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四边形的存在性
【常考压轴题】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 (解析版)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知识储备】①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②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中心平分中心对称图形内通过该点的任意线段,且使中心对称图形的面积被平分③中点公式: 类型一 几何背景下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典题练习】1.(2023•河北二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B =90°,AD =8cm ,BC =6cm ,点P 从点D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向点A 运动,点M 从点B 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两个动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单位:s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t =3s 时,四边形ABMP 为矩形B .当t =4s 时,四边形CDPM 为平行四边形C .当CD =PM 时,t =3sD .当CD =PM 时,t =3s 或5s【分析】根据题意,表示出DP ,BM ,AP 和CM 的长,当四边形ABMP 为矩形时,根据AP =BM ,列方程求解即可;当四边形CDPM 为平行四边形,根据DP =CM ,列方程求解即可;当CD =PM 时,分两种情况:①四边形CDPM 是平行四边形,②四边形CDPM 是等腰梯形,分别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DP =t cm ,BM =t cm ,∵AD =8cm ,BC =6cm ,∴AP =(8﹣t )cm ,CM =(6﹣t )cm ,当四边形ABMP 为矩形时,AP =BM ,即8﹣t =t ,解得t =4,故A 选项不符合题意;当四边形CDPM 为平行四边形,DP =CM ,)2,2),(),,(21212211y y x x P y x B y x A ++坐标为(,则其中点若即t=6﹣t,解得t=3,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当CD=PM时,分两种情况:①四边形CDPM是平行四边形,此时CM=PD,即6﹣t=t,解得t=3,②四边形CDPM是等腰梯形,过点M作MG⊥AD于点G,过点C作CH⊥AD于点H,如图所示:则∠MGP=∠CHD=90°,∵PM=CD,GM=HC,∴△MGP≌△CHD(HL),∴GP=HD,∵AG=AP+GP=8﹣t+,又∵BM=t,∴8﹣t+=t,解得t=5,综上,当CD=PM时,t=3s或5s,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2023春•盱眙县期末)如图,在▱ABCD中,AB=6cm,AD=10cm,点P在AD边上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A向点D运动.点Q在BC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从点C出发,在CB之间往返运动.两个点同时出发,当点P到达点D时停止(同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5<t<10时,运动时间t为何值时,以P、D、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B.8C.4或D.或8【分析】根据P的速度为每秒1cm,可得AP=t cm,从而得到PD=(10﹣t)cm,由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出PD∥BQ,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当PD=BQ时以P、D、Q、B四点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当5<t<10时,分两种情况考虑,在每种情况中由PD=BQ即可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PD∥BQ.若要以P、D、Q、B四点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PD=BQ.当5<t≤时,AP=t cm,PD=(10﹣t)cm,CQ=(4t﹣20)cm,BQ=(30﹣4t)cm,∴10﹣t=30﹣4t,解得:t=;当<t≤10时,AP=t cm,PD=(10﹣t)cm,BQ=(4t﹣30)cm,∴10﹣t=4t﹣30,解得:t=8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秒或8秒时,以P、D、Q、B四点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选:D.3.(2022春•曹县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M,点F在AD上,AF=6cm,BF=12cm,∠FBM=∠CBM,点E是BC的中点,若点P以1cm/秒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D向点F 运动:点Q同时以2cm/秒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运动,点P运动到F点时停止运动,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当点P运动()秒时,以点P、Q、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2B.3C.3或5D.4或5【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AD=BC,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F=DF=12cm,可得AD =AF+DF=18cm=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PF=EQ,列出方程可求解.【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DB=∠MBC,且∠FBM=∠MBC∠ADB=∠FBM∴BF=DF=12cm∴AD=AF+DF=18cm=BC,∵点E是BC的中点∴EC=BC=9cm,∵以点P、Q、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F=EQ∴6﹣t=9﹣2t,或6﹣t=2t﹣9∴t=3或5故选:C.4.(2023春•大竹县校级期末)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D=12cm,AC=6cm,点E在线段BO上从点B以1cm/s的速度运动,点F在线段OD上从点O以2cm/s的速度运动.若点E,F同时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时,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OB的长,从而得到OE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OE=OF进而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OE=OB﹣BE=OB﹣t,OF=2t,∵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D=12cm,∴OB=OD=6cm,∴OE=6﹣t,∵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OE=OF,∴6﹣t=2t,∴t=2,∴当t=2时,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2.5.(2023秋•红山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16cm,AB=12cm,BC=21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的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在线段AD上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P,Q分别从点B,A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点C时,点Q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t(秒).(1)求DQ、PC的代数表达式;(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DC是平行四边形;(3)是否存在点P,使△PQD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题意,写出代数表达式即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DQ=CP,分当P从B运动到C时,当P从C运动到B时,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即可;(3)分PQ=QD、PQ=PD、QD=PD三种情况讨论求出t值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意,DQ=(16﹣t)cm,PC=(21﹣2t)cm;(2)∵四边形PQDC是平行四边形,∴DQ=CP,当P从B运动到C时,∵DQ=AD﹣AQ=16﹣t,CP=21﹣2t,∴16﹣t=21﹣2t,解得:t=5,∴当t=5秒时,四边形PQDC是平行四边形;(3)当PQ=PD时,作PH⊥AD于H,则HQ=HD,∵cm,AH=BP,∴,∴.当PQ=QD时,QH=AH﹣AQ=BP﹣AQ=2t﹣t=t cm,QD=(16﹣t)cm,∵QD2=PQ2=t2+122,∴(16﹣t)2=122+t2,解得.当QD=PD时,DH=AD﹣AH=AD﹣BP=16﹣2t,∵QD2=PD2=PH2+HD2=122+16﹣2t)2,∴(16﹣t)2=122+(16﹣2t)2,即3t2﹣32t+144=0,∵Δ=(﹣32)2﹣4×3×144=﹣704<0,∴方程无实根,综上可知,当秒或秒时,△PQD是等腰三角形.6.(2023春•和平区校级月考)已知▱ABCD中,一动点P在AD边上,以每秒1cm的速度从点A向点D 运动.(1)如图1,运动过程中,若BP平分∠ABC,且满足AB=BP,求∠ABC的度数.(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连结CP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DF,若CD=2cm,直接写出:△DPF的面积为cm2.(3)如图3,另一动点Q在BC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从点C出发,在BC间往返运动,两个点同时出发,当点P停止运动时Q点也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t>0),若AD=12cm,则t=秒时,以P、D、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析】(1)可证AB=AP,从而可证AB=BP=AP,即可求解;(2)设边CD上的高为h1,边BC上的高为h2,,可得S△DPF=S△P AB,即可求解;(3)当PD=BQ时,四边形PDBQ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分类讨论:①当12﹣t=12﹣4t时,②当12﹣t =24﹣4t时,③当12﹣t=4t﹣12时,④当12﹣t=4t﹣24时,⑤当12﹣t=36﹣4t时,⑥当12﹣t=4t﹣36时,即可求解.【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PB=∠CBP,∵BP平分∠ABC,∴∠ABP=∠CBP,∴∠ABP=∠APB,∴AB=AP,∵AB=BP,∴AB=BP=AP,∴△ABP是等边三角形,∴∠ABP=60°,∴∠ABC=120°.(2)如图,设边CD上的高为h1,边BC上的高为h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S△CDF=•CD=S▱ABCD,S△PBC=h2•BC=S▱ABCD,∴S△PBC=S△CDF=S▱ABCD,∴S△PCD+S△DPF=S▱ABCD,∴S△P AB+S△PCD=S▱ABCD,∴S△PCD+S△DPF=S△P AB+S△PCD,∴S△DPF=S△P AB,∵△ABP是等边三角形,∴S△DPF=S△P AB==3,故答案为:;(3)∵PD∥BQ,∴当PD=BQ时,四边形PDBQ是平行四边形,∵(s),∴0≤t<12,①当12﹣t=12﹣4t时,解得:t=0(不合题意,舍去);此时当P与A重合,Q与C重合;②当12﹣t=24﹣4t时,解得:t=4;③当12﹣t=4t﹣12时,解得:t=4.8;④当12﹣t=4t﹣24时,解得:t=7.2;⑤当12﹣t=36﹣4t时,解得:t=8;⑥当12﹣t=4t﹣36时,解得:t=9.6;综上所述:t为4秒或4.8秒或7.2秒或8秒或9.6秒.类型二“三定一动”求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3个定点,找第4个点形成平行四边形时:①设第4个点的坐标②以3个定点组成的3条线段为对角线分类讨论③以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等量关系列式求解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A、B、C三点,在平面内找第4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典题练习】7.(2022春•西双版纳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0,1),B(1,0),C(3,1),若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分析】分三种情况:①BC为对角线时,②AB为对角线时,③AC为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容易得出点D的坐标.【解答】解:分三种情况:①BC为对角线时,点D的坐标为(4,0);②AB为对角线时,点D的坐标为(﹣2,0)③AC为对角线时,点D的坐标为(2,2)综上所述,点D的坐标是(﹣2,0)或(4,0)或(2,2);故答案为:(4,0)或(﹣2,0)或(2,2).8.(2018春•大邑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3),B(﹣5,1),C(﹣1,0).(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2B2C2;(3)若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分析】(1)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写出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1B1C1;(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写出A2、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得到△A2B2C2;(3)分别以AB、BC、AC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可得到D点坐标.【解答】解:(1)如图,△A11C1为所作;(2如图,△A2B2C2为所作;(3)满足条件的点D的坐标为(2,2)或(﹣4,﹣2)或(﹣6,4).9.(2023春•凤山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的长满足|OA﹣8|+(OB﹣6)2=0,∠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ABC的面积为15,求点C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O,C,E,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绝对值和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得出OA和OB的值,然后确定A点和B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即可;(2)根据△ABC的面积为15,得出AC的长,确定C点的坐标即可;(3)分情况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P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1)∵|OA﹣8|+(OB﹣6)2=0,∴OA=8,OB=6,∴A(﹣8,0),B(0,6),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A点和B点的坐标得,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ABC的面积为15,∴AC•OB=15,即AC×6=15,∴AC=5,∵OA=8,∴OC=OA﹣AC=8﹣5=3,即C(﹣3,0);(3)存在,∵D点在直线AB上,设D(a,a+6),∵BC平分∠ABO,∴CD=OC,即=3,解得a=﹣,∴D(﹣,),设直线DE的解析式为y=sx+t,∴,解得,∴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4,∴E(0,﹣4),设点P的坐标为(m,n),①以CE为对角线时,此时以O,C,E,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O(0,0),C(﹣3,0),E(0,﹣4),∴P(﹣3,﹣4);②以OE为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解得,即P'(3,﹣4);③以OC为对角线时,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知,,解得,即P''(﹣3,4);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为(﹣3,﹣4)或(3,﹣4)或(﹣3,4).类型三“两定两动”求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当坐标系中有2个定点,且另外两个动点均在特殊的位置上时,方法策略同类型二。
