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合集下载

中国哲学简史极简版

中国哲学简史极简版

中国哲学简史极简版中国哲学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思想宝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极简的方式介绍中国哲学的简史,带你一窥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

第一部分:先秦哲学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起源,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和墨家三大流派。

儒家强调人伦道德,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

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修身齐家治国的道德伦理观念。

孟子则提出了天命思想和人性本善的观点。

道家注重个体修炼和自然追求,强调返璞归真,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

老子提出了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

庄子则强调个体自由和超越世俗的观点。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和尚同,强调公平正义和和平共处。

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

墨子的学说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和暴力,提出了“非攻”的观点。

第二部分:两汉哲学两汉时期,儒家成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

汉代的儒家学者主要注重经学和礼学,他们强调儒家经典的研究和传承。

代表人物有刘向和班固。

到了东汉末年,儒家的学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新儒家代表人物为王充和扬雄。

王充在《论衡》中提出了一些反儒家的观点,扬雄则注重文学和修辞。

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解脱和超越,提出了诸多修行方法和观念。

佛教代表人物有竺道生和庄昌于。

道教则注重炼丹修炼和长生不死,追求神仙之道。

道教代表人物为庄子和李白。

第四部分:唐宋明清哲学唐宋时期,儒家重新兴起,形成了新儒家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程朱理学派和朱熹。

程朱理学强调心性道德和天人合一,主张以理治国。

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性即命,道即道”。

代表人物有程颐和朱熹。

明清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学派。

代表人物有王阳明和黄宗羲。

王阳明强调“心即理”和“致良知”,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

黄宗羲则注重经世致用和改革思想。

总结:中国哲学简史涵盖了先秦哲学、两汉哲学、魏晋南北朝哲学和唐宋明清哲学等多个时期和学派。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

中国哲学简史(插图修订版)

目录分析
1.1哲学在中国文明 中的地位
1.2中国哲学的问题 和它的精神
1.3中国哲学家表述 思想的方式
1.4语言的障碍
2.1中华民族的地理 环境
2.2中华民族的经济 背景
2.3 《上农》—— 农业的价值
2.4 “反者道之动”
2.6家族制度
2.5对自然的理想 化
2.7入世和出世
2.8中国的艺术与诗 歌
24.1程颢对“仁” 的认识
24.3程颐的“理” 的观念
24.4陶冶感情 的方法
24.5寻孔颜乐 处
25.1朱熹在中 1
国历史上的地 位
2
25.2 “理” 或原理
3
25.3太极
4
25.4 “气”
5
25.5性和心
25.6政治哲学
25.7修心养性 的方法
26.1陆九渊关于 “心”的概念
26.2王守仁的“宇 宙”概念
17.6历史哲学
17.8社会进步的三 个阶段
18.1思想的统一
18.2孔子在汉代思 想界的地位
18.3古文经学与今 文经学的分歧
18.4扬雄和王充
18.5道家与佛 家
18.6政治和社 会背景
19.1名家再次引起 人们的兴趣
19.2对孔子的重新 诠释
19.3向秀和郭象 19.4道是“无”
01
19.5万物 的“独化”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其实我是先从涂又光先生翻译的版本看起来的,说实话前面部分,对于我一个古文功底不够扎实的人来说, 着实有点晦涩难懂,大段大段的富有思考逻辑的古文引用,几乎都不太读得懂,得一点一点的搜索翻译,一点一 点的扒拉开来看。
不论你在什么搜索引擎里问:想学中哲应该看那本书?冯老的中哲简史一定是那个最多人所推崇的版本,其 专业与精炼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赘述。常读常新!。

中国哲学简史好句摘抄和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好句摘抄和感悟

中国哲学简史好句摘抄和感悟中国哲学简史好句摘抄和感悟一、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传统。

在中国哲学史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思想流派的碰撞和融合。

而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当属《周易》、《老子》、《庄子》、《论语》、《大学》、《中庸》等。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在当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到了今天,依旧具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

