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盐桥(选修4预习)

合集下载

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 G (+)
Zn
Pt
G
(-)
Zn
盐桥
(+)
C
FeCl3 溶液
ZnCl2溶液
FeCl3溶液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Pt或C):2Fe3++2e-=2Fe2+(还原反应)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Cu+2Ag+ = Cu2++2Ag
设计成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装 置。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A_g_+_+__e_-__=__A_g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___C__u_-_2_e_-__=_C__u_2+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负__(C__u_)_电极流向
_正__(_A__g_) _电极。
强调:原电池的设计
利用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设 计一个单液原电池,一个双液原电池(使用盐 桥),画出原电池的示意图,并写出电极反应。
二、原电池的发展 1. 单液单池原电池 单液单池的缺点:
A
Zn
Cu
1.效率不高(有热量损失) 2.电流不稳定(短时间内衰减)
CuSO4
3.外电路断开仍在反应。
问题在哪儿? 如何改进?
Zn与CuSO4接触 使Zn与CuSO4分开
二、原电池的发展
2.双液双池原电池
盐桥:装有饱和KCl溶液和琼 脂制成的胶冻(胶冻的作用 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I:向B杯内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微安表指针偏转;
II: 若改向B烧杯中滴加40%NaOH溶液,发现微安表
指针与(I)实验的反向偏转。

选修四-原电池原理-(带详细动态图)

选修四-原电池原理-(带详细动态图)
个隔离1的.烧半杯电池中通加过什么溶液?
盐桥连接起来。
Cu 不与锌反应的溶液,一般 加金属对应的可溶盐溶液。
Zn2+
2.安培表指针会偏转
吗?为什么?现在呢?
SO42-
Zn2+ ZnSO4溶液
S- O42 H2SO4溶液
3.怎样构成闭合回路? 4.两种相比,有何不同?
盐桥:通使 K+和Cl-在盐桥中能移动) 10
3
知识引入
*电化学反应过程: 1、产生电流的反应(是自发的,向外
出送能量)---原原电池池
2、借助电流而发生的反应(由外界输 入的能量推动)---电解池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够判断电极,并书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实验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会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些实验和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增强探索化学 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正极负极判断多为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多为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多为活泼金属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离子流向阴离子流向阳离子流向判断右边原电池的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大家好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一课时)
2
知识回顾
*电化学: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
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科学。
重点:熟练判断电极,并书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盐桥的作用
5
自主预习
1、原电池的概念? 2、原电池的实质? 3、以(单液)铜锌原电池为例,思考原电池 的反应原理?及存在的不足? 4、什么是半电池形式(双液)的原电池? 5、盐桥的构成?作用?

苏教版选修4“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修4“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原反应 : 2 H + 2 e 一 = H T, 铜棒表面 冒
气泡 。电子从锌棒流向铜棒 , 故电流表指针 发生偏转 , 溶
液 中 阳离子 向正极 移动 , 阴离 子 向负 极移动 , 形 成闭合
回路 。 设计意 图: 通过复习 以稀硫酸为介质 的 C u — z n 原 电 池, 迅速唤醒 已学知识 。
了学生 的问题 意识 、 动手能力 。 二、 教 学 目标
1 . 知 识 与 技 能
[ 知识 回顾 ] 播 放水果 电池 视频 , 视频 中用 1 2 8 0瓣
的橙子给手机充 电 , 场面非常震撼 。
[ 教师 ]同学 们 ,刚才 的视频 中蕴藏着什 么化学原
理 ?
f 学生 回答 ] 原 电池原理 。
还 原 反 应设 计 原 电池 、
关键词 : 单液原 电池: 盐桥 : 双液原 电池 : 优化设计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0 5 4 6 ( 2 0 1 3 ) 0 4 — 0 6 2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0 0 8 — 0 5 4 6 . 2 0 1 3 . 0 4 . 0 2 7

教学设计 ・
苏教 版选修 4“ 原 电池工作原 理" 教 学 设计
步 月华 李胜 荣
( 江苏省丹 阳高级 中学 江 苏 丹 阳 2 1 2 3 0 0 ) 摘要 : 以“ 水果电池” 视频 引入 . 复习单液原 电池工作原理, 根据反应 “ Z n + C u “ = Z n z + C u ” 学生 自主设计单液原 电池 . 通过观 察 实验现 象发现 问题 , 学生提 出疑 问, 师 生共 同讨论 , 找到解决方法—— 架设盐桥 。最后学 以致用 , 根据 自发进行 的氧化

