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战后社会发展

合集下载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主要特征和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主要特征和原因
尼克松、福特、卡特
20世纪80年代(调整
初期
经济缓慢回升
---------------------------------
里根
中期以后
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①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②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②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克林顿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原因
阶段
经济发展状况(特点
原因
时任总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繁荣
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①②③
杜鲁门、艾森(危机
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使得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根本原因②石油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直接原因)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摘要】战后美国经济复苏开启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被定义为1945年至1970年间的经济繁荣期。

驱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战后重建、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制造业蓬勃发展,经济政策的支持提供了稳定环境,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

这一时期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影响。

这段“黄金时代”不仅是美国经济史的辉煌一页,也是全球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战后美国经济复苏, 黄金时代, 驱动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政策支持, 科技创新, 劳动力市场, 美国经济影响, 持续发展动力, 全球经济格局。

1. 引言1.1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阶段。

战争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迅速转变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特点包括工业生产迅速增长,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等。

在战后的几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战争期间美国经济曾经处于动荡状态,但是随着战争结束,美国经济开始步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的原因主要包括战争带来的大规模需求、美国工业实力的增强、政府对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支持等。

在战后的几十年里,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持续加速,美国经济从世界战略中心转变为经济强国。

这个时期的美国被称为“黄金时代”,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跃进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2 “黄金时代”的定义黄金时代,是指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这个时期的特征包括高度的经济活力、低通货膨胀率、快速增长的生产力、高就业率和相对稳定的金融市场。

在“黄金时代”,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考点: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时期发展特点原因20世纪50—60年代持续发展,出现战后的繁荣。

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战后广阔的国际市场;新科技的推动;稳定的政局,20世纪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进入“滞胀”时期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要调整经济政策,防范经济危机;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①新经济时代②迅速繁荣时期③持续调整时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题中所述的发展时期,具体时间分别是:①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②迅速繁荣时期——20世纪50—60年代;③持续调整时期——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

故选D。

例题2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答案:A解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发展上升,但20世纪70年代出现危机,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下降,之后再缓慢回升,图示A反映了这一状况,故选A。

1.以下表格反映的是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20世纪70年代出现负增长和“滞涨”现象。

20世纪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

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苏联2.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处于()A.持续发展时期B.危机时期C.调整时期D.新经济时代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国际地位的提高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政治经济实力大增D.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4.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以下说法不相适应的是()A.要利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B.要不断地调整经济政策C.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发展的转型D.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1.【答案】A【解析】。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至1973年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和繁荣,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之一。

战后的美国经济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军事工业的转型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

以下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1. 经济复苏和巨大的增长: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迅速从战时经济转型为和平经济,并在1945年至1948年间迅速恢复。

战争期间的技术创新和军事需求,为战后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此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8%,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 科技革新的推动:战后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领域。

这些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变得更加高效。

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战后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公路、铁路、桥梁、水力发电、供水供电等项目的建设,为经济提供了扩张的空间,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战后的美国经济繁荣也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从农村地区涌入城市的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城市和都市地区的扩张。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住房建设的热潮,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5. 消费升级和娱乐业的兴起:随着经济繁荣,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消费升级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庭购买力的增加带动了家电、汽车、家具等产品的销售。

娱乐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娱乐行业蓬勃兴起。

6. 高度组织化的劳工力量:战后美国的劳工力量相对组织化,工会的势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工会的谈判力量和工资保障,为工人争取到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

这也推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在1973年石油危机后逐渐减缓,并最终转向了不同的轨道。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1. 引言1.1 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复苏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1945年,当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站在了经济和军事的巅峰位置。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工业转型,将生产重心转向了民用产品,这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此时的美国正处于全球范围内经济最为强劲的国家,美国的产业系统和技术实力在世界上独具优势。

战后美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比如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和国内市场的扩张,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是在战争的硝烟之后迅速走向繁荣,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给了美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遇,也为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黄金时代”的定义“黄金时代”的定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期。

这个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时代,美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黄金时代”还体现在美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上。

传统产业如农业和制造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黄金时代”的定义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市场的繁荣和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等方面。

