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消毒隔离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毒隔离》ppt课件课件

《消毒隔离》ppt课件课件
• 1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
(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
后进行严格终未消毒,不得进入
换药室。
学习交流PPT
13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 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再 进行消毒灭菌
•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 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学习交流PPT
15
消毒隔离方法选择
➢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 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b)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 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c)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 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 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
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T 367中规定的处
理流程。
学习交流PPT
14
消毒隔离方法选择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 菌的方法:
• 1、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 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学习交流PPT
4
那谁讲别,讲管谁你我,啥的衣谁?病,服工一情一衣,作般般服!服,,脱一一了般般再,,来全全食国国堂第第吃三三饭!
消 毒 隔 离 管 理 制 度 吃饭不能穿要衣扣服起?来? 我是说工作服!!
• 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应脱去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PPT课件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PPT课件
医用缝合针、针头、各类医用锐器,如 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人体废弃物如胎盘、器官和医学实验动 物尸体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 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 药物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医疗废物的分类标准
.
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
(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致使浸泡 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 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院长被免去院长职务, 直接责任人主管药师何莹 被开除公职,其他有关人员 由医院进行处理。深圳妇儿 医院感染事件开庭 46人索赔
2681万。
.
4
院内感染事件
10
先清洗,用1000mg/L含氯 消毒液浸泡或用热力消毒
便器
先用清水清洗干净,抹干 后用75%酒精 擦拭消毒
喉镜
先去污,后用75%酒精或 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再用清 水清洁
输液 泵
机器外表及导线每周用清水软布擦拭, 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 拭后再用清水清洁,不可用酒精触及 屏幕。
心电 监护
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职务; 免去医务部、护理部等有
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没有建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务;
调查发现,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 免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护
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 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
29
每天收集1-2次
不能超过容器的 3/4
量少时在科室的 储存时间不得超 过2天,量多时 增加次数。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下一切可卸部件,用消毒液仔细擦抹干净。 v 暖箱后面的空气过滤网每月更换,如有感染病人时随
时更换。
三、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S施pecial lecture notes
B、呼吸机的消毒(强调)
❖ 呼吸机螺纹管、湿化器每周更换一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 更换;
❖ 湿化器添加水可用新制备的冷开水、自制蒸馏水; ❖ 呼吸机表面、按钮、面板,用消毒液擦拭,每天一次; ❖ 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作为污水清除,
肢肌张力下降;
4、频繁呼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停;
5、体重不增;
6、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
和辅助检查中的2项及以上:
1、WBC<6.0×109/L 或>20×109/L ; 2、中性杆状核>5%;
3、中性分叶核< 50%或>70%;
4、CRP >8mg/L;
5、PLT <100×109/L。
即可诊断。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Special lecture notes
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Special lecture notes
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 无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 用药疗程不合理; ❖ 给药途径或给药时间间隔不当;
❖ 使用抗菌药物作预防用药和过度使用高档或广谱抗菌 药物;
❖ 过分依赖抗菌药物而忽视必须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治疗。
1、新生儿自身易感因素
v高危儿如早产儿或先天缺陷的患儿; v各系统各器官发育及功能还不够完善,如消化道功能、 肾脏能力、体温调节等; v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皮肤及屏障系统薄弱;血清免 疫球蛋白水平低下;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v难产儿、胎膜早破的新生儿可能存在宫内感染因素; v住院时间较长。

2024版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ppt课件

2024版医院消毒隔离知识培训ppt课件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如听诊器、血压计等,需采用低水平 消毒方法。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等,需采 用中水平消毒方法。
2024/1/28
8
一次性使用物品处理规范
一次性使用物品必须 一人一用一丢弃,严 禁重复使用。
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 应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 处置。
2024/1/28
温度、湿度
PM2.5、PM10等颗粒物浓度
2024/1/28
18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
评价标准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要求
2024/1/28
19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
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医院内部制定的具体评价标准
2024/1/28
20
04
2024/1/28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 动物尸体等。
26
废弃物收集、运输和暂存要求
分类收集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规定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024/1/28
专用运送工具
医疗废物专用运送工具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防渗漏、防遗撒,易于清洁和消 毒。
2024/1/28
03
传染病消毒隔离原则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传染病患者应
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做好消毒工作,患者接触
过的物品应严格消毒。
6
02
CATALOGUE
常见医疗器械与物品消毒方法
2024/1/28
7
医疗器械分类及消毒要求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防治课件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防治课件

