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规划 第1章 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
我国铁路通道分布示意图
二、公路交通运输系统
我国公路按其重要性及其行政管理等级分为:国 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 公路线路按其技术状况分为:高速、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五个等级,有些低于四级标准的公路 称为等外路。 高速和一级公路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4.11%;四 级和等外公路占了大部分,达65.27%。
(4)在东西两侧分别有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 (5)沿江和沿海设有国际航运中心、吴淞客运中心、芦潮 港码头等水路客运码头,在黄浦江下游、长江口(外高桥) 和大洋山、小洋山布设了货运码头; (6)在市区内分别设置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和虹 桥站4个铁路客运站,并设置了上海客运总站等25个长途汽 车客运站。
二、市域内交通运输
定义:指城市范围内的交通运输。 特点: (1)交通运输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 (2)出行的距离较短,与城市的规模及形态有关; (3)市内的货物运输主要为城市本身的生产、生活和建设 需要服务; (4)道路网密度远大于公路网或铁路网的密度; (5)各个城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其交通类型、网络布 局和结构、设施规模等各不相同,受城市影响很大; (6)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开发利 用是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的正反馈关系。
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示意图
我国公路在运输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方面都还不能满 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公路里程偏少、路网密度较低 ② 公路技术状况较差 ③ 汽车保有量尚低、性能较差 ④ 交通事故多
⑤ 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
三、水路交通运输系统
水路交通运输系统分内河、沿海和远洋。 承担长距离的大宗、散装货物和进出口货物的运 输;旅客运输所占的比重很小,且限于短距离。 主要的通航航道为“三江两河”:长江水系、珠江 水系、黑龙江水系、淮河水系、京杭运河 沿海航线分为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的北方航线和以 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线。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19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分为: • 城市道路发展战略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 • 城市道路近期治理规划
完整最新ppt
20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 城市交通战略规划是城市交通的远景指导性规划,规划年限 比较长,一般在20-50年,规划用地范围也宜适当大一些,以 满足将来城市发展之需要。
• 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是城市交通的中长期建设规划,规划 年限一般为5-20年,规划用地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 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实际上是城市交通的近期建设计划, 一般为1-5年,规划用地范围为适当扩大后的建成区。
古代和近代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是道路网络系统的布局与规划, 可以说是一种平面的和静态的道路交通规划。
现在的城市交通规划可以说是立体的、综合的规划。
完整最新ppt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定义
•所谓城市交通规划,是指为城市居民的交通行为进行合利的交通设 施配置,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条件,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六、七十年代就完成了综合城市交通规划工作, 多数大城市每隔3-5年就进行一次规划方案的调整,这样使得规划 能够适应土地利用及交通状况的变化, •一些大城市每10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规划修编(即滚动规划),以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
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 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 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 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交通运输安全 第1章 概述
第三,10万人口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最高指标值在15 人以下,其中以英国最低为5.75人。
美国、日本的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汽车王国”,既是当今世界机动车 保有总量最高和公路总里程最长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 机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09年机动车保有总量达2.3 亿辆,其千人机动车拥有量达802辆。
惨烈的事故现场一片狼藉!
§1.1 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
安全:对于交通活动而言,简单的讲就是在参 与交通活动的过程中不要受到伤害。具体表现 为三个方面: a.我不伤人:自己不要伤害别人; b.人不伤我:自己不要被别人伤害; c.我不伤我:自己不要伤害自己。
道路交通安全是指交通参与者在参与交通活动 的过程中既不要受到外来伤害、也不要向外部 (他人或它物)施加伤害。
交通参与者是指在从事交通活动过程中与人的特 定行为或临时角色相关的不同群体。 通常指驾驶员、骑车人、行人、乘客四类群体。
◆交通警察算不算交通参与者?
