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优化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文
蒙古族高级中学汉语写作教学的内容
![蒙古族高级中学汉语写作教学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e656d6bcaaedd3383c4d3e8.png)
试论蒙古族高级中学汉语写作教学的内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蒙古中学026000汉语写作教学是高中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重要性,是与母语的写作教学一样的。
学生的汉语素养如何,写作水平是衡量的重要尺度。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最终的结果,一是表现在口语交际上,就是能出口成章;一是表现在书面表达上,就是能下笔成文。
汉语写作教学在整个汉语教学中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文体,学习基本的写作知识,掌握常见的写作技法,养成良好的写作心里,学会观察和积累生活,形成较强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具备较强的思想见解力,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构建广博的知识系统,等等。
汉语教师需要系统地了解作文教学法,掌握写作教学的一般要求,按照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使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和发展。
包括写作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各种文体写作能力的培养。
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知识作基础。
写作能力的形成也是这样。
学生掌握了较系统的写作知识,就会在写作的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的特征,更熟练地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和技巧,更理性地去修改自己的文章。
写作知识掌握得多了,也会变成自己的写作素养和汉语素养。
《汉语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既重视学生汉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又重视学生对写作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
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处理二者的关系。
无论是过去的写作教学,还是现在课程改革后的写作教学,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不能因为现在强调能力就变成空中楼阁了。
文写作技能知识。
实用文体知识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常见文体的写作知识。
文学体裁知识主要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写作知识。
作文的写作技能知识,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各种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技能。
识三类。
作文的陈述性知识,即狭义的作文知识,指的是可以直接陈述出来的知识,主要用于回答作文是什么、为什么作文和怎么样作文的知识,又收作文的描述性知识,实用文体写作知识和文学体裁写作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浅谈如何提高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ea4b0ab4c1c708a1284a4495.png)
18FAXIAN JIAOYU 2018/08教育前沿 Jiao Yu Qian Yan …………………………………………偏远地区的蒙古族学生,他们身边的小伙伴都是本民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使用母族,在家里与父母、兄弟姐妹的正常交流也都使用母语。
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大部分学生不能熟练地用普通话正常交流。
学生在教室、宿舍、食堂、游戏时都喜欢用本民族语言,并且有时还会把母语带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正常交流都成了问题,这就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注重对七年级新生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才是提高蒙古族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语言环境,加强普通话的训练1.培养学生使用普通话的习惯蒙古族学生由于受生源地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用母语进行交流已成为习惯,因此要让他们开口说汉语是件比较困难的事。
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说汉语,让他们明白只有多说才能有所提高,在生活中,蒙古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住一个宿舍,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学校的一些醒目地方都贴着“请讲普通话”等标语,课堂教学中硬性规定,学生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普通话。
学生不敢说,教师就自己或找说得好的学生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利用加操行分、红花台、分钟演讲比赛、朗读课文、听经典名著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增强他们说普通话的勇气和信心。
久而久之,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改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考核方式以往的教学方式,课堂基本上是一言堂,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学生没有或很少有“说”的机会,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听、说之类的实践训练都忽略了。
再者,对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考核多是采用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形式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难以得到全面的考核。
因此,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汉语实践训练,其汉语学习仍然是只会写,不会说,不会听。
今后对民族学生的考核应该增加听、说、读等能力的考核,促使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重视普通话的训练,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这样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提高蒙古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提高蒙古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cf0d8f6f705cc175527092f.png)
推 卸 的 责任 , 别 是 一 些 师 范 类 高等 院校 。 特
显重要 , 特别是在高科技迅猛发 展与市场经 济竞争 日益 激烈
的今天 , 不管你的职务高低 , 身份尊卑 , 谁不 在频频地进 行着 信息交 流与 相互 沟通 呢?无论你是什 么民族 的学 生 , 业后 毕 都要步入社 会 , 都要 去与人 和社 会沟 通 , 特别 是与 汉族人 之 间进行沟通 等 , 沟通 的 渠道 就是 要 熟 练的 掌握 和 运用 汉 而 语, 特别 是会说普 通话 。因此说 , 高我校 蒙古 族族 学生 普 提
养 的重要性 ] , I2同时也说明 了普通话 的重要意义 。 4 对于少数 民族 学生 来说 , 汉语 应该 属于第 二语 言 , 学 但 好汉语言 , 说好普通话是他们今后学 习掌握一切 科学知识 的 基础 , 同时也 是他们 加 强 思想 交 流、 情 达 意 的主 要工 具 。 表 当前 , 多民族 高等 院校特 别重视 学生 普通 话水 平 的提高 , 很 要求学生毕业时普 通话 达到 二级 乙等水 平 。但 是在 一些 民 族高校里 , 除了一定数 量 的汉 族学 生外 , 有一 些少 数 民族 还 的学生 , 如果 要求 每位少数 民族学生毕业 时都达 到二级 乙等 水平真是有一定相 当的困难 , 我校近几年 普通话教 学现状 和 普通话测试情况来 说就 可 以证 明这 一 问题 。因为我所 在 的 学校有部分学生属于师范类学生 , 学生毕 业后要从 事教师这
语 知识掌握的一知半解 , 结果 同一个 班级 的学 生在汉语 学习 中形成 了明显的差别 , 更不用说 用普通话来 对话 了。所 以我
