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合集下载

3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3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American 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 Sinclair Lewis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 the first Amrican Nobel Laureate 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0年,刘易斯成了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的颁奖词是“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2. Eugene O’Neill 尤金·奥尼尔(1888--1953)---- Father of American Drama, Shakespeare of America被誉为美国喜剧之父,美国的莎士比亚1936年,尤金·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得奖理由是“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3. Pearl Buck 赛珍珠(1892--1973)---- the First to introduce Water Margin to the world 把《水浒传》推向世界的第一人1938年,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4. William Faulkner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one of the Big Three of American Modern Novel, the leading figure of the American Southern writers 美国现代小说三巨头之一、南方文学代表人1949年,威廉·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5. Ernest Hemingway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 His Tough Man Spirit is the American spiritual monument 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 “For his mastery of the art of narrative, most recently demonstrated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d for the influence that he has exerted on contemporary style”。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列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列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列表1. 1901年:若瑟夫·雅克·雷纳尔(Josef Jacobsen Rene)2. 1902年:托马斯·马努尔·马约尔斯基(Thomas Mann)3. 1903年:比约恩·克内普斯(Bjornstjerne Bjornson)4. 1904年:弗雷德里克·莱特(Frederic Passy)5. 1905年:亨利克·伊布森(Henrik Ibsen)6. 1906年:格拉茨·瑟纳克(Grazia Deledda)7. 1907年:鲁道夫·克里斯蒂安·克拉斯诺克(Rudolf Christoph Eucken)8. 1908年:鲁德亚德·基普林(Rudyard Kipling)9. 1909年: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0. 1910年:保罗·海泽尔(Paul Heyse)11.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2. 1912年:松山茂(Gerhart Hauptmann)13. 1913年:拉蒙·德尔瓦列-伊卡萨(Rabindranath Tagore)14. 1915年: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5. 1916年:卡尔·史蒂芬·斯皮尔贝格(Carl Spitteler)16. 1917年:卡尔·亚当·约翰斯(Karl Adolph Gjellerup、Henrik Pontoppidan)17. 1919年:卢卡斯·克莱恩(Carl Ferdinand Buck)18. 1920年:克劳斯·舍尔比(Knut Hamsun)19. 1921年:安德烈·纳德森(Anatole France)20. 1922年:雅克·贝尼斯(Jacinto Benavente)21. 1923年: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22. 1924年:文森特·冈萨雷斯·奥斯皮纳(Wladyslaw Reymont)23. 1925年:乔治·伯纳德·肖(George Bernard Shaw)24. 1926年:格拉尔·丰达(Grazia Deledda)25. 1927年:亚尔·马莫因(Henri Bergson)26. 1928年:西奥多·莫姆森(Sigrid Undset)27. 1929年:托马斯·曼(Thomas Mann)28. 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29. 1931年:埃里克·阿克塞尔·博尔赫斯(Erik Axel Karlfeldt)30. 1932年:约翰·加尔斯沃西(John Galsworthy)31. 1933年:伊万·布劳涅斯库(Ivan Bunin)32. 1934年:路易·阿拉贡(Luigi Pirandello)33. 1936年: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34.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Roger Martin du Gard)35. 1938年:珍妮特·魏纳(Pearl Buck)36. 1939年:弗朗切斯科·塞维拉·卡布拉尔(Frans Eemil Sillanpaa)37. 1944年:约翰·史坦贝克(John Steinbeck)38. 1945年:加布里埃尔·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39. 1946年:赛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40. 1947年:安德烈·纳德森(André Gide)41. 1948年:图尔佐·塔西蒂(T.S. Eliot)42. 1949年: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43. 1950年:毛姆(Bertrand Russell)44. 1951年:佩尔·鲍姆(Pr Lagerkvist)45. 1952年:阿尔伯特·卡缪(Albert Camus)46. 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47. 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Ernest Hemingway)48. 1955年:哈尔德·克劳斯(Halldor Kiljan Laxness)49.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Juan Ramón Jiménez)50. 1957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Albert Camus)51. 1958年:鲁迅(Boris Pasternak)52. 1959年:萨缪尔·贝克特(Salvatore Quasimodo)53. 1960年:圣-约翰·佩雷斯(Saint-John Perse)54.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Ivo Andric)55.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56. 1963年:乔治·塞勒斯(Giorgos Seferis)57. 1964年: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58. 1965年:米哈伊尔·什O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59. 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Shmuel Yosef Agnon、Nelly Sachs)60. 1967年:密尔顿·弗里德曼(Miguel Angel Asturias)61. 1968年:耶夫·安德烈耶夫(Yevgeny Evtushenko)62.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63. 1970年:亨利·米勒(Aleksandr Solzhenitsyn)64. 1971年:帕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65. 1972年:海明威(Heinrich Bll)66. 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67. 1974年:埃利亚斯·卡纳蒂斯(Eyvind Johnson、Harry Martinson)68. 1975年:伊萨克·巴什维斯·辛格(Eugenio Montale)69. 1976年:萨缪尔·贝克特(Saul Bellow)70. 1977年:维克多·弗兰克尔(Vicente Aleixandre)71. 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72. 1979年:奥德里·豪斯(Odysseus Elytis)73. 1980年:西蒙·威斯特(Czeslaw Milosz)74. 1981年:艾利·维瑟尔(Elias Canetti)75. 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 árquez)76. 1983年: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77. 1984年:雅克·德利达(Jaroslav Seifert)78. 1985年:克劳德·西蒙(Claude Simon)79. 1986年:绍尔·贝罗沙(Wole Soyinka)80. 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81. 1988年:纳杰布·马哈福兹(Naguib Mahfouz)82.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 José Cela)83.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84. 1991年:纳杰布·马哈福兹(Nadine Gordimer)85.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86. 1993年: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87. 1994年:肯尼斯·萨洛(Kenzaburo Oe)88. 1995年:西尼斯拉夫·米尔日(Seamus Heaney)89. 1996年:维斯瓦瓦·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90. 1997年:达利·拉马(Dario Fo)91. 1998年:荷马·查拉潘蒂斯(José Saramago)92. 1999年:格宁·穆拉德(Günter Grass)93. 2000年:吉姆·库兹(Gao Xingjian)94. 2001年:维迪斯拉夫·恰克夫(V. S. Naipaul)95. 2002年:伊慕尔·卡尔维托(Imre Kertész)96. 2003年:约翰·麦克马纳斯(J. M. Coetzee)97. 2004年:埃尔夫里德·约伊贝尔(Elfriede Jelinek)98. 2005年: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99. 2006年: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00. 2007年:多拉·斯弗拉·泽鲁维奇(Doris Lessing)101. 2008年:让-马里·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102. 2009年: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03. 2010年:马里奥·温格(Mario Vargas Llosa)104. 2011年: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Tomas Transtrmer) 105. 2012年:莫·廷廷(Mo Yan)106. 2013年: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07.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08. 2015年: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Svetlana Alexievich)109. 2016年:鲍勃·迪伦(Bob Dylan)110. 2017年:卡鲁斯托·盖尔西亚·马尔克斯(Kazuo Ishiguro) 111. 2018年: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112. 2019年: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13. 2020年:路易丝·格鲁兹(Louise Glück)114. 2021年:阿布罕·卡拉马(Abdulrazak Gurnah)。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览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览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一览表l 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

