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引言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物理仿真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物理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以大学物理仿真实验为主题,探讨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物理仿真实验的意义物理仿真实验是一种虚拟实验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将真实的物理实验过程模拟到计算机软件中,使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与传统实验相比,物理仿真实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提供安全环境物理实验中常常涉及到高温、高压、高电压等危险因素,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实验经验和安全意识,很容易发生事故。

而物理仿真实验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验操作,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 提供多样实验条件物理仿真实验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多样的实验条件。

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改变实验环境等方式,观察和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3. 提供实验重复性在传统实验中,学生可能因为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或失败。

而物理仿真实验可以提供实验的重复性,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实验,找出问题所在,并改正错误,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物理仿真实验的应用价值物理仿真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1.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物理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反复练习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培养科学思维物理仿真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

在虚拟实验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整理数据、分析规律等步骤,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升创新能力物理仿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_分光计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_分光计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_分光计.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分光计土木21班2120702008崔天龙..验项目名称:分光计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深入了解分光计的构造和设计原理,学会调整分光计的正确方法;2(了解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材料折射率的基本原理;3(完成测量折射率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结构分光计主要由三部分:望远镜,平行光管和主体(底座、度盘和载物台)组成。

附件有小灯泡、小灯泡的低压电源以及看度盘的放大镜。

望远镜的目镜叫做阿贝目镜,如图1所示。

2(分光计的调整原理和方法调整分光计,最后要达到下列要求:(1)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2)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即接收平行光);(3)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垂直仪器公共轴。

分光计调整的关键是调好望远镜,其他的调整可以以望远镜为标准。

在调整望远镜时,可以先将小灯泡的光引入分划板,当分划板的位置刚好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时,从载物台上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回来的光正好落在分划板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十字象。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将望远镜调好(出射平行光以及使望远镜的主轴与仪器主轴垂直),当望远镜调好后就可以利用望远镜调节平行光管,此时就可以进行光线的角度的测量了。

3(用最小偏向角法测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如下图,一束单色光以角入射到AB面上,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从AC面射出来,出射角为。

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

当棱镜顶角A一定时,偏向角的大小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而当=时,为最小(证明略)。

这时的偏向角称为最小偏向角,记为。

由上图可以看出,这时设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则故..由此可知,要求得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必须测出其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

三、实验仪器图 1 : 分光计仪器分光计是一种基本的光学测量仪器,能准确快捷地测量各种角度,该仪器配上棱镜、光栅等可用于光谱测量。

配上偏振片、波片等,可作为椭偏仪使用。

图 2 : 分光计分光计中心为载物台,外围为刻度盘和游标盘,双游标的作用是为了消除刻度盘和游标盘中心不重合造成的偏心误差。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进行简单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根据已知条件和测量精度的要求,学会应用误差均分原则选用适当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学习累积放大法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基本误差的来源及进行修正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单摆的结构如实验仪器中所示,其一级近似周期公式为:由此公式可知,测量周期与摆长就可以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g三、实验内容一用误差均分原理设计一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设计要求:(1) 根据误差均分原理,自行设计试验方案,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和方法.(2) 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试验步骤.(3) 用自制的单摆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测量精度要求△g/g < 1%.可提供的器材及参数:游标卡尺、米尺、千分尺、电子秒表、支架、细线(尼龙线)、钢球、摆幅测量标尺(提供硬白纸板自制)、天平(公用).假设摆长l≈70.00cm;摆球直径D≈2.00cm;摆动周期T≈1.700s; 米尺精度△米≈0.05cm;卡尺精度△卡≈0.002cm;千分尺精度△千≈0.001cm;秒表精度△秒≈0.01s;根据统计分析,实验人员开或停秒表反应时间为0.1s左右,所以实验人员开,停秒表总的反应时间近似为△人≈0.2s.二. 对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检验实验结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三. 自拟实验步骤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摆角,悬线的质量和弹性系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关系,试分析各项误差的大小. 四. 自拟试验步骤用单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四、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单摆仪,摆幅测量标尺,钢球,游标卡尺五、实验操作1. 用米尺测量摆线长度;测量摆线长度;测量摆线长度;2.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直径;3. 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把摆线偏移中心不超过5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度,释放单摆开始计时过50 个周期后停止计时,个周期后停止计时,个周期后停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记录所用时间;六、实验结果七、数据处理D(平均)=(1.722+1.702+1.732+1.662+1.682+1.692)/6=1.698cm摆线长度+摆球直径=92.00cm摆长L=(摆线长度+摆球直径)-摆球半径=92.00-D/2=91.15cm=0.9115mT1=57.55/30=1.918sT2=76.77/40=1.919sT3=96.00/50=1.920sT=(T1+T2+T3)/3=1.919s由得:g=(4**)*L/(T*T)=9.77m/s*s=9.80-9.77=0.03m/s*sE=/g*100%=0.31%<1% 满足实验要求八、误差分析、心得体会及实验建议误差分析:1、周期的测量存在较大误差,摆线来回摆,刚开始计时以及最后一次摆结束的时刻,由于人眼的反应速度会造成或大或小的偏差;2、摆长的测量存在误差,由于不是亲手拿测量仪器测量,故而有些读数不准确,由此引起一部分误差。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2. 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的方法。

