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医院感染控制
结核病医院感染防控
![结核病医院感染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c5e251b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0.png)
患者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越来越高,需要医院不断提高 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结核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
持。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医护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REPORTING
结核病流行趋势及特点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仍居高不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
结核病与艾滋病等其他传染病的共感 染情况增多,加剧了疫情的复杂性。
耐药结核病和多重耐药结核病问题日 益严重,给治疗和防控带来极大挑战 。
医院内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01
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结 核分枝杆菌,易通过空 气传播导致院内感染。
制定医院感染防控制度与流程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结核病医院感 染防控制度与流程,并不断完善。
加强监测与评估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改进。
制定并执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
01
对医疗器械、用品、环境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消毒效果符合
规范要求。
强化隔离措施
02
对结核病患者实行分区收治,设置独立病房和专用通道,减少
交叉感染风险。
加强手卫生管理
03
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
院感染发生率。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
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 技能水平。
强化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结核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结核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1fd5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结核门诊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门诊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结核门诊所有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实习生等。
第三条结核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结核门诊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执行。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 制定结核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监督检查医务人员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3. 对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4. 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5. 收集、分析医院感染监测数据,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第三章预防与控制措施第六条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做好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随访工作。
第七条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结核病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技能。
第八条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做好手卫生。
第九条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穿戴防护用品。
第十条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处置。
第十一条加强环境消毒,保持诊疗环境清洁、卫生。
第十二条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结核病感染防控的认识。
第四章监测与报告第十三条定期对结核门诊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包括感染病例、感染率、消毒灭菌效果等。
第十四条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五条定期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报告结核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六条对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对违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
肺结核的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
![肺结核的医院感染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fd46b8be23482fb5da4c02.png)
门诊、病区环境
常用的环境控制措施 •通风(自然和机械) •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 •高效过滤装置 •物理化学消毒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气流方向:清洁区-工 作人员区-病人区-排 出
•空气入口应远离空气出 口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
• 杀灭结核杆菌 • 作为通气方法的补充 • 不能替代负压 • 不能替代高效过滤器 • 系统维护 • 职业防护
浓度 • 通过环境控制系统来控制空气流向,从而
降低传染性飞沫核往别处扩散的风险
医院感染分区
• 1.低危险区:行政管理区、教学区、生活服 务区、图书馆等;
• 2.中危险区:普通门诊、普遍病房等; • 3.高危险区:呼吸科门诊、呼吸科病房; • 4.极高危险区:结核病门诊和病区、特别是
耐药结核病病区、感染疾病(科)门诊和病房、 特殊检查场所等。
提示工作人员疑似感染罹患肺结核者,应赴 结核门诊就诊,经结核门诊评估后进行相应 的高风险暴露后处理。
•(二)高风险暴露后处置 经结核门诊评估后,行PPD皮试(或血伽
马干扰素释放试验),胸部CT,有痰则痰抗 酸菌涂片3次,追踪随访,2月后、半年后、1 年后、2年后重复上述检查。必要时痰结核菌
医务人员感染结核风险水平
影响结核菌感染的因素(三)
• 3.医疗因素 –社区内的结核患病率 –医疗机构的结核患病率 –结核病人数量 –医务人员数量 –感染控制措施
二、结核感染防控“金字塔”
(一)管理控制(第一道防线)
• 目的:预防人员结核暴露,通过快速诊断与治疗 减少感染的播散
• 通过管理方法(早期诊断、结核病人的及时隔离、 及时正确的抗结核治疗)预防飞沫核的产生、从 而减少结核播散的危险的方法
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02e0a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d.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 设立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3. 各科室设立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入院、出院管理,做好患者信息的登记、报告工作。
2. 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3. 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感染风险。
