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摘要: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已成为世界性问题,研究该病菌感染对于预防和转归胃肠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基础上,对该病菌感染的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并重点总结了对其治疗的进展和发现。
幽门螺杆菌是1982年由病理学专家Warren及Marshall偶然发现并分离培养出来的致病菌,它的发现极大地支持了消化道疾病的治疗[1]。
由该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包括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肠胃疾病,同时该病菌还与胃淋巴瘤及胃癌存在关联,且还可引发缺铁性贫血、慢性荨麻疹,但是由其引起的这些疾病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
由于幽门螺杆菌制造的高感染情况较多,且其本身具有严重致病性,近些年来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和探索日趋增多,取得的成果也比较显著。
1.研究现状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幽门螺杆菌现已成为全球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该病菌感染在全球均有分布,在全世界约有一半以上的感染人数;该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口-口、粪-口、动物源性和密切生活接触等;我国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比发达国家要高,在60%左右,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普遍要高于发达国家;该病菌的感染具有季候分布特性,集中在7、8月。
现已有研究证实该病菌的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2.临床相关疾病2.1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相关联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慢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上皮变性;腺体增生;肠上皮化生以及非典型增生,已有医学文献资料将慢性胃炎及伴有胃黏膜萎缩和糜烂纳入了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范围[2]。
而全部慢性胃炎病例中发现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概率超过了95%,且该类患者的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2.2 消化性溃疡已有临床调查显示,胃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达70%,同时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达到了90%以上,而根除幽门螺杆菌过后,患者的消化道溃疡复发次数明显减少,复发率降至10%以下;采取抑酸治疗,消化道溃疡的复发率在1年内达到了60%以上。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一种嗜酸杆菌,是胃十二指肠黏膜上最主要的细菌。
它已经被证实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多种胃肠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关注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但至今为止,与其相关的致病机制仍然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估。
本文将从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入手,全面探讨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1. 幽门螺杆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1.1 菌体形态幽门螺杆菌的菌体呈螺旋状,约为3-5微米长,约0.5微米宽。
1.2 适应环境幽门螺杆菌适应在胃肠道环境中生长。
它可以在pH为1.5-8的范围内生存,并且适应气体浓度较低的环境。
它还可以耐受胆盐、胃酸和消毒剂等。
1.3 遗传学特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高变异性细菌,其基因组由1.6到1.8兆碱基组成。
它具有一种特殊的DNA修复机制,可以在高氧环境下修复自身的DNA。
1.4 感染途径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口腔或胃肠道进行。
2.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2.1 细菌致病因素2.1.1 细菌粘附幽门螺杆菌的菌体表面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粘附分子,包括血凝素、鲨烷醇、血清透明质酸和蛋白酶切割产物等。
这些分子可以粘附到胃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不同分子上,例如细胞膜蛋白和MUC5AC粘液等,从而形成生物膜。
2.1.2 毒素分泌幽门螺杆菌可以分泌出毒素,包括细胞毒素、炎症毒素、溶血素和外毒素。
细胞毒素和炎症毒素可以杀死胃上皮细胞和白细胞,并可能导致胃肠道炎症。
溶血素可以产生毒性,可能导致胃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
外毒素可以刺激胃黏膜释放粘液,从而抑制正常的胃消化功能。
2.1.3 上皮细胞的免疫干扰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肠道上皮细胞对免疫系统的免疫抗性降低。
它可以通过抑制胃上皮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胃上皮细胞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影响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可以通过酪氨酸酶的作用,在氢气过氧化物和氧气的存在下导致氧释放,从而影响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01 引言
03 未来研究方向
目录
02
中医药对幽门螺旋杆 菌的抑制作用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病 原菌,是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消化系统疾 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幽门螺旋杆菌对传统西药的耐 药性逐渐增强,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中医药的治疗作用逐渐 受到。本次演示将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疾病方面的研 究进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组织学检查、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 和粪便抗原检测等。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近 年来还出现了以幽门螺杆菌疫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手段。
