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下属县区旅游发展定位

合集下载

2024年贵州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贵州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贵州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贵州省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河流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贵州省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这个迷人的地方。

本文将介绍贵州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1. 自然资源的优势贵州省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有壮丽的山脉,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果树瀑布和贵阳市的青岩古镇。

贵州还拥有众多的溶洞,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龙洞堡和遵义市的仙女洞。

这些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文化旅游的魅力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如苗族的芦笙舞和布依族的火把节。

这种多样性使得贵州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3. 政府支持的旅游发展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旅游行业。

政府提供了资金支持,改善了旅游设施,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如农业和手工艺品制作业,以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4. 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贵州省的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旅游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业、餐饮业和交通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此外,旅游还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

5. 挑战与机遇贵州省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交通不便、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贵州省正积极改善交通网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同时,贵州还致力于推动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结论贵州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

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为贵州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的支持和旅游业带动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贵州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贵州每个市和县介绍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

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

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

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

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

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是很多人口中那个“避暑的地方”但作为一个贵州人你真正的的了解它吗?小编今天就进行了一次吐血整理为各位小可爱们好好介绍一下贵州的每一个市县让你无论在哪个角落只要看这条就能了解贵州的每一个地方有9州(市)贵阳市: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遵义市: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六盘水市:六盘水,古名牂牁,贵州省下辖市。

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

安顺市: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毕节市:毕节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古彝文发源地,夜郎文化发源地,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源地。

毕节风光景色旖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气候清凉宜人,是避暑旅游城市观测点。

贵州黔西南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贵州黔西南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绪论 (4)1.1研究背景 (4)1.2研究目的 (4)1.3研究意义 (4)1.3.1理论意义 (5)1.3.2实践意义 (5)1.4研究方法 (5)1.5研究内容 (5)1.6研究框架 (5)2文献综述 (6)2.1国外研究综述 (6)2.2国内研究综述 (7)2.3小结 (10)3.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 (10)3.1民俗旅游资源的定义 (10)3.2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10)3.3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11)3.3.1世界性 (11)3.3.2地域性 (11)3.3.3集体性 (11)3.3.4增智性 (11)3.3.5封闭性 (12)3.4.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12)4.黔西南州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12)4.1黔西南州旅游资源概况 (11)4.2.黔西南州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13)4.2.1优势(S) (13)4.2.2劣势 (W) (14)4.2.3机会(O) (15)4.2.4威胁(T) (15)4.3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5)4.3.1重开发、轻保护 (15)4.3.2景区开发、经营和文化保护缺乏合理性 (16)4.3.3历史文化内涵扭曲 (16)4.3.4旅游产品创意不足、模式单一 (16)4.3.5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服务系统不完备 (17)5.黔西南州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对策 (17)5.1保护优先,加强监督和审批 (17)5.2加强景区的开发、保护与文化传承 (17)5.3深度挖掘民俗旅游资源的历史内涵 (18)5.4加强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18)5.5创新旅游宣传渠道、完善旅游服务系统 (18)6.结论与展望 (19)6.1结论 (18)6.2展望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景点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景点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景点(原创版)目录一、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介二、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景点1.兴义市2.兴仁县3.普安县4.晴隆县5.贞丰县6.安龙县7.册亨县8.望谟县正文一、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介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

全州东西长 210 公里,南北宽 177 公里,总面积 16805 平方千米。

根据 2023 年 4 月的数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人口 303 万人。

自治州政府所在地为兴义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候宜人,自然景观丰富。

全州辖 1 个县级市、7 个县,分别是兴义、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安龙、册亨、望谟。

二、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景点兴义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面积 2911 平方千米,人口 73 万。

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 贵州醇酒厂:位于兴义市黄草坝街道,是我国著名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酒厂的生产工艺,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

2.兴仁县兴仁县位于黔西南州北部,面积 1785 平方千米,人口 46 万。

县内的景点包括:- 兴仁溶洞群:位于兴仁县境内,是一处以溶洞景观为主的旅游区。

溶洞群中有多个形态各异的溶洞,如仙女洞、狮子洞等。

3.普安县普安县位于黔西南州中部,面积 1429 平方千米,人口 29 万。

县内的景点有:- 普安仁康医院:位于普安县青山镇金叶小区,是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医院。