盐桥的工作原理

盐桥的工作原理

盐桥的工作原理盐桥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在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盐桥的工作原理是指盐桥在化学反应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中起到的作用机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盐桥的工作原理,包括盐桥的定义、形成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盐桥的定义。

盐桥是指两个带电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相互作用形成的连接。

在生物体系中,盐桥通常是指两个带电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化学反应中,盐桥也可以是指两个带电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在溶液中形成的离子键。

盐桥的形成过程通常涉及带电离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当两个带电离子之间的电荷互相吸引时,它们会靠近彼此并形成盐桥。

在生物体系中,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中,带电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盐桥来稳定蛋白质的结构。

在化学反应中,盐桥的形成也可以通过离子键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盐桥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定分子结构,二是促进化学反应。

在生物体系中,盐桥可以通过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在化学反应中,盐桥可以通过促进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因此,盐桥在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生物化学中,盐桥可以通过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维持蛋白质的功能。

比如在酶的催化过程中,盐桥可以通过稳定酶的活性位点来促进催化反应的进行。

在有机化学中,盐桥也可以通过稳定分子的空间结构来影响分子的化学性质。

比如在有机合成中,盐桥可以通过稳定反应中间体的结构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总之,盐桥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在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盐桥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盐桥的定义、形成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通过对盐桥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生物体系中的相互作用,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课件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2)实质:利用能自发进行的__氧__化__还__原___反应把化学能 转化为电能。
知识衔接
分析下图装置的工作原理,回答问题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鸭仔无娘也长大,几多白手也成家。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要点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例如: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 H2的速率加快。 2.寻求和制造干电池和蓄电池等化学电源 3.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例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 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根据电极现象判断 出a是负极,b是正极,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 a>b。
负极
盐桥
正极
(2)电路中电子、离子移动方向
电子流向: 锌极产生→导线→铜极 负极产生→导线→正极
离子流向:
Zn A
Cu
ZnSO4 CuSO4
盐桥中阴离子→锌极;阳离子→铜极
负负移、正正移
(3)盐桥的作用:
Cl-向锌盐方向移动,K+向 铜盐方向移动,使Zn盐和Cu盐 溶液一直保持电中性,从而使 电子不断从Zn极流向Cu极。
学习目标: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2.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能书写原电池的电极、电池反应方程式。
知识回顾: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电子(或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 表现为化合价的变化。
一、原电池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和实质 (1)概念:将__化__学__能___转化为__电__能___的装置。

原电池中的盐桥的作用与反应本质

原电池中的盐桥的作用与反应本质

认识原电池中的“桥”一、盐桥的构成与原理:盐桥里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而且不与两池中电解质反应,教材中常使用装有饱和KCl 琼脂溶胶的U形管,离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这样溶液是不致流出来的。

用作盐桥的溶液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阴阳离子的迁移速度相近;盐桥溶液的浓度要大;盐桥溶液不与溶液发生反应或不干扰测定。

盐桥作用的基本原理是:由于盐桥中电解质的浓度很高, 两个新界面上的扩散作用主要来自盐桥, 故两个新界面上产生的液接电位稳定。

又由于盐桥中正负离子的迁移速度差不多相等, 故两个新界面上产生的液接电位方向相反、数值几乎相等, 从而使液接电位减至最小以至接近消除。

常用的盐桥溶液有:饱和氯化钾溶液、4.2mol/LKCl、0.1mol/LLiAc和0.1mol/LKNO3等。

二、盐桥的作用:盐桥起到了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电中性的作用,又不使两边溶液混合。

盐桥是怎样构成原电池中的电池通路的呢?Zn棒失去电子成为Zn2+进入溶液中,使ZnSO4溶液中Zn2+过多,即正电荷增多,溶液带正电荷。

Cu2+获得电子沉积为Cu,溶液中Cu2+过少,SO42-过多,即负电荷增多,溶液带负电荷。

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将阻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

盐桥的存在,其中Cl-向ZnSO4溶液迁移,K+向CuSO4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

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电流通路,盐桥既可沟通两方溶液,又能阻止反应物的直接接触。

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否则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减少了Cu2+而带上了负电。

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

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保持电中性就是化学原电池的盐桥起到电荷“桥梁”的作用,保持两边的电荷平衡以防止两边因为电荷不平衡(一边失去电子,一边得到电子造成的)而阻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高二化学选修四 4-1&2双液原电池 化学电源

