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畜牧业规划十大关键词
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通用9篇)
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通用9篇) 一、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自“十三五”规划开始以来,我县畜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党中央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畜牧业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着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产业结构优化。
我们通过引导农民转变经营理念,加强技术培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在县域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科技创新驱动。
我们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和品质。
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品质安全提升。
我们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至上的原则,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农民收入增加。
我们通过推进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农民通过集体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方式参与养殖,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升了农民的素质和技术能力。
二、县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根据党中央和政府的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我县畜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如下:一、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和设备,推动畜禽养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同时,加强新品种培育和畜禽养殖线的研发,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畜牧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同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科研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三、加强环境保护。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畜牧养殖环境的监管和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建设生态畜牧示范区。
四、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提质增效。
五、推动深度融合。
加强畜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
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一、工作目标和任务为推进县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十三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1)畜牧业总体目标:通过技术改良和资源整合,提高畜群品质和育种水平,全面提高畜牧业水平,实现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2)肉牛产业目标:加强种源改良、补栏建设和饲养管理,增加肉牛数量及规模,提高肉牛养殖效益;(3)奶牛产业目标:提高奶牛品种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奶牛养殖效益;(4)生猪产业目标:推进标准化养殖,提高生猪养殖环境和饲料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疫病防治;(5)禽类产业目标:完善禽类养殖区及相关设施,提高禽类养殖管理水平,增加质量优良的禽蛋产量。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十三五期间,我县畜牧业坚持走中西部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路线,全力推进畜禽生产、疫病防治、科研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取得了以下相关成果:(1)畜禽生产:兑现了十三五期间50万头肉牛养殖任务,目前全县已基本实现了对豫西早熟肉牛的全覆盖;同时实现了十三五期间7000头优质奶牛的新增养殖任务,全县现有优质奶牛达1.5万头;生猪饲喂技术实验室建成,有效的改善了生猪产业的生产环境和精细管理,目前养殖规模达到每年30万头;禽类产业发展速度快,全县已有6个区域养殖场全面完成整合,累计5000万元资金用于推广品种改良,新建禽蛋产业加工厂一座。
(2)疫病防治:全县加强了畜禽重要疫病预防接种工作,强化制度建设,肉牛养殖实现100%定点接种和登记备案;养猪业实现100%定期消毒,禽蛋产业实现全覆盖防疫接种。
(3)科研创新:充分利用县级畜牧科技园,加大畜禽疫病防控和育种研究力度,共建肉牛改良技术研究所一个,奶牛育种基地一个,实现了市级以上畜牧业技术攻关项目中8项成果转化。
(4)产业转型升级:为了进一步推动家禽业的发展,引入先进饲料和环保设备,实现了全县禽类养殖从散养向集群化、标准化、环保化转型的目标;同时,发挥农民网上销售渠道的作用,助力畜禽业向数字化转型。
XX县“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XX县“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XX县在过去五年中,在正确的领导下,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畜牧业得到了质的飞跃,为地方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菜篮子工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过去的五年中,全县未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及区域重大动物疫情事件。
下面是“十三五”期间的工作回顾:一、我县畜牧发展现状一)畜牧业发展现状XX县是全市畜牧发展大县,畜牧经济是我县农业经济五大支柱之一。
近年来,我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畜牧养殖与环保理并重的环保理念,按照“抓好生猪生产、巩固牛存栏,着重发展禽类养殖”为总体思路,引导全县畜牧业树立工业化管理思维,以“五化”为标准,全面开展提质增效、升级上档,以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十三五”工作回顾1.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2.积极争取生猪活体储备项目3.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全面提升4.优良品种覆盖率进一步提高5.圆满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任务6.动物及动物产品监管到位二、存在的问题本县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2.农民养殖意识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3.畜产品深加工不足4.畜产品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三、畜牧发展“十四五”规划1.指导思想在新的十四五时期,我县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贯彻落实畜牧养殖与环保理并重的环保理念,以“抓好生猪生产、巩固牛存栏,着重发展禽类养殖”为总体思路,引导全县畜牧业树立工业化管理思维,以“五化”为标准,全面开展提质增效、升级上档,以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2.畜牧业总体布局在新的十四五时期,我县将继续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民养殖意识和技术水平的培训,加大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化的力度,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畜牧发展目标在新的十四五时期,我县将努力实现以下畜牧发展目标:1.畜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达到70%3.农民养殖意识和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4.畜产品深加工率达到50%5.畜产品市场化程度达到80%四、畜牧发展方向在新的十四五时期,我县将继续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民养殖意识和技术水平的培训,加大畜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化的力度,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一、工作目标和任务县畜牧业十三五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构建可持续的畜牧业生态系统,提高畜牧业效益,并实现人、畜、环协调发展。