八年级(下)数学 同步讲义 四边形的存在性
四边形的存在性内容分析本节包含两部分,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及梯形的存在性,常见题型是存在菱形和正方形,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构造等量关系,求出相应的点的坐标;常见的梯形的问题中,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考察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及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结构模块一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知识精讲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是近几年来考试的热点,考察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思想.常见的题型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点和第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求第四点;或者已知两点,另外两点在某函数图像上,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和平移的思想,结合题目中的条件构造等量关系进行求解即可.在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如下几条:①两组对边互相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对角线互相平分;⑤两组对角相等。
在压轴题中,往往与函数(坐标轴)结合在一起,运用到④⑤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是从边的平行、相等角度来得到平行四边形.- 2 -ABCM 1M 2M 31、 知识内容:已知三点后,其实已经固定了一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如图ABC .第四个点M 则有3种取法,过3个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且取相等长度即可(如图中3个M 点).2、 解题思路:(1) 根据题目条件,求出已知3个点的坐标; (2) 用一点及其对边两点的关系,求出一个可能点; (3) 更换顶点,求出所有可能的点;(4) 根据题目实际情况,验证所有可能点是否满足要求并作答.【例1】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B =90°,AD =24 cm ,BC =26 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D 方向向点D 以1cm /s 的速度运动,动点Q 从点C 开始沿着CB 方向向点B 以3cm /s 的速度运动.点P 、Q 分别从点A 和点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随之停止运动.(1)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CD 是平行四边形; (2)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PQBA 是矩形.例题解析思路剖析【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A (3, 0),点B 的坐标为B (0, 4).(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O 为坐标原点,点D 在第二象限,且四边形BCOD 为菱形,求点D 坐标;(3)在(2)的条件下,点E 在x 轴上,点P 在直线AB 上,且以B 、D 、E 、P 为顶点 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例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2,3)的直线y =kx +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将此直线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C . (1)求直线l 的表达式;(2)点D 为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如果以点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求点D 的坐标.ABOxyAB Oxy【例4】如图,已知直线l1经过点A(-5,-6)且与直线l2:362y x=-+平行,直线l 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1)求直线l1的表达式及其与x轴的交点D的坐标;(2)判断四边形ABCD是什么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点E是直线AB上一点,平面内存在一点F,使得四边形CBEF是正方形,求点E的坐标,请直接写出答案.【例5】直线364y x=-+与坐标轴分别交与点A、B两点,点P、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O B A→→运动.(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485S=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P、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xOy- 4 -【例6】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B 是锐角,AF ⊥BC 于点F , CH ⊥AD 于点H , 在AB 边上取点E ,使得AE =AH ,在CD 边上取点G ,使得CG =CF .联结EF 、FG 、GH 、HE .(1)求证:四边形EFGH 是矩形;(2)当∠B 为多少度时,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并证明.【例7】 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正比例函数y =kx (x 为自变量)的图像与双曲线2y x=-交于点A ,且点A 的横坐标为2-.(1)求k 的值;(2)将直线y =kx (x 为自变量)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直线BC ,直线BC 分别交x 轴、y 轴于B 、C ,如点D 在直线BC 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一点,使以O 、B 、D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ABC OxyABCDEFGH- 6 -【例8】 在直角△ABC 中,∠C =90°,∠A =30°,AB =4,将一个30°角的顶点P 放在AB边上滑动,保持30°角的一边平行于BC ,且交边AC 于点E ,30°的另一边交射线BC 于点D ,连ED .(1)如图,当四边形PBDE 为等腰梯形时,求AP 长;(2)四边形PBDE 有可能为平行四边形吗.若可能,求出PBDE 为平行四边形时,AP 的长,若不可能,说明理由;(3)若点D 在BC 边上(不与B 、C 重合),试写出线段AP 的取值范围.ABCDE P梯形的分类讨论题多见于各类压轴题中,由于这类题目都与图形的运动有关,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分析力和运算力.梯形的主要特征是两底平行,特殊梯形又可分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两大类.常见题型为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三点求第四点,抓住梯形两底平行的特征,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k 相等而b 不相等.若是等腰梯形,常需添设辅助线,过上底的两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构造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若是直角梯形,则需连接对角线或过上底的一顶点作下底的高构造直角三角形.【例9】 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12cm ,DC =8cm ,且∠C =60°,动点P 以1cm/s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D 方向向点D 移动,同时,动点Q 以2cm /s 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 出发,沿CB 方向向点B 移动,连接PQ ,(1)得四边形ABQP 和四边形PQCD .若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0<t <7),四边形PQCD 的面积为ycm ²,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QPCD 是等腰梯形.说明理由; (3)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直角梯形.模块二 梯形的存在性知识精讲例题解析QPBCDA- 8 -【例10】 如图,一次函数33y x b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53,0)、与y 轴相交于点B . (1)求点B 的坐标及∠ABO 的度数;(2)如果点C 的坐标为(0,3),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求点D 的坐标【例11】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O 为对角线的交点,点G 为BC 的中点,点E 为线段BC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12BC ,过点E 作EF //CA ,交CD 于点F ,联结OF .(1)求证:OF //BC ;(2)如果四边形OBEF 是等腰梯形,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例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经过O 、A (1,2)两点,将直线l 1向下平移6AB C OxyABCDEFGO个单位得到直线l 2,交x 轴于点C ,B 是直线l 2上一点,且四边形ABCO 是平行四边形.(1)求直线l 2的表达式及点B 的坐标;(2)若D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点,且以O 、A 、C 、D 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求点D 的坐标.【例13】 已知一次函数142y x =-+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梯形AOBC 的边AC =5.(1) 求点C 的坐标;(2) 如果点A 、C 在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的图像上,求这个一次 函数的解析式【例1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2),点P 是x 轴上一动点,以线段APAOC xy为一边,在其一侧作等边三角形APQ.当点P运动到原点O处时,记Q的位置为B.(1)求点B的坐标;(2)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O重合)时,求证:∠ABQ=90°;(3)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O、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OPQ xyABO xy图1备用图- 10 -【例15】 在直角平面内,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0,4),直线CM ∥x 轴(如图所示).点B 与点A 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 =x +b (b 为常数)经过点B ,且与直线CM 相交于点D ,连接OD . (1)求b 的值和点D 的坐标;(2)设点P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若△POD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3)若动点P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运动;动点Q 在射线CM 上,且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右运动,若P 、Q 分别由O 点、C 点同时出发,问几秒后,以P 、Q 、O 、D 为顶点的四边形可以成为平行四边形;以P 、Q 、O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否可以成为等腰梯形.写出理由.1AO4CxMy- 12 -【习题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2x +12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两点.过点A 的直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C ,且点C 为线段OB 的中点. (1)求直线AC 的表达式;(2)如果四边形ACPB 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拓展】如果以A 、C 、P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习题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62y x =-+与y 轴交于点A ,与直线12y x =相交于点B ,点C 是线段OB 上的点,且△AOC 的面积为12. (1)求直线AC 的表达式;(2)设点P 为直线AC 上的一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 ,使四边形OAPQ 为菱形,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随堂检测ABCOxy ABO xy【习题3】 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BC ,∠B =90°,AD =24cm ,AB =8cm ,BC =26cm ,动点P 从A 点开始沿AD 边以1cm /s 的速度向D 运动,动点Q 从C 点开始沿CB 边以3 cm /s 的速度向B 运动,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线段PQ =CD .【作业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 、B两点,点A 的坐标为(2,3),点B 的横坐标为6.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点C 、D 分别在x 轴、y 轴上,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求直线CD 的表达式.课后作业ABCDQPAB CDABOxy【作业2】已知一条直线y=kx+b在y轴上的截距为2,它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ABO的面积为4.(1)求点A的坐标;(2)若k<0,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一点D,使四边形ABOD是一个梯形,且AD∥BO,其面积又等于20,试求点D的坐标.【作业3】定义[p,q]为一次函数y=px+q的特征数.(1)若特征数为[3,k-1]的一次函数为正比例函数,求k的值;(2)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3-,0),与y轴交于点B,且与正比例函数43y x=的图像的交点为C (m,4).求过A、B两点的一次函数的特征数;(3)在(2)的条件下,若点D与A、O、C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A BCO x y- 14 -【作业4】 如图所示,直线y =-2x +12,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在线段OC 上,点D 的纵坐标是4. (1) 求点C 的坐标和直线AD 的解析式;(2) P 是直线AD 上的点,请你找出一点Q ,使得以O 、A 、P 、Q 这四个点为顶点的 四边形是菱形,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Q 的坐标.BA Cyx。