1.道路交通安全
1)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 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 状态。
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 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 全。
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美国:1966年颁布了《公路安全法》、《汽车 安全措施法》,负责全国公路安全工作 ;
德国:1969年德国总理责成“国务秘书”组织 “公路交通安全圆桌会议”,负责制定全国公路 交通安全的总政策和措施 ;
日本:自1970年成立了全国性的统一管理机构,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
(6)有后果(损害后果):交通事故必定有损害后果 存在,即存在人员、牲畜伤亡或车辆、财产损失等。
第1章-综合交通运输概述
第1章-综合交通运输概述1.1 引言综合交通运输是指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交通方式在内的综合运输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综合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章将对综合交通运输的定义、特点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1.2 综合交通运输的定义综合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多种交通方式进行运输的系统。
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运输,可以更加高效地满足人们对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需求。
比如,在长途货物运输中,可以通过公路将货物运送到火车站或码头,然后使用铁路或水路进行长距离运输,最后再通过公路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
综合交通运输能够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1.3 综合交通运输的特点综合交通运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3.1 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运输综合交通运输采用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将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相互补充,从而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不同的交通方式具有不同的运输能力、速度、成本等特点,通过综合运输可以灵活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
1.3.2 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综合交通运输可以合理利用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减少空驶和重复运输,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比如,通过公路将货物运送到火车站,再使用铁路进行长途运输,可以减少公路上的货运车辆,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1.3.3 提供更好的运输服务综合交通运输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运输服务。
比如,对于大批量、低价值的货物运输,可以选择水路或铁路进行长途运输,而对于小批量、高价值的货物运输,可以选择航空进行快速运输。
综合交通运输可以根据货物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提供定制化的运输服务。
1.4 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目前,综合交通运输已经成为国内外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国内交通运输部门正积极推动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和互联互通。
在城市交通领域,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交通规划与出行方案
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交通规划与出行方案第一章智能交通规划概述 (3)1.1 智能交通规划的定义与意义 (3)1.1.1 定义 (3)1.1.2 意义 (3)1.2 智能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 (3)1.2.1 国际发展现状 (3)1.2.2 国内发展现状 (3)1.3 智能交通规划的关键技术 (4)1.3.1 大数据技术 (4)1.3.2 人工智能技术 (4)1.3.3 通信技术 (4)1.3.4 空间信息技术 (4)1.3.5 云计算技术 (4)第二章城市交通网络优化 (4)2.1 城市交通网络现状分析 (4)2.2 交通网络优化策略 (5)2.3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5)2.4 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5)第三章公共交通智能化 (6)3.1 公共交通智能化发展背景 (6)3.2 公共交通智能化技术 (6)3.3 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6)3.4 公共交通信息发布与调度 (7)第四章出行方案设计与优化 (7)4.1 出行方案设计原则 (7)4.2 出行方案优化方法 (8)4.3 出行方案智能推荐系统 (8)4.4 出行方案评价与反馈 (8)第五章智能交通管理与监控 (9)5.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构成 (9)5.2 交通管理与监控技术 (9)5.3 智能交通管理策略 (9)5.4 交通预防与处理 (10)第六章智能物流与供应链 (10)6.1 智能物流概述 (10)6.2 物流智能化技术 (10)6.2.1 物联网技术 (10)6.2.2 大数据技术 (10)6.2.3 云计算技术 (10)6.2.4 人工智能技术 (11)6.3 供应链优化与管理 (11)6.3.1 供应链协同 (11)6.3.2 供应链风险管理 (11)6.3.3 供应链金融 (11)6.4 智能物流平台建设 (11)4.1 平台架构设计 (11)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1)4.3 服务功能实现 (11)4.4 用户体验优化 (12)4.5 平台安全与维护 (12)第七章车联网技术与应用 (12)7.1 车联网技术概述 (12)7.2 车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12)7.2.1 通信技术 (12)7.2.2 数据处理技术 (12)7.2.3 网络技术 (12)7.3 车联网应用场景 (12)7.3.1 智能导航 (12)7.3.2 自动驾驶 (12)7.3.3 智能交通管理 (13)7.3.4 车辆安全与救援 (13)7.4 车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 (13)7.4.1 安全问题 (13)7.4.2 隐私保护 (13)7.4.3 法律法规与政策 (13)第八章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3)8.1 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13)8.2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14)8.3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运维管理 (14)8.4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政策 (14)第九章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政策与法规 (15)9.1 智能交通政策法规概述 (15)9.2 智能交通政策制定与实施 (15)9.2.1 政策制定原则 (15)9.2.2 政策制定内容 (15)9.2.3 政策实施策略 (15)9.3 智能交通法规体系构建 (16)9.3.1 法规体系构成 (16)9.3.2 法规制定与实施 (16)9.4 智能交通行业监管与自律 (16)9.4.1 监管体系构建 (16)9.4.2 监管机制创新 (16)9.4.3 自律机制建设 (16)第十章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智能交通行业发展趋势 (16)10.2 智能交通行业面临的挑战 (17)10.3 智能交通行业创新与应用 (17)10.4 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17)第一章智能交通规划概述1.1 智能交通规划的定义与意义1.1.1 定义智能交通规划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以实现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交通需求的精准预测、交通服务的个性化提供,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
