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计数板相关知识及练习
血细胞计数板

酵母细胞个数/1mL =100个小方格酵母
菌细胞总数/100×400×1000×稀释倍数
例1 通常用血球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 行计数,若计数室为1mm×1mm×0.1mm方格, 由400个小方格组成。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 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 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个。
问题一: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
血细胞计数板(血球计数板)
方法名称: 抽样检测法 使用范围: ①调查细胞数量时; ②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酵母菌等微生物
1、血球计数板的结构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 生物数量的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 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 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J”、“S”曲线
“J”型曲线表明生 物具有什么特性?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什么?
K值 种 J型 群 数 曲线 量
S型 曲线
时间
1、“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 有过度繁殖的特性。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 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指:通过生存斗争被 淘汰的个体数量,也即代表自然选择的作用。
③ 计数:
稍待片刻(约5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 室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 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
问题二: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 该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为什么?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 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 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
问题三: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 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血细胞计数板-专项训练题(含答案)-基础和拔高题-好!

血细胞计数板-专项训练题一、填空题1.(1)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它的规格有两种,一种叫25×16型,另一种叫16×25型。
以25×16型为例,在血球计数板的中央有两个平面台,每个平面台各有一个含9个大格的方格网,中央大格叫。
将其放大,可见它含中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mm3。
计数时,一般取个中格计数。
以16×25型为例,在血球计数板的中央有两个平面台,每个平面台各有一个含9个大格的方格网,将其放大,可见它含中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 mm3。
计数时,一般取个中格计数。
已知1mL= cm3= mm3。
(2)遇压线细菌,一般只计。
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即0.1mm3中的总菌数)的总菌数个个;故1mL菌液中的总菌数为 (个)。
2.进行浮游生物计数时使用了血球计数板(注:该计数板中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4个中方格中浮游生物总数为40个,则1mL的培养液中有浮游生物数量为 (个)。
3.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个/mL。
4.(2008江苏高考31.)(1)在整个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和。
(2)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二、选择题1.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最新血细胞计数板-专项训练题(含答案)-基础和拔高题-好!

血细胞计数板-专项训练题一、填空题1.(1)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它的规格有两种,一种叫25×16型,另一种叫16×25型。
以25×16型为例,在血球计数板的中央有两个平面台,每个平面台各有一个含9个大格的方格网,中央大格叫。
将其放大,可见它含中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mm3。
计数时,一般取个中格计数。
以16×25型为例,在血球计数板的中央有两个平面台,每个平面台各有一个含9个大格的方格网,将其放大,可见它含中格,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 mm3。
计数时,一般取个中格计数。
已知1mL= cm3= mm3。
(2)遇压线细菌,一般只计。
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那么,一个大方格中(即0.1mm3中的总菌数)的总菌数个个;故1mL菌液中的总菌数为 (个)。
2.进行浮游生物计数时使用了血球计数板(注:该计数板中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4个中方格中浮游生物总数为40个,则1mL的培养液中有浮游生物数量为 (个)。
3.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个/mL。
4.(2008江苏高考31.)(1)在整个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实验操作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和。
(2)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二、选择题1.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血球计数板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形态观察。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球计数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试剂,包括血球计数板、显微镜、横纹管、生理盐水、乙醇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试剂都是清洁的,并且没有污染。
接下来,进行样本制备。
首先,将一滴血液加入到横纹管中,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直到样本达到合适的稀释倍数。
将稀释后的样本加入到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确保填满计数室的每一个小格。
然后,进行计数和观察。
将血球计数板放置在显微镜上,调整倍数和焦距,观察计数室中的血细胞。
使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进行细胞计数和形态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
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记录。
根据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比例。
将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并进行结果的验证和复核。
在使用血球计数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保血球计数板和显微镜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和误差。
其次,稀释样本时要注意控制稀释倍数,以确保观察到合适数量的细胞。
最后,进行计数和观察时,要认真细致,避免遗漏或重复计数。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效率,还可以避免误差和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希望以上介绍对于血球计数板的正确使用有所帮助。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

