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概况汇总

合集下载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培养方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培养方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培养方案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中医学专业为实证,探讨了中医学科的发展裔,以及中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设置。

首先,介绍了面向未来的中医药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其主要学科特征、本专业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随后,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课程设置、实践教育等多个角度,捋清了本专业的培养内容。

最后,根据具体实践情况,从学生身份、教学管理、信息技术支持、学术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设置。

关键词:中医学科;培养目标;培养方案1. 介绍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福祉。

对于中医学院来说,不仅需要学习和弘扬中医学,而且还需要发展新的理论和知识,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继承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重视中医学科的发展,坚持按照现代化建设路线,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成一所有特色的现代中医院校。

在本科中医学专业,要求学生要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具备认识和分析病理病因的能力,掌握中医药治疗方法和技术,具备诊治疾病的能力。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中医师,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物治疗技术,从而开创中国中医药科学新时代。

2.科特征中医药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生命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医药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医学其他科学研究,以解剖生理、药理学、抗病毒学、免疫学、病原学等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门整体医学,既有传统的学科内涵,又有现代医学理论的复合特征。

3. 优势和发展方向(1)中医药学中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

它包含了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因此,中医药学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2)中医药学有着简单、实用的理论,可以很好地适应国内外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要求。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指导性培养计划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指导性培养计划

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尊重患者及家属隐私和人格;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
合作开展工作的观念;树立依法工作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他人和自身的权益。
22.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具有较宽厚的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养成较良好的文
8 熟悉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的有 关知识与方法。
医学伦理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 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 习等实践。
9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 传染病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专题讲座、
传播的基本规律及防治原则。
社区宣传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等实践。
理论与专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 2.实践环节:在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后,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入医院跟师见习。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
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
4 掌握中医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 中医伤科学等课程;相关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
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等、跟师门诊第二课堂;毕业实习、阶段见习等实践;
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5 熟悉中医“治未病”等预防医学 知识及中医康复知识。
中医养生学概论、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课程;相关 网络课程及内容;学术报告等第二课堂;毕业实习、 阶段见习等实践;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践;运用网络与专业学习结合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19 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运用一门外语初步阅读医学文献的能力。
19.1 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19.2 运用一门外语初步阅读医学文 献的能力 20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 力。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摘要:一、引言二、中医学大一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三、中医学大二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四、中医学大三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五、中医学大四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六、中医学大五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2.专业课程七、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其课程设置涵盖了理论、实践、临床等多个方面。

从大一到大五,课程安排逐渐深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逐步掌握中医学的精髓。

二、中医学大一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一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解剖学、生理学、医古文等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课程:大一学生还将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核心专业课程,让学生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初步了解。

三、中医学大二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二阶段,学生继续深化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如病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

2.专业课程:大二学生将学习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等课程,提高学生在中医治疗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中医学大三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三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提升理论素养。

2.专业课程:大三学生开始接触中医临床课程,如中医妇产科、中医儿科、中医眼科等,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五、中医学大四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四阶段,学生继续深化中医学课程,学习中医耳鼻喉科、中医肛肠科等,拓宽知识面。

2.专业课程:大四学生进行临床实习,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技能。

六、中医学大五课程概述1.基础课程:大五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研究方法、中医学进展等课程,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2.专业课程:大五学生进行临床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为毕业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七、结论从大一到大五,中医学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

1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方向)本科阶段分制培养方案

1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方向)本科阶段分制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本科阶段学分制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501k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现代医学知识,系统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诊疗技能,具备能胜任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及教育科研单位的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一定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针灸推拿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6)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

(7)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的有关知识。

2. 能力要求(1)具有熟练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3)具有熟练掌握经脉循行、腧穴定位及针灸推拿常用手法的能力。

(4)具有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相关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初步具有从事本专业翻译、研究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7)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达到山东省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水平。

具有较强跟踪本学科发展趋势、自主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

(8)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临床研究能力,并有一定的临床教学能力。

3. 素质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前言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培养优秀的中医医生和研究人才,中医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

课程设置框架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中医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中医基础技术课程: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养生学、中医药制剂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医各项基本技术和方法。

3.中医临床实践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进行临床实践的能力。

4.中医药学课程:包括中草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药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药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5.中医学科研与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科研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医临床试验与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课程。

