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完整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
)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
②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
③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在朗读中表现出只有孩子才会有的奇思妙想。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精品教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自然段中,为什么有点儿高兴,的心理变化过程:兴奋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失望、着急后悔觉得变成树很麻烦。
6.细细品味第21~23自然段,明白:母亲是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
在母亲眼里,每一个孩子绝对不会被错认。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最后安排的写或画的内容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片段◆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拓展点)师:读了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想象非常奇特呢?(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生1:作者想变成一棵树,就很快感觉到树枝从身上冒出来了,真神奇!生2:作者变成的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树,太让我惊喜了。
生3:作者想得真周到,担心小动物们上不去,还会弯下腰让小动物住进自己喜爱的窝里。
生4:更奇特的是妈妈带着好吃的也住到了树上,她不担心妈妈把树枝压断了吗?生5:作者居然能听懂小动物们的语言,真是太神奇了。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
如果给你一次变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生1:我想变成一栋可以容纳很多人的房子,让人们居住。
因为我想让我们班的同学、父母一起住在一个大房子里,那样我们就可以每天一起玩耍,还不用离开爸爸妈妈。
生2:我想变成空气清新剂,每天早晚把周围的空气清洁一遍,让每个人都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并且能根据生活实际,变成人们最急需的事物,老师为你们的爱心点赞!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事。
教学中,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导语】《我变成了⼀棵树》是⼀篇阅读课⽂,但是本⽂寓意深远。
课⽂以⼩树为线索,实质是写残疾男孩。
⼩男孩成全了⼀棵树,母亲成全了⼩男孩。
两条线索交织着讲述着同⼀个故事:成全⼀个⽣命。
读完课⽂,你的灵魂会感到震撼:为那棵差点被夺去⽣存资格⼉最终⾼⼤挺拔的树苗的坚韧,为那位终于成功了的残疾男孩的⾃信和阳光,更为那位成全了⼀棵树和⼀个孩⼦的伟⼤母亲。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会认8个⽣字,会写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内容,说说你觉得⽂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法 1.范读课⽂,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
2.结合图⽚和⽂字内容,⽣动再现课⽂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理解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的,体会伟⼤的母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字,会写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内容,说说你觉得⽂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课时 ⼀、导⼊新课,揭⽰课题 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由快乐的⼩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蜻蜓……可有⼀位⼩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棵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起到⽂中去看⼀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定会为这个⼩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
重点指导⽣字中的后⿐⾳“状、丁、零、肠” 。
2.学⽣借助拼⾳⾃读课⽂,圈画⽣字词,借助字典解决⽣字词。
3.检查⾃学情况,教学⽣字。
(1)教读⽣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形近字对⽐的⽅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猜谜语的⽅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同⾳字对⽐的⽅法。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出自部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题,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作者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
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
充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
但还需要老师通过检查对个别同学进行一定的指导。
学生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阅读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而且,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依托文中内容展开想象。
设计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依托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的有趣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选择变成什么。
接着,教师可以介绍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并指导学生认读8个生字和写13个生字,如狐狸、继续、秘密等。
在研究生字时,可以使用形近字、猜谜语和同音字对比等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能变成任何事物,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无明显问题的段落,无需删除。
这节课我们初步研究了课文,了解了故事的主题是“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的事情。
这个故事一定很有趣吧!课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如果你可以变成任何东西,你想变成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来深入研读这篇课文,看看“我”变成树后发生的趣事。
首先,想象一下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会是什么样子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我”告诉我们他想变成树的原因是因为这样就没人会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下普通的树上都会长些什么。
花、叶、水果……而“我”变成的树上却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等等。
在这些鸟窝里,有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等小动物。
但当妈妈来了,我的心却“嗵嗵地跳着”,因为我害怕妈妈发现这棵树是我变成的。
妈妈要求住进三角形的鸟窝,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高兴的是因为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可以尽情地玩;失望的是因为妈妈居然不认识我了。
最后,妈妈从背包里拿出了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等好吃的东西。
课文巧妙地描写了“我”馋得流口水的情景,通过狐狸、天空、小鳄鱼、小松鼠、小白兔的猜测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由“我”亲自揭晓答案,含蓄地点明了“我”是馋得流口水。