39 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例题精讲【例1】如图1,四边形ABC D 中,//AD BC ,90AD C ∠=︒,8AD =,6BC =,点M 从点D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点N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 作NP AD ⊥于点P ,连接AC 交NP 于点Q ,连接MQ .设运动时间为t 秒.(1)A M =,A P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四边形AN C P 为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3)如图2,将AQM ∆沿A D 翻折,得A K M ∆,是否存在某时刻t ,①使四边形AQMK 为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使四边形AQMK 为正方形,则A C =.【解答】解:(1)如图1.82AM AD D M t ∴=-=-.在直角梯形ABC D 中,//AD BC ,90AD C ∠=︒,NP AD ⊥于点P ,∴四边形C N PD 为矩形,6DP CN BC BN t ∴==-=-,8(6)2AP AD DP t t ∴=-=--=+;故答案为:82t -,2t +.(2)四边形AN C P 为平行四边形时,C N A P =,68(6)t t ∴-=--,解得:2t =,(3)①存在时刻1t =,使四边形AQMK 为菱形.理由如下:N P A D ⊥,QP PK =,∴当P M P A =时有四边形AQMK 为菱形,628(6)t t t ∴--=--,解得1t =,②要使四边形AQMK 为正方形.90AD C ∠=︒,45C AD ∴∠=︒.∴四边形AQMK 为正方形,则CD AD =,8A D =,AC ∴=.故答案为:.【变式训练1】在矩形ABC D 中,3A B =,4BC =,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个动点,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其中05t .(1)若G ,H 分别是A B ,DC 中点,求证:四边形E G F H 是平行四边形(E 、F 相遇时除外).(2)在(1)条件下,若四边形E G F H 为矩形,求t 的值.(3)若G ,H 分别是折线A B C --,C D A --上的动点,与E ,F 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若四边形E G F H 为菱形,求t 的值.【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 D 是矩形,AB CD ∴=,//AB CD ,//AD BC ,90B ∠=︒,5AC ∴==,G A F H C E ∠=∠,G ,H 分别是A B ,DC 中点,A GB G ∴=,CH D H =,AG CH ∴=,AE CF =,AF CE ∴=,在A F G ∆和C E H ∆中,AG CH GAF HCE AF CE =⎧⎪∠=∠⎨⎪=⎩,()AFG CEH SAS ∴∆≅∆,G F H E ∴=,同理:GE HF =,∴四边形E G F H 是平行四边形;(2)解:由(1)得:BG CH =,//BG CH ,∴四边形B C H G 是平行四边形,4G H BC ∴==,当4EF GH ==时,平行四边形E G F H 是矩形,分两种情况:①AE CF t ==,524E F t =-=,解得:0.5t =;②AE CF t ==,52(5)4EF t =--=,解得: 4.5t =;综上所述:当t 为0.5s 或4.5s 时,四边形E G F H 为矩形;(3)解:连接AG 、CH ,如图所示:四边形E G F H 为菱形,GH EF ∴⊥,OG OH =,O E O F =,O A O C ∴=,AG AH =,∴四边形AGCH 是菱形,A G C G ∴=,设AG CG x ==,则4BG x =-,由勾股定理得:222AB BG AG +=,即2223(4)x x +-=,解得,258x =,257488BG ∴=-=,731388AB BG ∴+=+=,t ∴为318时,四边形E G F H 为菱形.【变式训练2】在矩形ABC D 中,6A B =,8B C =,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B D B E =,连接D E ,Q 为D E 的中点,有一动点P 从B 点出发,沿BC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E 点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如图1,连接D P 、PQ ,则DPQ S ∆=(用含t 的式子表示);(2)如图2,M 、N 分别为A B 、A D 的中点,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 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四边形ABC D 是矩形,6A B =,8B C =,8B C ∴=,6CD =,10BD ∴==10BD BE ∴==Q 为D E 的中点,12DPQ DPE S S ∆∆∴=,11113()(6106)1522222DPQ BED BDP S S S t t ∆∆∆∴=-=⨯⨯-⨯⨯=-故答案为:3152t-(2)当5t =时,四边形MNQP 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M 、N 分别为A B 、A D 的中点,//MN BD ∴,152MN BD ==,5t =时,152BP BE ∴==,且点Q 是D E 的中点,//PQ BD ∴,152PQ BD ==//MN PQ ∴,MN PQ=∴四边形MNQP 是平行四边形最新模拟题1.如图,在矩形ABCD 中,3CD cm =,4BC cm =,连接BD ,并过点C 作CN BD ⊥,垂足为N ,直线l 垂直BC ,分别交BD 、BC 于点P 、Q .直线l 从AB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BC 方向匀速运动到CD 为止;点M 沿线段DA 以每秒1cm 的速度由点D 向点A 匀速运动,到点A 为止,直线1与点M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秒(0)t >.(1)线段CN =125;(2)连接PM 和QN ,当四边形MPQN 为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t 为何值时PMN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解答】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4BC AD cm ∴==,90BCD A ∠=︒=∠,225BD BC CD cm ∴=+,1122BCD S BC CD BD CN ∆=⨯=⨯⨯125CN ∴=故答案为:125(2)在Rt CDN ∆中,2295DN CD CN =-四边形MPQN 为平行四边形时//PQ MN ∴,且PQ BC ⊥,//AD BCMN AD∴⊥//MN AB∴DMN DAB∴∆∆∽∴DM DN AD BD=即9545DM =3625DM cm ∴=3625t s ∴=(3)5BD =,95DN =165BN ∴=如图,过点M 作MH BD ⊥于点H ,sin sin AB MH MDH BDA BD MD ∠=∠==∴35MD t =35MH t ∴=当64025t <<BQ t =,45BP t ∴=,9416555554PN BD BP DN t t ∴=--=--=-2113165324()22554825PMN S PN MH t t t t ∆∴=⨯⨯=⨯⨯-=-+∴当3225t s =时,PMN S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384625,当6425t s =时,点P 与点N 重合,点P ,点N ,点M 不构成三角形;当64425t < 时,如图,51645PN BP BN t ∴=-=-2113516324()22545825PMN S PN MH t t t t ∆∴=⨯⨯=⨯⨯-=-当64425t < 时,PMN S ∆随t 的增大而增大,∴当4t =时,PMN S ∆最大值为5425,5438425625>∴综上所述:4t =时,PMN ∆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5425.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8AB cm =,12BC cm =,60B ∠=︒,G 是CD 的中点,E是边AD 上的动点,EG 的延长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CE ,DF .(1)求证:四边形CEDF 是平行四边形;(2)①AE =cm 时,四边形CEDF 是矩形,请写出判定矩形的依据(一条即可);②AE =cm 时,四边形CEDF 是菱形,请写出判定菱形的依据(一条即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DEG CFG ∴∠=∠,GDE GCF ∠=∠.G 是CD 的中点,DG CG ∴=,在EDG ∆和FCG ∆中,DEG CFG GDE GCF DG CG ∠=∠⎧⎪∠=∠⎨⎪=⎩,()EDG FCG AAS ∴∆≅∆.ED FC ∴=.//ED CF ,∴四边形CEDF 是平行四边形.(2)解:①当8AE cm =时,四边形CEDF 是矩形.理由如下:作AP BC ⊥于P ,如图所示:8AB cm =,60B ∠=︒,30BAP ∴∠=︒,142BP AB cm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60CDE B ∴∠=∠=︒,8DC AB cm ==,12AD BC cm ==,8AE cm =,4DE cm BP ∴==,在ABP ∆和CDE ∆中,AB CD B CDE BP DE =⎧⎪∠=∠⎨⎪=⎩,()ABP CDE SAS ∴∆≅∆,90CED APB ∴∠=∠=︒,∴平行四边形CEDF 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当8AE cm =时,四边形CEDF 是矩形;故答案为:8.②当4AE cm =时,四边形CEDF 是菱形.理由如下:4AE cm =,12AD cm =.8DE cm ∴=.8DC cm =,60CDE B ∠=∠=︒.CDE ∴∆是等边三角形.DE CE ∴=.∴平行四边形CEDF 是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当4AE cm =时,四边形CEDF 是菱形;故答案为:4.3.如图,在ABC ∆中,点O 是边AC 上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EF BC 分别交ACB ∠、外角ACD ∠的平分线于点E 、F .(1)猜想与证明,试猜想线段OE 与OF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连接AE、AF.问: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3)若AC边上存在一点O,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猜想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答】(1)证明:CE平分ACB∠,∠,CF平分ACD∠=∠,ACE ECB∴∠=∠,ACF DCFEF BC,//∠=∠,∴∠=∠,F DCFECB OEC∴∠=∠,ACF F∠=∠,ACE OEC∴=,OC OF=,OE OC∴=;OE OF(2)解:如图,当O在AC的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如下:当O为AC中点时,则有OA OC OE OF===,=,∴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AC EF∴四边形AECF为矩形.(3)解: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ABC∆是直角三角形(90)∠=︒.理由如下:ACB由(2)可得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ACB90∴∠=︒ACE45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EO COOEC ACE∴∠=∠=︒,45EOC∴∠=︒,90∴⊥,AC EF∴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4.如图,矩形ABCD 中,点P 是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O 为BD 的中点,PO 的延长线交BC 于Q .(1)求证:OP OQ =;(2)若8AD cm =,6AB 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向点D 运动(不与D 重合).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请用t 表示PD 的长;(3)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是菱形?【解答】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PDO QBO ∴∠=∠,O 为BD 的中点,DO BO ∴=,在PDO ∆和QBO ∆中,PDO QBO DO BO POD QOB ∠=∠⎧⎪=⎨⎪∠=∠⎩,()PDO QBO ASA ∴∆≅∆,OP OQ ∴=;(2)由题意知:8AD cm =,AP tcm =,8PD t ∴=-,(3)PB PD =,22PB PD ∴=,即222AB AP PD +=,2226(8)t t ∴+=-,解得74t =,∴当74t =时,PB PD =.。
【存在性系列】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存在性系列】平⾏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平⾏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主要考察⼀个四边形为平⾏四边形需要满⾜的判定条件。
这部分考察的较多的主要分为“三定⼀动”,“两定两动”类型。
今天来详细讨论下平⾏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理论准备知识储备:1.点在平⾯直⾓坐标系中的平移2.左右平移横变纵不变,上下平移纵变横不变坐标平移⼝诀:上加下减,左减右加3. 平⾏四边形平⾏且相等4. 平⾏四边形对⾓线互相平分【处理策略⼀】利⽤对⾓新互相平分【⽅法运⽤】该⽅法适⽤于“三定⼀动”、“两定两动”类型的动点问题【处理策略⼆】利⽤对边平⾏且相等,构造全等【⽅法运⽤】该⽅法适⽤于“三定⼀动”、“两定两动”类型的动点问题常见类型以下主要讲解按照对⾓线讨论的处理⽅法类型⼀:三定⼀动【引例】如图,A(1,2),B(6,3),C(3,5)为坐标系中三个定点,问平⾯内是否存在点D,使得四边形ABCD为平⾏四边形.【处理⽅法】⼀般我们习惯分对⾓线进⾏讨论我们设D的坐标为(m,n)1.当AC为对⾓线时可以得到平⾏四边形D1ABC ∴ 1+3=6+m ,m=-2, 2+5=3+n, n=4∴D1的坐标为(-2,4)2.当BC为对⾓线时可以得到平⾏四边形ACD2B ∴ 1+m=6+3,m=8,2+n=3+5,n=6∴D2的坐标为(8,6)3.当AB为对⾓线时可以的到平⾏四边形ACBD3 ∴ 1+6=3+m,m=4,2+3=5+n,n=0∴D3的坐标为(4,0)类型⼆:两定两动【引例1】已知A(2,1)、B(4,2),点C在x轴上,点D在y轴上,且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四边形,求C、D坐标.【处理⽅法】对于两个动点的问题我们也是采取分对⾓线进⾏讨论即可设C的坐标为(m,0),D的坐标我(0,n)1.当AB为对⾓线时2+4=m+0,m=61+2=n+0,n=3∴C的坐标为(6,0),D的坐标为(0,3)2.当AC为对⾓线时2+m=4,m=21+0=2+n,n=-1∴此时C的坐标为(2,0),D的坐标为(0,-1)3.当AD为对⾓线时2+0=m+4,m=-21+n=0+2,n=1∴C的坐标为(-2,0),D的坐标为(0,1)【引例2】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有两点A(1,3),B(3,6),C为x轴上的⼀个动点。
专题21 四边形中的存在性问题(解析版)
专题21四边形中的存在性问题
1、已知,在△ABC中,∠BAC=90°,∠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
以AD为边做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直接写出线段CF、BC、C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件不变,则(1)中的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成立,请予以证明,如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两侧,其他条件不变;
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4,对角线AE、DF相交于点O,连接OC,请直接写出OC的长度.
