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中国历史上,战争是无法回避的一部分,从周朝到清朝,每个朝代都经历了几场战争。
这些战争有的是以保护领土为目的,有的则是为了扩张领土或者保护自身政权。
本文将回顾那些在古代中国发生的重要战争。
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争频繁,政治剧烈转型的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为了争夺霸权地位,进行了多次战争。
其中关键的战争包括齐国和晋国的淄青之战、楚国和齐国的城濮之战和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
2. 秦朝征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政权。
秦始皇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将六国纳入了统一的国家。
在统一过程中,秦朝参与了大量的战争,其中最重要的几个战争包括攻克咸阳、打败楚国和打败赵国。
3. 汉朝战争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之一,汉朝统治时期共发生过七次全面的战争,其中包括项羽率军攻打楚国,汉武帝远征朝鲜,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以及王莽之乱的战争等。
4. 三国时期战争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形势混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战争主要由三国魏,蜀汉和东吴之间的战争组成。
这些战争的标志性事件包括赤壁之战、战官渡和攻破荆州等。
5. 唐朝征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
唐朝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扩张,将国家的疆域扩大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大程度。
唐朝时期的战争包括征服朝鲜半岛和打败吐蕃王朝等。
6. 蒙元王朝蒙元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外族入侵王朝,他们通过暴力的手段统治中国,并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争。
其中最著名的战争包括打败西夏王朝的战争,征服南宋王朝和抵御日本侵略的战争。
7. 明朝战争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明朝时期的战争主要由对外战争和对内战争两个方面组成。
明朝在对外战争中主要是要保卫国家的边境和对金蒙维吾尔等民族的抵抗,而在对内战争中,则是因为明朝内部的政治腐败和外族的压力而逐步崩溃。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每一次战争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中国历代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中国历史:中国历代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西汉
三大败仗:
1。
高祖时白登山之围,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达七天七夜,靠美人计侥幸逃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汉朝不得不以屈辱的和亲来讨好匈奴,换取了七十年的和平。
吕后
2。
吕后时征讨南越赵佗之战,两万汉军在东南山地中几乎全军覆没,吕后本人也气病,不久后去世。
从此南越得以割据东南地区达三十年。
3。
汉武帝时征讨匈奴的燕然山战役,汉军原本节节胜利,谁知汉武帝在后方办了前线统帅李广利的罪,导致李广利反叛,最终失利,此战后汉武帝停止了北追匈奴的步伐,停止了对外用兵,匈奴得以在漠西地带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战争与外交事件回顾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战争与外交事件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战争与外交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回顾中国古代史上一些重要的战争与外交事件,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这些历史背后的故事。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战争与外交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楚国与秦国之间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和楚国之间展开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
最终,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获得了胜利,楚国则遭受了重大损失。
长平之战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为秦国在中国历史上崛起铺平了道路。
二、秦汉之际的外交与战争秦汉之际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也发生了一系列战争与外交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汉朝与匈奴之间的战争与外交斡旋。
汉朝为了维护边疆安全与匈奴进行了多次战争,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手段来维持与匈奴的关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和亲政策,通过与匈奴的公主联姻来达到缓和两国关系的目的。
这一外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汉朝的边疆安全。
三、唐宋时期的对外战争与外交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富庶的时期,这段时期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对外战争与外交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与外交斡旋。
唐朝与吐蕃之间长期存在边界争端,为了维护边疆安全,唐朝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然而,由于吐蕃实力强大,唐朝不得不通过外交手段来缓和两国关系。
最终,唐朝与吐蕃签订了和议,确立了边界,并且通过婚姻联姻来巩固两国关系。
四、明清时期的战争与外交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这段时期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战争与外交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明朝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争与外交斡旋。
明朝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地区存在利益冲突,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双方展开了一系列战争。
然而,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军实力强大,明朝无法从战争中获得胜利。
在对外战争中,中国历史上三大胜仗和三大败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在对外战争中,中国历史上三大胜仗和三大败仗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战役都是对内的王朝更替战争,以促进历史发展的。
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有不少的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事中,到底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战役都是对内的王朝更替战争,以促进历史发展的。
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有不少的对外战争,而这些战事中,到底有哪三大胜仗和哪三大败仗呢?
