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的古今意义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
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
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
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
”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
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然而未满十年,却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就有七十人。
温病学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
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不与热相抟,势必孤也。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
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症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犹之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
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温病学-1 绪论
(3)证候表现: )证候表现: 突出邪热亢盛的证候特点 突出邪热亢盛的证候特点 邪热亢盛 强调与伤寒的不同 热象重, 与伤寒的不同: 强调与伤寒的不同:热象重,易 伤津
(二)宋金元时代—成长阶段 宋金元时代 成长阶段
—突破了《伤寒论》的一些框框 突破了《伤寒论》 突破了
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1)主张灵活运用经方 ) (2)强调治疗热病应以寒凉药为主 )
2、理论上的新进展 、理论上的新进展
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明清时期 形成阶段
其主要的标志有: 其主要的标志有:
2、著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思想 、
(1)吴又可 )吴又可——《温疫论》 《温疫论》
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 本书成书于崇祯末年,为我国第一部温疫专著。其主 第一部温疫专著 要贡献如下: 要贡献如下:
杂气” 病 因:创“杂气” 说。 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流 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感染途径:邪自口鼻而入。 感染途径:邪自口鼻而入。 受邪部位:邪伏膜原。 受邪部位:邪伏膜原。 治 疗:以逐邪为第一要义。
2、版
重印了大批古代原著 新编了多种温病专著 出版了各类温病学教材
3、对温病学诊治理论的现代研究 、
卫气营血实质的研究 舌苔变化生理、 舌苔变化生理、病理学的研究 辨证分型规律的探讨 治法方药作用机制的实验室研究
4、大力开展对温病治法方药的研究 、
其主要贡献是专门系统阐述了湿热 病的因证脉治 论述较深刻, 因证脉治, 病的因证脉治,论述较深刻,辨证较 详尽,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 详尽,特别是对湿热之邪在上、中、 下三焦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下三焦的辨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丰 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温病学11
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疾病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医传统四诊中的热病诊断学科。
在临床实践中,温病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许多患者的病情都与热病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温病学的历史、基本理论、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一、温病学的历史温病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它以热病为主,系统地总结了热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和诊治方法,并将热病分为少阳病、阳明病、太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和太阴病六个类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病学逐渐得到了发展,不断吸收和融合了其他医学理论和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
二、温病学的基本理论1、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温病学是一门研究急性热病的学科,温病包括外感性发热、中暑、疟疾、肝热、痈疽等各种热性疾病。
温病学的诊治原则是以“扶正祛邪”为根本,以辨证论治为主要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同时结合针灸、气功等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所有的热病起因都是外邪侵袭、内伤机能失调或情志过度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热邪与正气的关系中医认为,人体有正气与邪气之分。
人体的正气是指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和生命力,而邪气则是指外来病原体和内在病因影响机体的健康。
在温病学中,温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就是正气与热邪的博弈。
当外邪侵入人体时,正气就会与之进行斗争,通过各种途径来清除外邪并恢复机体的健康。
因此,温病治疗的关键是要保持和增强人体的正气,让其抗拒病邪、扶持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温邪的病机中医认为,温病是由外邪侵犯人体所致的急性疾病,其病机主要表现为正邪相争,由热邪致使人体发热、汗出、口干、咽痛、头痛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疾病的病机来进行辨证论治,适时清除邪气,恢复机体的健康。
三、温病学的诊断与治疗1、温病的诊断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望:对病人的肌肤、舌苔、泪流等进行观察,从颜色、形态、润度等方面判断病情。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热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热病学阶段:古代医家首先提出了热病的概念,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都有涉及热病的记载,这标志着温病学的起步阶段。
2. 温病学形成阶段:在唐、宋两代,随着对热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温病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温病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3. 温病学发展阶段:明清时期,温病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温病学家们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诊断方法,如《温病条辨》等。
4. 温病学现代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现代温病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如辨证施治、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总之,温病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逐步深入研究热病本质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温病学原著的理论及指导意义
温病学原著的理论及指导意义温病学原著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一起构成中医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的基础。
我们当中有些人认为,当前主流是创新,古典文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以为创新首先是中医的创新,并不是将中医变成现代医学。
