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
第2 2卷 第 2期
Vo . 2 № 2 12
雅 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AL OF YAAN VOCATI ONAL COL GE LE
2o 0 8年 6月பைடு நூலகம்
Jn 0 8 u e2 0
反 思 性 教 学 研 究 综 述
思性教 学超 越 了将教 学改 革 简单 地贴 上失 败或 成功
的标 签 的做法 。
自照 , 一种思 维 和心理 活 动 。斯 宾诺 莎认 为 “ 是 反思
的知识 ” 是 “ 念 的 观 念 。 黑 格 尔 ( W. . ee) 就 观 ” G F H g1 对反 思 的用法 , 本 上 有三 种 : 1 与 知性 混 用 ; 2 基 () ()
张 瑞 娟
雅 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川 省 雨 城 区 6 5 0 四 2 00
“ 思 性教学 ” 2 反 是 O世纪 8 O年 代 以来 教 师心 理 研究 出现 的新 领 域 。它 兴起 于 西方 , 国教 育 学 者 我
笔者认 为 , 思 即 内 省 。而 教 师 的反 思 则 是 教 反
斯 冈 以后 , 来 越 多 的学 者 关 注 反 思 性 教 学 。 越
对“ 思性 教学” 反 的涵 义 。 同 的人 有 不 同 的理 解 和 不
与后 思混用 ;3 专指 将统 一体分 裂 为对立 面 的二 重 ()
性活动 , 于 知性 与理性 之 间。 思 性教 学 是 教师 居 u反 心理 研究 领域 的课 题 , 此 , 学情 境 下 , 思 的 主 因 教 反
度 和侧 重 点 不 同。杜 威 对 反 思 的论 述 深 刻 、 体 。 具 在杜 威 的 基 础 上 , 究 者 ( od a18 ; cum n 研 G om n94 Sh l a ,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四篇)
读《反思性教学》有感由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所著的《反思性教学》是一本指引教师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书,是一本关心教育事业、关爱教师发展的书,是一本与广大教师一同探讨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历程的书。
熊川武教授说:“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
”教师,要走向成熟,就应学会反思。
只有学会反思,才能成为有能耐的教师;只有学会反思,才能走向成熟。
该书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从各个实用的角度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多启发,书中关于各种教育细节的描写、问题解决的阐述、个案的叙述,都给我们提供了开放式的探讨机会,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案例都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学实际出发来思考教师应遵守的职业规范,切身处地的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思量,在教师职业的道路上扮演引路人。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它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
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又可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思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又可思学生学习方法……我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但反思却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反思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创新。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___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___次重复。
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汲取收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变。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思考类似:“我的教学有效吗?”“我是如何实现教学的高效益的”、“我怎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问题,可以让教学永远处于不断改进的动态变化之中,处于一种合理科学的理智状态之中,处于一种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学之中。
《眼睛》教学反思
《眼睛》教学反思《眼睛》教学反思《眼睛》教学反思1近日翻阅了《反思性教学》一书,这是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撰写的教育学理论著作。
他在论著中提到: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主张在教学完成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这种教学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学的一种主流。
它带来了浓厚的反思气息,进一步激活了当代教学领域,给操作性(常规性)教学注入了活力。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反思思维:首先,在教学中,要把反思作为一种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知识的有效手段,提供实践及对实践进行反思的机会,并把反思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逐步培养反思意识,养成反思的习惯。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学案例可以汇编成册,内容可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过程录像、同学或同事的反馈、指导教师或专家的评论等训练反思思维,提高反思能力。
(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值得写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学案例。
)而选择典型反思案例,必须是:一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二是在教学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
当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漏洞反思。
好或漏洞反思性评价的意义在于有话可说,说的话对别人有启发性,有借鉴意义。
再次,共同反思。
教师个体反思更多的是个人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如果能与同事进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并能使个体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由于自己的经验得以共享而带来的满足的情感体验。
对一个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反思过程能保持自我连续性,那么,在教学中共同确认问题,共享信息,共享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学,确定适当的行为方式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等问题,尤其重要。
《眼睛》教学反思2本周,我上了《永生的眼睛》一课。