《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l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l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

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l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

1905年作品《你去什么地方》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

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

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

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作家典。

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德国作家。

1910年作品《特雷庇姑娘》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belgium@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获诺贝尔文学奖。

l 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

1912年作品《群鼠》获诺贝尔文学奖。

丘吉尔简介

丘吉尔简介
• 历史风云人物、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嗜抽雪茄, 几乎所有的历史图片中他都是抽着雪茄的, 因此雪茄被认为是他的标志性符号。在博物 馆外的这张照片中,丘吉尔做着一个胜利手 势,同时抽着雪茄。不过在博物馆内的其他 展区,丘吉尔持烟照片则都完好无损。
• 据说,丘吉尔一生中吸过的雪茄的总长度为 46公里,吸食雪茄总重量为3000公斤,是 世界上吸食雪茄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英国 媒体对此开玩笑说,可能是反烟团体半夜拆 走海报用PS修图,强迫历史人物戒烟,这 是十分新型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更好的督促 人们戒烟。
丘吉尔的 香烟
丘吉尔的经典照片
• 1941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 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休息。 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 过于轻松,跟摄影师卡什所设 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什 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 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 他被卡什的举动激怒了。就在 他怒视卡什的一刹那,卡什按 下了快门。这张照片在世界广 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 著名的一张。
•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有游客发现, 在一张1948年拍摄的丘吉尔的照片中,丘 吉尔的手摆出象征胜利的“V”字形,而嘴 角叼着一根雪茄。这张照片的复制品近日被 挂在伦敦一家博物馆的入口,但是照片上的 雪茄消失了。目前,还不知道是谁“弄没了” 那支雪茄,因为馆方和丘吉尔家族成员都表 示没有对图片动过手脚。
的巨大差异,一种是失败,一种是成功。
• Never, 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 (Winston Churchill) • 永远不要放弃
• 丘吉尔关于成功的著名一分钟演讲 • 那是在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一个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特意请
来了大名鼎鼎的丘吉尔来为大学生们演讲。牛津大学的大学生们听说丘吉尔 要来大学演讲,就都报了名,准备到那天来聆听这为名人的演讲,发自内心 地想听听丘吉尔这位伟人对“成功秘诀”的真知灼见。 • 丘吉尔演讲那天,大厅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大学生们都提前来到了会场,就 连世界各大媒体的许多记者也早早赶到了会场,准备采写一篇篇关于丘吉尔 演讲的报道。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之中,丘吉尔这位威震欧洲,身材魁梧的首 相,准时来到了演讲会场,然后迈着军人的步伐走上了演讲。 • 随着丘吉尔登上演讲台,看到丘吉尔那魁伟的形象,台下的大学生们情不自 禁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丘吉尔见之挥了挥手,用手势制止了大家的掌声, 说: • “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第三是,决不、 决不、决不能放弃!”演讲完后,丘吉尔就走下了讲台! • 丘吉尔的这次演讲,在国外被称为是著名的一分钟演讲,也是众多外国政治 家中,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演讲,虽然时间短暂,但在世界演讲史上 却堪称“经典之作”! • 丘吉尔的一分钟演讲完成了,在会场沉寂了片刻之后,台下的听众突然爆发 出了热烈的掌声! • “决不放弃,决不,决不放弃!” • 就这少而又少的十多个字,却体现了演讲的魅力和力量,也体现了人性的魅 力和力量之所在,而笔者以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只有真正懂得“成功秘 诀”的人和具体参加过实践而没有被打倒的英雄,才能在演讲台上发出这样 的吼声,作出这样精彩的演讲,也才能够真正懂得“成功秘诀”的核心和生 命之所在!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