交通规划 50-1-31.3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层次划分、目的、任务及总体设计
社会可接受性:交通设施布局要保护人类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促进社区 交往和可居住性,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做到交通公共 资源公平使用等;
财政可承受性:需要交通建设投资与城市财政支付能力的协调,使有限 的财政投入收益最大化;
3
三、交通规划的分类
区域交通系统规划 主要指五大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一般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重点是道路交通系统规 划),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还包括各专项规划。
4
四、交通规划的层次划分
1、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层次划分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 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规划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环路规划 城市主干道路网络规划 自行车道路网络规划
➢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规划 ➢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 ➢ 城市交通运行组织规划
城市物流系统规划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停车场系统规划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出租车交通规划
➢ 城市快速公交(BRT)网络系统规划
5
2、区域交通系统规划的层次划分
7
水运交通系统规划
➢ 内河航道网络系统规划 ➢ 远洋航线网络规划 ➢ 港口码头发展规划
航空交通系统规划
➢ 航空线路网络规划 ➢ 机场布局发展规划
管道运输系统规划
8
五、交通规划的目的
交通规划是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与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是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规划是制订 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是确保交 通运输系统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 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的重要手段。
第1章综合交通运输概述
第四节基于交通强国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本节知识点】【知识点】交通强国阶段目标★★★【知识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方面★★★【知识点】交通工具和装备方面★★【知识点】运输服务方面★★【知识点】科技创新方面★★【知识点】安全保障方面★★【知识点】绿色交通方面★★【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交通强国阶段目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即从 2021 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第一阶段,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第二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例题精讲【例题•单选】《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交通强国的阶段发展目标中,第一阶段的目标没有()。
A.到2035 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B.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C.基本形成“全国123 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 快货物流圈”D.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B 选项为第二阶段的目标。
【例题•多选】《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到 2035 年,基本形成“全国 123出行交通圈”。
道路交通运输概述
产业,是经济学的范畴,是指具有某种
同一属性企业的集合
•第一章 绪论
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 言,每个部门都机制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 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 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业”等。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业、 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有 时专指工业,如产业革命。有时泛指一切生产物 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 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 文教卫生业等部门
③道路交通运输覆盖面广,通达深度高。道路交 通运输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 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和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道路交 通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④随着我国道路技术等级的逐步提高,尤其是一 批高等级道路的建成通车,道路客货运量在综合运 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第断一章提绪论高。2006 年道路交通 运输完成客、货运量分别占全社会客货运量的 91.8% 和72.1% ,完成的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 分别占52.8%和11.1% 。
表1-1是2001年~2007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数 据的统计。
2.道路交通运输与汽车运输
道路交通运输:是按运输方式依托的通行设 施来定义的,而汽车•第一运章 绪输论 则是按运输所使用 的工具来定义的。
从概念上看,道路交通运输不仅包括汽车 运输,而且还包括拖拉机运输、人力车运输 、畜力车运输、人工运输等。
在实际运用中,道路交通运输主要指汽车 在道路上的运输。因此,两个概念通常等同 使用。
三、道路交通运输的地位与作用