蒙古族学生如何学习汉语文
![蒙古族学生如何学习汉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2491c96c175f0e7dd13784.png)
蒙古族学生如何学习汉语文概要:蒙古族中学生要实现习惯思维方法上的更新,从运用蒙语思维过渡到运用汉语思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作为一种训练策略,在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尽量要求自己使用汉语进行思维,进而形成一种习惯。
针对蒙古语授课的学生,考虑到有汉文语言障碍、口语交际能力差等原因,为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探索更完善的教学方法,即改变传统教学、更新理念、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加强汉语口语交际、注重阅读,课堂教学在识字前提下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
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把口语交际和课外阅读贯穿于教学始终。
一、教授汉语言的老师首先要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不易适应民族学生在家庭及其周围环境中使用的语言是本民族语言。
本民族语言从词汇到语法,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模式,且运用自如。
可是,一旦进入操用汉语言教学的学校,学生不得不改变母语习惯,学习和使用新的语言文字。
如面对一个汉语文信息,少数民族学生领会时要经过许多“加工处理”。
这是一个艰难的“再制作”过程。
学生在无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天要接受许多汉语文新信息,首先只能囫囵吞枣地接收,然后慢慢咀嚼,最后才从比较中悟出一点含义来。
从词汇角度看,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汉语中的许多词汇,诸如“虔诚”“尴尬”“潦倒”“把握青春的旋律”等很难找到与它民族语言对应点,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从语法角度说,民族学生习惯于“先入为主”的本民族语言的规律,如常囿于把“我家门前有一朵红色凤仙花”说成“前门家我有朵花凤仙红色一”。
因此写起文章来语法不通顺,逻辑混乱,颠三倒四。
再者,对于那些更为抽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当且仅当某数能被2除尽,它才是偶数”等哲学和数理逻辑语言,民族学生的理解速度明显不如汉族学生。
于是不少教师抱怨民族学生“笨拙”,错误地认为他们“天资不良”“智力低下”等。
这样的教师不仅对提高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兴趣不大,更严重的是对民族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民族教育中的大憾事。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55ad5b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8.png)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开始接受国语教育。
国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民族融合和统一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各地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差异较大,国语教育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途径,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
一、优化教学方法1. 多元化教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国语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视听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
通过教学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情景化教学国语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景设计教学内容,例如购物、餐厅、医院等实际生活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国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对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3.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增加少数民族国语教师比例为了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教育的需求,可以加强少数民族国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国语教育服务。
三、丰富教学资源1. 丰富教材资源国语教育需要有丰富的教材资源,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编写和采用多样化的国语教材,例如适用于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教材、图书、多媒体资源等,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国语教育资源。
2. 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多媒体国语教学资源,如国语教学视频、音频、互动课件等,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1.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国语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浅谈蒙古语授课的小学汉语文教学之我见
![浅谈蒙古语授课的小学汉语文教学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321d84ef647d27284a73515b.png)
浅谈蒙古语授课的小学汉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蒙语文作为内蒙古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今后更加专业、系统地学习蒙语文奠定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从蒙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水平,采取汉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蒙语文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蒙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蒙语文;汉语文教学;教学思考一、小学蒙语文授课中采用汉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一)提升蒙语文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受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许多蒙古族的小学生在学习蒙语语言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这种情况:缺乏良好的蒙语交流环境、小学蒙语文学习吃力、蒙语学习兴趣不高等。
蒙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仅对小学办学水平有一定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开展。
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蒙语文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蒙语文授课质量。
在蒙语文授课中融入汉语文教学,开展特色化的蒙汉“双语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和语言塑造有着积极影响。
(二)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蒙语文学科的内容相对广泛,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生活气息,蒙语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对自然生活的客观写照和真实反映。