3. 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技能。

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物理现象,使学生能够在没有实际实验设备的情况下,也能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理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学原理等。

实验设备和软件:
1. 计算机及显示器。

2. 物理仿真软件(如PhET Interactive Simulations)。

实验步骤:
1. 打开物理仿真软件,并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块。

2.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初始参数和条件。

3. 运行仿真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变化。

4.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5.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物理定律和公式。

6.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论。

实验数据与分析:
(此处应插入实验数据表格和分析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实验观测值、计算值、图表等)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成功地模拟并分析了(具体物理现象)。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验证了(相关物理定律或公式)的正确性。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仿真实验在物理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建议与反思:
(此处应提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实验的建议或反思)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板,具体的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应根据实际完成的仿真实验内容进行填写。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光电效应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0日学号:2120302003实验人员:张三、李四一、实验目的1. 通过仿真实验,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电效应方程的推导过程。

3. 分析入射光频率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

4. 熟悉光电效应在光电探测技术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_k\) 与入射光的频率 \(v\) 和金属的逸出功 \(W_0\)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E_k = hv - W_0\]其中,\(h\) 为普朗克常数。

三、实验步骤1. 打开仿真软件,设置入射光的频率和强度。

2. 调整金属表面的逸出功,观察光电子的发射情况。

3. 记录不同频率入射光下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4. 分析入射光频率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入射光的频率较低时,光电子的发射率较低,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

2. 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光电子的发射率逐渐增加,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加。

3. 当入射光的频率达到一定值时,光电子的发射率达到最大,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达到最大值。

4. 当入射光的频率继续增加时,光电子的发射率逐渐降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逐渐降低。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光电效应方程 \(E_k = hv - W_0\) 是正确的。

2. 入射光的频率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 光电效应在光电探测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仿真实验,使我们深入理解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光电效应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分析了入射光频率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光电效应在光电探测技术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金属的逸出功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2. 探究光强度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

仿真实验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仿真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塞曼效应一、实验简介塞曼效应就是物理学史上一个著名得实验。

荷兰物理学家塞曼(Zeeman)在1896 年发现把产生光谱得光源置于足够强得磁场中,磁场作用于发光体,使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即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得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就是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之后发现得又一个磁光效应。

这个现象得发现就是对光得电磁理论得有力支持,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与空间取向量子化,使人们对物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塞曼效应另一引人注目得发现就是由谱线得变化来确定离子得荷质比得大小、符号。

根据洛仑兹(H、A、Lorentz)得电子论,测得光谱得波长,谱线得增宽及外加磁场强度,即可称得离子得荷质比.由塞曼效应与洛仑兹得电子论计算得到得这个结果极为重要,因为它发表在J、J 汤姆逊(J、J Thomson)宣布电子发现之前几个月,J、J 汤姆逊正就是借助于塞曼效应由洛仑兹得理论算得得荷质比,与她自己所测得得阴极射线得荷质比进行比较具有相同得数量级,从而得到确实得证据,证明电子得存在。