道路交通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处于基础地位, 发挥着以下具体作用: •第一章 绪论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第一章交通规划概论交通规划定义: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交通规划分类:1区域交通系统规划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交通规划目的:1.是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与管理科学化重要环节,2.是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制定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4.是确保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协调发展,防止建设决策、建设布局随意性、盲目性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1.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层次:1公路交通系统规划2铁路交通系统规划3水运交通系统规划4 航空交通系统规划5管道运输系统规划2.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层次:1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规划3城市交通管理规划4城市物流系统规划5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以上二个为交通规划层次化分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1交通系统现况调查2交通系统存在问题诊断3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5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6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交通规划思想:1有战略高度2有全局观点3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4符合经济发展要求交通规划原则:1交通系统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2综合运输协调发展3局部服从整体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5需要和可能相结合6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交通规划调查内容:1基础资料(社会经济、土地利用、自然地理)2交通需求(OD调查)3交通设施4交通现状(分为公路和城区)交通小区定义:将交通源合并成的若干小区称为交通区(考)交通小区划分的原则:基本原则是在准确、全面反映区域交通源流特性的前提下,使工作量尽可能减少(1)同质性(2)尽量以铁路、河流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3)保持区内出入之完整(4)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5)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域重点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6)分区大小合理,小范围的分区约为3000―5000人,大范围的分区约为5000 —6000人,面积1~2km2 (7)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W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 个OD调查概念: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交通调查专业术语:(1)出行:出行指人、车、货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
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教学教案
三、我国的现代交通运输发展
1、旧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 a.线路少、质量差、不成网。 b.运量规模小、运输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c.交通运输业大多被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所有制。 d.地理分布不均蘅。
2、新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发展变化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 ❖ 五种运输方式的特征 ❖ 联合运输和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第1部分 交通运输概论
主要介绍与交通运输学有关的基本概念,交 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发展史及其意义。
了 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简史 深刻理解:运输、交通、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输学
的概念、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及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的概念 ❖ 交通与运输的区别和联系 ❖ 交通运输与交通运输学
一、运输概念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 交通运输构成要素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的构成要素 1、运载工具 2、通路 3、场站 4、动力 5、通信 6、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
硬件要素
主要教学内容:
❖ 五种运输方式的产生过程 ❖ 中国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一、世界交通运输发展史 自有人类以来,即有运输。 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前,早期
的人类是以自身作为运输工具, 其后通过驯养动物驮运或拉重物 以减轻人类本身的负担。
轮轴的发明,车辆的出现则 揭开了现代陆路发展的序幕。
二、五种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
1、海路运输 19世纪初,瓦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的蒸
汽机应用与水路运输,开始了 机械化时代,摆脱了靠风、靠 人力为动力的状况。
1883年,“皇家威廉”号 加拿大汽船首次横渡了大西洋。 取得了巨大成功。
《辞海》: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概 念:运输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
交通系统分析第一、二章
P( 0) e t
P(h t ) e t
(2-18)
(2-19)
(2-20) (2-21)
1
D
2
2.1 交通流基本参数特性
2.移位负指数分布
1)基本公式 分布函数
P(h t ) e (t ) ,
P(h t ) 1 e (t ) ,
式中:
(2-15)
p m/ S2
m 2 /( S 2 m)
2)递推公式
P(0) p
k 1 P(k ) (1 p) P(k 1) k 3)适用条件
※ 当到达的车流波动性很大, ※
(2-16)
k 1
(2-17)
S 2 / m 大于1时。
2.1 交通流基本参数特性
1.2.4 给出方案
1.提供备选方案
2.优选备选方案 3.确定备选方案
1.3 交通系统分析方法
1.3.1 系统描述方法
系统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对系统进行一个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以便清
楚地了解系统的各方面属性。从描述系统的手段来看,描述系统的方 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1.逻辑类型 2.物理模型 3.数学模型 4.仿真模型
3)适用条件 ※ 车流比较拥挤、自由行驶机会不多的车流 2 S / m 小于1.0 ※ 观测数据表明
2.二项分布
1)基本公式 (2-10)
0 p 1 ,n为正整数; 式中: P—二项分布参数,
x Cn
n! x!(n x)!
