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2020年10月整理).pdf

合集下载

抗肿瘤药物治疗评价

抗肿瘤药物治疗评价

天然来源的药物易出现 亲脂性药物多见 分子量在300-900Da的药物出现较多 被动扩散方式进入细胞的多见 出现P-糖蛋白(P-glucoprotein, P-gp), 即药物外排泵(drug efflux pump) 6. 出现多药抗性相关蛋白
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方法
1.招募作用(recruitment)
影响化疗效果的因素 癌细胞的特异性:癌细胞基因的不稳定性 肿瘤细胞的抗药性: 细胞周期: 化疗方案: 综合治疗:

常见肿瘤的化学治疗
肺癌
组织学分类
小细胞未分化癌:癌细胞生长快,侵袭
力强;对化疗、放疗敏感 磷状上皮细胞癌:癌细胞生长缓慢,转 移晚;对放疗、化疗敏感度较低 大细胞未分化癌:癌细胞转移较晚, 腺癌:局部浸润和转移发生较早
肺癌的药物治疗
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度高,化疗结合
局部治疗后,应继续用药
治疗方案:环磷酰胺(CTX)+依托泊苷+
长春新碱(VCR)
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反应度差,用于失
去手术和放疗机会或术后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药物治疗
雌激素受体(ER)阳性:对内分泌治疗反应 度高 雌激素受体(ER)阴性:对内分泌治疗反应 度差 内分泌治疗:非治愈性,ER含量越高,疗 效越好 绝经前:去势;丙酸睾丸酮,二甲睾酮 绝经后:他莫昔酚,乙烯雌酚
抗肿瘤药物治疗评价
THE EVALUATION ON THE MEDICAL THERAPY OF TUMOUR
一 序论
化疗的概念
应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限 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方法 Cell cycle non-specific drugs Cell cycle specific drugs
细胞增殖周期与药物作用

抗肿瘤药物的处方点评经验分享

抗肿瘤药物的处方点评经验分享

抗肿瘤药物的处方点评经验分享
陈婧璇;邵文明;刘家源;王小红
【期刊名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028)009
【摘要】抗肿瘤药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毒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密切关注,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项点评,可以规范临床用药,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开展抗肿瘤
药物专项点评已近一年,将在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和相关经验与各位临床药师和
医师一同分享,希望借此交流沟通,共同提高专业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103-1104)
【作者】陈婧璇;邵文明;刘家源;王小红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哈尔滨15006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2
【相关文献】
1.节水节能经验分享r——长春百事节能工作经验分享报告 [J], 王志达
2.抗肿瘤药物的处方点评经验分享 [J], 陈婧璇;邵文明;刘家源;王小红
3.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在处方点评中的应用 [J], 李芳桂;庞斌;陈会玲
4.经验分享共同成长--黑河市校园“三化”建设暨孙吴县第二中学校园建设经验分享现场会掠影 [J],
5.2018—2020年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及电子化处方点评干预效果 [J], 邢入千;程刚;王晓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版)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完整版)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作用机理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抗肿瘤化学药物.pdf