具体课程内容下面将分别介绍中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中医心理学:了解中医对心理健康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心理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2. 中医基础技术课程•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和技巧。

•中医养生学: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中医药制剂学:掌握中药的常用制剂方法和操作技巧。

3. 中医临床实践课程•中医内科学:学习中医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外科学:学习中医对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妇科学:学习中医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4. 中医药学课程•中草药学:了解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包括草药鉴定和草药应用。

•中药鉴定学:学习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中药制药学:了解中药的各种制剂方法和生产流程。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含本硕本科段)实践教学培养方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含本硕本科段)实践教学培养方
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多 门实验技术课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要求。其实验手段与实验室 要求具有相似性,其特点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认识和 理解生物大分子的运行、变化及相互作用,从而从分子角度微观上认 识生命运动的规律,进而掌握疾病发生的特点与规律。 2.学术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是拓展学生成长的空间,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素质培养 1.计算机应用: (1)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2)鼓励学生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的考核,拿到二级证书。 2.外语: (1)提高学生外语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基本读懂一 般性题材的外文文章,能用常见的应用文体完成一般的写作任务。 (2)强化学生外语听力理解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能就日常话题进 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 (3)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国家相关的外语等级考试或能力考核。 3.体育: (1)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熟悉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3)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 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 觉。 (4)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初级科研训练 1.实验教学: (1)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
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三门学科,在理论上相互沟通,实验方法和手段 相似,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各学科在实验教学上的整合,真正 体现了机能学科的特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训练,有利 于学生完成从基础到临床的过渡。 (2)形态学实验:54 学时

中医学课程

中医学课程

五年制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医经典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脉经》、《华氏中藏经》、《神农本草经》、《濒湖脉学》、《医宗金鉴》、《医古文》;中医教科书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经络学》、《中医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养生学》、《中国医药百科全书》;◇返回◇中医精品课程网址大全★★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北大医学部视频资源http://202.112.190.68/shipin.htm★★上海中医药大学网络教学资料方剂学视频:/jpkj/fjx/shikuang.htm方剂学网络课件:/jpkj/fjx/index.htm实验中医学视频:/jpkj/syzyx/shikuang.htm 中医内科学课件:/jpkj/zynk/cai/ctm.rar 安装须知:/jpkj/zynk/cai/setup.rtf内科学视频:/jpkj/zynk/shikuang.htm针灸学网络课程http://61.129.75.54/zhenjiu/zj_demo/index.htm ★★辽宁中医学精品课程/jpkc/article_index.asp★★天津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网络教学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 帐号:test/密码:testhttp://202.113.168.14/zhenjiu/101/50.htm里面的视频都可以下载!★★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http://210.38.96.15/index.htmhttp://210.38.96.15/zjtn/index.htmhttp://210.38.96.15/zynkx/CONTENT/SHIPIN.HTMhttp://210.38.96.15/shl/index.htm★★福建中医学院精品课程/JPKC/JPKC.HTM★★暨南大学精品课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精品课程/jxlx/jxlx.htm★★海南医学院精品课程http://210.37.79.3/jingpin/index.htm★★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诊断学http://219.221.200.61/2003/58/classonline.htm药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3/show.asp?id=63病理学http://219.221.200.61/g2003/show.asp?id=57护理学基础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7生理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33生物化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45口腔修复学http://219.221.200.61/2004/show.asp?id=52★★河北省精品课程网站http://218.11.76.26/★★河北医科大学/jpkc/jpkt.htm★★中国医科大学精品课程网/curriculum/★★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医学部分武汉大学精品课程网站/人体解剖学/jpkc/rtjp/病理生理学/jpkc/blslx/asp/药理学/jpkc/ylx/index.htm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shenbao/lcyx/lcyx01.htm★★中医学基础/zykj/~czzyk/jichu/index.htm★★中医基础http://202.192.159.146/zyjcgl/中药 http://202.192.159.146/zyx/first.htm★★中医诊断学-远程教育网/zhongzhen/index.htm答案补充/ 丁香园也很不错/cgi-bin/leobbs.cgi 民间中医推荐中医网站:[推荐]中医在线网址 Post By:2008-12-2 14:41:57和大家分享刚发现的一个网站,是一个中医回答问题的网站,提的问题都会回答的,网址:/thread.php?fid-353.html这是黑龙江都市女性频率网站/中论坛里面的一个板块答案补充中医网址中医网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home/home.htm长春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ChineseMedicine_College/index.asp陕西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structure/index答案补充山东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Main.asp?ClassID=16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www/index.php 贵阳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答案补充/wangzhi.htm答案补充丁香园社区爱爱医中国护士论坛医学全在线医学教育网老百姓大药房中国医药网生物谷中国心血管网卫生部药监局中药网好医生生物通苗圃医学社区医药英才网红丝带福瑞医生医教网。