二、好句摘抄1. 老子《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对于道德的独特理解,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2. 孔子《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修身,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3. 庄子《逍遥游》:“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子将知识分为大知和小知,表达了对于真知的追求和对于琐碎知识的嘲讽。

4. 墨子《兼爱》:“兼爱非攻,是谓以德报怨。

”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化解仇怨,倡导爱与和平。

5. 孟子《尽心》:“知止、万物齐焉;知止、天地悟。

”孟子强调了知止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与天地相应。

三、感悟中国哲学的精髓在于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每一句经典的好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学智慧,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念。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从这些好句中汲取智慧,助力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和成长。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宝藏。

在我看来,这些好句摘抄不仅仅是抽象的言论,更是蕴含着对人生、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通过认真阅读和体会这些好句,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哲学的内涵,进而指导我们更好地修身养性,塑造优秀的品格。

在整个中国哲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哲学家们对于人生、社会、世界等问题的思考和探寻。

这些思想传承千年,至今仍然发光,对于当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等方方面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孔子与六经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正名 仁义 忠恕 知命 孔子的心灵修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判 兼爱 天志和明鬼 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 国家的起源
早期道家与隐者 杨朱的基本思想 杨朱思想举例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思想的发展
性善说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事物之“理” 万物生成之“道” 万物变易之“道” “中”与“和” “庸”与“常” 从启蒙到止于至善——明与诚
《庄子》哲学中的折中倾向 司马谈和刘歆的折中主义思想
阴阳家和儒家的合流 对宇宙本体的理论 人性的学说 社会伦理学说 政治哲学 历史哲学 对《春秋》的解释 社会进步的三个阶段
第十二章阴阳家和 中国早期的宇宙发
生论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 主义流派:荀子
第十四章韩非子与法 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而 上学
第十六章治国平天下 的哲学主张
第十七章汉帝国的理 论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儒家兴盛和 道家再起
第十九章新道家:崇 尚理性的玄学
第二十章新道家:豁 达率性的风格
第二十二章禅宗: 潜默的哲学
读书笔记
本书得以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关观念做对比解说,能够让读者从更广大的视角看待中国古代就有的儒家 思想。
领了才想起来这本也读过,内容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好像是把冯老讲课的英文稿翻译回来的。
I was born and raised in China, but educated and shaped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 “intrinsically” yearn to connect with eastern philosophy especially Chinese philosophy, but failed at every fucking attempt. This book blasted the boulder that has been hindering my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It is a great intro to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western philosophy eat starting point for a life long journey.。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1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以其清晰的结构、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作为一本入门级的哲学读物,它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哲学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冯友兰先生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的文字流畅易懂,逻辑清晰,使得读者可以轻松地理解他的观点。

同时,他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也令人钦佩。

他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还对西方哲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使得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哲学的发展。

书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先秦哲学、两汉哲学和宋明哲学。

在先秦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墨子、孔子、老子、庄子和荀子的思想。

他认为,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墨子学派的思想核心,而孔子的仁爱思想则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

此外,他还指出了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以及荀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两汉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董仲舒和王充的思想。

他认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则对中国的科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明哲学部分,冯友兰先生主要介绍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他认为,程朱理学强调理气关系和心性之学,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内心的体悟和反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哲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中国哲学也对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读书笔记篇2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冯友兰的读书笔记。

1.背景介绍: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等。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著作,它涵盖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下面,我们将从各章节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哲学简史。

一、先秦哲学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阶段,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荀子、墨子、老子等。

先秦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即天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孔子提出了“仁”、“礼”、“义”、“智”等重要概念,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靠教育来改善。

墨子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爱人如己,反对战争。

二、汉代哲学汉代是中国哲学史上比较重要的阶段,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

汉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扬雄、韩愈等。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天命论”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有所定,人有所命。

扬雄则主张“两汉文化”,即将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融合起来。

韩愈则提出了“文学复兴”、“格物致知”等思想,他认为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和研究自然现象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三、魏晋南北朝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但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