抗肿瘤化学药物.pdf
• 4\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肿瘤病灶 的上述两径乘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 灶.
• (二)不可测量的病变 • 1\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
所有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至少4周.
• 2\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估 计肿瘤的大小减少50%或大于50 %,至少4周.
(2)鬼臼毒:鬼臼乙叉甙、鬼臼噻吩甙 (3)喜树碱类:羟基喜树碱、拓朴替康、伊立
替康 (4)紫杉醇类:泰素、泰索帝
激素
• 强的松、地塞米松 • 乙烯雌粉、丙酸睾丸素、三苯氧胺、托
瑞米芬、甲羟孕酮、甲地孕酮、氨鲁米 特、兰他隆、瑞宁得、来曲唑、抑那通
杂类
• 氮烯咪胺、顺铂、卡铂、草酸铂、环硫铂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 (四)抗肿瘤药物的排泄
•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肝和肾.在 体内化学结构不改变的抗肿瘤药物主要 由肾排泄,而肝是抗肿瘤药物的饿主要代 谢器官.当肝\肾有病变时,应慎重使用药物.
四\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选择
• (一)化疗的必要条件 • 1\活检证实为恶性肿瘤,即找到病理证据. • 2\有可见的症状\体征. • 3\患者具备令人满意的活动状况评分. • 4\签署知情同意书(化疗前谈话),向患者充分讲
疗)的概念,是指对病源微生物感染\寄生虫 所引起的疾病及肿瘤,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的方 法.理想的化疗药物应对源微生物\寄生虫和 肿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毒性很小.从狭 义上讲,现在化疗多指对于肿瘤的化学药物治 疗.
• (二)根治性化疗的定义
• 指将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以不 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根据药物对细胞增 殖周期的不同作用点及肿瘤的倍增时 间,巧妙安排多种药物的应用顺序\剂 量强度\周期时间\周期次数,以及其 他治疗手段适时参与,合理运作,达到 对某些肿瘤根治的目的.

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分析

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分析

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分析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的安全范围小、选择性低,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产生毒副作用。

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复发率和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潜在的用药失误进行防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药学室对本院抗肿瘤药物医嘱进行点评分析,旨在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及提高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率。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取2020年1月一2021年10月在我院肿瘤患者住院的病历共1105份。

1.2参考依据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版)》、“NCCN 临床实践指南”、“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新编药物学(第17版)》、“306种注射剂临床应用检索”等2、结果2.1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 1105份医嘱中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共29种,用量前5名的药品为通关藤胶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卡培他滨片、华蟾素胶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详见表12.2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分类本次调查中发现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集中在用法用量不适宜、溶媒不适宜及溶媒量不适宜,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占90.26%,使用量前5位中的通关藤胶囊及卡培他滨片问题较多。

详见表23、讨论3.1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发现,中药抗肿瘤药物、抗代谢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为我院抗肿瘤药物的主体。

其中中药抗肿瘤药物在辅助治疗中使用量较大,这可能与中药抗肿瘤药物有一定的疗效、副作用较少及有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3.2不合理医嘱点评3.2.1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本次调查发现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情况最普遍,占90.26%。

药物治疗的方案、剂量、用法及疗程都是通过循证医学做出的评估。

合适的给药剂量是指既能产生明显的疗效、又可使不良反应最少或程度最低的剂量。

治疗不足无法获得期望的疗效,同时容易导致肿瘤细胞耐药,给后继治疗带来困难;过度治疗易产生药物蓄积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缩短患者生存期。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制度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制度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点评制度为进一步规范临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落实我院处方点评制度的要求,特修订我院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专项点评制度。

一、组织管理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专项点评工作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的处方点评管理组负责组织,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组成员进行实施,医务处、药学部共同协调相关工作。

二、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专项点评的依据专项点评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药品说明书、NCCN发布的临床指南等,结合临床诊断和患者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点评。

三、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专项点评组组成专项点评组由临床肿瘤化疗专业、药学专业、护理专业等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具备丰富的合理用药知识和临床实践的人员组成。

四、点评要求(一)每年不少于4次专项点评。

(二)抽样方法:面向全院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住院患者,根据临床使用的实际情况,按药物或按病区采用随机抽取方法进行评价。

(三)抽样数量:每次不少于30例。

(四)专项点评组成员在点评后填写《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专项点评表》,双人复核并签名。

点评表评价意见由小组集体讨论,专项点评组组长签名确认。

(五)专项点评组汇总点评意见,并向相关科室或处方医生、调剂药师反馈,反馈科室或人员接收后需签字确认。

(六)专项点评组最终形成评价意见,包括分析报告和整改建议及点评反馈情况汇总,提交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小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组负责将评价意见提交医务处、药学部、及相关临床科室。