高二化学选修四 4-1&2双液原电池 化学电源

(2)、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放电过程:就是原电池原理 充电过程:就是电解池原理 阴极(接电源负极):还原反应
PbSO4(s)+2e-=Pb(s)+SO42-(aq) 阳极(接电源正极):氧化反应 2PbSO4(s)+2H2O(l)-2e-=PbO2(s)+4H+(aq)+SO42-(aq) 充电过程总反应: 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2PbSO4(s)+2H2O(l)
--8e-=CO 2-+7H O CH +10OH 4 3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电池内总的反应式 :
CH 4+2O2+2KOH=K2CO3+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 O CH4 KOH溶液 O2
减 少 污 染 节 约 资 源
2.将两极反应的电子得失数配平后,相加得到总反应 ,总反应减去一极反应即得到另一极反应;
3.负极失电子所得氧化产物和正极得电子所得还原产 物,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4价的C在酸性溶液中以 CO2形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以CO32-形式存在);
4.溶液中不存在O2-:在酸性溶液中它与H+结合成 H2O,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它与水结合成OH-。
x
2、一个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2+=Zn2+ +Cu, 该反应的的原电池正确组合是
C
A 正极 Zn B Cu C Cu D Fe
负极
电解质溶液
Cu
CuCl2

原电池中的盐桥的作用与反应本质

原电池中的盐桥的作用与反应本质

一、盐桥的构成与原理:盐桥里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而且不与两池中电解质反应,教材中常使用装有饱和KCl琼脂溶胶的U形管,离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这样溶液是不致流出来的。

用作盐桥的溶液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阴阳离子的迁移速度相近;盐桥溶液的浓度要大;盐桥溶液不与溶液发生反应或不干扰测定。

盐桥作用的基本原理是:由于盐桥中电解质的浓度很高, 两个新界面上的扩散作用主要来自盐桥, 故两个新界面上产生的液接电位稳定。

又由于盐桥中正负离子的迁移速度差不多相等, 故两个新界面上产生的液接电位方向相反、数值几乎相等, 从而使液接电位减至最小以至接近消除。

常用的盐桥溶液有:饱和氯化钾溶液、LKCl、LLiAc和LKNO3等。

二、盐桥的作用:盐桥起到了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电中性的作用,又不使两边溶液混合。

盐桥是怎样构成原电池中的电池通路的呢Zn棒失去电子成为Zn2+进入溶液中,使ZnSO4溶液中Zn2+过多,即正电荷增多,溶液带正电荷。

Cu2+获得电子沉积为Cu,溶液中Cu2+过少,SO42-过多,即负电荷增多,溶液带负电荷。

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将阻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

盐桥的存在,其中Cl-向ZnSO4溶液迁移,K+向CuSO4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

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电流通路,盐桥既可沟通两方溶液,又能阻止反应物的直接接触。

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否则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减少了Cu2+而带上了负电。

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

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保持电中性就是化学原电池的盐桥起到电荷“桥梁”的作用,保持两边的电荷平衡以防止两边因为电荷不平衡(一边失去电子,一边得到电子造成的)而阻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三、盐桥反应现象:1、检流计指针偏转(或小灯泡发光),说明有电流通过。

原电池中的盐桥的作用与反应本质(完整资料).doc

原电池中的盐桥的作用与反应本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认识原电池中的“桥”一、盐桥的构成与原理:盐桥里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而且不与两池中电解质反应,教材中常使用装有饱和KCl琼脂溶胶的U形管,离子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这样溶液是不致流出来的。

用作盐桥的溶液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阴阳离子的迁移速度相近;盐桥溶液的浓度要大;盐桥溶液不与溶液发生反应或不干扰测定。

盐桥作用的基本原理是:由于盐桥中电解质的浓度很高, 两个新界面上的扩散作用主要来自盐桥, 故两个新界面上产生的液接电位稳定。

又由于盐桥中正负离子的迁移速度差不多相等, 故两个新界面上产生的液接电位方向相反、数值几乎相等, 从而使液接电位减至最小以至接近消除。

常用的盐桥溶液有:饱和氯化钾溶液、4.2mol/LKCl、0.1mol/LLiAc和0.1mol/LKNO3等。

二、盐桥的作用:盐桥起到了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电中性的作用,又不使两边溶液混合。

盐桥是怎样构成原电池中的电池通路的呢?Zn棒失去电子成为Zn2+进入溶液中,使ZnSO4溶液中Zn2+过多,即正电荷增多,溶液带正电荷。

Cu2+获得电子沉积为Cu,溶液中Cu2+过少,SO42-过多,即负电荷增多,溶液带负电荷。

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将阻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

盐桥的存在,其中Cl-向ZnSO4溶液迁移,K+向CuSO4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