1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方向)本科阶段分制培养方案全篇

14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方向)本科阶段分制培养方案全篇

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本科阶段学分制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501k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现代医学知识,系统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诊疗技能,具备能胜任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各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及教育科研单位的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 知识要求(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掌握一定的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掌握针灸推拿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掌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6)系统地掌握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

(7)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的有关知识。

2. 能力要求(1)具有熟练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3)具有熟练掌握经脉循行、腧穴定位及针灸推拿常用手法的能力。

(4)具有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相关知识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疗的能力。

(5)具有运用西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初步具有从事本专业翻译、研究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7)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达到山东省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水平。

具有较强跟踪本学科发展趋势、自主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

(8)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临床研究能力,并有一定的临床教学能力。

3. 素质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

2
【中医临床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833
学科基础平台
706
专业基础平台
748/706
专业方向模块
639
限定选修课
442
公共选修课
306


3632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22% 19% 21% 18% 12% 8% 100%
【中医骨伤方向】各类课程课时比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通识教育平台
专业 01200 诊断影像临床见习课
基础 02106 △针灸学 B
平台 16209 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
01117 西医内科学 B
01115 西医外科学(含总论)
考试 68 62 6 4 考试 68 56 12 4
706 572 134 40.5 6 考试 68 59 9 4 考试 60 48 12 3.5 考查 34 0 34 1 考试 68 56 12 4 考试 34 31 3 2 考试 85 85 0 5 考试 85 73 12 5
五、教学安排和时间分配
时间分配(按周计算):五年共 249 周。
学年
入学教育/ 毕业教育
课内教学
毕业实习

1
32

34

34

35

1
1
49
合计
2
136
49
考试
4 4 4 4 1 17
小学期 4 8 4
16
假期 10 6 10 3
29
合计
51 52 52 42 52 249
注:①第五学年毕业实习,具体要求参照实习大纲,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②小学 期安排:第一学年军训与专业公益劳动,各 2 周(军训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安排,专业公益劳动 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第二学年医院临床见习 8 周,由教务处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第三学年社会实践 4 周(含社区医疗实践 2 周),由教务处、团委和所属学院负责安排。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药学是研究中药起源、性能、用法、用量、毒副作用及炮制加工等一系列科技活动的学科。

一、课程概述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科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药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具备从事中药学研究和开发的基础能力。

二、课程设置1. 中药学导论课程主要介绍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科学体系和基本理论。

内容包括中药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中药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中药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体系有全面的了解。

2. 中药资源学课程主要介绍中药资源的种类、来源、质量评价标准、采集与鉴定等内容。

内容包括中药草药、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种类与特点,中药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中药资源的采集、加工与鉴定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药资源的种类、质量控制和加工技术有所了解。

3. 中药化学课程主要介绍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内容包括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中药化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中药化学在中药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4. 中药药理学课程主要介绍中药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内容包括中药的药物活性、药效机制和毒副作用,以及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药的药理学特性和相关的实验技术。

5. 中药制药学课程主要介绍中药的炮制技艺和制剂开发。

内容包括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中药制剂的研发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新型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中药炮制和制剂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术。

6. 中药成方学课程主要介绍中药的组方原则和处方方法。

内容包括中药成方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中药处方的设计和评价指标,以及中药临床应用的经验和前沿。

中医学本科培养方案

中医学本科培养方案

中医学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中医学本科啊,就是要培养出那种既能传承老祖宗中医智慧,又能在现代社会里把中医玩得转的人才。

简单说呢,就是要让大家成为中医界的“全能选手”。

要懂得中医的理论精髓,像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这些概念得弄得透透的。

还得会用中医的各种技能,比如给人把把脉就能知道大概啥毛病,开个中药方子能药到病除,针灸推拿也得有两下子,让患者感觉浑身舒坦。

而且呢,咱还得有点现代医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和其他医学领域的小伙伴愉快地交流合作。