为此,县畜牧业部门制定了多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包括加强畜牧品种改良、优化畜牧业结构、推广现代化畜牧技术、加强畜禽防疫、加强畜牧业环保工作等。
二、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在十三五期间,县畜牧业部门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科技支撑、政策扶持”的发展思路,针对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多项新政策和新举措。
经过多年的努力,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畜禽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品质处于稳步提升状态,畜牧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同时,县畜牧业部门还积极推进畜产品加工,将畜牧业与旅游业、农业等产业进行深度结合,助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三、工作难点及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县畜牧业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例如,部分畜禽养殖场存在污染问题,环保工作仍需加强;部分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生产能力不足、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滞后,农民养殖积极性不高;部分乡镇畜禽养殖场纷争不断等。
四、工作质量和压力县畜牧业部门在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提高畜牧业效益,实现人、畜、环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压力巨大。
为确保畜牧业部门的工作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提高畜牧业生态环保意识和畜牧业与旅游、农业等产业的深度结合。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壮大技术支撑力量,提高畜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畜产品竞争力。
五、工作经验和教训在过去五年的工作中,县畜牧业部门紧紧围绕畜牧业现代化、环保、科技以及加强畜产品加工等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
其经验在于坚持科学规划,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教训则在于加强环保工作仍需更大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增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工作规划和展望在十四五的工作规划中,县畜牧业部门将继续加强畜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在加强环保和科技支撑的前提下,构建畜牧业清洁生态系统。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
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委员会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24-2024年)中制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
1.农业总产值:到2024年,农业总产值拟达到9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年均增长3.5%左右。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作物、果蔬、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效益,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重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
3.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加快农业机械化、农村电子商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5.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6.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7.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8.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进步、农产品增值等途径,提高农民在农村经济中的收入比重。
9.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在19亿吨以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0.农民职业素质提升: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
以上是"十三五"农业现代化主要指标的一些具体内容。
通过实现这些指标,中国的农业将迈向现代化,提高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09•【文号】农办牧〔2016〕43号•【施行日期】2016.1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农办牧〔2016〕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局(厅、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医兽局: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11月9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畜牧法》,制定本规划。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
近年来,按照“依法保护、科学利用”的原则,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着力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表1 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数量统计表畜种地方品种(个)国家级保护品种(个)省级保护品种(个)其他品种(个)猪90423216牛94214726羊101275222家禽175499729其他85203233合计545159260126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完善。
充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队伍,山西等14省(区、市)成立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为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完善原产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相结合、活体保种和遗传物质保存互为补充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