医院内有外科医生等职位,为游客提供医疗服务。

4.晴隆县晴隆县位于黔西南州东部,面积 1327 平方千米,人口 27 万。

县内的景点包括:- 晴隆山:位于晴隆县城南,是一座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山。

山上有多处古迹,如古战场、摩崖石刻等。

5.贞丰县贞丰县位于黔西南州西北部,面积 1512 平方千米,人口 35 万。

县内的景点有:- 贞丰双乳峰:位于贞丰县珉谷镇,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关于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关于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关于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24•【字号】黔西南府办发〔2023〕17号•【施行日期】2023.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正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关于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西南府办发〔2023〕17 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州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黔西南州关于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1月24日黔西南州关于促进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23〕5 号)精神,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立足资源禀赋,高效整合全州特色民宿资源,促进全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用好国发〔2022〕2 号文件政策,聚焦“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三大战略目标,突出全州“天文、地文、人文”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推动民宿产业体系化、规范化、产业化、品牌化、法治化发展,为建设“康养胜地、人文兴义”注入新动能。

二、发展目标围绕“一核两带”,以兴义(义龙)、安龙为核心区,打造南北盘江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带。

以万峰林民宿品牌为引领,到2025 年,全州形成 1 个民宿产业聚集区和14 个民宿集群的“1+14”布局,发展民宿达600 家以上,限额以上民宿单位15家以上,等级民宿达300 家以上,其中全国甲、乙级民宿达5家以上。

1 个民宿产业聚集区:以万峰林景区为依托的聚集区,涵盖万峰林街道办的8 个村,到2025 年发展民宿达350家以上。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

关于贵州黔西南州的简要介绍1. 基本概况贵州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省的西南部,是该省的一个州级行政区。

黔西南州总面积约为4.3万平方公里,下辖10个县(市、区),人口约为360万人。

黔西南州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以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植物、动物和矿石等。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众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给游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2. 文化遗产黔西南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这里有苗族、侗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群体,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语言、传统服饰、宗教和节日等。

苗族文化是黔西南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

苗族是土著民族,传统的苗族服饰十分鲜艳独特,苗族的舞蹈和歌曲也非常有特色。

黔西南州的苗族村寨是游客们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去处。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如黄果树瀑布、镇远古镇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见证了黔西南州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3. 自然景观黔西南州地处山区,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这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高达77.8米,宽达101米。

水流如银河般从悬崖上垂下,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景象。

此外,黔西南州还有众多的山峰、溪流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如赤水河、兴义市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这些地方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旅游和户外运动的绝佳场所。

4. 旅游资源开发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得到了积极开发和推广。

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建设了许多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使得游客可以更加便利地游览黔西南州的美景。

黔西南州已经成为贵州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

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总结贵州黔西南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多样的民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靳峡①【摘要】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体验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为目的。

本文阐述了黔西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指出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黔西南州乡村旅游的发展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且结构单一,地方色彩不突出;二是在对外宣传促销上不足,导致其产品对客源市场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无法促成游客到达黔西南州旅游的动机。

最后,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对策探讨在多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研究中,对乡村旅游的称谓多样,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乡村风光游、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民俗旅游、农事旅游、农家乐等。

很多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济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

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吸引旅游者观赏、休闲、体验、健身、科考、习作、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

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

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

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

所以,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独特的地方特色、形成真实的乡村氛围,也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黔西南州乡村旅游开发时间短,尚未形成自己的规模和品牌体系,加上乡村旅游开发和宣传促销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了黔西南州乡村旅游资源被外界知之甚少,甚至无人知晓,这使得黔西南州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与地区优势。

同时,也显得黔西南州在乡村旅游发展上很不成熟。

2024年贵州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贵州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贵州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作为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其旅游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贵州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潜力和挑战展开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贵州省旅游市场现状贵州省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探索。

目前,贵州省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巨大动力。

首先,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无论是壮观的东江大峡谷、娇峰瀑布,还是独特的黔东南岩画、黄果树瀑布,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贵州省还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如多彩的苗族、侗族和布依族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景观为贵州省的旅游业增添了魅力。

其次,贵州省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贵州省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旅游体验。

