的由并列的轮椅到椅的转移:除将两椅并列放置外,其余与上同;3独立的利用滑板由轮椅到椅的侧方转移:轮椅与椅子尽可能靠近并列,两椅的前沿平齐;卸下轮椅近椅子一侧扶手,在两椅间架上滑板;先将双足移向椅子,然后一手支撑于轮椅的椅座,另一手支撑在椅子的远侧;双手及双足同时用力,通过支撑动作将躯干抬起移于椅子并坐下;最后摆正双腿位置并抽去滑板;4独立由轮椅到椅的正面转移:将轮椅与椅子正面对置,使两椅前沿平齐;轮椅制动,椅子稳定放置,使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患者一手支撑于椅子坐板的远侧,另一手支撑于轮椅坐板的近侧,躯干略前倾,手足同时用力将臀部抬起移向椅子,转身坐于椅子上;将双腿移至椅子正前面,摆正体位;5由轮椅到椅的辅助转移:多用于四肢瘫患者的转移;首先帮助患者站立,然后帮助患者转移;其具体步骤基本同前述的由一人从轮椅到床转移四肢瘫患者方法;6轮椅与坐厕之间的转移基本条件:①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②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③坐厕应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④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此种转移;1独立的由轮椅到坐厕的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转移前应先脱裤子;步骤:①轮椅与坐厕成45°角,双足平放于地面上;卸下轮椅右侧扶手;②将左手置于轮椅左侧扶手,右手置于坐厕旁边墙上的扶手上,支撑上抬躯干并向右侧转身;③将左手移到轮椅的右侧大轮上,右手支撑于墙上的扶手,进一步上抬躯干并向后移动坐于坐厕上;2独立的由轮椅到坐厕的正面转移:将轮椅直对坐厕,患者两腿分开,像骑马一样骑在坐厕上;3独立的由轮椅到坐厕的后方转移:患者驱动轮椅从后方靠近坐厕,拉下轮椅靠背上的拉练,一手置于坐厕旁边墙上的扶手上,另一手置于坐厕的坐垫上,向上撑起并向后移动坐于坐厕上;4辅助下由轮椅到坐厕的正面转移:①轮椅正面接近坐厕,制动,移开脚踏板;轮椅与坐厕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以利治疗师活动;治疗师协助患者坐于轮椅边沿,半蹲,双足置于患者双足外侧,用自己的双膝、双足抵住患者的双膝、双足;然后治疗师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扶住其肩胛骨;患者双上肢抱住治疗师肩部; ②治疗师双腿用力帮助患者站起患者协同用力; ③以双下肢为支点,治疗师帮助患者缓慢向后转④当患者双腿的后方贴近坐厕后,治疗师左手仍扶住患者肩胛骨,右手脱下患者裤子,然后向后、向下推压患者髋部,使患者坐于坐厕上;7轮椅与浴盆之间的转移因进出浴盆需要患者的上肢有较大的支撑力量,故只有C7及以下损伤的患者才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浴盆的转移;注意转移前浴盆应注满水,离开前排空水;浴盆底部必须放置防滑垫;浴盆周围的墙上必须安装安全扶手;1独立的由轮椅到浴盆的一端转移:①患者驱动轮椅接近浴盆一端,与浴盆有一定距离锁住轮椅,以便双脚能上抬够到浴盆;②用上肢帮助上抬双腿置于浴盆的边沿上,移开脚踏板;③打开手闸,驱动轮椅直到轮椅完全贴近浴盆;④患者右手置于浴盆边沿,左手置于轮椅左侧扶手上,在轮椅中上抬臀部向前移动,双腿滑入浴盆中;⑤将左手移到浴盆边沿上,双手支撑,躯干充分屈曲;⑥保持躯干屈曲,双手沿着浴盆边沿向前移动,先上抬躯干越过边沿,然后将身体放低进入浴盆中;2独立的由轮椅到浴盆的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①轮椅从右侧接近浴盆,与浴盆成30°角;卸下轮椅右侧扶手,移开右侧脚踏板,制动;②用双上肢帮助将双腿上抬置于浴盆中;③屈曲躯干,右手置于浴盆远侧边沿,左手置于浴盆近侧边沿,双手用力支撑上抬躯干越过浴盆边沿;④进一步支撑并转动身体面向浴盆一端,慢慢放低身体进入浴盆中;3辅助下由轮椅到浴盆的侧面转移:①轮椅从侧面接近浴盆,制动,移开脚踏板;治疗师帮助患者脱下衣裤,半蹲,双足置于患者双足外侧,用自己的双膝、双足抵住患者的双膝、双足,以免患者膝、足向前滑及屈曲;然后治疗师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扶住其肩胛部;患者双上肢抱。
偏瘫的ADL训练课件