二、课程设置。

1. 中医基础课。

2. 中医经典课。

3. 中医临床课。

4. 针灸推拿课。

5. 现代医学课。

三、实践教学。

1. 实验课。

实验课可有意思了。

在中药实验课上,我们可以亲自去观察那些中药的形态、颜色、气味,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看看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成分有什么影响。

在针灸推拿实验课上,我们就在模拟人或者同学身上练习扎针、推拿手法,互相感受力度和效果。

通过这些实验课,我们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不再是纸上谈兵。

2. 临床实习。

临床实习是我们成为合格中医的重要一步。

我们会到医院里,跟着那些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学习。

从写病历开始,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看大夫怎么诊断、怎么开方,再到自己动手给患者做一些简单的治疗,比如针灸、推拿。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这就像一道道难题,在不断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我们的临床技能就会越来越熟练。

而且实习的时候,我们还能和其他科室的医生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

四、考核方式。

咱这考核方式也挺多样化的。

平时的作业、小测验肯定少不了,这是为了督促大家平时好好学习,别到了考试才临时抱佛脚。

考试呢,有理论考试,像那些中医基础理论、经典著作之类的课程,就考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看你是不是真的理解了那些深奥的中医理论。

还有实践考试,像针灸推拿课,就考你扎针的手法准不准,推拿的力度和技巧够不够。

临床实习也有考核,看你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对患者的态度、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等。

北中医中医学本科生大四课程

北中医中医学本科生大四课程

北中医中医学本科生大四课程
北中医是指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医药类高等院校,其中医学本科生大四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实习,大四学生通常需要进行临床实习,通过实际操作和临床观摩,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实习内容可能包括在中医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参与诊疗工作,学习病案分析和诊断治疗技能。

2. 中医学课程,大四学生可能需要学习更加深入和专业的中医学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专业课程,加深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理解。

3. 中医药现代科学知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大四学生可能需要学习一些与中医药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如中药制药学、中药药理学等课程,了解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发展。

4. 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大四学生通常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选择一个研究课题或者总结实习经验,进行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培养科研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

总之,大四学生在北中医中医学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中医临店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其未来成为合格的中医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学校和教学计划会有不同的安排。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范例:
大一学年:
1. 中医基础理论
2. 中医基础实践
3. 解剖学
4. 生理学
5. 组织学
6. 医学信息学
7. 中医药学基础
8. 中医诊断学
大二学年:
1. 中药学
2. 中医内科学
3. 中医外科学
4. 中医妇科学
5. 中医儿科学
6. 中医皮肤科学
7. 中医眼科学
8. 中医耳鼻喉科学
大三学年:
1. 中医五官科学
2. 中医肿瘤科学
3. 中医骨伤科学
4. 中医脑科学
5. 中医心脏科学
6. 中医消化科学
7. 中医泌尿科学
8. 中医神经科学
大四学年:
1. 中医康复科学
2. 中医养生学
3. 中医疗法学
4. 中医研究方法学
5. 中医临床实习
6. 中医药方学
7. 中医针灸学
8. 中医推拿学
大五学年:
1. 中医养生保健
2. 中医健康管理
3. 中医养生文化
4. 中医传统文化
5. 中医专题讲座
6. 中医临床实习
7. 毕业论文
8. 毕业答辩
请注意,实际的课程表可能因学校、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学年而有所不同。

以上只是一个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查询相关的课程安排。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中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本专业属于医学门类中的二级类(药学类)本专业代码:100802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将现代药学研究手段与传统中医药理论有机结合,适应21世纪中药现代化的社会服务和市场需求的高层次中药学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现代医药学基础知识,掌握中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中药质量检验及管理的初步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中药研究、中药生产、中药质量检验与监督管理、中药使用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技能:态度目标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中药学事业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使用现代化社会最优、最进步的中药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病人提供合格药品的思想道德观念。

3.认识到以病人为本,以健康为本,一切执业活动围绕病人的健康展开的工作职责,以确保生产、销售、配发、使用的中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4.遵守行业道德,坚决制止生产、出售、使用假药、伪劣药物的行为。