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作者:董雅娟李淑平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5期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方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实践。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者,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理论上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致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理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本文以反思性教学理论为指导,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的把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意识的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之中,使得教师在此过程中既更新了知识,又提高了自身素质。
通过实验结果不难看出,反思性教学理论的运用可以解决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它能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一、反思性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反思性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式,源于美国教育哲学家Dewey(1933),首次提出了反思性思维这个概念,他指出“反思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Schon(1983)在“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中指出:“能够促使从业者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实践行为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反馈于行动之中,使之得以改善”。
国内学者也更加关注反思性教学,熊川武(1999)在其著作《反思性教学》中指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2002年他还提出:“反思性教学应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增强教师道德感为突破口;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
中学音乐课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以《西风的话》为例
2021-0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中学音乐课反思性教学实践探究———以《西风的话》为例咸华征侯新兰(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岳阳410019)摘要:中学音乐教师要实现教学的自主发展,就必须学会教学反思,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提升教学反思的深度,才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本文从中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二声部唱歌课《西风的话》为例,在教学实践的反思中分析音乐教学设计策略,以提升中学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教学设计;反思性;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2-0224-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2.109反思型音乐教师已然成为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①这一阐述不仅强调了要对教师实行多元评价机制,同时还要求教师们要对于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一、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川武先生于上世纪末出版了《反思性教学》一书,他把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②这为我国反思性教学理念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提到“反思性思维”理论,提倡教师们进行反思性教学。
后来,随着人们对公共教育质量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1980年以来,尤其是在舍恩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后,“反思性教学”这一概念就频繁出现在教育的研究之中。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前言思之不缜,行而失当。
故曰,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群体亦然。
在人性高扬,人类主宰一切,令自然称臣,以致天怒地怨,人类危机渐近。
于是,反思言行,克己守则,与自然共存之,遂成为人类自觉行为。
开反思风气之先乃思想界和知识界。
哲学、元数学、元物理学等新兴学科。
这激励教育工作者正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揭短纠偏,扬长奋进,从而诱发了元教育学与反思性教育实践。
反思性教育实践的落脚之处在反思性教学。
因之,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似有燎原之势。
而国人知之甚少。
第一章绪论所谓反思性教学,迄今说法不一。
如维拉(L﹒M﹒Villar)认为,“反思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
”作者认为:教学主体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具体说:第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
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深究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样一来,反思性教学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
反思性教学的人员不机械地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或上级的要求等按部就班地行事,而是在领会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第二、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人们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
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反思性教学-促进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献综述