最后,我们来猜想一下,妈妈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呢?2.让学生看一张图片,引导他们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写事文”这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2.能够理解并模仿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自己变成一棵树的过程;3.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写事文”这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2.掌握并模仿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自己变成一棵树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2.讲师准备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讲师询问学生们:1.你们喜欢在大自然中生活吗?2.大自然有哪些美好的东西?通过问答交流,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题材。
2. 学习篇章让学生们跟着课文读一遍,再由讲师拟读一遍,和学生们一起理解文意,注意词语的理解和修辞手法。
3. 分析文章特点3.1 探究文体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辨别不同的文章体裁。
并引导学生理解“写事文”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3.2 揭示语言特点分析文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表达,比如“一次神奇的变身”、“我的脚开始泛出树皮的花纹”、“树叶就像一把绿色的遮阳伞”。
帮助学生分析修辞手法,体验文章。
4. 学以致用4.1 创作形式让学生尝试写作一个“我变成了……”的短文,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与课文进行比较分析。
4.2 报读成果让学生成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评价。
5. 课后作业1.关注你周围的一些生物,例如小鸟、小花、小草等,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写一篇小短文。
2.通读第七单元所有的文章,并总结其中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省略进行评估。
但是,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况及学习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改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
六、教学反思在这个教案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扫描文本,而且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改变其写作方法的技巧和特点。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相应的评估。
整个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学生们积极向上,互相交流,同步提高了阅读与写作技巧。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动词描述小动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2. 生字词: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3.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提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6.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内容梳理:小作者变成一棵树的过程3. 生字词:认读“剩、秘密”等生字,会写“谢、需要”等生字,理解并积累“自言自语、葱郁、神奇”等词语。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 朗读课文,感受小作者的情感变化。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1】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案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想象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1.学生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进行想象力训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课。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展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可有过奇思妙想,希望自己变成别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玩的时候就没人打扰了。
他真的变成树后,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课出示2:树插图),请学生们想象,说说这些鸟窝里会住着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课出示3)文中的生词。
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秘密痒痒鳄鱼抬头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读准平舌音“醋”,翘舌音“状、肠”,后鼻音“丁、零、痒”。
3.理解词语:(1)对于像“丁零”可以让学生发出类似的声音来理解。
(2)对于“痒痒、抬头”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演示一下。
(3)对于“巧克力、香肠”可以出示,或者学生自己介绍的方式理解。
(4)还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特经历,并从中了解拟人化的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个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童年的奇特想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童年的奇特想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奇特的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树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假如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而引入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a. 学习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述“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特经历的词语和句子,并通过观察图片理解“疏枝、绿叶、阳光、花瓣”等词语的意思。
b. 学习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述“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心情和感受的词语和句子,并通过观察图片感受“我”的快乐和满足。
c. 学习第七至第九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所经历的变化和奇特之处,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 回顾全文,总结要点: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出课文中描述的“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特经历和心情感受,以及作者童年的奇特想象和拟人化的表达方式。
5.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件自己童年的奇特想象的事情,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变成一件物品的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通过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英英、体会英英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有趣的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2.通过梳理故事构思,学习想象类文章的写作思路;3.通过了解何为想象,寻找想象的思维方向,知道与生活中真实的事物有联系的想象更让人相信、更真实。
