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中高中历史 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表格优秀教学案例(3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史料等,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其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和体验。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案例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分组讨论、分工合作中,共同探讨历史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为何最终未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2.问题设计要注重层次性、启发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
3.教师要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其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表格优秀教学案例(3页)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高中历史课程中,《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节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近现代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如何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民族复兴。本节内容以时间为线索,贯穿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为学生展示了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我设计了一份表格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达到提高历史素养的目的。这份教学案例紧密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用性,以人性化语言呈现,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案(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案(7页)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教材分析本专题讨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对当时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也是对西方挑战的回应;主要就是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
而本课书主要讲述了先进的中国人在器物和制度两个阶段对于西方的学习,主要有3个子目,一为睁眼看世界,二为维新变法,三为民主共和,而这三个子目录其内在联系在于技术革新,制度改良,制度革命。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本课书的重点定位于第二子目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而对于第三子目的民主共和,由于在专题四中的第一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重点讲述,故在这课书中这个知识点做简单介绍。
(3)课堂立意第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重点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通过形式多样的材料(教材也是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本节的设计思路注重教材的逻辑性,需要学生站在当时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情分析⑴通过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已经对中国近代史有了一定了解,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⑵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高二学生在搜集、整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且有着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同时高中生活跃的思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本节课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通过对中学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转变形成背景的分析,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着现代化进程……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小农经济,长期的闭关锁国……在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中,西方已经远远超过了东方,并且东方从属于西方。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设计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学习目标1、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2、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不仅具有救亡图存的爱国性质,而且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民主共和,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的变化。
学习内容及重点知识解析一、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读书人大多远离现实,他们与统治者一样,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同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
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所谓“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所谓“制夷”,就是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林则徐、魏源也被称为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思想核心是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这些思想尽管还是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却为后来的洋务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睁眼看世界”思想的影响(1)积极影响: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
(2)消极影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体现了阶级局限性,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学习思考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第 1 页第 1 页想?二、维新变法阅读教材与下列材料,思考:材料三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四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五(康有为)他的家教和他的先生给他的教训,除预备他能应考试,取科名外,特别注重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及一般所谓经世致用之学。
他不懂任何外国文字,在戊戌之前,也没有到外国去过。
但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的整齐,受了很大的刺激,他觉得这种优美的行政必有文化和思想的背景和源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3、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
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扬变法”的目的和原因。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材料六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
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
——《胡适留学日记》5、材料中胡适评价梁启超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三、走向共和第 1 页阅读教材与材料,思考:材料七康有为说:“中国人才衰弱之由,皆缘中西两学不能会通之故”,故“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 1 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学科高一历史授课班级404班教师签名邓海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
(2)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重点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2)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背景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三、学法指导说明课前学案导学,课堂合作探究四、教学内容(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ppt思考1)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8、19世纪之交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实际上标志着人类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西学的浪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现代化)的历程。
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就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而处于交锋焦点的则是这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先进的中国人(PPT展示本课人物图片),正是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事业支撑起了苦难中国的脊梁。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敬佩和感恩的心情一起来了解他们的事迹和思想。
(二)教学过程一、地主阶级的探索(一)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问题: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学生回答林则徐)林则徐也并不是天生思想就这么先进,在没睁眼之前,林则徐对西方认识的是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教师设计历史思维训练题目,如案例分析、策略设计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学生能够了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原因和影响,认识这些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学生能够分析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多样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进行初步评价,提高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变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探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运用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时间顺序,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