这个时代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为美国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经济复苏和发展经济复苏和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黄金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但是在政府的积极干预和私人企业的投资下,美国经济很快实现了迅速的复苏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课件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课件PPT

0.2
0.1
0 煤 原油 钢 玉米 大豆
1942年,福特公司停止生产民用车,不到三年制造 了8600架 “解放者”轰炸机、57000台飞机发动机、 250000台坦克,提供给美国及其盟国使用,福特公司在 战争中受益匪浅。
60年代末,通用汽车设计并制造了月球车移动系统。 正是靠这台月球车,阿波罗的宇航员完成了人类在月球 上的第一次车辆驾驶任务。
1.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势力的膨胀 2.美元危机 3.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经济
1.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势力的膨胀
80 70
60 50%
50 40 30 20 10
0 工业生产
33.3%
对外贸易
75%
黄金储备
(1)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期间至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 展,经济势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2010·汕头学业考试)小明是汕头市某中学的学生。 70年代美元身价大跌,欧洲各国的许多人都拒绝要美元。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概况与特点
75%
80
70
60 50%
50
40
33.3%
30
20
10
0 工业生产 对外贸易 经 济 中
初 期 美 国 经 济




%

12000 10000
②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产业的发展;
经济好转,“但不负担要加重美。 元”。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出现负增长和“滞涨”现象。 二战期间至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势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20世纪90年代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失业大军 股市低迷
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 界性的经济危机。图为美国一加油站“今日无油可售”牌子。

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

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50-60年代的高速增长阶段,70年代的滞胀阶段,80年代深刻的危机继之以低通胀的缓慢增长阶段,90年代以来的低通胀高增长阶段。

1.二战结束后到60年代末,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最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战后的大萧条使美国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大规模失业和资源利用不足。

为了应付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

其基本精神是动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调节经济。

在工业、农业、财政金融和对外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新的政策和法令。

这些政策集中体现在配套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就财政政策看,罗斯福政府抛弃了传统平衡财政预算政策,首开和平时期赤字财政预算的先河,通过大量举债的方法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和对落后地区进行开发,促使经济复苏和增长。

同时,又配合以相应的货币政策。

他们信奉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数量的变化能够导致就业和实际产出的变化,可以利用货币政策来反对通货膨胀或刺激经济。

正是“新政”创造性地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很快就把国家从危机的深渊中拯救了出来。

到年代末,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被美国最高当局所接受,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依据,以后各界政府进一步推行了这一政策。

肯尼迪政府的政策工具是减税。

他们相信削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的消费,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结果会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维持不变。

因为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生产性工人与机器处于闲置状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减税政策的效果是:失业率在1965年下降到4.4%,60年代的其余各年中则保持在低于4%的水平,而实际GDP从1964年1966年则以令人瞩目的5.5%的平均速度增长。

从总体上看,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经济处于高就业和价格稳定的状态。

二战后美国社会权力结构之变迁

二战后美国社会权力结构之变迁

二战后美国社会权力结构之变迁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社会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经济集团、军事集团和政治集团逐渐融合,并形成一个联合体,根本原因是三集团拥有共同利益。

本文探究了二战后美国权力结构的的变迁过程及原因,并分析了其中的集团关系。

k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倾其全力为军事服务,把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等各方面力量都纳入战时轨道。

以战争为契机,美国经济集团、军事集团和政治集团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进行协作和融合。

都活动于各自领域内,三者之间相互抵触和抗衡。

当时美国社会的控制权牢固地掌握在经济集团和政治集团手中,而且两大集团对军事集团不屑一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军事机构、安全机构的数量大幅增加,影响力显著增强,为三者合作奠定了基础。

军事集团的决策影响政治生活和经济标准;政治集团的决策又影响经济活动和军事项目;经济集团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处于基础性地位并起主导作用。

三集团间逐渐融合,并结成一个联合体。

从结构的意义上说,这种权力结构是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源泉。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每个危急时刻都反映了在战争或和平时期该权力结构的兴盛和衰败。

之间力量消长趋势明显,彼此关系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单独行动和互相抵触逐步发展为基于共同利益的联合。