n 式中: 0 p 1 ,n、p 称为分布参数。
p
t
2.1 交通流基本参数特性
2)递推公式
P(0) (1 p) n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
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城市道路分类及各类道路特点 城市道路分类:按道路地位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道路网结构类型:1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线形式或带状式道路交通系统 2 2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方格式道路交通系统 3 3环形放射式道路交通系统系统 4 4自由式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5 5混合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3.城市交通存在问题:1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用地布局与交通分布欠合理 2 2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道路建设缺乏系统性 3 3对城市交通问题重视不够 4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城市交通流较为混乱 5 5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城市交通管理相对落后 6 6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道路交通规划难以实施。
第二章:城市交通规划1.交通规划含义。
研究土地使用与出行选择规律,其结论用来对现有土地使用或交通系统的改善提供决策支撑,同时,还要对交通相关若干管理规定、政策提出建议。
规划是渐进的、动态的、面向决策的、民众参与的过程4.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大交通实体数。
服务水平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式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5.交通三参数:流量、速度、密度基本概念。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的数量,亦称为亦称为流量。
车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
密度是指单位长度车道上,某一瞬时所存在的车辆数。
车辆数。
6机动车车流的交通特点。
1.1.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机动车流速度、流量和密度关系2.2.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机动车道路容量(11)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机动车道路通行能力(22)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流量7.交通调查包含的主要内容。
(完整版)第1章轨道交通系统概述
个集团内部,北车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和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 司,南车为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四方车辆有限 公司和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双方各三家企业。
❖ 1、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的156个重点建设项
我国地下铁道的产生与发展
①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初)
我国先后于1969年和1984年在天津开通了两条 地铁。文化大革命中的几年,地铁建设基本停顿。
这一时期兴建地铁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备战。1977年 10月,香港第一条地铁线路开始运营。
②平稳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0年)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第一章 轨道交通系统概况
1.1概述
❖一、轨道交通的历史:
❖ 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将铁路看作是最古老 的一种交通方式。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火车 的出现所依据的两个发明。
❖ 蒸汽机车
❖ 铁路的延伸( 1830年9月15日,从曼彻斯特 到利物浦的铁路建成通车。这被认为是历史 上第一条真正的铁路。)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地铁的建设也由服务于战备转为服务于经济 发展和城市客运。
继北京、天津继续修建地铁外,上海、广 州也修建了地铁。
香港地铁完成了现有7条线路的建设,挤 进世界城市地铁系统的前列。
1996年台北市修建了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
③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现在)
进入,各大城市地铁项目竞相立项开工。
❖ 4、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公司是我国轨道客车制造企业和城轨地铁
车辆制造企业之一,目前,浦镇公司以现有 的科研人员、技术力量、生产资源和综合经 济实力为基础,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 产品为目标,大力研发新型地铁车辆,推进 地铁车辆的产业化。
《交通规划》考试要点