但是在蒙语文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往往人为统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答案,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不得到改变,就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通过将汉语文教学引入到蒙古语授课当中,能够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汉语文的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小学生能够自由讨论,提升对蒙古语教学的热爱,实现综合性、全面化的发展。
二、蒙语文授课中应用汉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家长对蒙语文教学现状表示担忧在小学蒙语文授课上采用汉语文教学,虽然能够凸显汉语强大的社会交际能力,但是变相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蒙语文的压力。
尤其是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对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加,并且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上给予了政策倾斜,给许多人不重视蒙语文教学的影响,引起了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担忧。
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9be872bcc1755270722086a.png)
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问题及对策蒙古族;汉语文;双语教学笔者所在的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总面积6246.2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拥有蒙、汉、满、回、鲜、锡伯等24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1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0.6%。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汉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方面成效显著,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在此拟对现实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问题提供建议。
一、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文出现的问题(一)语序不当1.思维方式问题无论蒙古族学生会与不会本民族语言,固有的思维方式决定他们按本民族方式去思维。
在蒙古语里,几种不同的语序,可以表达一个意思。
而汉语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就不同,甚至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蒙古族与汉族思维方式不同,造成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容易出现表达混乱的问题。
2.语法不同语言是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总和。
汉语与蒙语的语法有很大的不同,以语序为例进行说明。
(1)汉语语序汉语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语序一般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宾语――宾语。
(2)蒙语语序蒙语的句子组成部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五部分,与汉语不同的是没有补语。
在结构方面,句子中语序都有一定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
语序为:定语――主语――状语――宾语――谓语。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这几部分在蒙汉语语法中表现形式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句子中的语序有很大的不同。
在蒙语里,句子成分的位置可以调换,并且可以用几种语序表达同一个意思。
由于蒙汉语语法的差异性,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分不清补语和宾语,或者补语和状语颠倒,造成语序混乱。
(二)发音不准1.汉语语音每一音节都有声调。
汉语音节(差不多相当于汉字)的高低升降,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蒙古族学校初中汉语文教材的个性重构
![蒙古族学校初中汉语文教材的个性重构](https://img.taocdn.com/s3/m/a644555c3c1ec5da50e2705d.png)
[ 收稿 日期 ]O 8 l 0 2 0 —0 一2 [ 作者简介 ] 王志强(9 5 ,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17 ~) 男, 讲师。
一
9 一 4
土 志 强
飘字计氕
汉语 教材还应 具有科 学性 , 程结 构必 须改革 。“ 课 要适
应社 会需求 的多样 化和学 生全 面而 有个性 的发展 。这对增 强课 程对于地区 、 学校和学生 的适 应性 , 满足不 同地 区 、 同 不
养提高 民族学生 的综合素质 、 人文素质 、 现代素质非 常宝贵 。 教育部赵 沁平 副部 长 曾指 出 , 统 的少 数 民族 汉语 教 传 学, 长期 以来 沿用普通 中小学 语文 的教学 方法 , 偏重 语文 知
识的传授 , 在一 定程 度上不适 应少数 民族学生 实际应用汉 这 语进行交际的需要 。重 视人 文性是 汉语 教材 个性重 构 中的
目标 、 开放 创 新 的设 计 理 念 和 实 用 的 结 构 体 系 ; 现 代 化 和 民族 化 相 结合 , 考 虑 地 方 特 点 。 要 应
[ 关键 词 ]汉语文教材 蒙汉双语教学 课程改革 教材编写
[ 中图分类号] 623 文献标识码] [ G 2. [ A 文章编号] 7 — 4320) 一) 4 0 1 2 37() 1 【 — 3 6 【8 2 0 9
必然选择 。
途径上 , 注意引进现 实生活 中的语 文教 育资 源 , 把语文 学习
和实践 延伸到课 外 、 家庭和 社会。教材 编写体 系 , 可分 大致
为三类 : 以阅读 为基础 的 ; 以作文 为中心 的; 读写结 合 , 严格
设“ ” 点” 法 布“ 的。基本上 还是 以读 写为核心。 普通语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民族 汉语 的改革 提供 为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72021c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8.png)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摘要: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作为我国的通用语在社会交际和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
在此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亟待加强。
教育部门要认识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紧迫性,加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顶层设计,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还要正确处理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
关键词: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前言国语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国语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运用。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水平,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今后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
1、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现状学生们的普通话运用能力不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亟待提高。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运用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就业能力,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族高等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其在校生来自于56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0%以上”。
因此,对于民族院校来说,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