1、军事集团和经济集团的融合:军事资本主义的形成集团和工业集团互相抵触的关系状态,军方计划者和大军火商开始默契合作,从而使战争的需求和供给平衡顺畅。

战争的军备需求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推进了企业经济和军事官僚机构中重要部分的结构性融合,最终的结果便是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向军事资本主义转化。

20世纪最主流的动向表明,经济与军事的联系更加深刻,军队日渐强大并对整个经济结构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转变为永久的战争经济或军事经济,这是美国社会权力结构的本质性转变。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文章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西方国家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但其基本目标都是维护美国的霸权。

美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是:一、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1945——1953)上台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很快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1)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2)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实行“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资金”,在经济上扶植西欧、日本;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西方军事联盟。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

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对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渗透,同苏联一起攻击中国。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变革与新文化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变革与新文化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变革与新文化二战后的美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发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还铸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

在这个时期,美国社会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有着更广泛的文化影响和更独特的艺术生产。

二战后,美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和财富。

这种繁荣带来了一个更加富有的社会,也让更多的人有了机会享受更多的文化生活方式。

这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将二战前和二战后的美国分隔开来。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音乐、电影和文学开始流行,成为了全球传播的文化符号。

音乐产业开始崩溃,音乐和流行的确切内涵开始受到更多的解释和学术研究,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学流派-非虚构文学。

这种文学不再是虚构的,而是纯粹的真实性体现。

例如村上春树,他将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小说的形式自然形成了一种非虚构文学的风格。

而在电影领域,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影制作变得更加侏罗纪,电影制片人们开始关注表现出更加真实丰富多彩的故事。

这个时期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 - 彩色电影。

同时,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技术在二战后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1970年代初,情境喜剧和戏剧成为了电视转播节目的主流,凡事涉及的广播频率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1980年代,戏剧性影集的参与程度也达到了新的顶峰,这使得电视成为了美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

社会上显而易见的文化变化表现在了服装和语言的变化上。

服装就像其他文化类别一样,正在慢慢进化。

女性的服装由短裙变成长裙,男性的服装也由短裤和运动服慢慢转变为西装。

一些人认为,服装在二战后的变化代表着人们对战争前对鲜艳亮丽的衣服和相对保守的服饰的反感。

语言无疑也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非常规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一些单词和短语比如“cool”、“hip”和“hang out”都是为了表达肯定和钦佩的情感。

而现在,这些词汇已经成为了常用的表达方式,代表了一种新的自我依据文化的方式。

二战后美国内政的变化

二战后美国内政的变化

二战后美国内政的变化推荐文章秋季防御作战相关资料热度: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热度:古印度的历史发展热度:近现代历史知识点热度:法国贝洛森林战役热度:战后美国内政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 第一阶段: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的恢复与过渡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干预主义继续发展,领导战后新技术革命,美国经济在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都确立了世界性主导地位,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创造了“丰裕社会”、“黄金年代”的景象。

不过,这一时期,美国仍然局限于自由竞争体制内,并未像西北欧国家那样建成福利国家体制,同时,政治上出现短暂的极右势力的泛滥,社会反抗运动初步兴起;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政策:1945年4月,杜鲁门继任总统,推行所谓“公平施政”的社会经济政策:第一,《1946年就业法》,联邦政府协助增进就业;第二,实行廉价民用住宅建造计划;第三,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第四,扶植农业。

此外,杜鲁门还提出了关于实行国民健康保险等法案,但未被国会通过。

“公平施政”是罗斯福新政在战后初期条件下的继续,但成就有限,美国仍然维持着自由竞争体制的基本形态。

艾森豪威尔的“中间道路”: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力图走一条介乎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和新式的国家干预之间的“中间道路”,即所谓“现代共和党主义”。

一方面试图通过削减开支、平衡预算、减少政府干预等共和党的传统做法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沿袭并发展了民主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如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救济金额、放宽退休年龄、通过民权法(1957)和国防教育法(1958)。

“中间道路”是传统的共和党主义和罗斯福新政的折衷,是在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问题上的折衷调和。

麦卡锡主义: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极右思潮泛滥的时期,麦卡锡主义的形成是顶峰。

1950 年2 月9 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发表演说,声称共产党力量已渗透到美国政府机构内部,要求清洗。