5.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工作、事业极端负责。

6.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

7.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尊重个人信仰,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8.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9.具有创新精神和有敢于怀疑、敢于分析批判的精神,具有为新知识的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的精神。

10.尊重同仁,增强团队意识。

11.树立法制观念,在职业活动中坚持原则,敢于维护人民健康利益。

知识目标1.掌握化学、中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并能用来指导未来的学习和中药学实践。

2.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生成、功能和运行。

3.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病机。

4.掌握中药学、方剂学及中药炮制学等传统理论和知识。

5.掌握现代中药研究方法,中药剂型设计、制备以及中药鉴定、质量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大一到大五的课程表

中医学专业的大一到大五的课程安排可以大致描述如下:
大一:
* 基础课程:这一年的主要课程将包括古代汉语、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课程、中药学等,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 古代汉语:学习古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对于理解中医经典文献至关重要。

* 医学基础:学习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为理解中医理论提供基础。

大二:
* 中医诊断学:学习如何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收集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 中医内科学:开始学习中医对各种疾病和症状的认识和理解。

* 针灸学:学习针灸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技术。

大三:
* 临床实习:开始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临床实习,进一步理解和实践中医理论。

* 外科手术学:学习如何进行一些基本的中医外科手术,如拔罐、放血等。

* 深入的中医理论课程,如中医中药学、方剂学等。

大四:
* 继续临床实习,此时已经基本掌握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 开始学习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以更全面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疾病。

大五:
* 继续临床实习,并在最后的学期中参加毕业考试。

此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课程,开始准备进入临床工作。

* 毕业论文和研究的课程,这可能因学校和专业的而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中医学专业的学习过程包括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

除了医学知识外,还包括了中药学、针灸、中医诊断等多方面的内容。

而且,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变得更加具体和深入。

此外,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也会影响具体的课程选择和修读顺序。

总的来说,中医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既系统又多元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一、总体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中药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适应国家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药专门人才。

(二)总体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能遵纪守法;热爱中医药卫生事业,自强不息、勇于探索、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尊师重道、关爱病人、尊重和珍爱生命;具有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而献身的精神。

2.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国传统文化及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学伦理观念、医患沟通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处理能力。

3.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及中医传统保健疗法,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与社会和环境发展变化相协调,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与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基础。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药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医药思维与专业实践能力,能在中药教学、科研、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中药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中药基本知识,具备中药的临床应用、处方调配的基本能力;2.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鉴定中药真伪优劣和中药鉴定研究的基本能力;3.掌握中药炮制加工和制剂制备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中药制剂生产的基本能力;4.掌握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基本能力;5.掌握中药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中药质量评价和研究的基本能力;6. 了解中药从开发、生产到临床应用的流程;熟悉药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政策法规;7. 具备主动获取知识并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具备在中药临床、科研及相关领域独立工作及创新的能力;8.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初步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

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

中医专业五年制本科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
1. 课程概述
中医专业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五年制本科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
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专业人才。

2. 基础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经典文献和基本理论、中药学、针灸学、推拿按摩、气功、养生保健等。

西医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医学基础知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等。

医学科技与技能:包括医学信息技术、临床检验技术、医疗器械
与设备使用等。

3. 临床课程
中医诊断学与中西医结合诊疗:包括中医诊断方法、中西医结合
诊断方法等。

中医内科学:包括中医五脏六腑病证辨治、方剂学等。

中医外科学:包括中医外科病证辨治、手术技能等。

中医妇科学:包括中医妇科病证辨治、中西医结合产前、产后保
健等。

4. 实践课程
临床实习、中药制剂与配方实验、针灸推拿技能实训、中药药效学实验等。

5. 必修选修课程
必修选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兴趣、拓展视野、提供个性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国学经典、医学史、防范非传染性疾病等。

选修课程包括跨学科课程、创新创业等。

通过五年制本科新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中医专业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专业人才。

中医药校本课程 名称

中医药校本课程 名称

中医药校本课程名称
中医药专业的本科课程通常涵盖广泛的中医学、中药学以及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设置的中医药课程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药专业本科课程名称:
1.中医基础理论类: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体质学
•中医诊断学
2.中药学类:
•中药学
•中药学基础
•中药鉴定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制剂学
3.基础医学类: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病理学
•微生物学
•免疫学
4.中医诊疗类: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眼科学
5.中医临床实习类:
•中医临床实习
•中医临床技能训练
•中医医案分析
6.西医基础类:
•医学综合实验
•药理学
•临床医学基础
7.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8.法医学、伦理学等:
•法医学
•医学伦理学
•医学心理学
9.科研与实践类:
•科研方法与实践
•中医药科研概论
这些课程涵盖了中医学、中药学、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实习等方面的知识。

