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心内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体会论文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体会论文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心内科用药安全的分析,探讨有效的用药安全护理管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心内科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用药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用药安全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好转31例,治愈12例,差错事故0例,医疗纠纷0例,对照组好转18例,治愈7例,差错事故3例,医疗纠纷2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用药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用药安全管理,不但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还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

【关键词】心内科;用药安全护理管理;体会药物是否安全使用直接关系患者的预后,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药物也是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主要措施,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一些不良反应[1],所以加强护理工作中安全用药的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就我院心内科96例患者采用安全用药管理所获得的成效作出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心内科住院患者96例,均符合心内科患者的诊断标准,患者的病程为3个月-9年。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41.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45.1岁,两组患者的病情、病程、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1.2.1 对照组①分餐、按时发放口服药,特殊药物要按照要求发放于患者手中,保证床头无剩药。

②静脉输液药物按照三查七对原则核对输液粘贴等标记,化药和静脉穿刺时加强无菌观念,抗生素要现化现用。

③输液巡视卡挂于输液架上,调整好输液速度并记录于输液卡上。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用药安全管理①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用药安全的意识: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是医嘱的执行者,为减少各种差错和医疗纠纷的产生,要求护士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的原则,工作中也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定期的检查考核[2];一般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非护士业务水平的问题或操作技术上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护士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所以对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要严加管理,并对护士的职业道德加强教育,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做到工作时检查与不检查时一样,领导在与不在时一样,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年终考核评分;平时工作的闲余时间要组织所有护士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心内科作为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科室,最好建立常见药物的说明书,并制作成电子版或纸质版以方便查阅,对于各种药物间的配伍禁忌护士要熟练掌握,科室如果出现新药,要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在晨会上加以阅读和识记,减少给药差错的发生;心内科患者的危急病人多、突发事件多、抢救机率高,有的抢救需要二、三个护士所以为防止忽视疲劳造成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护士长尽量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并设置一个备班,这样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可以体现护士长的人性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方法与策略

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方法与策略

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方法与策略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与策略的探讨。

方法:对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以及法律意识的指导培养和学习,排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有效监控及时防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结果:通过上述管理措施的实施,有效排出了心血管内科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造成的患者身心健康损害及患者生命安全。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医院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方法与策略【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3-01所谓护理安全,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的全部过程中,没有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以及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

护理安全的指数是反应护理质量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优质服务和良好护理的保障和基础,是维护社会治安和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重要因素。

在护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在近年来,护理纠纷也不断的呈上升趋势,因此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怎么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这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全体人员所关心的话题。

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护理安全的一些状况,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对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和防范措施进行简要的论述。

1 影响护理安全工作的因素(1)人力资源:由于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不足,因此在职护士总是在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工作,这就很容易产生身心疲惫综合症,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行为变慢、工作质量下降,导致了护理纠纷的增加。

(2)自我保护意识浅薄:由于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浅薄,在接待病人的时候由于说话不谨慎容易说错话,或者在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不规范而引起病人和家属对治疗效果的不信任,引发了医疗纠纷,有些护士对临床护理的资料书写不及时不规范。

(3)敬业精神的缺乏:有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遇事情绪化,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都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医院心内科护理和安全管理论文

医院心内科护理和安全管理论文

浅谈医院心内科的护理和安全管理摘要: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

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心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

结果有效规避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心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13-01目前,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很注重这个问题,特别是对医院,要求就更加严格,对医院护理工作者的要求就尤为严格了。

医院内患者的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的过程中避免由于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伤害,主要强调降低医疗护理过程中不安全的设计、操作及其医治、护理等行为。

心内科患者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年老、体弱、多病、心肺功能差、听力视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承受能力差,因此很容易发生摔倒、坠床、烫伤、体位性低血压等意外。

who总干事曾经在“保健质量患者安全”的报告中号召所有成员国家队对患者安全问题要给予最密切的的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监控医疗差错和患者的安全问题,加以相关研究,以切实保障患者的安全为保障患者的安全。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结合医院开展的多次研讨会,对心内科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了探索,并在护理工作中加以运用,使护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安全得到大大提高。

