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

1.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的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提出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空间布局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道路广场系统5)、综合协调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8)、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治污染措施9)、提出城市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10)、确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控制范围和保护措施,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1)、确定旧区改建规划12)、郊区规划13)、进行综合经济技术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措施14)、编制近期规划2、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区规划的主要任务: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作出的进一步安排,以便与详细规划更好的衔接。

分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土地利用性质与强度控制规划-----原则规定分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及用地的容量控制指标(二)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范围;(三)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位置和控制范围;(四)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的用地界线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五)确定工程干管的位置、走向、管径、服务范围以及主要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3、控制性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各城市根据不同需要、任务、目标,依据总规或分区规划编制控制性详规,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空间环境,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规的编制。

[中学]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精简版).docx

[中学]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精简版).docx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2、中央商务区:简称CBD,具冇如下特征:(1) CBD所捉供的功能和服务具有最高水准;(2)CBD是城市地区屮人口最多的区域,24小时人口的变化值也最高;(3)CBD貝有城由地区最发达的内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联系;(4)CBD貝有最高的服务集屮性,能捉供包括经济、管理、娱乐、文化乃至行政等多方而的服务, 具有城市地区最集屮、档次最高的零售业;(5) CBD具有城市屮最高的土地价格和租金。

3、城市人口结构: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按照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因素的构成状况。

4、居住用地:在城市屮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设用地o5、工业用地:城市小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描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

6、城市对外交通: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Z间采用齐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

7、城市道路网密度:P2879、卫星城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帀区既有一定距离乂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帀。

10、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和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M总体规划的依据。

11、城镇体系:一定区威内的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

12、城市性质:P17314、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H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r 义的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由屮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15、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二、分析题1、简述《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1)1933年,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大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会议主要内容形成《雅典宪章》;(2)宪章中提岀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3)提出城市规划应与周围地区整体考虑;(4)提出城山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5)提出城市规划应以区域规划为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_图文文库.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_图文文库.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城市是生产发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规定,城市是指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3.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稳定阶段三种。

5. ___________ 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匠人营国,……。

6.1933年8川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 乂称为《城市规划大纲》。

7.城市规划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可分为:现场踏勘、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8.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分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区规划、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个层次。

9.城市用出也的属性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法律属性。

10.城市用地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 o11・我国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请答出其中五大类12.确定城市性质方法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种。

13.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混合布置三种。

14•广场按主要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 、市场广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交通广场五类。

15.城市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与 _________________ 来界定。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

A、90%B、80%C、60%D、50%6、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8、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下( )的特性。

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 )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B、环式C、联络线D、多回线式10、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1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B、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C、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D、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实施目标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试题一、选择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核心是:A.城市社会经济问题。

B.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C.城市空间组织问题。

D.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2.影响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人口。

B.经济。

C.政治。

D.自然。

3.现代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理念是:A.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经济优先。

B.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环境。

C.城市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人居环境。

D.城市发展需要注重政治因素。

4.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A.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

B.城市设计和建筑规划。

C.城市人口和社会组织问题。

D.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5.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不包括:A.人文地理学。

B.宏观经济学。

C.景观规划。

D.空间分析。

6.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A.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利。

B.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有利。

C.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协调。

D.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对立的。

7.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经济增长。

B.环境保护。

C.社会和谐。

D.政治稳定。

8.城市中心区的优化发展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A.交通和交通设施。

B.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C.文化、商业和旅游设施。

D.城市河流、湖泊和绿地。

9.城市社会基础服务设施包括:A.居住。

B.交通。

C.医疗。

D.以上全是。

10.城市更新的基本目标是:A.城市面貌更新。

B.城市经济发展。

C.城市人口更新。

D.城市功能更新。

11.绿色城市的主要特征是:A.低碳,低排放。

B.生态循环。

C.资源节约。

D.以上全是。

12.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的基本途径包括:A.节能和减排。

B.发展新经济。

C.增加城市绿地。

D.以上全是。

二、问答题。

1.城市规划原理的任务和意义。

2.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的关系。

3.城市总体规划起草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4.城市土地利用图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5.城市更新的形式和实施流程。

6.城市环境评价体系的框架和评价指标。

7.城市可持续性的内涵、主要途径和具体操作措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大题.docx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大题.docx

1 •结合实例论述你认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种规划理论(卫星城、田园城市)卫星城理论20世纪初,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突出问题。

恩维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提岀最人城市周F同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城市人口,控制其规模,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

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乂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帀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具围绕屮心城市想卫星-•样,故名之。

卫星城市的建设是防止人城市摊人饼状无序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引导城市形成虚实相当的有机集中空间的有效途径。

案例:西安在西安周边分布有四条国道,同时还有七条省道以西安为屮心向外辐射,构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等级公路网。

