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文档: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表现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表现【水土流失严重】建国初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
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中国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从北到南)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沙漠化迅速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受害最深的国家之一。
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
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增长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近25年共丧失土地万平方公里。
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
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
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森林资源锐减】中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一去不复返。
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中国生态环境状况树木生长量。
若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绝大多数国营森工企业将面临无成熟林可采的局面。
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
近30多年来的资料表明,高鼻羚羊、白鳍豚、野象、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属于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在北方地区形成8个总面积达万平方公里的超产区,导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2厘米。
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中国面临的主要的生态问题
中国面临主要生态问题(7个)一、水土流失分布: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南丘陵1.黄土高原原因a.自然原因①位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④沟壑纵横,地形坡度大;b.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轮荒、修路、开矿等;②植被破坏,如过度樵采、毁林开荒、历史上的战争、营造宫殿等;危害①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黄河泥沙剧增,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措施①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②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③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2.长江中上游地区原因a.自然原因①山地丘陵多,坡度陡;②雨季长,雨量大,降水集中;b.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陡坡开垦;危害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③导致局部小气候恶化(干燥、温差增大);④使下游河道淤积排泄能力减弱,使下游湖泊淤积调蓄能力减弱,加剧水旱灾害;措施①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③改坡为梯;3.东南丘陵(红色荒漠)原因a.自然原因①夏季降水集中;②丘陵地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b.人为原因①陡坡开垦;②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植被;措施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能;③改坡为梯;④植树造林;二、土地荒漠化分布: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区西北的荒漠化原因a.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多大风且风力强;②地表径流少,流水作用微弱;③植被稀疏,地面缺少植被保护;④平地疏松,沙质沉积物深厚;b.人为原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开垦;③过度放牧;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开采地下水;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如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如封沙育草、保护植被、营造防护林;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如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⑤控制人口增长;三、土壤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次生盐碱化)过程:由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不断在土壤中积累。
论述我国土壤退化状况及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
《我国土壤退化状况及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1.引言在当今社会,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我国的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
了解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以及主要的退化土壤改良要点,对于保护和改良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土壤退化状况(1)退化类型我国的土壤退化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盐碱化、酸化、重金属污染等多种类型。
这些退化类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容重增大,土层变薄等问题,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地域分布土壤退化在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南部丘陵区。
西北地区主要存在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东北地区主要存在土壤酸化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南部丘陵区主要存在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
3.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1)水土保持对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要采取加强植被覆盖、构建梯田、修筑护岸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的生态恢复。
(2)盐碱地改良对于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可以采取排盐解碱、引淡排盐、施用有机质等方式进行改良。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酸碱地调整对于酸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可以采取灌溉调pH值、施用石灰、施用腐植酸等方式进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中和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总结与展望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保护和改良土壤资源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壤退化问题的监测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保护和改良政策,积极推动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5.个人观点对于我国土壤退化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测,同时引导农民科学种田,遵循合理施肥、合理耕作,从源头上减少土壤退化的发生。