现结合我个人护理经验,谈谈我在心内科护理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

1 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心内科患者多属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心肺功能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冷热感觉不灵敏症状,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易发生跌倒、坠床、冻伤、烫伤、自伤、自杀等意外。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
心内科专科护理涉及到对心脏疾病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绞痛、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护理。

以下是心内科专科
护理的要点:
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
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疼痛管理,对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要及时评估疼痛程度,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3. 观察心电图变化,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4. 液体管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要注意监测体液平衡,控制
液体摄入和输出,避免水钠潴留。

5. 药物管理,负责监测和管理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6. 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7. 安全护理,保障患者的安全,预防跌倒、误吸、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8. 教育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心内科专科护理要点包括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疼痛管理、心电图观察、液体管理、药物管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以及教育指导。

这些要点能够帮助护士全面有效地对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论文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论文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提高,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每个医疗机构对医疗风险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是放在首位的,这不仅代表着一个医疗机构的形象,更是对生命的尊重,所以它受到各个团体的广泛重视。

然而心血管内科正是属于医疗结构当中存在的医疗风险比较高的一科,很容易发生因为护理中有不妥当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法律上的纠纷。

因此研究和讨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对改善护理的质量和医疗上的风险,有着很大的意义和帮助。

如果我们要提高护理上的水平,提高法律上的认知、并且提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可以改良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00-011 心血管内科心内科也就是心血管内科的简称,它是各级医疗机构的大内科,因为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的血管疾病,独立的设置一个临床治疗科室,它主要治疗的疾病有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意外猝死、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早搏、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肌梗塞……的心血管的疾病。

2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选取对象和护理的方法:对象的选择是心血管内科中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冠心病等这些患病的人群的男女比例在1∶1,年龄在40-8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0岁。

将患病的病人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对比,可以总结出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定的因素。

可以总结出:2.1 工作人员在护理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的操作问题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用药和配药的方面,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药物众多,而且非常的复杂,就一种药而言它生产地是不同的,随之而来它的使用量以及它的使用方法是不同的,以此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人员在使用每一种药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以免给病人造成危害的不良后果,使病人处在危险之中危及生命。

护士在给心血管病人静脉注射时应该非常的注意,因为护士在静脉注射中的速度会过快或过慢,这样的情况对患者来说都是有害的,静脉注射的的速度过快或是过慢可能导致患者的心脏的负担过大和患者的血压升高,儿一起患者的其他疾病的的诱发,有时候可以导致患者的犀利衰竭而导致患者的死亡。

心内科护理风险及防范

心内科护理风险及防范

认知水平
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不 遵守医嘱,不配合治疗和 护理,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或发生意外。
护理人员风险因素
护理技能
护理人员技能不足或经验 不足,可能导致操作失误 或判断错误,给患者带来 伤害。
工作态度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 作不认真,可能导致患者 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和 处理。
人力资源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 强度大,容易产生疲劳和 压力,影响护理质量。
分类
心内科护理风险主要分为技术风险、责任风险和自然风险三 类。技术风险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有关,责任风险 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有关,自然风险则与患者的 病情和年龄等因素有关。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
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护理过程和护理效果,及时发 现和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定期进行风险排查
定期对心内科的护理工作进行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 全隐患。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
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01
加强心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
水平。
定期进行护理技能考核
02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熟练的护理操作技
能。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03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责任心和爱心,提高护
感谢观看
保障患者安全
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减少患者因护理不当而遭受的损失和 痛苦。
02
心内科常见护理风险
患者自身风险因素
01
02
03
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 降,反应迟钝,容易发生 意外,如跌倒、坠床等。
疾病因素
心内科患者多伴有高血压 、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基 础疾病,病情复杂,容易 发生意外。

安全文化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应用论文

安全文化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应用论文

安全文化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关键词护理管理安全文化护理工作平凡而琐碎,如果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差错,甚至事故,也给护士本人及医院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安全文化的应用已成为医疗单位和护理工作者最关心的话题。