塞曼效应被誉为继 X 射线之后物理学最重要得发现之一。

1902 年,塞曼与洛仑兹因这一发现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她们研究磁场对光得效应所作得特殊贡献).至今,塞曼效应依然就是研究原子内部能级结构得重要方法。

本实验通过观察并拍摄Hg(546、1nm)谱线在磁场中得分裂情况,研究塞曼分裂谱得特征,学习应用塞曼效应测量电子得荷质比与研究原子能级结构得方法。

二、实验目得1、学习观察塞曼效应得方法观察汞灯发出谱线得塞曼分裂; 2、观察分裂谱线得偏振情况以及裂距与磁场强度得关系;3、利用塞曼分裂得裂距,计算电子得荷质比数值。

三、实验原理1、谱线在磁场中得能级分裂设原子在无外磁场时得某个能级得能量为,相应得总角动量量子数、轨道量子数、自旋量子数分别为。

当原子处于磁感应强度为得外磁场中时,这一原子能级将分裂为层。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和意义1.1 实验目的1.2 实验意义2. 理论背景介绍2.1 牛顿力学2.2 动量守恒定律2.3 能量守恒定律3. 实验器材和原理3.1 实验器材3.2 实验原理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4.2 实验具体步骤5.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5.1 数据记录5.2 数据分析6. 实验结论与讨论6.1 实验结论6.2 结论讨论7. 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1 问题描述7.2 解决方法实验目的和意义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物理仿真模拟,探究运动物体的力学规律,深入理解牛顿力学原理以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意义通过本实验,可以加深对物理定律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论背景介绍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描述了物体受力下的运动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等内容。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即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在任意时刻都是恒定的。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即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能量可以转化形式但总量不变。

实验器材和原理实验器材本实验所需器材包括计算机、物理仿真软件等。

实验原理实验基于牛顿力学原理,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物体的运动,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步骤实验准备1. 打开计算机,启动物理仿真软件。

2. 设置实验初始参数,包括物体质量、速度等。

实验具体步骤1. 进行单个物体的运动模拟,记录相关数据。

2. 进行碰撞实验,观察动量和能量的转移情况。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单个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等数据,以及碰撞实验中的动量和能量转移情况。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否得到满足,进一步探讨物体运动规律。

实验结论与讨论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定条件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成立的,验证了物理定律在模拟实验中的适用性。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

2.正确使用读书显微镜,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二实验仪器牛顿环装置,读数显微镜,钠光灯。

三实验原理图1如图所示,在平板玻璃面DCF上放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ACB,C点为接触点,这样在ACB和DCF之间,形成一层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薄膜,单色光从上方垂直入射到透镜上,透过透镜,近似垂直地入射于空气膜。

分别从膜的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条光线来自同一条入射光线,它们满足相干条件并在膜的上表面相遇而产生干涉,干涉后的强度由相遇的两条光线的光程差决定,由图可见,二者的光程差等于膜厚度e的两倍,即此外,当光在空气膜的上表面反射时,是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反射光不发生相位突变,而在下表面反射时,则会发生相位突变,即在反射点处,反射光的相位与入射光的相位之间相差π,与之对应的光程差为λ/2 ,所以相干的两条光线还具有λ/2的附加光程差,总的光程差为(1)当∆满足条件(2)时,发生相长干涉,出现第K级亮纹,而当(k = 0,1,2…)(3)时,发生相消干涉,出现第k级暗纹。

因为同一级条纹对应着相同的膜厚,所以干涉条纹是一组等厚度线。

可以想见,干涉条纹是一组以C点为中心的同心圆,这就是所谓的牛顿环。

如图所示,设第k级条纹的半径为,对应的膜厚度为,则(4)在实验中,R的大小为几米到十几米,而的数量级为毫米,所以R >> e k,e k2相对于2Re k是一个小量,可以忽略,所以上式可以简化为(5)如果r k是第k级暗条纹的半径,由式(1)和(3)可得(6)代入式(5)得透镜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7)对给定的装置,R为常数,暗纹半径(8)和级数k的平方根成正比,即随着k的增大,条纹越来越细。

同理,如果r k是第k级明纹,则由式(1)和(2)得(9)代入式(5),可以算出(10)由式(8)和(10)可见,只要测出暗纹半径(或明纹半径),数出对应的级数k,即可算出R。