解:(1)∵∠BAC=90°,∠ABC=45°,
∴∠ACB=∠ABC=45°,
∴AB=AC,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AF,∠DAF=90°,
∵∠BAD=90°﹣∠DAC,∠CAF=90°﹣∠DAC,
∴∠BAD=∠CAF,
∵在△BAD和△CAF中,。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
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东台卞进宇——部分参考广猛说题存在性问题一直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比如角的存在性、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全等三角形的存在性、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等等,而这类问题也是常常作为压轴题出现的。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是有两种说法的:一类是有序的,存在平行四边形ABCD,那么A、B、C、D四点的一定是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排布的;二类是无序的,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四个点是没有固定顺序的。
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第二类情况,无序状态下的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并且从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几何分析法三定点问题如图1,平面内存在三个定点A、B、C,在平面内找一点D,使得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于三定点的问题,我们只需分三种情形讨论(如图2):①当AB为对角线时,D点所在位置为D1,采用斜化直思想,如图3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求出D1坐标.②当AC为对角线时,D点所在位置为D2,同理可求出D2坐标.③当BC为对角线时,D点所在位置为D3,同理可求出D3坐标.两定点问题对于两个定点,两个动点的问题,其中一个动点基本是在直线上动的,还有一个动点可以在直线上动,也可以在双曲线上动,甚至在抛物线上动,我们把在直线上的那个动点称为主动点,另一个动点称为从动点(特殊的如果两个动点都在直线上,那么主动点和从动点随意).对于此类问题我们步骤如下:第一步:以定线段为边还是为对角线,分两类情况讨论;第二步:以主动点的直线轨迹去分析从动点的直线轨迹,并画出;第三步:找出从动点的直线轨迹与从动点一开始所在轨迹的所有交点,此点为最终的从动点位置,并反过来确定主动点最终位置;第四步:利用上述全等三角形的构造法确定两个动点的坐标.举例:如图4,平面内存在两定点A 、B ,动点C 在x 轴上,动点D 在y 轴上,使得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析:以定线段AB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还是对角线分两种情况讨论:① 以定线段AB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则AB CD ∥.由主动点C 点的直线轨迹,确定从动点D 点的直线轨迹,如图5所示的a 、b 两条直线为D 点的轨迹,则最终D 点位置为a 、b 两条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D 1 、D 2,并反向确定最终C 点的位置,如图6.② 以定线段AB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则AB 与CD 互相平分. 由主动点C 点的直线轨迹,确定从动点D 点的直线轨迹,如图7所示的直线c 为D 点的轨迹,则最终D 点位置为直线c 与双曲线的交点D 3,并反向确定最终C 点的位置,如图8.坐标通法要用坐标通法解决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我们首要前提是需要了解中点公式.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已知点(,)A A A x y 、点(,)B B B x y 和点(,)C C C x y ,且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有22A B C AB C x x x y y y . 如图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中点公式有22A C P A C P x x x y y y 和22B D P B D P x x x y y y ,所以A C B D AC BD x x x x y y y y .对于大多数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我们基本上都可以用坐标通法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写出或设出三个顶点坐标;第二步:以“哪两个顶点相对”为分类标准,分三类情况讨论,列出方程,求出第四个顶点坐标;第三步:将第四个顶点坐标带入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即可.例题演练:例1:已知反比例6y x上有两点(2,3)A 和(6,1)B ,点C 在x 轴上,点D 在反比例图像上,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点C 和点D 的坐标.方法一:几何分析法第一种情况:AB CD ∥构造D 点直线轨迹,找出点D ,并反向找出点C ,并构造如图直角三角形,则212D N D M AP ,214NC MC BP ,所以11(3,2)(7,0)D C 、22(3,2)(7,0)D C . 第二种情况:AB 与CD 互相平分构造D 点直线轨迹,找出点D ,并反向找出点C ,中点(4,2)P ,则点33(,4)2D ,所以点313(,0)2C 综上所述:11(3,2)(7,0)D C 、22(3,2)(7,0)D C 、333(,4)213(,0)2D C方法二:坐标通法已知(2,3)A 、(6,1)B ,设(,0)C m第一种情况:BC 作为对角线有B C A D B C A D x x x x y y y y ,即62103D Dm x y ,得(4,2)D m 将(4,2)D m 带入6y x ,解得7m ,所以11(3,2)(7,0)D C 第二种情况:AC 作为对角线有A C B D A C B D x x x x y y y y ,即26301D D m x y ,得42D D x m y 将(4,2)D m 带入6y x ,解得7m ,所以22(3,2)(7,0)D C 第三种情况:AB 作为对角线有A B C D A B C D x x x x y y y y ,即26310D D m x y ,得84D Dx m y 将(8,4)D m 带入6y x ,解得132m ,所以333(,4)213(,0)2D C 综上所述:11(3,2)(7,0)D C 、22(3,2)(7,0)D C 、333(,4)213(,0)2D C。
中考数学复习⑦ 平行四边形及矩形、菱形、正方形存在性问题探究
中考数学复习⑦ 平行四边形及矩形、菱形、正方形存在性问题探究在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中,常会遇到两类探究性的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已知三点的位置,在二次函数上或在坐标平面内找一动点,使这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简称“三定一动”)。
第二类问题是已知两个点的位置,在二次函数上或在坐标平面内找两个动点,使这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简称“两定两动”)。
平行四边形的这四个点有可能是定序的,也有可能没有定序。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容易出现遗漏或方法不当或错解的情况。
因此,需要分清题型并分类讨论且作图,利用几何特征计算,并灵活运用平移坐标法等解题技巧。
可以把存在性问题的基本思路叫做“三步曲”:一“分”二“作”三“算”。
对于“三定一动”,要找出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则符合条件的有3个点。
这三个点的找法是以三个定点为顶点画三角形,过每个顶点画对边的平行线,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产生所要求的3个点。
对于“两定两动”,要找出平行四边形第三、四个顶点,将两个定点连成定线段,将此线段按照作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或对角线两种分类讨论。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都能用坐标来表示,则可以直接利用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即对边平行且相等或对边水平距离相等和竖直距离相等列方程求解。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中某些点不能用坐标表示,则可以利用列方程组解图形交点的方法解决。
此外,还可以灵活运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的性质,或者使用平移坐标法。
平移坐标法的具体步骤是先由题目条件探索三点的坐标(若只有两个定点,可设一个动点的坐标),再画出以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坐标平移的性质写出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最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动点在什么曲线上),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
除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也有存在性问题。
对于矩形,增加对角线相等和邻边垂直的性质,还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对于菱形,增加四边相等和对角线垂直的性质,还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二次函数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特殊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平行四边形:如果已知三个定点,则形成三条定线段,把每条定线段看成对角线,利用对角形互相平分解决。
如果已知两个定点,一般是把确定的一条线段按照边或对角线分为两种情况.菱形:通常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存在问题。
矩形:通常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存在问题。
正方形:通常转化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问题。
针对训练1.如图,已知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P .若以A 、C 、P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M 在这条抛物线上,点P 在y 轴上,如果以点P 、M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 的坐标.3.如图(1),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A 的坐标为(﹣2,0).(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①若点D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D 作DE ⊥x 轴于E ,连接CD ,以OE 为直径作⊙M ,如图(2),试求当CD 与⊙M 相切时D 点的坐标;②点F 是x 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G ,使A 、C 、G 、F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y x x c 4=-++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bx -3a 经过A (-1,0)、B (0,3)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C ,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 、D 的坐标;(2)经过点B 、D 两点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E ,若点F 是抛物线上一点,以A 、B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F 的坐标;(3)如图2,P (2,3)是抛物线上的点,Q 是直线AP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求△APQ 的最大面积和此时Q 点的坐标.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直线CD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C ,D ,AB 与CD 相交于点E ,线段OA ,OC 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 2﹣18x+72=0的两根(OA >OC ),BE=5,tan ∠ABO=.(1)求点A ,C 的坐标;(2)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E ,求k 的值; (3)若点P 在坐标轴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 ,使以点C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 的个数,并直接写出位于x 轴下方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3kx6.将抛物线c 1:2y =x 轴翻折,得到抛物线c 2,如图所示.现将抛物线c 1向左平移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M ,与x 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A 、B ;将抛物线c 2向右也平移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N ,与x 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D 、E .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A 、N 、E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情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A ,点M 在正比例函数32y x =的图像上,且MO =MA .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图像经过点A 、M .(1)求线段AM 的长;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如果点B 在y 轴上,且位于点A 下方,点C 在上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D 在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像上,且四边形ABCD 是菱形,求点C 的坐标.8.如图,直线y=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抛物线经过A 、B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连接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 的坐标; (2)点M 在抛物线上,连接MB ,当∠MBA+∠CBO=45°时,求点M 的坐标;(3)点P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A 由C 向A 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沿线段BC 由B 向C 运动,P 、Q 的运动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Q 点到达C 点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试问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 ,使P 、Q 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以C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9.已知抛物线2(2)y a x b =-+ (0)ab <的顶点为A ,与x 轴的交点为B ,C (点B 在点C 的左侧).(1)直接写出抛物线对称轴方程;(2)若抛物线经过原点,且△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a ,b 的值;(3)若D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则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正方形?若能,请求出a ,b 满足的关系式;若不能,说明理由.21y x bx c 3=++10.如图,已知双曲线6yx与直线AB交于A、B两点,与直线CD交于C、D两点.(1)求证四边形ACBD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CBD可能是矩形吗?可能是正方形吗?(3)如果点A的横坐标为3,点C的横坐标为m(m>0),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S,求S与m的之间的关系式.。
三定一动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总结
第二类型:两个动点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A(-1,0),B (3,0)C(0,-1)三点。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Q在y轴上,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Q、P、 A、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三定点确定的三条线段肯定有一条是平D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
但是哪一条不确定,
故分情况讨论:
⑴BC为对角线,
A
⑵AC为对角线。
⑶AB为对角线。
C
D
B
D
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求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使其构成平行四边形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1,0),B(3,0),C(0,2), 点D是平面内一点,若A、B 、C 、D四点恰好构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的坐标为