研究成果与不足
研究成果与不足
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们已经明确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其独特的生存环境、致病物质和耐药机制。然而,尽管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不断进步,仍存在诊断准确率不高和治疗耐药性问题。此外,疫苗免疫治疗效果 仍需进一步验证。
内容摘要
除了中药治疗外,中医还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年龄、性别、体质、疾病阶段等,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 式是中医的独特之处,也是其与西医的重要区别。
内容摘要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一些研究表明,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减少耐药性,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中医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尽管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 讨。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 的运用,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加强中西医结合的 治疗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的进步。
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幽门螺杆菌(Hp)是位于胃粘膜中的螺旋状细菌,当其在粘液中以存活状态出现时,脲酶便将存在于胃中的尿素转化成碳酸氢盐和氨,进而形成碱性保护层以利于其自身生存。
尿素呼吸试验(UBT)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对Hp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尿素水解反应。
日本医疗中在诊断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时主要采取诸如细菌培养、组织病理学和RUT此类的侵入性试验以及UBT和血清学此类的非侵入性测试。
UBT在明确相关根除治疗的效果中被认为是最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
关键词:Hp感染,侵入性检测,非侵入性检测,金标准Hp是一种形态呈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长度约3-5微米。
其身体长有许多鞭毛,鞭毛的运动使Hp更有力地以钻头似的螺旋式运动前进。
Hp生成大量脲酶,将源自唾液和胃液并存在于胃中的尿素转化成碳酸氢盐和氨,转化物充当了保护层的作用,可迅速中和Hp附近的酸性物质,从而保护其免受胃的强酸性环境的影响。
这也就诠释了为何Hp可在胃的强酸性环境中生存,且它所具备的中和酸性物质的能力以及优越的运动能力更能促使Hp感染和定植胃粘膜。
Hp现在被国内外医学界认为是导致胃炎和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病(PUD)最主要的原因,并且其长期存在会导致胃癌发病风险提升6倍,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定为I类致癌物[1]。
但其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关系仍存在争议。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Barry Marshall等首次从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分离出Hp以来,人们对胃肠道疾病在病因和治疗方面有了革命性认识。
诸多研究证实,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胃肠道消化性疾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1996年WHO将其列入人类五大生物致癌因素之一。
虽然在Hp感染直接诱发胃黏膜细胞癌变方面至今未能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绝对的证据,但医学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胃癌可能是Hp长期感染及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性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Hp可能起着先导作用[2]。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致胃癌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消化系统中的细菌,在人群中感染率相当高。
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关系密切,然而这种机制还存在许多争议和未知。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 直接的炎症反应:当幽门螺杆菌感染人体胃部后,会引起胃部的炎症反应,包括白细胞浸润,细胞因子释放以及其他细胞的调节等等。
长期的炎症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和修复,而修复过程中会形成许多细胞异常,如结节状胃病和肠化现象等,这些都是胃癌可能的前期病变。
2. 菌素作用:幽门螺杆菌分泌的细菌菌素CagA是其致癌作用的关键因素。
CagA可以调节宿主细胞信号途径,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基本生理过程。
此外,CagA在诱导恶性细胞增殖上有着独特的角色,它可以触发胃黏膜细胞生长并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免疫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包括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等。
然而,幽门螺杆菌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深度免疫抑制,这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风险。
总之,以上三个机制都与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进程有关。
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化现象存在紧密联系,长期观察和临床实践表明通过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胃肠道炎症可能是预防或延
缓胃癌的有效策略,此外,对CagA和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精细的个性化治疗策略。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19世纪末,人们发现在胃粘膜中存在一种螺旋形的微生物,以后虽有不少类似的报道,但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报告了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当时称之谓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p)〕,认为该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关。