反思性教学:促进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献综述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反思性教学:促进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自身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篇文献综述可先从反思性教学综述起来,然后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发展进行综述,最后本文将从反思性教学的角度与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结合起来研究反思性教学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怎样反思才能使其得到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反思性教学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分析,其次是这两方面的内容分类综述,接下来是对前人研究的评述。
1、关于反思性教学与英语教师专业自身发展的文献趋势分析进行文献趋势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梳理关于反思性教学和英语教师专业自身发展这些文献的历史发展情况,从中审视此类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和发展趋势等问题,并进一步判断本研究的真实性和价值所在。
(1)数据库的选取。
为了分析这两大范畴的文献,必须寻找到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库,根据文献法检索路径的计算机检索,我对浙江师范大学进行手工检索,对中国期刊网中的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学位论文库、爱思唯尔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scopus 进行计算机检索,之所以选取上述五个数据库,是因为浙江师范大学是浙江省师范教育的重镇,书库里有很多著名学者的关于教师发展和反思性教学的专著和期刊。
(2)有关两类研究的专著与学位论文的趋势。
首先我们分析国内地区教育界专著的发展线索。
反思性教学起源于西方的国家,随着文化的不断地交流与发展,反思性教学在我国才成长起来,它兴起的比较晚,发展相对比较快,这也是我国反思性教学发展的一个特点。
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兴起并发展于20世纪70-80年代的欧美国家,我国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比较晚,虽发展也较快但总的来说还处在一个相对不成熟的探索阶段。
从对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中的检索结果看,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本提名为“反思性教学”的专著应为熊川武在1999年著的《反思性教学》,我国第一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从万方数据库检索我国大陆地区第一篇反思性教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肖刚的《有效性教学理论之研究》,第一篇反思性教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是郅庭瑾的《为何而教》,第一篇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硕士学位论文是王颖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第一篇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博士学位论文是于兰的《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浅议反思性教学
浅议反思性教学摘要:本文简介了反思、反思性教学的概念及如何学习进行反思、反思性教学,旨在说明一线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反思性教学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作者还进一步指出了情感对反思、反思性教学的影响及进行有效反思、反思性教学的三大原则。
关键词:师资发展,英语教学改革,反思,反思性教学,情感一、引言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中学、大学(非专业)的教育中,一直被视为第一外语和必修课之一用于教学实践,从初中开始到大学(现在某些地方从小学就开始学),一学就是十多年,按说英语的知识及水平已经很高了,但实际情况大家都非常清楚,生活中真正能用英语交流的少之又少。
美国教育学家芬诺切罗在1986年出版的专著《作为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英语:从理论到实践》中指出:“在(英语作为外语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唯一的因素”。
美国另一位教育学家斯瓦比先生进一步指出,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具备采取成功进任保教学方法以适应所教授学生的需要的能力”。
把英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方法,国内外的专家都提出了许许多多的理论,并对许多理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要想找到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方法或规律,就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科学实验。
there exists a gap betweenresearchers in the towers and teachers at the chalk face (hawes,1997),毕竟象牙塔里的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存在着差距,因此广大一线教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进行反思,进行自我发展,这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为师资发展了,教学效果才能得以提高,英语教学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反思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反思智慧。
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辩论思维的一种体现。
鼓励和创新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工具是
鼓励和创新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工具是鼓励和创造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工具是(C)。
A、观察B、解释C、记录D、行动研究反思性教学是人们在对“反思”(reflection)的探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形成的。
较早研究反思的是X国教育思想家XXX和XXX哲学家XXX。
XXX认为“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返观自照,是一种思维和心理活动。
”XXX认为“反思的知识”就是“观念的观念。
”XX国教育学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说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其支持理由和倾向得出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坚持不懈的细致缜密的思考”。
反思性教学的兴起是XX世纪XX年代以后的事情。
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XX国学者斯冈XXX年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的影响。
在书中,斯冈把“反思性教学”描述为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