其实这所谓的三大,并不是纵观历史全程跳出来的唯三,后人难以在春秋笔法的史册中进行的全面的对比。
所以这些三大战役,都是按时代挑出来的,我们就从西汉开始说起。
【西汉】
三大败仗:
1、高祖时白登山之围,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达七天七夜,靠美人计侥幸逃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汉朝不得不以屈辱的和亲来讨好匈奴,换取了七十年的和平。
2、吕后时征讨南越赵佗之战,两万汉军在东南山地中几乎全军覆没,吕后本人也气病,不久后去世。
从此南越得以割据东南地区达三十年。
3、汉武帝时征讨匈奴的燕然山战役,汉军原本节节胜利,谁知汉武帝在后方办了前线统帅李广利的罪,导致李广利反叛,最终失利,此战后汉武帝停止了北追匈奴的步伐,停止了对外用兵,匈奴得以在漠西地带又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三大胜仗:
1、汉武帝时的漠北大会战,卫青霍去病率十万铁骑与匈奴会战,消灭匈奴骑兵十万多人,几乎是匈奴人口的三分之一。
此战后匈奴由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的六次对外战争
中国的六次对外战争图文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曾先后经历过六次对外战争,即:
1、抗美援朝战争;
2、中印边境反击战;
3、抗美援越战争;
4、中苏珍宝岛之战;
5、中越(南越)西沙之战;
6、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在这六次对外战争中,中国的对手分别是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国、超级大国苏联、地区霸主印度和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然而,世界看到的不是加之于这些国家头上的“桂冠”,而是六次战争的胜负。这是一段多么不平常的历史!中国人值得自豪和骄傲!!
如果说朝鲜战争让我们记住了38度线,那么这场战争,我们也记住了17度线。“美国军队不得越过17度线!”这是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命令”,美国人真的就执行了这一条“命令”。这是中国的自豪。
(四)中苏珍宝岛之战(1969年)
江面上手持大棒的苏联边防军
珍宝岛战场被中国边防部队击毁的苏军T-62坦克
(五)中越(南越)西沙之战——螳臂当车,不自量力(1974年)
我们的战士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守卫国土
(六)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1979-1984 )
被越南驱逐回国的华侨
祖国,我们回来了!付出的是牺牲,收获的是尊严
(二)中印边境反击战——泱泱中华,岂容鼠辈小视(1962年 历时1个月)
中印反击战中,印军第七旅被全歼并活捉第七旅旅长达尔维准将。
(三)抗美援越战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人最清楚,越南战争为何成为它的噩梦
这是在莱州的中国援越军人墓地之一,建于1968年6月。纪念碑上书: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同样的墓地在奠边府,沙巴等地也能看到。战争期间,中国先后派出8万优秀儿女赴越南。自1965年8月1日至1968年3月,前后分5批入越轮战的中国高炮部队,连同配属援建工程的高炮部队总计15万余人,3年中,共对敌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俘虏美军飞行员42名,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20多年间,中国向越南提供的军事、经济和自由外汇的援助总值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包括足够装备陆海空军200多万人的轻重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品,成百个生产企业和修配厂,2亿多米布匹,3万多辆汽车几百公里铁路以及全部铁轨、机车和车厢;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千公里以上的油管以及几亿美元的现汇等。中国对越南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绝大部分是无偿,一小部分是无息贷款……
【文史知识】中国历史上历次对外援助战争
【文史知识】中国历史上历次对外援助战争▲唐朝援助新罗之战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
7世纪中叶,朝鲜半岛纷争升级。
655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合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
660年,唐高宗派大将率水陆联军13万前往救援,大败百济,俘获其国王。
百济遗臣两次遣使日本朝廷,请求援助,并要求送还在日本作人质的丰璋王子。
本来就欲扩大对朝鲜半岛的影响的日本借机出兵。
661年9月,5000日军护送百济丰璋王子归国即位,并向百济赠送大批物资。
662年5月,日本将军率舟师170艘增援。
663年3月,日本又增兵2.7万人,唐朝也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进驻熊津城(今韩国公州)。
五六月间,百济发生内讧,实力锐减。
唐军与新罗军队趁机调兵遣将,于8月13日包围了百济王所在的周留城(今韩国扶安)。
至此,惨烈的白村江海战拉开序幕。
白江村一战,日军和百济军大败。
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高句丽,并于668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这一战也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余年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鲜半岛。
白村江海战,是日本与唐朝的一次直接较量,它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
▲明代万历援朝抗日之战16世纪末,中国正值明万历年间,朝鲜已经是明朝的属国,日本此时由丰臣秀吉统治。
当时日本的事实上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在完成了统一日本后,希望通过征服朝鲜半岛,开始向大陆中国扩张,因此发动了对附属当时中国明朝之朝鲜的战争。
而朝鲜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当时的明朝统治者尽管缺乏对外用兵的传统,但同样必须出兵朝鲜解除朝鲜半岛上日本的威胁。
随后明朝派李如松带兵支援朝鲜,结果是日本两个阶段的对朝战争最终失败。
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忧郁而死,日本撤军,同年12月日军全部撤出朝鲜。
明军和朝鲜亦损失较大,明军老将邓芝龙和朝鲜名将李舜臣均牺牲。
明朝和朝鲜胜利地驱逐了丰臣秀吉而结束了这场战争,中国明朝援助朝鲜的史实,被随后朝鲜的历代统治者奉为中国的恩泽,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相互依存。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要搞一个“古往今来最不爱侵略民族大评比”中华民族可能能进前十名,但是,和外族的战争还是打了不少次。