4.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减少病原体滋生。
5. 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 定期对医院环境、设备、物品进行消毒,降低感染风险。
四、监测与报告1. 建立结核病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疑似和确诊患者进行监测。
2. 定期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发现结核病医院感染暴发时,立即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4. 对结核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登记、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1. 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
六、考核与奖惩1. 将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年度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
2. 对违反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造成医院感染扩散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结核病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肺结核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肺结核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115584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9.png)
患者转运要求
4、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容许时应戴 医用外科口罩。
5、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可采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应 及时对转运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应遵循WS/T 367的要求。
培训与健康教育
重点区域、高风险人 群培训与健康教育
在经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的 重点区域、部门和高风险 人群中开展经空气传播疾 病防控知 识培训,对就 诊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经 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的健康 教育。
流行期间的培训与健 康教育
在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及 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流 行时,医疗机构应采取多 种形式针对该传染病 防 控进行宣传和教育。
4、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工作人员的症状监测,必要时应为高风险人 群接种经空气传播疫苗。
5、工作人员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时,应采用相应的免疫接种和 (或)预防用药等 措施。
6、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应遵循WS/T 442的相关要求。
小结:
开医嘱:空气隔离 T2病区患者的安置原则为:按楼层分开收治,菌(-)与菌(+)病人分 开放置,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一旦排除结核需及时转诊 做好个人防护:普通病区佩戴外科口罩,配备医用防护(N95)口罩 ( 气管镜时需用N95口罩、护目镜等) 做好清洁消毒灭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遇污染时 即刻消毒。(特别要注意因专科疾病确需住其它病区时,需单间、不能 用中央空调),痰液、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均需消毒后再倒入污 水道。
范围 名词术语 管理要求 患者识别要求 患者转运要求 患者安置要求 培训与健康教育 清洁、消毒与灭菌 工作人员经空气传播疾病预防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制度对布结核杆菌的防护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制度对布结核杆菌的防护](https://img.taocdn.com/s3/m/d52c97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7.png)
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制度对布结核杆菌的防护布结核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种感染,包括医疗机构感染。
医疗机构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感染了病原微生物,而不是在入院前已被患者携带的微生物。
医疗机构感染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在医疗机构防控布结核杆菌感染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医疗机构应建立明确的感染防控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位医务人员都能正确执行感染防控措施。
这包括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等基本措施,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
其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和清洁,特别是对患者接触的器械、设备和病房进行彻底消毒。
同时,要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空气传播的潜在风险。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和监测。
对于可疑感染患者,应立即进行隔离措施,以避免感染的传播。
医务人员要提高对布结核杆菌感染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和报告可能的感染病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
在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制度中,应该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督机制。
医疗机构管理者要重视感染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督促,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另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告知他们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规定等。
同时,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以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感染防控工作。
总结来说,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制度对布结核杆菌的防护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明确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和清洁,隔离可疑感染患者,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结核杆菌感染的传播,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医疗机构应该高度重视感染防控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感染防控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综合医院结核管理制度
![综合医院结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b26f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3.png)