如何营造护理安全氛围,尽量不出甚至少出护理差错,一直是困扰护理管理者的重要问题。

当前,护理人员由于观念未得到更新,知识结构老化,严重地阻碍了护理改革工作的推进,因而护理管理者应主动学习现代化护理理论,更新观念,并将现代护理理论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

通过短期培训、业余学习、组织讲课等方式,使各层次护士真正树立现代化护理新理论观。

我科是综合内科病房,老年患者多,病情危重,发病急骤,专科技术性强,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心电监护、呼吸机和急救技术,心理素质好。

原因分析分析我院出现护理差错的原因有:①护理队伍素质较差(政治、心理、业务、伦理、语言等);②护理人员数量不足:长期以来,基层医院护士工作超负荷,以致患者多,护士少,秩序乱。

③护士工作责任性不强:不能自觉执行三查七对,如转抄各种卡片、配药、摆药不认真进行核对。

对危重患者观察不认真、不仔细。

执行技术操作规程随心所欲。

巡回病房不及时,责任心不强。

④有些护士家庭负担重,精神、体力疲劳过度,上班后常常精神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

⑤社会对护士职业存在偏见,医疗单位对护士晋升、晋级、进修、待遇等方面考虑较少,致使护士专业思想不稳,工作积极性不高,心猿意马,得过且过。

⑥个别护士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因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影响工作效率。

⑦自身的生理因素,如月经期或更年期。

⑧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贯彻落实不力,给某些护理人员可乘之机,工作草率,蒙混过关。

对策工作责任:首先使每一位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珍视重任,尊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

对护士而言,在所实施的全部护理技术操作中,优先考虑的应是患者的安全,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使每个护士能够启动自我意识,感悟工作责任和义务,从身边最熟悉的事入手,意识到自己的角色重关人命,从而营造一个强烈的护理职业安全氛围。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 , 医学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 其中心内科由于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心内科的护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部分心内科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服务观念不到位、护士综合素质较低及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是心内科护理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等改进措施。

心内科是医学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是评价心内科护理的质量的重要指标 , 因此对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的研究 ,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安全;对策前言:护理安全问题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

现代医疗护理日趋复杂,患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护理安全问题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因此,如何对心内科护理安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的防范对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是心内科护理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1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1.1医护人员护理知识欠缺护士是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执行者 , 其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直接关系到护理的安全 , 然而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不过硬 , 这就容易引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根据心血管病的特点,由于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大脑皮层呼吸中枢调节功能下降,低氧可以引起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使小血管收缩,加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夜间睡眠时人体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了突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据研究表明发生护理安全问题相关护士中,文化程度本科以下者达71.43%,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比例达50%,这与她们专业知识薄弱,不了解夜间患者易突发病情变化,抢救时应急能力差,缺乏预见性,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导致操作不到位有关。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1.重点观察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等。

-观察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征象。

-监测血液检查结果,包括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

-注意尿量的监测,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观察眼结膜、皮肤黏膜的颜色和湿度,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况。

2.保持患者安静:-在心内科疾病急性发作或恶化期间,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控制患者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患者过度激动或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心血管事件。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应经常改变体位,防止分泌物积聚导致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医嘱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良好的氧合状态。

4.严密观察药物的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给药,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监测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内毒素反应等。

-密切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使用过敏原和禁用药物。

5.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给予适当的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饱餐和暴饮暴食。

-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密切关注营养不良和水肿等情况。

6.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表示关心和体谅。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

-鼓励患者参加心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总之,在心内科疾病的护理中,重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

此外,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内科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模式的运用效果分析

心内科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模式的运用效果分析

心内科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模式的运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为心内科护理人员实施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对最终的管理运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1月间心内科的11名护理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名(用药安全管理模式)与参照组6名(常规管理),比较最终的管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管理评分高于参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上报态度更高,呈P<0.05。

结论:用药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用药管理评分与不良事件上报态度,进而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产生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模式;管理评分当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休息质量较差的情况下[1],极易形成心肌缺血等病症,对人体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影响较大。

因当今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促使心脏类疾病成为了当前社会人群中的多发疾病,需予以正确计量的治疗药物。