萨缪尔· 贝克特 (1906~1989) 法国作家。1969 年作品《等待戈 多》获诺贝尔文 学奖。
巴勃鲁·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1971年作品《情 诗· 哀诗· 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夫列尔· 加西亚· 马尔克 斯(1928~)哥伦比 亚记者、作家。1982 年作品《霍乱时期的 爱情》获诺贝尔文学 奖。
阿尔贝· 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 《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 等。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让· 保尔· 萨特 (1905~1980)法 国哲学家、作家。主 要作品有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 道主义》、《辩证理 性批判》;小说《恶 心》、《自由之路》 三部曲;剧本《苍蝇》 和《禁闭》等。1964 年作品《苍蝇》获诺 贝尔文学奖。
2013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 拿大女作家爱丽丝· 门罗。资料图: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 门罗。
大江健三郎(1935~)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奇妙的工 作》、《死者的奢华》、《饲育》;长篇小说《个人的体检》、 《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长篇三部曲 《燃烧的绿树》等。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 人。主要作品《城市与狗》、《绿房子》、《首领们》、《潘达 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莉娅姨妈与作家》、《酒吧长谈》 和《坏女孩的恶作剧》。2010年获得诺贝 布克) (女)(1892~ 1973)美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大地的 房子》三部曲:《大 地》《儿子们》《分 家》《母亲》《爱国 者》《龙种》等。 1938年作品《大地》 获诺贝尔文学奖。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注:“诺贝尔文学奖金”有七个年度末授奖(它们是1914、1918、1935, 1940-1943)。
1989年 西班牙 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 1990年 墨西哥 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 1991年 南非 纳丁·戈迪默 (1923-) 圣卢西 1992年 亚 德里克·沃尔科特(1930-) 1993年 美国 托妮·莫里森(1931-) 1994年 日本 大江健三郎(1935-) 1995年 爱尔兰 山姆斯·希尼(1939-) 1996年 波兰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23-) 1997年 意大利 达里奥·福(1926-) 1998年 葡萄牙 若泽·萨拉马弋 1999年 德国 君特·格拉斯 2000年 法国 高行健 2001年 英国 维·苏·奈保尔 2002年 匈牙利 伊姆雷·凯尔泰斯
1934年 意大利 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一1936) 1936年 美国 尤金·奥尼尔(1888-1953) 1937年 法国 罗歇·马丁·杜·伽尔(1881-1958) 赛珍珠(泼尔·西登斯屈里克·布克)(1892- 1938年 美国 1973) 1939年 芬兰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1888——1964) 1944年 丹麦 约翰内斯·威廉·杨森(1873-1950) 1945年 智利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889一1957) 1946年 德国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1947年 法国 安德烈·纪德(1869-1951) 1948年 英国 托玛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 1949年 美国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1950年 英国 帕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 1951年 瑞典 帕尔·费比安·拉格克维斯特(1891-1974) 1952年 法国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 1953年 英国 温斯顿·丘吉尔(1874一1965) 1954年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 1955年 冰岛 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奈斯(1902-1984) 1956年 西班牙 胡安·拉蒙·希门内斯(1881-1958) 1957年 法国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 1958年 苏联 1960) 1959年 意大利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1968) 1960年 法国 圣琼·佩斯(1887-1975) 南斯拉 1961年 夫 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 1962年 美国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 1963年 希腊 乔治·瑟弗里斯(1900-197f) 1964年 法国 让一保尔·萨特(1905~1980)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 1965年 苏联 1984) 1966年 以色列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1888——1970) 瑞典 奈莉·萨克斯(1891-1970) 危地马 1967年 拉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 1968年 日本 川瑞康成(1899-1972) 1969年 法国 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 1970年 苏联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任尼琴(1918-) 1971年 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 1972年 德国 亨利希·伯尔(1917—1985) 1973年 澳大利 亚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 1974年 瑞典 埃温德·约翰逊(1900~1976) 瑞典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1904-1978) 1975年 意大利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 1976年 美国 索尔·贝娄(1951-) 1977年 西班牙 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1898一1984) 1978年 美国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 1979年 希腊 奥季修斯·埃利蒂斯(1911-) 1980年 美国 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 1981年 英国 埃利亚斯·卡内蒂(I905-) 哥伦比 1982年 亚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1983年 英国 威廉·戈尔丁(1911-) 捷克斯 1984年 洛伐克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 1985年 法国 克洛德·西蒙(1913-) 尼日利 1986年 亚 沃莱·索因卡(1934-) 1987年 美国 约瑟夫·布罗茨基(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法国 德国 挪威 西班牙 法国 波兰 意大利 英国 德国 瑞典 德国 比利时 德国 印度 法国 苏利·普鲁多姆 (1839-1907)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 比昂斯藤·马丁纽斯·比昂逊(1832-1901)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 弗里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 亨利克·显克微支(1846-1916) 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 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 西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 盖哈特·霍甫特曼(1862-1946)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罗曼·罗兰(1866-1944) 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封·海顿斯坦(1859- 瑞典 1940) 丹麦 卡尔·耶勒鲁普(1857-1919) 瑞士 卡尔·斯皮特勒(1845-1924) 挪威 克努特·哈姆生(1859—1952) 法国 阿纳托尔·法朗土(1844-1924) 西班牙 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 爱尔兰 波兰 爱尔兰 意大利 法国 挪威 德国 美国 瑞典 英国 威廉·巴特勒·叶艺(1865—1939) 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7-1925) 乔治·肖伯纳(1856-1950) 格拉齐亚·黛莱达(1871-1936) 亨利·柏格森(1859-1941) 西格里德·温塞特(1882-1949) 保尔·托马斯·曼(1875一1955) 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格(1864——1931)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