在实验中,暗纹位置更容易确定,所以我们选用式(8)来进行计算。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和单透镜焦距的测定)引言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在各个应用领域都采用计算机设计和仿真,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中,除了实际操作外还可以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对有些内容采用仿真实验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一、实验目的:1、了解仿真实验特点2、学会用仿真实验完成单摆测重力加速度3、学会用仿真实验完成单透镜焦距的测定二、实验仪器:计算机、仿真软件三、实验原理1、单摆的工作原理单摆在摆动过程中,当摆角小于5度时,其运动为简谐运动,周期2224LT g Tπ=⇒=,通过测定摆长L 与T 可测定加速度g 。

详细请见:课本240-243页 2、单透镜焦距测定的原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像的大小和位置是依照物体离透镜的距离而决定的 当u f >>时,极远处的物体经过透镜在后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倒立实像。

当u f >时,物体越靠近前焦点,像逐渐远离后焦点且逐渐变大。

当u f =时,物体位于前焦点,像存在于无穷远处。

当u f <时,物体位于前焦点以内,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与物体位于同侧,由于虚像点是光线反方向延长的交点,因此不能用像屏接收,只能通过透镜观察。

(1)、自准直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光路图如下图1所示。

当物体A 处在凸透镜的焦距平面时,物A 上各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不同方向的平行光束。

若用一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M 将平行光反射回去,则反射光再经透镜后仍会聚焦于透镜的焦平面上,此关系就称为自准直原理。

所成像是一个与原物等大的倒立实像A ′。

所以自准直法的特点是,物、像在同一焦平面上。

自准直法除了用于测量透镜焦距外,还是光学仪器调节中常用的重要方法。

凸透镜焦距: 12f x x =- (1)x 1为物屏在光具座上位置读数,x 2为凸透镜在光具座上位置读数。

(2)、贝塞尔法(共轭法,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凸透镜物像共轭对称成像的性质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叫共轭法。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2.观测和验证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3.学习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操作和调试过程,并以之来观测样品的表面形貌;4.学习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原始图象数据。

二.实验原理(一)隧道电流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

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当一个粒子的动能E低于前方势垒的高度V0时,它不可能越过此势垒,即透射系数等于零,粒子将完全被弹回。

而按照量子力学的计算,在一般情况下,其透射系数不等于零,也就是说,粒子可以穿过比它能量更高的势垒(如图1)这个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隧道效应是由于粒子的波动性而引起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隧道效应才会显著。

经计算,透射系数T为:由式(1)可见,T与势垒宽度a,能量差(V0-E)以及粒子的质量m有着很敏感的关系。

随着势垒厚(宽)度a的增加,T将指数衰减,因此在一般的宏观实验中,很难观察到粒子隧穿势垒的现象。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通常小于1nm) 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

隧道电流I是电子波函数重叠的量度,与针尖和样品之间距离S以及平均功函数Φ有关:式中Vb是加在针尖和样品之间的偏置电压,平均功函数Φ1和Φ2分别为针尖和样品的功函数,A为常数,在真空条件下约等于1。

隧道探针一般采用直径小于1mm的细金属丝,如钨丝、铂-铱丝等,被观测样品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才可以产生隧道电流。

(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由式(2)可知,隧道电流强度对针尖和样品之间的距离有着指数依赖关系,当距离减小0.1nm,隧道电流即增加约一个数量级。

因此,根据隧道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样品表面微小的高低起伏变化的信息,如果同时对x-y方向进行扫描,就可以直接得到三维的样品表面形貌图,这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篇一: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1年5月31日实验人员:机自实验名称: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及测温原理;2、学习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学习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

二、实验原理:热敏电阻---实验原理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A、B是与半导体材料有关的常数,T为绝对温度,根据定义,电阻温度系数为惠斯通电桥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四个电阻R0,R1,R2,Rx 组成一个四边形,即电桥的四个臂,其中Rx就是待测电阻。