学习活动设计板块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如果把人当作树来写,会是怎样有趣的事情呢?假如自己变成了树,会怎么做?怎么想呢?(PPT展示:假如我变成了一棵树,我会……)揭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的名称)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在学生提问后PPT可展示引入性的预设提问: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我怎么变成一棵树的?这棵树上有什么?我变成一棵树后做了什么?)板块二、梳理故事,整体感知一、梳理故事情节,发现并欣赏想象构思1. 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画出表示“我”的心情或者想法的句子,想一想:“我”的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如果我是英英,我想说什么?(这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对比能力。
)2. 小组合作,讨论反馈:课文写了什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叙述顺序。
(这部分旨在考查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概括能力。
)第1-4自然段:“我”不想回家吃饭,变成了一棵树。
第5-20自然段:“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趣事。
第21-23自然段:妈妈知道了“我”的秘密。
3. 利用“故事山”的形式梳理脉络,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构思: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在想象中解决问题,回到现实存有美好念想,鼓励学生将这样的构思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回归母爱主题,感知和体会真挚情感1.思考:一开始英英说妈妈不知道她变成了树,最后却说妈妈早就知道她变成了一棵树,妈妈是什么时候知道英英的秘密的呢?(这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
)2.讨论并交流:妈妈早就知道“我”变成了一棵树,为什么拿来食物分给小动物们馋我呢?(妈妈的目的是为了让英英自己感觉到饿了,主动回家吃饭,这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妈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充分准备,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确保了自己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研读文本
1.(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
(3)学生由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2.(1)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住“鳄”字。
(2)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句子。
(3)学生按照顺序记忆生字,记忆儿歌。
生读课件上的段落。
(4)学生回忆自己执导的象声词,小组内分享,练写。
(5)学生学习“痒”“醋”“馋”,尝试练写。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出自第五单元,一个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的想象,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年龄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依托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然而,在思维方面,三年级的学生还相对单一,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三年级统编版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展开想象,写一写自己变成其他事物后的经历。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的奇妙。
仿照课文写法进行想象写作。
2.教学难点理解想象的合理性和独特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想象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提问导入:同学们,如果可以变成一种事物,你想变成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文中的“我”变成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事情?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我”变成树后,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住进了鸟窝,妈妈也来到了树下,最后“我”发现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妈妈。
3.精读课文,感受神奇学习“我”变成树的过程。
指名读描写“我”变成树的段落,说说“我”是怎样变成树的。
引导学生体会“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这句话中想象的奇妙。
学习树上的鸟窝和小动物。
默读描写树上鸟窝和小动物的段落,说说鸟窝有哪些形状,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体会“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等描写,感受想象的丰富和生动。
学习妈妈的到来。
读一读妈妈来到树下后的段落,说说妈妈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
理解妈妈对“我”的了解和关爱,感受亲情的温暖。
4.体会想象,拓展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想象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想象的大胆、奇特、富有童趣,同时又充满了情感。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痒、鳄”等生字,会写“狐、狸”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与价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的《我想》这首小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诵《我想》。
小作者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展开遐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和这首诗有些相像,快打开书读一读吧!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2)出示新词“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秘密”等词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你觉得“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开心吗?为什么?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2.细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妈妈的嗓门为什么“又大了许多”。
思考:这部分主要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学习课文第5~8自然段。
1.分段朗读课文,找出“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分组交流。
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2.通过朗读这一部分内容,你觉得“我”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我”很细心的词句。
3.自由朗读第5~8自然段,边读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4.集体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希、痒、鳄、丁、零、肠、醋”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乐趣。
2.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点】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复习旧知,回顾画面:上节课,我们在作者顾鹰的笔下,了解了英英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及变成树后的奇妙经历,谁来说一说英英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预设1:树上长满鸟窝。
预设2:树上住满朋友,连妈妈都来了。
预设3:小动物吃着妈妈带来的零食,吃得津津有味。
预设4:“我”被零食馋得直流口水,结果被妈妈发现了。