第一章交通规划概论1.交通规划的主体内容:(1)交通系统现状调查;(2)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诊断;(3)交通系统交通需求发展预测;(4)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5)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综合评价;(6)交通系统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计划编制;(7)交通系统规划的实施。
2.交通规划的原则:(1)交通系统建设服务于经济发展原则(2)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3)局部服从整体原则(4)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原则(5)需要和可能相结合原则(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我国古代交通规划的本质: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是一种集中式封闭的城市布局方式,城市往往围绕政权中心布置,城墙成为约束城市发展的障碍,城乡界限分明,因而城市道路也呈集中式的布置,通达性不够,城乡道路基本以城门为分界点和联络点。
第二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1.交通区:在交通规划过程中,需要将交通源合并成若干小区,这些小区被称为交通区。
交通区划分原则:(1)同质性(2)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3)保持区内出入之完整(4)尽量不打破行政区的划分(5)考虑路网的构成,区域重点可取为路网中的节点(6)分区大小合理,小范围的分区约为3000—5000人,大范围的分区约为5000—6000人,面积1~2km2(7)分区数量适当,中等城市≤50个,大城市不超过100~150个。
2.OD调查的相关概念:出行:行人、车、货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等)从起点到讫点的全过程。
小区形心:交通区出行端点(发生或吸引)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期望线:又称愿望线,为连接各交通区重心间的直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离。
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的次数,由期望线组成的期望线图,又称OD图。
主流倾向线(综合期望线):系将若干条流向相近的期望线合并汇总而成,目的是简化期望线,突出交通的主流方向。
分隔核查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
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课件 第1章 系统与运输系统
• 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组合方式,各要素之间是相互统一和协调的
• 系统整体的功能不是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迭加,而是呈现出各组成要素所没 有的新的功能
• 一个优化的系统,其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要素功能的总和。即:
n
F Fi i 1
式中:F是系统的整体功能 Fi是系统第i个要素的功能 (i = 1, 2, 3, …, n)
导出了概率性语法信息的度量公式—概率熵和互信息公式 • 建立了一些重要的性能界;信源的最大可能信息量,为了满足一定失真度的要求必须传
递的最小信息量,信道上的最大可能通过能力等 • 建立了一组重要的编码定理,从理论上指明了为达到上述性能界限应当遵循的信息处理
的方法和原则
1.1.4 系统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ystem Theory):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比利时物 理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 1917~2003)提出来的。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普利高津着重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 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基础 • 非平衡态是系统的有序之源 •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 • 系统的涨落导致系统走向有序
主义唯物的系统思想 • 在世界哲学史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的是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 •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扬弃,汲
取了其“合理内核”,从而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开拓了系统思想的新时期
1.1.4 系统理论
• 系统理论包括通常所说的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的“老三论”:一般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 同论和突变论。
第1章 交通运输概述总结
• 从社会特征看,生产过程的运输是社会物质 资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通过 程的运输则是社会流通领域的专业化运输。
• 从技术特征看,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鲜明地 呈现出人流、物流、交通流和信息流四位一 体的特征,交通通道和运载工具的相互作用, 不可分离,固定设备、活动设备和运输组织 三者综合形成运输能力。
1、交通的概念 交通: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 助交通载运工具,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 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的传 递,电信是语语言、符的。
2、交通与运输