打算写一个十大中外战争,把那些怎么“虽远必诛”怎么“封狼居胥”全写出来。
当然,也有那些“无定河边骨”也写出来。
今天是第一篇,大唐VS阿拉伯怛罗斯之战公元751年,大唐天宝十年四月,一支唐帝国的军队由安西都护,向葱岭(帕米尔高原)西行而进。
如果你知道这支队伍行军的目的和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相信会让你感到吃惊。
即使是现在,翻越帕米尔高原对一支军队来说,也非易事,高海拔地区行军的艰难,以及后勤补给的匮乏。
都会给行进和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战斗带来巨大的困难。
然而,就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
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丽人高仙芝却带领着两万多唐朝士兵,以及西域盟国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一万多人日以继夜的往西前进着。
这支可畏的唐朝联军军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手执陌刀的轻步兵,重步兵,轻重骑兵以及弓弩手。
其中步卒是战斗主力,他们并不是今天纯粹意义上的步兵。
每个人都拥有一匹马。
而这些马是属于他们个人的。
行军时用来装载给养以及代步。
这种灵活和个性化的军队配置保证了部队的供应和行军的速度。
前面提到了步兵的主要武器:陌刀,在当时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肉搏利器。
当时唐军野战常用的阵形之一是“锋矢阵”,冲在最前面的是勇猛无畏的轻装步兵。
他们手执的就是这种长1丈,双刃,重大约50斤的陌刀,一般以密集队形列于阵前。
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
这次率军出征的将领之一,副将昭武校尉李嗣业就是一员使用陌刀的猛将。
这支精锐尽出的安西都护军即将面对的敌人,同样是在世界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存在——阿拉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和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统率的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以及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
建国后中国历次对外战争[教育]
新中国历次对外战争回顾与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一共经历了8次主要的对外战争,分别是抗法援越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50)、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中印战争(1962)、中苏珍宝岛战争(1969)、抗美援越战争(越南战争,也叫“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1963-1975)、抗美援老(挝)(1969-1973)、中越战争(1979)和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几场战争,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因为要么规模不是非常大(如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等),要么中国直接参与的力度不是非常大(如抗法援越战争等),同时,也是因为本文的侧重点和限于篇幅的原因,以下就不一一详细谈及。
只是选择性地做一个大概的说明。
1950抗法援越战争: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作战。
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
但仍然给予了越南重大支持,帮助越南获得了民族解放。
1950~1953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美国通常称为“韩战”):这是我军第二次跨出国境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军队出国作战时间最长、出动兵力最多、歼敌最多、同时也是伤亡最大的一次跨境作战。
朝鲜是中国百年耻辱的痛。
新中国刚成立一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饮马鸭绿江,面对帝国强敌是战是躲避,中国人能否立足世界,这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
中国是否又要被入侵,不能寄托在帝国的善心上。
美帝对新生社会主义的扼杀之心已现,这一仗中国必须打,御敌于境外是最好的选择。
趁敌立足不稳,立即出兵显然是个明知的选择。
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一鼓作气,长途奔袭,自以为此战就要结束了。
然而就在他们松懈时,中国军队悄然入朝,突然发动袭击,联合国军溃败。
在朝鲜北方,由于金正日经营多年,军民一心,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是中国以落后的武器打败了先进的联合国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军队的奉献精神。
清朝的领土变动对外战争与领土割让
清朝的领土变动对外战争与领土割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近300年。
在清朝的统治期间,中国领土发生了许多变动,其中涉及到对外战争和领土割让的情况。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一、对外战争清朝在其历史上参与了众多对外战争,这些战争主要是为了维护和扩张其领土。
其中著名的战争有:1.1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39年,是英国与中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由于中国禁止鸦片贸易,英国向中国发起了进攻。
在战争中,中国清朝军队装备落后,战斗力不敌英军,最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大笔财款,开放多个通商口岸。
1.2 中法战争中法战争发生于1884年至1885年,是中国与法国之间的一次战争。
战争的导火索是法国企图通过侵略台湾来打开中国南方的门户。
中国清朝派遣军队进行抵抗,但受到了法军的重创。
最终,中国清朝在《广州条约》中割让了越南的土地给法国,使得法国在东南亚地区扩张势力。
1.3 中俄战争中俄战争发生于1900年,是中国与俄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的导火索是由于俄国企图侵占中国东北部地区。
中国派遣军队进行抵抗,但不敌俄军,最终被迫签订《辛丑和约》,割让了外东北三个省和边疆岛屿给俄国。
二、领土割让清朝在对外战争中,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一系列的领土割让。
这些割让不仅导致了中国领土的减少,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2.1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清朝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