(七)专项点评中发现问题和持续改进情况,由处方点评管理组呈报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

(八)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

五、持续改进要求持续改进一般采用分步运行模式,如遇涉及到医疗安全和质量等急待解决问题时,应限期改进。

(一)根据点评结果的评价意见与责任医生、药师进行有效沟通,不合理用药问题按要求整改。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上述点评细则以外的其它不适宜用药情况。
谢谢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 评指南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 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 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 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 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 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 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 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 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注射等给药方法的;
一般情况下,全身化疗采用静脉、肌内或口服给药。但在某些情况下 改变给药途径可以加大局部杀灭肿瘤的力度,减少对全身的不良反应 。
主要有: 1.腔内注射:包括胸腔、心包腔和腹腔内化疗,常用药物有:顺铂、 卡铂、丝裂霉素、塞替派等。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细则
2.动脉插管化疗:对局限性的肿瘤为了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可采用 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例如肝癌的肝动脉介入,头颈部癌的颈外动 脉插管等,可选择的药物有: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丝裂霉素 等。
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抗代谢药
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
在抑制癌细胞生
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长的同时,对生长旺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最新)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最新)

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定1目的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避免或减少药物对病患和医务人员的伤害。

2适用范围全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科室及医药护技专业技术人员。

3定义/术语3.1抗肿瘤药物:指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抗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生物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药物等。

3.2细胞毒类药物: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性影响的药品,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肝肾系统的毒害,还有致畸或损害生育功能。

4权责4.1本制度由药学部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4.2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监督、实施和建议。

5政策/规程5.1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原则5.1.1权衡利弊,最大利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5.1.2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5.1.3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5.1.4治疗适度,规范合理:抗肿瘤药物治疗应行之有据,规范合理,依据业内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实施治疗,确保药物适量、疗程足够,不宜随意更改,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实施肿瘤化学治疗应以病理结果为依据,没有病理结果的应通过病例讨论确定。

药物疗效相近时,治疗应舍繁求简,讲求效益,切忌重复用药。

5.1.5熟知病情,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耐受性、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情况、个人治疗意愿、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的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并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xx处方点评实施细则(2023)(1)

xx处方点评实施细则(2023)(1)

xx处方点评实施细则为确保医院合理用药检查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根据《xx处方点评制度》(2023年修订)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点评处方的抽样方法1、门诊处方:每月抽取4个主要临床科室,通过逸曜合理用药软件每月随机抽取月总处方数量1‰的处方数,若理论计算抽取处方数小于100张则按抽取处方绝对数100张计算随机抽取。

2、急诊处方:每个主要临床科室,通过逸曜合理用药软件每月随机抽取月总处方数量1‰的处方数,若理论计算抽取处方数小于100张则按抽取处方绝对数100张计算随机抽取。

3、病区用药医嘱:每月抽取4个主要临床科室,从每月全部出院病历中通过逸曜合理用药软件采用随机抽取病历号的方法按月出院病历数的1%计算随机抽取病历(病区用药医嘱单),若理论抽样数小于30份则实际按30份计算随机抽取病历。

4、专项点评处方(含病区用药医嘱):(1)门诊抗菌药物:通过逸曜合理用药软件按月门诊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医生总数的25%随机抽取产生点评处方医生名单,再从点评处方医生名单中随机抽取每位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处方50张(若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数小于50张,则全部抽取)。

(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每月抽取病区全部病历(病区用药医嘱)。

(3)国家重点监控专项:通过HIS统计每月药品消耗金额排名前20位的品规(同一通用名如规格、厂家、剂型不同,须分开计算品规数),从中选取国家重点监控药品,再从中随机抽取(抽取时用药科室覆盖率应≥90%)每个药物门急诊处方不得少于50张(实际处方数少于50张时则抽取全部处方)、住院病历不少于30份(实际病历数少于30份时则抽取全部病历)。

