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北宋中期的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土地多少收税
抑制兼并 保障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
市易法 设市易务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近采购,节省货款 和转运费等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施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2、强兵之法:整顿军队
内容 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官马由农户保养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特点与成效
确保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减少政府支出 提高军队战斗力
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复习回答: 北宋初期的改革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消除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 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 ① 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难,财政开支庞大 ② 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总结: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导致了 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的局面,
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 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 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 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 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第 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 (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 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
材料一
年代
收入 (贯石匹两)
支出 (贯石匹两)
天禧五年 (1021)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皇祐元年 (1049)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治平二年 (1065)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材料二 宋朝初年,宋两次对辽用兵失败,从此采取守势,辽却一再派
兵南下。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辽兄弟相称,北宋每 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北宋疆域图
旷日持久的宋夏战争 1040~1042 三川口(今延安西北)之战, 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之战, 定川砦(今宁夏固原西北)之战, 宋军大将或被俘或战死,损失惨重。
好水川之战遗址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消极-----官员激增,形成冗官现象
二、课堂练习题
• 1、(2000全国)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 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 A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 宋仁宗对西夏、辽屈辱求和,用重金买得 边境的暂时安宁;而冗官、冗兵、冗费之 弊越来越严重,财政开支骤增,出现了赤 字,庆历年间每年的财政赤字竟多达300万 缗。为摆脱财政赤字,朝廷便加重赋税剥 削,不时之需,无名之敛,致使有钱的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卖房卖地,无钱的人家卖妻鬻子,实在 没有办法了,便举家流亡异乡。农民被逼 上了绝路,只得起义
近人梁启超在《王荆公》中说:王安石变法” 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 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西夏与北宋多次进行战争,1043年,夏宋双方达成和议。 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什么现象? 财政开支巨大, 入不敷出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 造成宋朝冗费现象的有哪些原因?
“冗官”、 “冗兵”的费用, 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 币”
宋代有 人说: “历代 以来的 一切苛 捐杂税, 本朝都 有”。
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C、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
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尖锐斗争,因此,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 要注意用人。
问题:北宋建国之初就有重大社会改革。结合史实说明,北 宋初期的社会改革和北宋中期的社会改革各针对什么问题?各 自的目的是什么?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二积”原因: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 面的形成。北宋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 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的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思考讨论
如何正确评价王安石变法?
历代对王安石变法毁誉不一,如宋人邵伯温 在《闻见录》中说:“王安石为相,寝食不暇, 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 (按:指北宋灭亡)
内容
失败原因 变法成效
庆历 整顿吏治为
新政 中心的局部
改革
不 同 点
王安 石变 法
针对北宋统 治积弱积贫 所进行的比
推行过程 中由于用 人不当,
较全面的改 出现一些
革
危害百姓
的现象
不大
增加了政府财 政收入,也发 展了经济,增 强了军事实力, 在一定程度上 扭转了积弱积 贫的局面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对比表
记书, 》院范 。里仲
范乐忧
挥淹 毫贬
仲而而
撰到 写邓
乐忧
了州 ,
。,
二、王安石变法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 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 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 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 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 志的心情。