这个领土割让对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使得中国在金融和贸易方面受到了英国的影响。
2.2 《辛丑和约》割让外东北中俄战争结束后,中国清朝和俄国签订了《辛丑和约》,中国不得不割让外东北三个省和边疆岛屿给俄国。
这一领土割让使得中国失去了广大的领土,也对中国的安全形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3 《广州条约》割让越南中法战争后,中国清朝与法国签订了《广州条约》,中国不得不割让越南的土地给法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期末复习资料与填空(表格式)
6次探索民族独立之路
事件
人物
内容
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洪秀全
定都天京(今南京)
(正式与清朝对峙)
(绝对平均)
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
中央
地方方、
、张之洞
近代军用企业(张之洞
);近代民用企业;近代海陆军;
3、中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浴血奋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的英勇善战;4、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5抗战后期,美国、苏联的援助等。
4、中国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浴血奋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的英勇善战;4.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5抗战后期,美国、苏联的援助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资料+填空
5次对外战争及中国的抗争
事件
人物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1840-1842)
林则徐虎门销烟、道光帝、陈化成、
签订《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
鸦片战争
(1856-1860)
咸丰帝、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一系列条约(侵占150万)
附表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事件
时间
人物及内容
结果
意义
九一八事变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中国古代有着许多著名的十大战役,你知道是哪十大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鲁之间的一场战争。
公元前684年,即位不久的齐桓公,急于建立威信,冒然发兵攻打鲁国,企图一举征服鲁国。
面对齐国的军事进攻,鲁庄公迅速动员,决心抵抗,而深具谋略的鲁国平民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
在出征前,他询问庄公将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分赐给群臣,不敢独自享用。
曹刿指出,这只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
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很虔敬,祭祀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
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真感动神明。
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说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合情合理地予以处理。
曹刿这时才说,这样我们可以和齐国打仗了。
两军相对长勺,鲁庄公欲进攻,被曹劝止,曹刿在齐军三次擂鼓冲锋之后才擂鼓命令鲁军出击,一举将齐军击溃,庄公欲急于追击,曹刿说不可,在下车察看了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之后,才建议庄公追击。
胜利之后鲁庄公问曹刿胜负的原因。
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一鼓而作气,再次击鼓则勇气衰退,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
敌三鼓气竭,而我初鼓气盛,所以能战胜敌人。
至于追击,曹刿则说: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意图,怕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长勺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早期的一场经典战役,虽然没有武王伐纣的气势,也没有宣王南征的规模,是一次诸侯之间规模不大的战争。
但它却在政略、战略和策略上体现了古代一些可贵的军事辨证思想,给人以启迪。
中国古代的十大战役: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中原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的一场战争。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这场战争奠定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
早年晋文公重耳曾流亡楚国,受到过楚王的盛情款待,楚王问他:将来你要是当上了晋国国君之后会怎么回报我?晋文公回答:如果将来哪天我们两国的军队要是相遇,定当退避三舍。
中国著名战役
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长平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重卫流亡归国晋军攻曹救宋晋军“退避三舍”城濮决战秦赵长平之战赵王贪利受地秦军进攻赵王换将长平决战秦楚钜鹿之战项羽北上救赵破釜沉舟九战九捷章邯投降韩信破赵之战声东击西活捉魏王豹韩信攻赵背水为阵井陉大战阵斩陈余楚汉垓下之战战争的序幕荥阳、成皋争夺战鸿沟划界霸王别姬新汉昆阳之战新军压境刘秀突围新军围城汉军御敌昆阳大战阵斩王寻袁曹官渡之战曹操官渡设防白马、延津之战官渡前线的玫防线曹操烧粮袁绍惨败吴魏赤壁这战争夺江陵酝酿联合断案决策献计诈降火烧战船秦晋淝水之战太极殿会议前秦发兵攻晋谢安决策洛涧战役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淝水大战李诉破蔡之战宋金郾城之战宋金采石之战朱陈鄱阳湖之战明金宁远之战郑成功复台之战记住这些对外战争吧,这些才值得骄傲:1、西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扫荡漠北,直捣狼居胥,追亡逐北,迫使匈奴西迁,这些残兵却变成“上帝之鞭”给欧洲带来灭顶之灾。
2、隋:白江之战,灭百济,把日本水军打得“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抗日战争。
3、唐:李靖夜袭阴山,灭亡东突厥4、唐:王玄策屠灭印度之战: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