2、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策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整体规划,也要有具体措施。
2.1认识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运用能力的紧迫性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我国许多专业课程主要以国家通用语言为载体和应用环境,因此,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以此为工具来学习掌握现代化知识体系,已成为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而且,如前所述,少数民族学生们已经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表达了学习普通话的强烈愿望。
学校要认识到普通话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普通话运用能力,能提升他们学习和就业的能力。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36b1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3.png)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蒙古地区是蒙古族聚居地区,汉语文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由于历史原因和文化差异,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文时常常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当前,随着中蒙文化交流的深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需求,如何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教材多数仍以汉族文化为主导,蒙古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产生共鸣和理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相结合,更好地定制适合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文教材,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课题。
仅仅依靠传统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更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通过设计与蒙古族中学生文化背景相契合的教材,提高他们对汉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蒙古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
1.2 研究意义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蒙古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传统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研究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传统文化,促进蒙古族青少年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借助校本教材的建设,可以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意义,也对于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 正文2.1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学汉语文校本教材建设内蒙古地区是中国蒙古族聚居地,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文时面临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
![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18f6b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7.png)
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
在首先分析研究背景,指出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古诗文时面临的挑战,引发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其次阐明研究意义,指出编写符合蒙古族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材的重要性。
在分别探讨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编写体例和教学建议,包括选材原则、编排结构、注释方式等方面的考虑,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方法、学生学习策略等具体建议。
最后结论部分对整体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空间。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提高蒙古族学生对汉语古诗文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编写体例、教学建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蒙古族地区的高中汉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蒙古族高中的汉语教科书中,对古诗文的编写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由于蒙古族地区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与汉语地区不同,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如何根据蒙古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古诗文的编写和教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蒙古族地区的高中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可能面临教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挑战。
如何设计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古诗文教学课程,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成为当前高中汉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蒙古族地区的高中汉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促进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蒙古族高中汉语教科书古诗文的编写体例及教学建议对于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整理和呈现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蒙古族学生汉英翻译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
![蒙古族学生汉英翻译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042bafdf3186bceb19e8bbf2.png)
现 行 英语 专 业文 化 教 学 中存 在文 化 失 衡现 象 , 目标语 文化 占据 主导 地 位 , 国文 化 被 置 于无 足 轻 中
重 的地位 , 直 接影 响学 生 的学 习方 向 。进 入英 语 这 专 业后 , 蒙古 族学 生将 英 美 文 化作 为文 化 学 习 的主
[ 稿 日期 ]2 1 一lI 收 0 2O—I
翻译是 一 种 跨 文化 交 际 活 动 。在 跨 文 化 翻译
体 , 汉语 语言 和 文 化越 来 越 漠 视 。忽 视 中 国文 化 对
的重要性 , 学生 不能 准 确 理解 和传 达 翻译 文本 中 使
实 践 中 , 同 文 化 在 各 自语 言 中 的 积 淀 会 显 现 出 不
来 [ 2 船。因此 , 1。 ]_ 翻译 教学 要 重 视 文 化 因 素 对 翻译 的影响 。英语 专业 的蒙 古族 学 生 中文 功 底 薄 弱 , 缺
质 文 化 、 会 文化 和 宗教 文 化 方 面 加 强 中 国文 化 因素 的 导 入 , 社 以便 提 高 学 生 的 文 化 素 养 , 强他 们 从 文 化 角度 对 加
翻 译 文 本 进 行 解 读 和 阐释 的 能 力 。汉 英 翻 译 要 以文 化 翻 译 观 为指 导 , 大 限度 地使 用异 化 策 略 , 强 学 生 中 国 文 最 加
21 0 2年 7月 第4 卷 第4 l 期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版 ) 哲
J 1 2 1 u. 0 2
Vo . l No 4 14 .