我国于1984年开展Hp的研究工作,近15年来,通过我国医学工作者的努力,在Hp 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现扼要综述如下。
一、幽门螺杆菌的病原学与遗传变异198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张振华在国内首先分离培养了Hp,并对其生物学性状作了研究。
发现该菌与弯曲菌属在一些重要的酶类(尿素酶、DNA酶、碱性磷酸酶、亮氨酰胺肽酶等)、超微结构、菌体蛋白质SDS-PAGE、菌体脂肪酸组成及耐热抗原等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
1987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陈晶晶等对300例各型胃病患者进行了Hp检查,阳性率为65%。
用血液双相培养基测定了Hp的生长曲线,起始接种浓度为1.02×102cfu/ml,第4天达2.87×105cfu/ml,以后又开始下降,从Hp染色体DNA酶切图谱分析,表明Hp与空肠弯曲菌用BagⅢ、BamHⅠ、Xb aⅠ和PstⅠ酶切,均显示出两菌的不同带型。
有关Hp对组织粘附特异性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周殿元等(1997)在Barrett食道上皮化生区发现Hp定植,我们(1996)发现Hp菌对胎儿胃粘膜的胃窦和胃体下部有较强的粘附能力。
近年北京医科大学王蔚虹(1997)和中山医科大学陈湖(1997)等应用PCR扩增技术,所得产物以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APD分析)鉴定Hp,可用于区别不同来源的Hp菌株。
北京医科大学(1997)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技术(PCR-SSCP),南京医科大学(1997)用CagA/VacA毒素基因测定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应用菌体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法对该菌进行了分型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及并发症;同时降低胃癌发病率。
我国Hp感染率高且对抗生素耐药率不断上升。
如何选择有效、经济和不良反应低的方案进行根除Hp治疗是每个临床医生必需面对的问题。
[Abstract]Helicobacter pylori (Hp)infection is the main pathogenic factor of chronic gastritis,peptic ulcer,gastric cancer and other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Eradication of Hp can promote ulcer healing and prevent recurrence and complications of peptic ulcer.While reduce that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Hp infection rate is high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rate is increasing in China.How to choose an effective,economical and low-adverse-reaction regimen to eradicate HP is a problem that every clinician must face.[Key words]Helicobacter pylori;Triple therapy;Bismuth quadruple;Antibiotic resistance;Tailored treatment自1983年發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Hp感染逐渐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4年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最新进展
2024年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最新进展一、黏附与定植机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 pylori)对胃黏膜的黏附与定植是其致病的首要步骤。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 pylori通过其表面的多种黏附素,如尿素酶、血凝素、脂多糖等,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实现紧密黏附。
这些黏附素不仅增强了细菌在胃黏膜上的定植能力,还通过激活信号通路诱导细胞损伤。
此外,H. pylori还能通过调节自身运动性和趋化性,在胃黏膜上寻找并定植于合适的微环境。
二、炎症与免疫反应H. pylori感染后,胃黏膜会发生慢性炎症,伴随着免疫反应的发生。
这种炎症反应主要由H. pylori的多种毒力因子引起,如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等。
这些毒力因子能够激活宿主细胞内的信号通路,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同时,H. pylori 还能触发Th1/Th2/Th17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胃黏膜的免疫损伤。
三、毒力因子与致病性H. pylori的毒力因子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中,CagA和VacA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毒力因子。
CagA能够通过T4SS (Type IV Secretion System)系统注入宿主细胞,干扰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导致细胞损伤和凋亡。
而VacA则能形成空泡,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结构,引起细胞功能障碍。
此外,H. pylori还表达多种其他毒力因子,如尿素酶、过氧化氢酶等,共同参与了其致病过程。
四、基因突变与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H. pylori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 pylori的基因突变是导致其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这些突变主要发生在抗生素作用靶点相关的基因上,如23SrRNA基因、尿素酶基因等。
这些基因突变使得H. pylori能够逃避抗生素的杀灭作用,从而导致治疗失败。
五、宿主遗传因素与易感性宿主遗传因素在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研究进展摘要现代医学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引发胃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多种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西药疗效单一,存在不同毒性和不良反应,而大量实验药理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证实,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有良好疗效和独特的优势,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1 中药治疗1. 1 化浊解毒方由柴胡、黄芩、连翘、藿香、瓜蒌等组成。