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
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5、明:朱元璋八征漠北。
6、明:抗日援朝之战,日本吹捧的所谓战国英豪们不过如此,七年战争,中朝完胜。
使日本丰臣家实力元气大伤,1598年丰臣秀吉抑郁而终后,丰臣家被德川家康乘势灭亡,进入江户德川幕府时代,日本重新进入封闭锁国状态。
“五年计划”是我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1.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
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
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
2.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3.1841年: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
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
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
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4.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
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
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5.1843年: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6.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7.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8.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3.1859年:6月,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换条约文本,蓄意挑衅,炮轰大沽口。
中国守军开炮还击,击沉击毁敌舰十多只,英海军司令受重伤。
4.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
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三、洋务运动时期1.1861年: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
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2.1862年:太平天国军民进行天京保卫战。
3.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4.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外交事件与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外交事件与影响中国古代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交事务在整个古代历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变革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的时期选取几个重大的外交事件,并探讨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 唐朝时期的玄奘西行唐朝时期,玄奘(文殊师利)作为一位佛教高僧,前往印度寻找佛教经典。
他的西行之旅不仅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印度,玄奘学习了佛教的教义和文化,并将这些知识带回中国。
他翻译的大量佛经被广泛传播,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隋唐时期的高句丽战争隋唐时期,中国与高句丽(古代朝鲜半岛东北部的一个国家)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这些战争不仅影响了双方的领土,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稳定边境,唐朝以和平的方式与高句丽达成了协议,并通过联姻方式拉近两国的关系。
这种外交手段为后来的中国朝代所沿袭,成为一种重要的外交策略。
3. 宋金战争宋金战争是北宋时期中国与辽金(即后来的金朝)之间的一系列战争。
北方边境的频繁战乱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最终,金朝灭亡了北宋,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加速了中国的南迁,推动了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
4.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郑和带领船队多次下西洋,向西方国家展示中国的国威,并通过外交手段维护了中国的海外利益。
郑和下西洋的外交活动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这次外交使命也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如印度、非洲等地)的文化和贸易交流。
5. 清朝与西方列强的接触清朝时期,西方列强逐渐进入中国,并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的领土和资源。
这些条约严重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并导致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动荡。
这段历史表明了中国外交的薄弱和内外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
清朝外交的失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促使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和自主,激发了中国的民族意识。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1840年至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大量重要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对外交往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时间表:1.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使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沿海港口,并赔偿巨额赔款。
2. 1850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之一。