一、总则为加强综合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结核病诊疗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综合医院成立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结核病防治办公室,负责日常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各科室设立结核病防治联络员,负责本科室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协调和上报。
三、结核病诊断与治疗1. 严格执行结核病诊断标准,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
2. 根据国家抗结核病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加强对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
4. 定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结核病报告与转诊1. 严格执行结核病报告制度,对疑似结核病患者进行及时报告。
2. 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转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建立健全转诊机制,加强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协作。
五、健康教育与宣传1. 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
3. 利用医院宣传栏、网站等平台,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政策及科普知识。
六、医护人员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2.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3.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再培训,确保其具备合格的结核病防治能力。
七、感染控制与消毒1.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2. 对结核病患者实行分区治疗,减少交叉感染。
3. 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场所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八、经费保障1. 医院设立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用于结核病防治工作。
2.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651dcc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9.png)
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有效预防与控制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第一道防线,是环境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最重要的控制措施。
它通过实施一系列管理手段,使得医务人员的相关高危人群感染结核病的风险降到最低。
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本单位结核感染危险性评估、制定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建立健全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章制度、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其相关技术性标准、规范,对机构中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安全防护等技术培训和开展预防结核感染的宣传教育。
(一)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将结核病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纳入本机构感染管理的组织体系,并由业务能力较强的临床医护人员、感染管理人员组成感染控制技术小组,以加强对结核病感染控制的技术指导。
(二)开展本机构肺结核感染危险性评估危险性评估的内容包括:统计本机构及机构中特定区域每年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数;统计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本机构或机构中特定区域的停留时间;本机构或机构中特定区域是否存在导致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浓度上升的因素,如环境通风、中央空调、痰液收集等方面。
根据上述内容确定本机构及机构中特定区域的危险级别。
易发生结核分枝杆菌交叉感染的高危环境包括:1. 候诊室和走廊: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所处的候诊室和走廊,该区域人流量较大,人群密集,所有在此驻留过的人员均易感染。
2. 门急诊:该区域空间相对狭小,接诊的医师和护士与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接触密切,较易感染。
3. 病房:通风状况不良的结核病病房,除了临床医师和护士外,其他患者以及陪护人员和探视人员等也较易感染。
4. 实验室和放射检查室:该区域相对密闭,较易发生感染,尤其是从事痰涂片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人员更易感染。
(三)制定本机构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根据本地区结核病和艾滋病流行情况、本机构的诊疗条件等,制定本机构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并确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计划的实施。
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ef88e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d.png)
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适应范围:适用于收治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的病区。
患者安置1.疑似肺结核患者:单间安置直至连续3次痰涂片阴性或胃液检测阴性(儿童患者)。
2.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患者:尽量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室,接受正确抗结核治疗14天并临床症状改善(如不再咳嗽)后方可解除隔离。
3.确诊的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患者:必须将患者安置于带有卫生间的负压隔离病室直至出院。
工作人员必须每日检查负压系统运行状态并记录。
4.痰涂片阳性患者在接受14天抗结核治疗并临床症状缓解后,如仍需住院治疗,不应与HIV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如实体器官移植、接受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患者]以及囊性纤维化的患者同室安置。
5.安置痰涂片阳性患者的病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6.如果患者不适宜单间安置或不适宜保持关门状态,临床团队应每日进行风险评估并记录。
职业暴露1.减少医务人员暴露的根本在于早诊断、早隔离、采取空气预防措施和早治疗。
2.所有为痰涂片阳性患者进行诊疗操作的工作人员均应做好个人防护。
患者转运1.在患者病情改善前应尽可能减少患者的转运。
2.如果痰涂片阳性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14天之内必须转运,患者应自离开病室至返回病室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转运前应通知接收科室。
职业防护1.医务人员为患者进行常规诊疗及实施会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均应穿着一次性防护服,戴一次性手套和医用防护口罩。
2.当实施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唢溅的操作时,应佩戴防护面屏。
3.如果医务人员在实施会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后仍需留在隔离病室内,则应佩戴所有防护用品至少2小时。