(板书:长满鸟窝住满朋友津津有味小小馋猫)2.过渡: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谈话,回顾旧知,便于学生清晰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继而为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乐趣。
2.探究过程(1)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2)师生交流,品读语句,想象画面,感受想象的神奇以及想象带来的乐趣。
3.探究活动(1)学生默读课文,并说一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预设1:我觉得英英变成一棵树,不结苹果也不结梨子,结鸟窝给小动物们住这部分内容很有趣。
预设2:我觉得妈妈带来好吃的食物分给小动物吃,把英英馋得直流口水这个情节也很有意思。
(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指导学习相应的部分。
启发1:“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①预设:“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板书:各种形状)②课件出示第5至6自然段,指名读。
③点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枝头跳舞的情形,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
预设:我仿佛看到三角形的鸟窝原地蹦跳,正方形的鸟窝左摇右摆,圆形的鸟窝转起圈圈,菱形的鸟窝上下晃动……④想象补充:“我”具体介绍了几种形状的鸟窝,并且用上了省略号,请你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形状的鸟窝呢?预设:梯形的、心形的、五角星形状的……⑤仿说练习: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根据提示说一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
)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
②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
③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文本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故事的起因,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内容,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能够说出“我”变成一棵树之后能做些什么。
1.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和词语。
2.引导学生学会在朗读过程中自主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思考问题。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承上启下,引入新课题。
导语:同学们,前两节课,一个小朋友趴在窗台上遥望星空,幻想宇宙的另一边是现实的倒影而产生的奇妙现象。
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位新的小朋友英英,她幻想着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她为什么会想要变成一棵树呢?变成一棵树以后会怎样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些问题。
2.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交流自己对“树”的认识或想象,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过渡:有谁能说说,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自主回答问题。
)看来同学们对树的了解还是很丰富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学语⽂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门学科,它不仅具有⼯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是故,⼩学语⽂应在⼀般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扩⼤视野,展开更⼴泛的研究,我们须正视且须加以重视其重要地位。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我变成了⼀棵树》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我变成了⼀棵树》原⽂ “英英,吃饭了!” 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点⼉都不想吃饭。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噪门⼜⼤了许多。
我真希望变成⼀棵树,这样就没⼈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我⼼⾥想着,就觉得⾝上痒痒的,低头⼀看,发现许多⼩树枝正从我⾝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棵树! 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形的、正⽅形的,还有长⽅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兔、⼩刺猬、⼩松⿏、⼩鸭⼦、⼩鳄鱼、⼩狐狸住在⾥⾯,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跳或者轻轻⼀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床那么容易。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个⼤来了,我的⼼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动⼀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形的鸟窝⾥吗?”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兴,⼜有些失望。
⼀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形的鸟窝⾥。
妈妈打开背包,从⾥⾯拿出好多东西:巧克⼒、⾹肠、⾯包、花⽣、⽜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动物们。
他们⼀起在我的鸟窝⾥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发出⼀种怪怪的声⾳,把他们吓了⼀跳。
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眼,⼜继续吃起来。
“咕噜噜……”我肚⼦⾥的声⾳越来越响了。
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那些⾹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地啃着⼀块糖醋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希、痒”等8个生字,会写“秘密”等13个生字,会写“吃饭、形状”等18个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的神奇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的神奇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过程:
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放松一下,老师请来了几位老朋友,瞧你还认识他们吗?这是?
生:孙悟空
师:他给你印象最深的本领是什么?
生:七十二变
师:这又是谁?
生:阿拉丁神灯
师: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生:可以满足你的愿望。
师:这是?
生:丑小鸭
师:丑小鸭经过重重挫折,最终变成了白天鹅。
师:这些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生:他们都会变。
师:你的小脑瓜转得真快,正是因为他们都会变,所以他们的故事读起来才那么有趣,那么有想象力。
准备好了吗?上课,起立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小女孩她也会变,瞧,她变成了什么?师指板书,生齐读板书。
师:在单元先导课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读了字词,这些字词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字词(找2个,再齐读)
师:孩子们,看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读音相同)
师: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两个必在写的时候窝沟要写的斜,第二个要写的平一点)。
眼观千变,不入手写一遍。
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写。
(师板书,生书空说笔顺)
师:拿出练习本,在本子上写两遍。
(师提醒学生坐姿,头正肩平,背直,足安)
师:刚才同学们都写得很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注意了故事开始啦!