16
防治
新生儿室感染爆发流行的处理
• 立即留取病人标本做相关检验、检 查,积极寻找感染源
• 必要时停止收纳新入院者和减少新 生儿室和新生儿病室的人数
• 严格隔离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患儿 住单间或同种疾病住一间,并固定 工作人员,固定仪器设备
• 切断传播途径,减少进一步交叉感 染的可能性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
7
防治
工作人员要求
• 工作人员是防止交叉感染最重 要的一环
• 所有在新生儿室及病室工作的 人员必须无可传染的感染性疾 病
–每年半健康检查1次 –入室前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换专用鞋 –每天洗手的频率应在35次以上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
8
防治
新生儿病室消毒规范
• 吸痰器每次用毕,倒净负压瓶内脏 水,彻底清洁消毒后再倒入1%久久 消毒液备用
• 超声雾化器每次用后应将剩余的水 倒净,连同雾化管、漏斗彻底洗净 后消毒。如用于同一患儿,最好每8 小时换1次
• 听诊器和其他诊断用具,每次用前 应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
13
防治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
• 病区环境与日常消毒规范 –足月儿室24-26℃,早产儿室2628℃,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分区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将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区 放置 –应有设有专用洗手池(盆)的隔 离室,给感染患儿作诊疗护理操 作时,应穿隔离衣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
9
防治
新生儿衣被消毒要求
培训资料--新生儿消毒隔离与院感
19
防治

新生儿病房感染的预防及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病房感染的预防及控制PPT课件

23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减少侵入性的操作,确保诊疗器 械、器具的消毒灭菌。 • 各项操作应按照规范进行,动作轻柔,减少黏膜损伤,同时加 强消毒,严格执行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25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26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病例,并积极 配合相关医院感染调查与预防控制工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日 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合计
下列情况下不适合或 暂停在新生儿室工作
急性呼吸道感染、结核 病、发热、胃肠炎、开 放性或引流性皮肤病变、 庖疹病毒感染、健康带 菌(痢疾杆菌、伤寒杆 菌、沙门氏菌、等)者。
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
多强调手污染造成的危害, 互相监督 特别应加强清洁人员的手 卫生知识 正确选用和使用洗手方法 和手消毒方法。
环境因素
新生儿科(室)的科学布局与设计、严格的分区、合理的流程、 健全的规章制度、正确的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及做好环境卫生 工作和严格的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新生儿感染的主要措施。 • • • • 住院时间较长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密度大。 流动人员较多等,也增加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机会。 病室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 之一。