• 结论1 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 面,或者说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部分
第一章
交通运输概述
学习目标
• • • • • 理解交通运输 掌握运输组织 熟悉客货运输生产过程 理解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三)运输的作用 (四)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 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以及载运工具、运输基础设 施(线路、场站)和运输经营管理系统构成的立体 化综合运输系统。
(二)现代交通运输系统
2、运输系统的结构
1)不同运输方式构成的运输系统 2)不同运输企业构成的运输系统
• 结论2 运输以交通为前提,没有交通就不存在运 输;没有运输的交通,也就失去了交通存 在的必要。 • 结论3 交通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运输才是最终的 目的;交通与运输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 关,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组织
ISTTT(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Theory) 3年1次
59年第一次(底特律) 59年第一次(底特律) 年第一次 63年第二次 伦敦) 年第二次( 65年第三次 纽约) 年第三次( 63年第二次(伦敦) 65年第三次(纽约) 68年第四次(德国,Karlsruhe)71年第五次(伯克利) 年第四次(德国, 71年第五次(伯克利) 年第五次 74年第六次 悉尼) 年第六次( 77年第七次 京都) 年第七次( 74年第六次(悉尼) 77年第七次(京都) 81年第八次 多伦多) 年第八次( 84年第九次 戴福特,荷兰) 年第九次( 81年第八次(多伦多) 84年第九次(戴福特,荷兰) 87年第十次 波士顿) 年第十次( 90年第十一次 横滨) 年第十一次( 87年第十次(波士顿) 90年第十一次(横滨) 93年第十二次 伯克利) 年第十二次( 96年第十三次 法国) 年第十三次( 93年第十二次(伯克利) 96年第十三次(法国) 99年第十四次(Jerusalem) 02年第十五次(澳大利亚) 99年第十四次(Jerusalem) 02年第十五次(澳大利亚) 年第十四次 年第十五次 05年第十六次 美国) 年第十六次( 08年第十七次 伦敦) 年第十七次( 05年第十六次(美国) 08年第十七次(伦敦) 09年第十八次 香港) 年第十八次( 09年第十八次(香港) 每年1 华盛顿) Symposium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每年1月,华盛顿)
三、 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交通调查(Traffic 1. 交通调查(Traffic Survey) (1)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1)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Trip Survey) 居民出行调查 (2)货物流动调查(Distribution (2)货物流动调查(Distribution Survey) 货物流动调查 每5年一次 (4)道路断面交通量调查(Road (4)道路断面交通量调查(Road Traffic Survey) 道路断面交通量调查 每5年一次 非间歇式交通量(常时) 非间歇式交通量(常时)观测调查 间歇式交通量观测调查 每日 每10年一次 10年一次 每5年一次
第五阶段(1980-1990) 第五阶段(1980-1990) 目的:强调微观性、局部性 目的:强调微观性、 方法: 方法:依靠计算机等高科技 ①计算机的急速发展⇒仿真技术; 计算机的急速发展⇒仿真技术; ②静态到动态; 静态到动态; ③ITS等高科技(引导/GPS/GTS/ETC等)的研制; ITS等高科技(引导/GPS/GTS/ETC等 的研制; 等高科技 /GPS/GTS/ETC ④非集计模型的重视; 非集计模型的重视; ⑤4阶段法到均衡、动态; 阶段法到均衡、动态; 状况: 城市环境问题显著化、 交通事故、堵车、 状况 : 城市环境问题显著化 、 交通事故 、 堵车 、 交通 弱者的重视。 弱者的重视。
第六阶段(1990第六阶段(1990-) 目的:环境保护、 目的:环境保护、公共交通的复兴 方法: ITS的重视及产品化 方法:①ITS的重视及产品化 ②动态预测技术与方法 ③重视老年人与伤残人 ④重视交通环境 ⑤路面电车、轻轨的复兴 路面电车、 ⑥重视研究旅游交通 问题:环境问题、交通事故、堵车、 问题:环境问题、交通事故、堵车、4阶段法中的 增量分配的经典化,均衡、 增量分配的经典化,均衡、动态分配的试用
交通工程专业建设 美籍华人张秋先生,1980年 回国讲学→ 美籍华人张秋先生,1980年~回国讲学→交通工程 张秋先生 同济大学(杨佩昆、徐慰慈、杨东援、杨晓光) 同济大学(杨佩昆、徐慰慈、杨东援、杨晓光); 东南大学(徐吉谦、王炜、黄卫) 东南大学(徐吉谦、王炜、黄卫); 长安大学(赵恩棠、张树声、严宝杰、周伟); 长安大学(赵恩棠、张树声、严宝杰、周伟) 北京工业大学(肖秋生、任福田、刘小明、关宏志) 北京工业大学(肖秋生、任福田、刘小明、关宏志); 吉林大学(杨兆升、李江、王殿海、姜桂艳) 吉林大学(杨兆升、李江、王殿海、姜桂艳); 清华大学(史其信、陆化普、缪立新) 清华大学(史其信、陆化普、缪立新)。
四 阶 段 需 求 预 测
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法” 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法” 示意 图
四、交通规划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926年 1926年,哈佛大学道路交通专业 科学性交通规划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科学性交通规划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加利福尼亚大 学运输工程研究所, 学运输工程研究所 , 德克萨斯大学交通研究所以大运量运 输工具为中心的交通形态→ 输工具为中心的交通形态→以私人交通为中心 1963年 1963年,日本京都大学交通土木工程专业 1984年 1984年,同济大学交通工程专业 交通调查 美国:1948年首次居民出行调查 年首次居民出行调查PT(Person 美国:1948年首次居民出行调查PT(Person Trip) 日本:1965年广岛都市圈PT调查 年广岛都市圈PT 日本:1965年广岛都市圈PT调查 中国:1981年首次居民出行调查 天津) 年首次居民出行调查( 中国:1981年首次居民出行调查(天津)