师生配合读
生1:英英,吃饭了
师:妈妈做了一大桌子,都是英英喜欢吃的。
生2:我在树下玩的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师:不想吃饭怎么行呢?
生3:英英,吃饭了
生4: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吃饭了
师:想着想着,愿望实现了。
生5: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师:英英,从想变成一棵树,到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她是怎么变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英英是怎样变得?
生回答: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冒出来
师:我心里想着,小树枝就从我胳膊上冒出来,我的耳朵痒痒的,小树枝就从我的耳朵上冒出来。
现在你就是英英,你觉得哪里痒痒的?生:我觉得鼻子上痒痒的,小树枝就从我的鼻子上冒出来。
师:哪一位英英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我觉得肩膀痒痒的,小树枝就从我的肩膀上冒出来。
师:就这样,小树枝一个一个冒出来,谁在来读句子?
生:读句子
师:冒着冒着,生齐读
生:“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师:变成树了真开心。
谁来开开心心的读一读
生读
师:真是好开心了,让我们一起读出惊喜吧!
生齐读:“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师:英英,从想变成了一棵倒真的变成了一棵树,这个过程真是太有意思,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2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一画你觉的有意思的句子。
并想一想这个地方为什么有意思?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这个地方为什么有意思?有一个要求,组内选出最有意思的一句话起来分享。
师:哪个小组起来分享?
生:第六自然段:我变成了一颗长满各种形状的鸟我的树:......跳起了舞。
师:你为什么觉得他有意思
生:因为树上了各种形状的鸟窝,而不是苹果,桃子
师:的确有意思。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瞧,有圆形的,三角形的,这么多的形状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
生:各种形状。
师:英英竟然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真好玩!谁再来读一读,(指导朗读)
师:再想想的世界里,你用什么形状,就会有什么形状。
你觉英英变得这棵树还会有什么形状。
(生:心形,心形五角星形)
这么多的形状,数都数不过来,难怪作者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是?
生:省略号
师:这个小小的符号里藏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神奇呢。
我们接着交流,你还画出来那些有意思的地方?
生:第七自然段,我会请小兔。
师:你能说一下卫生有意思吗:
生:因为她请了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师:请小动物住到树上可真有趣。
(贴)
师:小兔子可不会爬树,拿她如何爬上鸟窝?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做个弯腰的动作小兔子就住进来了,小兔子刚住进来,小刺猬又来了,小刺猬又该怎么住进来?
生读第八自然段。
师:轻轻一挑,轻轻一爬,多么容易啊,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无论是谁,大树总有办法让她住进鸟窝。
大树弯腰的动作可真有趣(贴,大树弯腰)
师:你还找到了那些有意思的地方?
生:第十四自然段
师:说理由
生:因为大树的肚子也可以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师:真有意思(贴声音),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
生:读第20自然段。
说理由
生:大树还可以流口水
师:这可真有意思。
同学们,这段话真有意思,让我们来一起合作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
生展示朗读
师评价,小动物们都不知道这是莹莹的口水,那谁知道?
生:莹莹的妈妈
师生合作朗读
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你发现了吗?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英英身边,谁是不变的?
生:妈妈对英英的关心是不变的,
三、随堂练习你的想象
师:对英英的爱是不变的。
同学们,英英从想变成了一棵树,到真的变成了一棵树,她从自己的内心愿望出发,从而变成了这样一棵有意思的树,她的身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还弯下腰请小动物们住到树上,而且这棵大树她还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还会流口水。
,真好玩,真有趣,真神奇。
假如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成后又会发的生哪些有趣的是哪?请孩子们拿出学习卡变一变,写一写。
师:请同学们来让大家领略你想象的奇妙!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总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给大家带来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课下请同学们去读一些更有意思的文章,感受想象力的奇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