养殖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养殖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养殖业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畜禽水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进展,推动“猪、沼、果、渔”生态养殖工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
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展的需要以及XX县农业进展总体定位及概念规划,为进一步促进养殖业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特制定我县养殖业进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回顾〔一〕养殖业基本状况2021年,全县共出栏生猪8.9万头、存栏生猪4.6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47万头,出栏牛0.1万头,存栏牛0.42万头,出栏羊0.11万头、存栏羊0.31头,出笼家禽41.8万羽、存笼家禽41.9万羽,养蜜蜂箱数10430箱,年产蜂蜜102吨。
其中全县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专业户有3户,年出栏生猪1000到2000头的专业户25户;养牛专业户2户,养羊专业户13户,珍禽养殖户5户。
水产养殖总面积20300亩,水产品总产量为9600吨,渔业总产值965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3%。
特种水产总产量为6410吨,主要品种为大鲵、棘胸蛙、三文鱼、鲟鱼、螃蟹等。
其中大鲵规模养殖户14户,农户230余户,养殖规模8.3万余尾;棘胸蛙养殖户5户,规模3万只;三文鱼养殖基地2处,规模10万余尾;鲟鱼养殖规模8000余尾。
〔二〕进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产投入资金缺乏,包括政府、养殖户对养殖业的投入缺乏;生产中的服务技能不高,特别是村级协防员的服务技能有待提高;生产中防灾减灾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2、草地资源未能开发与利用,牛羊饲养总量偏小。
3、我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照旧严峻,防控工作任务繁重。
4、生态环境制约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爱惜和污染治理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养殖业污染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繁重。
6、常规水产业总体养殖水平较低,新技术应用少,养殖模式基本上处于单养形式,养殖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为四大家鱼。
XX县十三五畜牧业规划
XX县“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一、XX县“十三五”畜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88万吨、0.66万吨、1.31万吨,畜牧业产值突破10亿元,总增长31%,平均增速6.2%。
继续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畜牧产业化园区,力争到2020年全县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10-15个百分点,标准化存栏量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65%以上。
全面升级上档、提质增效,建立完善的可追溯制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XX县畜牧业总体布局全县畜牧业主要建设“一带一区六个基地”即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带;xx、xx奶牛养殖区;东南(XX)关中黑养殖基地;东以XX为中心、西以XXX为中心的肉鸡养殖基地;西南塬区肉牛繁育基地;X南、X村肉牛规模化养殖基地;XX奶山羊养殖基地;XXX农丰肉鸭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养殖业蓬勃发展。
三、重点建设项目生猪、肉牛、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肉牛杂交改良项目;冷冻精液及人工授精项目;肉鸡产业化生产项目;畜产品冷链加工物流项目。
四、建设内容以畜禽养殖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为发展起点,支持全县畜牧企业进行设备、管理、技术升级上档、提质增效,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引导畜牧企业走兼并、强强联合之路,共同进行园区打造与扩改建工作,推进养殖规模化进程,逐步缩小散养户比例,直至淘汰散养户;支持养殖场基础设施改扩建,推进畜牧养殖标准化;支持畜禽企业自行开展粪污综合治理,实行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养殖生态化,着手从审批开始,源头抓起;支持畜禽良种体系建设,推进畜禽良种化;支持畜牧龙头企业和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促进畜牧产业化、链条化发展。
通过畜牧业园区化、标准化建设,达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园区园林化、监管常态化。
XX县农业局2014年10月14日。
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进肉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推进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建设,优化产区布局,扩大规模养殖,促进种养结合,强化科技支撑,助力脱贫攻坚,着力推动肉牛、肉羊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X年,全区肉牛、肉羊饲养量分别为X.X万头、X.X万只,同比分别增长X.X%、X.X%,其中,存栏分别达X.X万头、X.X 万只,出栏分别达X.X万头、X.X万只;牛肉产量X.X吨,羊肉产量X.X吨,同比分别增长X.X%、X.X%;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X.X%;牛羊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X.X%。
目前,全区肉牛存栏X.X万头,肉羊存栏X.X万只。
(二)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着力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大力实施肉牛“见犊补母”,加快基础母牛扩群增量,产业聚集度显著提高;推进优质牧草种植,优质牧草种植面积X.X万亩,为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为抓手,着力提高肉牛、肉羊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全区养殖规模X头肉牛养殖场、X只肉羊养殖场X家,规模养殖数量X.X万只,规模化率X.X%。
肉牛、肉羊产业良种化程度稳步提高,肉牛“见犊补母”补贴项目顺利实施,肉牛基础母牛存栏达到X.X万头,肉羊基础母羊存栏X.X万只。
(三)牛羊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明显坚持供给与环保并重,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针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机制,全面推进牛羊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全区X家规模养殖场共建成粪污处理设施X家,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X%,建成X个有机肥生产线,周边养殖企业通过与有机肥厂签订销售协议全量消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X%。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养殖业用地严重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辖区大部分土地被划入禁养区。
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
畜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2022年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一份全面规划,即“畜牧业十五计划”。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计划的目标、重点任务以及2015年的远景目标规划。