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计数工具,用于进行血细胞计数。
正确的计数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细胞计数。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血细胞计数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血球计数板、显微镜、横纹血涂片、苏木精染色液等。
确保这些设备和试剂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以免影响计数结果。
接下来,进行血细胞计数。
首先,将适量的患者血液采集到抗凝管中,然后用横纹血涂片制备血细胞悬液。
将悬液放置在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用显微镜在适当倍数下进行观察和计数。
在观察和计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计数室。
血球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都有16个小方格。
通常情况下,选择一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即可,但如果血细胞计数较多,可以选择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然后取平均值。
2. 计数规则。
在计数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计数。
通常情况下,从计数室的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计数,直到计完所有小方格。
在计数过程中,需要注意小方格的边界和角落,确保没有遗漏。
3. 计数细胞。
在计数过程中,需要分别计数红细胞和白细胞。
对于红细胞计数,通常情况下计数5个小方格,然后取平均值。
对于白细胞计数,通常计数4个角落的小方格,然后取平均值。
最后,记录和计算结果。
在完成血细胞计数后,需要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计算。
通常情况下,红细胞计数的单位为10^12/L,白细胞计数的单位为10^9/L。
在记录和计算结果时,需要注意保留有效数字,并进行四舍五入。
总之,正确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方法对于获得准确的血细胞计数结果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计数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血细胞计数,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持。
血细胞计数板专练

血细胞计数板专练1.科学家从腐烂的水果上分离产果胶酶的微生物,并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计数,使用如下图规格的血细胞计数板,将菌液稀释100000倍后进行计数,5个中方格中共计数240个细菌。
则每毫升菌液约有细菌______个,若这位同学在对血细胞计数板加样后立刻计数,则统计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又名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为1mm×1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①血细胞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连续观察7 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
(3)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计数,在计数前常采用__________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统计。
(4)上述实验所用血细胞计数板以及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分布如图2所示。
以此小方格中酵母菌数作为平均数进行计算,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_______个。
3.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该兴趣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
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图乙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图丙表示根据每天统计的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其λ值(λ=当天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天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的曲线。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二、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3)注意事项
①抽样检测前——摇匀: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②加样: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 纸吸去。稍等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计数。(全部沉降到底部——使细胞处于同一平面,便于 计数) ③计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计数初始数量,连续观察记录7天,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均值 ④注意单位换算1ml=1000mm3,若稀释,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二、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2)16×25型的计数板
计数池中央的大格又被双线划分 成16个中格,其中的每个中格又 被单线划分成25个小格,中央大 方格由16×25=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4个中方格数,求每个小方格中 数目(共100个小方格)。 V大方格=0.1mm3 V中方格=0.1/16mm3 V小方格=0.1/400mm3 密度=每个小方格中数目/ V小方格
一、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
二、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一、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由一块 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 平台 平台。
凹槽
计数25×16型的计数板
计数池中央的大格又被双线划分 成25个中格,其中的每个中格又 被单线划分成16个小格,中央大 方格由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五个中方格数,求每个小方格 中数目(共80个小方格)。 V大方格=0.1mm3 V中方格=0.1/25mm3 V小方格=0.1/400mm3 密度=每个小方格中数目/ V小方格
血球计数板计算练习题