魏晋南北朝哲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充、嵇康、陶渊明等。

王充提出了“天人感应”、“物我两忘”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我相通。

嵇康则主张“玄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心灵的修炼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陶渊明则提出了“田园诗歌”等思想,主张回归自然、过简单的生活。

四、隋唐五代哲学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

隋唐五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韩愈、柳宗元、朱熹等。

韩愈提出了“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等思想,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柳宗元则主张“道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朱熹则提出了“理学”、“致良知”等思想,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经典1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经典1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经典1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

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

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

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

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

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

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

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

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

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习。

“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

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

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

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

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

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引用古文释义

《中国哲学简史》引用古文释义

《中国哲学简史》引用古文释义引言《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书籍。

本文旨在通过引用古文来阐释其中的核心概念和思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中国哲学的精髓。

一、儒家思想1.1仁爱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云:‘予懿文王,于寡妻之邦有女美如芹,人咨之而不加乘,疾走之而不倦。

’将进酒,杯莫停。

”这段古文中的“于寡妻之邦有女美如芹”一句,表达了孔子对美德的追求,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爱之心。

1.2人性善恶孟子在《孟子·告子篇》中说:“予尔言爱于众,亦及于仁矣。

”这段古文中的“爱于众”一句,表达了孟子对人性的乐观看法,他认为人性本善,并且强调了人们应该展现出的仁爱之心。

二、道家思想2.1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段古文中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句,表达了老子对自然的理解,强调了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并认识到自然是万物的根源。

2.2无为而治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段古文中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一句,强调了庄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无为而治的思想,即顺其自然,不要过度干预。

三、墨家思想3.1兼爱墨子在《墨子·非攻》中说:“以天下之兼,观其所兼。

天下之爱,观其所爱。

”这段古文中的“以天下之兼”一句,表达了墨子无私奉献、兼爱的思想,他强调了人们应该超越个人私利,关怀和帮助他人。

3.2尚贤墨子在《墨子·尚贤》中说:“天不失其亲,尧不失其位;地不失其亲,禹不失其位。

”这段古文中的“天不失其亲,尧不失其位”一句,强调了墨子对于领导者的要求,他认为领导者应该以公正和贤能来治理国家。

四、名家思想4.1名实关系荀子在《荀子·劝学》中说:“七十者衣帛轻重以趋,二千石者啖吞食以猛。

”这段古文中的“七十者衣帛轻重以趋”一句,揭示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了荀子对事物本质的关注,认为人们不应该被表面现象迷惑。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
十四卦的排列次序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注重次序、顺序和 循序(xúnxù),是易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第十二页,共一百九十二页。
▲ 变化(biànhuà)发展
首先,变化是宇宙生成的前提。自《易传》提出“天
地之大德日生”和“生生之谓易”以来,中国哲学便是以生生 与变易(biànyì)的和合解释宇宙的生成发展和日新富有的。
第八页,共一百九十二页。
《老子》: “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 兮,祸之所伏”的矛盾转化观。
《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的无限可分性思想。
儒家哲学: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日往则 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 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lái zhě) 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周易·系辞下》)。
中国哲学史就是中国哲学的历史。中国哲学史的任务就 是从过去的哲学家们的资料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找出他 的思想体系。
第二页,共一百九十二页。
●中西哲学的不同(bù 背景 tónɡ)
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 级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经济基础是以分散的小农业 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zì jǐ zì zú)的自然经济,与 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工商业和贸易兴旺发 达的情况迥然有别。
其次,变是非常和常的统一。常是宇宙的存在本身,没有 常也就没有宇宙。而变者,“改常”之名也。宇宙总是在变化 中生成,变否定旧常又创造着新常,故变比之常也就具有更大 程度的普遍性和合理性。
再次,“变”是矛盾的化解。
第十三页,共一百九十二页。
★浓郁(nónɡ yù)的社会情结
▲ 论道经邦(lùn dào jīng bāng),燮理阴阳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一、总体感觉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