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PPT课件

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PPT课件
危害程度
新生儿医院感染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 医院感染还会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
02 消毒灭菌技术与操作规范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高压蒸汽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压蒸汽的穿透力和高温作用,使微 生物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死亡。此方法灭菌 效果可靠,应用广泛。
06 培训教育与宣传普及工作
医护人员培训教育内容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传播途径、危险因素等,以及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基本 技能的培训。
新生儿疾病诊疗与护理知识培训
针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与护理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识别和应对能 力。
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术 交流和研讨会,拓宽视野 和思路。
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 作,探索更加有效的感染 控制方法。
THANKS
02
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应立即停
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对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
03 。05 环境卫生ຫໍສະໝຸດ 理与监测评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01
02
03
04
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确保新生儿病房环境整洁、干 燥、通风良好,定期开窗通风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关注,共同制定 和执行防控措施。
07
总结:构建安全、健康、和谐 新生儿科环境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
成功制定并实施了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与流程。 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了患儿安全。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侵入性操作
01
气管插管、吸痰、留置胃管、动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破坏
了皮肤黏膜屏障,增加了感染机会。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
02
医疗器械如呼吸机、温箱、监护仪等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
叉感染。
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
03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手卫生不规范可
能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环境因素及消毒隔离问题
0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患儿自身因素
免疫系统未成熟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 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感染。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
营养不良或基础疾病
部分新生儿存在营养不良或基础疾病 ,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增加了感 染的风险。
新生儿皮肤薄嫩,黏膜屏障功能不完 善,易受损伤和感染。
诊疗操作相关因素
宣传资料编制和发放
编制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
结合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防控特点,编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 传资料。
在医院内醒目位置张贴海报
将宣传海报张贴在医院走廊、候诊区等醒目位置,方便患者和家属 了解相关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宣传手册
在患者入院时,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宣传手册,提高他们对新生儿科 医院感染防控的认知度。
提高家长参与度和认知度
1 2
开展家长课堂或座谈会
定期组织家长课堂或座谈会,向家长讲解新生儿 科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
鼓励家长参与清洁消毒工作
指导家长正确进行手卫生和新生儿用品的清洁消 毒,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防控工作。
3
建立家长沟通渠道
建立有效的家长沟通渠道,及时解答家长疑问, 增强家长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05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督和指导。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策略推广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根据新生儿科常见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 南。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册等方式,向医护人员和家长普及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的重要性。
实施抗菌药物使用监控
设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控小组,定期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 估和监督。
05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 管理
消毒灭菌
医疗设备和用品应严格进行消毒灭菌 处理,如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化学 消毒剂等方法。同时应监测消毒灭菌 效果,确保达到标准要求。
垃圾处理
新生儿科应设置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 区域,并按照医疗垃圾分类标准进行 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03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手卫生设施配置及使用方法培训
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如洗手池、手消毒剂等,并确保

开展了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工 作,及时发现了感染趋势和潜
在风险。
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医务人 员对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
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和目标
进一步完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 力度。
加强与其他科室和部门的协作和沟通,共同推进医院感 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推广使用先进的感染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监测的准确 性和时效性。
毒方法。
灭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建立
01
灭菌设备需专人负责, 定期进行操作培训,确 保正确使用。
02
设备使用前需检查其性 能状况,如有问题及时 维修或更换。
03
设备使用后需进行清洁 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 命。
04
建立设备使用和维护保 养档案,记录设备使用 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 ppt课件

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 ppt课件

暖箱消毒
(日常消毒) 1、每日用84消毒液抹拭一遍,再用清水抹拭一遍,然后擦干,
一布一用。一浓度500mg/L。特别是操作窗口,有污染随时 擦拭;
2、医务人员每在一个暖箱操作前后均要手消毒;
3、减少暖箱内物品,进入暖箱内物品必须消毒;
4、储水槽每日消毒,24h更换无菌蒸馏水。
(终末消毒)
1、病人出院做好终末消毒;
●设施 ●同病种放置 ●卫生宣教 (提倡母乳喂养)
环境要求:
● 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4次,每次30分钟。 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
● 室内空气以生物净化最为理想,不具备生物净化条件, 可采用紫外线、化学消毒喷雾、乳酸熏蒸、臭氧、空气净 化机等方法以消灭空气中的致病菌。
01 新生儿医院感染 02 新生儿病房的环境与消毒
03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一、新生儿医院感染
目 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或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 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 床间距应大于1米。
环境要求:空气洁净的方法 通风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灯管、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 空气生物洁净技术 熏蒸
地面及床单位卫生处置:
● 地面清洁用84消毒液拖洗,每日2次。 ● 新生儿床、暖箱、辐射台、蓝光箱,治疗车,病室台面、办公 桌、床头柜等每日用84消毒液抹拭一遍,再用清水抹拭一遍,然后 擦干,一布一用 。浓度500mg/L。 ● 连续使用的暖箱、辐射台每周应更换消毒一次。 ● 遇有污渍(糖水、奶液、尿液),应随时擦净。 ● 病人出院后的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 ● 每周一进行病室大消毒。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课件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课件
交叉感染的风险。
隔离是为了防止传染病扩散和传 播,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实现