自此,反思性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不断扩大,在我国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我国学者熊川武其著作《反思性教学》中,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念、教学效果等进行内在的剖析和批判,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的过程。
国外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了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距后,认为仅靠短时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培训是无法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正如XX国学者XXX曾提出德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人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受极大的限制。
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反思性教学在《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中的应用
在 该课程 中 , 能够有 效地 提 高教 育教学 效 果 。
一
、
反 思性教 学 的 内涵 和 意义
我 国学 者熊 川 武 在 其 著 作 《 思 性 教 学 》 提 反 中 出 了“ 思 性 教 学 ” 定 义 : 学 主 体 借 助 行 动 研 反 的 教 究 , 断探究 与解 决 自身 和教 学 目的 以及 教 学 工 具 不 等 方面 问题 , “ 会 教 学 ” “ 会 学 习 ” 一 起 将 学 与 学 统
大 成者 ” 。反 思 性 教 学 就 是 让 教 师通 过 反 思 教 学 ,
《 会 调查 与 研 究 方 法 》 程 是 以培 养 本 科 学 生 学 社 课
会 社会 调查 , 掌握 进行 社会 研 究的方 法 为基本 目标 ,
反 思 自我 , 识 到 自己 不 仅 仅 是 一 个 好 的 “ 书 认 教 匠” 更 要成 为一 名研 究 者 。第 二 , 思 性 有 利 于增 , 反
大
二 、 思性教 学在 《 会 调查 与研 究 方法 》 反 社 课程
中的应 用方 法
要把反思性教学在 《 社会调查 与研究 方法》 这 课程 中加 以科 学 、 效地 运用 , 有 以此 来 培养教 师 的 专 业 素质 , 强 学 生 的 学 习 能 力 , 高 教 育 教 学 效 增 提
节、 改革课程考试方 式等 , 培养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 力 , 提高教育教学效 果。
[ 键 词 ] 思性 教 学 ; 例 教 学 ; 践 教 学 ; 关 反 案 实 自主 学 习
[ 中图分类号 ] 4 [ G 7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 8- 1 3 2 1 )4 _ 17 3 10 -6 5 ( 0 1 0 _ 0 1 -
反思性教学让课堂更精彩论文
反思性教学让课堂更精彩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自从加入《反思性教学与语文教师的发展》课题组后,我学会了用反思的眼光去评价课堂教学,丰富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一、教学目标设置的反思如果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就有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开端。
有好的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
可见,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多方面的,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它的综合性也是非常强的。
而且不同的课文,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这就决定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反映是多元的,也决定着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要体现出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如由我校教师执教的课题实验课《新型玻璃》这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设计是有偏差的:知道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这种内容性的东西并不是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更重要的目标的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去介绍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前教师要确定本课时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如果只让学生知道这些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就不能体现语文性的东西。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每单元前面的单元介绍以及课文后面的练习。
两方面结合起来,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语文层面的东西就发挥出来了。
现在很多老师把说明文类的课文上成科知识课,把叙事类的课文上成故事课,把语文的要素忽略了。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宜过大过空,要有较强的操作性,而且应把具体的目标更加细化,最好能细化到十几条。
二、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反思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
如课前预设过于细,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呈现出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反思性教学理论及其策略分析
学价值系统和背景进行全面的反思 , 以促进教师个 体专业发展 , 进 而提高教学组织水平 , 推动学校的
教 育改 革和 发展 。
二、 反思性理论教学策略分析
著名 的熊川武教授在 《 反思性教学 》 这 本著作 中, 对反思性教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其书
中 ,熊教 授 对 反思 性 教学 的定义 有 这 样 一种 阐述 :
重要途径 , 而且还是提升 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
手段 。
义的分析 , 我们 可以看 出 , 在使用反思性理论进行 教学时 , 对 教 学 过程 中所 遇到 的 问题 进 行 解决 是首
要 的 目标 。其 次 , 通 过教 学实 践 , 使教 师无 论从 教学
反 思是 人类 的一种 重 要 的思维 活 动 , 教 师 在 教
教学 目的以及 教学工具 等方 面的问题 , 将‘ 学会教 学’ 与学 会 学 习结 合 起 来 , 努 力 提 升 教 学 实 践 和 理
性, 使 自己成 为学 者型 教师 的过 程 ” 。通 过对 这 个定
不足 , 完善教学 , 从 而使 自身 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
步的提升。反思性理论不仅是提高 自身教学水平的
・1 5・
这种管理方式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此
的方式 以及感兴趣 的内容来记录生活和管理过程 中发生的事情 , 充分地去展现 自己的记 录风格与写
作特色。
外, 教师 以此来增强 自身 的一个示范作用 , 也就是
增强榜样的作用。作为教师 , 他们必须时时刻刻注 意 自己的 言 行 ,学 生 可 以 以教 师 为 自己 的 一 个 榜 样, 教师可 以为 自己本班级的学生们起到一个正面 的积极引导的作用 , 这将有助于将来班级 的进一步 管理 。当教师具有 自我反思 的意识 和能力的时候 , 这必将有 助于教师走上 一条专业化 的班级教学和 管理道路 , 并且有希望成为一个成熟 的、 专业的班 级教学管理人员 。 反思 可以说是对 教师 自身 的教学 活动的分 析