在社会右翼势力和共和党人的支持下,麦卡锡对杜鲁门的民主党政府发起攻击,在美国社会中掀起了一股极右潮流。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日本经济论》一书这样分析日本崛起的原因:丰富的劳动力;超过先进国家的高度教育水平;高速度地引进技术;高度的投资率;高度的储蓄率;低廉的日元汇率;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日本经济有极大的“转化能力”;政府的参与和企业间的竞争极为活跃;在战时和战后的经济衰退下迅速增长了恢复能力;缩减了军费开支。
《大国崛起》则认为战后的改革为日本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成为现代日本的全新起点。日本经济在这个基础上迅速起飞,很快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九十年代,进入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原因(1)社会经济改革;(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3)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二、日本经济的发展
图三:二战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图四:
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组速发展。图三展示了战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飙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号经济大国;图四显示日本在战后二十年多年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位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榜首。
885
426
钢产量(亿吨)
270.3
117.O
汽车产量(万辆)
9 36.4
824.4
水泥产量(万吨)
11120.3
6405.6
表一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美国呈下降趋势。
表二1970年西欧在黄金外汇储备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美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的演讲中曾说:“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力量超群的世界强国,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和经济潜力方面来考虑时,就可以看到,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所以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要注意: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VS
详细描述
美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高等学府和科 研机构。这些机构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 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 源不断的支持。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各 种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 创新。
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总结词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积极调整政 策,以保持其竞争优势。
复苏期
总结词
经济逐渐复苏,重回增长轨道
详细描述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经 济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滞胀的 困境。在这个时期,美国的计算机、互联网、电子等技 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 断深入,美国的出口也得到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幅提升。这些因素共同 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此外,美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创 新等。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二战期间,美国成为了同盟国的军火库和物资供应地,这刺激了 美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
战争推动了技术进步
二战期间,美国加大了对军事技术的投入,这为战后的技术发展和 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加强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为美国的经济扩 张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状况
03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结构和特点
产业结构
1 2 3
服务业发展迅速
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推动,美国服务业在二战后 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
制造业比重下降
尽管制造业在二战后初期是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但由于技术进步和贸易竞争,其比重逐渐下降 。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

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历程文章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西方国家中确立了霸主的地位。

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但其基本目标都是维护美国的霸权。

美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球战略是:一、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

杜鲁门政府(1945——1953)上台以后,面对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局面,很快修改了罗斯福设想的大国合作政策,制定了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

其基本内容是:(1)以原子弹和美元为坚强后盾,同苏联实行全面对抗,对东欧进行颠覆,在中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进而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

(2)建立资本主义阵营,实行“马歇尔计划”、“占领地区救济资金”和“经济复兴资金”,在经济上扶植西欧、日本;通过分裂德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建立“北约”和缔结《日美安全条约》,形成西方军事联盟。

(3)在亚非拉广大地区,通过签订《西半球防务条约》和建立“美洲国家组织”来巩固它在“后院”的统治,通过所谓“技术援助和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支持亲美独裁政权,推行新殖民主义。

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遏制”苏联这一基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在朝鲜战场失败后,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进行核讹诈和战争威胁;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对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肆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紧向印度支那、中东和拉美地区渗透。

肯尼迪、约翰逊时期(1961——1969),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肯尼迪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与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同时注重对苏联、东欧进行经济、文化渗透,同苏联一起攻击中国。

二战后美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简括

二战后美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简括

二战后美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简括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已经走过了70个年头,它植根于美国现代经济机制,已经成为影响美国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它起着美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护器作用、稳定美国社会需要的安全阀作用和美国各阶层及利益集团调整关系的调节器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在运行中积累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它既有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等民主党政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中带来的老问题,又有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老布什共和党政府收缩社会福利保障政策中造成的新问题。

一般地说,1935年8月14日社会保障法的颁布奠定了美国现代福利保障制度的基础。

从杜鲁门政府到约翰逊政府的1/4世纪是罗斯福福利保障政策的继续和完善时期,由尼克松政府到里根、老布什、克林顿政府的1/4世纪则是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调整时期。