如果承认这个前提,就会认识到中医要创新,首先要有深广、坚实的中医基础,再适当地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才可能有所成就。
要有深广、坚实的中医基础,四部原著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上述四部原著之中,温病学最为年轻,并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
可以这样认为:“中医药学是伟大的宝库,而温病学原著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在根据笔者几十年温病学教学及长期临床实践的体会,来说明温病学原著的指导意义。
一、学习(一)温病的范畴和病种温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可概括两大类(即湿热类和温热类)以及十余种乃至数十种具体疾病。
面对温病临床,首先是温病的种类问题。
因为不同病种,有不同的病因病机以及发生发展规律。
对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那么清楚。
因此遇到一种外感病,尤其是少见外感病的出现,对它的范畴问题就会出现不同认识,甚至引起争论。
“非典”的出现就是这样,当时对“非典”的中医归属,就提出不下十余种。
实际上在温病学原著中,对于温病病种,早有明确的记载。
例如争论的焦点之一:温病与温疫的关系问题,《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就有明确记载:“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吴鞠通指出了9种代表性温病病种,其中包括温疫。
可见在整个温病这个大范畴中,包括“温疫”在内。
换句话说,温疫就是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温热病(但温疫与瘟疫有别,后者泛指流行病,包括热疫与寒疫在内)。
非典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是关于湿热与温热问题。
有人认为非典属湿温,也有人认为是温热。
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这是对以风温为代表的新感温病的典型发生发展规律的描述。
温病学_精品文档
温病学一、绪论1.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内经》中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3. 刘河间在热病的治疗方面大胆地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
4. 王履(安道)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认为伤寒和温病的发病机制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因而主张对温病的治疗应当以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
(标志温病开始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二、温病的概念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的特点1.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物质,通过皮毛、口鼻等途径从外而侵入人体 ②温邪具有阳热性质。
特定的侵犯部位。
2. 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传染:指疾病在人群中的相互感染3.病程发展的阶段性4.临床表现的特殊性①起病急,传变快 ②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③易化燥伤阴 ④易内陷生变 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而无明显里热表现的一类温病。
伏邪温病: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瘟疫: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病种。
温毒 ①病名。
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
②病因。
温热毒邪。
温病与伤寒: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平列于狭义伤寒三、温病病因与发病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特性:①从外侵袭人体,多由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②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 ③温热性质显著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比较四、温病的辨证理论1.卫气营血辨证2.三焦辨证五、温病的常用诊法(一)辨舌验齿1.辨舌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体正,红活而泽(1)辨舌苔:舌苔是胃气熏蒸于舌面而形成(阳气+浊气+津液)。
舌苔变化过程:白——黑(火极似水)白苔:1)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温邪客于肺卫;2)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表邪未解,津液已伤;3)苔白厚而粘腻——湿与热搏,浊邪上泛;4)苔白厚而干燥——胃燥津伤,脾湿未化;5)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邪热被气分湿浊阻滞,不能外达,而被逼入荫、营阴);6)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湿热秽浊,郁闭膜原;多见于湿热性质瘟疫7)白苔如碱状——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8)白砂苔——邪热迅速化燥入胃;9)白霉苔——秽浊偏盛,胃气衰败。
温病学的古今应用
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
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 于当时反动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 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民党采取取缔消灭中医的政策, 祖国医学倍受摧残,温病学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
1.广泛运用,成就卓著:
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并取得显著疗 效。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 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经验迅速在全国各地 推广,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扭转了许多人头脑中存 在的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不能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错误认 识,而且吸引了许多西医界人士的重视和研究中医温病学。 四十多年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脑、乙脑、流行性 出血热,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肠伤寒、钩端螺 旋体病,肺炎,急性胆道感染,败血症等急性传染病及急 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这些疾病的辨 证分型,治疗规律,进行了总结。
1、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 (1)明代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
病学内容 (2)明末吴又可编著《温疫论》,创立温疫辨证施治理论 (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燥致病
新理论,并倡温疫分三焦论治
2、清代四大温病学家的杰出成就: (1) 叶天士建立了温病因证脉治的独立体系 (2) 吴鞠通充实发展叶氏学说,丰富温病的证治内容 (3) 薛生白编撰专著,系统论述湿热病的因证脉治 (4) 王孟英汇集渚家之说,集温病学之大成
发展时期
• 萌芽时期 • 成长时期 • 形成时期 • 发展阶段
萌芽时期(战国—晋唐时期)
1.秦汉时代对温病学理论的初步认识: (主要见于《内经》、《难经》、《伤寒论》)
(1)对温病概念的认识:当时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是 伤寒中的一个类型,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温病学要点
温病学断代:战国~唐代:萌芽。
宋金元:成长。
明清: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新进展。