贵州省旅游市场潜力贵州省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潜力值得关注。

首先,贵州省地理位置优越。

作为中国的西南门户,贵州省毗邻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与内地的交通联系便利,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贵州省自然风景独特多样。

贵州省的独特地质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如喀斯特地貌、溶洞和湖泊等。

这些自然景观对游客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另外,贵州省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

贵州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拥有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

这些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魅力,可成为旅游资源的热点。

贵州省旅游市场挑战虽然贵州省旅游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贵州省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相比其他热门旅游目的地,贵州省的知名度和形象仍有提升的空间。

在宣传推广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提高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次,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所改善,但相对于其他旅游热点城市而言,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天麻之乡——大方

中国天麻之乡——大方

中国天麻之乡——大方大方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被誉为中国天麻之乡。

大方县是一个以山地农业为主的地区,地势崇山峻岭,气候多样,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天麻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大方县的地理环境大方县地处贵州高原腹地,地理位置独特。

北靠凉都大山,南接贞丰县,东临毕节市,西界龙里县。

这一地区地势起伏,山高谷深,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方县是天麻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的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天麻生长的理想环境。

二、天麻的生长特点天麻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中草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大方县的天麻与众不同,它具有独特的生长特点。

由于大方县地处高原,气候凉爽湿润,这为天麻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大方县的土壤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有利于天麻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大方县的天麻质量上乘,深受市场青睐。

三、大方县的天麻产业大方县的天麻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天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户逐渐增多。

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方式,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天麻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大方县还重点发展天麻的深加工产业,加大对天麻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延伸天麻产业链条,提高产值。

四、大方县的天麻旅游除了天麻产业,大方县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大方县的山水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游客可以漫步在大方的大山深谷,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参观各类历史古迹,感受大方县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

此外,大方县还举办了许多天麻文化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五、大方县天麻的未来发展大方县的天麻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天麻种植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培养更多专业的种植人才;二是推广天麻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利润空间;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天麻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面对这些挑战,大方县政府将加大对天麻产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黔西南州旅游要点

黔西南州旅游要点

成都颈椎病医院
� 清代,属贵州行省,设有南笼厅、南笼府、兴义府、永丰州、普安县、安南 县、兴义县。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为兴义府,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 末变更,府址设在今安龙县城,辖贞丰州 (今贞丰县及望谟县一部分) 、册亨 州(今册亨县) 、 普安县( 今普安)、 新城县 (今兴仁)、 安南县(今晴隆) 、 兴义县(今 兴义)和捧鲊巡检( 今兴义捧鲊镇)。 � 民国三年(1914 年), 撤销兴义府, 设立贵西道, 驻今安龙。 民国九年(1920年), 撤销贵西道,各县直属贵州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属第三行政督察 区,驻兴仁县。辖兴仁、兴义、盘县、安龙、贞丰、安南( 今晴隆) 、普安、 册亨八县,称为“盘江八属”,直至解放。 3.出土文物(铜车马、抚琴俑、连枝灯、摇钱树等)
“猫猫洞” 文化遗物出自厚2.5米的完整堆积层中,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1.2万年左 右。 考古工作者已将“猫猫洞”出土的人骨化石, 定名为“兴义人”, 又根据其留下的遗物特征, 命名为“ 猫猫洞文化”。中国科学出版社 1980年出版的彩色《中国古人类画集》 ,对“猫猫洞 ” 遗址的发现作了极高的评价:“它的文化面貌在国内是罕见的” ,“在一个遗址内出土古人类
� 椐史志记载,今黔西南所辖地域殷朝为荆州西南裔,称为“鬼方”。 � 周朝属越地,春秋时期属牂牁国,战国时期属夜郎国。 � 秦朝设立郡县制、归象郡领属,秦末又属夜郎国。 � 西汉时期分属牂牁郡和夜郎国所辖。三国时期分属牂牁郡和兴古郡。两晋时 期分属夜郎郡和西平郡,隶属于宁州。 � 南北朝时期,肖梁时属于爨蛮,又称“乌蛮” ,陈、隋时,属于东爨。唐初, 分别属于黔中道、剑南道及牂牁国。 � 唐中、晚期,分别属于矢部及罗甸国。 � 宋朝中晚期分别属于自杞国及罗甸国。 � 元代,分别属于云南行省曲靖宣慰司的普定路、普安路和湖广行省八番顺元 宣慰司的泗城州。 � 明代,分别属于贵州安顺军民府的普安卫、安南卫和广西布政司的泗城州安 隆长官司。明末,南明永历王朝搬迁安龙,改安隆千户所为安龙府,属于云 南行省。