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

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

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

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

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

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中国哲学小故事关于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小故事关于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小故事关于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是一门悠久而复杂的学科,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孔子的儒家思想到老子的道家学说,再到庄子的自由观念和墨子的兼爱主义,每个哲学家都通过他们的思想和故事为中国文化贡献了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中国哲学相关的小故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哲学的简史。

1. 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在春秋时期,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问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人生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故事展示了儒家思想中关注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核心观点。

2. 老子与道德经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被认为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作。

在一次旅行途中,老子被关卡官员拦下,要求他写下他的思想。

老子于是草草写下了《道德经》。

在这本书中,老子强调了道的内在智慧和生活的无为而治。

这个故事展示了道家思想中返璞归真和无为而治的核心概念。

3. 庄子的蝴蝶之梦庄子是道教哲学家,他通过寓言和比喻来探讨人类的存在和真实性质。

在他的一篇作品《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这个故事揭示了庄子对个体与宇宙的关系和现实与梦幻之间模糊边界的思考。

4. 墨子和兼爱主义墨子是中国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兼爱主义,认为人们应该彼此关怀和平等对待。

据说墨子在一个漆黑的夜晚里用灯光照亮了整个村庄,以宣传兼爱主义的理念。

墨子强调人道主义和公正的重要性,他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以上故事只是中国哲学历史中的一小部分,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或者墨子的兼爱主义,这些思想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总结而言,中国哲学的简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孔子、老子、庄子和墨子等伟大哲学家。

他们的思想和故事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和价值观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这几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看不懂,但从这本只有300页的书中,我感觉到了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书中讲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哲学的东西真的很难理解啊但是,他的这本书已经很容易理解了。

是我见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直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们可能知道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从这本书中了解八卦的由来,各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为什么在中国有这样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参考的历史,哲学是否全部形成,哲学可能是这样。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时代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尤其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高层建筑。

哲学思想在经济发展中也有意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中也讲到了一些东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区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自然是有区别的。

但是两者都是人类优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将两者优秀的成分结合起来才能利用,正如书中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与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自己完全没有水平,但幻想着抛砖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

也许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我会感觉到一些东西!《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

“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毫无道理,这不是耽误时间么?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来往。

有什么好提倡呢。

大多名不符实徒有虚名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哲学入门经典。

在本书中,冯友兰先生以简练的文字、清晰的条理和深入浅出的阐释,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

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认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类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哲学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功利性的束缚,从更高的层面去审视人生和世界,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伦理和道德都是外化的规范,哲学则为自身行为指定规范,同时掌控外在规范的规律。

哲学家们各执一词,无所谓绝对的对错,而是在伦理道德之上找到一种自我的认知。

这种认知是孤独的、内化的,通过自我修习后再与世界、他人相处得更和谐。

中国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内圣外王”之道,即个人如何通过自我修养达到道德的完善,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与柏拉图的“哲学家—国王”模式相似,强调了哲学对于政治和社会的重要性。

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不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可称为“入世的哲学”。

另一种哲学则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种哲学可称为“出世的哲学”。

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

自我修养应遵循出世哲学,对外交往应遵循入世哲学,这样可以使入世而不流俗,出世而不虚幻。

中国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经济模式、政治制度等。

大陆国家的农耕制度形成了家族制度,而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则使家族制度更加固定。

这种地理和经济环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使得中国哲学更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和伦理道德,而相对较少关注外在的自然世界和科学知识。

中国哲学在表达上多以名言隽语、比喻例证来作为逻辑依据,而不是像西方哲学那样注重形式逻辑和论证推理。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内容概括
《中国哲学简史》是一本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是冯友兰。

以下是对该书内容的简要概括:
该书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先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等各个学派的发展和主要思想。

书中还分析了这些学派的争鸣和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作者以系统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特点和演变。

他对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教育思想和政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对道家思想的自然观、修身养性和无为而治等方面也进行了探讨。

此外,他还论述了墨家的兼爱思想、名家的纵横家思想等。

书中还讨论了佛教、道教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探究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作者还对宋明理学、清代学术思潮和现代哲学的兴起进行了简要介绍。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简史》对中国哲学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哲学的演变、思想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该书被广泛认为是一本权威性的中国哲学入门读物。