70年代以来的调整,体现了和罗斯福新政不大雷同的政策模式,它虽然承继了新政加强联邦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和实行福利保障社会化的基本精神,但着重注意的是要纠正新政以来的政策弊端,并在新的条件下,强调发挥州和地方作用,限制联邦政府在福利等方面干预过度的思想。

克林顿政府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不是惠顾被遗忘的下层,而是如何在安抚中产阶层的前提下适当照顾好下层,是在保障安全阀作用下解决费用过多、管得过宽、效力不大的问题。

克林顿政府时期在夹缝中求改革,试图缓和美国医疗利益集团的垄断、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手段现代化导致的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推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然而未能如愿;不过在改革家庭福利保障上好不容易通过了限制领取联邦福利金的福利改革议案。

它结束了自1935年以来联邦政府对穷人的没有限制的福利补助,规定多数贫困家庭享受福利救济补助的时间不得超过5年;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在接受福利补助的两年内必需参加工作;对穷人的食品券补助作了明确限制,规定有工作能力而又不抚养孩子的人在三年之内只能领到的食品券补助;对新移民在头五年内不能领取食品券,也不能领取残疾补助。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一览表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一览表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二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3、1929年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4、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资金和对各部门的有效协调,这超出私人资本的承受能力。

5、生产力发展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根本动力。

这些调整在政治上是为了稳定政局,在经济上是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保证科技领先,从结果看,这些调整是成功的,促成欧洲50-7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第一阶段:1945-1973,经济持续发展(发展的黄金时代)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执政时期第二阶段:1974-1982年,经济衰退时期,危机与“滞胀”尼克松、福特、卡特执政时期第三阶段:1983-1990年,调整复苏期,经济持续低速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但债务负担沉重里根执政时期第四阶段:1991-2001年,改革繁荣时期,经济持续稳定繁荣调整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克林顿时期战后的西欧和日本1、英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1)形成时期:1945-1979政策: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特征: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2)初步发展(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货币主义政策(3)进一步发展(2009以后):“多市场,少政府”成为其经济发展的趋势。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1)背景:二战后,政府干预力度加大(2)方针: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3)方式: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4)手段:财政、税收、价格(5)影响:法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3)结果:成为西欧经济的“炼头”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1)背景:二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体制(2)形成:2005中期以后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3)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4)结果: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状况。

初中历史二战后美国的发展有哪些

初中历史二战后美国的发展有哪些

初中历史二战后美国的发展有哪些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下来,世界都是满目疮痍,由于美国本土远离二战战场,使得美国确在二战中崛起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历史二战后美国的发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历史知识点:二战后美国的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称霸资本主义世界。

美国的经济势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资本主义工业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2.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中占有重要地位;3.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比重占重要地位;4.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中占支配地位。

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2.原因: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科技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3.表现(特点):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繁荣景象。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共同特性: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2.各国推行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领导;3.注意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提高国家科技水平;4.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1.战时积累的大量工业生产需求;2.有效的经济措施;3.战后对外的经济扩张:(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3)马歇尔计划开拓欧洲市场;(4)第四点原则开拓第三世界国家市场。

4.新的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初中历史知识点:70年代美国的危机和经济调整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地位和影响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地位和影响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地位和影响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强国之一。

其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 经济领域美国在战争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和科技优势,战后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的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目的地,引入大量的外国投资资本,使得美国的经济繁荣昌盛。

2. 军事领域在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国家之一。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

美国还拥有高度训练有素的军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响应和干预各种军事事件。

3. 文化领域美国影响全球的文化和艺术领域。

美国的电影、音乐和电视节目流行于全球范围内,成为世界流行文化的代表。

美国的文化产品具有高度创新性,吸引着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和观众。

4. 国际关系美国在战后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国际主导者之一,推动了世界各地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资源,推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

5. 挑战和困境尽管美国在战后发展成为了全球强国,但它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境。

例如,经济活力和创新性的下降,世界地位的相对削弱,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和民主退步等等。

这些挑战意味着美国需要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上重新思考其外交政策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全球最强的经济和军事国家之一,并具有广泛的文化和政治影响力。

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力量之一,其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摘要;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次,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

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关键词;美国经济二战后全球战略
1战后的美国经济
1.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1.1.1美国的经济发展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

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

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
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

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

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

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1.1.2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
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