中国生态环境之变迁的主要内容
中国生态环境之变迁的主要内容
中国生态环境的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
因素和事件。
以下是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内容:
1.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国家的快速工
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污水和尾气排放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导致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的恶化,使得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
2. 水资源变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但随
着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如三峡大坝,对流域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和污染也加剧了水资源的变迁。
3. 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中国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过去几十年中,森林覆盖率有所下降。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土地开垦以及过度放牧等活动,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物种灭绝的风险。
4. 能源结构和环保政策:中国在能源方面依赖煤炭等传统
能源,这导致了大量的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 气候变化和生态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生态环境
产生了重大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洪水、干旱和暴风雪,对生态系统和农业产生了影响。
中国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努力提高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主要内容涉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变迁、森林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能源结
构和环保政策,以及气候变化和生态适应。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
参考教材:钱易 唐孝炎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退化
•定义:海岸带生态系统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一定距离 的海岸带状区域和附近的海域。
•类型:海湾、河口、草滩湿地、海藻(草)床、红树林、 珊瑚礁、海岛、一般浅海和养殖生态系。(9个生态类型) •重要性:1、海岸带生态系统是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2、海岸带是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地带,人 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中区域。 3、国内和国际海陆之间的交通枢纽、重要的港口、 城市中重要的工业都集中在海岸带。
7.简述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危害? 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等水体接纳过多的氮、磷等 营养物质,使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引 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造成水质恶化, 加速湖泊老化,从而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和水功能 的破坏。 8.水质指标有哪些主要类型? 水质指标主要有五类,包括感观性状指标:色 度、浑浊度等;化学指标:pH、有机物等;细菌 学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数等;毒理学指标: 重金属、有毒物质等;放射性指标。
•表现:1、农田面积减少
2、土壤退化 3、种植物种单一化
4、外来物种入侵
知识拓展二:生物入侵
1、紫茎泽兰
2、凤眼莲
(二)城市水循环
1、总降水减少,水循环改变 2、淡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过度开采
3、城市流域水体污染
第四节 生态系统退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健康的生态系统,能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环境,赖以生存的生命支 持系统的代谢过程,即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功能。 2、生态系统的部分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能调节大气化学环境; 生态系统能保育生物多样性及进化过程; 生态系统能维持土壤肥力; 可以说,生态系统保护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着地无疑会降低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货源基本物质和 生产环境的能力,弱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产生 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专题我国土壤退化与防治
1.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的类型
(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2)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3)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 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 沙漠化:是土壤在风蚀作用下,向沙漠生境演 化的过程。沙漠是沙漠化的顶极状态。
干旱沙区:内蒙狼山—宁夏贺兰山—甘肃乌鞘岭以西 半干旱沙区:内蒙中西部、河北北部、陕北及宁夏东南部。 半湿润沙区:东北地区。
我国土壤退化现状与防治
第一节 土壤退化
一、概念
土壤退化是指一种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农田、草原、牧 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 下降或丧失。
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 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 积约 4.6 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40% ,是 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 1/4 !!!。
•目前每年损失耕地达 300-600 万亩; 荒漠化面积发展速度: 2640 平方公里/年。
•过去 30 年中,土壤侵蚀面积的增长速率为 1.2~2.5% ,致 使长江成为中国的第二条“黄河” 。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流失的土壤养分 4000 万吨化 肥,流失的土壤相当于 10mm 的土层。
造成土壤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干旱程度;②全球气候变化;③地质因素 2、人为因素 ①水资源的过渡开采; ②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滥垦、滥牧、滥伐。
土壤荒漠化的防 治
1 、营造防沙林带 2 、实施生态工程 3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 式 4 、合理开发水资源 5 、控制农垦
防风固沙
(二)土壤流失
全国总水土流失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1.中国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
1.中国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中国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与盐渍化黄季焜*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一、导言中国农民耕作与改良土壤,开发水资源和利用森林及草地的历史比其他任何农业文明都要久远。