解除隔离1.痰涂片阳性的非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患者:(1)至少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14天后,无呕吐、腹泻,患者依从性好;(2)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如停止咳嗽:(3)解除隔离的患者仍应继续观察,如病情恶化应再次隔离。
2.多重耐药的结核杆菌(MDR-TB)或泛耐药结核杆菌(XDR-TB)肺结核患者:整个住院治疗期间应采取隔离措施。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解读PPT课件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74c3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a.png)
制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相关规范,以减少医源 性感染的风险。
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和管理,以减少 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其他相关文件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针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了全面 的管理要求。
《结核病诊疗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 置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以防止疾 病的传播和环境污染。
规范的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等。
适用对象
规范涉及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所有在医疗机构内活动的人群。医务人员需 要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患者及其家属也需要了解相关知识和配合医疗 机构的防控措施。
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健康宣教内容和方式
宣教内容
包括结核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 施、早期症状识别、规范治疗的 重要性等。
宣教方式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如 宣传册、海报、视频等,确保患 者和家属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相 关知识。
培训计划和实施
培训对象
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
培训内容
包括结核病的诊疗规范、医院感染防控知识、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 使用等。
转运车辆应定期消毒,并确保空气流通。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医疗废物应按照相关 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与其他患者的隔离措施
在医疗机构内,疑似或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当与其他患者分开安置,避 免交叉感染。
对于需要接受其他治疗或检查的患者,应根据其病情和传染性评估结果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隔离措施。
医学培训资料—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医学培训资料—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b23c2dd8762caaedc33d402.png)
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孟桂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贴照片处(照片尺寸9.4×6.8cm )教师简介1.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临床专业分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全国结核病医院联盟护理工作组副主任委员4.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护理学组副组长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护理学会副理事长6.新疆传染病、结核病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孟桂云主任护师导读在结核病的感染控制方面,学员们关注这几个环节,首先是病人,其次是医务人员,另外还有来访者。
每位医务工作者在为所有病人服务时都应该做到下面内容。
包括个人的防护用品,耐药菌的控制,消毒,废弃物的管理等,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感染控制环境,来防治结核病的传播。
结核病的感染控制措施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就是管理控制、环境或工程控制和个人的呼吸防护。
学习目标了解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感染风险掌握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熟悉医用防护口罩及适合性检验内容概况一、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感染风险二、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三、医用防护口罩及适合性检验用防护口罩及适合性第一节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感染风险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感染风险1.概念:是指易感人群在医疗卫生机构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性,主要与暴露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有关。
2.传播风险:医疗机构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风险,传播风险的级别根据环境、职业群体、社区结核病的患病率、患者群体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控制措施的效力而定。
3.传播途径: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与密切接触产生气溶胶的肺结核患者有关,易造成气溶胶产生的操作有: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管术、痰诱导术、其他呼吸系统手术、尸检、痰诱导以及诱发咳嗽的气溶胶治疗等。
容易造成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候诊区人员密集,其中不排除有传染性结核病患者肺结核患者咳嗽时可产生含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候诊区布局不合理、通风不畅医院候诊区存在风险呼吸科门诊就诊者中可能有疑似结核病患者门诊布局不合理、消毒不到位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结核科门诊结核病患者和非结核病患者未分开门诊布局不合理、通风不良防护不到位、诊室患者多急诊急诊结核病患者的抢救、急诊处置时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急诊室人员密集、通风不良、未采取有效隔离防护措施等均能增加结核感染的风险门急诊存在风险结核病区存在风险结核病房是结核病患者聚集的区域,如果没有采取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或措施无效,则会造成医务人员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比如:患者在咳嗽及大声说笑时,容易产生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污染环境;对疑似的患者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早期隔离,不合理的床旁隔离也会导致交叉感染;结核病区存在风险如病房布局不合理、结构设施不符合传染病病房的要求、空气流通不畅、未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等都可引起结核分枝杆菌在患者与医务人员、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传播。