写教学反思 促教学相长
写教学反思促教学相长长武县高虹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提高教学反思意识,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以反思教学促进有效教学。
反思一般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反思。
我们要特别重视教学后的反思。
因为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本质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的概括与升华。
本文重点对教学后反思做一探讨:一、教学反思的内容: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问题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这是教师在教学后进行反思的一个前提性问题。
1、反思教学内容在教学后,教师必须重新认真研读教材并思考,对认为正确的教材处理要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以后继续坚持,要继续根据教学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加工、补充、删减。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一番心灵咀嚼,使教学风格充满个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尤其是有关的练习资料一定要精选、适量、适用,着力避免“照本宣科”,以便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通过教学后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达到教师以后的讲授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和前瞻性,2、反思教学态度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反思以往教学行为,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今的教育已不再欢迎师道尊严,建立师生情谊,重构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现实要求。
如何转变传授者的角色,形成平等、和谐、宽松、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我们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
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学投入是否充分,教学热情是否饱满,教学工作是否负责,教学准备是否得当,对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否更好的发挥,时刻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自己磨合成一个常教常新充满活力的教师。
3、反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是由各种教学环节构成的有机的动态系统。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篇一:浅谈反思性教学浅谈反思性教学新兴路小学摘要: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不仅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也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教师;反思;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被广泛的看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正如caidcrhead所说:成功的、有效地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的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情景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心理学家波斯纳把教师成长的公式归结为:成长=经验+反思。
一个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可以成为反思型教师,从而形成优秀的教师品质。
反思性教学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一种新途径。
一、反思性教学的内涵作为一个日常反思概念,人们容易将?反思?等同于?反省?,在这个意义上,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
在我国,?反省?观念由来已久,孔子提倡?仁?的观念并强调士人的内省能力,反省一直是儒家弟子的自我要求,例如在《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们一直强调通过反省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而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
?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由此,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阅读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阅读书目教育哲学类:孙正聿著:《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郝文武著:《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坤庆著:《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教育学类:[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李方著:《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施铁如著:《学校教育研究导引:方法、思路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Stephen L. Yelon著,单文经等译:《教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F.W.克罗恩著,李其龙、李家丽、徐斌艳等译:《教学论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当代课程问题》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反思性教学
关于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又译反省性教学等),迄今说法不一。
反思至少包括经验性的和科学性的(这里的科学性是指研究性和实践性等意思)。
经验性反思是个体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省性“回顾”,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个体性;二是内隐性;三是批判性。
这些说明,尽管经验性反思具有批判性质,但由于它是个体自我的心理行为,没有依靠实践的验证,因此它很难保证反思结果的合理性。
科学性反思除了批判性特征外,还有两个不同于经验性的鲜明特征:一是群体性,科学性反思是群体进行的反思活动,它虽然离不开个体,但不是个体反思的简单相加,而是主体间性作用下的集思广益;二是实践性,科学性反思不止于内隐的心理活动,而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通过实践(验)检验的完整过程。
由于有实践检验作为反思的基础,因此反思的结果可能逐步趋于合理(不合理的结果在实践检验中被淘汰)。
反思性教学是建立在科学意义上的反思。
它不否认经验性反思存在的必要性和一定的合理性,而且经常利用经验性反思的作用,但它注意避免经验性反思的局限性。