J u n l fIn rM o g l r l ie st ( hls p y & S ca ce c ) o r a n e n oi No ma v r i P i o h o a Un y o o il in e S
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态度问题探讨
![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态度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f30ca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b.png)
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及态度问题探讨引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一种工具,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多民族国家中国,蒙古族作为其中的一支重要民族,他们的语言使用及态度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习惯和态度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蒙古族学生的语言使用习惯蒙古族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主要使用蒙古语,这是他们的母语和文化标识。
在家庭和部分地区学校,蒙古语仍然是主要的交际语言,蒙古族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对蒙古语的熟悉和运用能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汉语在各个领域的普及,蒙古族学生对汉语的使用也逐渐增多。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蒙古族学生需要使用汉语进行学习和日常生活。
这样的变化带来了一些语言使用习惯的问题。
首先,蒙古族学生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时会面临一定的困扰。
由于汉语和蒙古语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学生在使用两种语言时容易出现思维转换和语言表达的难题。
比如,在用汉语表达某个概念时,他们可能会受到蒙古语思维模式的干扰,导致表达不准确或不流畅。
其次,蒙古族学生在使用汉语时会受到发音和语音语调的困扰。
蒙古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差异,例如,蒙古语中有一些特殊的元音和辅音,而汉语中没有。
这样的差异使得蒙古族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时难以准确地发音和把握语音语调,影响了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二、蒙古族学生的语言态度问题语言态度是指个体对于某种语言的理解、使用和评价态度。
在多语言环境中,蒙古族学生的语言态度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
一方面,由于汉语的普及和社会环境的变迁,蒙古族学生对蒙古语的使用和态度可能出现消极的转变。
例如,他们可能认为蒙古语只是一种地方性语言,对自身发展没有太大的价值,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倾向于使用汉语。
另一方面,一些蒙古族学生对于蒙古语的重要性和使用的认识不足。
他们可能缺乏对蒙古语的自信,认为只有掌握汉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忽视了维护和使用自己的母语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好方法-最新文档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好方法-最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b778264f111f18582d05a24.png)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好方法一、要求学生背诵数字和数据初步学习汉语,少数民族学生要用容易记住和掌握,并对汉语感兴趣的方法。
所以要让学生记电话号码、出生年月、所在地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数据的背和记及使用。
提问学生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同学的出生年月,你是几年级几班的学生等一些简单的、带有数字的有趣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求学生背诵生字和词语更好地掌握汉语的主要方法有掌握词语,认识生字。
所以要让少数民族学生背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和常见的语句。
再加上小学、初中、高中大约有2000多生字和9300左右的生词,所以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可以背很多生字和句子。
这样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用汉语交流来提高口语和表达的能力。
三、要求学生背诵名人名言和成语少数民族学生通常喜欢把名人名言和成语写在笔记本上、床头、卧室的墙上等。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让学生背和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名人名言,并让学生把母语的成语,名人名言翻译成汉语。
学生无法翻译的,教师应指导翻译。
中学生擅长寻思,也喜欢记住这样的成语、名人名言等。
所以这种方法很适合中学生。
四、要求学生背诵歌词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就应该背诵汉语歌词。
当然对于语言环境极差的山村小镇来说,学习汉语很困难,他们只有在学校才能与汉语接触。
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众所周知的和一些儿童影片的歌曲,从而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加强学生学习汉语的力度。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都不好,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很少能和汉族学生接触,学汉语也很困难。
但少数民族教师应身负重担,为教好汉语不惜一切代价,根据当地环境而利用这些语言环境,想尽各种方法教育学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1/ 1。
蒙古国人学汉语“洋腔洋调”分析及其对策
![蒙古国人学汉语“洋腔洋调”分析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c53628bcd126fff7050b51.png)
毫音 不选气 bp 【】
、
蒙汉语辅音系统对 比
.
( )蒙 古语 的 辅 音系 统 一
塞 擦 不选气 音 选气 攘音 渭
浊
88 【 】 ff 【] m田 巳】 玎l 【 n l n】
Z 【 j t h目 [ 妇
qt q [ ̄
蒙 古语 共有 1个 辅 音 ,它 们 是 B[] I [n、 M [] 9 b 、 I P] m、
代。蒙古国使用的新蒙文不但在文字形式上与传统蒙古文也 唇 齿 、舌 尖 前 、舌 尖 中 、 舌 尖后 、舌 面 、舌 面 后 7 。相 关 个
就 是老 蒙 文有 很 大 的不 同,而 且 语 音形 式 上 也有 较 大 差异 。 及 相关 对 策 。 不 论是 蒙 古语 还 是 汉语 ,其语 音 系 统从 小 到 大可 以依 次 分 为音 素 、 音节 、词语 语 音 形式 、句 子语 音 形式 四个 层次 ,