C(0,2)
四个顶点的顺序已确定 故D点是唯一确定的.
(-1,0) A O
B(3,0) D (2,-2)
(2008•江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0,1), B(﹣1,0),C(1,0)三点坐标. (1)若点D与A,B,C三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 (2)选择(1)中符合条件的一点D,求直线BD的解析式.
三定一动确定
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C
D
A
B
三定一动确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三定点确定的三条线段肯定有一条是平行四边 形的对角线 但是哪一条不确定, 故分三种情况讨论:有三种结果. ⑴BC为对角线, ⑵AC为对角线。 ⑶AB为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存在性问题(有答案)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存在性问题一、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1,3),B(﹣5,﹣3),C(1,﹣3),在平面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点D的坐标是.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O,点A(﹣1,3),B(1,2),则点C,D的坐标分别为.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2,4)、(﹣5,2),点M在x轴上,点N 在y轴上.如果以点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符合条件的点M 有个.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D∥BC,AD=5,B(﹣3,0),C(9,0),E是BC的中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当PB=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第4题第5题第6题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4,0),点C在y 的正半轴上,且OB=2O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确定点D,使得以点D、A、B、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写出点D的坐标为.6.如图,已知A(1,0)、C(0,1)、B(m,0)且m>1,在平面内求一点P,使得以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点P的坐标为.7.已知点A(4,0),B(0,﹣2),C(a,a)及点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则线段CD长的最小值为.8.(1)在图1,2,3中,给出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如图),图1,2,3中的顶点C的坐标分别是,,;(2)在图4中,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为(4,1)、(3,4)、(6,4),则顶点C的坐标为;(3)在图4中,平行四边形ABCD顶点坐标分别为A(a,b)、B(c,d)、C(m,n)、D(e,f),则其横坐标a,c,m,e之间的等量关系为;纵坐标b,d,n,f之间的等量关系为.9.如图,矩形OABC中,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的坐标是(6,8),将矩形OABC沿直线BD折叠,使得点C恰好落在对角线OB上的点E处,折痕所在直线与y 轴、x轴分别交于点D、F.(1)请直接写出线段BO的长;(2)求折痕所在直线BD的解析式;(3)若点M在直线y=﹣x上,则在直线BD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C、D、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二、矩形存在性问题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0),B(2,﹣2),C(4,0),D(2,2),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是()A.矩形B.菱形C.梯形D.正方形1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D=90°,AB=AD=10cm,BC=8cm.点P 从点A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线段AB方向向B运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DC方向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P、Q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点B 时,P、Q同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CD的长;(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四边形BCQP是矩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平行四边形AO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1)写出点C的坐标;(2)在图(1)中,连接AB,OC得到图(2),求AB与OC的交点M点的坐标;(3)将图(2)中的线段BC向两方延长得到图(3),若点D,E为直线BC上不与B,C重合的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D,E点,使得四边形OADE为矩形?若存在,请在图中画出矩形,并求出矩形OADE的面积和点D,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三、菱形存在性问题13.在直角坐标系中,A,B,C,D四个点的坐标依次为(﹣1,0),(x,y),(﹣1,5),(﹣5,z),若这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则满足条件的z的值有()A.1个B.3个C.4个D.5个14.如图1,直线l1:y=﹣x+3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l2:y=x交于点C.(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BOC的面积;(3)如图2,若有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l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射线AO 方向作匀速滑动,分别交直线l1,l2及x轴于点M,N和Q.设运动时间为t(s),连接CQ.∥当OA=3MN时,求t的值;∥试探究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O、Q、C、P为顶点的四边形构成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根据题意得:D点的纵坐标一定是3;又由C点相对于B点横坐标移动了1﹣(﹣5)=6,故可得点D横坐标为﹣1+6=5,即顶点D的坐标为(5,3).2.由题意知:点A与点C、点B与点D关于原点对称,∥点A,B的坐标分别为(﹣1,3),(1,2),∥点C,D的坐标分别是(1,﹣3),(﹣1,﹣2),3.有3个点.4.解:∥B(﹣3,0),C(9,0),∥OB=3,OC=9,∥BC=OB+OC=12,∥E是BC的中点,∥BE=CE=BC=6,分为两种情况:∥当P在E的左边时,∥AD=PE=5,CE=6,∥BP=12﹣6﹣5=1;∥当P在E的右边时,∥AD=EP=5,∥BP=BE+EP=6+5=11;即当BP为1或11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1或11.5.如图,∥当BC为对角线时,易求M1(3,2);∥当AC为对角线时,CM∥AB,且CM=AB.所以M2(﹣3,2);∥当AB为对角线时,AC∥BM,且AC=BM.则|M y|=OC=2,|M x|=OB+OA=5,所以M3(5,﹣2).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是M1(3,2),M2(﹣3,2),M3(5,﹣2).6.根据题意得:OA=OC=1,OB=m,∥AB=m﹣1,分三种情况:如图所示,∥以BC为对角线时,点P的坐标为(m﹣1,1);∥以AC为对角线时,点P的坐标为(1﹣m,1);∥以AB为对角线时,点P的坐标为(m+1,1);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m﹣1,1)或(1﹣m,1)或(m+1,﹣1);故答案为:(m﹣1,1)或(1﹣m,1)或(m+1,﹣1).7.如图,由题意得:点C在直线y=x上,∥如果AB、CD为对角线,AB与CD交于点F,当FC∥直线y=x时,CD最小,易知直线AB为y=x﹣2,∥AF=FB,∥点F坐标为(2,﹣1),∥CF∥直线y=x,设直线CF为y=﹣x+b′,F(2,﹣1)代入得b′=1,∥直线CF为y=﹣x+1,由,解得:,∥点C坐标(,).∥CD=2CF=2×=3.∥如果CD是平行四边形的边,则CD=AB==2>3,∥CD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8.(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得出图1,2,3中顶点C的坐标分别是:(5,2)、(e+c,d),(c+e﹣a,d).故答案为:(5,2)(e+c,d),(c+e﹣a,d).(2)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为(4,1)、(3,4)、(6,4),则顶点C的坐标为(5,7);故答案为:(5,7);(3)如图4中,分别过点A,B,C,D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B1,C1,D1,分别过A,D作AE∥BB1于E,DF∥CC1于点F.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D=BA,又∥BB1∥CC1,∥∥EBA+∥ABC+∥BCF=∥ABC+∥BCF+∥FCD=180°.∥∥EBA=∥FCD.在∥BEA∥∥CFD中,,∥∥BEA∥∥CFD(AAS),∥AE=DF=a﹣c,BE=CF=d﹣b.设C(x,y).由e﹣x=a﹣c,得x=e+c﹣a.由y﹣f=d﹣b,得y=f+d﹣b.∥C(e+c﹣a,f+d﹣b),∥m=e+c﹣a,n=f+d﹣b,∥m+a=e+c,n+b=d+f.故答案为:m+a=e+c,n+b=d+f.9.解:(1)∥矩形OABC中,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的坐标是(6,8),∥OA=6,AB=8,∥OAB=90°,∥OB==10,即线段BO的长是10;(2)设点D的坐标为(0,d),则OD=d,CD=8﹣d,∥BC=6,CD=DE,OB=10,,∥,得d=5,即点D的坐标为(0,5),设折痕所在直线BD的解析式为y=kx+b,∥点D(0,5),点B(6,8)在直线BD上,∥,得,即折痕所在直线BD的解析式是y=0.5x+5;(3)在直线BD上存在点P,使以C、D、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P的坐标为(﹣2,4)或(﹣8,1);理由:∥点C(0,8),点D(0,5),∥OC=8,OD=5,∥CD=3,∥以C、D、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M在直线y=﹣x上,点P在直线BD上,∥CD=MP,CD∥MP,或CD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当CD=MP,CD∥MP时,设点M的坐标为(m,﹣0.5m),则P的坐标为(m,0.5m+5),则|(0.5m+5)﹣(﹣0.5m)|=3,解得,m1=﹣2,m2=﹣8,当m=﹣2时,点P的坐标为(﹣2,4),当m=﹣8时,点P的坐标为(﹣8,1),当CD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则点C和点D中点的坐标为(0,6.5),设点M的坐标为(m,﹣0.5m),则点P的坐标为(﹣m,13+0.5m),∥点P在直线BD上,直线BD的解析式是y=0.5x+5,∥13+0.5m=﹣0.5m+5,得m=﹣8,∥点P的坐标为(8,9),由上可得,点P的坐标为(﹣2,4)、(﹣8,1)或(8,9).10.D11.解:(1)过点A作AM∥CD于M,根据勾股定理,AD=10,AM=BC=8,∥DM==6,∥CD=16;(2)当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时,点P在AB上,点Q在DC上,如图1,由题知:BP=10﹣3t,DQ=2t ∥10﹣3t=2t,解得t=2;(3)在运动过程中,不存在四边形BCQP是矩形,理由如下:∥AB∥CD,∥BCD=90°,∥∥C=90°,若要四边形BCQP是矩形,则当PB=CQ时即10﹣3t=16﹣2t,解得:t=﹣6<0,∥不存在.12.解:(1)∥四边形OACB是平行四边形,∥AC=OB,∥A(1,3)、B(4,0),∥C(5,3);(2)如图(2),设AB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AB经过点A(1,3)、B(4,0),∥,∥AB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4x+4,由于OC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x,联立方程解得:即M的坐标是(2.5,1.5);(3)存在这样的D、E,使得四边形AOED是矩形.分别过点A、O作AD∥BC于点D,OE∥BC于点E,过E、D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G,∥四边形AOBC是平行四边形,∥AO∥BC,∥AD∥AO,∥四边形AOED是矩形,且与平行四边形AOBC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AOBC的面积为12,∥矩形AOED的面积为12,由勾股定理知AO=,∥OE=,EB=,∥EF===1.2,OF===3.6,∥点E的坐标为(3.6,﹣1.2),∥点D的坐标为(4.6,1.8).13.如图,∥A(﹣1,0),C(﹣1,5),∥AC∥x轴,且AC=5﹣0=5,过点D(﹣5,z)作作x轴的垂线,则z的数值就在直线x=﹣5上,;∥A、B、C、D四个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当DC=DA,z有1个值,当DC=AC,则42+(5﹣z)2=52,z有两个值,当AD=AC,则42+z2=52,则z有两个值,综上所知,符合条件的z的值有5个.故选:D.14.解:(1)对于直线y=﹣x+3,令x=0得到y=3,令y=0,得到x=6,A(6,0)B(0,3).(2)由,解得,∥C(2,2),∥S∥OBC=×3×2=3(3)∥∥M(6﹣t,﹣(6﹣t)+3),N(6﹣t,6﹣t),∥MN=|﹣(6﹣t)+3﹣(6﹣t)|=|t﹣6|,∥OA=3MN,∥6=3|t﹣6|,解得t=或∥如图3中,由题意OC=2,当OC为菱形的边时,可得Q1(﹣2,0),Q2(2,0),Q4(4,0);当OC为菱形的对角线时,Q3(2,0),∥t=(6+2)s或(6﹣2)s或2s或4s时,以O、Q、C、P为顶点的四边形构成菱形.。
18.2.3三定一动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总结
(2005•武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 分别是A(﹣2,5),B(﹣3,﹣1),C(1,﹣1),在第一象 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 是 . (2,5)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2,1),B(3,-3),C(4,0),点D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若A、B 、C 、D四点恰好构成一个平行四 边形,求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的坐标.
(1) m=1 y=x+1 y= x - 2x + 1 O (2)点C、D是定点,点P、E两个动点 设P点坐标(X,x+1 得 ( x+1)- ( ),则点E坐标(X, x - 2x + 1 )由 PE=DC x - 2x + 1
2 2 2
A P D B E C
)=2
练习
二次函数 y= 2x - 2 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两点,如图所示,与y 轴交于C点.直线x=m(m>1)与X轴交于点D. (1)求A 、B 、C三点的坐标。 (2)在直线x=m(m>1)上取一点P(点P在第一象限),要使以 PD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P点得坐标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 (3)在(2)成立的条件下,问抛物线 y= 2x - 2 的图象上是否 存在一点Q,使四边形ABPQ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 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y
C D
三定点确定的三条线段肯定有一条是平行四边 D 形的对角线 但是哪一条不确定, 故分情况讨论: ⑴BC为对角线, A ⑵AC为对角线。 ⑶AB为对角线。 D
B
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求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使其构成平行四边形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1,0),B(3,0),C(0,2), 点D是平面内一点,若A、B 、C 、D四点恰好构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则在平面内符合这样条件的点D的坐标为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三定一动)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第一篇
主讲人: 日 期:2022-11-15
2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分类
类型一、三定点一动点
此种情况是三个点固定,另外一个动点可能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 函数、二次函数上,也可能在x轴、y轴或者坐标平面上。
问题是先找动点位置,再求出动点坐标可以使这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B、P两点为对点,则B、P中点坐标 5 x0 , 2 y0
2
2
4 2 5 x0
2
2
2
2
2
5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例题解析:如图,抛物线y= - x2 + x +2 与x轴的交点为A、B,与y轴的交点为C
,点P是平面内一点,判断有几个点P能使以点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
C
则P1、P2、P3就是所求的动点的具体位置,可以使四 边形ABCP为平行四边形。
4
1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问题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4,2), B(-5,-2),C(2,1),如何确定点P(x0,y0)?