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贵州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一、发展概况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

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截至2020年初,贵州省共有5A级旅游景区7个,4A级旅游景区113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422个。

森林氧吧是以森林、清泉、山石、溪涧、瀑布为基点,以高含量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益的森林空气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等生态因子为特色,辅以各类简约、朴素且与环境格调相一致的游憩设施。

森林氧吧适合含负离子、空气清新且适宜休闲、游览、健身、度假、疗养。

贵州境内的森林氧吧主要有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毕节国家森林公园、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以及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经济发展分析2019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67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56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6058.45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8430.33亿元,增长7.8%。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6%,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3%,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433元。

2019年,贵州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7元,比上年增长10.7%。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04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56元,增长10.7%。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80元,比上年增长7.1%。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402元,增长 3.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222元元,增长11.5%。

贵州黔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黔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黔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贵州黔南位于中国西南部,是贵州省的一个地级市。

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且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贵州黔南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贵州黔南的发展现状贵州黔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黔南市积极发展农业、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

农业方面,黔南市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特色农产品如蜂蜜、茶叶等受到市场的青睐。

旅游业方面,黔南市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例如仙女山、青龙洞等著名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装备制造业方面,黔南市加大了对工业的投资力度,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此外,黔南市还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黔南市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教育方面,黔南市建设了一批优质学校,并引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

医疗方面,黔南市继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交通方面,黔南市实施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便捷性。

二、贵州黔南未来的发展趋势1. 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贵州黔南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黔南市还将加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打造黔南市的科技创新中心。

2. 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贵州黔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黔南市将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拓宽农业产业链。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农村发展质量。

3. 加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贵州黔南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贵州黔南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黔南市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管理,推动绿色发展。

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作者:蒲虎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8期摘要:基于黔西南州2001-2016的旅游总收入与生产总值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对两者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建模来研究两者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到达0.9913088,且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研究结果可为有关政府部门在做决策或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8.28.0071 引言近年来,黔西南州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为主,2015年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和2016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黔西南州举办,山地旅游将黔西南州旅游业推向了热潮,据相关数据显示,旅游总收入大幅度提升,2016年到达了226.21亿元。

黔西南州旅游业取得了迅速发展,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密不可分的。

黔西南州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关系,需进一步建立统计模型来探讨和研究。

通过相关文献整理发现,一般文献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定量的分析模型一般采用VAR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计量经济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 检验)。

把多勋,杨光付为了研究甘肃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通过VAR建立模型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同Granger检验来研究两者关系;向阳,黄涛珍为了找出影响蒙古自治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来研究分析;赵朋佳,郝索为了研究陕西省GDP与旅游业的关系,首先通过建立协整检验模型,其次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最后采用Granger检验等方法来研究;李雪为了探讨贵州省其他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进一步研究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有何作用。

目前未见相关文献采用统计模型来探讨黔西南州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本文旨在采用相关系数分别来探讨了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在“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三个时期的关系,基于此,建立回归模型来解析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是否有利,以期为有关政府部门在做决策或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贵州旅游景点地图分布

贵州旅游景点地图分布

贵州旅游景点地图分布
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景和民族文化的省份,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分布在全省各地。

以下是一些贵州旅游景点的地图分布:
- 贵阳市:贵州省的省会城市,有许多旅游景点,如黔灵山、
青岩古镇、花果园风景区等。

- 遵义市:贵州省的第三大城市,有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茅
台镇等旅游景点。

- 黔东南州:该地区是贵州省的一个州,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区,如凯里市、黄果树瀑布、雷洞坪等。

- 黔南州:该地区是贵州省南部的一个州,有著名的旅游景点
如镇远古镇、天台山、荔波小七孔等。

- 黔西南州:该地区是贵州省西南部的一个州,有许多壮丽的
自然景观,如铜仁市、梵净山、猴子石等。

- 贵州东北部:该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自然景观,如
肇兴国家湿地公园、鸭池河漂流等。