![偏瘫的ADL训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7e0c4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1.png)
有Hale Waihona Puke 助的站立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正面转移
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侧方转移
有帮助的床与轮椅转移
仰卧位
• 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占优势可增 强下肢伸肌张力,因此应尽量少采用仰卧位。
健侧卧位
• 患侧上肢伸展、下肢屈曲、背后垫枕 • 健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患侧
肢体痉挛,预防患肢浮肿。
患侧卧位
• 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腕关节背伸; 患侧下肢伸展,膝稍屈曲,健侧下肢屈髋 屈膝并垫枕
轮椅坐位及轮椅上坐姿调整
翻身、起坐训练
• 仰卧位向侧卧位: 使患者尽早学习使 用自己的肩胛带及 骨盆
卧位起坐训练
• 侧卧位坐起:治疗 师一手放在患者颈 部周围,一手放于 膝下,将其扶起。
仰卧位坐起
• 治疗师扶住患者双肩, 指示患者健侧下肢插 入患侧下肢并移至床 边,用健侧肘支撑上 身坐起。
偏瘫的ADL训练
• 起居动作训练 • 轮椅转移训练 • 步行训练 • 过障碍训练 • 上下楼梯训练
良肢位的设计
• 指为防止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 位。
骨盆和下肢
• 患侧骨盆下垫枕,下肢外侧垫枕,膝下垫 毛巾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软枕)。
• 患侧下肢屈曲易形成挛缩,影响将来起坐、 站立及步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和下肢
• 患侧骨盆下垫枕,下肢外侧垫枕,膝下垫 毛巾卷。保持踝关节中立位(软枕)。
• 患侧下肢屈曲易形成挛缩,影响将来起坐、 站立及步行能力。
仰卧位
• 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时伸肌张力占优势可增 强下肢伸肌张力,因此应尽量少采用仰卧位。
健侧卧位
• 患侧上肢伸展、下肢屈曲、背后垫枕 • 健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患侧 肢体痉挛,预防患肢浮肿。
偏瘫的ADL训练
• • • • •
起居动作训练 轮椅转移训练 步行训练 过障碍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良肢位的设计
• 指为防止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 指为防止痉挛模式的出现,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 位。
良肢位的摆放(仰卧位) 良肢位的摆放(仰卧位) 头部和上肢
• 头部摆正,面部可 转向患侧,肩胛下 垫枕头。 • 患侧上肢伸展置于 枕上并保持旋后位
患侧卧位
• 是最适合于偏瘫患 者的体位,可增加 对患侧躯干的感觉 输入、缓慢牵拉患 侧躯干肌肉及缓解 痉挛。 • 最初不容易被患者 接受,但可帮助患 者预防肢体的痉挛。
患侧卧位
• 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腕关节背伸; 患侧下肢伸展,膝稍屈曲,健侧下肢屈髋 屈整
翻身、 翻身、起坐训练
• 仰卧位向侧卧位: 仰卧位向侧卧位: 使患者尽早学习使 用自己的肩胛带及 骨盆
卧位起坐训练
• 侧卧位坐起:治疗 师一手放在患者颈 部周围,一手放于 膝下,将其扶起。
仰卧位坐起
• 治疗师扶住患者双肩, 指示患者健侧下肢插 入患侧下肢并移至床 边,用健侧肘支撑上 身坐起。
有辅助的站立
轮椅-椅间转移
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正面转移
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侧方转移
独立的轮椅与床之间后方转移
有帮助的床与轮椅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