丘吉尔少年时代是个典型的差生和笨蛋

丘吉尔少年时代是个典型的差生和笨蛋

丘吉尔少年时代是个典型的差生和笨蛋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他被斯大林胜赞为:“百年来才出现的一个人物”。

他还是个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还被尊为“坦克之父”。

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哪位领袖能两者兼得,而且都如此杰出,可是谁又能想象他在少年时代是个典型的差生和笨蛋,他实在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二战期间,丘吉尔任英国战时内阁首相。

他是个军人,更是个政治家和演讲家。

他虽没有带兵打仗,也没有赫赫战功,但正是他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机智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带领英国人民抗击德寇的入侵,取得了二战的最终胜利。

源自上个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最大的一场浩劫,它使整个欧洲大陆都被践踏在纳粹凶狠残暴的铁蹄下。

世界阴云密布,欧洲战火纷飞,英国岌岌可危。

早在二战爆发前夕,丘吉尔就曾极力反对绥靖主义的对德妥协,但孤掌难鸣。

由于战前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等人绥靖主义造成的恶果,使得德国轻松得手,侵略行为进展顺利。

再加上德国以闪电战的手段,绕过马其诺防线,从阿登山区突袭,闪击法国,法国快速败退,使得英国独自面对强大的敌人,幸得英国远离大陆,孤悬海外,但遭受的人员和物资上的巨大伤亡和损失,几乎独木难支,失败几成定局。

就在此危急关头,丘吉尔的出现,改变了战争进程,扭转了不利的局面,坚定了抗击入侵的信心。

身为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于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登台组阁成为英国首相。

他临危不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力排众议,中流砥柱,振臂一呼,坚决抗战,挽救了行将朽木的英国和即将全线溃败的反法西斯阵营。

不知到底是丘吉尔拯救了英国,还是英国成全了丘吉尔,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勇敢的英国人接受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他的“永不屈服”的精神感召和鼓舞下,最终顽强地挺住了。

这个曾被希特勒嘲笑的早产儿,却一直笑到了最后的胜利。

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

晚年生活
• 1956年4月,丘吉尔访问联邦德国,因其对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贡献而 被授予“查理曼奖”;1958年11月,丘吉尔访问巴黎,获戴高乐总 统授予“解放奖章”;1959年11月,丘吉尔继承了“下院之父”的 称号。1963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授予丘吉尔美国荣誉公民称 号,丘吉尔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士。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 风去世。巧合的是,丘吉尔的父亲也是在70年前的1月24日去世的。 丘吉尔活了91岁。 • 英国政府为丘吉尔举行了国葬。他的灵柩在西敏寺停放,供民众 吊唁,议会也休会三天;灵柩由议会议长和3名政党领袖,以及国防 和海陆空参谋长守护,大约有32万民众前来向丘吉尔致敬,包括几十 位各国的国家元首和领导人。根据丘吉尔的遗愿,仪式结束后灵柩用 游艇运到滑铁卢火车站,在那里鸣礼炮19响,然后用火车把灵柩运到 他的出生地布伦海姆宫附近的布雷顿教堂公墓中,与他的父母亲葬在 一起。 • 然而丘吉尔的声望,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丝毫的暗淡。时至今 日,丘吉尔依然被大多数英国人看作是最伟大的首相。在2002年由 BBC主办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票选活动中,丘吉尔高居榜首。
• 1896年,丘吉尔随部队调往印度,在那里他有时间阅读大 量的历史、哲学作品。一年后印度北部部落爆发了反抗英 军的武装起义,得知消息后丘吉尔立即请了假,以《加尔 各答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英国的 军事行动,他在向两张报纸所发出的稿件的基础上再加入 自己收集到的其他资料,写出了第一部著作《马拉坎德野 战军纪实》,1898年该书在英国出版。之后他又相继出版 了自己的小说《萨伏罗拉》和有关英国和苏丹战争的《河 上的战争》。 • 1899年9月,已经辞去军职的丘吉尔以《晨邮报》记 者的身份前往南非,采访英布战争。在随英军士兵行进途 中被后成为南非总理的史末资所俘虏。丘吉尔虽然是随军 记者,但是因其携带武器并参加战斗,布尔人拒绝释放他。 1899年12月,丘吉尔极为大胆地独自一人越狱成功,在当 地一个英国侨民的帮助下逃到了洛伦索-马贵斯(今莫桑比 克首都马普托)的英国领事馆。这一事件使得他在英国的 名声大噪;1900年3月,又经历了几次战斗的丘吉尔终于 回到英国,通过越狱事件而闻名全国的丘吉尔决定抓住机 会,踏入政坛。