一、畜牧业十五计划目标与重点任务(一)目标:1.大力推动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养殖业态。
通过加强饲草种植、改善饲料配方,提高畜禽的品质和养殖效益。
2.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加强畜禽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提高畜禽繁育技术。
3.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
推动畜牧业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减少养殖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4.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国内外信誉。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畜产品的认可度。
5.推动畜牧业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畜牧业的竞争力。
积极开展对外畜牧贸易合作,拓宽畜牧业产业链。
(二)重点任务:1.加大农牧结合力度,推动畜牧业与农业深度融合。
发展农田与畜禽养殖的融合模式,提高养殖废弃物的利用率。
2.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规范畜牧业生产行为。
制定和完善养殖标准,加强对畜牧业企业的监管。
3.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增加畜禽繁育技术攻关力度,推动科技成果与畜牧业实际需求的结合。
4.加大畜禽疫病防控力度,确保畜禽养殖安全。
加强对畜禽疫病的监测与防控,提高畜禽养殖的抗病能力。
5.推动畜禽养殖绿色环保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针对2022年畜牧业发展的全面规划,2015年被确定为重要的远景目标规划年。
以下是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重点内容:1.完成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养殖业态。
逐步推动畜牧业向精细化、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加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品质。
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
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治首先要做好卫生检疫工作,其二是尽量把清洁及消毒工作做到位,三是根据牛的具体症状采取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1]范伟兴,狄栋栋,田莉莉.当前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与措施的思考[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3):64~66. [2]王鼎盛,王建国,梁效成,等.2000-2010年甘肃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动态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26(3): 198~200.[3]王鼎盛,王建国,刘广宇,等.甘肃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与防控对策的研究[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2(2):21~23. [4]王功民,池丽娟,马世春,等.我国畜间布鲁氏茵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27(7):62~63.(收稿日期:2017-01-19)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2016年11月9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畜牧法》,制定本规划。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已发现地方品种545个,约占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总量的1/6。
近年来,按照“依法保护、科学利用”的原则,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着力强化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完善。
充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专家队伍,山西等14省(区、市)成立了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为深入开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县畜牧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方案
全县畜牧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方案一、“十二五”畜牧业发展情况“十二五”以来,我县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现代农业富民、能源化工强县、重大项目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推进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为主体的现代化畜牧业建设,通过抓规模、抓质量、抓效益、抓示范等措施,经过全县各级努力,以养牛、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截止2014年12月,全县牛存栏3.13万头、生猪13.5万头、羊子11.1万只、家禽30.7万羽,畜牧业产值达到4.5亿元,总结“十二五”前四年各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力转变养殖生产方式。
“十二五”以来,全县按照《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办法的通知》精神,以养牛、养猪为重点,按照“扩大养殖规模、转变养殖方式、提高养殖效益、发挥示范效应”的原则。
重点对规模养殖建设进行扶持,截止2014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各类规模养殖户148户,其中500-1000头规模养猪场34个,1000头规模养猪场17个;50-100头以上牛场47个、100头以上牛场(小区)21个;千只以上羊场20个,万只鸡场4个;发展史家畔乡湫峪沟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1个,赵雪红种公猪站1个;引进秦宝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县推广养殖秦宝牛,同时我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省级肉牛基地县和肉牛生产监测县,有力促进了我县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成功培育了赵雪红养殖场、五丰种养殖公司、顺天实验发展有限公司、姜家坪养牛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规模效益俱佳的养殖公司、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扩大我县养殖规模,转变养殖生产方式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优化饲草种植结构,不断提高饲草质量。
按照先贮草后养畜的原则,十二五以来,我县不断优化饲草种植结构,一是先后引进新饲玉12号、盛单216号等新品种饲草玉米,开展优质饲草种植推广项目建设,推广种植优质紫花苜蓿等系列措施,平均每年完成饲草种植5万亩,林草套种2万亩,为不断发展壮大的养殖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畜牧业和兽医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畜牧业和兽医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畜牧兽医业是关系到民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产业。