y
A(-4,2)
7
O
7
B(-5,-2)
P(x0,y0)
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P点坐标。
y
第一步:先求出A(1,0),B (0,1),C(-1,-1),
连接A、B、C组成三角形
P1
第二步:过A点做BC平行线,
(0,1)B
P3
O
C
(-1,-1)
A(1,0)
过B点做AC平行线,
过C点做BC平行线, 则三条平行线的三个交点即为P1、P2、 x 第P三3 步:利用点的平移法或者对点法进行点P坐标求解 ∴ P1(2,2),P2(-2,0),P3(0,-2)
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菱形、平行四边形、矩形)
今天讲解二次函数背景下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这里的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一般是以几种特殊的四边形为主,常考察的有平行四边形、菱形、 矩形、正方形.当然,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样, 如等腰三角形实际上和 菱形是一致的, 直角三角形和矩形是一样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是一致的.本文我们将重点讲解这类问题的求解逻辑以及注意事项,同时给大家理出一个比较通用的解题 模板.1如图,抛物线y = ax 2 + bx + 3 交x 轴于点A (−1, 0) 和点B (3, 0) ,与 y 轴交于点C ,连接BC , 交对称轴于点D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 P 是直线BC 上方的抛物线上点,连接PC ,PD .求 △PCD 的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 点P 的坐标;(3)将抛物线y = ax 2 + bx + 3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E , 点F 是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 G 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当以D 、E 、F 、 G 四点为顶点的 四边形是菱形时,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并写出求解其中一个点F 的坐标的过程.前两小问就不详说了,直接上结论, 抛物线解析式为y = −x 2 + 2x + 3 ;点 P | , | .( 3 15 )\2 4 )第 3 小问为菱形存在性问题, 以D 、E 、F 、 G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四个点中, D , E 是定点,F 是平移后新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由于点F 的横坐标是确定的,只有纵坐标在变化, 我们可以称其为“G 如果只需要点F 的坐标,那么没有必要求解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平移的性质,将原抛物线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那么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也向右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因此新抛物线的对称轴 为x = 2 ,几 F (2, m ) .但由于此时E 为量抛物线的交点,因此还是要把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求出 来,根据“左加右减”,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 − (x −1)2+ 2(x −1) + 3 = −x 2 + 4x ,联立两抛物(|y = −x 2 + 2x + 3 ( 3 15 ) 线〈|ly = −x 2 + 4x ,解得E |\2 , 4 )| .菱形的探究相对是比较简单的,对于这类探究性问题,一般都是先从确定的信息入手.菱形是 以D 、E 、F 、 G 为顶点, 其中DE 为定线段,那么存在的可能有DE 是一条边,也可能是一条对 对角线.前面提到,等腰三角形和菱形的分析是一致的,这里我们结合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一 起分析.由于 G 是“自由点”,可以随机应变,因此讨论以D 、E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 形.同样, 由于定线段DE 可能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也可能是底边.当DE 为一条腰时,第一种情形是点D 为顶点,即DE = DF ,也即半动点F 到D 的距离和E 到D 的距离相等,因此点F 在以点D 为圆心, DE 为半径的圆上,作出该圆,如图 1 所示,可知此时圆与新抛物线的对称轴有两个交点F 1 ,F 2 ,结合图象可以判断,此时两个点应该都是满足的.那么 再加上对应的“自由点” G ,就是以DE 为边菱形了.当DE 为一条腰时, 另一种情形是点E 为顶点, 即ED = EF ,也即半动点F 到E 的距离和D 到E 的距离相等,因此点F 在以点E 为圆心, ED 为半径的圆上,作出该圆,如图 2 所示,可知此时 圆与新抛物线的对称轴同样有两个交点F 1 ,F 2 ,结合图象, 此时的F 3 存在和DE 共线的风险,因此后续需要检验一下.根据坐标可以知道,x E =,通常像这类圆心可能为两个点中点的,一般都要留个心眼, 检验一下.此时再加上对应的“自由点” G ,也是以DE 为边菱形.当DE 为底边时,则F 为顶点, 即FD = FE ,即 F 到线段DE 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知此时F 在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上,作出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如图 3 所示,可知此时有一个交点F 5 .加 上对应的“自由点” G ,此时便是以DE 为对角线的菱形.对于等腰三角形和菱形的存在性问题,如上图情形,我们称其为“两圆一线”法.由于这类题一般不需要书写完整过程,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把准备工作做好, 即对应的点坐标, 解析式等先求出来, 动点坐标假设好, 再把定线段DE ,半定线段DF 、EF 长度表示出来. 根据上 述分析,结合“两圆一线”分别使得三条线段两两相等建立方程,即DE = DF ,DE = EF ,DF = EF , 求解出动点坐标即可.(实际解题过程中, 一般使用线段平方的形式.此外, 只需关注下方解析中公 式计算部分即可,文字叙述部分可忽略)此题还是比较友善的,只需求出F 坐标.如果需要求解点G 的坐标,则还要加一个步骤.这里 以DEG 1F 1 为例,若要求 G 1 坐标,一般有两种比较常用的思路.一是利用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F 1G 1 可以看成是DE 平移得来的, 那么点D → F 1 的平移变化也即点E → G 1 的平移变化. 二是利用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因此EF 1 的中点也即DG 1 的中点,利用中点坐标求解出 G 1 坐标.这两种处理 在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中也是有力手段.(|y = −x 2 + 2x + 3 ( 3 15 ) 149 ( 149 )由题, y = −x 2 + 2x + 3 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y = − (x −1)2+ 2(x −1) + 3 = −x 2 + 4x ,联立〈|ly = −x 2 + 4x ,解得 E |\2 , 4 )| , 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 2 ,设 F (2, m ) ,由于 D (1, 2) ,则DE 2 =,EF 2 = + m −2= m 2 − m +,DF 2 = 1+ (m − 2)2= m 2 − 4m + 5 ,①当DE 、DF 为一组邻边时,则 DE 2 = DF 2 ,即 = m 2 − 4m + 5 ,37 ( ) ( )②当ED 、EF 为一组邻边时,则 ED 2 = EF 2 ,即 = m 2 − m + ,16 8 16 11 ( 11)③当EF 为对角线时,则FD = FE ,即 m 2 − m + = m 2 − 4m + 5 , 2 16解得m = ,此时 F 的坐标为|2, | ;( ) ( ) ( 149 )( 11) 当F |2, |时, y F + y D = 2y E ,x D + x F = 2x E ,即 E 为D 、F 中点, 不合题意, 舍去; 15 229 \ 2 )综上, F 点的坐标为||\2, 2 + 4 )|| 或||\2, 2 − 4 )|| 或(2, 2) 或|\2, 56 )| . 56 \ 56 )解得m = 2 或m = ,此时F 的坐标为(2, 2) 或|2, | ,2 \ 2 )解得m = 2 土 4 ,此时 F 的坐标为||\2, 2 + 4 )|| 或||\2, 2 − 4 )|| ;53 15 2291 .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bx − 2(a 丰 0)与x 轴交于A ( −, 0) ,B (4, 0) ,与 y 轴交于点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连接AC ,BC ,点 P 是直线BC 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过 P 作PD ∥AC 交直线BC 于点D ,PE ∥x 轴交直线BC 于点, E ,求△PDE 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 P 的坐标;(3) 在(2)的条件下, 将原抛物线沿x 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点 M 是新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 点 N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 当以点M 、 N 、P 、B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时,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N 点的坐标;并任选其中一个N 点,写出求解过程.立〈y= − 2 x 2 + 4x − 2 ,解得D 7 , 11 .1-1如图 1,抛物线y = ax 2 + bx + 4 交x 轴于A (−2, 0) ,B (4, 0)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 AC , BC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P 是拋物线上位于直线BC 上方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Q ∥y 轴交BC 于点Q , 过点P 作PE ⊥ BC 于点E ,过点 E 作EF ⊥ y 轴于点F ,求出2PQ + EF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 2,将抛物线y = ax 2 + bx + 4 沿着射线CB 的方向平移,使得新抛物线y ,过点(3,1) , 点D 为原抛物线y 与新抛物线y ,的交点,若点 G 为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动点,点H 为新抛物线y , 上一动点,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 A ,D , G ,H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点H 的坐标,并 把求其中一个点H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抛物线解析式为y = − x 2 + x + 4 ;点 P | , | .相当于是沿着射线BC 方向平移,故舍去, 因此可得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 x 2 + 4x − .联2 2 ( 1 13 y = − x 2 + x +4 \2 8 )这类平行四边的探究也并不难, 同样先从确定的信息入手.平行四边形是以A ,D ,G ,H 为 顶点,其中AD 是定线段, G 是半动点,H 在新的抛物线上.和菱形的讨论一样,我们要考虑AD 是 一条边的情形, 也要考虑AD 是对角线的情形.当 AD 是一条边时, 实际上此时也右两种情形,一是是平行四边形为ADHG ,也即AH ,DG 为 对角线;另一种则是平行四边形为ADGH ,也即 AG ,DH 为对角线.当然,不管是那种情形,由 于 AD 是一条边,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GH 这条边可以看作是将AD 平移后得到1 (8 28 )2 \3 9 )第 3 小问中, 抛物线沿着射线CB 方向平移, 由于后续的点在新抛物线上, 因此还是要求出平移 后抛物线的解析式.这类沿着射线平移的,一般采用正交分解的形式平移,由点 C (0, 4) ,B (4, 0) 可 知,沿着射线 CB 平移,即向右平移t 个单位,则向下也平移t 个单位,因此假设平移后新抛物线的 解析式为y = − (x − t )2+ (x − t ) + 4 − t ,因为平移后经过点(3,1) ,代入可解得t = − 1 或t = 3 ,当 t = − 1 , 1 13的,由于半动点 G 在原抛物线对称轴x = 1 上,那么点 G 有可能是点 A 平移后得到的, 此时点H 就 是点D 平移后得到的,如图 1 所示;同理,当点 G 是点D 平移后得到的,那么此时点H 就是点A 平 移后得到的,如图 2 所示.设点 G (1, m ),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点坐标的变化规律,当 A → G 时, 即(−2, 0) —(1, m ) ,则有D|2 , 8 )| —H | 2 , 8 + m )| ,由于点H 在新抛物线上, 且横坐标已知了,代入新抛物线即可 11 1 (13 213 13 13 (13 13 此外, 除了用平移性质得到H 点的坐标外,此时 AH 是一条对角线,也利用对角线相互平分, 则 A 、 H 的 中 点 和 D 、 G 的 中 点 是 同 一 个 , 利 用 中 点 坐 标 则 有 x A + x H = x D + x G ,故 13 13 13 (13 13 x H = x D + x G − x A = 2 ,将x = 2 代入新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H 点纵坐标y = − 8 ,故H | 2 , − 8 )|.当 AG 是一条对角线时, 则有x A + x G = x D + x H ,故 x H = x A + x G − x D = − ,代入新抛物线解析 277 ( 9 277式,可求得此时H 的纵坐标为 − ,故H |− , − | .8 2 8 ) 当 AD 是一条对角线时,则有x A + x D = x H + x G ,故 x H = x A + x D − x G = ,代入新抛物线解析式, 37 ( 1 37 可求得此时H 的纵坐标为 − ,故 H | , − | .8 2 8 )同样地,在解题过程中, 把准备工作做好,即对应的点坐标,解析式等先求出来,动点坐标假设好, 将点坐标表示列出来(通常都是横坐标),选定一个定点,如这里我们选定 x A ,将其与剩下 三点横坐标x D 、x G 、x H 两两组合,建立中点坐标关系式, 即x A + x D = x H + x G ,x A + x G = x D + x H 以 及x A + x H = x D + x G ,求解出点H 横坐标,再代入解析式中求出点H 纵坐标即可.求得纵坐标 8 + m = − 2 | 2 )| + 4 2 − 2 = − 8 ,此时H | 2 , − 8 )| . ( 7 11 (13 1113 (13 13)由题, 设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 − (x − t )2+ (x − t ) + 4− t ,因为平移后经过点(3,1),代入可解得t = − 1 (舍) 或t = 3 ,2 2联立〈y = − 2 x 2 + 4x − 2 ,解得 D 7 , 11 , y = − x 2 + x + 4 \2 8 )则x A =−2 ,x D = ,x G = 1,设 H 点横坐标为x H ,①当AH 为一条对角线时,x A + x H = x D + x G ,则 x H = ,代入可求得此时H | , − | ; 9 ( 9 277 )1 (1 37 )综上, H 的坐标为| , − |或|− , − |或| , − | .( 1 13 ③当AD 为一条对角线时,x A + x D = x H + x G ,则x H = ,代入可求得此时H | , − | ;(13 13) ( 9 277 ) (1 37 )2 \2 8 )\ 2 8 ) \ 2 8 ) \2 8 )②当AG 为一条对角线时,x A + x G = x D + x H ,则x H = − ,代入可求得此时H |− , − | ;2 \ 2 8 ) 2 \ 2 8 )故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 x 2 + 4x − ,1 1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2 + bx+ 3(a 0) 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右侧),且点A的坐标为( 3, 0) ,连接BC,过点A作AD∥BC交y轴于点D,OB= 3OA.(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如图1,点E为射线AD上一点,点P为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求四边形PBEC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 如图2,将原抛物线沿x轴正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y经过点C,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点A,点N为线段AD的中点,点Q为新抛物线y的对称轴上一点,在新抛物线y上存在一点M,使以点M,Q,A,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并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点写出求解过程.2.如图,抛物线y= x2 + bx+ c与x轴相交于点A(−1, 0) 和点B,交y轴于点C,tan 三ACO=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 如图1 ,P点为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点D是BC中点,连接PD,BD,PB.求△BDP面积的最大值以及此时P点坐标;,M为新抛物线对称轴上(3) 如图2,将抛物线向左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y1一点,N为直线AC上一动点,在(2) 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P、B、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 21如图,已知抛物线y = ax 2 + bx − 4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且点A 的坐标 为(−2, 0)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 x − 4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 1,过点 A 作 AD ∥BC 交抛物线于点D (异于点 A ), P 是直线BC 下方抛物线上一 点,过点P 作PQ ∥y 轴, 交AD 于点Q ,过点 Q 作QR ⊥ BC 于点R ,连接PR .