当为患者开设药物的过程中需加强对药物的使用管理,从而提高最终的治疗效果。

因此需予以相应的管理措施保障用药安全性[2]。

为此,本次研究将心内科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用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期间40名心内科护理人员,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

观察组5名,年龄范畴23-29岁,平均(26.57±3.19)岁,学历水平:大专5名。

参照组6名,年龄范畴23-28岁,平均(25.42±3.32)岁,学历水平:大专6名。

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心内科室中的护理人员于每月最后一周内实施1-2小时的护理知识技能培训,由护士长将护理知识分层后为护理人员进行讲解实施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对心内科常见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常规护理方法、核心制度及应急预案掌握情况实施培训。

观察组:实施用药安全管理模式:(1)创建用药安全管理团队开展团队培训,将队内成员的各自职位工作内容及责任进行明确,对培训课程总体方向及培训质量进行把控。

浅议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浅议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和康复阶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计划,使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病 情及注意事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个性化护理风险管理策略
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个性化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帮 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
研究结构
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 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结论分析五个部分
02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概述
护理风险定义与特点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有害因素,以 及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的不可预测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具有高发性、隐蔽性、不可预 知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流程
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监测等,以及评估病情严重 程度、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等。
03
国内外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现状及比较
国外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现状
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国外在护理风险管理方面更加注重病情观察和 应急处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干预机制。
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代表性,需要进一步扩大 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未来需要更加注 重细节管理和流程优化,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 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针对这些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
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医院心内科科室管理制度

医院心内科科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心内科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科室职责1. 心内科科室负责心脏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康复等工作。

2. 负责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瓣膜病等。

3. 对疑难、危重患者进行会诊、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4. 开展心内科相关新技术、新业务的研究与应用。

5. 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医疗纠纷处理等工作。

三、人员管理1. 心内科科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

2. 科室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包括人员安排、医疗业务、教学科研等。

3. 科室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分管工作。

4. 医师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熟练掌握心内科诊疗技术。

5. 护士应具备相应的护理资格,熟练掌握心内科护理技术。

四、诊疗管理1. 接诊患者时,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并严格执行。

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医院感染。

4. 对危重患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做好病情记录。

5. 定期组织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

五、护理管理1. 护士应熟练掌握心内科护理技术,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2.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3. 负责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负责患者的用药护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5.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提高护理水平。

六、医疗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制度,预防医疗事故发生。

2.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3. 定期进行医疗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对医疗纠纷进行妥善处理,维护患者权益。

七、教学科研1. 开展心内科教学,培养医学生和护理人员。

2. 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心内科诊疗水平。

3. 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提高科室整体水平。

心内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5篇99范文网

心内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5篇99范文网

心内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5篇心内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篇1在外科担任护士长工作这段期间,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挑战了很多不曾遇到过的困难,现制定以后工作计划,如下:一、思想政治作为一名_党员,我能够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在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在领导的带领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认真开展并组织业务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像一名优秀的泌尿外科护士长迈进。

同时,我也积极地响应医院各部门的号召,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二、业务技术努力提升和培训护士的业务技术知识,外科手术病人相对较多,也就需要学到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

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护士更耐心地去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

由于外科的节奏比较快工作比较忙,比较琐碎。

刚到外科时的护士还不适应,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耐心教导,积极摸索不同的培训指导方法,在短时间内让新来的护士比较熟悉了外科的工作。

了解了各班的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自我管理我还很注意护士职业形象,在日常的培训中,指导培训护士的职业形象,要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活动,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论文

心内科护理安全问题论文

心内科护理的安全问题探讨摘要: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是人类需要面对的一大类疾病,其潜在的危险性是我们不可忽视的,现结合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心内科2858例患者从患者因素方面进行安全隐患分析,现将相应安全风险防范对策总结报告。

关键词:心内科;安全问题【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56-011 一般资料本组2858例患者,男1320例,女1538例,年龄25-39岁,其中70岁以上1604例。