按照大多数国际标准,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政府基本上较为成功地控制了这些要素从而满足了中国的食物和纤维需要并且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尽管目前人口达到近12.5亿,但是中国利用其有限的资源生产了足够的农产品,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充足的衣物、食物和房屋,并且为中国快速增长的城市和工业经济提供了大量定价较为合理的农产品。
然而,在这历史和当代发展过程中,中国农村的自然环境面临日益增长的压力(He,1991;世界银行,1992;杨瑞珍,1994;国家环保总局,1999)。
近年来,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对环境的脆弱性有了相当的认识并开始提出质疑:环境的脆弱性是否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久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曲格平和 Lee,1984;格日乐和姚云峰,1998;国家环保总局,1999)。
资源和环境退化的严重问题与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成就如何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正向环境全面恶化的道路上迈进(He,1991;Smil, 1994,1993)。
其它一些学者则认为得出这种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现有的信息资源还不能提供可以使人信服的可靠的指标(Lindert,1996)。
一些人指责政府政策不力(He,1991;杨瑞珍,1994;章家恩,1993;世界银行,1992;),而其他人则认为在防治某些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退化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Ross,1988;鲁胜力,1997;国家环保总局,1999)。
然而,许多证据却是零散的,大多数观察家主要依靠轶闻和个体现象来推断环境总体变化的趋势与程度。
不管过去的结论如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退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Smil,1984;Ross,1988;赵其国等,1991;He,1991;世界银行,1992;中国科学院,1990、1991和1992;黄季焜和Rozell,1995;可持续农业研究组,1998、1999;国家环保总局,1999)。
我国主要生态问题
一、荒漠化 土地沙漠化——西北
荒漠化包括
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 次生盐渍化——东北(三江平原)、华北、西北 红漠化——东南丘陵
江南地区红漠化:
原因: 高温多雨气候,有机质分解快、营养物质淋失快,土 壤中含铁、铝成分高,易氧化。 措施: 1、增施熟石灰、有机肥,改良酸性土壤和肥力。 2、施沙土,降低土壤黏度。
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华北平原地区土地盐碱化:
原因: 1、气候干旱,高,地势相对低洼,利于盐份在地表积聚。 措施:
1、恢复植被,退耕还林。
2、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合理灌溉(滴灌和喷灌)
3、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华北地区影响农业低产的三大原因:旱涝灾害(春旱、夏涝)、盐 碱地、风沙危害(春季)
人为原因
(人口剧增)
保护: 建生态保护区、禁止围垦、有计划退耕还湖还湿地
东北三江平原 北大荒 湿地 沼泽
开荒 垦殖
北大仓 商品粮基地
过度开垦、 不合理灌溉
北大荒 荒漠化
沼泽成因: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气候湿润、蒸发少、
高纬(海拔高)地区冻土层阻水下渗。
3、种植茶、马尾松等耐酸植物,抑制水土流失。
西南地区石质荒漠化: 原因:1、气候温暖湿润,多暴雨。
2、喀斯特地貌,土层薄。
3、地形坡度陡。
4、植被少。
5、人类过度开垦、伐木、不合理耕作等 不合理活动。
措施:
1、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
2、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
3、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
三、湿地——“地球之肾”
1、调节气候,调蓄洪水(调节功能)
湿地的功能: 2、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功能)
我国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
我国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以及湖泊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1.系统结构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和年龄结构。
生态系统的退化,致使先前稳定的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受到破坏。
系统中一些原有的物种消失,而一些外来物种得以入侵,如森林遭到砍伐,其郁闭度减小,使得系统中原有的阴生植物消亡,而一些阳生植物则侵入到系统中,从而造成系统的种类组成发生改变。
此外,由溎森林的破坏,系统中的原有的年龄结构也相应发生改变,一般来说,系统中幼龄物种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系统中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因而,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下降。
2.系统功能改变由于系统结构的改变,从而造成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功能发生相应地变化。
就一般规律而言,生态系统的退化会使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减少。
同时,也可能导致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衰退,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3.环境的改变生态系统是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的退化,使系统中原有的土壤环境及小气候趋于恶化。
如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流失、土壤板结以及系统内部温度升高、湿度下降等,这些变化都不利于原有系统的发展。
4.生物间共生关系的改变生态系统的退化,无疑将使原系统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稳定共生关系(如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微生物之间等)发生改变,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改变,也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原有系统的演替途径发生变化。
5.土壤种子库的改变生态系统的退化,由于组成系统的种类发生变化,土壤种子库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土壤环境及小气候的恶化又不利于原系统中土壤种子库的发芽及生长。
因此,造成原有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抚育困难。
今天。
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分析
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分析胡星斗原创 | 2005-05-29 17:58 | 获1票投票投票人标签:中国外部性公共物品开荒沙尘暴一、历史上的生态环境破坏据研究,4000年前,黄河流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西周时,黄土高原拥有森林4.8亿亩,森林覆盖率为53%(而现在的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航拍和专家分析的结果仅为8.9%);及至春秋战国,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开始遭受巨大的破坏。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折腾百姓,继续毁灭生态,大兴土木,大伐森林,史书中就称“蜀山兀,阿房出”。
汉时,中国人口剧增,统治者的思想又都是崇本抑末,以粮为本,发展单一的粮食种植业,砍掉林、牧、副、渔、商,结果,重农反而误农,粮食产量反而上不去。
因为重农贵粟,必然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地力下降,从而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况愈下。
而且,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像游牧民族或者欧洲人是牧农产品并重、以肉类奶类为主的,中国人饮食几乎等同于吃植物性的粮食,所以,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我们的祖先只好大规模地毁林开荒。