肉蛋奶是城乡居民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为贯彻落实有关规划精神,加快推进畜牧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构建生产科学高效、产品供给安全、产业绿色生态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力争畜牧业走在全国前列,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畜牧业有效克服了环境资源约束、市场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坚持优化产业结构与完善产业链相结合,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864.8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全省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到307.1万吨、193.1万吨、13.4万吨。
生猪产能恢复持续向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恢复到常年水平的83.8%和86.6%。
二是产业质量稳步提升。
全省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57.4%,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8家,获批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8家、肉牛核心育种场2家、国家蛋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1家。
饲料产能规模达2000万吨,屠宰能力在4500万头以上, 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三是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稳步提升。
全省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生鲜乳抽查合格率达到99%以上,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1年保持在100%,饲料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合格率达到97%以上,国家兽药残留监控、〃瘦肉精〃等违禁物质专项监测的总体合格率保 以内。
放心肉市场占有率达到98%,5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 件。
四是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设施装备配套率分 别达到75%以上和98.98%,大型规模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建成 38家区域性无害化处理厂,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0%以上,省畜 禽无害化处理信息监管平台成为全国无害化处理监管系统标杆。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 启动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 启动作者:暂无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第38期本刊讯(记者尚巾)以前母畜繁殖是先进行人工观察发情,再由配种员对发情母畜进行人工授精。
费时费力又不准确。
即便每天最多只配几头母畜,配种员也必须在岗。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则用一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的调控技术,实现母畜同期排卵、定时输精,使同期配种率达到95% 以上。
母畜产崽还能在白天。
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全国9 所科研院校和20 余家大型企业联合实施的这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 月27 日在北京启动。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理事长田见晖表示,此项目的核心,是对定时输精、妊娠诊断、分娩控制等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集成与示范,形成批次化生产技术体系。
“这项重大技术是用药物调控猪牛羊等母畜发情、排卵和配种时间,以实现畜群同期配种、同期分娩和批次化生产。
”据介绍,由于母畜发情、配种、分娩等行为在繁育场随时出现,不好掌握,繁育管理的无序状态增加了工作量和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为突破效益低下、疫病突出等瓶颈,欧美发达国家通过母畜同步繁殖调控技术,使技术与管理水平双重提高。
2016 年1 月,在田见晖教授组织下,全国20 多家科研院校和企业成立了全国母猪定时输精技术研究协作组,在前期研究中,选择了温氏和牧原等猪场进行批次化生产技术集成和示范。
研究发现,通过繁殖调控,饲养管理条件较好的猪场,240 至260 日龄后备母猪同期配种率基本达95%,可为不同周批次、不同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还促进了中国农业大学和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相关药物研发。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有关人士及与会专家表示,这一国家重点项目一旦成功推广应用,我国养猪业将会彻底步入全进全出的批次化生产轨道,从而实现工业化管理。
对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对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以下是对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 制定科学的养殖规划:制定全面的养殖规划,包括土地利用、畜牧品种选择、饲料供应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
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负荷。
2. 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加强畜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和抗病能力。
推广优质种畜资源和良好管理模式,提高养殖产出的品质和竞争力。
3. 加强疾病防控:加强畜牧业疫情监测与预警,提前发现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加强兽医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动物防疫技术水平,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4. 推动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溯源管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无害化。
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市场监管机制,增加消费者信任度。
5. 加大环保力度:加强畜牧业环境保护,控制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推广可持续的养殖模式,如有机养殖和集约化养殖,减少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
6. 提高畜牧业从业者素质:加强畜牧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畜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7. 加强政策支持: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加大对畜牧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补贴等经济支持,鼓励养殖户采用先进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总之,要实现中国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科学规划、技术创新、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只有全面提升畜牧业的品质和竞争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畜产品的需求。