在四边形的一对对角A和C之间连接电源,而在另一对对角B和D之间接入检流计G。

当B和D两点电位相等时,G中无电流通过,电桥便达到了平衡。

平衡时必有Rx = (R1/R2)·R0,(R1/R2)和R0都已知,Rx 即可求出。

电桥灵敏度的定义为:式中ΔRx指的是在电桥平衡后Rx的微小改变量,Δn越大,说明电桥灵敏度越高。

实验仪器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直流单臂电桥、检流计、待测热敏电阻和温度计、调压器、稳压电源。

四、实验内容:1、从室温开始,每隔5°C测量一次Rt,直到85°C。

撤去电炉,使水慢慢冷却,测量降温过程中,各对应温度点的Rt。

2、作ln Rt ~ (R1 / T)曲线,确定式(R1)中常数A和B五、数据记录及处理:1、数据处理结果如下:2、作ln Rt ~ (R1 / T)曲线如下:六、实验结论,误差分析及建议:1、实验结论:了解了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基本掌握坐标变换、曲线改直的技巧。

作ln Rt ~ (R1 / T)曲线,成线性关系。

2、误差分析:由于在记录过程中温度计视数在变化,故出现误差; 电源不稳定,造成系统误差;数据处理时产生偶然误差。

3、建议:1)在使用检流计时,要注意保护检流计,不要让大电流通过检流计,实验中间要用跃接2)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池按钮和接通检流计按钮的使用,检流计按钮先使用粗,然后再使用细,不要两个按钮同时使用。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项目名称: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固体线热膨胀系数的基本原理。

2.掌握大学物理仿真实验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测量铜棒的线热膨胀系数。

4.学会用图解图示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1.膨胀系数 : 表征物体热胀冷缩特性的物理量,常用:(1)线膨胀系数描述材料在受热状态下,在一维方向上膨胀特性的物理量。

定义为:(2)体膨胀系数体膨胀是材料在受热时体积的增加,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体胀系数为其线胀系数的3倍。

2.光杠杆放大原理(测量△L)L b n DL tα⋅∆=∆DLbL* =2αK三、实验仪器1.实物仪器:镜尺组、平面镜、待测铜棒等。

2.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演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过程截图)1、调整试验仪器。

调整镜面垂直,然后调整望远镜是视野达到要求。

2、开始试验,将功率调到最大,每经过十摄氏度读取一次数据。

3、对其他试验数据进行测量。

按要求测量D、d、L。

记录数据。

4、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温度伸长量10 020 0.3530 0.7140 1.1150 1.5160 1.8870 2.2280 2.6190 3.01b=(7.20-1.00)cmD=(196.90-8.40)cmL=50.70cm由图表知道斜率K=0.0377由公式得:膨胀系数为1.223。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实验报告I. 引言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实验设备和资源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亲自进行所有的物理实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高校开始采用物理实验仿真实验,即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物理实验的虚拟仿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一次大学物理实验仿真实验的进行过程和结果。

II.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物理仿真软件,模拟测量并分析简谐振动的周期时间与质量、弹性系数的关系。

通过实验,掌握简谐振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III. 实验原理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一个恢复力作用下沿同一直线往复运动的物理现象。

其周期T与质量m以及弹性系数k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T = 2π√(m/k)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质量对周期的影响,以及弹性系数对周期的影响。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质量和弹性系数下的周期时间数据,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IV. 实验装置与方法本次实验采用XXX物理仿真实验软件进行,该软件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各种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 打开XXX物理仿真实验软件,进入简谐振动实验模块。

2. 设置初始条件,包括质量、弹性系数等参数。

3. 点击开始按钮,开始模拟实验过程。

4. 观察模拟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每次振动的周期时间。

5. 根据记录的周期时间数据,计算出不同质量和弹性系数下的平均周期时间。

6. 绘制周期时间与质量、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V.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模拟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了不同质量和弹性系数下的平均周期时间,并绘制了周期时间与质量、弹性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曲线的趋势,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质量对周期时间的影响:质量越大,周期时间越长。

这是因为质量越大,惯性力也就越大,所需的恢复力也越大,导致周期时间增加。

2. 弹性系数对周期时间的影响:弹性系数越大,周期时间越短。

最新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1

最新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1

最新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物理仿真软件,加深对基本物理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物理实验的方法。