消毒和隔离相互补充,共同作用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
全。
PART 02
常用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法
机械消毒
通过清洗、通风、过滤 等机械手段去除微生物
的过程。
热力消毒
利用高温或低温杀灭微 生物的过程,包括干热
2023 WORK SUMMARY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消毒隔离基本概念 • 常用消毒方法 • 隔离种类与措施 • 消毒与隔离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 消毒与隔离的注意事项
PART 01
消毒隔离基本概念
消毒的定义与目的
消毒的定义
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除或 杀灭芽孢以外的全部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隔离期间应加强病人的病情监测和护 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解除隔离后应继续对病人进行跟踪观 察,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消毒与隔离的监管与评估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消毒与隔离工作的监管,确保各 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评估应包括对消毒剂选择、使用、储存等方面的评估, 以及对隔离措施实施、解除等方面的评估。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消毒与隔离工作的评估机制,定期 对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消毒与隔离工作的依据,不断提高 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总结词
接触隔离期间,患者的生活用品需进 行消毒处理,医护人员需定期对病房 进行清洁和消毒。
详细描述

《消毒隔离》PPT课件讲义

《消毒隔离》PPT课件讲义

Thank you.
演讲结速,谢谢观赏!
PPT常用编辑图使用方法
1.取消组合
2.填充颜色
3.调整大小
选择您要用到的图标单击右键选择“ 取消组 合”
右键单击您要使用的图标选择“填充 ”,选 择任意 颜色
拖动控制框调整大小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商务
图标元素
1、消毒的基本知识 2、隔离的基本知识 3、手卫生及医疗垃圾分类
隔离的基础知识
隔离
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 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 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 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
重要性:是控制传染病流行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 措施。
消毒的基本知识
4、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 别选择灭菌、高、中、低效消毒剂。使 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 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 的因素等,同时注意配制的有效浓度。
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 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温箱的湿化器等器 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 燥保存。
消毒隔离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1、消毒的基本知识 2、隔离的基本知识 3、手卫生及医疗垃圾分类
感染链
感染源
易感宿主
传播途径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必须切实做到: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
消毒的基本知识
消毒
是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 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 处理。
隔离的基础知识

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PPT

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PPT
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 的损失,也是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组织(WHO)提出控制医院感染 的措施: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 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 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源微生物,使 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㈠、新生儿病房的环境与消毒
布 局:病房整体分为三区:限制区、非限区、半限区,
三区划分严格,并有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物流通 道,洁污分流。
限制区:新生儿居住区 重病区、隔离区、康复区等
新生儿治疗区 治疗室、临治室、配奶间等
半限区: 护士办公室、医生办公室、值班室、仪器室、处
置室等。
非限区: 出入院接待室、探视室、学习会议室等。
1、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 2、皮肤屏障功能差。 3、生活能力低下。 4、开放性创口:脐带。 5、疾病因素 6、介入性操作增多 7、胃肠外营养的支持 8、药物的应用 9、管理和制度问题
学习的主要内容
㈠、母婴同室、新生儿病室环境 ㈡、医疗用物的清洁消毒与废物的处理 ㈢、保护易感人群:新生儿 ㈣、工作人员要求 ㈤、新生儿室感染暴发流行的处理 ㈥、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要求 ㈦、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
塑料制品:未接触病人未污染 的已用空糖盐水袋、输液器等。
黑色垃圾袋装不可回收垃圾:
使用后的消毒棉签、卫生纸、尿裤等 生活废物,如一次性快餐盒等
黄色垃圾袋装感染性垃圾
输血袋、输血器
被体液、血液污染的任何不可再 利用的垃圾,如带血的卫生纸。
换血术后的用物、血液
红色垃圾袋装化学性废物:
干电池、锂电池、墨盒、色带、笔芯以及装有 未用完药物的药瓶、药袋。

新生儿病室消毒隔离制度PPT课件

新生儿病室消毒隔离制度PPT课件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 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终末消毒。
.
5
4、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
生规范和无菌操作。
5、发现特殊的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
所有物品尽量选择一次性的,可重复使用物品、专人专用消毒,
不得交叉使用。
6、接触患儿前后应实施收卫生SOP。诊疗和护理操作应以先
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7、医疗废物管理按医院相关制度执行。
8、新生儿病室应当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
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
9、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
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新生
儿病 室消