实际的课程设置可能会因学校和具体专业而有所不同。

如果你对某个具体学校的中医药专业课程设置感兴趣,建议查阅该学校的官方网站或联系学校的招生办公室,以获取详细的课程信息。

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有哪些

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有哪些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那么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有哪些呢?中医学专业课程(1)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内经、伤寒、温病)、针灸(2)专业课: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除此必修课之外,可能还有限选课: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学就业前景1、中医新老医生替换周期过长在大部分人民医院中的中医科室极少,而在中医院,尽管其中医科室明显要多,但还是以西医为主体,而中医医生主要以名老为主,至于刚毕业的中医院校的学生,往往都不太受欢迎,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老中医经验丰富,一些医院宁可返聘退休医生也不愿招新人。

而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却是非发达地方不去,非县地级市医院不去,从而导致人才的严重浪费。

乡镇医院,卫生所等常年招不到一个硕士生,连本科生有时也留不住。

调查结果显示,因为以前的名老中医从我国医疗水平的年代走过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今仍在工作岗位上,使得整个中医就业周期大大加长.2、中医相对西医而言经济效益太低中医科室的经济效益比较低,相对于西医院来说收入更低。

同时西医院的诊断设备比中医院先进,西医的思维方式与中医截然不同。

而现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现代医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反而没有接触过中医的文化,所以在医院的选择上,大多数患者会选择西医院,从而导致中医院的经济效益太低。

3、医生按医疗水平而言是供不应求的就整个医疗行业来说,并不是我国的人均医生人数及医疗卫生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对医生的需求应该是越来越多。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中医的人才必然会供不应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初探摘要:中医学本科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和西医学基本知识、初步具备中医临床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医人才。

中医学课程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步骤,课程设置是决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先行条件。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将现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概括为学科特点、现行课程设置、中西医课程分配、实践课程设置、中医经典课程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和科研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等七个方面,以期为今后中医院校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Abstract:The goal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jor was t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ed TCM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master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CM and basic knowledge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preliminarily possessing clinical ability of TCM. TCM curriculum was an important step in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curriculum setting was the antecedent condition to determine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s.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setting in TCM major was generalized into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existing curriculum setting,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curriculum distribution, practice curriculum setting, classical TCM curriculum set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etting through the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relevant literature data,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setting in TCM major of TCM colleges.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riculum setting近年来中医院校迅速发展,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中医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仍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对于这些暴露出的矛盾如何协调和解决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我们急需总结反思中医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点,这也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现将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1 学科特点目前,全国卫生机构中,中医院的数量及规模均不如西医院,为求发展中医院又不同程度的存在西医化倾向;同时中医院的中医疗效下降,治疗急重病的机会和领域明显减少。

这使中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就业形势又反过来影响在校生的学习、思想及生活,最终导致其专业思想不稳定[1]。

其次,中医学毕业生存在中医文化底蕴不足、专业基础不扎实、中医临床环节薄弱、西化倾向严重等弱点。

再次,随着中医药院校的扩招,“批量生产”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因材施教,导致学生逐步对中医产生第一作者:胡越,女,2012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专业。

Email:****************。

*通讯作者:朱垚,男,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治中医师。

主要方向:中医教育研究,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中医大数据信息处理。

Email:**************************。

消极心理。

最后,中医学习存在特殊性,中西医在理论、方法、运用上都有根本的差别[2];西医属于还原论,教学有较为先进的实验手段的辅助,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中医教学用语古朴,艰涩难懂,学生对中医抽象思维、模拟概念等便难以理解,导致学习困难加大。

2 现行课程设置以某高等中医院校现行中医本科教育的教学计划为例,其课程构成包括有:①公共课:政治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军事理论。