求△PQR 面积的最 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 如图 2,点 C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点C ,将抛物线沿射线 C A 的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y ,新抛物线y 与原抛物线交于点M ,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 N ,平面直 角坐标系内是否存在一点K ,使得以 D ,M ,N ,K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 出点K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抛物线解析式为y = x 2 − x − 4 ;S △PQR 的最大值为 9,点P (4, −6) .第 3 小问中,抛物线沿着射线C A 方向平移, 由于点M 为两抛物线交点, 因此需求出平移后抛 物线的解析式.根据A (−2, 0) ,C (0, 4) ,可知Rt △AOC 中AO : OC : AC = 1: 2 : ,因此将抛物线沿着射线C A 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相当于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因此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 1 (x + 2)2− 3 (x + 2) − 4 − 4 = 1 x 2 − 1 x −10 ,联立〈y = x 2 − x −10,解4 2 4 2y = x 2 − x − 4( 1得M (6, −4) .又 BC : y = 1 x − 4 ,可知 AD : y = 1 x + 1,联立〈 y = 2 x + 1,解得D (10, 6) .2 2 |y = 1 x 2 − 3x − 4因为以D ,M ,N ,K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此时定线段是DM ,半动点为N ,自由点为K .和 前面讨论菱形、平行四边形时的流程基本大同小异,定线段DM 可能是矩形的边,也可能是矩形的 对角线,因此要分两种情形讨论.矩形的存在性问题和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致的,如本题 中,探究以D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同样地,先以直角三角形为例,那么D ,M ,1 3 4 2在实际解题中设 K (x , y ) 即可), 利用中点关系〈 M K D N ,则〈 K,整理得N 均有可能为直角顶点.当M 为直角顶点时,过M 作DM 垂线与对称轴交点即为点N 所在位置,如图 1 所示.对于N 点 坐标的求解,一方面,由于MN ⊥ DM ,则 k MN . k DM = − 1,结合点M 坐标,由此可求得直线MN 解 析式,将其与对称轴方程联立即可求得点N 坐标.另一方面,可以构造如图所示的K 型相似,即构DH MH1 腰直角三角形, 或者四边形中的正方形, 那么可以构造此类的K 型全等求解.在此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上,加上自由点K ,就变成矩形问题了.对于矩形问题,同样可以求出点N 坐标后,利用平移关系或者对角线的中点关系,求相应的点K 的坐标.当然,如果是探究矩形 的存在性问题,也可以直接利用中点关系求得点K 的坐标.由点N (3, n ),设K (x K , y K ) (熟练后,(x + x = x + x (6 + x = 10 + 3 l y M + y K = y D + y N l−4 + y K = 6 + n 〈,再由对角线相等,即MK = DN ,代入即有1+ (y + 4)2= 49 + (16 − y )2,解得 y =,( 36 )同样适用.当D 为直角顶点时,三角形如图2 所示.同样, 加上自由点K ,就变成矩形问题了. 这里我们5 2 2 ( 44 )l y M + y N = y D + y K |y K = − \ 5 )对于直角三角形或矩形问题, 如上图情形,我们可以称其为“两线一圆”.若只求点N 坐标,一 般利用斜率关系,求出解析式后进一步求解.如果是矩形问题要求自由点的坐标,可以用对角线平 分且相等, 建立方程求解.当然, 先求点N ,利用点N 作为台阶进一步求解也是没问题的, 大家选 用自己顺手的方法即可.造 △MN 1G ∽△DMH ,利用 = ,可求出长度,进而得到点 N 坐标.更特殊地,如果是等以垂线方式求解.由于k DM = 2 ,则 k DN = − 5 ,故此时DN : y = − 5 x + 10 ,令x = 3 ,可解得N |\3, 5 )| , 由中点可知,〈(x M + x N = x D + x K ,可解得〈(|x K = − 16 ,此时 K −1,− 6 .l 5当N 为直角顶点时,则有NM ⊥ ND ,因此点N 在以DM 为直径的圆上.此种情形若只是求点N 坐标,策略比较多, 一方面,可以利用斜率, 由k ND . k NM= − 1求出点N 坐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线段长度求解,设DM 中点为为R ,则此时圆心为R ,因此NR = RD = DM ,由此也可求得点N 坐 标, 此外, 还可以利用勾股定理ND 2 + NM 2 = DM 2 .当加入自由点K ,变成矩形问题后,除了先求 出点N 坐标, 利用平移或中点求解点K 坐标外,也可以利用前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来求解. 故此时K |7, | .此法借助的是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的性质,该处理对于DM 是对角线的情形 \ 5 ) GM N G式和长度关系式子,即〈 M K D N 且MK 2 = DN 2 ,〈 M N D K 且MN 2 = DK 2 以及(x M + x D = x N + x K 4 2 4 2|l 4 2(x M + x K = x D + x N (6 + x = 10 + 3 (x = 7由MK 2 = DN 2 ,代入即有1+ (y + 4)2= 49 + (16 − y )2,解得 y = 36,故此时K 7,36;由MN 2 = DK 2 ,代入即有9 + (y +14)2 = 121+ (y − 6)2,解得 y = − 6 ,故此时K −1,− 6 ;(x M + x D = x N + x K (6 + 10 = 3 + x (x = 13 同样地,在解题过程中, 把准备工作做好,即对应的点坐标安排到位,动点坐标假设好,选定 一个定点, 如这里我们选定M ,将其与剩下三点横坐标D 、 N 、K 两两组合, 建立中点坐标关系 (x + x = x + x (x + x = x + xl y M + y K = y D + y N l y M + y N = y D + y K〈 且MD 2 = NK 2,利用方程组求解出对应的点K 的坐标. l y M + y D = y N + y K附:坐标平面内点A (x 1 , y 1 ) ,B (x 2 , y 2 ) ,其中x 1 丰 x 2 ,则过A 、B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k =由题, 将抛物线沿着射线 C ,A 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 即将其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长度, 向左平移 2 个单位长度, 因此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1(x + 2)2 − 3 (x + 2) − 4 − 4 = 1 x 2 − 1 x −10 , 联立〈y = x 2− x −10,解得M (6, −4) ,y = x 2 − x − 4( 1又 BC : y = 1 x − 4 ,可知 AD : y = 1 x + 1,联立〈 y = 2 x + 1,解得D (10, 6) ,2 2 |y = 1 x 2 − 3x − 4由M (6, −4) ,D (10, 6) ,设 N (3, n ) ,K (x , y ) ,①当MK 为一条对角线时,〈,即〈 ,整理得〈 , l y M + y K = y D + y N l −4 + y = 6 + n l n = y −105 \ 5 )②当MN 为一条对角线时,〈(x M + x N = x D + x K,即〈(6 + 3 = 10 + x,整理得〈(x = − 1l y M + y N = y D + y K l −4 + n = 6 + y l n = 10 + y5 \ 5 )③当MD 为一条对角线时,〈 ,即〈 ,整理得〈l y M + y D = y N + y K l−4 + 6 = n + y l n = 2 − y由MD 2 = NK 2 ,代入即有116 = 100 + (2 − 2y )2,解得y =− 1 或y = 3 ,故此时K (13, −1) 或(13,3) ; ( 36 ) ( 6 )综上, 点K 的坐标为|7, |或|−1,− |或(13, −1) 或(13,3) .\ 5 ) \ 5 ) y 1 − y 2. x 1 − x 21.如图1,二次函数y= ax2 + bx+ c(a丰0)与x轴交于点A(−2, 0) 、点B(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 ,tan 三CBO= .(1)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2,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PD∥y轴交BC于D,PE∥BC交x轴于点E,求PD+ BE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 在(2) 的条件下,当PD+ BE取最大值时,连接PC,将△PCD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90。
中考数学微专题7 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3)存在.如图 2,分两种情况:点 Q 在 x 轴上方或点 Q 在 x 轴下方. ①当点 Q 在 x 轴上方时,P 与 Q 纵坐标相等, ∴-x2-2x+3=145,
解得:x1=-12,x2=-32(舍去),
∴Q1-12,145, ②当点 Q 在 x 轴下方时,P 与 Q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x2-2x+3=-145,
问题3:如图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B,C为x轴上一点, 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以A,B,C,D为顶点 的四边形为矩形?
①画出所有可能存在的点C的位置,使用的方法为以O, B,C三点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即两线一圆.
②代数法 以其中一个情况为例,如图, 当我们确定 O,B,C 的位置后,可以以 OC、OB 为邻边做出矩形 OCDB,该四边形可以看作是 以 OC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则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存在性的方法列出两个方程,而由于矩形对 角线相等,再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加入一个 OC=BD 的方程即可求解 xO+xC=xB+xD,yO+yC=yB+yD, (xO-xC)2+(yO-yC)2= (xD-xB)2+(yD-yB)2.
∴12(-4m-8)(-2-m)=12×6×6, 整理得:m2+4m-5=0,解得:m1=-5,m2=1(舍去), ∴点 D 的坐标为(-5,-1),∴点 M 的坐标为(-2,8), ∴DM= (-2+5)2+(8+1)2=3 10, 答:dm 的长为 3 10.
解法总结
1.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 类型一:“三定一动”型 问题:如图,已知三点A,B,C,找一点D,使以A,B,C, 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作法:连接AB,AC,BC,分别过点A,B,C作对边的平行 线,三条平行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点D.我们通常用直尺来代替 线段进行平移,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是否存在这样的D点. 类型二:“两定两动”型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动点及存在性问题
环球雅思学科教师辅导讲义组长签字:学员编号: 年 级:八年级 课时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数学 学科教师: 赵文娜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动点及存在性问题【例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M 在DC 上,且DM =2,N 是AC 上的一动点,DN +MN 的最小值为 。
MB CADNDO Cx yBA DO CxyB A【练习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CB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OA =3,OB =4,D 为边OB 的中点.(1)若E 为边OA 上的一个动点,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的坐标;(2)若E 、F 为边OA 上的两个动点,且EF =2,当四边形CDEF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E 、F 的坐标.【例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运动,当三角形△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P 的坐标为 ;DBCA O xy P【练习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 ∥OC ,A (0,12),B (a ,c ),C (b ,0),并且a ,b 满足212116b a a =-+-+.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动点Q 从点O 出发在线段O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点P 、Q 分别从点A 、O 同时出发,当点P 运动到点B 时,点Q 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B 、C 两点的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B 是平行四边形?并求出此时P 、Q 两点的坐标;(3)当t 为何值时,△PQC 是以P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例4】(1)如图,矩形ONEF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 ,ON 、OF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O 为坐标原点,点E 的坐标为(4,3),则点M 的坐标为 ; (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 (-1,2),B (3,1),C (1,4)三点,另有一点D 与点A 、B 、C 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 的坐标.MOE (4,3)x y FNCBAxy【练习3】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C 点在x 轴上,A 点在y 轴上,D 点坐标是(0,0),B 点坐标是(3,4),矩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点A 落在BC 边上的G 处,E 、F 分别在AD 、AB 上,且F 点的坐标是(2,4).(1)求G 点坐标;(2)求直线EF 解析式;(3)点N 在x 轴上,直线EF 上是否存在点M ,使以M 、N 、F 、G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M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O xy AB CGBO (D )yxACF E【例5】在Rt △ABC 中,∠B =90°,AC =60cm ,∠A =60°,点D 从点C 出发沿CA 方向以4cm /s 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同时点E 从点A 出发沿AB 方向以2cm /s 的速度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 ,E 运动的时间是ts (0<t ≤15).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连接DE ,EF . (1)求证:AE =DF ;(2)四边形AEFD 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 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当t 为何值时,△DEF 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FBCA DE【练习4】如图,等腰三角形OAB 的一边O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A 的坐标为(6,8),OA =OB ,动点P 从原点O 出发,在线段OB 上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动点Q 从原点O 出发,沿y 轴的正半轴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过点Q 作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OA ,AB 于E ,F ,设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P 到达点B 时,点Q 也停止运动,他们运动时间为t 秒(0t ≥) (1)点E 的坐标为 ,F 的坐标为 ; (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OFE 是平行四边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PEF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Q FE BA (6,8)OxyP【巩固练习】1、菱形ABCD 中,AB =2, ∠BAD =60°,点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 +PB 的最小值为 。
2014中考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五:四边形的存在性
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四边形的存在性
题型特点
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是一类考查是否存在点,使其能构成某种特殊四边形的问题,如: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的存在性等,往往结合动点、函数与几何,考查分类讨论、画图及建等式计算等.