还有,中国古代有着庞大的专制官僚机构和军队,而军队又以步兵为主,它不像游牧民族、西方民族以骑兵为主之补给容易,饿了吃马肉渴了喝马奶就行,可以就地解决,中国人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总是军事家们考虑的头等重大的问题;由于粮食保存的时间比肉类、奶类长久,所以,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总是追求庞大的粮食储备,以应付不测。
为了解决政府、军队的巨大供给问题,中国人也只好开荒。
西汉开荒8亿亩,东汉开荒7亿亩,至此黄河流域的森林全部倒地。
三国时期,中国人口从东汉时的5648万,减至767万,民族差点毁灭,生态也就再所难保,火烧赤壁、火烧连营八百里,也不知烧掉了多少森林。
南北朝时,兵燹战乱频仍,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南迁,长江流域的生态也就面临着威胁。
隋时隋炀帝大兴土木,唐时开发东南,开荒14亿多亩,“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加上隋唐征战、五代动乱,后来,又经过宋辽金元争霸天下,元末、明末、清末、民国的战乱破坏,中国人的生态资源被破坏殆尽。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摘要:生态退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本文对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各个类型的现状、特征及分布。
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生态退化;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沙漠化;水土流失;中国分类号:Q146,Q1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933(2000)01-0013-07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 degraded ecological types in China LIU Guo-Hua, FU Bo-Jie, CHEN Li-Ding, GUO Xu-Dong(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85,China) Abstract:A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world, ecosystem degradation not only exhausts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decreases biodiversity, but also seriously hind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economy and threaten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the ecosystem degradation has brought every government′s and ecologist′s attention. The main types of ecosystem degrad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degradated forest ecosystems,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 ar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each type are expounded.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natural resource uses and degradated ecosystems 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Key words:ecosystem degradation; degradated forest ecosystems; desertification soil erosion; China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我国土地退化类型与特点及防治对策
我国土地退化类型与特点及防治对策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土地退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造成原因。
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一、引言中国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土地退化问题,了解其空间分布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和水土流失。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三、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国土地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区域。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黄土高原的土壤质地疏松,容易受到风化和侵蚀,加上过度放牧和不当的农业耕作方式,加剧了土地退化的程度。
四、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
该地区山多平地少,植被覆盖率低,加上陡坡耕作和过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问题严重。
五、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挑战。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
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六、东北黑土区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严重的黑土退化问题。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侵蚀和肥力下降。
过度耕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是导致黑土退化的主要原因。
七、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威胁。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和冰川融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青藏高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八、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但同时也存在着土地退化问题。
这里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是导致长江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九、西北干旱区西北干旱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但同时也面临着土地退化的挑战。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
【期刊名称】《生态学报》
【年(卷),期】2000(020)001
【摘要】生态退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因此,生态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本文对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
各个类型的现状、特征及分布.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
复和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总页数】7页(P13-19)
【作者】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
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
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46;Q149
【相关文献】
1.中国金矿床主要工业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J], 邵晓东;李景春
2.中国地震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与分布特征 [J], 钱海涛;张力方;修立伟;吕悦军
3.全球铁矿床主要成因类型特征与重要分布区带研究 [J], 赵宏军;周尚国;黄费新;姚春彦;杨言辰;陈秀法;何学洲;张新元;张潮;王靓靓;陈玉明;陈喜峰;卢民杰
4.深圳市森林土壤主要类型有机碳分布特征 [J],