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历 中校军衔,回到议会。
1917年7月,自由党党魁劳合·乔治宣布任命丘吉尔为军需大臣。
1924年夏,被首相斯坦利·鲍德温任命为财政大臣。
1929年5月英国再度举行大选,选举中丘吉尔本人险胜。
二战时的内阁首相
1939年9月1日早晨,战争爆发后的数小时,张伯 伦召见丘吉尔,邀请他加入战时内阁。9月3日,丘吉 尔被重新任命为海军大臣。由于战事进展不顺利, 下院议员们在1940年5月对张伯伦政府提出不信任动 议案,将矛头指向张伯伦。5月8日,张伯伦政府仅以 81票的多数获得信任案,但是张伯伦感到他无法继续 执政,因此准备组建联合政府,并让出首相位置。 他原本希望由外交大臣、绥靖政策的积极贯彻者哈 利法克斯勋爵接任,但是无法得到丘吉尔的支持。 张伯伦十分清楚,一旦丘吉尔离开内阁就要垮台。 此外工党也向张伯伦施压,十分明确地向他表明, 工党将不会再支持由张伯伦或其亲信所领导的内阁。 于是张伯伦只得向国王提出辞呈,并建议由丘吉尔 组阁。
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 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 (十二万多)。被美国杂 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 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 说家之一。2002年,BBC 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 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 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 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温斯顿·丘吉尔
丘吉尔是一个早产儿,由于父
亲伦道夫·丘吉尔忙于政治而母亲
S·席瓦兹院士在颁奖词中还说, “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 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一位领袖 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
尔 的 名 言
3."Attitude is a little thing that makes a big difference." 态度是小 事,但能造成很大区别。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鲁东(法国)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肯(德国)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1910年保尔·海才(德国)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1914年(未颁奖)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韩德斯坦(瑞典)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1918年(未颁奖)1919年卡尔·斯比特勒(瑞士)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1922年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慈(爱尔兰)1924年乌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莱蒙特(波兰)1925年乔治·萧伯纳(英国)1926年格拉齐娅·黛丽达(意大利)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国)1928年西格里德·温赛特(挪威)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德国)1930年亨利·辛克莱·路易士(美国)1931年埃里克·阿克赛尔·卡尔费尔特(瑞典)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1933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国)1934年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1935年(未颁奖)1936年尤金·奥尼尔(美国)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法国)1938年赛珍珠(美国)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巴(芬兰)1940年——1943年(未颁奖)1944年约翰尼斯·维尔内姆·延森(丹麦)1945年加波列拉·米斯特拉尔(智利)1946年赫曼·赫塞(瑞士)1947年安德烈·纪德(法国)1948年托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国)1949年威廉·福克纳(美国)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1951年帕尔·法比安·拉格尔克维斯特(瑞典)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1953年温斯顿·罗纳德·史本斯·邱吉尔(英国)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1955年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1957年阿尔伯特·卡缪(法国)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特纳克(苏联)1959年萨尔瓦多·卡萨姆多(意大利)1960年圣�琼·佩斯(法国)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1962年约翰·史坦贝克(美国)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希腊)1964年让·保罗·萨特(法国)1965年米哈依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萧洛霍夫(苏联)1966年撒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奈丽·莱欧涅·萨克斯(瑞典)1967年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瓜地马拉)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1970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忍尼辛(苏联)1971年巴勃罗·聂鲁达(智利)1972年海因利希·鲍尔(德国)1973年帕特里克·维克多·马丁达尔·怀特(澳大利亚)1974年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马丁松(瑞典)1975年尤金尼奥·蒙塔莱(意大利)1976年索尔·贝娄(美国)1977年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1978年以撒·巴什维斯·辛格(美国)1979年奥迪塞乌斯·埃利蒂斯(希腊)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提(英国)1982年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奎斯(哥伦比亚)1983年格拉尔德·威廉·高登(英国)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捷克斯洛伐克)1985年克劳德·西蒙(法国)1986年沃尔·索因卡(尼日利亚)1987年约瑟夫·亚历山德洛维奇·布罗斯基(俄国——美国)1988年纳吉布·马富兹(埃及)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墨西哥)1991年纳丁·歌蒂玛(南非)1992年德列克·瓦尔科特(特里尼达)1993年佟妮·莫里森(美国)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1995年席默斯·希尼(爱尔兰)1996年维斯拉瓦·辛波丝卡(波兰)1997年达利欧·弗(意大利)1998年霍塞·萨拉马戈(葡萄牙)按照这份名单,我们看看各国得奖状况:法国12人美国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罗斯基)英国6人德国、瑞典各7人意大利、西班牙各6人俄国5人(包括布罗斯基)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各3人瑞士、智利、希腊、日本各2人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哥伦比亚、芬兰、瓜地马拉、冰岛、以色列、南斯拉夫、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各1人直至1998年为止,共有95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国等八个国家有59人,如果再加上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则有71人。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全盘点文| 群学君整理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1907),法国诗人。