点评内容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要求,对处方(含医嘱)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

(4)抗菌药物专项:通过HIS统计药品消耗金额和使用量分别排名前10位的药品,通过逸曜合理用药软件随机抽取门急诊处方不得少于100张(实际处方数少于100张时则抽取全部处方)、住院病历不少于30份(实际病历数少于30份时则抽取全部病历)。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附件: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目录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ppt课件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ppt课件

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细则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细则
2.动脉插管化疗:对局限性的肿瘤为了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可采用 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例如肝癌的肝动脉介入,头颈部癌的颈外动脉 插管等,可选择的药物有: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丝裂霉素等。 3.鞘内注射:常用于治疗脑膜白血病或淋巴瘤,或其他实体瘤中枢神 经系统内的转移,也可将抗肿瘤药直接注入脑脊液。 4.局部注射:将抗肿瘤药直接注射到肿瘤内,常用于浅表肿瘤的局部 治疗和肝癌、肺癌等的姑息治疗。 举例: ①依托泊苷注射液静脉推注。分析:依托泊苷注射液属细胞周期特异性 药物,其作用位点是拓扑异构酶Ⅱ。由于其与DNA拓扑异构酶Ⅱ的结合 是可逆的,并作用于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较长的S期、G2期,因此血药 浓度持续时间长短比峰浓度更重要,且高峰浓度(>5-10mg/L)与严重的骨 髓抑制有关,故一般采用静脉滴注,而不用静脉推注,静脉滴注时间不 少于30min。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
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部分抗肿瘤药
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 用要谨慎合理,因而需进行抗肿瘤药处方点评,促进抗肿瘤 药的合理使用。
抗肿瘤药物分类
抗肿瘤药物分类
抗肿瘤药物处方 点评指南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 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 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 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 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 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 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 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 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作用机理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附件: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目录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就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得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得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得新生物、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得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得主要适应证就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得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与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得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得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得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得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缺点烷化剂能将小得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得高度活泼得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得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与功能得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得毒性、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得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得功能,在核酸合成得水平加以阻断。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就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就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与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与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就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就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毒作用等。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之欧阳法创编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之欧阳法创编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一、一、概述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作用机理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肿瘤药物专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作用机理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
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
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因而需进行抗肿瘤药处方点评,促进抗肿瘤药的合理使用。

二、点评依据
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3.《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医政司
三、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实施方案
1.抽样标准:抽取诊断包含“肿瘤”、“癌”或“化疗”的病历;
2.抽样日:每季度首月1日-季度末;
3.抽样频率:1次/季度;
4.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或全样本抽样;
5.点评方法:根据本指南点评所抽取患者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按要求填写《抗肿瘤药处
方点评工作表》,并进行总结。

四、点评要点
【点评标准】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5.溶媒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用药顺序错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重复给药的;
10.化疗方案不合理的;
11.医师超权限使用抗肿瘤药的;
12.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点评要点】
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肿瘤药物医嘱点评表
201___年第___季度
六、附件:常见抗肿瘤化疗指南推荐方案来源
1.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
/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f_guidelines.asp#site
2. 美国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nccn-guidelines-china.aspx
3. 汤光,李大魁. 现代临床药物学[M].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刘新春.实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廖美琳,程刚,储大同,等.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中文版) [EB/OL].2011
[4]张艳华,宁华.抗肿瘤药的配伍与用药安全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 2008,8(1):12-14.
[5]侯彬理.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与护理体会,海峡药学[J], 2008, 20(9): 155-156.
[6]李苏芹,孟玲.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和配置的相关问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J], 2010,03(18):97-98.
[7]张媛媛,童本定,魏青,等. 肿瘤化疗输液不合理用药分析[J], 上海医药, 2010,31(11):487-488.
[8]陈楠,沈平雁, 肿瘤化疗药物与肾脏损害, 临床内科杂志[J], 2003, 20(4): 171-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