结核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结核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0439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b.png)
结核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医
院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感染防控措施。
以下是我们建
议的措施:
1. 确立和贯彻规范的感染防控政策和程序,包括对结核病传播
的了解、诊断和监测。
2. 改善医疗环境和设施,确保医院空气流通良好,减少结核杆
菌的积聚和传播。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结核病的培训,并提供相关的防护用具。
同时,鼓励医护人员接种结核病疫苗。
4. 尽量单独安排结核病患者的住院区域或床位,避免与非结核
病患者共同居住。
确保病室通风良好,并增加患者之间的距离。
5. 采取有效的呼吸道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卫生等,以防止
结核病患者向他人传播。
6. 加强结核病患者和其家属的教育,提醒他们遵循医院的感染防控规定,避免传播疾病。
7. 定期进行环境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尤其是与结核病患者有接触的区域和物品。
8. 鼓励患者及时就医和接受规范的治疗,以减少结核病传播的机会。
9. 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结核病感染的流行趋势。
以上是结核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建议,希望能够有效减少结核病在医院内的传播风险。
请遵循这些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防控策略。
结核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结核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c80e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5.png)
结核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引言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
为了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本文档将介绍结核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 定义与范围2.1 结核病门诊医院感染:指患者在结核病门诊就诊期间,在医疗机构内被他人直接或间接感染的情况。
2.2 医务人员:指在结核病门诊医院工作的所有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从业人员。
3. 制度目标3.1 降低结核病门诊医院感染的风险。
3.2 加强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3 提供一个安全的就诊环境,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4. 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4.1 医务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4.2 医务人员应注意手卫生,保持手洁净,避免交叉感染。
4.3 医务人员感到身体疲劳或有感冒等症状时,应避免与患者接触,及时就医并请假休息。
4.4 医务人员在接触结核病患者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工作服、器械和工作区域。
5. 患者的防护措施5.1 在门诊就诊期间,结核病患者应佩戴口罩,咳嗽时应用纸巾或衣肘遮挡口鼻。
5.2 结核病患者应按照医生和护士的指导正确用药,并如期复诊,以便监测疾病进程和疗效。
5.3 患有结核病的患者不得参加人群密集的活动,以减少传播风险。
6. 病房环境管理6.1 定期消毒病房内的地面、墙壁、床具等物品。
6.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6.3 正确处理和储存医疗废物,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4 使用紫外线灯等辅助设备对病房进行各类医疗器械的消毒。
7. 培训与监督7.1 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结核病的防控培训,包括预防措施、感染管理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知识。
7.2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结核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监督医务人员的落实情况。
7.3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的考核,确保其掌握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8. 紧急处理措施8.1 如发现有医务人员感染结核病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进行相应的隔离和治疗。
医院肺结核管理制度
![医院肺结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9399f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4.png)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肺结核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分工1. 医院成立肺结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肺结核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门诊部负责肺结核疑似病例的初步筛查、转诊工作。
3. 住院部负责肺结核确诊患者的治疗、管理、转诊工作。
4. 预防保健科负责肺结核防治宣传、健康教育、疫情报告、疫情监测等工作。
5. 各科室负责本科室内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护理、管理及疫情报告。
三、防治措施1. 加强肺结核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治意识。
2. 严格执行肺结核筛查制度,对疑似病例进行及时转诊。
3. 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实施全程督导治疗。
4. 定期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6. 做好疫情报告工作,按规定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四、疫情报告与处理1. 医院发现肺结核疑似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 医院发现肺结核确诊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追踪等工作。
4. 医院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疫情处理工作。
五、督导与考核1. 医院对肺结核防治工作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理。
3. 医院将肺结核防治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肺结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肺结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医院感染结核病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结核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4125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f.png)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感染结核病的管理,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结核病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结核病的管理工作。