- 天柱县:贵州省的一个县,有天心河、龟头山等景点。

- 安顺市:贵州省的第二大城市,有神秘的黄果树、龙宫等著
名的旅游景点。

- 兴义市:贵州省西部的一个城市,有万峰林、苗族千户苗寨等。

以上仅是列举了一些贵州省的旅游景点,贵州的地图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

黔西南州123456工作思路内容

黔西南州123456工作思路内容

黔西南州123456工作思路内容黔西南州123456工作思路内容一、背景介绍黔西南州是贵州省的一个州级行政单位,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123456是黔西南州的一项工作思路,意在以六个关键词为核心,制定相关工作策略,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二、黔西南州123456工作思路的关键词1. 一体化发展黔西南州地处贵州省西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特点。

123456工作思路将以一体化发展为关键词,将黔西南州内各县市的资源和特色优势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县市共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

2. 产业结构优化通过123456工作思路,黔西南州将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产业。

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3. 三农工作黔西南州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础,在123456工作思路下,将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 教育与科技创新123456工作思路将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

黔西南州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升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同时,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黔西南州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

5. 综合治理黔西南州将加强综合治理,以123456工作思路为指导,整合资源,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民生福利。

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提高黔西南州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6. 党风廉政建设黔西南州将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通过123456工作思路的贯彻执行,提高州政府的廉洁自律意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升。

三、黔西南州123456工作思路的实施策略1. 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计划根据123456工作思路,黔西南州制定详细的规划和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时间表,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

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

安龙县旅游文化基本情况介绍

金州后花园——安龙一、基本情况安龙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国土面积2237平方公里,辖11镇5乡,总人口43.5万。

县境内地势西北高、南部低,中部主要为岩溶地貌,多峰林槽谷地及峰林盆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润凉爽、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夏最高气温25℃,素有“小昆明”和“天然大氧吧”之称,是理想的旅游休闲、渡假的避暑胜地,是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的“后花园”。

安龙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搬迁安龙,永历帝朱由榔在此建立陪都,故有“龙城”之称。

明“十八先生”在安龙天榜山下以身殉国的壮举,已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令人难忘的一幕,永历帝在安龙四年,留下了“永历行宫”、“御校场”、“古城墙”、“三王墓”等众多的遗址遗迹。

在清代,安龙日渐成为贵州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统管“盘江八属”的兴义府所在地。

招堤、涵虚阁、半山亭、“十里荷花”、珠泉书院、兴义府试院的出现,不仅使当时的安龙声名远播,而且也使如今的安龙充满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灵秀的山川,丰饶的土地,养育了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从安龙这块土地走出来的,有嘉庆年间领导盘江流域农民反清起义的布依族巾帼英雄王囊仙,清末位高权重,显赫一时的名臣张之洞、鹿传霖,武昌首义副总指挥、中国第一位苗族将军王宪章,北伐军左巽总指挥袁祖铭,布依族将军韦杵,原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前夕曾策动国民党60军长春起义的传奇将军杨滨,一代著名报人王亚明等。

安龙山奇水秀,风景绝佳。

高耸入云的龙头大山,林木蓊郁的仙鹤坪,被专家誉为“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库”,也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宝地;笃山溶洞群由地下洞穴和地上穿洞、天坑组合的神奇景观,天下罕见;由亚洲第一高坝—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拦蓄南盘江水形成的万峰湖龙头景区,峰峦叠翠,烟波洁淼,旖旎迷人;地处天生桥电站高坝与低坝之间的南盘江峡谷,翠竹绕岸,绿崖撑云,碧水静流,美如画廊;风雨中盛开了150多年的招堤十里荷花,如今更是分外娇艳;荷香不绝,迷醉远远近近的游人。

贵州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贵州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省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对贵州区域旅游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贵州区域旅游发展现状1.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贵州是中国的山水画廊,拥有世界级自然遗产黄果树瀑布、中华瑞雪奇观雪洞、世界级地质公园荔波天坑等。

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和湖泊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

2. 多元民俗文化:贵州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拥有3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例如,赛龙舟的苗族、芦笙的侗族、摆串礼的布依族等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3. 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贵州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贵州已经成为国内高铁网络的重要枢纽,机场也在多个城市建设。