4.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2.教师设计历史思维训练题目,如案例分析、策略设计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问题导向
1.教师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辛亥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等。
高中历史《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 人民版必修3
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指导意见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
三维目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课前准备
提早一周左右,请学生收集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以及当时反对派的史料,重点收集其代表言论,史学界对他们的评论。
课堂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3(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示范学案
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 “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背景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知识梳理】一、“睁眼看世界”(新思潮):地主阶级――______________1、背景:(1)国内:①鸦片战争前,清朝国势日趋衰落,______________日益尖锐;②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 ③统治者沉浸在“______________”迷梦中。
(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它们为争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加紧对外扩张。
2、代表:(1)林则徐:近代中国“______________第一人”。
组织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魏源------著《______________》①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_______著作。
②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③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向西方学习口号,是对几千年______________挑战,迈出近代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步。
3、特点:只学“_______”,不变_______。
即只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变革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______________19世纪60至90年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旗号,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
三、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1、背景:A 、政治: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危机深重。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品教案(8页)
必修三专题三顺乎世界之潮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开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开展的重大意义过程与方法:借助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 ,理清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的线索 ,准确理解各历史阶段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能分析找出各种思想出现的根本原因及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能读取相关史料 ,提取有效信息 ,解答有关中国近现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根本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顺应历史开展的潮流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思想文化的开展 ,即要继承和吸收 ,也要不断创新和开展。
感受先辈们为中国民主的独立与富强 ,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的大无畏精神 ,体会“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精神。
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培养自身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激发自己对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二、重难点重点:向西方学习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学思想文化的开展过程难点:各阶段向西方学习思想不同的原因 ,以及不同派别的思想比拟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预学案、导学案、固学案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模式:1539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创设具体的情境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根底上独立思考、互相学习、逐步探究。
六、学情、教情:授课班级为文科特长班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通过前边的复习 ,学生根底知识已经储藏;教师要带着学生完成知识的进一步整合 ,重点训练思维方式。
七、教学过程:〔一〕先学先行 ,问题反应策略:A、提前印发所需资料 ,试题。
学生自主复习整理近代以来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要求以笔记形式整理。
B、构建本专题知识体系〔二〕师生互动设计1、激情导入:〔师〕导课: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孙中山人物像及名言图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那么昌 ,逆之那么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教学流程本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线索是:一个主题、一个方向、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即: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方向”就是“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就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通过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制度,通过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答: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说得对!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本专题的内容还可以跟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投影:专题联系必修Ⅰ: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Ⅱ: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投影:冲击篇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高中历史 专题3“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配套课件 人民版必修3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新”特点:
(1)林则徐、魏源等敢于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睁
眼看世界”。
本
学 案
(2)他们敢于抛弃陈腐观念,承认西方思想和科学技术的
栏 目
先进,主张“师夷长技”,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开
关 (3)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风气,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
后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
资本主义 (zīběnzhǔyì)
的兴起。
本
学 (2)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案
栏 目
2.概况
开
关 代表
地位
主要思想
康有 维新变法第一 《
孔子(kǒnɡ 制考
zǐ)改》,用孔教
为
人
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第十页,共31页。
①指出
变法 (biàn
fǎ是) 历史发展
梁启 维新思想主要 的必然;②主张实行君主立
本
目 开 关
(2)人们沉浸在“
天朝(tiān 上国
c”há的o)迷梦中不能自拔。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 林则徐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
人,主持编撰了《四洲志》。
第三页,共31页。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第一部由中国
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系统地阐述了
“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
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但主要停留在军事技术层面,而
且没有完全付诸于实践。
第五页,共31页。
[概念释义]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释义:所谓中学,指中国
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指
本
学 案
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
历史iii人民版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历史iii人民版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第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近代中国的进步思想主张,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体会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难点:分析他们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说出“开眼看世界”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2说出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3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开眼看世界”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找出看眼看世界的背景和代表及其主张材料1: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材料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1、背景①②2、概况①林那么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问:为什么说林那么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意义〔影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提问: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全面吗?★探究【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阅读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经济侵略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政局内忧外患。