2. 医院感染结核病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感染结核病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感染结核病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2)组织开展感染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治水平;(3)负责感染结核病病例的监测、报告、分析和处理;(4)组织开展感染结核病预防、控制和科研工作;(5)负责感染结核病防控设备的采购、配置、维护和管理。
三、感染结核病监测与报告1. 严格执行感染结核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感染结核病病例。
2. 医院感染结核病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感染结核病病例进行监测,包括:(1)病例发现:对疑似感染结核病病例进行筛查,发现病例及时报告;(2)病例追踪:对感染结核病病例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暴露人群;(3)病例报告:对感染结核病病例进行报告,包括病例基本信息、诊断依据、治疗方案等。
四、感染结核病预防与控制1. 加强感染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2. 对感染结核病病例实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3. 加强医院感染结核病防控设备配置,确保医疗环境安全。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感染结核病患者的诊疗区域、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
5.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五、感染结核病病例处理1. 医院感染结核病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感染结核病病例进行评估和处理,包括:(1)病例分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传染风险,对感染结核病病例进行分类;(2)治疗方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3)随访管理:对感染结核病病例进行随访管理,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病区内耐多药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
![病区内耐多药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e2c3e10975f46527d3e180.png)
医 院对耐 多 药 结 核 病 感 染 控制 的有 效 方 法 是 加 强医务 人员 的培 训 , 通过各 种 形 式对 各 级各 类 的
人员 进行 培训 , 提 高 自我保 护 意识 。在 培训 过 程 中
2 . 2 重视 健康 宣 教 , 保 证 健康 教育 效 果立 体化 : 由
于耐多 药结 核病 传染 的特 殊 性 , 在宣 教 时多 采用 个
性 化 的健康 教育 形式 , 患 者入 院 后 由责 任护 士讲 解
规 章制 度 , 让患 者及 家属 了解 疾 病传 播 的严 重性 和 消毒 隔离 的重要 性 。给患 者 发放 痰 杯及 痰 袋 , 指 导
要 强化控 制感 染 的操作 能力 , 如 正 确进 行 七步 洗 手 法、 医用 防 护 口罩 的正 确 佩 戴方 法 、 如何 穿 脱 隔 离 衣等, 同时强 调 医务人 员在 进行 高 风 险操 作 时防 护 措 施 的正确 实 施 和执 行 标 准 预 防。在 护 理 管 理 中 强 调科 室护 士长 和质 控护 士加 强 监督 检查 , 纠正 错
患者 使用 痰 杯 及 痰 袋 , 避 免 随 地 吐痰 , 不要 随意 对 他 人打 喷 嚏 、 咳嗽 , 打喷嚏 、 咳 嗽 时注 意用 手 帕或 纸
巾遮 住 口鼻 , 减 少 耐药 结 核 菌 的传 播 , 让 患者 能 够
在 医院 内形 成 良好 的 习 惯 。指 导 患 者在 规 定 范 围
山西医药杂志 2 0 1 4年 3月 第 4 3卷 第 6期
S h a n x i Me d J , Ma r c h 2 0 1 4 , V o 1 . 4 3 , No . 6
・
护理 研 究 ・
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说明书
![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cac2e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e.png)
ICS 11.020.10CCS C 50团体标准T/CHATA 018—2022中国防痨协会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组织管理 (3)5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3)5.1 门诊设置和接诊基本要求 (3)5.2 预检分诊 (4)5.3 及时发现和转诊 (4)5.4 通风要求 (4)5.5 消毒措施 (4)5.6 个人呼吸防护 (5)6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5)6.1 督导用药室/健康管理室基本设置要求 (5)6.2 督导用药工作流程 (5)6.3 个人呼吸防护 (6)6.4 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核心要素 (6)7 评价 (6)7.1评价区域 (6)7.2 评价频度 (6)7.3 评价方法 (6)7.4 评价内容 (7)7.5 评价结果应用 (7)附录A(资料性)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计划 (8)附录B(资料性)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评价报告 (9)参考文献 (1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防痨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成君、陆伟、刘剑君、赵雁林、张慧、张灿有、夏愔愔、沈鑫、胡代玉、许琳、陈瑜晖、孙彦波、孙定勇、陈闯、贺晓新、高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组织管理、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评价的要求。
肺结核的医院感染控制
![肺结核的医院感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08cd4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2.png)
患者及家属教育
患者教育
告知患者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治疗方 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 意识。
家属教育
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指导他们如何 做好家庭防护,避免家庭内传播。同 时,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 支持,帮助患者积极治疗疾病。
03
医院感染控制策略与实施方案
感染控制策略制定
制定针对肺结核的医院感染控制策略
01
02
03
04
实施患者隔离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减少与其他患者的接触,降低
传播风险。
空气消毒
对病房、治疗室等区域进行定 期空气消毒,杀灭空气中的结
核杆菌。
接触隔离
对与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进行 接触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手卫生
加强手卫生管理,医护人员接 触患者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消毒
。
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
接触传播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如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 物品,也可能导致感染。
母婴传播
孕妇患有肺结核,可能通 过胎盘或分娩过程将结核 杆菌传染给胎儿。
防控措施介绍
加强患者管理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治 疗和管理,减少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 通风,避免与患者密切接 触。
提高免疫力
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激励措施
给予医护人员适当的激励,提高 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团队建设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增强团队凝聚力。
05
患者管理与康复指导