血球计数板计算练习题一、基础计算题1. 某血球计数板每大方格面积为1.0mm²,每小方格面积为0.25mm²。
若在某一小方格内观察到20个白细胞,请计算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
2. 一块血球计数板上有400个小方格,每小方格长宽均为0.1mm。
在计数区域内,共观察到红细胞200个。
求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3. 某血球计数板每大方格面积为1.0mm²,每小方格面积为0.25mm²。
在计数区域内,共观察到红细胞400个。
求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二、综合应用题2. 一块血球计数板上有256个小方格,每小方格长宽均为0.05mm。
在计数区域内,共观察到红细胞500个,白细胞150个。
求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
3. 某血球计数板每大方格面积为1.0mm²,每小方格面积为0.25mm²。
在计数区域内,共观察到红细胞600个,白细胞200个。
求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
三、案例分析题四、换算与转换题1. 已知某血球计数板每小方格面积为0.1mm²,计数区域内共有25个小方格。
在计数区域内观察到红细胞800个,请将红细胞数量换算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数量。
2. 一块血球计数板每大方格面积为1.0mm²,共有25个小方格。
在计数区域内观察到白细胞150个,请将白细胞数量转换为每微升血液中的数量。
3. 某血球计数板每小方格面积为0.2mm²,计数区域内共有20个小方格。
在计数区域内观察到血小板300个,请计算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
五、误差分析与处理题1. 在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时,观察到某一小方格边缘有红细胞,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2. 若在计数过程中,发现两个白细胞紧挨在一起,应该如何判断是否为一个细胞?3. 在计算血球计数板上的细胞数量时,如何减少计数误差?六、实验操作题1. 描述如何正确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红细胞计数。
高中生物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

高中生物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高中的小伙伴们,一提到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是不是感觉有点头疼?别慌,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个看似复杂,实则有趣的知识点。
先来说说血细胞计数板是个啥玩意儿。
它呀,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战场”,血细胞们在上面排列着,等待咱们去“点名”计数。
而这个计算公式,就是咱们点名的“法宝”。
咱们来看这个公式:每毫升培养液中细胞数 = (四个中方格细胞总数÷4)×25×10⁴×稀释倍数。
是不是看着有点晕?别担心,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做实验,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看着血细胞计数板,那紧张又期待的小眼神,仿佛在说:“老师,快告诉我们怎么数呀!”我就带着大家一步一步来。
先数出四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假设是 200 个。
然后除以 4,得到每个中方格的平均细胞数 50 个。
接着乘以 25,因为一个中方格的体积是 1/25 毫升,这样就得到了 1 毫升中的细胞数。
但这还没完呢,别忘记了还有稀释倍数。
假如咱们稀释了 10 倍,那最后计算出来每毫升培养液中的细胞数就是 50×25×10⁴×10 = 1.25×10⁸个。
在实际操作中,可不能马虎。
数细胞的时候得认真仔细,一个都不能漏,也不能多数。
就像咱们考试做题,得保证每一步都准确无误。
而且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的时候,要注意清洁,别让杂质干扰了咱们的计数。
再来说说这个公式的应用。
它可不只是在实验室里有用哦,比如说在医学研究中,医生们要了解病人血液中的细胞数量,判断是否健康;在生物学研究中,研究人员要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都离不开这个公式。
所以呀,同学们,别小看这个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它可是咱们探索生物世界的重要工具呢!好好掌握它,就像掌握了一把打开生物奥秘之门的钥匙。
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都能运用这个公式,发现更多有趣的生物现象!。
血球计数板计数实验

环工综合实验血球计数板计数实验实验报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2.血球计数板计算微生物数量的优缺点是什么?血球计数板与平板稀释法对细菌个数进行测定,结果往往差别很大。
分析原因。
答:⑴将细菌(或其他微生物)以染料(例如结晶紫)染色后,直接以显微镜观察的方式计数,再推算回细菌数,所得即为总菌数,即死菌、活菌一并计算。
优点:简单、快速、重复性高。
不足:不能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应用范围较窄;一些小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很难看到;样品中菌液浓度不能低于106个/mL;不能用于菌丝体或呈链状而不分散的微生物测定⑵血球计数板计量时所得到的结果为死菌与活菌的总数,而平板稀释法培养得到的为活菌数目,因此结果差异较大。
四、实验步骤1.稀释:取接种酵母菌的斜面一支,加入5ml无菌水,摇晃试管一分钟,使形成菌液;将菌液倒入洁净的150ml锥形瓶中,加结晶紫三滴,摇晃2分钟,再加入无菌水至50ml。
2.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后才能进行计数。
2.加样品: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细口滴管将稀释的酿酒酵母菌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行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均能充满菌液。
注意不可有气泡产生。
4.显微镜计数:静止5分钟后,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在计数前若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释度后再计数。
一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
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格(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中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
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两个菌体计数。
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
血细胞计数板的计算方法