材料1:所谓“体”是指事物的主体本质;“用”是指由主体派生,或为主体服务的表现形式。
张之洞〔洋务派〕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1《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设计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课方案【教材剖析】本课主要叙述在鸦片战争以后,面对着一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思想界发生的新变化。
所谓的新变化,就是不停地改变对西方的见解、向西方学习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短暂而又难过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大概能够分三个阶段,即分别从器物—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学习西方。
第一课主要叙述前方两个阶段,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从器物(武器)层面上学习西方的开始,而维新思想则开始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
【课标要求】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追求改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度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目标】经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等方式,指引学生认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从而归纳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
经过对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历程的梳理,培育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
学习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敢于面对现实、打破樊篱、放眼全世界、探究救国之路的开辟精神与创新勇气。
【教课要点与难点】要点:洋务派、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难点: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度中所起的作用。
【教课过程】导入: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材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拿破仑以前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宝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宝剑更有力量”。
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实践的先导。
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为谋求民族独立,纷繁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他们究竟提出哪些思想?这些思想又有何影响。
让我们一同走进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共同商讨这一问题。
我把这课设计为两大多数:一是有力量的思想(即过程),二是思想的力量(即影响)。
第一我们先来学习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自主学习感觉史实】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8-51,达成以下问题。
一、师夷长技的制夷思想(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学习内容)1.背景:1)国际:欧美兴起,侵略扩充2)国内:封建危机,唯我独尊3)直接:鸦片战争,惊醒志士2.代表人物: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3.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手段(师夷)——向西方学习;内容(夷计)——军事科学技术;目的(制夷)——抵制侵略,保护统治。
高中历史 3.1《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 人民版必修3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开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目标分解1. 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2. 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开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3. 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开展以及初步实现鸦片战争前后,以林那么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
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和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以林那么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睁眼看世界〞的?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其政治实践是什么?有何影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如何确立并实现的?本课内容集中,知识主线突出,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根底。
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议本课采取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教师也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师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拟和评价,让学生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区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历史材料,掌握运用历史材料的方法。
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收集史料和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和收集的资料以加深对新思潮、康梁维新思想、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了解和认识。
帮助学生比拟不同的主张,掌握各种不同主张的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评价中国近代各个阶级思想主张的能力,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注重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能独立收集、整理、运用历史资料。
注意运用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并且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高中历史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顺乎世界之潮流教课设计人民版必修3课标要求: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追求改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度中所起的作用。
教课目的:( 1)知识与能力:①认识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认识和掌握财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②经过对财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过程内容的的理解和运动失败原由及历史意义的剖析,渐渐形成综合剖析重要历史事件的能力。
经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论,形成对两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鉴别评论历史事件的能力。
③初步认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是个逐渐深入和提升的过程,并且历史发展的进度并不是老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其实不必定被同时代的人赏识或接受的历史事实。
( 2)过程与方法:①教师经过要点叙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期间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指引学生正确评论历史人物。
②指引学生联合从前所掌握的知识,剖析本节内容所波及的思想产生的原由,对推进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经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辟精神实时代带给他们的限制性。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①经过对本课的学习,感觉前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兴盛,前仆后继的,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领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②经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育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前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③经过学习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育追求真谛,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课课时: 1.5 课时。
要点难点:要点:地主阶级、财产阶级维新派和财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难点:剖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色,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教课建议:1、导入:可指引学生回首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相关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状况的内容,使学生认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究救亡图存道路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目标分解1. 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2. 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3. 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发展以及初步实现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
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和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睁眼看世界”的?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其政治实践是什么?有何影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这一方案是如何确立并实现的?本课内容集中,知识主线突出,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建议本课采取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教师也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师通过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比较和评价,让学生形成对二者清楚的认识,并形成辨别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历史材料,掌握运用历史材料的方法。
