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案-小班美术活动 毛毛虫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e8c94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b.png)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植物》,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毛毛虫》。
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毛毛虫外形的描绘。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事物、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毛虫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范例。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毛毛虫的兴趣。
2. 讲解(5分钟)结合图片,讲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如:身体长长的,有许多小脚等。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绘画毛毛虫,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实践(10分钟)幼儿按照示范步骤,自行绘画毛毛虫。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毛毛虫》2. 内容:(1)毛毛虫的外形特征(2)绘画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毛毛虫。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画出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如身体长长的,有许多小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观察事物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示范环节,部分幼儿对绘画步骤和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有趣的动植物”主题活动,让幼儿观察其他动植物,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有趣的画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
![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https://img.taocdn.com/s3/m/141ead940b1c59eef9c7b42f.png)
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15篇)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1目标:1、学习用圆形连接的方法画毛毛虫,提高大胆绘画的能力。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过程:一、导入出示PPT教师:(好奇的口吻)哎呦,这是什么呀?奥!是毛毛虫呀。
小朋友,快跟毛毛虫打个招呼吧!二、展开1、请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1)毛毛虫的头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2)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3)毛毛虫的身上长着什么?(4)毛毛虫是怎样走路的?2、教师示范画法。
(1)先变出圆圆的头,在头上画出眼睛、嘴巴和触角。
(2)在头的后面,依次画出4、5个圆形。
(3)给毛毛虫涂上好看的颜色。
3、利用情境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草丛里要举办音乐舞会,毛毛虫也想参加就想请朋友们一起来跳舞。
4、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将幼儿根据能力分成3组,一组是根据虚线描画,一组是利用模具拓画,一组是自己绘画。
三、结束教师点评,重点观看幼儿是否将毛毛虫的身体连接起来了,毛毛虫画的是否整齐等。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
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不足之处: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2设计意图: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贴,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 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 毛毛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b4a9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6.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形态及颜色。
2.培养幼儿观察、动手实践的能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各种颜色的彩纸、剪刀、胶水。
2.教师准备茶几、黑板、图画、毛毛虫的玩具或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教师展示毛毛虫的图片或玩具,让幼儿感受毛毛虫的形态和颜色。
2.操作:教师示范如何用剪刀剪出彩纸中的小圆片,作为毛毛虫的身体环节,幼儿跟着操作。
3.创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片拼接成自己心目中的毛毛虫。
4.幼儿作品展示: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毛毛虫作品,并互相欣赏。
5.总结: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毛毛虫的形态和颜色,并鼓励幼儿继续尝试更多美术创作。
四、教学反思
1.活动是否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的作品是否符合所学的形态和颜色?
3.是否需要更多的图片或实物辅助教学?
以上是本节美术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在创作中体验美的乐趣。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通用10篇)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8db0a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4.png)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观察、交流和体态动作中感受毛毛虫的特征和可爱;2.尝试用印章画表现毛毛虫,感受用印章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endif]-->可操作教具:毛毛虫;2.<!--[endif]-->材料与工具:水粉颜料、圆形印章,棉签,有背景的画纸。
活动过程:1.出示活动的“毛毛虫”,引发幼儿的兴趣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是谁?2.<!--[endif]-->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毛毛虫的结构指导语:毛毛虫是什么样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头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毛毛虫。
3.教师操作“毛毛虫”教具,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感受毛毛虫的动态特征指导语:毛毛虫会变哦,扭呀扭,变成什么样子了?它像什么?毛毛虫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像什么呀?4.创设情境,一边游戏一边示范用印章进行印画指导语:毛毛虫玩累了,它觉得肚子好饿啊,它想吃东西啦。
(1)幼儿了解创作的工具:印章和颜料;(2)教师示范印画毛毛虫。
重点讲解:l<!--[endif]-->印章的使用l<!--[endif]-->点与点的衔接(3)请个别幼儿尝试进行印画毛毛虫;(4)教师使用棉签示范添画毛毛虫的触角、眼睛和小脚。
5.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印画毛毛虫,关注幼儿印章的使用情况,提醒幼儿注意点与点的衔接,最后进行添画。
6.欣赏、评价指导语:毛毛虫吃水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活动分析与反思一、欣赏选择适宜毛毛虫是孩子们熟悉的,在图片、绘本、故事中经常出现,它造型简单,身体特征明显,易于小班幼儿用印章进行表现。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毛毛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7e86c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c.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适用年级:小班2. 学科领域:美术3. 课程时长:25分钟4. 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帮助幼儿认识毛毛虫的特征和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创作,完成毛毛虫的手工制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征,并运用手工材料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材料:毛毛虫模板、彩纸、剪刀、胶水、蜡笔等。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美术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毛毛虫模板,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等。
2. 讲解:教师讲解毛毛虫的制作方法,包括剪、贴、画等步骤。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毛毛虫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4. 幼儿操作:幼儿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开始制作毛毛虫。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幼儿。
5. 创作展示: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力等。
2. 教师收集幼儿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表现。
3. 家长反馈: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创作情况。