“温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温病四大家及贡献: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疫病专著。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四大贡献。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吴鞠通:《温病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
温病: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课件)特点:1、具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理演变有一定规律性:卫气分以机能失调为主;营血分以实质性损害为主。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范围:外感热病中除了风寒性质以外的疾病。
分类:病邪性质:温热、湿热。
发病类型:新感、伏邪。
新感: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的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如风温、秋燥。
伏邪:感受外邪后未立刻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才发病的温病,初起即病发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如春温,伏暑。
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
温毒:因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了具有一般急性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略)卫气营血的病理要点、临床表现。
卫分证: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发热与恶寒并见,口微渴。
气分证:邪正剧争,热炽阴伤。
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营分证: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身热夜甚、时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绛红。
血分证:动血耗血,郁热内阻。
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
病理要点:血络瘀滞炽热伤阴温邪气机郁闭痰热互结舌紫晦而干:又名猪肝舌,其色如猪肝状。
为肝肾阴竭之征象。
温病见此舌象主病情危重,预后多不良。
舌焦紫起刺:又称杨梅舌,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
温病学
温病学第一章绪论一、温病学的定义和地位定义: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二、温病学发展概况(一)战国至唐代—萌芽阶段1、《内经》中已提出温病的病名(二)宋金元--成长阶段(1)宋代朱肱主张灵活应用经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加入寒凉清热药物(2)刘河间强调热病治疗应以寒凉为主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立新法--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应以辛凉清下为治温热病之大法,法当表里双解制新方--双解散、防风通圣散(3)王安道《医经溯回集》①温病不得混称伤寒②温病为里热外发,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③治疗以清里热为主,解表次之吴鞠通称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三)明清时期--形成阶段1.吴又可⑴编写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温疫论》⑵提出温疫的病因为疠气⑶强调温疫的传染性和流行性⑷分析温疫的传变规律⑸提出了治疗温疫的原则:为温病邪伏膜原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2.叶天士——《温热论》(1)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2)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体系(3)论述了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在温病诊断上的应用(4)制定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大法3、薛生白——《湿热病篇》(1)湿热病的成因是太阴内伤在先,复感时令之湿,内外合邪所致。
“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在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2)湿热病以阳明、太阴病变为中心。
(3)湿热之邪侵入途径: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4、吴鞠通——《温病条辨》(1)倡导三焦辨证(2)采拾叶案,确立方5、王孟英——《温热经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1)提出“暑多夹湿”(2)制定王氏清暑益气汤6.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7.陈平伯——《外感温热篇》8.余师愚——《疫疹一得》9.1011.12.(四)新中国成立前后--提高阶段第二章温病的概念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
如何学好温病学温病学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作为中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于一个中医药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学好温病学对于诊断、治疗和预防温病有着极大的意义。
--前论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治疗、预防方法的临床基础学科,其研究目的是诊断温病、治疗温病、预防温病,研究的内容有基础温病学、临床温病学、经典温病学和实验温病学等。
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在民间就有吃梨的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惊蛰后,万物复苏,昆虫和细菌都开始活跃,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咳嗽、咳痰。
加上冬天吃辛热食品较多,积郁的热毒在惊蛰后要往外发散,吃些甘凉的东西可以滋阴。
梨,性寒、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且含丰富的果酸、维生素等。
所以,惊蛰时节吃梨很有必要。
温病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温邪引起,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它的范围包括多种传染性疾病、部分感染性疾病、一些具有温病特点的非传染性疾病(如季节性传染病,还有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与其他三大中医经典相比,温病学有成熟晚、医家和专著多、活力强、是唯一的白话文经典、医学创新意识强、团队精神启发多等特点。
对于温病,它有天然的创新性,且较活跃,而伤寒学派则传承经典多过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相对较保守。
而温病学作为一门新的专门独立学科,其形成是在明清时期。
在这一阶段以明吴又可《温疫论》和清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等温病学家及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温病学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头脑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将清热解毒药等同于西医的抗生素,温病等同于西医的传染病,错误理解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大多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能够“驱邪”,如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板蓝根等,但相比于西医的抗生素,这类型清热解毒药还具有“扶正”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它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没有抗生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副作用,而且能调动起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学知识点新