它的具体活动可能是由某个教师承担的,但整个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假说以及实验等都是由反思性教学研究群体策划和实施的。
本文将反思性教学尝试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至少有如下特征: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实践活动,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性教师教学后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的反思。
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不足之处),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反思性教学及其分类
中国包夹职大学报2009年第2期反思性教学及其分类包头市职工大学李风华反思性教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和实践蓬勃兴起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
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追求教育实践的合理性,是反思性教学的根本动力,至今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西方许多专家、学者对该理论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我国从20世纪末才开始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熊川武先生的《反思性教学》(1999年)是国内第一部研究这个领域的专著。
从那时起,反思性教学引起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人的关注。
因此,在深入地r解基本概念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使之更加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反思性教学基本概念的界定自斯冈首次提出反思性教学,这一概念逐渐地被人们昕接受并有意识地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和发展。
但到目前为止,反思性教学说法不一,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和需要对它加以界定,尚无普遍统一的定义。
1.国外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界定(1)维拉(L、M、vj l l8r,1994:62)认为。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
(2)伯莱克(B e dak,1994:62)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
(3)杰克、克罗夫特理查兹(J a‘=k cm f t R i r h ar ds1999)认为,反恩性语言教学就是教师对每一节瀑的几十分钟所发生的事情加以注意,通过教学日记,教学报告,问卷调查与座谈,课常教学现场录音,录像,听同行讲课等教学行为研究的方式,研究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加强对外语教学的理懈。
(4)奥斯特曼(O st e兀I t an)认为。
反恩性教学是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对教学行为的本质与作用产生更高水平的意识,这种意识为职业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机会。
(K a fe n F.O s t em M1993:19)(5)拉斯莱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创造性的、想象性的思考能力并经常地对自己的课堂实践进行自我批评(L a8l e y,1992:24)。
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
如何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摘要从1980年开始,教师教育界掀起了培养反思型教师的热潮。
相比于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反思型教师更加能够适应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更加成为教师培养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围绕教师反思的内容、教师反思的途径、教师反思的意义等方面论述如何成为一名适应当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反思型教师。
简要来说,教师在不仅要在教学活动前反思,还要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进度。
更要在教学活动后进行深刻总结,反思后期应该如何改进教学活动。
关键词:反思反思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1.前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师教育以及相关培训首先在西方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推进并且影响到到全球范围的教师教育。
因此,“反思”,“反思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就成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专家们研究的核心问题。
作为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准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来说,如何能够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努力、影响教师反思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反思的意义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
2.文献综述2.1反思和反思性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美国著名的心理学者波斯纳(Posner)于1989年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波斯纳认为: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时,基利(J.Killion)、托德南(G.Todnem)、布鲁巴克(Brubacher)等学者又提出了新的论断:“行动即反思”(Reflection-for-Action)。
这一重要的论断表明,反思不仅仅对于正在进行中的行动有帮助,而且对指导今后的行动也有很大的好处。
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反思性外语教学迅速发展和成长。
目前,世界各国在外语教师教育的培养实践中,反思型外语教师的培样逐渐成为教师培养的主流。
教师运用反思性外语教学理论的意识也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改进。
反思性教学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富 琳 ( 6 一) 1 5 ,女,馆员 , 9 研究方向 :中文著录及外文原版书分编 , 发表论文数篇 。
一
l 8l 一
2 o卷第 2月 第 09年 1 2期 2 9 1
反思性 教学在文献检索课 中的应用
Dc ,20 e. O9
V0 . 9 N . 2 12 o 1
Th fe tv - e c i g i h p iain o c me tRere a u s e Re cie- ta hn n t e Ap l to fDo u n tiv lCo re l c
F i u Ln
( i a ,C aghnT xt nC lg ,C agh n10 ,C i ) L r y hn cu aao o ee hneu 3 17 h a br i l 1 n