此外,贵州还建设了许多高品质的酒店、度假村和景区,使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4. 品牌旅游节庆活动丰富:贵州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

例如,贵阳的“花溪黔驴毛瑟节”、六盘水的“大兴安湖冰雪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贵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贵州区域旅游发展未来趋势1. 生态旅游的崛起:在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呼吁下,生态旅游成为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

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

未来,贵州将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更多的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

2. 民族文化旅游的推广:贵州是民族文化的宝库,未来将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推广和宣传。

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丰富的演艺表演等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体验和了解贵州的民族文化。

3. 农村旅游的振兴:贵州拥有广阔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多。

未来,贵州将结合扶贫政策,积极发展农村旅游,通过特色农家乐和农产品的推广,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黔西南州智慧旅游发展浅析

贵州省黔西南州智慧旅游发展浅析
黔西南州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缺乏深度挖 掘和整合。
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智慧旅游需要提高服务质量,但目前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 景区、酒店等设施落后,影响游客体验。
提高智慧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
01
政府应加大对智慧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
规划,引导和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
通过智慧旅游可以实现旅游活动的监管和 预测,提高旅游安全和管理效率。
智慧旅游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 服务。
02
贵州省黔西南州旅游现状 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
黔西南州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峡谷、瀑布等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动植物 资源,为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智慧旅游以提升旅游服务体验为核心,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 深度开发和利用,提高旅游产业的效率和质量。
智慧旅游还包括对旅游活动的监管和预测,以及对旅游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智慧旅游的发展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以及人们对于旅游体验的追求 ,智慧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家对于智慧旅游的政策支持 力度加大,为智慧旅游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03
智慧旅游在黔西南州的应 用及发展
智慧旅游在黔西南州的实践案例
景区智能导览
在黔西南州的著名景点,如黄果树瀑布、龙宫等,游客可 以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获取实时的景点导览信息, 包括景点介绍、地图导航、活动推荐等。
旅游大数据平台
黔西南州旅游局建立了旅游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采集和 分析,对全州的旅游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测,为政府决策提 供数据支持。
推动社会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中国布依族文化旅游核心区、中国布依族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基地、中国布依族文化生态度假基地。按照“打造三区、融入一圈、承接两带”的基本思路,建设“全国知名的布依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一核五镇六村寨:一核即册亨县城布依文化集中展示核心,五镇即冗渡镇——民间歌舞之乡、八渡镇——布依戏曲小镇、秧坝镇——古寨民居小镇、岩架镇——布依文化生态度假小镇、丫他镇——生态养生养老小镇,六村寨即冗渡镇大寨村(转场舞)、冗渡镇冗坪村(布依山龙)、丫他镇板万村布依古寨(哑面戏)、八渡镇乃言村(布依戏)、巧马镇沿江村(布依八音)、弼佑镇弼佑(彩调戏)、百口乡路雄(布依戏)。
创建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全国山地旅游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域全境山地旅游发展标杆。按国际化服务和5A级标准,推进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景区设施、景观包装升级改造,加快推进乌沙贵州龙园区建设,打造徒步、射击、自行车、露营、野钓、低空飞行、热气球等户外旅游产业基地。