• 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 难王安石变法 “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 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 以夜不得息。……”, “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 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 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 “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 骂 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 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 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 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宋 神 宗
皇 太 后
太 皇 太
后
问: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王安
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 了他们的反对。
2、在变法过程中操之过急,用人不当,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宋神宗态度动摇,去世后最终失去其 支持。
A、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B、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
北宋庆历年间的饥民
• 北宋庆历年间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 伏彼起,如火如荼,遍及北宋统治区的南北各地,宋代大 文豪欧阳修用“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强如一火”来形容当 时的农民起义。
•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王伦领导京东路沂州的饥民 起义;郭邈三(一作郭邈山),张海等率饥民千余人在商山起 义;王则领导河北士兵起义。
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 事,命其就当时的危机提出解救方案,范 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由此拉开改革的 序幕。
从上面十条中可以看出新政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中心是什么? 改革吏治、发展经济,加强武备等。中心是吏治整顿
后先
淹 著 就 庆
名在历 的邓新
天天
——
《州政 岳的失
下下
阳花败 楼洲后
之之
背景 性质
目的 结 作用 果
失败 原因
北宋
相 出现 同 统治 点 危机
封建地主 为了 阶级针对 维护 北宋统治 封建 危机进行 统治 的改革运 动
失 有利于社会 触犯 败 经济的发展, 了大
但是都不可 地主、 能使北宋政 大官 府从根本上 僚的 摆脱封建统 利益 治危机
(1)归纳北宋中期出现“三冗”二积”局面的原因。
三、科举制的完善
制
措施: 1、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增设殿试,
度
并成为定制)
和
规
2、实行糊名法,创设“弥封”、“誊录”
则
3、中期以后,进士科废除“帖经” “诗 赋” ,增加策论、明法
——内容
影响:
•积极------科举制经过北宋的改革和完善,很大程度上确保其客 观公正性。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进一步扩大政 权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 极影响。
一、庆历新政(局部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局面的形 成
——财政危机 (2)对西夏的战事不利,(外患)
——民族危机 (3)内地饥民屡屡起事(内乱)
——政治危机
1.左图反映了北宋的 什么现象?
冗官现象
2.冗官现象带来了什么后果?
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 财政开支大,形成冗费现象
渔 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1040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 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
入, 结 果: 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
了“积贫积弱”局面——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 兴修许多水利;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但最终失败。
材料1、(苏辙说)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
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 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 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2、青苗法常为人所攻击的一点是收取利息。 虽然官方规定的利率是半年20%,但是地方官员 们却常常私自提高利息到30%甚至更多。陕西农 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至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 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有的记载甚 至说实际利率有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的,比高利 贷还要高许多。
答:“三冗”原因: ①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北宋“恩荫”制度实行,受
到“恩荫”的对象过滥。这是官员数量的增加,形成“冗官” 的主要原因。
②为防御辽和西夏,大大扩充军队,同时还采取“荒年募 兵”的办法,将大量流民招进军队。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造 成“冗兵”问题。
③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 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二、王安石变法(1069年—1086年)
1.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庆历新政的失败
2.变法的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3.变法的主要内容 4.结果——成效与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施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1、富国之法:理财措施
内容
政府低息贷款
特点与成效
以钱代役 鼓励兴修水利
3、选才之法:改革科举制和选官制
改革科举考 试内容
废诗赋取士旧制 重经义策论考试
使一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 的旧官,培养了人才
改革恩荫制 贯彻择优录用原则
太学生优异者直接任官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对此,王安 石变法的中心是什么?结果如何?
答: 关键问题: 财政危机,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改革中心: 以“理财”为中心,增加财政收
新政开始: 1043年,宋仁宗,范仲淹、
韩琦、富弼等
庆
新政内容 :中心是什么
历
中心是整顿吏治, 减少和节省开支。
新
新政结果;结果失败,
政
原因是什么?
1.新政损害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 保守官僚的强烈反对, 2.宋仁宗态度变化
《答手诏条陈十事》
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 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 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 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 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高奉多官
绫 米禄
绢钱 铜
绵
银金
军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宋朝禁军人数激增的原因有哪些?
宋初军事改革使得军队战斗力下降,为防御辽和西夏,大大扩充军队, 同时还采取“荒年募兵”的办法,将大量流民招进军队。
•2. 右图反映了禁军人数激增所带来的什么问题?