患者入院评估与分类管理
患者入院评估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病情严重程度、传染性、耐药 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病的医院感染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越巍
一、结核病的简介
结核病似乎曾经就要变成非常古老的疾病了,但是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结核病患者。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是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口号就是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这枚邮票的人物大家都认识,科赫是对结核病的发现和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历史上曾经认为肺结核是遗传性的疾病,像英国的作家勃朗特三姐妹都患有结核病。
苏联著名的作家契科夫和波兰的钢琴家肖邦也都曾患结核病,在他的家族里也有多人会得肺结核,包括近代的《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
出现了太多的家族性的结核患者。
所以人们曾认为结核病可能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
再追溯到1782年,意大利那不勒斯就曾经发布过一个法令,有些内容现在还在执行,比如对结核病人要及时进行报告和现在的传染病管理法是有类似之处。
医生必须穿工作服进行隔离,也都是现在还需要采取的措施。
当然也有些因为当时对结核病的认识不清,采取了很多过激的行为,但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核病人。
比如死者家属要列出病人服装的清单,要烧毁所有病人易传染疾病的衣服和被褥,肺结核病人居住过的房间,要重新粉刷房间,然后要放置6个月以上,要烧毁所有木质房门和窗户。
1882年3月24日下午7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在柏林生理学院的阅览大厅,当时在场的观众只有36名,科赫在这个会场宣读了他关于发现结核菌的著名论文,这篇论文在4月10日发表在柏林临床周刊上。
在论文中科赫讲到:“我在无数次观察的基础上认为,在人和动物的所有结核病中,始终出现的是一种其特征不同于别的微生物的细菌,即结核菌。
他的发现证明了结核病既不是有其特殊组织,也不是由不定型的细菌、甚至巨型细胞所致,而是由结核菌引起的。
因此
也就不难确认什么是结核病了……”科赫的这一伟大发现,让人类真正认识到了结核病的元凶。
但是在科赫发表这篇著名论文以后,他的观点并不是马上就被所有人所认同。
1886年法国开始立法,禁止在全国任何城市、乡村等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1887年3月5日伦敦·布朗普顿医院,该医院曾经是当年坚决反对科赫理论的,但是在科赫发表发现结核杆菌的论文5年以后,这家医院也开始接受他的观点,要求在医院里每个病房内的痰盂至少必须每星期倾倒和消毒一次。
这些立法和规定表明了当时开始有相当多的人相信科赫所说的结核菌的传染性,特别易于通过结核病人吐痰、喷嚏、咳嗽甚至近距离的谈话,将结核菌传染给对方。
1992年国际防痨协会和WHO倡议举办纪念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活动,当时由马里共和国的防痨协会提议设立“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993年4月23日,WHO世界卫生大会在伦敦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
1995年底WHO提出倡议,我国卫生部也在1996年2月8日提出倡议来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科赫。
我国在2004年8月28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其中把肺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之一。
二、结核病的感染控制措施
在结核病的感染控制方面,要关注的几个环节,首先是病人,其次是医务人员,另外还有来访者。
每位医务工作者在为所有病人服务时都应该做到下面内容。
包括个人的防护用品,耐药菌的控制,消毒,废弃物的管理等,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感染控制环境,来防治结核病的传播。
结核病的感染控制措施上主要包括下面三个环节,就是管理控制、环境或工程控制和个人的呼吸防护。
(一)管理控制
1 .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管理是最有效的一项措施,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是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要包括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医疗、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
院内感染控制知识、角色,还有危险区域和操作的规范,特别是要按照特定的流程来开展工作。
2.减少医护人员暴露
第二个环节是预防飞沫核的产生,减少医护人员的暴露,对于结核病的病人要采用优先就诊和分开就诊的模式,设立单独的候诊区和就诊区域,设立单独的诊室进行治疗。
采取最简单的物理隔离的方式,把结核病的病人和其他患者分隔开。
尽量缩短结核病人在医疗机构的停留时间。
目前我国设立了专门的结核病管理机构,要求结核病人到专门的机构治疗,但在综合医院,出诊病人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结核病人,所以在呼吸科的门诊中要对病人进行初步甄别,分开就诊,为病人提供物理隔离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大多数结核病人,可以采用非住院治疗的方式,定期复查,按照标准的治疗流程进行。
确定医疗机构中容易发生结核病感染的地方
专科医院是集中结核病人最多的地方,在综合医院中有很多潜在的结合病人,所以通风条件比较差的封闭式门诊的候诊区是造成结核病传播的重要危险区域。
所以对于呼吸科门诊或儿科门诊,这些高危人群,在就诊环境上要尽量避免通风差、和封闭的就医环境。
医务人员的操作过程中对于风险高,容易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区域要采用严格的控制措施,比如病人的痰液收集,支气管镜的检查和尸体解剖时,这些地方都容易对医务人员产生危害。
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以对就诊环境和工作环境重新地进行设计、重新调整来降低对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传播风险。
左侧100位病人,如果其中有2位是结核病人,有98人处于暴露的环境下。
而如果采用10人一间,把100人分别放置在10个房间里,如果有2个结核病病人分住在2个病房,只会有18人受到结核病的暴露,能够大大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二)环境或工程控制
减少空气中飞沫核的浓度最简单、经济的方法是开窗通风,以稀释并排除结核病人所在区域的空气。
理想的方法是在独立的空间内使用机械通风,产生负压,阻止污染的空气进入其他环境。
此外还可以利用 HEPA 滤除传染性物质;紫外线照射消毒来杀灭结核菌。
通风是最简单的消毒方法,能够稀释室内污染空气,减少室内细菌数。
医护人员进入病房要戴口罩,患者离开病房时也要戴口罩,病房也要经常的清洁,当医务人员离开病房后要注意自身的消毒。
(三)个人呼吸防护
个人的主要防护途径是阻挡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感染颗粒,首先要注意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
此外医用防护口罩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病人也要按要求戴好防护口罩,现在有的医院还在使用微粒呼吸器来阻挡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感染颗粒。
要养成好的个人习惯,咳嗽时掩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在废物容器中,如果有的话,咳嗽时要佩戴外科口罩,接触呼吸分泌物后,立即清洗手,与他人至少保持 1 米的距离。
对于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一定要有合理、专门的管理控制,还要让合理的环境控制措施能够运行良好,工作时合理的个人防护措施必不可少,制定正确的废物处理程序,并建立正确的实验室安全程序。
三、总结
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减少一次传播就意味着消除了一个潜在的结核病患者。
对与卫生工作者的保护同样重要,很多医院或机构认为在预防上花费太多不必要,但事实证明不作为的费用明显高于采取行动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