方法有塞、擦、塞擦 、鼻、边、颤、浊、送气、不送气8 。 种 具 体每 个 辅 音 的发 音 特 点 如下 表 :
简称 双唇音 唇嚷音 舌尖音 舌叶 音 舌精
有 区别。联系是 : ( )它们都有双唇音 ,但是这三个音除 1
了m 以外 ,其 余 两 个 不 尽相 同 。汉 语 的 b 是清 音 ,蒙 语 的 、p 6、 H是 浊 音 。 ( )它 们 都 有 舌 尖 前 音 [ S [ s ] S 。 2 t ] t [ ]
[h 、 3[s 、 I t 、 C[ ] Ⅱ[ ] T[ 、 H [] p] t ] /[s] S、 d、 t] n、
s鹋 I妇 h , h 【 i 】
r k】
J[] J1、
[ 、 d]
[ ] L [] P[] r[] K[] X t 、 I 』、 l r、 g、 k、
浅谈蒙古族学校汉语拼音教学
![浅谈蒙古族学校汉语拼音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423ca7acf84b9d528ea7a69.png)
浅谈蒙古族学校汉语拼音教学作者:新朝克来源:《卷宗》2016年第02期摘要:汉语是蒙古族学生的第二种语言,因汉语和蒙古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发音有着很大的区别,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存在很大的难度。
那么怎样才能让蒙古族学生学好汉语呢?首先必须掌握好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
本文就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谈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声母;韵母;拼音规则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蒙古语是属于阿尔泰语系。
汉语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双音节占优势,构词法灵活多样;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致性,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两种组合手段。
蒙古语一种胶着语、主宾谓语序;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
元音除了有开口度、舌位、唇形的对立外,还有发音长短和舌根松紧的对立。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以纠正本族语言对学习普通话产生的影响。
在学习中首先要了解本族语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从而掌握汉语的发音。
汉语拼音成为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
1 声母韵母教学声母发音有三个特点,一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阻;二是大部分声带不颤动;三是声音不响亮。
声母本来的音叫本音,因为声带不颤动,发音大都不响亮。
例如爸爸的“爸”字,声母是b,b的本音发音方法是双唇紧闭,气流发出时与双唇摩擦,由于声带不颤动,所以声爵极不响亮。
其他声母ptk等都有这样的特点。
这些因为听不清,在教学中极不方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教与学都能方便地进行,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
如b,配上o发bo的音;t配上e,发te的音;j配上i,发ji的音。
这种音叫呼读音j但要注意,不能使学生误认为声母b就完全读bo,否则,菠菜的“菠”字就会写成一个声母b o在教学时,可读得比音节bo略轻一点,略短一点,介乎音节bo和本音b之间。
这样,既能发出较响亮的音,又有别于音节b。
针对蒙古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教学策略讨论
![针对蒙古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教学策略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6afbc4e4192e45361166f5a6.png)
针对蒙古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教学策略讨论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更好交流和沟通,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双语教育的的逐步深入,很多地区已经把汉语汉字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将汉语和汉字作为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语言和文字。
本文将以蒙古族小学生为例进行汉语学习的教学策略讨论。
关键词:蒙古族小学生汉语学习教学策略汉语是我国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随着各地区文化交流的不断融合发展,汉语作为沟通的通用语言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蒙古族小学生由于受文化、经济、地域的影响,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汉语的发音不够标准,学习汉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等等。
接下来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蒙古族小学生的汉语学习和教学提出具体的策略讨论。
一、增加汉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由于蒙古族小学生的第一语言是蒙古语而并非是汉语,而且对汉语的陌生和汉语学习的枯燥,学生有的会出现排斥学习汉语的现象。
所以在小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思考怎么样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让蒙古族小学生爱上汉语。
小学生一般具有活泼好动、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共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自身特点,增加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对汉语学习充满好奇,从而做到寓教于乐,在快乐中学习。
比如利用儿歌、顺口溜、小故事的教学方式,它们节奏欢快,简短易于记诵,在学习十二生肖时,对于十二生肖的顺序,可以用顺口溜来进行: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再让记住了顺序的同时还了解十二时辰的历史。
还有蔬菜水果歌: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季节对应的蔬菜瓜果,还培养了学生的汉语背诵能力。
朗朗上口的节奏是学生感兴趣的和容易接受的,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和动力,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汉语的学习中来,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适应他们记忆方式的东西就可以让学生觉得汉语学习变得简单、有趣,从而逐渐增加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提高汉语学习能力。