霍永利等[1]用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兰索拉唑对照治疗60例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30 d后治疗组Hp根除率85.71%,对照组86.21%。
1. 2 失笑散合痛泻要方加味由蒲黄、五灵脂、白芍、白术、姜半夏等组成。
刘江龙等[2]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对照治疗96例Hp感染胃炎,4周后中药组愈合率70.00%,西药组71.73%。
1. 3 胃愈胶囊由法半夏、黄连、吴茱萸、黄芪、八月札等组成。
董勇云等[3]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治疗64例Hp感染胃炎。
治疗后Hp 治疗组转阴率87.50%,对照组93.75%。
1. 4 益胃散由党参、砂仁、延胡索、黄精、白术等组成。
祝玉朴[4]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治疗68例Hp相关胃病,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6.47%。
1. 5 运脾除湿杀菌汤由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丹参等组成。
乔晓林[5]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对照治疗80例Hp感染性慢性胃炎,3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6.67%。
1. 6 甘露消毒丹由黄芩、滑石、藿香、茵陈、石菖蒲等组成。
徐小平等[6]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治疗60例Hp相关糜烂性胃炎,2周后治疗组Hp根除率43.33%,对照组94.00%。
2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2. 1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三联疗法王方石等[7]临床观察127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对照组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莫沙必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8周后观察组Hp 阴转率95.2%,对照组80.6%。
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研究进展【摘要】本文总结了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在我们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我们详细介绍了幽门螺杆菌菌苗的发展历程、免疫机制研究、疫苗接种策略研究、临床试验进展以及免疫相关问题研究。
结论部分分析了未来展望、研究挑战和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菌苗、免疫、研究进展、疫苗接种、临床试验、免疫机制、疫苗策略、免疫相关问题、未来展望、研究挑战、研究成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寄生在人类胃部,被确认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自从1982年Barry Marshall和Robin Warren首次发现幽门螺杆菌后,人们开始关注这种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携带幽门螺杆菌,其中西部国家的感染率更高。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口-手-口、食物、水源以及近距离接触等多种途径。
在很多情况下,感染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长期感染可能会导致各种胃部疾病的发展。
幽门螺杆菌的防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菌苗研发及相关免疫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本文将对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与胃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逐渐增加,给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研究幽门螺杆菌菌苗及免疫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幽门螺杆菌菌苗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这对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免疫机制和疫苗接种策略,有助于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一种革兰阴性的螺旋形细菌,能够在胃黏膜上定居并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胃肠病。
对于H. pylori感染的诊断是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不断的改进,H. pylori感染的诊断得到了更加准确的方法。
1. 侵袭性检查侵袭性检查是指通过取得胃黏膜组织样本来进行H. pylori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胃镜活检和牛奶试验。
这种方法检测准确度高,并且能够同时进行病理检查,但是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胃肠镜医生和技术人员,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疼痛和不适。
2. 非侵袭性检查非侵袭性检查是指通过检测人体样本,例如呼气、血清、尿液中的H. pylori抗体、抗原、纤维素酶等物质,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H. pylori。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无创伤,但是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药物和消化道疾病等。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近年来的H. pylori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PCR、定量PCR、DNA芯片、基因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检测敏感度高、特异性强,而且无需准备特殊材料,可进行快速检测,是目前检测H. pylori的一种主流方法。
近年来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等也逐渐发展,并在诊断疾病中得到了应用。
此外,无论是侵袭性检查还是非侵袭性检查,都有可能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因此,正确选择和组合检查方法,是保证准确诊断H. pylori感染的关键。