血细胞计数板的计算方法
血细胞计数板的计算方法是:
1、视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适当稀释,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
2、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将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滴入一小滴,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
4、静置片刻,使细胞沉降到计数板上,不再随液体漂移。
5、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中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方格的菌数。
6、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
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敏感的白细胞计数仪,它可以准确地测量血液中的白细胞(也称作WBC)与红细胞(也称作RBC)比率。
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检测,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医学仪器,它的核心是一个光电技术的血液分析仪。
它是一种低压血液分析仪,能够根据吸入血液中的小颗粒的大小和数量,来判断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
当把血液滴入测试板时,血液会受到一定的传感压力,使血液中的细胞可以按照不同的大小倾斜运动。
机器会根据细胞大小的不同来计算每一种细胞类型的数量,以及它们占比多少。
血细胞计数板小巧便携,可以方便快速地收集患者的血液,并迅速准确地分析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数目,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它是一种高精确度的医疗仪器,能够检测不同种类的细胞并准确记录他们的数量,十分精准。
此外,血细胞计数仪还可以帮助医疗者分析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从而掌握患者的免疫力状态。
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出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同时也能对疾病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测。
它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检测结果可以可靠性的建立诊断和治疗的概念。
高中教材血细胞计数板

高中教材血细胞计数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教材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用于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
它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计数的一种实验板,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成分和细胞数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从血细胞计数板的原理、用途、制作、使用方法以及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细胞计数板的原理血细胞计数板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全血样本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从而确定血细胞比例和浓度的实验仪器。
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有多个方格,每个小方格都有一定的计数范围,通过在显微镜下计数不同方格中的细胞数量,可以估算出全血液中的细胞数量。
血细胞计数板主要用于进行血细胞计数实验,可以获取全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信息。
这项实验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血液成分的基本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其他细胞成分的比例和数量,从而进一步了解血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于学习和理解人体生理学和病理学等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血细胞计数板的制作比较简单,通常是将一个宽而浅的矩形玻璃片上刻画出多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内都有一定数量的小方格,以便于统计细胞数量。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玻璃片的平整度和透明度,以保证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效果。
还需要注意保持玻璃片的清洁和无尘,避免影响细胞计数的准确性。
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实验时,首先需要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然后在一定稀释液的情况下,将血液吸入一定容量的吸管中。
接着将吸管中的血液和稀释液混合均匀,并通过毛细管将混合液填充到血细胞计数板中的指定区域。
随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通过数小方格中细胞数量的方法,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全血液中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五、血细胞计数板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二篇示例:高中教材血细胞计数板是一种用于进行人体血液检测的重要工具。
血液是人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其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成分。
通过观察和计数这些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相关疾病。
实验—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一、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一种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计菌器之一。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1mm3,即1mm×1mm×0.1mm方格的计数板;大方格的长和宽各2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4mm3,即2mm×2mm×0.1mm方格的计数板。
在血球计数板上,刻有一些符号和数字,其含义是:XB-K-25为计数板的型号和规格,表示此计数板分25个中格;0.1mm 为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1/400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
计数室通常也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1.16×25型的计数板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中格,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将每一中格放大,可见25个小格。
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 ×400×10000×稀释倍数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
血细胞计数法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和计数)课后作业

血细胞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和计数)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2.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细胞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M×105个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3.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
图甲是小组成员用血细胞计数板观察到的培养结果(样液稀释10倍,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 mm×1 mm×0.1 mm),图乙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
分析回答问题:(1)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_(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2)在计数前常采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若细胞被染成蓝色,则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计数。
计数时若图甲双边线内有4个细胞为蓝色,此时试管中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个。
(3)比较图乙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增长速率、种内竞争的强度以及t2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a=b”或“a<b”)。
(4)若在t2后继续培养,最终发现种群的数量均会下降,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优秀文档