1/ 1。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最近我阅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部专著始终是世界各高校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但凡对中国文化感爱好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

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晰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进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由于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才智。

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

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全部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

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关心。

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

读冯友兰先生的书,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的许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方:人不满意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如今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当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制造。

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终是天地境界。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那么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由于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到达天地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需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赐予他这种觉解。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是一部由冯友兰先生于 1946 至 1947 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讲稿整理而成的书籍。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同时非常注重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参照。

这些特点使得该书不仅是西方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入门书籍,对于今天渴望初步了解中国哲学的中国读者来说,也是最值得选择的入门书籍。

英文版面世以后,冯友兰先生的弟子涂又光先生于八十年代将之译为中文,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广大的中国读者借此译本才得以与这部优秀的哲学著作见面。

2004 年,新世界出版社推出了我国当代著名学者赵复三先生的新译本。

赵先生对涂译中的一些译法提出了不同看法,译后记中列举的对几个术语的斟酌,充分让人感受到赵先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与负责态度。

新世界出版社的版本为插图版,插图以臆想的古代人物画像为主,这很难表现出冯先生书中丰沛的内容。

是以待新世界版权合同到期后,2008 年我们与宗璞女士签下了插图版的版权,希望通过努力和尝试,以合理的表现形式做到内容与配图相得益彰。

在经过长时期的讨论之后,我们以赵复三先生给我们的译文电子文档为底本,参照英文原版与涂译修正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赵译本中一些明显的错误。

文中图片从“史”与“哲”两个角度进行选取。

在“史”的方面,主要以出土文物、艺术作品、名胜古迹彰显中国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和表现,印证中国哲学既入世又出世的特质;在“哲”的方面,则参考作者在《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更大部头的著作中所提到的事例和与西方哲学的对比进行配图,适当弥补“简史”因体裁所限不宜过多举例的缺憾。

希望这个插图版能够帮助读者把握书中的内容,增加阅读的兴趣。

文本中若存在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在再版时予以改正。

在阅读《中国哲学简史》的过程中,我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之旅,领略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这本书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哲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哲学的智慧和精神。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

《中国哲学简史》课件

教育哲学
01
儒家教育哲学
儒家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修养的人才,主
张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注重人文教育和实践
能力的培养。
02
道家教育哲学
道家教育哲学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主张通过启发式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注重思维训练
02
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
天人合一
总结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 相协调。
详细描述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变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 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天人合一思想也强调人类应当追求内在的精神 境界,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哲学面临的机遇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哲学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空间, 如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 ,需要积极把握和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哲学在全球化中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为中国哲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同时也 带来了挑战和竞争,需要中国哲学不断自我完善和创新。
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哲学的传统与创新
01
中国哲学应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文明成果,进
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02
中国哲学需要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以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
道家思想对东亚文化的补充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法则和无为而治,对东亚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产 生了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编辑
各种版本的《中国哲学简史》
各种版本的《中国哲学简史》(14张)
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

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

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

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

以一本哲学学生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

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中国哲学简史》以20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因为它最初是讲义,所以它的语言极其流畅;因为它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它的文字极其符合当代人的阅读。

它在世界各地
有多种译本,一直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书。

它对当今的读者有极大的意义,不失为一部可以影响一生的文化经典。

作品目录编辑
自序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第六章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第八章名家
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道家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后期墨家
第十二章阴阳家和先秦的宇宙发生论
第十三章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第十四章韩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
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
第十七章将汉帝国理论化的哲学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
第十九章新道家:主理派
第二十章新道家: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
第二十三章新儒家:宇宙发生论者
第二十四章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
第二十五章新儒家:理学
第二十六章新儒家:心学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
第二十八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
作品评价编辑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韩国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李慎之
中国哲学里,我推荐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部头很小,讲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问题。

它本来是写给美国人的,非常通俗易懂。

对于所学专业不是哲学的学生是最基本的。

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非常重要的书。

——全国政协前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