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Jones(1983)的分类) 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Jones(1983)的分类) 的分类 第一阶段(1930-1950) 第一阶段(1930-1950) 目的: 目的:由新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方法:道路交通量调查, 方法: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为基础的交通成 长预测,基于经验的交通量分配。 长预测,基于经验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1960) 第二阶段(1950-1960) 目的: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 目的: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 的规划。高通行能力、 的规划。高通行能力、长期规划 方法: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汽车( 方法: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汽车(道路 交通为对象的3 )交通为对象的3阶段预测法 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量分配) (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量分配) 参数: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参数: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 美国:1962年发表了高速公路规划报告书 年发表了高速公路规划报告书; 美国:1962年发表了高速公路规划报告书; Study”底特律都市圈交通规划 底特律都市圈交通规划; “Traffic Study 底特律都市圈交通规划; “Chicago Area Transportation Study ”。 。 1952年 补充联邦道路法: 万人以上的城市, 1952 年 , 补充联邦道路法 : 5 万人以上的城市 , 为了 得到与道路有关的联邦政府的补贴, 得到与道路有关的联邦政府的补贴 , 必须进行以城市综合 交通调查为基础的都市圈交通规划。 交通调查为基础的都市圈交通规划。 Traffic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日本:1952年东京机动车OD调查 日本:1952年东京机动车OD调查 年东京机动车OD 英国:1963年发表“布凯南报告书” 英国:1963年发表“布凯南报告书” 年发表 1964年雷塞士特市综合都市交通规划, 1964年雷塞士特市综合都市交通规划,先驱 年雷塞士特市综合都市交通规划
第1节 交通规划的必要性 节
一、 城市交通问题与交通规划 2.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 土地利用角度, 土地利用角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交通结构角度, 交通结构角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路网容量角度,科学管理交通网络 路网容量角度, 交通供给方面, 交通供给方面,交通设施建设 交通需求方面,合理引导出行 交通需求方面, “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
第四阶段(1970-1980) 第四阶段(1970-1980) 目的:强调局部性,短期性规划, 目的:强调局部性, 短期性规划,低成本交通营运政 问题的多样化(交通弱者问题,弹性工作制, 策 , 问题的多样化(交通弱者问题,弹性工作制,居民 参与规划,公共交通) 参与规划,公共交通) 方法:研究的多样化 方法: .集计模型的精炼化和简化 .非集计模型的出台和应用 .渐增规划、反应规划等 渐增规划、 问题:大气污染、噪音、拥挤、停车难、交通事故、 问题:大气污染、 噪音、拥挤、 停车难、 交通事故 、 公共交通衰退、 公共交通衰退、交通弱者问题出现
第1章 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章
高林杰 ljgao@
本章内容
交通规划的必要性 交通规划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 交通的供需平衡
第1节 交通规划的必要性 节
一、 城市交通问题与交通规划 1. 交通供需矛盾突出 以上海市为例,据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显示, 以上海市为例,据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显示,交通供 给方面,2004年全市道路与公路总里程达到11825公里, 给方面,2004年全市道路与公路总里程达到11825公里, 年全市道路与公路总里程达到11825公里 20558万平方米 1995年增长120%;道路面积20558万平方米, 1995年 年增长120% 比1995年增长120%;道路面积20558万平方米,比1995年 增长180% 交通需求方面,2004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 180%。 增长180%。交通需求方面,2004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 201.6万辆 万辆, 1995年增长263%, 年增长263% 201.6万辆,比1995年增长263%,日均机动车出行总量 714万车次 其中汽车出行量500万车次, 1995年增长 万车次, 500万车次 714万车次,其中汽车出行量500万车次,比1995年增长 220%。中心城的地面干道平均车速为18km/h 其中40% 18km/h, 40%小 220%。中心城的地面干道平均车速为18km/h,其中40%小 15km/h,20%介于15~20km/h之间 介于15 之间。 于15km/h,20%介于15~20km/h之间。
(3)机动车OD调查(Origin Destination Survey) (3)机动车OD调查(Origin 机动车OD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