该运动是由洪秀全领导的,这场革命运动持续了14年,其结果是清朝政府的削弱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定推动。
3.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结果是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影响力,并割让了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
这场战争揭示了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以及清朝政府的腐败问题。
4. 1898年: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改革尝试,旨在推动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以应对外来压力。
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力,这一改革尝试在短期内失败了。
5. 1911年-1912年: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标志性的一次事件,它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传统封建制度,打开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6. 1915年: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外国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抗议运动。
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并对中国的文化、教育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7.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带领中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8. 1931年-1945年:日本侵华日本侵华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如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
日本侵略对中国的破坏极大,也加速了中国全面抗战的爆发。
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的结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 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对外战 争事件是什么
中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对外战争事件是什么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众多的对外战争事件。
然而,若要论及最重要的一场,或许很多人会首推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
匈奴,这个来自北方草原的强大游牧民族,长期以来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汉初,由于国力疲弱,不得不采取和亲等方式来维持和平。
但这种和平是脆弱的,匈奴的侵扰时有发生,边境百姓苦不堪言。
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逐渐强盛。
汉武帝决心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对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
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横空出世,率领汉军多次出击,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
公元前 127 年,卫青率军出击,收复了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
公元前 121 年,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使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为打通西域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
卫青在漠北之战中击败匈奴单于主力,霍去病则深入漠北两千余里,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
这场战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它保障了中原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
匈奴的势力在遭受沉重打击后,短期内难以对汉朝形成大规模的威胁,边境百姓得以过上相对安宁的生活。
其次,极大地拓展了汉朝的疆域。
通过对匈奴的战争,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西域等地,使中国的版图得以扩大。
再者,促进了民族融合。
战争使得部分匈奴部落归降汉朝,他们逐渐融入到中原民族之中,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
这场战争也展现了汉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凝聚力。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卫青和霍去病等将领的英勇善战、以及全国上下一心的支持,共同铸就了这场伟大的胜利。
它向周边国家和民族展示了汉朝的强大,树立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权威地位。
然而,这场战争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长期的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百姓的赋税加重,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其负面影响。
古代中国的抗击外族入侵和保卫国家的战争有哪些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 自信心
卫青:西汉时期著 名将领,曾七次率 军抗击匈奴,取得 辉煌战果
霍去病:西汉时期 著名将领,曾三次 率军抗击匈奴,取 得辉煌战果
李广:西汉时期著 名将领,曾两次率 军抗击匈奴,取得 辉煌战果
岳飞:南宋时期著 名将领,曾率军抗 击金兵,取得辉煌 战果
军事制度:实行征 兵制和募兵制,确 保军队的兵源和质 量
汇 报 人 :
XXX
岳飞:南宋抗金名 将,率领岳家军多 次击败金军,被誉 为“民族英雄”
韩世忠:南宋抗金 名将,曾在黄天荡 之战中击败金军, 被誉为“抗金名将”
抗击金、元的战争 :包括靖康之变、 绍兴和议、开禧北 伐等重要事件
英雄人物的贡献:他们 在抗击金、元的战争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保卫 了国家领土和民族尊严
戚继光:明朝 著名抗倭将领, 率领戚家军抗 击倭寇,取得
多次胜利
俞大猷:
显著战果
胡宗宪:明朝 抗倭名将,组 织戚家军、俞 家军等抗击倭 寇,取得胜利
郑成功:明朝 抗倭名将,率 领郑家军收复 台湾,驱逐荷
兰侵略者