这样在西安周边就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以关中公路环线为次骨架的“一环加八放射”的干线公路交通网。

便捷的交通系统进一步增强了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方便了西安与周边城市Z间的联系。

3 •选取熟悉或感兴趣的城市讨论它的形态和特色人连是由若干列强割据的租界发展而成。

城市形态存在俄口时期两种不同风格、特色鲜明的城市格局并存的特征。

沙俄时代的大连市总体规划:是典型的巴洛克形式。

在交通枢纽和中心形成圆形或半圆形广场;广场向四周放射出多条干道,连结各个屮心,形成主要的交通视廊;各屮心向外分别冇多圈环路与放射路相连,形成蛛网式道路骨架,在城市形态上属巴洛克轴线系统。

日踞时期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向西发展开辟新区,新区规划在道路骨架、街丿郭划分、街道尺度上受欧美近代规划的影响,在城市形态上呈棋盘式系统。

棋盘式城市形态充分适应机动车交通方式的发展,弱化土地区位的差异性,便于细分地块的出售与转让。

道路结构特征——半网络形:无论是巴洛克、还是棋盘风格,人连的街廓尺度在长向上大都不超过120m,由于每块用地与周边街道都有良好的直接联系。

除了在街廓的1/2或1/3处统一规划服务性道路外,内部无须添加支路,形成清晰的半网络结构。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A学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城市规划——一2、地基承载力——3、居住用地——4、环境容量——5、城市竖向设计——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城市用地功能组织中的核心问题为( )。

A.城市用地功能的合理划分B.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规划C.城市用地范围的确定D.城市用地程度的划分2、城市的核心是()A、人B、环境C、交通D、商贸3、下列工业中需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为( )。

A.石油化工厂B.机械厂c.牛奶加工厂D.大型纺织厂4、城市的发展规模主要是指()。

A、.用地规模.B、人口规模.C、资源规模.D经济规模5、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中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图图纸比例为( )。

A.1:200000~1:1000000B.1:50000~1:200000C.1:100000~1:1000000D.1:5000~1:250006、关于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污染或剧毒的工业一般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侧,工业区与居住区留有防护距离B.用地多,货运量大,有一定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c.卫生、文教、体育、机械工业应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D.考虑到爆竹生产厂的危险性,应将其布置在离开居住区的城市边缘7、下列有关《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B 《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C 《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是以土地使用的功能为依据来组织城市空间的方法D 《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分区已不适应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应予以摒弃8、下列关于仓储用地的技术要求符合标准的是( )。

A.蔬菜仓库与储藏在地下室的食品和材料库,地下水位同地面的距离均为2.5m B.考虑到仓库的运输方便和建设条件限制,仓库用地应布置在地势较低地区c.仓库由于是临时的储备,故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D.沿河修建仓库时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固性和土壤的耐压力9、某城市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工业用地应布置在( )。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附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附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带状绿地: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市化: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二、简答1、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及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并绘制城市化发展的S 曲线。

答:城市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期阶段 ——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 ——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 —— 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

城市化水平 时期30% 60%2、简述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

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B学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个分,共分)、城市规划——一、地基承载力——、居住用地——、环境容量——、城市总体布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1、城市产生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下列关于居住用地选择,错误的是。

.用地数量与形态应考虑其适用性.注意与工业等就业区的相对关系.布置在较繁荣的城市中心地段.尽可能布置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段、《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规定,盲人学校属于。

.体育类.医疗卫生类.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行政办公类、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唐长安城较为完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换()、中轴线对称、大套方城、宫城居中、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区采用里坊制、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采用同一种管渠混合后汇集后,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的排水系统,指的是()、直泄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全处理式合流式、完全分流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

规划文本和附件图纸和附件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文字说明、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是我国目前道路上所普遍采用的断面形式。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下列关于仓库规划布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油库应靠近重要的交通枢纽布置供应仓库可布置在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建筑材料仓库常设于城郊对外交通运输线附近储备仓库应设在城市郊区或远郊,并有专用的独立地段、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指。

.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根据划分可将居住区分为城市型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规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

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

(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
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
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
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
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
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
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
米?
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
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
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
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
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
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
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坏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

同时做到地尽其利,地尽其利,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4注意保护环境的生态结构,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水系脉络。

要注意保护地域的文化遗产
9简述矿山城市的规划布局的基本特点?
(1)矿山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矿区资源条件是矿区工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2)矿区生产需有频繁的交通运输、大量的动力用电和生产用水;
(3)矿区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的形式;
(4)由于矿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因此矿区的规划布局要很好的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5)由于矿区与农村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进行矿区总体布局的同时,应尽可能结合考虑矿区所在地区的工农业基本建设,把矿区的开发与农田基本建设、大工业与乡镇企业、矿区公路与农村规划道路、矿区供电和农村用电统一考虑;
(6)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10简述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影响因素及方法?
11阐述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中区新公寓的道路规划现状说明其优缺
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并请用简图说明住
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布置形式的几种布置手法?
13居住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哪几方面要求?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
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