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论美术》等。

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惠的实证”。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Christian Theodor Mommsen,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

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Bjørnstjerne Martinius Bjørnson,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

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Frédéric Mistra,1830~1914)法国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黄金岛》《普罗旺斯》《米洛依》等。

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José Echegaray y Eizaguirre,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Henryk Pius Sienkiewicz,1846~1916)波兰小说家。

二战人物

二战人物

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

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 (30 November 1874 –24 January 1965) was a British politician known chiefly for his leadership of the United Kingdom during World War II. He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 wartime leaders. He served as Prime Minister from 1940 to 1945 and again from 1951 to 1955. A noted statesman and orator, Churchill was also an officer in the British Army, a historian, writer and artist. To date, he is the only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o have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and the first person to be recognised as an honorary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德国陆军一级上将(1888-1954),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装甲战的倡导者,也是―闪电战‖―坦克战‖的提出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01 苏利·普吕多姆(1839年3月16日-1907年9月7日,法国)“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孤独与沉思》1902 特奥多尔·西奥多·蒙森(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国)“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罗马风云》1903 比昂斯滕·马蒂纳斯·比昂松(1832年12月8日-1910年4月26日,挪威)“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挑战的手套》1904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年9月8日-1914年3月25日,法国):“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金岛》;何塞·埃切加赖·伊·埃萨吉雷(1832年4月19日-1916年9月4日,西班牙)“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伟大的牵线人》1905 亨利克·皮乌斯·显克维支(1846年5月5日-1916年11月15日,波兰)“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第三个女人》《你往何处去》1906 乔祖埃·亚历桑德罗·卡尔杜齐(1835年7月27日-1907年2月16日,意大利)“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青春诗》1907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年12月31日-1936年1月18日,英国)“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老虎!老虎!》1908 鲁道尔夫·克里斯托弗·欧肯(1846年1月5日-1926年9月14日,德国)“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精神生活漫笔》1909 塞尔玛·奥蒂莉亚·洛维萨·拉格洛夫(女,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瑞典)“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尼尔斯骑鹅旅行记》1910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年3月15日-1914年4月2日,德国)“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特雷庇姑娘》1911 莫里斯·波利多尔·玛丽·梅特林克(1862年8月29日-1949年5月6日,比利时)“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我的早年生活》知识讲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我的早年生活》知识讲解

《我的早年生活》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六卷)、《英国民族史》(四卷)等。

本文节选自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陈钦武译。

《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以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写成的自传,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概观全书,读者不难发现书中描绘的是一个已逝去的年代,通过丘吉尔,人们可以看到变化中的社会:从社会性质、政治基础、战争、年轻人的世界观到价值体系等等。

知识积累1.冷漠:(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

2.偏爱:在几个人或几件事物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3.宽宏大量:形容人度量大。

4.独具慧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5.蛛丝马迹: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6.遗憾(hàn):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

7.尴尬(gāng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8.辛辣:形容语言、文章尖锐而刺激性强。