②专业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

③专业课:内经、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妇科学、中西医儿科学、针灸学。

④指定选修课:医用心理学、寄生虫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公共艺术等。

⑤任意选修课。

由上可知,中医学本科专业课程可分为中医基础学科、西医基础学科、临床学科和公共课。

其中中医部分又大致分为中医基础课、中医经典选读及中医临床各科等。

目前,国家相关部委要求非专业课的课时需占全部课时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多[3]。

对此,朱乔青[4]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减少外语、计算机等非医学课程的课时,增加中医经典、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正中医专业课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

但另一方面,对于非专业课程如中医英语,周跃红[5]认为其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前景广阔,但目前部分中医院校却并未重视。

非专业课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减少,其设置与课时数应引起重视。

3 中西医课程分配之争一类观点为课程设置应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

田静[6]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自1980年至2013年期间中西医课数目的比列及其课时数比例基本都稳定在6:4左右。

中西医课程交叉开课使得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和中西医两种思维相互影响。

在基础或临床教学中,各层次学校出于诸种目的往往呈现出“中体西用”的现象。

对于以上问题,辛静[7]认为应建立以中医课程为主、西医课程为辅的综合课程体系,促使中医教育在坚守传统医学、发扬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与选择性接受西医学之间找到平衡点。

王红松[8]等则建议适当减少西医课程比例,合理安排中医与西医课程顺序,使之有利于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构建现代临床知识结构。

对于西医学有关解释生命活动的学科如:生理、病理、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学科就不应太多介入中医院校的教学中去,建议作为学生的基本了解予以授课[9]。

或将中医与西医的课程分开学习,先学习中医课程,待学生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后,再逐步开展必要的西医课程[10]。

另一类观点则认为需提高西医课程比例。

王智娟[11]等调查发现:81.93%的学生不赞同现有课时设置,与西医院校相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西医主干课程课时较少,使讲课内容受限;82.1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西医课程,80.76%的学生认为中医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中医诊疗技术,还要深入掌握西医的临床思维和诊治手段。

息金波[9]建议增加西医中有关人体形态学(如解剖学、组织学等)的课程,如此才能便于中医学生在精细的人体生命认识背景下充分理解中医传统思维和哲学方法;也只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科学的发展中医。

颜芳[12]等建议将现有“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调整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为:以提高中医药人才全面素质为出发点,解除西医类课程学科自我封闭、分割过细的现状,将部分课程结合与重组。

最后,还要规范中医院校西医教材,在保证中医院校特色的前提下尽量和西医院校的教材吻合,增加更新速度,不至于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陈旧。

4 实践课程设置中医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课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中医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中医思维方法。

彭玉[13]等对四所中医药大学调查发现,四所院校实践教学均超过总学分20%,说明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但相较于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平均为1:0.61的讲习比[14],中医专业的实践时间依然很少。

息金波[9]对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级、2007 级医学本科生的调查显示,84.2%的学生反映找不到合适的思想指导来完成医学学习以及指导其在临床决策的选择。

究其原因:首先,目前中医本科仍然实行基础理论教育、专业理论教育、临床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人为的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联系[15]。

其次,由于各种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附属医院和实验室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中医专业课程只能以理论教学为主;第三,过度强调学生必须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而忽略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

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动手机会太少、临床技能的掌握不足,真正临证时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医疗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以往师承教育的经验,采用上午授课下午临床的方式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16]。

当今的中医药院校也在大力发展导师制,自然揉合进某些传统师承教育的积极元素,对此应该积极探索,不断总结[17]。

临床课程还可从中医典型医案入手,培养和规范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和临床技能。

因此,实践课程应得到足够重视、比重应适当提高。

5 中医经典课程设置目前,中医经典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15.6%[13],比重较大,说明中医药大学都重视经典教学。

经典医著是我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学习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方式上,综观全国中医院校,只有北京、广州等几所老牌中医药院校能够将中医的四大经典课程单独成立教研室、分开教学,其他院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合并或压缩课时现象[18]。

各院校经典教学课程不理想还体现在:反映当代研究成果不够、与临床的联系不紧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明显匮乏[19]。

蒋跃文[18]认为中医院校应重视经典课程的开设,并保留其特有的专业体系。

不但不能压缩、还要提高各大经典课程的教学时数。

同时不同经典采取不同教学办法[1],如《内经》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可以课堂教学为主;《伤寒学》、《金匮要略》则可以采取病案讨论、床边教学等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