4.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活动,如共同制作毛毛虫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毛毛虫作品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营造美的氛围。
3. 主题延伸: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毛毛虫主题的科学活动,如认识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了解昆虫的特点。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0f80c5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6.png)
《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美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且生动的毛毛虫形象。
三、教学准备1. 毛毛虫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毛毛虫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毛毛虫的看法,了解毛毛虫的生活习性。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绘制毛毛虫,讲解绘画技巧。
4. 创作:学生按照毛毛虫模板或自行设计,动手绘制毛毛虫。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分析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发现问题,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3.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表现毛毛虫,如手工制作、剪纸等。
2. 组织学生参观户外环境,观察真实的毛毛虫,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 开展“毛毛虫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参与度、创作积极性、作品完成度为主要评价依据。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美术素养。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且生动的毛毛虫形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定期组织类似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课教案《毛毛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8f8ee7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e.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毛毛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表现出毛毛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毛毛虫图片、绘画纸、彩笔、水粉颜料、画框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纹路等。
2. 讲解:教师讲解毛毛虫的生活习性,如吃树叶、慢慢爬行等。
3. 绘画环节:教师发放绘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绘制毛毛虫。
4. 手工制作环节:教师发放水粉颜料和画框,引导幼儿用颜料填充毛毛虫的身体,制作出立体的毛毛虫。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毛毛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技巧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毛毛虫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毛毛虫的特征。
2. 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毛毛虫的生活习性。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绘画和制作毛毛虫,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4.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幼儿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创作的毛毛虫作品,关注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自我评价: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毛毛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29d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f.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一、教学目标1.认识毛毛虫的形态特征,培养观察绘画的能力。
2.启发幼儿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二、教学准备1.毛毛虫的图片或真实毛毛虫实物。
2.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3.教学课件或图片展示。
4.教师提前练习绘制毛毛虫的样板。
三、教学活动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描述毛毛虫的外观特征。
2.示范:教师展示绘制毛毛虫的样板,讲解绘制的步骤和技巧。
3.操作:幼儿跟随教师的示范,利用彩色纸和彩色笔进行绘制。
第二课时1.复习:教师让幼儿展示自己绘制的毛毛虫,互相欣赏。
2.引导:教师展示毛毛虫的生态图,并引导幼儿讨论毛毛虫的生活习性。
3.创作: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绘制毛毛虫生活的场景。
第三课时1.展示:教师布置一个画廊,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上面,并进行自由讨论。
2.评价: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并给予肯定。
3.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幼儿继续努力学习美术。
四、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绘制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完成度。
2.收集幼儿对毛毛虫的认识和生态保护意识的言行举止。
3.记录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五、延伸活动1.利用其他材料制作毛毛虫手工艺品,增加手工制作的乐趣。
2.带领幼儿去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探索毛毛虫,进行野外写生活动。
通过本次《毛毛虫》主题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绘画中体验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激发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小动物的爱护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启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为其美好的成长道路添砖加瓦。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95d4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b.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毛毛虫”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特点,掌握用彩色粘土制作毛毛虫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用彩色粘土制作毛毛虫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点,并运用到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粘土、教学课件、展示板。
学具:彩色粘土、剪刀、胶水、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一张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毛毛虫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毛毛虫特点,如:长长的身体、彩色的斑点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彩色粘土制作毛毛虫。
(2)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粘土的搭配、毛毛虫身体的比例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彩色粘土和画纸,指导幼儿动手制作毛毛虫。
(2)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将完成的毛毛虫作品贴在展示板上。
(2)邀请其他幼儿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毛毛虫》2. 内容:(1)毛毛虫的特点:长长的身体、彩色的斑点等。
(2)制作方法:彩色粘土搭配、身体比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毛毛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不同幼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其他有趣的动物,尝试用彩色粘土进行创作。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将毛毛虫与其他动物结合,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17ecb7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c.png)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详细内容为“毛毛虫”的制作。
通过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特点,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毛毛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基本特点,学会观察事物。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毛毛虫的制作方法,如何引导幼儿观察事物。