8+N:即“大商贸、大教育、大医疗、大旅游、大电商、大户外运动、大通用航空、大会议会展”以及其他适合发展的服务业态。
国家级、省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中国布依戏之乡、布依勒浪、布依三月三和布依转场舞、八音坐唱、高台舞狮
册亨四大旅游景区:一是南北盘江风情区,以亲水休闲旅游为基调;二是(幸福)溶洞温泉区,以板其温泉、溶洞资源为核心;三是“睡美人”风景区,以冗渡“睡美人”和威旁“龙井天坑”为特色;四是以坡妹解放战斗遗址和册亨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旅游景观。
兴仁县
长寿之乡、休闲兴仁
推动山地旅游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效应,以融入贵州西线旅游为目标,做足“长寿之乡、休闲兴仁”文章,深入实施“旅游+N”发展战略,坚持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结合,发展民族文化体验、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特色旅游。
深入挖掘真武山公园、海河游击队遗址等历史和红色文化景观资源,发展人文旅游。启动清水河自然保护区森林氧吧景区规划建设。建设北盘江沿江旅游公路,开发北盘江峡谷休闲度假景区。建成放马坪高山草原、打鱼凼滨湖度假区、东湖生态湿地公园、马金河长寿文化体验园等景区景点,科学设置2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旅游全域化发展,旅游总收入达60亿元,打造黔西南州旅游集散地和夜归地。
民族品牌:成功打造“中国布依族语言与文字培训基地”、“中国布依族古歌之都”、“中国传统纺织文化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使语言、纺织、刺绣、古歌、美食、技艺、成为望谟的名片。
民族产品:“百岁星”活茶油和“易点通”核桃油“麻山腊肉”“哆吉栗”
布依语言、文字与民俗文化
册亨县
中华布依第一县
依托布依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中华布依第一县”名片,突出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考探险旅游等,继续引进资金建设岩架布依风情园,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恢复重建平寨古老村落,开发、挖掘周边旅游优势产品,把册亨建设成全国著名的布依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布依戏曲、文化生态、布依八音;
一环即环产业园区交通快速通道二带即巧马循环经济产业带和沿江旅游产业经济带
安龙县
中国安龙·高原雅荷
普安县
世界茶源地,养心健康城
“山地玩都、奇行普安”
以宣传“普安红”品牌为契机,持续推进“世界茶源地,养心健康城”建设,深入推动江西坡“茶旅健养一体化”绿色发展。
普安县把组建企业联盟开发和经营管理世界茶源谷景区,把广场、布依茶源小镇项目、自行车赛道等一起经营,全力打造“山地玩划好,切实把景区玩“活”,不断提高“普安红”红天下的知名度,让普安因茶而变、因茶而美、因茶而富。
打造龙吟文化旅游品牌。以“中国苗族第一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称号为品牌,全力推进龙吟文化旅游发展。
布依文化相关:江西坡布依茶源小镇。深入挖掘四球古茶籽化石、茶马古道、布依福娘等民族民俗文化,根据布依族、彝族同胞有二月二、六月六“祭山”的习俗,保持附近祭山林原貌。
晴隆县
“黔山之魂、惊奇晴隆”
布依戏
望谟县
布依圣境
加快推进以民族文化、养生养老、休闲观光、山地户外运动为重点的旅游业,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发展民族文化助推大山地旅游开发为战略,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布依民俗体验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生态野钓乐园、暖冬度假胜地和生态公园县,推动全域旅游“井喷式”增长
民族文化赛事:举办“三月三”布依文化节、民族美食大赛、桑郎七夕好歌旅游节、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系列活动之望谟红水河野钓大赛、“中华布依糠包文化创意大赛”等民族文化赛事
兴义所辖市县参考
管辖行政区
定位
规划
备注
兴义市
“三省通衢”“滇黔锁钥”
“户外胜地·百花兴义”
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坚持用大山地旅游引领“8+N”现代产业体系,把自然景观旅游与民族乡村旅游作为山地旅游的基本业态,全域旅游、全民参与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方针,大力发展山地旅游业,带一产、促二产、强三产,推动山地旅游与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民族文化产业等业态融合发展。
继续办好彝族火把节,挖掘包装“布依戏、苗族歌、彝族舞”等特色民族文化,丰富史迪威小镇旅游业态,增强旅游文化魅力;
继续办好史迪威·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等赛事,使各类汽车赛事常态化,扩大旅游消费力;运用“互联网+旅游”技术,紧扣“车子”、“茶籽”、“羊子”等晴隆特色,进一步推动宣传、文化、旅游、体育、民族、生态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以山地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以史迪威·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为龙头,精心打造安南古城、二十四道拐抗战博物馆、观景台、史迪威小镇、普晴林场森林越野赛道、场地障碍赛道、美军加油站、马帮山寨、沙子古镇等重要景点,统筹推进光照湖湿地公园、沙子生态文化旅游区、中国古茶籽化石博物馆、盘江文化园景区开发建设,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力争2017年内把史迪威·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打造成4A景区,2020年打造成5A景区,使之成为县城的“后花园”;开发打造汽车运动、特色军事营地、露营基地等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