总之,H. pylori感染诊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检测方法,以提高 H. pylori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促进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胃肠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总论篇1.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1 概述胃细菌学的研究,长期来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对这一领域重要的突破。
此后不久即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它的发现对消化病学、特别是胃十二指肠病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已经清楚它是许多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发生发展中一个重要致病因子。
1.1 Hp的历史、发现和命名1.1.1 历史背景Marshall在分离到Hp后又回过来探索了历史上的文献,发现这一类细菌实际上早就已经被人注意过。
1893年在狗中,1896年在大鼠和猫中已有人报告在其胃中偶然见到螺形菌。
本世纪初在溃疡性胃癌病人胃内容物中曾找到同样的细菌。
其他报告也证实了这一些发现。
也注意到健康人中未发现这些细菌。
经过30年的努力,在散载的报告中,良性消化性溃疡病人胃中发现了这些细菌。
1938年Doenges 在一份综合性尸解研究报告中提出胃中螺形菌的流行率达43%,但是并未检查出这一细菌与不同的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些细菌在人胃疾病中可能的作用一直存在着争论。
有些研究者提出人们在活检标本中所见到的这种细菌是经口吞服的污染物。
这一假说1959年由于当时的一位有影响的学者palmer发表了1000例胃活检标本大量组织学研究的报告而占了优势。
在此以后对胃的细菌学的兴趣被泼了一盆冷水。
1975年Steer和Colin-Jones报告了胃溃疡病人中胃粘液层下的胃粘膜上发现了细菌,重新引起了人们对胃细菌在消化性溃疡致病机制中作用的兴趣,这提示细菌可能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因此易感于溃疡。
Steer等企图分离这一细菌。
结果生长的是绿脓杆菌。
后来仔细审阅文章中的图片提示在粘膜中所见的是一种与绿脓杆菌无关的螺形菌。
现在看来这些作者分离到的绿脓性杆菌可能是来自内窥镜的污染菌,而图片中所见的才是我们现在大家感兴趣的Hp。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新策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胃黏膜表面的病原菌,被广泛认为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针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新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涌现。
1.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1.1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幽门螺杆菌是一株高度适应胃酸环境的微生物,其特征包括弯曲的螺旋形态、快速游动能力和耐受胃酸的外膜结构。
这些特征使得幽门螺杆菌能够在胃内迅速定植并引发胃部疾病。
1.2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经过大量病例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科学家们确认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之间的密切联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约有70%的胃癌患者同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1.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研究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腔—口腔、口腔—消化系统和粪—口传播途径传染人类。
多种环境因素,如人际接触、饮食、卫生条件等,都可能参与到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中。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能通过生物膕(Biofilms)在胃黏膜上形成菌落,进一步加强其侵袭性和耐药性。
2.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新策略2.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联合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消除治疗策略。
一线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或三种抗生素的组合。
然而,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一线治疗方案的成功率越来越低。
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新的抗生素或药物以及联合治疗方案,并进行针对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
2.2 免疫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激活。
因此,采用免疫治疗策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其中,疫苗研发是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
已有研究表明,通过针对幽门螺杆菌的特定抗原设计疫苗,能够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对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2.3 益生菌治疗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活菌制剂,对于维持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提高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进展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进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菌,被普遍认为是胃炎、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多年来,科学家们对H.pylori的致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希望能够揭示其导致疾病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手段。
本文将对目前H.pylori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滋生环境H.pylori 生长要求pH 值接近中性(5.5-8.0),ptp 通道和ves 基因的表达是维持pH 主要的分泌方式。
此外,它们也依赖于氧气和二氧化碳来生长,良好的滋生环境是繁殖和感染的先决条件。