5.拉萨市区周边自然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化特征与植被类型分布关系研究 [J], 次仁; 邹珊; 赵茜茜; 戚琪; 何惜雨; 索朗曲珍; 孙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 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 结构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 畜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 垦、退田还湖
森林 破坏 草原 退化
湿地 萎缩
干旱半干 旱草原区
低地和湖、 海洋边缘 地区
自然背景 物种资 源丰富区
生态环 境问题
生物多 样性锐 减 土壤 侵蚀
主要 分布区域
主要防治措施
林区、草 原、近海 海域
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 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 行禁渔期制度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 梯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 砍伐湿润半湿 润的高原 丘陵区
干旱半干 旱草原区
荒漠化
西北、华 北半干旱 区
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受到了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或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使其无法正常发挥其生态功能,进而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以下是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诊断特征:
1. 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范围减少。
2. 土壤质量下降:土壤肥力下降、酸化、盐碱化等现象普遍出现。
3. 水资源受损: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生物群落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增多。
4. 空气质量恶化: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等因素导致环境空气质量下降。
5. 自然景观破坏:自然景观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造成当地景观质量下降。
评价指标体系:
1. 生物多样性指标:该指标包括物种数量、个体数量、种群分布、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2.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该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3. 水资源质量指标:该指标包括水质污染、水体营养状态、水文情况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4. 空气质量指标:该指标包括大气污染源、大气环境质量、气象指标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5. 自然景观指标:该指标包括草地覆盖率、森林分布、陆地利用类型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通过以上评价指标体系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诊断,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生态系统的自然状况和环境质量,帮助人们了解自然生态系统
的状况,同时鼓励人们采取有效的保护与恢复措施,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生态系统的退化
05
退化表现:调蓄旱涝、纳垢消污、消浪护岸等生态功能减弱。
苔原退化生态系统
苔原生态系统是由苔原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常年温度都很低的极地地区以及高山苔原地区。
退化原因:气候变暖导致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引起生态系统功能减退。
苔原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因而也是地球上比较脆弱和外力干扰比较敏感的生态系统。
02
水生生态系统
土壤潜育化
首先使水利工程,沟渠水库周围由于坝渠漏水。其次可能是潜水出露,排灌不分离,串灌造成土壤长期浸泡。
土壤处于洼地、比较小的平原、山谷涧地等地区,排水不良使形成此生潜育化的根本原因。
我国南方大力推广三季稻,复种指数大大提高,干湿交替时间缩短,犁底层加厚并更紧实,阻碍了透水。
随着植被的退化,群落的层片减少,层片结构趋于简单化。严重退化的植物群落,往往只能形成一个层片。
二、植被退化特征
植被功能特征的退化 植被盖度、高度和密度的变化 对于同一种植物来说,当受到人为干扰或环境胁迫时,其盖度、高度和密度总是下降的。但对于一个群落来讲,环境胁迫下则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的盖度,高度和密度有所下降,而另一些物种的盖度、高度和密度有所增加。 初级生产力下降 大多数情况下,植被发生退化时,群落的生产力会明显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和速度因群落的成因不同、群落类型不同、退化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草地质量退化 草地质量的劣化,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种类减少,各类牧草质量变劣,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等。
土壤物理环境退化特征
土壤退化以后,土壤中的微团粒、水稳性团粒含量会下降,导致土壤抗剪切能力减弱,稳定性降低。
表现:①土壤的粗化,即土壤中细颗粒减少,沙粒比例增加 ②土壤的粘性化,即由于冲积洪积等作用,导致土壤中黏粒比例剧增,土壤黏性增强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
因。图中甲所在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植被覆盖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加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极
易引发荒漠化;乙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
本 形以丘陵为主,植被破坏极易引起水土流失;丙地区为我国三
课 栏
江源地区,它是一个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目 答案 (1)土地荒漠化 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 防治途径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 砍伐森林 草场退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锐减
2、现状: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 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 扩大,程度在加剧。 3、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
关
化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综合演练落实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第4讲
综合演练落实
第4讲
(1)简述我国荒漠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成因。
(2)B 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A.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本 课
B.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
栏 目
C.水土流失严重
开 关
D.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已成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开
关 疏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2)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 水土流失
(3)三江源 保护该地区的湿地、高原植被,改善当地气候,防
止荒漠化;防止河流补给水源的减少,保护当地的珍稀物种,
课
栏 (2)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___________
生态退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沙漠化
• 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减少而粗质砂粒增 多的过程。
• 沙漠化:是土壤在风蚀作用下,向沙漠生境演化的过程。沙漠是 沙漠化的顶极状态。
风啸啸沙龙舞!大漠漫漫归何处?