《温病学》知识点绪论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二、温病学的性质、学科地位。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
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专门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于医学著作中。
(2)此期对温病有一定认识,理论朴素,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
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1)此期特点:理法方药有重大发展,逐渐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基础。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宋〃韩祇和、庞安时、朱肱:提出灵活运用经方。
金〃刘河间:首先提出治疗热病初起以寒凉清热为主,为“寒凉派”之鼻祖,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
元〃王安道:首先明确区别伤寒与温病,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
3.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此期特点: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创造性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独立学科。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首创“疫气”说,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创立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阐明温病发生发展机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
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做出了贡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俱备温病专著。
倡导温病三焦辨证纲领,规范了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温病学家的论述为纬,参以经验,著成《温热经纬》,“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之著。
其他: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为第一部风温专著。
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柳宝怡《温热逢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3)温病学说形成的标志。
温病病因学说新概念的建立。
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新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温病学在古今的应用
剂型改进:由于麻杏石甘 汤存在煎制麻烦、使用和 携带不方便、服用剂量大、 不易保存等缺点,故已将 其改制成煮剂、散剂、合 剂、口服液、颗粒剂、滴 丸、栓剂、微丸、灌肠液、 软胶囊等多种剂型,以更 适于临床应用。
其治疗的病证大多属于湿热证,涵盖了 温病(以湿热病、暑热病、湿热夹湿病 为主)及与其相关的临床各科疾病。
甘露消毒丹的临床应用颇为广泛,经过 历代医家对次方进行研究和临床实践, 在临床上不拘泥于古方限制,灵活加减 运用,使甘露消毒丹从临证祛湿之剂, 发展为可治疗内、外、妇、儿、传染等 各科疾病之方,在这些疾病过程中出现 湿热之性、毒邪内蕴者,根据具体情况 可用本方加减,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 原则。
3.承气汤方的研究
泻下热结、祛达外邪,是 外感热病中祛邪的重要途 径之一。承气汤方因其药 力峻猛,力专效宏,被广 泛用于外感热病危急病症 的治疗并收到较好效果。 目前的研究,仍以急腹症 的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 急性肾衰竭以及肺部急性 感染等方面为主。
4.甘露消毒丹的研究
甘露消毒丹为《温热经纬》中方,具有 清热化湿、解毒、宣通气机等功用,是 治疗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 的著名方剂。
产于国家保护动物,近代以
牛 角
来多用水牛角代之。
近年来一些医家在辩证和辨病相结 合的基础上,突破古人多用于外感 病症的局限,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 内伤杂病。
实验研究发现犀角地黄汤具有解热、 抗炎及抗内毒素、调节免疫功能、 保护组织脏腑和抗病原微生物等作 用。
总结
虽然时代变迁,疾病有异,但是,外感热病 最基本的病理反应,如发热、口渴、汗出、 头痛、舌质红、苔色黄或厚腻等症状是不变 的。因此,方证的存在不随疾病种类或时间、 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如吴鞠通时代有翘荷汤 证,吴氏自注云:“清窍不利,如耳鸣目赤, 龈胀咽痛之类”。现在临床只要见到因“燥 胜则干”导致郁火上升的翘荷汤证,如咽痛、 龈肿、目赤等,即可用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篇
• 附篇名著选为明清温病学家叶天士、 薛生白和吴鞠通的代表医著,对深入 了解温病学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参考 价值。
• 学习任务:阅读医著医案,便于在临 床上有效的治疗疾病。
古代
• 发展简史:萌芽时期
•
成长时期
•
形成时期
萌芽时期
• 战国—晋唐 • 1、秦汉时期对温病学有初步的认识 • 2、晋唐时代对温病病因的探索和防止方剂
的创制 • 概括此期: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防
治有了初步的认识;概念上隶属于伤寒; 对温病的简单认识但缺乏系统条理。
成长时期
• 两宋金元 • 1、治疗上的新突破 • 2、理论上的新进展 • 概括此期: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
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主 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 为主,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气血制方 用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论
• 内容:认识和处理温病的理论基 础,属基本理论 。
• 学习任务:熟知温病的起源,流 派以及发展历史。便于各论更好 的学习。
各论
• 阐述四时温病的概念源流、病因病机、 诊 断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及各类温 病的主要证治和临床运用指导,为总 论内容的具体应用。
• 学习任务:理解四时温病的内容,其 发病机制、诊断要点,以及最后的辩 证治疗。
热病的总称,学术上自成体系;④确立卫 气营血和三角辩证的温病学理论体系;⑤ 丰富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近代
• 继续发展提高时期 • 建国以来 • 1、广泛应用,成就卓越 • 2、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 3、结合实验获得成果 • 4、治疗方药不断丰富 • 5、文献整理取得成绩
我眼中温病的古今意义
温病学的古今意义
中医学(中医方向) 2010511051 马榕
1、概括: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 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学科。认识和防治 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 紧密结合的学科。 2、学科地位:温病属于急性外感热病,临 床上的常见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现代温病学内容:总论、各论、附篇。
形成时期
• 明清 • 这一阶段,以吴又可《瘟疫论》和清叶天
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 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 温病学家及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 理法方药形成完整的体系,形成新的专门 独立学科----温病学。
• 概括明清时期:①创“新感温病”之说, 丰富发展了温病学内容;②提出疠气学说, 在病因学上一大进步; ③以温病作为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