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

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屮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相互关系,以减少居住一工作、居住一消费的出行距离与时间。

(3)居住用地的选择要十分注重用地自身及用地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在接近工业区时,要选择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按环保等法规规定的间隔设必要的防护距离,为营造卫生、安宁的居住生活空间提供坏境保证。

(4)居住用地选择应有适宜的规模与用地形状,便于合理地组织居住生活和经济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等。

适宜的用地形状将有利于居住区的空间组织和建设工程经济。

(5)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要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关系,利用旧城区公共设施、就业设施, 有利于密切新区与旧区的关系,节省居住区建设的初期投资。

(6)居住区用地选择应结合房产市场的需求趋向,考虑建设的可行性与效益。

(7)居住区用地选择要注意留有余地。

在居住用地与产业用地相配合一体安排吋,居住用地应有相应的发展安排与空间准备。

14城市化的表现特征有哪些?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15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一般有哪几种布置形式?各有什么优点?
16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运营特点、货流条件与地区条件、综合利用他们的设备,合理组织城市
对外交通综合运输。

2、在布置时,应在城市总体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他们的技术经济要求。

3、充分照顾城市整体利益,尽量为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创造便利条件。

4、保证城市与交通运输密切配合,有计划按比例共同发展。

17岸线分配规划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指导思想: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一规划、各得其所。

(1)尽可能使需用岸线的单位各自选择自然条件最适宜的岸线段
(2)注意各区段之I'可的功能关系
(3)应节约岸线的使用
(4)岸线规划应理解为一个空间布局
(5)对岸线的开发、利用、改造应进行综合研究。

18试论述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优化?
—、从不同角度多做不同方案
(1)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分析不同方案特点;
(2)方案必须是结合实际的;
(3)编制各种方案时,既要广泛考虑面上的有关问题,又要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足够的深度,做到粗中有细、粗细结合。

-般讲,新建城市的规划布局由于受现状条件的限制比较少,通过各种不同的规划构思,分别采取不同的立足点和解决问题的条件与措施,可以做出多个不同的规划方案;
对于原有的城镇,需要充分考虑现状条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主要问题,也同样可以做出多种规划方案。

二、方案比较的内容
(1)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等条件。

说明其区位优势、地形特点、地下水位、土壤耐压力等情况。

(2)占地、动迁情况。

各方案用地范围和占用耕地情况,需要动迁的户数以及占地后对农村的影响, 在用地布局上拟采取哪些补偿措施和费用。

(3)产业结构。

工业用地的组织形式及其在城市布局总的特点,重点工厂的位置,主要工业之间的原料、动力、交通运输、厂外工程、生活区等方面的协作条件。

(4)交通运输。

可以从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公路及市内交通干道等方面分析比较。

铁路:铁路走向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旅客站与居住区的联系、货运站的设置及其与工业的交通联系情况;
港口码头:适合水运的航道和岸线使用情况、水陆联运条件、旅客站与市中心,主耍居住区的联系、货运码头的设置及其工业区的交通联系情况;
机场:机场与城市的交通联系情况,主要跑道走向和净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是否明确、完善,居住区、工业区、仓储区、市中心车站、货场港11码头、机场以及建筑材料基地等Z间的联系是否方便、安全。

(5)环境保护。

工业“三废”及噪声等对城市的污染程度、城市用地布局与白然环境的结合情况。

(6)居住用地组织。

居住用地的选择和位置恰当与否,用地范围与合理组织居住用地Z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公共建筑群的关系。

(7)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措施。

有无被洪水淹没的可能,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需的资金。

(8)市政工程及共用设施。

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煤气以及其他工程设施的布置是否合理。

包括水源地和水厂位置的选择、给水和排水系统的布置、污水处理及排放方案,变电站的位置、高压线走廊等工程措施进行逐项比较。

(9)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用地选择与规划结构合理与否,城市各项用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在处理市区与郊区、近期与远期、新建与改建、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等关系中的优缺点。

如在原有旧城附近发展新区,则需要比较与旧城关系问题。

(10)城市造价。

估算近期造价和总投资。

三、综合评定方案,归纳汇总提高
进行方案比较时,应从各种各样的条件屮,抓住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一般而言,把占地多少,特别是占用耕地的情况作为评定方案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各城市具体情况应区别对待。

进行方案比较不能单纯地从狭隘的经济观点出发,应首先考虑城市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因此,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全面地考虑问题,对规划方案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能忽视它不利的一面,尤其不能被一时一事所偏见,造成城市布局上无法弥补的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