沙进人退
多么顽强的沙生植物— 梭梭
毛乌素流动沙丘
盐碱化
•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 碱化。
• 水土保持功能 水源林可调节坡面径流,削减河川汛期径流量。一般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渗透速度时,即 使土壤未达饱和状态,也会因降雨来不及渗透而产生超渗坡面径流;而当土壤达到饱和状态后,其渗透速 度降低,即使降雨强度不大,也会形成坡面径流,称过饱和坡面径流。但森林土壤则因具有良好的结构和 植物腐根造成的孔洞,渗透快、蓄水量大,一般不会产生上述两种径流;即使在特大暴雨情况下形成坡面 径流,其流速也比无林地大大降低。在积雪地区,因森林土壤冻结深度较小,林内融雪期较长,在林内因 融雪形成的坡面径流也减小。森林对坡面径流的良好调节作用,可使河川汛期径流量和洪峰起伏量减小, 从而减免洪水灾害。结构良好的森林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90%以上。
保护野生动物
由于水源涵养林给生物种群创造了生活和繁衍的条件,使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得以生存,所以水源涵
养林本身也是动物的良好栖息地。
(二)人类成因
• 1、植被破坏 ⑴ 直接砍伐、毁坏森林植被 ⑵ 对森林凋落物的破坏 ⑶ 过度挖掘
•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耕作方式 ⑴陡坡开荒 ⑵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 3、过度放牧 • 4、工业交通建设工程的影响 • 5、现代城市的发展 • 6、城市水土流失
土壤质地、土壤的膨胀系数、土壤孔隙、土 壤硬度、土壤疏松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 壤结构体、土壤中植物根的数量、土壤利用 方式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刘国华傅伯杰陈利顶郭旭东摘要:生态退化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它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而且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态退化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本文对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即: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各个类型的现状、特征及分布。
为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生态退化;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沙漠化;水土流失;中国分类号:Q146,Q1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933(2000)01-0013-07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 degraded ecological types in China LIU Guo-Hua, FU Bo-Jie, CHEN Li-Ding, GUO Xu-Dong(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85,China) Abstract:As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world, ecosystem degradation not only exhausts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decreases biodiversity, but also seriously hind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economy and threaten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the ecosystem degradation has brought every government′s and ecologist′s attention. The main types of ecosystem degradation in China, including degradated forest ecosystems,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erosion, ar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s of the each type are expounded.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natural resource uses and degradated ecosystems resto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Key words:ecosystem degradation; degradated forest ecosystems; desertification soil erosion; China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今世界上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因此,生态环境的退化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1~4],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也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5~8]。
生态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以及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下降以及土地生产潜力衰退、土地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生态环境退化的特点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其恢复是非常艰难的,主要表现在恢复时间长以及资金投入大,而且,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当前全球生态破坏问题主要表现在森林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湿地萎缩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短缺以及气候变异、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本文通过对我国森林破坏、土地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破坏问题进行分析,全面论述其现状、特点和分布,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其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信息。
虽然湿地萎缩等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之一,但由于其面积相对较小,危害也表现出局地性,因此在这里不作论述。
1 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如乱砍滥伐、开垦及不合理经营等)或自然因素(如火灾、虫害及大面积的塌方等),使原生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使其发生逆于其演替方向发展的过程(图1)。