高血压1774例,冠心病280例,各种心律失常198例,扩张性心肌病182例,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166例,风湿性心脏病74例,肺心病62例,其他疾病122例。

主要合并疾病有:脑梗死、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律失常、椎动脉供血不足、糖尿病、肺部感染。

安全及不良事件有49例,其中跌倒18例,猝死8例,出血28例,因健康教育无效而导致的各种不良事件44例。

2 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2.1 跌倒。

2.1.1 风险因素:18例跌倒病例中,70岁以上者12例。

6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下床活动时跌倒,4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下床时跌倒,2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下床时跌倒,2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者洗澡时跌倒,2例冠心病患者翻身时跌倒,2例高血压患者自行外出行走时跌倒。

其中12例下床跌倒的患者中,8例是在夜间睡眠下床小便时跌倒。

分析风险相关因素为:①直立性低血压:长期卧床血管舒张能力降低常引起直立性低血压;②心输出量减少致头晕、晕厥甚至心源性休克;③缺氧导致意识障碍;④感觉功能因素:高血压引起耳鸣眼花、视物模糊;⑤药物不良反应: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常引起头痛、头昏、眩晕、低血压,强心药引起头昏视觉障碍及精神症状[1]。

2.1.2 防范措施:①跌倒评估:对心内科每位患者进行跌倒评估,从年龄、跌倒史、活动情况、精神状态、感觉功能、有无眩晕、使用药物方面评估患者有无跌倒风险。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一、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概念护理质量敏感指标(Nursing Quality Sensitive Indicators,NQSIs)是基于临床实践中护理工作的关键性能和结果,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指标。

NQSIs可以反映出护理工作的质量,包括实践的效果、效率和成本,和患者健康相关的结果和顾客满意度。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以帮助护理人员识别和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并改进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1. 导尿相关感染率导尿是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工作之一,但同时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一大原因。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操作标准,以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例如,合理选择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并及时对导管更换。

开展导尿相关感染率的监测,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降低院内感染率。

2. 疼痛控制情况心血管疾病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感,控制疼痛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疼痛控制相关的NQSIs可以反映出护理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是否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通过对疼痛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改进护理方法和技术,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3. 误嚼误吞情况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导致容易误嚼和误吞食物,造成胃肠道不适和消化不良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对于误嚼误吞情况,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给予辅助饮食器具,监测患者的吃饭过程等。

监测误嚼误吞情况的NQSIs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4. 贺尔蒙治疗相关问题心血管疾病治疗经常需要使用贺尔蒙,但是贺尔蒙治疗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例如,贺尔蒙会影响患者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在使用贺尔蒙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心内科护理之药品安全管理论文

心内科护理之药品安全管理论文

浅析心内科护理之药品安全管理摘要:通过浅析心内科护理在药品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用药安全管理措施,以有效提高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护理用药差错,保证病人的治疗安全,有助于提高心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药品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r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31-02心内科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药品的使用质量直接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安危,作为护理工作者规范病区的药品管理并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察上报以保证用药的安全,不能有一丝松懈。

做好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医师更好的指导和监督病患用药,为病患安全用药提供有效的监护和管理途径,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有效提高病人医治效果。

1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护理工作者专业素质方面的缺陷1.1.1缺乏相关的药物基本知识,对药品的更新、患者的病情和给药的途径不了解。

1.1.2缺乏工作的责任心,缺乏对患者用药的警惕性及安全意识。

1.1.3不能正确执行病人用药管理流程和医院给药管理规定。

1.1.4服务意识欠缺,不能很好落实发药操作规程,治疗用药告知制度执行不到位。

1.1.5病患用药后,未能对病患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和用药反应进行跟踪观察。

1.2护理工作者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2.1心内科药房存储药品较多,部分药品存储时间过长,存在严重的失效问题,进而护理人员在配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用药安全隐患。

1.2.2没有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放置药品,不同种类药物随意摆放,非静脉用药与静脉用药没有分别放置,口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同时存放在一个药柜中。

1.2.3未严格按照药物存储条件存放药品。

1.2.4没有做好药品定期检查工作,没有严格落实药品查对制度。

1.3护理工作者在给药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3.1给患者发放药物时,对患者药物的给药前期核对不认真。