通过模拟不同的物理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反射则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设备:1. 物理仿真软件(如PhET Interactive Simulations)2. 计算机及显示器3. 数据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打开物理仿真软件,并选择适当的模拟实验模块。

2. 设定初始条件,如光源位置、介质的折射率、观察屏幕的位置等。

3. 启动模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间的传播情况,记录入射角、折射角和反射角。

4. 更改介质的折射率,重复步骤3,观察折射和反射角的变化。

5.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光从低折射率介质进入高折射率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外,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这一点在所有模拟实验中都得到了验证。

通过改变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与理论预测相符,从而验证了斯涅尔定律和反射定律的正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成功模拟了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并验证了相关的物理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物理仿真软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和研究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

此外,仿真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控性为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2.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内容:一:测量质量与下落时间关系: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如下:由截图可知:1,随着所加砝码质量的增加,下降90.00cm所需的时间减少2,测得转动惯量的是:1.93322×103 kg2m二:测量半径与下落时间关系由截图可知:1,随着所加砝码质量的增加,下降90.00cm所需的时间减少2,测得转动惯量的是:1.93322×103 kg2m三:观察刚体质量分布对转动惯量的影响发现:配重物越远离转轴下落同样高度h所需的时间越长分析:配重物离转轴越远时系统转动惯量增加由公式mgr = 2hI/ rt2可知思考题1.课前思考题:(1)本实验要求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在实验中实现?答:本实验要求的条件是:(2)试分析两种作图法求得的转动惯量是否相同?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同的;由于具体实验的实验精度的限制和一些偶然因素,两此实验所测得的转动惯量数值不相同。

(3)从实验原理,计算方法上分析,那种方法所得结果更合理?答:从原理和计算方法来看,第二种方法所得结果更合理。

原因是: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g,才符合实验的条件,砝码的质量增大时实验误差也随之增大。

方法一是从5g逐渐增加砝码质量,方法二的砝码质量一直是5g。

还有在方法二中试验时的Mf变化可能会相当大,而在方法一中由于砝码质量未改变,可以认为Mf几乎没变。

固可知方法二所得结果更合理。

2.课后思考题(1)由实验数据所作的m-(1/t)2图中,如何解释在m轴上存在截距?答:处于下垂状态的绳子也会产生力矩,故当m=0时1/t不等于0.(2)定性分析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和可能的系统误差。

1,随机误差:a 计时时的反应误差b 计时合释放物体不一定是同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实验名称:碰撞过程中守恒定律的研究实验日期:
实验人:
1.实验目的:
利用气垫导轨研究一维碰撞的三种情况,验证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定量研究动量损失和能量损失在工程技术中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实验还可提高误差分析的能力。

2.实验仪器和使用:
实验仪器:主要有气轨、气源、滑块、挡光片、光电门、游标卡尺、米尺和光电计时装置等。

1.气垫导轨是以空气作为润滑剂,近似无摩擦的力学实验装置。

导轨由优质三角铝合
金管制成,长约 2m,斜面宽度约7cm,管腔约18.25cm,一端密封,一端通入压缩空气。

铝管向上的两个外表面钻有许多喷气小孔,压缩空气进入管腔后,从小孔喷出。

导轨的一端装有滑轮,导轨的二端装有缓冲弹簧,整个导轨安装在工字梁上,梁下有三个支脚,调节支脚螺丝使气垫保持水平。

2.光电计时系统由光电门和数字毫秒计或电脑计时器构成。

光电门安装在气轨上,时
间由数字毫秒计或电脑计时器测量。

3.气源是向气垫导轨管腔内输送压缩空气的设备。

要求气源有气流量大、供气稳定、
噪音小、能连续工作的特点,一般实验室采用小型气源,气垫导轨的进气口用橡皮管和气源相连,进入导轨内的压缩空气,由导轨表面上的小孔喷出,从而托浮起滑块,托起的高度一般在0.1mm以上。