以最终实现的重要保障 。所 以,在进 入课 堂前就 把 自己武
装成为一名具有创 新精神的行家里手 式的高水 平的文献检
索课 教师,武装成 为一 名具有反 思性 思维 的学 者型 教师 , 是谱写反思性教学至关重要的前奏。
来 的教学活动 ,是为 了通过反思 性教学实践 活动来提 升教
收稿 日期 :2o 0 2 09— 6— 3
反思性 教学是 一种教师培养理论 ,它是发展教 师、提 学水平。
升其教学水平 的一项教学 研究活动。它促使教师以能动 的、
积极的态度 ,用批判的精神 和视 角来审视 t 己的教学活 动 l 并从 中发现问题 ,最终解决 问题 。反思性教 学的优点在 于
在反思性教学 中,教师要本 着虚心 、专心 和责任 心这 3 种积极的态度 ,以开放的胸怀 来采 纳不 同意见 ,主 动地
・
情 报 教 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主要特征:
第一, 教学主体开始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能在某些方面进行反思。
第二, 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观念中逐步渗入发展共性的思想,促进学生发展成为普遍的教学目的。
教学的实践工具包括课程、教学策略等。
它启发教学人员反思操作性教学的局限,不断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在探索中把自己锻炼成学者型教师,从而改变凭经验教学或简单重复教学的现象。
第二章 教学实践合理性概述
理性: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过程,它与感觉、知觉、感情和欲望相对。(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认知理性 又叫做理论理性)
伦理理性:它从道德理想和正义等层面规定人的行为,强调对人的情绪、激情、欲望、本能的控制和对人类共同行为规范的揭示,要求个人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实践理性)
在哲学意义上,人们通常把符合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行为视为合理性。
古代教育家尚未形成独立的教学目的意识。即使说明教学目的,也是描述的,而非“追问”的。即仅讲达到什么目的,不讲为何要达到这种目的。
《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著,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99
《反思性教学》
熊川武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一版。
前言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故曰,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群体亦然。
在人性高扬,人类主宰一切,令自然称臣,以致天怒地怨,人类危机渐近。于是,反思言行,克己守则,与自然共存之,遂成为人类自觉行为。
作者认为:教学主体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育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具体说:
第一、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深究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反思性教学具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反思性教学的人员不机械地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或上级的要求等按部就班地行事,而是在领会教材与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
为了使教师更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合理展示自己的能动性特征,杜威提出教学要强反思性。据此,后人推断杜威为反思性教学的倡导者。
但杜威所处的时代决定了反思性教学不可能全面实施。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降低神性提高人性的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
在告别古代个别教学,采取班级授课制上,夸美纽斯虽非开先河者,但他在研究班级授课制上所花的心血是有目共睹的。
诚如《学会生存》的作者指出的,“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学学的教学原则上。”P201。“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促进发展。”P98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P200
第三,教学工具发展的总趋势是一方面注重科学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关心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合流的价值。
第四,教学理论出现多种流派,大多数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为指导,使以前的教学技术学面孔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
第二、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人们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这与操作性教学(又称常规性教学)形成鲜明对照。所谓操作性教学,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是“不动脑筋的遵循学习理论或缺乏分析的教学实践。”(L.M.Villar,Teaching:Reflective,in T.Husen et al.,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1994,P.6215.)但在大多数反思性教学专家看来,它是教师凭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的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如此实践的教师通常称为经验型教师。在现实教学中,“大量的经验型教师的实践是自动化的或直觉的,依赖对那些通常没有清楚描述的(tacit,或缄默的)东西的理解”。(J.Calderhead et al.,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 The Falmer Press, 1993, P. 1, p.42.)而且,“大多数教师互动决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然而,“良好的教学需要反思的、理性的和自觉的决策”。
第三、反思性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像操作性教学一样,发展学生,而且全面发展教师。因为当教师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他会从教学主体、教学目的和教学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环节获得体验,使自己变得更成熟起来。因此反思性教学是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要求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的教学。
开反思风气之先乃思想界和知识界。哲学、元数学、元物理学等新兴学科。这激励教育工作者正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揭短纠偏,扬长奋进,从而诱发了元教育学与反思性教育实践。
反思性教育实践的落脚之处在反思性教学。因之,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似有燎原之势。而国人知之甚少。
第一章 绪论
所谓反思性教学,迄今说法不一。如维拉(L﹒M﹒Villar)认为,“反思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