计数原则: 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
计算公式: 每毫升原液中酵母细胞个数/1mL =每个小方格中酵母细胞平均数 ×400 ×10000 ×稀释倍数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
1.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 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 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2.加样品。
个。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 d、e 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蓝藻n 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
个/mL。 (参考答案:5n×105 )
感谢观看
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B-K-25为计数板 的型号和规格, 表示此计数板分 25个中格;0.1mm 为盖上盖玻片后 计数室的高; 1/400mm2表示计 数室面积是1mm2, 分400个小格,每 小格面积是1/400 mm2。
放 大 计 数 室
1/400mm2表示 计数室面积是 1mm2,分400个 小格,每小格 面积是1/400 mm2。
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XB-K-25为计数板的型号和规格,表示此计数板分25个中格; 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
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 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1/400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
积为0.1 mm3。 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每毫升原液中酵母细胞个数/1mL 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 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 1mm方格,由400个小方格组成,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先 例2、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 1/400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
血细胞计数板相关知识及练习

四、相关练习:1.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人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
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央两格酵母菌数,乙是甲的两倍,乙是稀释100倍后的镜检结果,故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体型较大的动物,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计数不能用标志重捕法。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压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并不能确定是否已经达到K值。
答案:A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1 mL=1000mm3)。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推导:1mm×1mm方格的计数
1mm×1mm表示计数室的边长,即一个大方格的边长。由于计 数室厚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总体积为0.1mm3。
1.16×25型的计数公式: 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100
×400×10000×稀释倍数
2.25×16型的计数公式: 酵母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若多次重复计数后算得每个小方格中平均有5个酵母菌则10ml该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有例6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计数室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个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四操作过程1
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显微镜计数的原理。 2.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 的方法。
4.显微镜计数 将血球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 数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在计数前若 发现菌液太浓或太稀,需重新调节稀释度后再计数。一 般样品稀释度要求每小格内约有5—10个菌体为宜。若 选用25×16规格的计数板则每个计数室选5个中方格, 可选4个角和中央的中格(即80个小格),若选用 16×25规格的计数板,则数四个角:左上、右上、左下、 右下的四个中方格,(即100小格)中的菌体进行计数。 位于格线上的菌体一般只数上方和右边线上的。如遇酵 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两菌体 计数。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值来计算 样品的含菌量。
四、操作过程
1.稀释 将酵母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菌液如不浓, 可不必稀释。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 再用无菌的细口滴管将稀释的酵母菌 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不宜过 多),使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 自行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均能充 满菌液。注意不可有气泡产生。静置 5—10分钟即可计数。
关于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及相关问题