解题思路
①寻找定量,结合特殊四边形判定确定分类;
②转化四边形的存在性为点的存在性或三角形的存在性;
③借助几何特征建等式.
难点拆解
①平行四边形存在性,由定线分别作边、对角线分类,通过平移或旋转
画图,借助坐标间关系及中点坐标公式建等式求解.
②菱形存在性可转化为等腰三角形存在性处理.
③等腰梯形存在性通常直接表达两腰长,利用两腰相等建等式;两腰不
易表达,借助对称性和中点坐标公式联立求解.
④直角梯形存在性关键是利用好直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四边形的存在性专题一、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问题一、技巧提炼模型:平行四边形模型探究如图1,点A ()11,x y 、B ()22,x y 、C ()33,x y 是坐标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D 的坐标。
A B Cxy图1 图2如图2,过A 、B 、C 分别作BC 、AC 、AB 的平行线,则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三个。
由已知的三点坐标可根据图形平移的坐标性质,直接写出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解题思路:(1)先分类(2)再画图(3)后计算例1.(2015•贵阳)如图,经过点C (0,﹣4)的抛物线y=ax 2+bx+c (a≠0)与x 轴相交于A (﹣2,0),B 两点.(1)a > 0,b 2﹣4ac > 0(填“>”或“<”);(2)若该抛物线关于直线x=2对称,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连接AC ,E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E 作AC 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F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 ,使得以A ,C ,E ,F 为顶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抛物线开口向上,且与x轴有两个交点,即可做出判断;(2)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及A的坐标,确定出B的坐标,将A,B,C三点坐标代入求出a,b,c的值,即可确定出抛物线解析式;(3)存在,理由为:假设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过点C作CE∥x轴,交抛物线于点E,过点E作EF∥AC,交x轴于点F,如图1所示;假设在抛物线上还存在点E′,使得以A,C,F′,E′为顶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过点E′作E′F′∥AC交x轴于点F′,则四边形ACF′E′即为满足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可得AC=E′F′,AC∥E′F′,如图2,过点E′作E′G⊥x轴于点G,分别求出E坐标即可.【解答】解:(1)a>0,b2﹣4ac>0;(2)∵直线x=2是对称轴,A(﹣2,0),∴B(6,0),∵点C(0,﹣4),将A,B,C的坐标分别代入y=ax2+bx+c,解得:a=,b=﹣,c=﹣4,∴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x﹣4;(3)存在,理由为:(i)假设存在点E使得以A,C,E,F为顶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过点C作CE∥x轴,交抛物线于点E,过点E作EF∥AC,交x轴于点F,如图1所示,则四边形ACEF即为满足条件的平行四边形,∵抛物线y=x2﹣x﹣4关于直线x=2对称,∴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E点的横坐标为4,又∵OC=4,∴E的纵坐标为﹣4,∴存在点E(4,﹣4);(ii)假设在抛物线上还存在点E′,使得以A,C,F′,E′为顶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过点E′作E′F′∥AC交x轴于点F′,则四边形ACF′E′即为满足条件的平行四边形,∴AC=E′F′,AC∥E′F′,如图2,过点E′作E′G⊥x轴于点G,∵AC∥E′F′,∴∠CAO=∠E′F′G,又∵∠COA=∠E′GF′=90°,AC=E′F′,∴△CAO≌△E′F′G,∴E′G=CO=4,∴点E′的纵坐标是4,∴4=x2﹣x﹣4,解得:x1=2+2,x2=2﹣2,∴点E′的坐标为(2+2,4),同理可得点E″的坐标为(2﹣2,4).【点评】此题属于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确定抛物线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针对练习:1.(2015•德州)已知抛物线y=﹣mx2+4x+2m与x轴交于点A(α,0),B(β,0),且=﹣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l,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为D,点C关于l的对称点为E,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M,y轴上的点N,使四边形DNME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在抛物线上,点Q在x轴上,当以点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利用根据与系数的关系得出α+β=,αβ=﹣2,进而代入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的方法,作点D关于y轴的对称点D′,点E关于x轴的对称点E′,得出四边形DNME的周长最小为:D′E′+DE,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3)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结合P点纵坐标为±4,进而分别求出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可得:α,β是方程﹣mx2+4x+2m=0的两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α+β=,αβ=﹣2,∵=﹣2,∴=﹣2,即=﹣2,解得:m=1,故抛物线解析式为:y=﹣x2+4x+2;(2)存在x轴上的点M,y轴上的点N,使得四边形DNME的周长最小,∵y=﹣x2+4x+2=﹣(x﹣2)2+6,∴抛物线的对称轴l为x=2,顶点D的坐标为:(2,6),又∵抛物线与y轴交点C的坐标为:(0,2),点E与点C关于l对称,∴E点坐标为:(4,2),作点D关于y轴的对称点D′,点E关于x轴的对称点E′,则D′的坐标为;(﹣2,6),E′坐标为:(4,﹣2),连接D′E′,交x轴于M,交y轴于N,此时,四边形DNME的周长最小为:D′E′+DE,如图1所示:延长E′E,′D交于一点F,在Rt△D′E′F中,D′F=6,E′F=8,D′E′===10,设对称轴l与CE交于点G,在Rt△DGE中,DG=4,EG=2,DE===2,∴四边形DNME的周长最小值为:10+2;(3)如图2,P为抛物线上的点,过点P作PH⊥x轴,垂足为H,若以点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PHQ≌△DGE,∴PH=DG=4,∴|y|=4,∴当y=4时,﹣x2+4x+2=4,解得:x1=2+,x2=2﹣,当y=﹣4时,﹣x2+4x+2=﹣4,解得:x3=2+,x4=2﹣,故P点的坐标为;(2﹣,4),(2+,4),(2﹣,﹣4),(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以及分类讨论得出P点坐标是解题关键.2.(2015•泸州)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M经过A(﹣1,0),B(4,0),C(2,﹣6)三点.(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G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G与线段AC的端点不重合),若△ABG与△ABC相似,求点G的坐标;(3)设图象M的对称轴为l,点D(m,n)(﹣1<m<2)是图象M上一动点,当△ACD的面积为时,点D关于l的对称点为E,能否在图象M和l上分别找到点P、Q,使得以点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由A、B、C三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设G(k,﹣2k﹣2),可表示出AB、BC、AG的长,由条件可知只有△AGB∽△AB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k的值,从而可求得G点坐标;(3)可设出D点坐标,从而表示出△ACD的面积,由条件求得D点坐标,可求得DE的长,当DE为边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到PQ=DE=2,从而可求得P点坐标;当DE为对角线时,可知P点为抛物线的顶点,可求得P点坐标.【解答】解:(1)∵二次函数的图象M经过A(﹣1,0),B(4,0)两点,∴可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4).∵二次函数的图象M经过C(2,﹣6)点,∴﹣6=a(2+1)(2﹣4),解得a=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x﹣4),即y=x2﹣3x﹣4.(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sx+t,把A、C坐标代入可得,解得,∴线段AC的解析式为y=﹣2x﹣2,设点G的坐标为(k,﹣2k﹣2).∵G与C点不重合,∴△ABG与△ABC相似只有△AGB∽△ABC一种情况.∴=.∵AB=5,AC==3,AG==|k+1|,∴=,∴|k+1|=∴k=或k=﹣(舍去),∴点G的坐标为(,﹣).(3)能.理由如下:如图,过D点作x轴的垂线交AC于点H,∵D(m,n)(﹣1<m<2),∴H(m,﹣2m﹣2).∵点D(m,n)在图象M上,∴D(m,m2﹣3m﹣4).∵△ACD的面积为,∴[﹣2m﹣2﹣(m2﹣3m﹣4)][(m+1)+(2﹣m)]=,即4m2﹣4m+1=0,解得m=.∴D(,﹣).∵y=x2﹣3x﹣4=(x﹣)2﹣,∴图象M的对称轴l为x=.∵点D关于l的对称点为E,∴E(,﹣),∴DE=﹣=2,若以点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有两种情况:当DE为边时,则有PQ∥DE且PQ=DE=2.∴点P的横坐标为+2=或﹣2=﹣,∴点P的纵坐标为(﹣)2﹣=﹣,∴点P的坐标为(,﹣)或(﹣,﹣);当DE为对角线时,则可知P点为抛物线的顶点,即P(,﹣);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P点,其坐标为(,﹣)或(﹣,﹣)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在(1)中注意二次函数解析式三种形式的灵活运用,在(2)中确定出只有△AGB∽△ABC一种情况是解题的突破口,在(3)中求得D点的坐标从而求得D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质较强,难度较大.例2.(2015•荆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在x 轴上,D点在y轴上,C点坐标为(2,0),BC=6,∠BCD=60°,点E是AB上一点,AE=3EB,⊙P过D,O,C三点,抛物线y=ax2+bx+c过点D,B,C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ED是⊙P的切线;(3)若将△A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E点的对应点E′会落在抛物线y=ax2+bx+c上吗请说明理由;(4)若点M为此抛物线的顶点,平面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以点B,D,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先确定B(﹣4,0),再在Rt△OCD中利用∠OCD的正切求出OD=2,D(0,2),然后利用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先计算出CD=2OC=4,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B=CD=4,AB∥CD,∠A=∠BCD=60°,AD=BC=6,则由AE=3BE得到AE=3,接着计算=,加上∠DAE=∠DCB,则可判定△AED∽△COD,得到∠ADE=∠CDO,而∠ADE+∠ODE=90°则∠CDO+∠ODE=90°,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CD为⊙P的直径,于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到ED是⊙P的切线(3)由△AED∽△COD,根据相似比计算出DE=3,由于∠CDE=90°,DE>DC,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E点的对应点E′在射线DC上,而点C、D在抛物线上,于是可判断点E′不能在抛物线上;(4)利用配方得到y=﹣(x+1)2+,则M(﹣1,),且B(﹣4,0),D(0,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点平移的规律,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定N点坐标.【解答】解:(1)∵C(2,0),BC=6,∴B(﹣4,0),在Rt△OCD中,∵tan∠OCD=,∴OD=2tan60°=2,∴D(0,2),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4)(x﹣2),把D(0,2)代入得a•4•(﹣2)=2,解得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4)(x﹣2)=﹣x2﹣x+2;(2)在Rt△OCD中,CD=2OC=4,∵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B=CD=4,AB∥CD,∠A=∠BCD=60°,AD=BC=6,∵AE=3BE,∴AE=3,∴=,= =,∴=,而∠DAE=∠DCB,∴△AED∽△COD,∴∠ADE=∠CDO,而∠ADE+∠ODE=90°∴∠CDO+∠ODE=90°,∴CD⊥DE,∵∠DOC=90°,∴CD为⊙P的直径,∴ED是⊙P的切线;(3)E点的对应点E′不会落在抛物线y=ax2+bx+c上.理由如下:∵△AED∽△COD,∴=,即=,解得DE=3,∵∠CDE=90°,DE>DC,∴△A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E点的对应点E′在射线DC上,而点C、D在抛物线上,∴点E′不能在抛物线上;(4)存在.∵y=﹣x2﹣x+2=﹣(x+1)2+∴M(﹣1,),而B(﹣4,0),D(0,2),如图2,当BM为平行四边形BDMN的对角线时,点D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M(﹣1,)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点N1(﹣5,);当DM为平行四边形BDMN的对角线时,点B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点M,则点D(0,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点N2(3,);当BD为平行四边形BDMN的对角线时,点M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点B,则点D(0,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点N3(﹣3,﹣),综上所述,点N的坐标为(﹣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