重点:让幼儿掌握毛毛虫的基本特点,学会动手制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毛虫实物或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毛毛虫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毛毛虫的特点。
引“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毛毛虫的制作方法,分步骤演示,让幼儿跟随步骤进行制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讲解的方法,动手制作毛毛虫。
教师在旁边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毛毛虫2. 制作步骤:a. 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等材料b. 将彩色纸剪成圆形,作为毛毛虫的身体c. 将圆形纸片粘贴在纸上,形成毛毛虫的身体d. 用画笔为毛毛虫添加眼睛、嘴巴等细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毛毛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毛毛虫的制作方法,但在细节处理上还需加强。
课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毛毛虫,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其他生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下次课程中,可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毛毛虫的制作方法2. 引导幼儿观察事物3. 毛毛虫的细节处理4. 课后拓展延伸一、毛毛虫的制作方法1. 准备材料: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8篇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0c86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7.png)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8篇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撰写教案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精心编写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毛毛虫的身体结构,知道毛毛虫的身体是一个圆一个圆连接在一起的,头上有触角,有许多小脚丫。
2、用首尾相接的方法制作毛毛虫。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1、各色条状彩色卡纸;眼睛2、浆糊、抹布活动过程:(一)设置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今天老师请大家到毛毛虫乐园去玩,大家准备好出发了。
(二)播放毛毛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图片1、看看可爱的毛毛虫她的身体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
一个圆连着一个圆的。
)头上有什么呢?脚呢?2、小朋友一个拉一个蹲着学毛毛虫走路。
(三)学学做做1、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肚子饿了,毛毛虫出来找东西吃了,走着走着看见一个黄黄的梨一口把它吃掉了,结果长出了一截黄色的身体;(教师示范在头后面贴一个黄色的身体)看见一个桃子,一口吃了长出了一截粉红的身体(再粘一个粉红的和蓝色的)你们猜,她还吃了什么呢?2、重点介绍首尾相接先拿彩色的纸条,蘸一蘸,涂一涂,弯一弯,粘一粘,把一节一节的身体做好后,黏在一起变成一条毛毛虫。
再把眼睛触角小脚丫黏上去。
3、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毛毛虫(四)延伸活动将毛毛虫粘贴在树叶上布置墙面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
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教案篇2活动:毛毛虫(纽扣贴画)目标:1.尝试在即时贴底板上用纽扣组合黏贴成不同姿态的毛毛虫。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0be5b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7.png)
幼儿园幼儿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毛毛虫”的制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特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毛毛虫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中生物的观察力。
2. 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毛毛虫,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和线条、色彩的表现。
重点: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毛毛虫,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毛毛虫图片、画纸、水彩笔、蜡笔、剪刀、胶水等。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蜡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点,讨论毛毛虫的生活习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毛毛虫图片为例,讲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和绘画方法,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毛毛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绘制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业制作(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蜡笔等材料,幼儿独立完成毛毛虫的绘画。
5. 展示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毛毛虫的外形特点:身体长、环节多、蠕动等。
2. 毛毛虫的绘画方法:线条、色彩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绘画方法,画一只可爱的毛毛虫。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动物的外形特点,尝试用绘画表现。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示范的清晰度4. 学生的随堂练习和教师的巡回指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灵活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c7298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3.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可爱的毛毛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绘画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了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2. 学习绘画毛毛虫的方法,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
3. 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毛毛虫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毛毛虫图片若干,用于引导幼儿观察。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毛毛虫成长视频或故事,用于引导幼儿了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纹路等。
2. 讲解:讲解毛毛虫的成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毛毛虫从小到大的变化。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毛毛虫的方法,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画身体、如何添加细节等。
4. 创作:幼儿根据观察和想象,运用绘画材料创作自己的毛毛虫作品。
5. 展示: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作品的艺术效果,如线条、颜色、构图等方面。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评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的毛毛虫作品,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美术活动情况,增进家园联系。
2. 环境布置:将幼儿的毛毛虫作品作为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部分,让全体幼儿和家长共同欣赏。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3. 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为幼儿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绘画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食或接触有害物质。
2. 监督幼儿使用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防止意外伤害。
《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ac2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61.png)
《毛毛虫》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毛毛虫的制作方法,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毛毛虫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2.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纹路等。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毛毛虫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思考毛毛虫在生活中的场景。
3. 示范:教师演示毛毛虫的制作方法,步骤包括:剪裁彩纸、拼贴身体、绘制细节等。