3.实验原理:
如果一个力学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或在某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则该力学系统总动量守恒或在某方向上守恒,即
i
i v m ∑=恒量 (1) 实验中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 1、m 2的滑块来碰撞(图4.1.2-1),若忽略气流阻力,根据动量守恒有
2211202101v m v m v m v m +=+ (2)
对于完全弹性碰撞,要求两个滑行器的碰撞面有用弹性良好的弹簧组成的缓冲器,我们可用钢圈作完全弹性碰撞器;对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面可用尼龙搭扣、橡皮泥或油灰;一般非弹性碰撞用一般金属如合金、铁等,无论哪种碰撞面,必须保证是对心碰撞。

当两滑块在水平的导轨上作对心碰撞时,忽略气流阻力,且不受他任何水平方向外力的影响,因此这两个滑块组成的力学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由于滑块作一维运动,式
(2)中矢量v 可改成标量 , 的方向由正负号决定,若与所选取的坐标轴方向相同则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

1.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弹性碰撞的标志是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即
2211202101v m v m v m v m +=+ (3)
222211*********/12/12/12/1v m v m v m v m +=+ (4)
由(3)、(4)两式可解得碰撞后的速度为
2
1202102112)(m m v m v m m v ++-= (5) 21101201222)(m m v m v m m v ++-=
(6)
如果v20=0,则有
2
110211)(m m v m m v +-= (7) 2110122m m v m v +=
(8) 动量损失率为 △p/0p =01
0p p p -=10
12211101)(v m v m v m v m +- (9) 能量损失率为 △E/0E =
10E E E - (10) 2.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二滑块粘在一起以10同一速度运动,即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v m m v m v m )(21202101+=+ (11)
在实验中,让v 20=0,则有v m m v m )(21101+= (12) v=2
1101m m v m + (13) 动量损失率: △p/0p =1-
10121)(v m v m m + (14) 动能损失率: △E/0E =
2
12m m m + (15) 3. 一般非弹性碰撞 一般情况下,碰撞后,一部分机械能将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守恒在此情况已不适用。

牛顿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碰撞定律:碰撞后两物体的分离速度12v v -与碰撞前两物体的接近速度成正比,比值称为恢复系数,即 e=10
2012v v v v --
恢复系数e 由碰撞物体的质料决定。

E 值由实验测定,一般情况下0<e<1,当e=1时,为完全弹性碰撞;e=0时,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4.实验内容及数据
1.研究三种碰撞状态下的守恒定律
(1)取两滑块m1、m2,且m1>m2,用物理天平称m1、m2的质量(包括挡光
片)。

将两滑块分别装上弹簧钢圈,滑块m2置于两光电门之间(两光电门距
离不可太远),使其静止,用m1碰m2,分别记下m1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和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以及m2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
t2,重复五次,记录所测数据,数据表格自拟,计算△p/p 、△E/E 。

(2)分别在两滑块上换上尼龙搭扣,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3)分别在两滑块上换上金属碰撞器,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a=0时,测量m 、m ’、me 、s 、v1、v2,计算势能增量mgs 和动能增量
1/2(e m m m ++')(2122
v v -),重复五次测量,数据表格自拟。

(2)a 不等于0时,(即将导轨一端垫起一固定高度h ,sin α=h/L ),重复以上测量。

3.数据记录
1.完全弹性碰撞
2.一般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
5.总结(误差分析,建议)
由三张表格可以看出
1.在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一般弹性碰撞时△p/p在误差范围内均约等于
0。

由此可以证明系统动量守恒。

2.第一张表格(即完全弹性碰撞)可以看到△E/E约等于0,由此可以看出完全弹性碰
撞时系统能量基本没有损失。

有二,三张表格的△E/E可以看出一般弹性碰撞与完全非弹性碰撞市系统能量均有损失,并且完全非弹性碰撞时能量损失最大。

3.根据数据显示,完全弹性碰撞时的恢复系数最大,接近于1。

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的
恢复系数最小,接近于0。

建议:实验中只有“三种碰撞状态下的守恒定律”的研究,而没有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相关动画。

建议下次改进。

6.思考题
1.碰撞前后系统总动量不相等,试分析其原因。

1.有可能没有完全做到正碰,是斜碰
2.气垫导轨没有调平
2.恢复系数e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e的大小取决于碰撞物体反的质料决定,如弹簧钢圈, 尼龙搭扣, 金属碰撞器.
3.你还能想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其他方法吗
利用纸带,打点计时器,重锤等仪器来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