图1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示意图Fig.1 The process of forest ecosystem degradation(1)Human factors: deforesta?ion, clearing and irrational management etc. Natural factors: fire, pest, landslide and natural wither etc. (2) Changes of fores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3)Decreases of forest area (4)Changes of species and age-groups, loss of biodiversity (5) Secondary forest, open forest and other shaw (6) Decrease of forest coverage (7)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anti-jamming ability lower, reduction of forest productivity and biomass and ecological serve function reduced (8) Shrub (9) Disappear of forest (10) Grassland (11) Bare land, abandoned land etc. (12) Decrease of land potentialproductivity1.1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1.1.1 系统结构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和年龄结构。
生态系统的退化,致使先前稳定的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受到破坏。
系统中一些原有的物种消失,而一些外来物种得以入侵,如森林遭到砍伐,其郁闭度减小,使得系统中原有的阴生植物消亡,而一些阳生植物则侵入到系统中,从而造成系统的种类组成发生改变。
此外,由溎森林的破坏,系统中的原有的年龄结构也相应发生改变,一般来说,系统中幼龄物种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系统中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因而,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下降。
1.1.2 系统功能改变由于系统结构的改变,从而造成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功能发生相应地变化。
就一般规律而言,生态系统的退化会使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减少。
同时,也可能导致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衰退,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1.1.3 环境的改变生态系统是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的退化,使系统中原有的土壤环境及小气候趋于恶化。
如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流失、土壤板结以及系统内部温度升高、湿度下降等,这些变化都不利于原有系统的发展。
1.1.4 生物间共生关系的改变生态系统的退化,无疑将使原系统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稳定共生关系(如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动物与动物、动物与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微生物之间等)发生改变,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改变,也有可能进一步导致原有系统的演替途径发生变化。
1.1.5 土壤种子库的改变生态系统的退化,由于组成系统的种类发生变化,土壤种子库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而土壤环境及小气候的恶化又不利于原系统中土壤种子库的发芽及生长。
因此,造成原有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和抚育困难。
1.2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除在西南(西藏东南部)、东北及天山山脉等地还保存有少数的原始森林外,其它地区的森林几乎都可归属于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
虽然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3370×104hm2,森林覆盖率为13.92%,比80年代中期分别增加了950×104hm2和0.94%,但是这种增加主要表现为疏林、灌木林和人工林的增加,而天然林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其中的成熟林比70年代末减少了732×104hm2,平均每年减少61×104hm2,这进一步地说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还在加剧。
目前,我国拥有天然林8726×104hm2,仅占国土面积的9%,而到1995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中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面积为1458.84×104hm2,仅占天然林面积的16.7%[9],大部分森林还处于粗放经营中,乱砍滥伐的现象还十分严重,使得现有森林(尤其是原始林和天然林)进一步遭到破坏。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表现在:①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单、残次林多。
我国目前疏林和灌木林的面积分别是1802×104hm2和2970×104hm2,两者共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35.7%。
②森林生态系统年龄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有森林中的中、幼龄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71%,这说明我国大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处于退化或不成熟阶段,其稳定性很差,抗干扰能力低下,一旦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则很容易遭到进一步的破坏甚至崩溃。
此外,以中、幼龄林为主体的森林也是造成我国森林资源的平均蓄积量仅为83m3/hm2,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110m3/hm2)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高。
由于人口多、人类活动强度大,我国现有的森林大都呈片状或孤岛状分布。
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一般都要达到其最小面积,森林的破碎化则使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减少,从而增加了它们的脆弱性,使其容易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此外,我国还有大面积的人工林。
虽然,人工林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一些脆弱地带)起到缓解和改善作用(如三北防护林等),但是,人工林尤其是人工纯林由于其种类组成单一,结构简单,易受干扰(如虫害等),自我调节能力差等缺陷,其功能不够完善,据有关研究表明,人工林的土壤饱和持水量、土壤肥力都比天然林低,而土壤侵蚀量则大于天然林[10]。
由此可见,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远低于天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