军费开支巨大,形成冗费现象
北宋初期: 背景:自唐朝至五代十国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集中军权,建立文官政府。 北宋中期: 背景:宋初以来形成的“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的社会危机。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主要是政治和经济改革。
内在联系是,北宋中央集权的措施造就了“三冗”问题, 并激化了社会矛盾。这迫使北宋中期的统治者不得不进行改革, 以扭转积贫积弱引发的危机。
抑制兼并 保障农业生产 增加政府收入
市易法 设市易务稳定市场
均输法
就近采购,节省货款 和转运费等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施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2、强兵之法:整顿军队
内容 农户十家一保 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官马由农户保养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特点与成效
确保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减少政府支出 提高军队战斗力
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复习回答: 北宋初期的改革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消除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 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极: ① 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难,财政开支庞大 ② 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总结: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导致了 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的局面,
第18课 北宋中期的改革
•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 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 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 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 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第 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 (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 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
材料一
年代
收入 (贯石匹两)
支出 (贯石匹两)
天禧五年 (1021)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皇祐元年 (1049)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治平二年 (1065)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材料二 宋朝初年,宋两次对辽用兵失败,从此采取守势,辽却一再派
兵南下。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辽兄弟相称,北宋每 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
北宋疆域图
旷日持久的宋夏战争 1040~1042 三川口(今延安西北)之战, 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之战, 定川砦(今宁夏固原西北)之战, 宋军大将或被俘或战死,损失惨重。
好水川之战遗址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消极-----官员激增,形成冗官现象
二、课堂练习题
• 1、(2000全国)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 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 A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 宋仁宗对西夏、辽屈辱求和,用重金买得 边境的暂时安宁;而冗官、冗兵、冗费之 弊越来越严重,财政开支骤增,出现了赤 字,庆历年间每年的财政赤字竟多达300万 缗。为摆脱财政赤字,朝廷便加重赋税剥 削,不时之需,无名之敛,致使有钱的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家卖房卖地,无钱的人家卖妻鬻子,实在 没有办法了,便举家流亡异乡。农民被逼 上了绝路,只得起义
近人梁启超在《王荆公》中说:王安石变法” 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 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西夏与北宋多次进行战争,1043年,夏宋双方达成和议。 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
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的什么现象? 财政开支巨大, 入不敷出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 造成宋朝冗费现象的有哪些原因?
“冗官”、 “冗兵”的费用, 以及对辽和西夏的“岁 币”
宋代有 人说: “历代 以来的 一切苛 捐杂税, 本朝都 有”。
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C、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
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尖锐斗争,因此,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 要注意用人。
问题:北宋建国之初就有重大社会改革。结合史实说明,北 宋初期的社会改革和北宋中期的社会改革各针对什么问题?各 自的目的是什么?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
“二积”原因: 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 面的形成。北宋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 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的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 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思考讨论
如何正确评价王安石变法?
历代对王安石变法毁誉不一,如宋人邵伯温 在《闻见录》中说:“王安石为相,寝食不暇, 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 (按:指北宋灭亡)
内容
失败原因 变法成效
庆历 整顿吏治为
新政 中心的局部
改革
不 同 点
王安 石变 法
针对北宋统 治积弱积贫 所进行的比
推行过程 中由于用 人不当,
较全面的改 出现一些
革
危害百姓
的现象
不大
增加了政府财 政收入,也发 展了经济,增 强了军事实力, 在一定程度上 扭转了积弱积 贫的局面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对比表
记书, 》院范 。里仲
范乐忧
挥淹 毫贬
仲而而
撰到 写邓
乐忧
了州 ,
。,
二、王安石变法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 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 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 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 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 志的心情。
• 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 难王安石变法 “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 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 以夜不得息。……”, “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 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 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 “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 骂 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 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 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 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