4. 创作:幼儿根据教师示范,动手制作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5. 展示:幼儿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如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对毛毛虫的认识等。
2. 针对本次活动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对毛毛虫的认识程度、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作品展示、幼儿分享。
3. 评价结果:根据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毛毛虫爬行比赛”,让幼儿用手制作的毛毛虫进行比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 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毛毛虫,增进亲子关系。
3. 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观察真实的毛毛虫,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总结:1. 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成果,如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进步、对毛毛虫的认识等。
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毛毛虫》3篇
![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毛毛虫》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c5bc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e.png)
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毛毛虫》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毛毛虫》精选3篇(一)教案:小班美术详案教案《毛毛虫》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描述毛毛虫的形状特征;2.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孩子的审美和创造能力;4.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毛毛虫的图片或图书;2. 彩色纸、彩色笔、剪刀、胶水、尺子、铅笔等绘画工具;3. 教学板和白板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毛毛虫的图片或图书,并引导孩子观察毛毛虫的形状特征:有很多的脚、身体像一条线段,头部有一对小触角等。
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孩子一起制作毛毛虫的造型,可以用彩色纸裁剪成小段,然后叠加粘贴在一起,最后加上头部。
示范:(10分钟)教师在教学板上示范绘画毛毛虫的过程,包括线条的绘制、颜色的填充等。
实践:(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跟随绘画,尽量模仿教师的线条和颜色。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并比较各自绘制的毛毛虫,指出优点并鼓励孩子们。
反思:本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绘画,认识毛毛虫的形状特征,并进行创作。
其中我觉得示范环节的时间有些不足,应该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去模仿和实践。
此外,绘画过程中,应加强一对一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在总结环节时,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促进合作和集体意识的培养。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会更加生动和有趣,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小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毛毛虫》精选3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不同颜色的涂料涂画。
2.培养学生的感官观察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创作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颜色的涂料、画笔、画纸。
2.教师准备简单的涂画示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不同颜色的涂画作品,并引导学生发现画中使用了哪些颜色的涂料。
2.讲解:介绍不同颜色的涂料的基本知识,例如红色可以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可以代表冷静和安静等。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4c1594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e.png)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植物》,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毛毛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学会运用线条、颜色等表现毛毛虫,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颜色表现毛毛虫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及其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特点,并运用线条、颜色进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毛虫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课件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毛毛虫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毛毛虫的外形特点。
(2)引导幼儿讲述毛毛虫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吃什么、生活在何处等。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如身体长、有很多脚等。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颜色表现毛毛虫,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3. 幼儿动手绘画(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引导幼儿按照示范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挑选几幅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互相评价、交流。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毛毛虫的外形特点和绘画技巧。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毛毛虫》2. 内容:(1)毛毛虫的外形特点:身体长、有很多脚等。
(2)毛毛虫绘画技巧:线条、颜色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只可爱的毛毛虫。
2. 答案要求:(1)毛毛虫的身体要画得长长、弯弯的。
(2)用线条和颜色表现毛毛虫的脚和身体。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06bb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1.png)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毛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毛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介绍;2. 制作毛毛虫的手工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几张毛毛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问学生是否见过这样的动物,以及他们对毛毛虫的印象。
2. 介绍毛毛虫(10分钟)通过幻灯片和简介,向学生介绍毛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重点介绍毛毛虫的外形、颜色、运动方式和食物来源。
3. 制作毛毛虫(30分钟)(1)准备材料:彩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示范制作: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毛毛虫的步骤,并解释每一步的具体操作。
(3)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按照示范,用彩纸、剪刀等工具制作毛毛虫。
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装饰。
4. 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同时,老师也可以展示一些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学习。
5.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同时,也提醒学生将作品带回家和家人分享。
【教学辅助手段】1. 投影仪和幻灯片;2. 彩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小班美术课,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毛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制作毛毛虫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并学会分享自己的作品。
因此,这堂课既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兴趣需求,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美术活动毛毛虫(粘贴)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毛毛虫” 。
提问:
这是什么?( 毛毛虫)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
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
你们想做吗?(想)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四、效果分析: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
但是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