蒙古族小学汉语文教学问题探讨
![蒙古族小学汉语文教学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dec00a7d1f34693daef3e0a.png)
塑堕! E D 1 J l C A T I O N
J a n
蒙古 族 小 学 汉 语 文 教 学 问题 探 讨
马 丽
摘要 : 传统的蒙 古族 小学汉语 文教 学中具有一定的弊端 , 本 文针 对蒙古族小学汉语文教学 中的 问题 , 提 出了解决小学汉语文教学 问题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 究能为蒙古族小学汉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作用。 关键词 : 小学汉语文 教 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 : G 6 2 3 2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3 9 6 9 / j i s s n1 6 7 2 — 8 1 8 1 2 0 1 4 0 2 1 5 8
如今 , 在汉语言教 学课题方面 , 传 统蒙古语授课 的学校 主要 侧 重于识 字、 静思、 静听以及 静观, 并 没有 重视 V 1 语 交际训练以及 阅读训练等 问题 。为了能够最大 限度地提高蒙古语授课学 生的 汉语水 平, 需研 制出更 为完善、 有 效的教学方式 , 摸索出全新的教 学模 式、 更 新传 统的教学理念 以及传 统的教学方式。
1 教 授 汉 语 言 的 老 师 充 分 了解 少数 民族 学 生 学 习 汉 语 文 是 十 分 困 难 的
3 . 2 “ 后教”
民族学生在周 围的环境或者是 家庭当中 , 均使用本民族语 言 进行交流 , 不管是语 法还是词汇都运用 自如。但是 , 民族学 生一 旦 进入使用汉语 言进行 教学的学校 , 就必须使用并 且学习新的语 言文字, 改变长久的母语 习惯, 可见 , 这是 一个艰难 且漫长的学习 过程。学生在并 没有做好 学习准备时 , 每一天都 要接受 和 自己母 语 无关 的汉语 文新知识 , 在最初 , 学 生在并没有理解 的状态 下囫 囵吞枣地接收知识 , 之后再慢慢消化, 历经一段时间之后 , 才能领 悟其中一部分含义。因为语 言本身的性质不同 , 所 以汉语 当中很 多例如“ 潦倒 ” 、 “ 尴 尬” 以及 “ 虔诚 ” 等词汇找出对应 的民族语 言十 分困难 , 所 以授课 时, 学生理解并不 全面。民族学生 由于 习惯使 用本民族语 言, 所 以在语 法上的学习也不尽 如意。在阅读过程当 中, 经常会 出现 阅读不通顺 、 语序不对 和逻辑混乱等情况 。不仅 如此 , 对于数理逻 辑语 言与哲学 , 民族学生就更不能理解 了。鉴 于此情况 , 很 多教 师都 会认为 民族学生 “ 孺子不可教也” , 更甚 至 认 为民族学生 “ 智 力低 下” 。这类教 师不仅缺乏对 民族学生 的理 解, 还不存在提 高地区语文教学质量 的兴趣 与觉悟 , 可谓是 民族 教育当中的缺陷。 2 “ 模仿效应” 是我国一部分民族学生获取学 习成就的主要途径 倘若在课堂上 , 我们 的语文老 师能 够创 造出一种和谐 、 轻松 的学习氛 围, 那么 学生不仅会产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 , 还会积极 主 动地学习 。若在 民族地区任教 的语 文老师具有高水平 的专 业素 质、 渊博 的知识 , 以及 良好 的职业道德 , 不仅 能够随时解 答学生在 学习过程 当中遇 到的各种问题 , 还能写 出端正的板书 , 讲一 V 1 流 利的普通话 , 有 扣人心弦的教学过程和幽默、 风趣 、 自然和大方的 教学姿态 , 那么在潜 移默化之 中便会感染 学生 , 学生 自然会模仿 教师 、 崇拜教 师、 羡慕 教师 、 更加信赖 教师。在此基础之上 , 教师 在给予学生一定 的鼓励 , 望着他们 的目光倾 注了期望和关 切, 那 么学生学习热情将会更 加高涨, 如此一来, 学校效果将大大提高。
蒙古语学习者如何提高语言学习的主动性
![蒙古语学习者如何提高语言学习的主动性](https://img.taocdn.com/s3/m/2161b0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7.png)
蒙古语学习者如何提高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蒙古语学习者来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至关重要。
主动性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就像是航行中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
蒙古语学习者应当思考自己学习蒙古语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深入了解蒙古族的文化,还是为了与蒙古族同胞更好地交流,亦或是为了学术研究等。
明确的目标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学习。
比如,如果是为了能够阅读蒙古语的文学作品,那么我们就会努力去积累词汇,提高阅读能力;如果是为了交流,就会注重口语的练习。
培养对蒙古语的兴趣也是提高主动性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更多的精力。
可以通过观看蒙古语的电影、电视剧,欣赏蒙古语的歌曲,了解蒙古族的历史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兴趣。
比如,观看《成吉思汗》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够了解蒙古的历史,还能听到原汁原味的蒙古语,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对于提高主动性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蒙古语的环境中,让学习变得更加自然和轻松。
比如,参加蒙古语的交流活动、加入蒙古语学习的社群或者参加蒙古语的文化节等。
在这些环境中,我们能够与其他学习者和母语者交流,增强学习的动力。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提高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避免盲目和无序。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将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每周和每月的小目标。
比如,每天背诵一定数量的单词,每周学习一篇短文,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测试。
同时,要注意计划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也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不要仅仅局限于书本学习,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课程、学习软件、蒙古语的学习网站等。
还可以通过与蒙古语母语者交流、参加语言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
比如,使用一些专门的蒙古语学习 APP,里面有丰富的学习资料和互动练习,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优化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文
【摘要】目前,传统蒙古语授课的学校,在汉语文教学方面没有太重视阅读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而更多是以静听、静观、静思和识字为主。
针对蒙古语授课的学生,考虑到有汉文语言障碍、口语交际能力差等原因,为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探索更完善的教学