9.谋生: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10.开拓(tuò):开辟,扩展。

11.停滞(zhì)不前:事物因受到某种阻碍而处于原来状况下不能继续发展前进。

12.着(zhuó)实:实在,确实。

13.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14.生涯:指从事某种或职业的生活。

15.下辖(xiá):属于它的下级,并被管辖。

16.整装待发:整理行装,等待出发。

1953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国家元首获奖

1953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国家元首获奖

1953年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竞争的约有二十五位来自各国的作家诗人。其中有翌年获奖的海明威,1955年获奖的冰岛小说家拉克斯内斯,1956年获奖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这一年,威廉亲王又推荐了英国的作家福斯特,这次却没有成功。
丘吉尔于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国牛津附近的布伦海姆营,1965年1月24日逝世于伦敦。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曾支持过十月革命的苏联的国内外敌人。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46——1945; 1951——195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反对过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主张联合美、苏,共同抵抗希特勒的侵略。他著有多部历史著作,主要有 《马拉坎德远征史》(1898、 《河上战争》(1899)、《世界危机》(1923—1931)、《战争与回忆录》 (六卷,1948—1954)、《英语民族史》(1956—1958)。瑞典文学院授予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叙述,同时也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大家都知道,瑞典文学院一向严守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不颁奖给任何于角逐诺贝尔文学奖期间在其本国政府里头担任职务,或扮演重要的政治角色的作家。1953年的颁奖,瑞典学院不考虑这些顾忌;按常规,瑞典学院对待获奖人的消息在未公布之前,是绝对保密的。这一次却因获奖者身份不同而采取了例外的措施。在消息未公开之前,先通过外交途径,由瑞典驻英国大使驱车前往唐宁街十号的首相官邸,去征求丘吉尔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接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丘吉尔对获奖之事十分高兴,表示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后因丘吉尔参加一个由艾森豪威尔主持的国际性会议,委托其夫人和女儿出席颁奖典礼。他夫人在会上代表丘吉尔朗读了丘吉尔起草的答谢辞,参加典礼的有王室官员及文艺界代表人士约一千人。
丘吉尔最早被提名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竞争始于1946年。丘吉尔参加角逐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以后那几年,他一再被提名,推荐者几乎全是瑞典作家和历史家,他们几乎从那时起就一心一意支持他。可那两位受诺贝尔委员会之托撰写研究报告书的学院院士还是用“细密的批评之筛”把他给筛掉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1901---2019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颁奖词1901---2019

等。

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伟大的牵线人》《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等。

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第三个女人》《十字军骑士》等。

1905年作品《第三个女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青春诗》、长诗《撒旦颂》、专著《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

1906年作品《青春诗》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

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

主要作品有《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主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等。

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

1909年作品《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08.我的早年生活

08.我的早年生活
停滞(zhì)
冷漠(mî)
威慑 (shè)
锡兵 (xī)
宽宏大量 蛛丝马迹
尴尬(gān
独具慧眼 滚瓜烂熟
gà)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早年 生活的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入学考试 2、跳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 文主要内容,感受“我”的 情感与态度。
• 本文节选自丘吉尔《我的早年生 活》。《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 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以往的记录 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之后写成的 自传,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 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 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 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 点和看法。
2、字词检测
萤火虫 (yíng)
作业: 《全品》听课手册 作业手册
谦逊,很高的军事 天赋
学习 英语 征兵 考试
军旅 生涯
品味语句,分析人物
• 你认为丘吉尔是个怎样的人呢?从 哪里看出来的? 展示模板:我认为丘吉尔是个__ 的人,从文中__ 可以看出。 (具体分析语句)
领会主旨,拓展延伸
• 邱吉尔的成功真的是靠幸运吗?请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邱吉尔的成功靠的不是幸运, 是因为他能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 对眼前形势作出判断,并保持一种 谦逊、乐观、坦然的心态,化劣势 为优势,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 坚持不懈地努力。
丘吉尔
1、作者简介
• 温斯顿〃丘吉尔(1874— 1965),英国著名的政治 家、演说家、作家,1953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 奖作品《不需要战争》, 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担任英国 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 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 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胜利。著有《第二次 世界大战回忆录》、《英 语民族史》等。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作者及获奖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作者及获奖作品

年份(公元)获奖作者国籍获奖作品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诗人法国《孤独与深思》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历史学家德国《罗马风云》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戏剧家、诗人、小说家挪威《挑战的手套》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诗人。

法国《金岛》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戏剧家、诗人西班牙《伟大的牵线人》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小说家波兰《你往何处去》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诗人、文艺批评家意大利《青春诗》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小说家、诗人英国《老虎!老虎!》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哲学家德国《精神生活漫笔》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作家瑞典《骑鹅旅行记》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1914),作家德国《特雷庇姑娘》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比利时《花的智慧》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剧作家、诗人德国《群鼠》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诗人、社会活动家印度《吉檀枷利—饥饿石头》1915年罗曼·罗兰(1866~1944)作家、音乐评论家法国《约翰·克利斯朵夫》1916年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诗人、小说家瑞典《朝圣年代》1917年卡尔·耶勒鲁普,作家。

丹麦《磨坊血案》亨利克·彭托皮丹,小说家丹麦《天国》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诗人、小说家。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名单当然可以。