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电流通路,盐桥既可沟通两方溶液,又能阻止反应物的直接接触。

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否则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减少了Cu2+而带上了负电。

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

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保持电中性就是化学原电池的盐桥起到电荷“桥梁”的作用,保持两边的电荷平衡以防止两边因为电荷不平衡(一边失去电子,一边得到电子造成的)而阻碍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选修四原电池(第1课时)

选修四原电池(第1课时)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 体)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设计】 请根据反应 Zn+CuSO4=ZnSO4+Cu 设计一个单液原电池, 并进行实验。简述实验现象。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但不稳 定。两个电极上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如何才能得 到持续稳定的电流?
H2SO4
原电池
结论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而 原电池反应的结果导致产生了电流,故原电池 反应的本质就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相同条件下,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 决于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
原电池
书写半反应电极反应式。
原电池


将原电池反应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分开在两个不同区域内进行,再以适当的 方式连接起来,从而获得了稳定持续的电 流。
原电池
[探究实验] 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 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然后分别浸入盛有 硫酸锌和稀硫酸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浓度相同) 的烧杯中,中间用一盐桥连接,观察并比较产生 电流强度的大小。
CuSO4 溶液
原电池
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成 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
原电池
1、盐桥的作用:Cl-向锌 极方向移动,K+向铜极方 向移动,使Zn盐和Cu盐 溶液一直保持电中性, 从而使电子不断从Zn 极流向Cu极。
2、导线传递电子,沟通 外电路;而盐桥则传递正 负离子,沟通内电路。 盐 桥保持溶液电中性,使两 3、此原电池的优点: 个烧杯中的溶液连成一个 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通路。

双液原电池工作原理盐桥.doc

双液原电池工作原理盐桥.doc

双液一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理与装置关系的回顾与分析能否分析总结其工作原理和构成基于上述形成原理的原电池条件设备呢?形成条件1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具有不同活性形式的电极电位差)2电解液(例如溶液中,离子电导率三。

闭环(连续稳定电流)锌铜原电池的缺陷电池极化主要原因是表面有许多氢气泡铜电极,将铜电极与稀硫酸,从而增加了电池和使电池通电水流不畅。

这种作用称为极化。

因为它是一个单一的液体电池,不可能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反应。

氢离子仍然可以在锌片上获得电子从化学反应看氧化还原反应盐桥盐桥的运用突破了以往只能直接使用的思维方式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会导致电子转移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不同地区。

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连续稳定地产生电流的原电池为实践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次电池原理。

可逆原电池电动势1电极与电极间电位差的产生电解质溶液界面2接触电位差当电子的功(φE)为电子是不同的当两种金属之间没有净的电子转移时,就没有电子转移它们之间没有净电子转移建立了双电层,并计算了双电层的电势双电层的差别是接触电势区别,用φ接触表示。

φ接触∞φe,1-φ是的,二三。

液结电位差两个液相之间的电位差就是液体结电位差,用展开式表示φ。

普通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联系与区别原电池反应[例1]从理论上讲,不能被设计成一级反应的化学反应单元格为()A、CH4(g)+2O(g)==CO2(g)+2H2O(l)△H<0B、HNO3(aq)+NaOH(aq)==NaNO3(aq)+H2O(l)△H <0C.2H(g)+O(g)==2HO(l)△H<0422D.2FeCl3(aq)+Fe(s)==3FeCl3(aq)△H<0 [例2]下列哪种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例3]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能,还与电解液有关解决方案-3+A.原电池由铝、铜和稀硫酸组成。

这个负极反应式为al-3e=al-+B.使用镁、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原电池Al-3e=Al3-2+原电池由铁、铜和三氯化铁溶液组成。

(完整版)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盐桥ppt

(完整版)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盐桥ppt
铜锌原电池:
正极电解 正极材料 质
Zn ZnSO4
CuSO4 Cu
1、根据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
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
2、根据两极材料判断:
负极:活泼性较强金属
正极:活泼型较弱金属 或非金属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 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
阳离子移向正极 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反应来判断: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根据现象判断: 负极:质量减少、溶解的一极 正极:质量增加、放出气体的一极
伽伐尼(1737~1798)
伏打(1745~1827)
化学能
电能
CuSO溶液
(1)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 ②金属和非金属 ③金属和化合物 ④惰性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内部条件: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Zn Cu Fe Cu Zn Zn Fe Cu Zn Cu
SO42-
K+
K+
SO42-
SO42-