方法,即改变传统教学、更新理念、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蒙古语授课口语交际汉语文培养语感
目前,传统蒙古语授课的学校,在汉语文教学方面没有太重视阅读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而更多是以静听、静观、静思和识字为主。
针对蒙古语授课的学生,考虑到有汉文语言障碍、口语交际能力差等原因,为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必须探索更完善的教学方法,即改变传统教学、更新理念、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加强汉语口语交际、注重阅读,课堂教学在识字前提下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
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把口语交际和课外阅读贯穿于教学始终。
1.教授汉语言的老师首先要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
不易适应
民族语言从词汇到语法,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模式,且运用自如。
可是,一旦进入操用汉语言教学的学校,学生不得不改变母语习惯,学习和使用新的语言文字。
如面对一个汉语文信息,少数民族学生
领会时要经过许多“加工处理”。
这是一个艰难的“再制作”过程。
学生在无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每天要接受许多汉语文新信息,首先只能囫囵吞枣地接收,然后慢慢咀嚼,最后才从比较中悟出一点含义来。
从词汇角度看,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汉语中的许多词汇,诸如“虔诚”“尴尬”“潦倒”“把握青春的旋律”等很难找到与它民族语言对应点,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从语法角度说,民族学生习惯于“先入为主”的本民族语言的规律,如常囿于把“我家门前有一朵红色凤仙花”说成“前门家我有朵花凤仙红色一”。
因此写起文章来语法不通顺,逻辑混乱,颠三倒四。
再者,对于那些更为抽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当且仅当某数能被2除尽,它才是偶数”等哲学和数理逻辑语言,民族学生的理解速度明显不如汉族学生。
于是不少教师抱怨民族学生“笨拙”,错误地认为他们“天资不良”“智力低下”等。
这样的教师不仅对提高民族地区语文教学质量兴趣不大,更严重的是对民族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解,这不能不说是民族教育中的大憾事。
2.“模仿效应”是少数民族学生获取学习成就的重要途径之一
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并随之产生对汉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具体说,如果民族地区的汉语文老师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教学,能写一手端正遒劲的黑板字,且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渊博知识,能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有自然、大方、风趣、幽默的教学姿态和扣人心弦的教学用语,学生在耳濡目染之后,情
感必然会羡慕、信赖、崇拜、模仿教师方面发展。
如此则条件一经成熟,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再给学生投去激励的目光,倾注期望的感情,他们学习的劲头会更足,热情会更高,效果会更佳。
3.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要改变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每课堂师生活动比例要适当,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汉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过程是很重要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该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训练。
在观念上,总认为教师是教学生的,从而缺少了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探讨的时空。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3.1 “先学”
影片揭示本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提出自学内容、要求、方法及自学的时间,接着让学生自学。
学生自己边读课文边自己解决生字词的障碍,主要形式可以是自己查字典,也可以小组合作查生字,资源共享。
读课文,一起探讨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解答,不能答出的及时记下并在课堂上讨论。
3.2 “后教”
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自己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再作点拨适当解决。
这是教学最重要的阶段,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
量。
哈佛大学教学理念是“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
”那么怎么调动学生敢问、好问和会问呢?教师只有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的神情,学生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敢于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期待学生进行解答。
3.3 “当堂训练”
”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模仿训练,只要学生基本会做。
第二是课堂作业,也就是达标检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独立地完成。
3.4 加强对汉语实践活动的指导
形式多样。
可采取下列形式:故事会、朗读会、查字典比赛、成语接力赛、学唱汉语歌曲等。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意识,活动形式要活泼,内容要有趣味性,交际性强,语言要贴近学生生活。
语言是最完备、最丰富、最好的交际工具,学习母语是为了交际,学习第二语言同样也是为了进行交际,所以汉语教学应该首先注意到语言的交际功能。
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就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情境,提供恰当的范例,让学习者明白学了这些是做什么用的,学了以后能够使用。
学习者年龄尚小,学了能有效用,他们学起来才有积极性。
如果教学完全不与他自身的生活相
勾通,学了以后用不上,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3.5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采用投影仪、录音机、录像带等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
3.6 最后激励的评价阶段
调动作用的。
教师的包容与鼓励会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