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400×10000×稀释倍数血球计数板的构造(三)(25×16) 二、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 1.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2.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 3.计数。
稍待片刻(约5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
三、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注意事项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是一个历时较长(7天左右)的实验,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
每天采用抽样检测法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在计数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
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mL 酵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 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
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
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
4.活酵母有芽殖现象,若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时为1个酵母细胞。
5.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
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细胞计数板一、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血细胞计数板被用以对人体内红、白血细胞进行显微计数之用,也常用于计算一些细菌、真菌、酵母等微生物的数量,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工具。
血细胞计数板是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
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
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体积为0.1mm3。
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见图:血细胞计数板(25格×16格)二、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以计数酵母菌为例1.使用(1)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悬液的酵母菌个数。
(2)样品稀释的目的是便于酵母菌悬液的计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一般稀释10倍即可。
(3)将血细胞计数板用擦镜纸擦净,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厚玻片。
(4)将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用吸管吸取一滴置于盖玻片的边缘,使菌液缓缓渗入,多余的菌液用吸水纸吸取,捎待片刻,使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血细胞计数室内。
(5)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6)当遇到位于大格线上的酵母菌,一般只计数大方格的上方和右方线上的酵母细胞(或只计数下方和左方线上的酵母细胞) 。
(7)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每1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2、计算公式:(1)16格×25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10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10四次方×稀释倍数(2)25格x16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0四次方×稀释倍数3.血细胞计数板的清洁:血细胞汁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三、不足之处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进行测定。
它观察在一定的容积中的微生物的个体数目,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简便快捷。
但是在计数时包括死活细胞均被计算在内,还有微小杂物也被计算在内。
这样得出结果往往偏高,因此适用于对形态个体较大的菌体或孢子进行计数。
四、相关练习:1.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人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下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
将容器放在适宜温度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下如乙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C.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央两格酵母菌数,乙是甲的两倍,乙是稀释100倍后的镜检结果,故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增加200倍左右。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体型较大的动物,酵母菌的种群数量计数不能用标志重捕法。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压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并不能确定是否已经达到K值。
答案:A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②先将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制作好临时装片。
③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在观察计数时只记(填“被”或“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每1个大方格容积为0.1mm3(1 mL=1000mm3)。
请推导出1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酵母细胞个数/mI= 。
解析:(1)实验中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该实验中要注意在每天同一时间取样,否则由于时间不同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25=400个小方格。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 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3)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
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按下列公式计算每1毫升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①16格×25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100个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104×稀释倍数。
②25格×16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8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80)×400×1 04×稀释倍数。
答案:(1)第五步中应每天同一时间(定时)取样(2)②盖玻片用滤纸(吸水纸)吸去③不被(3)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400×104×稀释倍数3.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
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图1、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和图2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在pH=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02能力最强的是。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以下问题: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
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x l mm x 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个/m L。
答案(1)绿藻蓝藻(2)藻类生长代谢会改变培养液pH (3)①维持藻细胞数量不变②藻细胞密度过大③1×l08解析(1)比较图1和图2中的三条曲线,代表绿藻的曲线最平缓,变化幅度最小,说明pH对绿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速的影响最小,绿藻对pH适应范围最广。
比较图2的三条曲线,pH为8.0时,蓝藻的光合速率为4.0 umol.mg-1.mln-1,为三种藻类中最大,C0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其吸收利用C02的能力也就最强。
(2)由于三种藻类呼吸作用过程中会产生C02,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吸收C02,而C02会导致培养液的pH改变,从而影响三种藻类的生长速率和光合速率,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实验前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pH缓冲液以维持反应溶液的pH稳定。
(3)①由于上述藻类繁殖周期短,在取样后到计数这段时间内有些个体很可能完成了增殖,从而影响计数结果,所以取样后应立即进行杀死固定。
②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每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目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5个,否则细胞可能有相互遮盖现象。
如果发现细胞数目过多,应对培养液进行以1 0倍为单位的稀释。
③从图3知道,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体积为1 mm xl mm x0.1 mm =0.l(mm)3 = 10 4 mL。
每个计数室包括25个中格,每个中格包括16个小格。
这种规格的计数板在计数时,除了取其4个对角处的中格(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外,还需再取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
如果使用计数室为16中格×25小格规格的计数板,计数时只要取4个对角处的中格(即100个小格)。
当遇到位于中格线上的细胞,一般只计数中格的上方和左方线上以及左角处的细胞,也可以只计数中格的下方和右方线上以及右角处的细胞,只要满足两线夹一角就行了。
对每个样品应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
计数结果为:左上中格为5个(左线3+内部2),右上中格为4个(全部在内部),中央中格为3个(左线1+内部2),左下中格为4个(全在内部),右下中格为4个(上线2+内部2),共20个,平均每个中格为4个,则每个计数室为25 x 4 =100个。
每毫升培养液中的细胞数为100÷10-4=1×l06个。
由于计数时培养液稀释了100倍,所以原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应为100 xl×l06 =1×l08个。
本题在设计时考虑到了有人计数中格的下方和右方线上以及右角处的细胞这种情况,结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