关于加快推进伊犁州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展对策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3,2021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现代畜禽种业提升项目(2021XM 19)关于加快推进伊犁州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夏春芳1,程黎明2,闫向民3,高 亮1(1.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835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总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9;3.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1)摘 要:“十三五”期间,伊犁州直畜牧业持续稳步发展,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对伊犁乃至整个新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保障食物供应及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析并阐明了伊犁州直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伊犁州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伊犁州直;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Somesuggestionsonac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highqualityanimalhusbandryinYiliPrefectureXIAChunfang1,CHENGLiming2,YANXiangmin3,GAOLiang1(1.Yil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Yining835000,China;2.TheAnimalHusbandryStation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Urumqi830009,China;3.AnimalHusbandryResearchInstitute,XinjiangAcademyofAnimalSciences,Urumqi830001,China)Abstract:Duringthe13thFive YearPlanperiod.DirectanimalhusbandryinYiliPrefecturehasbeendevelopingsteadily.Thecomprehensiveproductioncapacityofanimalhusbandryhasbeensignificantlyimproved.Ithasplayedadecisiveroleinthepros perityofruraleconomy,theincreaseofincomeoffarmersandherdsmen,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offarmersandherds men,andtheguaranteeoffoodsupplyandsafetyinYiliPrefectureandeventhewholeXinjiang.ThispaperanalyzesandexpoundsthedevelopmentstatusandexistingproblemsofdirectanimalhusbandryinYiliPrefecture.Suggestionsonaccelerating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directanimalhusbandryinYiliPrefecturewereputforwardforreferenceonly.Keywords:Yiliprefecture;Animalhusbandry;Highqualitydevelopment;advice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3.035 引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新疆中天山西段,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辖区面积5.64万km2,其中,天然草场面积247.31万hm2,农业耕地面积59.33万hm2,拥有广阔的天然草场,丰富的饲草料和农副产品资源,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重要牧区之一,也是新疆重要的种畜禽繁育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基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标题:十三五畜牧业规划十大关键词)
畜牧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逐渐上升为主业。
日前,农业部畜牧司马有祥司长在中国畜牧业协会三届七次理事会暨2015全国畜牧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了畜牧业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粮改饲
2015年秋收至今,粮食滞销、粮价下跌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种粮大户更是忧心忡忡,而反观粮食进口量则是逐年上升。
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要求,并在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十个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这种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的新方式,可以实现就近转化增值,同时,草食家畜养殖场粪便经过处理后,就近消纳利用,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在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成为了今年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发展的亮点。
在十三五规划中,粮改饲还要在玉米、牧草方面加大力度,扩大规模,同时在奶牛养殖方面开展振兴农牧计划。
关键词二:粪污资源利用
畜牧业粪污治理不单是畜牧业生产上的问题,也是整个生态环境和健康养殖的大问题。
目前,全国畜牧粪污总量可达38亿吨,现在利用率只有50%,未来将加大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的改造,继续实施无害化处理与合理利用,争取将有效利用率提高至75%。
关键词三:秸秆饲料化利用
全国共有500个县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总产量可达8亿吨,而在饲料中利用的为2.2亿吨,仅占27.5%,在十三五规划中,要将这个目标量达到34%,秸秆将成为畜牧业的香饽饽。
关键词四:规模养殖
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中国在蛋鸡和肉鸡的养殖上规模化水平最高,猪次之,牛羊差一些。
综合来看,现在,整个畜牧业规模化率39.6%,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实现畜牧业规模化率达到50%以上。
这也是完成前面所述三点的基础。
关键词五:畜禽良种
目前,全国共有13000个标准的规模养殖场,市场价值2000亿,可基本满足需求。
但猪、奶牛、白羽肉鸡等种畜禽的生产多数仍依靠进口;企业育种积极性不高;科研生产脱节;技术性能不够;缺乏联合育种机制;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需要加强。
关键词六:奶业消费
从消费情况来看,中国的奶业消费仍然有巨大的空间,但在生产中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信息问题、现代化模式、苜蓿秸秆利用、产装质量合格的奶制品等,所以在未来的生产中要大力推动奶牛良种化,解决奶牛生产的饲料问题和奶的质量安全问题。
关键词七:饲料工业发展
今年饲料产量接近2亿吨,饲料企业总数下降至6000多家,处于饱和状态;在饲料用粮方面,总数超过了粮食消费的40%以上,远超人类对粮食的用量。
传统的抗生素将退出市场,微生态制剂及新饲料能源的研发将占主流。
关键词八:草原生态
十三五期间,预计投资170-180亿元,比往年提高20亿,并将张家口、承德纳入计划。
关键词九:科技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贡献,在现代生产中,农业科技贡献率在56%-60%,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强产业技术体系、畜牧业装备的研发、技术体系推广等。
关键词十:精准化与细致化
目前,畜牧业在生产数据的统计上模棱两可的东西太多,如全国奶站7000多个,种公牛4000多头等,具体数值不得而知,未来在畜牧生产数据的统计需要更精确,加强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
刘强
摘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