1.3.2不注意口服药的给药时间,出现早发、迟发、错发甚至漏发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心内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6-04-27T14:56:23.26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12期作者:李俐[导读]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有效规避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云南昆明)650100 摘要:探讨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

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心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

结果有效规避了心内科护理安全的
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心内科; 患者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安全管理对策
1.1做好入院评估:心内科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将病员安置在监护室还是普通病室,普通病室又分离护士站相对近和远的,要求护理人员将急重症患者安置在监护室,除此之外相对较重的尽量安在靠近护士站的病室,以便于及时观察病情和抢救。

护士根据患者情况留陪伴。

患者入院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护理过程准确无误。

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使用床头卡,危重患者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的标示制度。

做好重点环节的管理:心内科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部分患者疗效相对较差、病员年老体弱,加上用药特殊,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加强以下重点环节的管理。

①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的管理:重点区域包括门窗、厕所、用水房、病室床单元设施等,这些是病员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应设专人管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重点时段包括节假日、中午、夜间、患者起床、就餐等时段,这些时间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或比较繁忙,对病员的关注相对较少,易发生意外,我科通过在特殊时段增加护理人员来协助工作,中午派2~3名护理人员上班,夜间采取双班或吊班,节假日必需排够上班人员加强防范,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②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心内科患者年老多病,机体抵抗力较低,易发生院内感染,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严格做好手卫生工作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1.2加强重点患者的监护与管理:①病情危重的患者:心内科常见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危重患者,护士必需将这些病员安置在监护室,便于及时观察和抢救,强调工作中的预见性,要求准确、全面、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其心理变化、治疗效果,协助生活护理。

抢救物资必需保持完好、成备用状态,以利于抢救急需,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执行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防止压疮的发生。

②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他们常伴有其他疾病,行动不便,易发生摔倒、坠床等意外,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加强入院宣教,做好应有的防护设施,密切巡视病房,必要时留陪伴,防止意外的发生。

1.3心理康复指导:多数心血管疾病均不易治愈,常反复发作或需长期治疗,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精神负担,加上家属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部分病员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甚至想到自杀等不良行为。

我们应积极让患者参与护理过程,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运用语言或案例给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从心理层面上帮助患者准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特点,缓解他们的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3]。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药物治疗中的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药物治疗是减轻或缓解症状的重要措施。

我科常用的一些降血压药、扩血管药、镇静药、洋地黄类制剂等不良反应较大,因而必须详细向患者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严格控制用药速度和量,且用红色标志标记,要求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加强巡视、随时倾听病员主诉、以免发生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跌倒、摔伤、洋地黄中毒、诱发或加重心衰及心律失常等意外。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科室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

建立由护士长、科室安全管理员、护理组长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

制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差错事故上报制度》,《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要求护理人员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护士长每日进行晨间提示,对重点环节、重点护理人员、重点时间、重点病员进行安全提示及检查,防止差错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科室每周召开一次护理质控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两次全科护士工作会,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安全隐患,对护理安全实现前瞻性和全动态管理。

要求严重差错事故必须马上上报护士长,护士长在2小时内将护理事故上报护理部,严重差错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同时科室及时对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修改不合理流程。

加强护士专业培训: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

科室除按护理部要求的相关培训外,还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同时不断培训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护士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使护理人员能较好的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和满足病员的需求,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加强对护生的管理:加强对护生的管理也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方面,对新进的护生到科时必须进行入科培训,详细交代专科的特殊要求,比如一些特殊药物,特殊操作,特殊疾病等,同时必须进行一些法律法规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要求带教老师严格带教,认真执行放手不放眼,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小结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做为医院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尤其重要,我科将安全管理运用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入手,通过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员以及病房设施的管理,构建起了安全的气氛,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丽杭,党勇.患者安全的概念与措施.中国医院管理, 2012, 25(12): 20.
[2]张燕红,陈淑娟,郑宪萍,等.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5(7): 1-3. 收稿日期:2015-1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