毒隔 琼
离制

.
1
各位领导、同仁们 下午好
.
2
1、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要换室内工 作服、工作鞋,进行各类诊疗护理操作时 必须戴口罩、帽子。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 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禁止入内。
2、新生儿病室应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3、新生儿病室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具及物品必须
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
无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证件齐全,在有效期 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感染性、锐器性
医疗废物处置。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每日 更换、清洗,可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路交由消毒供
应中心处理。
.
4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 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时,应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医院感染暴发关键是
早防范 早发现 早控制
19
控制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措施
改变认识和理念,重视院内感染 针对高危因素,落实控制措施 促进手卫生状况,减少院内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产生
20
保护病人 保护我们自己 保障医疗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
21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暖箱湿化液: 以嗜麦芽假单胞菌、类白喉杆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多见
14
暖箱消毒(日常消毒)
必须重视! 1. 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特别是操作窗口,有污染
随时擦拭 2. 医务人员每在一个暖箱操作前后均要手消毒 3. 减少暖箱内物品,进入暖箱内物品必须消毒 4. 暖箱内衣被必须高压灭菌 5. 储水槽每日消毒,24小时更换灭菌注射用水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措施
2012年8月
1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措施
1. 工作人员 2. 新生儿病室 3. 患儿自身 4. 医疗器械
2
工作人员
1.监测工作人员自身健康 2.服装、服饰要求 3.口罩的防护 4.手的消毒
5.控制院内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洗手
3
洗手
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
保持床垫干燥,不要用针尖刺入床垫,保 持床垫罩完整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空气消毒,加强环境表 面清洁,和自然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比空气消毒更重要 含氯消毒剂和消毒物体表面,要有一定的
温度、湿度、浓度、作用时间
9
新生儿自身
入院时确定细菌定植 情况
生活护理 院内转运避免交叉感
染 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
15
暖箱消毒(终末消毒)
1.消毒期限 2.消毒要求 3.暖箱后面的过滤装置不
可忽视
16
呼吸机的消毒(强调)
1. 准备呼吸机备用管 道
2. 呼吸机管道的更换 3. 正确处理管道中的
冷凝水 4. 专业人员做终末消

17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暴发常见控制措施
病人筛检/监测 手卫生/消毒 隔离/聚合 医护人员筛检 改变医护步骤/仪器 改变抗生素 无菌消毒 使用防护性隔离衣 教育和训练
1. 通过医务人员手带入 :护士操作前洗手后 采样细菌含量少于5cfu/cm2,暖箱操作后 细菌培养严重超标,且与物体表面检出细 菌相一致。
2. 暖箱内空气的含菌量与物体表面污染程度 有关
3. 暖箱储水槽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13
暖箱常见菌
物体表面: 除枯草杆菌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克
雷伯菌、草绿色链球菌多见。
开放置 合理使用抗生素 提高机体免疫力
10
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
1. 体温计、听诊器 2. 复苏装置等急救用品 3. 吸痰用物 4. 暖箱、蓝光箱消毒(强调) 5.毒(强调)
1.暖箱污染原因 2.暖箱常见菌 3.暖箱的消毒 ① 日常消毒 ② 终末消毒
12
暖箱污染原因
儿病室、NICU、隔离室、配奶室、沐浴室、 治疗室等,严格管理 2.病房入口处应设立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 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 3.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不少 于90cm,N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 新生儿床位的2倍
8
新生儿科病室
婴儿用眼药水,油膏,沐浴液,浴巾,治 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
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4
洗手指征
1.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 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 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 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 料等之后
3.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 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5
医务人员洗手时间
实际:平均洗手时间为8.5—9.5S 要求:最短洗手时间应为15S(30S) 洗手时间不够,达不到除菌要求!
6
新生儿科病室
➢通风与空气消毒机的使用 ➢地面消毒 ➢房间内车辆、家具等消毒 ➢新生儿用物消毒 ➢减少探视 ➢定期扫除与监测
7
新生儿科消毒隔离措施
卫生部规定内容 1.新生儿病房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新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