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收集史料和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和收集的资料以加深对新思潮、康梁维新思想、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了解和认识。
帮助学生比较不同的主张,掌握各种不同主张的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评价中国近代各个阶级思想主张的能力,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注重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能独立收集、整理、运用历史资料。
注意运用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并且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先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勇气。
让他们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培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睁眼看世界”1.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主持翻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2.魏源:(1)著作是《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2)观点: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徐继畲:著作是《瀛环志略》,系统介绍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和风俗等情况。
4.姚莹:著作是《康纪行》,特别关注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
二、维新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
2.维新思想的发展:(1)康有为:其著作是《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2)梁启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响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3)谭嗣同:维新中的激进派。
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批判。
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4)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
认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支配。
3.维新思想及运动的影响:(1)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次爱国运动。
(2)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3)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早期维新思想特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
如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商战反对侵略;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教育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三、走向共和1.民主共和国方案提出: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和众政府”的主张。
2.民主共和国方案的确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建立民国”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1)原因:革命派极力主张实现“民主共和”;改良派主张维新改良。
(2)阵地:他们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
(3)内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4)影响: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舆论准备。
也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壮大了革命的阵营。
4.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到:“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主要观点及评价:(1)主要观点:师夷长技以制夷。
(2)评价:①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重要的有姚莹的《康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
还出版了一批介绍西方军器制造的书籍,涌现出一些研制新式兵器的专家。
②林则徐、魏源等人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这也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点。
【探究拓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具有爱国性和进步性。
一方面,它是在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强国御侮之道而提出的;另一方面,“师夷长技”意味着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西方之先河。
在社会上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例“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危机开始出现B. 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C. 西方的船坚炮利促使一些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D. 林则徐、魏源等爱国知识分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解析】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击败的影响。
【答案】 C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
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A. 西方各国政治制度B. 西方历史地理知识C. 西方兵器制造技术D. 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解析】《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答案】 B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这是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1)内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变法,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其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2)特点: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②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
【探究拓展】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的关系: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都主张变法,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和进步的。
其区别主要是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行动,而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供了具体改革的方案,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且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例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A. 魏源B. 曾国藩C.康有为D. 张之洞【解析】主要考查维新派对维新思想的宣传和主张。
康有为把儒家今文经学中的“三世说”和西方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 C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A. 革命性质不同B. 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C.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D. 革命的结局不同【解析】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而维新派在改革中却依赖清政府中的皇帝。
【答案】 C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28一、选择题1.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魏源B. 林则徐C.洪仁玕D. 李鸿章【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
【答案】 B2. 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是()A. 《海国图志》B. 《四洲志》C. 《华事夷言》D. 《瀛寰志略》【解析】注意题干中的“第一部”“中国人”“世界史地”等限制词。
符合要求的只有魏源的《海国图志》。
【答案】 A3. 下列著作中,属于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一类的有()A. 《劝学篇》《变法通议》B. 《梦溪笔谈》《农政全书》C. 《海国图志》《四洲志》D. 《敬告青年》《论持久战》【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开眼看世界”一类的著作应当是鸦片战争后倡导“新思想”,要求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的相关著述。
【答案】 C4. 特别关注了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的书籍是()A. 《瀛寰志略》B. 《四洲志》C. 《康纪行》D. 《海国图志》【解析】比较关注西藏地区,提醒人们注意英国对西藏的侵略野心的是姚莹的《康纪行》。
【答案】 C5. 民主共和国方案最早在中国确立是在()A. 1894年B. 1895年C.1905年D. 1912年【解析】 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的成立誓词中首次提到“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即最先确立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
【答案】 A二、非选择题6.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图一康有为,图二谭嗣同)请回答:(1)这两个代表人物属于中国近代哪一思想派别?其主张是什么?(2)这一思想早在19世纪60年代既已产生,但与19世纪末相比有哪些局限性?(3)他们在宣传这一思想时,遇到了封建顽固派的反对,并引发了一场论战。
论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这一思想后来演化成戊戌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
这一变法运动在历史上有何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与早期维新派的区别、与顽固派的论战以及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等知识点。
【答案】(1)资产阶级维新派。
设议会、立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其主要主张。
(2)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施。
(3)要不要变法维新,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4)这次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它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