孙子兵法: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理论,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火攻:利用火攻,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水攻:利用水攻,如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 围城打援:包围敌人,等待援军,如长平之战、襄阳之战等 声东击西: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游击战:利用地形,灵活机动,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
外族入侵的原因:资源匮乏、 领土扩张、宗教信仰等
战争起因:外族入侵的具体 事件、时间、地点等
战争影响:对古代中国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战争背景:匈 奴入侵,威胁
中原地区
中国发动对外战争最多的朝代
中国发动对外战争最多的朝代
如果对中国的朝代进行对外战争进行排行,那么唐朝肯定会位居榜首,很多人对此都表示非常的差异,很难想象这莫一个非常繁荣开放的帝国会是中国历史上对外战争的最多的一个朝代。
其实这也不太难理解,毕竟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会发生冲突和碰撞的,而这些冲突和碰撞很大程度会演变成战争。
为什么明朝和清朝前期对外战争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外实行的是一种保守的政策,自身实力强大其它国家不敢侵犯当然也是其对外战争很少的一部分原因。
唐朝对外进行的战争很多,有的是其自发的,有的是被迫还击的,那么唐朝究竟和哪些国家和民族进行了战争呢,在这里小猪为您来讲解一下。
第一名:突厥关于唐朝和突厥间的战争在唐朝的对外战争中是最为漫长的,自唐朝建立到突厥灭亡,历时几十年期间战争虽然时断时续但是主要还是以敌对战争为主,期间发生的比较有名的战役主要有泾阳之战,渭水之盟,定襄之战等。
第二名:高丽。
唐朝对于高丽的战争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当时百济侵占唐朝的藩国新罗,高丽为虎作伥的帮助百济并且还和唐朝的敌对势力突厥结成同盟,唐不得已出兵高丽,其中主要的战役有高丽之战白沟称之战等。
第三名:阿拉伯帝国。
唐和阿拉伯帝国的憚罗斯战役是比较有名的一场战役虽然结局是唐朝失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对外战争要搞一个“古往今来最不爱侵略民族大评比”中华民族可能能进前十名,但是,和外族的战争还是打了不少次。
打算写一个十大中外战争,把那些怎么“虽远必诛”怎么“封狼居胥”全写出来。
当然,也有那些“无定河边骨”也写出来。
今天是第一篇,大唐VS阿拉伯怛罗斯之战公元751年,大唐天宝十年四月,一支唐帝国的军队由安西都护,向葱岭(帕米尔高原)西行而进。
如果你知道这支队伍行军的目的和他们将要面对的敌人,相信会让你感到吃惊。
即使是现在,翻越帕米尔高原对一支军队来说,也非易事,高海拔地区行军的艰难,以及后勤补给的匮乏。
都会给行进和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战斗带来巨大的困难。
然而,就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
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丽人高仙芝却带领着两万多唐朝士兵,以及西域盟国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军卒一万多人日以继夜的往西前进着。
这支可畏的唐朝联军军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手执陌刀的轻步兵,重步兵,轻重骑兵以及弓弩手。
其中步卒是战斗主力,他们并不是今天纯粹意义上的步兵。
每个人都拥有一匹马。
而这些马是属于他们个人的。
行军时用来装载给养以及代步。
这种灵活和个性化的军队配置保证了部队的供应和行军的速度。
前面提到了步兵的主要武器:陌刀,在当时这是一种极为可怕的肉搏利器。
当时唐军野战常用的阵形之一是“锋矢阵”,冲在最前面的是勇猛无畏的轻装步兵。
他们手执的就是这种长1丈,双刃,重大约50斤的陌刀,一般以密集队形列于阵前。
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
这次率军出征的将领之一,副将昭武校尉李嗣业就是一员使用陌刀的猛将。
这支精锐尽出的安西都护军即将面对的敌人,同样是在世界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存在——阿拉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和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统率的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四万人,以及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
总数为十五到二十万之间的庞大军队。
四月的帕米尔高原,虽不如严冬时的苦寒,但也荒凉干燥,了无人烟。
虽然被冠以葱岭的名字,但它和郁郁葱葱却没有什么关系。
葱岭,相传周穆王八骏西游,一路沙漠戈壁,有一天突然来到了一个地方,满山遍野郁郁葱葱。
周穆王惊奇地问驾车的造父,这是什么地方。
造父不知,但又不能不回答国君的问话,但见满山郁郁葱葱,随口说道:“这里叫葱岭。
”周穆王深以为然。
葱岭,因而得名。
但现在高仙芝面对的是却是没有半分浪漫意味的高原。
很多问题摆在他面前。
以至于这位史书记载“美姿容”,也就是长得很英俊的美男子常常眉头不展。
他并不知道,自从他决定西征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注定了烦恼,纠结,以至于恐惧,悲痛的命运。
750年,大唐天宝九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
而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打算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千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主权。
于是一个名为石国的西域小国成了牺牲品。
749年12月,高仙芝以石国“无藩臣礼”为由,在经唐廷允许后领兵征讨。
唐军一到,石国便随即请降。
高仙芝先派人与之约和,但不久之后即违背承诺,趁其不备出兵掩袭,攻占石国城池。
唐军不但俘虏了石国国王,而且捋走男丁,屠杀老人、妇女和儿童,大肆掠夺财物。
高仙芝在此时表现出了贪婪残忍的一面,许多战利品都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
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玄宗面前,并因赫赫战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将军。
但石国的王子侥幸逃脱,身负国仇家恨的他,向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求救。
觊觎中亚霸权已久的阿拉伯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送上门来的机会,虽然在开元三年(715年)和开元五年(717年)两次和唐朝的小规模冲突中失利,但接下来唐朝困于和吐蕃的战争,无暇西顾。
阿拉伯趁此机会一直力图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很多原先唐朝的属国也先后倒向阿拉伯。