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

三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
鉴于美国经济目前的复杂局面,美政府不敢轻言宏观经济政策方向调整,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美国经济政策总体是偏于宽松的。

目前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
的局面不会做大的调整,今年底以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可能转向“紧财政、松货币”的适度性扩张。

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受制因素越来越多,虽然尚不至于马上出现由松转紧的变化,但美经济刺激政策到今年底结束后,明年推出新的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不大。

美财政部已提出建议,从2011年开始采取措施,以便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由2012年的5%降到2015年的3.5%。

这些措施包括:三年内冻结所有的非债券性任意消费;终止布什政府实施的对高收入家庭房屋减税的政策;设立一种银行责任收费;急剧减少在伊拉克的活动。

另一方面,虽然受到流动性增强导致通货膨胀压力隐患加大的威胁,但是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仍将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时表示,鉴于美国经济前景仍然“异常不确定”,因此仍有必要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且将继续实施“相当长时间”。

伯南克特别
强调,如果美国经济无起色甚至恶化,美联储已准备好采取“新刺激措施”,以维持经济复苏。

伯南克称“仍有多项选择”,并勾勒了4大措施,包括下调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以及购买新资产。

然而,西方宏观经济学在2l世纪的发展声明,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出现。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必然会发生变化,甚至是可以被称为“革命性”的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一些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主张将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在以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也许还台以新的形式再现,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再现另外,伴随着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某些分析工具的突破性发展,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在不断地深化,并且既表现出同原有传统的某些分化,也显示出同原来对立面之间的某种“趋同”迹象。

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趋势中,不难看出,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一直是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与政策方面的争论而发展深化的。

经济不断发展,现实不断对原有经济理论和政策提出同题和挑战。

综合起来看,今后一个时期,美将实施中性偏适度向紧的财政政策,搭配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政策总体仍偏宽松。

而这种总体宽松的经济政策导向,目的是要在以下三个领域有所作为。

一是实施失业救济;是恢复住房需求;是刺激汽车消费
2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
2.1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

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2.2实施全球争霸战略
在政治上美国主导构建了雅尔塔体系,并成立联合国、建立由五大国为主的安全理事会,维护其在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

在经济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并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贸易方面保留了关贸总协定,成为后来WTO的雏形。

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美国通过实行“欧洲复兴计划”与扶植日本以遏制苏联经济。

美国始终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通过广泛的安全承诺稳定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政治秩序和相应的国际关系。

美国遂以遏制苏联扩张为由与西欧缔结军事同盟——北约,意识形态上的共同性加强了西方世界的团结,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确立了它在联盟内的军事和政治领导地位。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发愤图强,大力加强军备,迅速取得了与美国的战略均势,并于70年代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美国发起挑战。

在苏联咄咄逼人的全球攻势面前,美国处于全面的战略守势,不得不承认多极化的存在。

70年代初,西欧(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和日本经济崛起,与美国经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夹缝中生存的第三世界国家也组成了多个经济政治集团,反对霸权主义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1991年,苏联解体结束了美苏两极的战略均势,国际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苏联解体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全球化,确立了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面优势,美国支配下的单极世界开始形成。

然而,雅尔塔体制下压抑的各种矛盾在冷战后相继爆发,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蓬勃兴起,热点地区不断闪现,世界局势动荡不定,特别是中亚和中东这类地缘政治敏感地带和世界能源基地的不稳定,既威胁到国际秩序的稳定,也会促使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加强军备,发展强大的海外投送力量来维护经济和军事安全。

这势必将构成对美国权力的挑战。

地处远东的东亚大国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被美国视为对其未来世界领导地位和在东亚地缘战略利益的挑战,美国从外交现实主义和地缘政治出发,对尚未纳入其主导下的远东国际秩序的新兴强国必然要加以遏制。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对中国的军事侵扰和战略包围步步升级,中国的发展环境和国家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美国作出战略调整,以各种形式巩固自己的霸权与世界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但单边主义始终未变
参考文献:
1.汪荣有,胡伯项。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安徽大学出版社
2.吴伟。

美国经济与电信发展,苏州大学出版社。

3.世界历史,人民出版社
4乔纳森,休斯。

美国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