①盐桥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②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使原电池能够产生稳定的、持续的电流。
用盐桥沟通两个半电池的原电池。
两个半电池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 反应。
失电子,沿导线传递
I
外电路
负极
阳离子 阴离子
盐桥
电解质 溶液
正极
阳离子
内电路
负极材料 负极电解 质
CuSO溶液
含有琼胶的KCl饱和溶液(若电解质与 KCl反应,则用NH4NO3溶液)

双液原电池工作原理

双液原电池工作原理

双液原电池工作原理
双液原电池是一种将两种液体作为电极和电解质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基于两种液体中化学反应的产生和电荷的转移。

双液原电池通常由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和一个电解质组成。

阳极和阴极分别由不同的液体组成。

在双液原电池中,阴极液体和阳极液体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阴极液体中的还原反应会导致电子的释放,而阳极液体中的氧化反应会导致电子的吸收。

当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时,电子就会从阴极流动到阳极,完成电路中的电流传输。

这种电子流动的过程是通过外部电路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建立的。

在阴极和阳极液体之间还存在一个电解质,它起到了导电和维持反应的离子平衡的作用。

电解质中的离子会在电解质中运动,维持电路的连通。

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示意图来解释:
(示意图)
总之,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两种液体中的化学反应和电子的转移。

这种电子流动在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实现了能量转化和储存的功能。

盐桥的工作原理

盐桥的工作原理

盐桥的工作原理
盐桥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结构,它在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盐桥的工作原理是指它是如何在分子间起到连接作用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盐桥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盐桥是如何形成的。

盐桥是由离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通
常是由带正电荷的氢离子与带负电荷的氧离子或氮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会形成一个稳定的连接,从而使分子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间排列和结构。

盐桥的工作原理主要体现在它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在生物大
分子中,如蛋白质和核酸,盐桥可以起到连接不同分子链的作用,从而维持分子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完整性。

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中,盐桥可以帮助蛋白质保持特定的构象,从而影响其功能和活性。

另外,盐桥还可以影响分子的溶解性和溶解度。

在溶液中,盐桥的形成会影响
分子的空间排列和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分子的溶解性和溶解度。

这对于药物的研发和生物大分子的溶解和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盐桥还可以影响分子的电荷分布和极性。

由于盐桥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
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它会影响分子的电荷分布和极性。

这对于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盐桥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结构,在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体现在它在分子间的连接作用、对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分子的溶解性、电荷分布和极性的影响上。

深入了解盐桥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药物研发和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与装置关系回顾简析
联系上述原电池的形成原理与装置,我们能否分析总结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形成条件是什么?
形成条件
1.氧化还原反应(如活性不同的电极,形成电势差)
2.电解质(如溶液中,离子导电)
3.闭合回路(持续稳定的电流)
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盐桥
锌铜原电池的缺陷
电池的极化作用
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铜极上很快就聚集了许多氢气泡,把铜极跟稀硫酸逐渐隔开,这样就增加了电池的阻,使电流不能畅通。

这种作用称为极化作用。

由于是单液电池,因而不可能彻底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开。

氢离子依然可以在锌片上得到电子
从盐桥使用重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
盐桥的使用突破了氧化剂、还原剂只有直接接触、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电子转移的思维定式
能使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得以实现。

为原电池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原电池原理的实用性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可逆原电池的电动势
1.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界面间电势差的产生
2.接触电势差
电子逸出功(φe)不同,逸出电子的数量不同
当两金属相间不再出现电子的净转移时,其间
建立了双电层,该双电层的电势差就是接触电势差,用φ接触表示。

φ接触∝φe,1-φe,2
3.液体接界电势差
两液相间形成的电势差即为液体接界电势差,以φ扩表示。

普通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CH4(g)+2O2(g)==CO2(g)+2H2O(l) △H<0
B.HNO3(aq)+NaOH(aq)==NaNO3(aq)+H2O(l) △H<0
C.2H2(g)+O2(g)==2H2O(l) △H<0
D.2FeCl3(aq)+Fe(s)==3FeCl3(aq) △H<0
【例2】
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例3】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例4】
一个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的原电池正确组合是( )
【例5】
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2Ag(s)+Cd2+(aq)=2Ag+(aq) +Cd(s)
B.Co2+(aq)+Cd(s)=Co(s)+Cd2+(aq)
C.2Ag+(aq)+Cd(s)=2Ag(s)+Cd2+(aq)
D.2Ag+(aq)+Co(s)=2Ag(s)+Co2+(aq)
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B.正极反应为:Ag++e-=Ag
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D.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例7】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 =Cu2+(aq)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
⑵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