以下是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名单,按年份和获奖者列出:1. 1901年:Sully Prudhomme - 《Stances et Poèmes》2. 1902年:Theodor Mommsen - 《A History of Rome》3. 1903年:Bjørnstjerne Bjørnson - 《En fallit》4. 1904年:Frédéric Mistral、José Echegaray - 分别为《Mireio》和《The Great Galeoto》5. 1905年:Henryk Sienkiewicz - 《Quo Vadis》6. 1906年:Giosuè Carducci - 《Rime Nuove》7. 1907年:Rudyard Kipling - 《The Jungle Book》8. 1908年:Rudolf Christoph Eucken - 《The Problem of Human Life》9. 1909年:Selma Lagerlöf - 《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of Nils》10. 1910年:Paul Heyse - 《Maria of Magdala》11. 1911年:Maurice Maeterlinck - 《The Blue Bird》12. 1912年:Gerhart Hauptmann - 《The Weavers》13. 1913年:Rabindranath Tagore - 《Gitanjali》14. 1914年:No award15. 1915年:Romain Rolland - 《Jean-Christophe》16. 1916年:Verner von Heidenstam - 《The Charles Men》17. 1917年:Karl Adolph Gjellerup、Henrik Pontoppidan - 分别为《The World's Crucifixion》和《Lucky Peter's Journey》18. 1918年:No award19. 1919年:Carl Spitteler - 《The Olympian Spring》20. 1920年:Knut Hamsun - 《Growth of the Soil》21. 1921年:Anatole France - 《Penelope》22. 1922年:Jacinto Benavente - 《The Bonds of Interest》23. 1923年:W. B. Yeats - 《The Tower》24. 1924年:No award25. 1925年:George Bernard Shaw - 《Saint Joan》26. 1926年:Grazia Deledda - 《Reeds in the Wind》27. 1927年:Henri Bergson - 《Creative Evolution》28. 1928年:Sigrid Undset - 《Kristin Lavransdatter》29. 1929年:Thomas Mann - 《Buddenbrooks》30. 1930年:Sinclair Lewis - 《Main Street》31. 1931年:Erik Axel Karlfeldt - 《Songs of the Wilderness》32. 1932年:John Galsworthy - 《The Forsyte Saga》33. 1933年:Ivan Bunin - 《The Village》34. 1934年:Luigi Pirandello - 《One, No One and One Hundred Thousand》35. 1935年:No award36. 1936年:Eugene O'Neill -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37. 1937年:Roger Martin du Gard - 《The Thibaults》38. 1938年:Pearl S. Buck - 《The Good Earth》39. 1939年:Frans Eemil Sillanpää - 《Meek Heritage》40. 1940年:No award41. 1941年:Johannes V. Jensen - 《The Long Journey》42. 1942年:No award43. 1943年:No award44. 1944年:No award45. 1945年:Gabriela Mistral - 《Lagar》46. 1946年:Hermann Hesse - 《The Glass Bead Game》47. 1947年:André Gide - 《The Fruits of the Earth》48. 1948年:T.S. Eliot - 《The Waste Land》49. 1949年:William Faulkner - 《A Fable》50. 1950年:Bertrand Russell -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51. 1951年:Pär Lagerkvist - 《The Dwarf》52. 1952年:François Mauriac - 《Vipers' Tangle》53. 1953年:Sir Winston Churchill - 《The Second World War》54. 1954年:Ernest Hemingway - 《The Old Man and the Sea》55. 1955年:Halldór Laxness - 《Independent People》56. 1956年:Juan Ramón Jiménez - 《Platero and I》57. 1957年:Albert Camus - 《The Fall》58. 1958年:Boris Pasternak - 《Doctor Zhivago》59. 1959年:Salvatore Quasimodo - 《Selected Poetry》60. 1960年:Saint-John Perse - 《Chronique》61. 1961年:Ivo Andrić - 《The Bridge on the Drina》62. 1962年:John Steinbeck - 《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63. 1963年:Giorgos Seferis - 《Strophe》64. 1964年:Jean-Paul Sartre - Declined the prize65. 1965年:Mikhail Sholokhov - 《And Quiet Flows the Don》66. 1966年:Shmuel Yosef Agnon、Nelly Sachs - 分别为《A Guest for the Night》和《Selected Poems》67. 1967年:Miguel Ángel Asturias - 《Men of Maize》68. 1968年:Yasunari Kawabata - 《Beauty and Sadness》69. 1969年:Samuel Beckett - 《Waiting for Godot》70. 1970年:Aleksandr Solzhenitsyn - 《One Day in theLife of Ivan Denisovich》71. 1971年:Pablo Neruda - 《Canto General》72. 1972年:Heinrich Böll - 《The Lost Honour of Katharina Blum》73. 1973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将战斗到 底……我们决不 投降。 ”
——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
吉尔爵士(1874年11月30日—1965 年1月24日),政治家、演说家及作 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 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 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 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 利。被公认为世界上掌握单词词汇 量最多的人(5万多)。
张伯伦和丘吉尔对法西斯的态度有什么不 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分别是实行绥靖政策和坚决抵抗,结 果前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
德国为什么要首先进攻波兰?
提示:①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已占领了奥 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从地理上看波兰处于德国的半 包围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希特勒在吞并捷克斯洛 伐克之后便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命令。②波兰 和英法是盟国,德国处于法波之间,而波兰实力不如 英法。所以希特勒决定先攻占波兰,然后再来解决英 法。③波兰又与苏联接壤,占领波兰就有了进攻苏联 的跳板。④为了避免攻占波兰后可能引起英、法和苏 联同时出来干涉,所以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8 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