这一次,阿拉伯决定给予唐朝更大的打击。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唐朝在中亚地区的最高长官的高仙芝自然不会长时间容忍。
天宝九年(750)高仙芝再度奉命出军,击破亲附吐蕃的师国,吐蕃的气焰被暂时压制下去。
腾出手来的高仙芝决定向西谋求巩固唐朝在中亚的霸权。
一场大战便由石国的覆亡拉开了序幕。
天宝十四年七月(751年),在经历三个多月的艰苦跋涉之后,高仙芝到达了今天哈萨克斯坦境内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罗斯城。
并开始攻城。
直到今天,很多历史学家和军事学家仍然对唐军是如何在高原缺氧,补给困难的情况下翻越帕米尔高原,并且在如此疲惫的情况下还能与数倍于己的敌人作战的问题疑惑不解。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通过查阅一些史料。
大致能给出答案。
第一,前面提到过,唐军人人都有马匹,可以装载随身给养,虽然数量有限。
但在无法得到后勤供应的高原上。
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第二,高仙芝选择的行军路线。
在进入帕米尔高原后,挑选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或河道行军,从而将困难降至最低。
第三,在行军时间的选择上,高仙芝同样做了周密的安排。
选择气温最热的三至十月份行军,这样一来可使唐军避免在严寒中艰苦行军,从而使唐军将士和马匹都的体力不至于消耗过大,从而保证了战斗力。
在解决了这些疑问之后,我们回到高仙芝的攻城战中来。
唐军对这座阿拉伯人控制的城市的攻击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
因为他们使用了一种阿拉伯人从未见过的武器——床弩。
中国的弩早在秦汉时期便已独步天下,到了唐朝更加成熟完善,其射程与威力远非寻常弓箭可比。
为了弥补弩射速低的缺点,秦汉以来的军阵中一直是弓弩兼有。
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
而在这四种弩之外。
堪称弩中王者的,就是床弩。
李筌《太白阴经》记载:车弩(床弩)“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也难怪,当这种三尺长,五寸粗的近乎蛮不讲理的人间凶器,还带着子母弹功能漫天飞来时,守城的阿拉伯将领和士兵完全不知所措。
稍微平静下来之后,马上做了一个最明智的决定。
求援。
由于阿拉伯人同样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怛罗斯的求援后,阿拉伯方面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立即组织了十余万大军赶往怛罗斯城。
数天之后,十几万阿拉伯大军赶到了怛罗斯城。
面对数量出乎自己意料的敌人,高仙芝有些惊诧。
毕竟,根据出发前的情报来看,阿拉伯方面能调动的兵力也就在数万。
所以,高仙芝才以安西一镇之力出击。
况且安西都护的的两万唐军,其战斗力在当时的唐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身经百战,装备精良。
而且习惯于西域地形和气候。
这也给了高仙芝极大的信心。
殊不知,这一次不准确的情报,会让高仙芝,唐军将士,乃至整个唐帝国付出怎样的代价。
战斗开始,阿拉伯军队首先进攻,由五千名各属国轻骑兵组成的冲锋集团在距离唐军阵地两三里的地方发起冲锋。
统帅阿布?穆斯林并没有一开始就动用自己的精锐力量。
而是利用这些炮灰试探唐军的实力。
这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并不能看出什么。
唐军的阵地没有被撼动,只是进行了轻微的还击。
而这五千轻骑损失了寥寥数百。
这一次的试探让阿布?穆斯林轻率的认为,唐军的战斗力并非想象中的强悍。
于是,他决定打出自己第一张真正的牌:一万阿拉伯呼罗珊骑兵。
阿拉伯骑兵的装备是长矛盾牌和弯刀,并且装备弓箭。
阿拉伯马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马种,刻苦耐劳,富有持久力。
呼罗珊又是波斯故地和阿拔斯王朝起家之处,当地战士性情剽悍,骑术精熟,再加上不亚于阿拉伯本土战士的宗教狂热,其素质在全国也堪称精锐。
一万阿拉伯骑兵的如同狼群掠食一般向唐军阵地冲来。
而高仙芝在多次与阿拉伯的小规模冲突中,了解了对方惯用的战术。
所以,他命令五千陌刀步兵列于阵前。
五千把一丈长的陌刀斜举,遥指对方冲来的方向。
接下来的一幕,对于双方来说,感受完全不同。
当这万名阿拉伯骑兵呼啸而来时,首先迎接他们的是发自唐军后阵弓弩手的箭雨。
箭矢对这些装甲单薄的骑兵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三分之二的路程,阿拉伯轻骑已经损失了将尽两千人。
但天生的悍勇狂热以及侥幸心理促使剩下的人更加拼命向前,他们认为,只要能接触到唐军本阵,手中的大马士革弯刀将尽情收割唐军的生命。
但当他们付出了接近三分之一的伤亡冲到唐军阵前时,才发现,更可怕的噩梦在等待着他们。
五千把一丈长的陌刀构成了一堵锋利的钢铁长墙。
第一批撞上的骑兵“人马皆碎”。
而余下的人沮丧的发现自己手中的长矛长度不够,无法伤害到唐军的陌刀步兵。
投掷而出的长矛也被唐军的盾牌挡住。
无法造成伤害。
更遑论想用弯刀来搏命的想法了。
受阻的攻击使得冲在前面的阿拉伯骑兵开始恐惧,有些人试图掉转马头。
但是源源不断的后来者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一片混乱中,人马践踏,死于唐军长刀箭矢和自相踩踏的士兵各半。
就这样,半个上午过后。
高仙芝得意得看着两千多阿拉伯残骑退走,第一次交锋,阿拉伯就损失了近八千精锐骑兵。
而唐军仅伤亡数百人。
在组织了数次骑兵冲锋,损失过万人之后,阿拉伯统帅阿布?穆斯林亲身领教到了闻名天下的唐军的厉害,震惊和懊悔之下,决定改变战术。
骑兵由侧翼向唐军用弓箭和投掷长矛发起骚扰,减少正面冲锋的损失。
而大量步兵则从正面推进。
利用人数优势挤压唐军。
打乱对方的阵型。
可以说,大唐名将高仙芝这次遇到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
在正确调整了战术之后,唐军的陌刀威力被打了一个折扣。
而一次次的轮番进攻,使得唐军士兵疲惫不堪。
伤亡超过三分之一。
但即便如此。
唐军仍然顶住了阿拉伯联军的七次进攻。
阵型岿然不动。
惨烈的战斗持续了五天。
双方的步兵骑兵来回厮杀。
阿拉伯联军在付出了五万人以上伤亡后,总算稍微占得了一些优势。
第五天傍晚,就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一个足以影响全局的变故发生了。
事后有人认为,唐朝属国葛逻禄盟军的叛变是出于对形势的悲观。
但更多人相信,是阿拉伯人收买了他们。
但不管怎样,唐军绝望的发现。
自己的后路被叛军切断了。
弓弩手和骑兵被和步兵分割开来。
失去了支援的步兵阵脚大乱。
而阿拉伯人趁机出动重骑兵冲击唐营中心。
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攻之下终于崩溃。
高仙芝在夜色的掩护下单骑逃走。
而副将段秀实和李嗣业收拢残兵向安西溃退。
途中恰逢己方联军中的拔汗那兵也溃逃至此,造成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
李嗣业恐阿拉伯追兵将及,不惜对盟军大打出手,挥舞大棒毙杀百余名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军士,才杀开一条血路,残余唐军得以通过。
李嗣业作为唐军副将,或许是出于对阿拉伯人追击的恐惧,或者是对葛逻禄叛变的怒火转嫁到了同为属国盟军的拔汉那身上。
总之,他做出了这种残忍而在当时又属明智的行为。
事后看来,正是这样残忍功利的行动,使得唐朝在西域属国心中的地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