2. 周期新陈代谢的差异H.pylori 能够切换至细胞内与细胞外的生长和代谢形式,分别处于进攻和防御状态。
细胞外时,H.pylori 有足够多的ATP,能够分泌胃酸来进攻宿主;进入宿主细胞后,ATP供应不足,H.pylori 紧张的切换到ATP 的生成和保存中。
周期的转换也会增加其感染和生存的概率。
3. 利用分泌黑暗H.pylori 分泌大量的蛋白酶和内毒素,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CagA因子的注入可以引起大量的分泌和细胞增生,使胃腔环境更加适合H.pylori 的生长和滋生。
4. 去氧核糖核酸以便迷惑宿主H.pylori 可以给宿主细胞和免疫系统引入DNA 分子或迷惑系统,以绕过宿主的防御和抵抗作用。
同时,H.pylori 也能够获得抗微生物药物的能力,这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
5. 与免疫系统的互动H.pylori 既能够通过抑制宿主细胞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又能够利用宿主免疫系统来维持生存和感染状态。
一些H.pylori 分子能够模拟宿主和预制宿主的防御反应,还能够直接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让H.pylori 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和营养。
6. 科学家们的发现科学家们最近发现H.pylori 膜蛋白、表面细毛和细胞质骨架来维持生存和迁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幽门螺杆菌领域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 H. pylori)感染及其相关疾病(胃癌、消化性溃疡、消的良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是全球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尤其在我国H. pylori高感染率地区,影响人群广泛,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严重威胁国民健康。
过去十年间,国内外在H. pylori 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聚焦在多个研究热点。
一、近十年的研究进展(-)经验性根除治疗锁剂四联方案仍然是国内外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的主要推荐方案,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H. pylori菌株耐药率的不同、药物可获得性的差异等因素,抗生素的选择侧重存在区别。
相关研究显示,了解大环内酯类、e 诺朗类以及硝基咪嗖类抗生素的既往用药史,有利于更合理地选择根除治疗药物。
全剂量甲硝理通过增加用药频率和剂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甲硝理的实际根除疗效。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映喃嗖酶仅能用于难以根除的H. pylori感染患者治疗中。
曾经广受关注的非统剂四联方案,包括序贯方案、伴同方案和杂合方案,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克拉霉素和甲硝嗖的双耐药率较高(超过15% ),未显示出满意的根除疗效;而且该方案不符合目前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用药理念,因此未被我国最新的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指南所推荐。
双联方案近期备受瞩目,其利用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药物基因组学等原理,将阿莫西林的杀菌效果进行了充分的优化,获得了不劣于锌剂四联方案的根除疗效和依从性,以及更佳的安全性,同时有效地减少了高耐药抗生素的使用,因此被我国最新的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指南所推荐使用。
新的可用于H. pylori感染根除治疗的药物不断出现,比如头徇映辛用于替代阿莫西林在青霉素过敏患者中的使用;经典四环素难以获得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半合成四环素米诺环素进行替代治疗;钾离子通道酸阻滞剂能够获得比常规质子泵抑制剂更强、更快和更稳定的胃酸抑制效果,可以通过增加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H. pylori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等机制,进一步提高根除疗效。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及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及检测方法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许多慢性消化道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查方法是诊断HP感染和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
本文就Hp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耐药性问题及检测方法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
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Warren及Marshall在1979年从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Hp以来,受到国内外医学界众多学者的高度关注。
Hp感染呈全球性分布,Hp和一些上消化道疾病发生有紧密联系[1],是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类致病因子。
现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生物学特征[2]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有1~2个微小弯曲,菌体长2~4μm,宽0.5~1.0μm,只有一条环状染色体。
1997年底已成对Hp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其中约2/3的基因可以在基因数据库查到功能基因,并可推测其可能的生物学功能,1/5的基因功能未知,1/4的基因为Hp特有基因。
细菌常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革兰染色阴性。
电子显微镜下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跟带鞘鞭毛,运动活泼,通常在黏液层下面,黏膜上皮表面,在胃小凹内及腺腔内,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
微需氧,生长时需二氧化碳,营养要求高,培养时需动物血清或血液,最适生长温度37℃,PH值为6~8时繁殖最为活跃,另外还需一定湿度(相对湿度98%),培养3~6天可见针尖状无色透明菌落。
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是鉴定该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2致病机制Hp感染率在不同人群中各不相同,Hp感染后临床结局的多样性提示了其致病机制的复杂性,Hp致病机制包括:Hp的定植、毒素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宿主的免疫应答介导的胃黏膜损伤以及Hp感染后胃泌素和生长抑素调节失衡所致的胃酸分泌异常等[3],涉及炎症、免疫、泌酸、氧化等多方面,有毒力因子、细胞因子、自由基、毒力基因等多种Hp致病因子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致病机制- Hp的定植