宋 神 宗
皇 太 后
太 皇 太
后
问: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王安
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 了他们的反对。
2、在变法过程中操之过急,用人不当,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3、宋神宗态度动摇,去世后最终失去其 支持。
A、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B、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
北宋庆历年间的饥民
• 北宋庆历年间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 伏彼起,如火如荼,遍及北宋统治区的南北各地,宋代大 文豪欧阳修用“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强如一火”来形容当 时的农民起义。
•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王伦领导京东路沂州的饥民 起义;郭邈三(一作郭邈山),张海等率饥民千余人在商山起 义;王则领导河北士兵起义。
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 事,命其就当时的危机提出解救方案,范 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由此拉开改革的 序幕。
从上面十条中可以看出新政包括哪些方面内容?中心是什么? 改革吏治、发展经济,加强武备等。中心是吏治整顿
后先
淹 著 就 庆
名在历 的邓新
天天
——
《州政 岳的失
下下
阳花败 楼洲后
之之
背景 性质
目的 结 作用 果
失败 原因
北宋
相 出现 同 统治 点 危机
封建地主 为了 阶级针对 维护 北宋统治 封建 危机进行 统治 的改革运 动
失 有利于社会 触犯 败 经济的发展, 了大
但是都不可 地主、 能使北宋政 大官 府从根本上 僚的 摆脱封建统 利益 治危机
(1)归纳北宋中期出现“三冗”二积”局面的原因。
三、科举制的完善
制
措施: 1、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增设殿试,
度
并成为定制)
和
规
2、实行糊名法,创设“弥封”、“誊录”
则
3、中期以后,进士科废除“帖经” “诗 赋” ,增加策论、明法
——内容
影响:
•积极------科举制经过北宋的改革和完善,很大程度上确保其客 观公正性。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进一步扩大政 权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 极影响。
一、庆历新政(局部改革)
1、改革的背景
(1)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局面的形 成
——财政危机 (2)对西夏的战事不利,(外患)
——民族危机 (3)内地饥民屡屡起事(内乱)
——政治危机
1.左图反映了北宋的 什么现象?
冗官现象
2.冗官现象带来了什么后果?
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 财政开支大,形成冗费现象
渔 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 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1040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 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
入, 结 果: 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
了“积贫积弱”局面——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 兴修许多水利;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但最终失败。
材料1、(苏辙说)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
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 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 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2、青苗法常为人所攻击的一点是收取利息。 虽然官方规定的利率是半年20%,但是地方官员 们却常常私自提高利息到30%甚至更多。陕西农 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至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 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有的记载甚 至说实际利率有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的,比高利 贷还要高许多。
答:“三冗”原因: ①北宋增设了大量官僚机构;北宋“恩荫”制度实行,受
到“恩荫”的对象过滥。这是官员数量的增加,形成“冗官” 的主要原因。
②为防御辽和西夏,大大扩充军队,同时还采取“荒年募 兵”的办法,将大量流民招进军队。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造 成“冗兵”问题。
③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 费及高额赔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二、王安石变法(1069年—1086年)
1.背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庆历新政的失败
2.变法的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3.变法的主要内容 4.结果——成效与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施 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1、富国之法:理财措施
内容
政府低息贷款
特点与成效
以钱代役 鼓励兴修水利
3、选才之法:改革科举制和选官制
改革科举考 试内容
废诗赋取士旧制 重经义策论考试
使一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 的旧官,培养了人才
改革恩荫制 贯彻择优录用原则
太学生优异者直接任官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对此,王安 石变法的中心是什么?结果如何?
答: 关键问题: 财政危机,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改革中心: 以“理财”为中心,增加财政收
新政开始: 1043年,宋仁宗,范仲淹、
韩琦、富弼等
庆
新政内容 :中心是什么
历
中心是整顿吏治, 减少和节省开支。
新
新政结果;结果失败,
政
原因是什么?
1.新政损害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遭 保守官僚的强烈反对, 2.宋仁宗态度变化
《答手诏条陈十事》
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 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 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 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 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高奉多官
绫 米禄
绢钱 铜
绵
银金
军费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宋朝禁军人数激增的原因有哪些?
宋初军事改革使得军队战斗力下降,为防御辽和西夏,大大扩充军队, 同时还采取“荒年募兵”的办法,将大量流民招进军队。
•2. 右图反映了禁军人数激增所带来的什么问题?
军费开支巨大,形成冗费现象
北宋初期: 背景:自唐朝至五代十国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集中军权,建立文官政府。 北宋中期: 背景:宋初以来形成的“三冗”问题和积贫积弱的社会危机。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主要是政治和经济改革。
内在联系是,北宋中央集权的措施造就了“三冗”问题, 并激化了社会矛盾。这迫使北宋中期的统治者不得不进行改革, 以扭转积贫积弱引发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