• 1 运动性:
Hp菌体呈螺旋状,为Hp在粘稠的胃粘液中运动提供了基础; 两端较钝,一端有4~6根鞭毛。鞭毛的摆动则为Hp的运动 提供了足够的动力。通过鞭毛的运动使其穿越粘液层,到达胃 上皮表面适合其生存的微氧环境。
Hp产生的粘液酶能分解胃粘液,使粘液的粘稠度降低,利于 Hp的运动,使Hp易于定植。Hp的这一特性是其定植及感染持续 存在的首要条件之一。
Hp致病机制- Hp的定植
• 3自身保护性:(1)
• Hp定植于胃粘膜还要面临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它通 过对宿主免疫反应的逃逸、抑制和拮抗来维持自身的 生存。
• 尿素酶作用:Hp产生的尿素酶具有很强的活性,能水解 尿素成为氨、二氧化碳和水。氨(NH3)在Hp周围形成 “氨”云,有效地中和了周围的胃酸,使细菌周围局部 pH增高,从而保护了Hp,有利于Hp在低pH环境中生长。
Hp的流行病学(1)
• Hp的自然感染情况: 环境因素:儿童期;成人0.3-0.5%/年
50%以上成人Hp相关性疾病 都是由于儿童期感染了
Hp 经济条件、个人卫生
10岁 3.5%/45%~90%;1%自然消 退
遗传因素: 单/双合子--双胞胎:分/一起
Hp的流行病学(3)
• Hp感染呈广泛分布,人类对Hp普遍易感,人群中普遍 存在传染源。目前对Hp的传染源调查发现,Hp传染源 仍主要是人类本身。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粪便 及水源中检测出了Hp,证实Hp能通过粪便和唾液排出 体外,且Hp球形体有一定的活力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回 复典型形态,说明环境中存在一定的传染来源。
• 我国Hp感染属儿童高感染水平类型,即儿童期存在感染 率急剧增长现象,高感染率年龄段较早,成人期呈持续 感染。Hp感染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
Hp的流行病学(4)
• Hp感染为后天获得性,其传播途径为经口传播,医 务人员的高感染率状况及胃镜检测所致感染说明医源 性传播不容忽视。儿童期的高感染率现象与家庭聚集 性的显著特征提示,家庭内传播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 途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6)
Hp的流行病学(5)
• 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揭示Hp的传播途径,但明确其在 人类间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找出Hp在儿童期传播的最 常见模式,认识传播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并加以阻断。 ---- 研究方向之一
适应进化性(1)
• 所有微生物均存在基因多样性,但Hp是目前认识到的最具有 基因多样性的微生物,在细菌分裂过程中,由于Hp菌株可发 生多样性改变,因此常可出现多重感染。
大量实验已证实,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的氨(NH3)能降低粘液 中粘蛋白的含量,破坏粘液的离子完整性,削弱屏障功能,引起H+ 反渗。
此外,尿素酶所产生的氨还能与α 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能阻断三羧酸循环,减少需氧细胞的ATP合成,造成细胞变性,加重 组织损伤。
• 2 粘附性:
Hp致病机制- Hp的定植
• 粘附是Hp定植于胃粘膜表面的又一必要条件。因为Hp若不能 粘附于胃粘膜就会因表面上皮细胞和粘液的脱落而被快速清除。
• 有研究业已提示胃粘膜上细胞表面可能存在几种Hp粘附受体。
• 更多的研究显示Hp可产生与人胃上皮细胞Lewis B抗原结合的 配体—粘附因子。Hp通过粘附因子,选择地与粘液层及上皮 细胞膜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结合,紧密地粘附于上皮细胞上,促 使肌动蛋白收缩,形成粘着蒂样改变,使Hp特异地、紧密地粘 附于胃上皮。由于O型血者表达更多的粘附受体,因而O型血 者较其它血型者更易感染Hp。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困惑与对策
•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居在人胃粘膜上皮的 革兰阴性螺旋形细菌。
•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胃病 患者的胃粘膜中首次分离出这种细菌,并提出该 菌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
这一认识也成了20世纪消化病学的重大突破 之一。
最新研究发现,在pH值小于5时,已不能检测到尿素酶的活性,与此 相反,在pH值等于3时,过氧化氢酶仍保持活性。这一发现提示,Hp在酸性 环境中存活,过氧化氢酶比尿素酶发挥的作用更大。
Hp致病机制- Hp致病作用
• 1尿素酶:
所有的Hp均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氨(NH3)除对Hp本身 有保护作用外,还能直接和间接造成胃粘膜屏障的损害。
• 由于Hp菌株基因易发生多样性改变,使Hp菌株毒性 处于变化之中,从而导致同为Hp感染,却有不同的
临床表现。
Hp致病机制- Hp的定植
• Hp必须首先定植于人胃粘膜才能进一步发挥其致病 作用;
• 人胃内的pH值(<2)及胃的蠕动推进作用均不利于一 般细菌在胃粘膜表面停留,但Hp却能特异地定植于 胃粘膜表面,引起寄居部位各种不同程度的病理变 化,这与Hp产生的多种毒力因子有关。
•
我国1985年由上海二医大首次分离成功,
•
1990年在广东珠海成立首届Hp研究会,
•
1997年广州举行第二届Hp研究会议,
•
1998年4月在上海组成全国性Hp协助研究组,
•
1999年4月在海南举行全国性专家共识会议。
•
2003年安徽桐城全国Hp共识会
•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 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 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 是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子; 还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病因子。
• Hp存在螺旋体和圆球体两种形态,其在不利环境中:如暴露 于抗菌素、营养缺乏及延长培养时间等情况下,可转为球形 体,抗生素、铋剂治疗后胃粘膜活检组织亦可看到这种球形 体。
适应进化性(2)
• Bode等认为球形体是Hp的休眠形式,这是Hp对不利 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性改变,在Hp传播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可引起治疗后的感染复发或再感染。
Hp致病机制- HpHale Waihona Puke 定植• 3自身保护性:(2)
•
另外,Hp过氧化氢酶在避免宿主自由基对其杀伤和维护自身氧代谢
平衡方面日益受到重视。
Hp产生的过氧化氢酶能阻断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机制, 分解过氧化氢,以致不能形成单氧、羟基根等杀菌物,从而抑制中性粒 细胞的杀菌作用,保护Hp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同时人们推测Hp过氧 化氢酶还可将毒性氧化代谢产物转化成无害的水,维持自身代谢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