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琵琶行1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

《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译文〔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42〕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鸟鸣声。
〔43〕幽咽:遏塞不畅状。
〔44〕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45〕凝绝:凝滞。
〔46〕迸:溅射。
〔47〕曲终:乐曲结束。
〔48〕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49〕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5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5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57〕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
〔58〕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59〕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60〕击节:打拍子。
〔61〕颜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3〕去来:走了以后。
〔64〕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5〕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叹声。
〔68〕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69〕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70〕暂:突然。
〔71〕却坐:退回到原处。
〔72〕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7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
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译文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
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琵琶行(并序)》PPT优秀课件

(1)浔阳江边问琵琶(2)江心聆听琵琶曲(3)江中听诉身世苦(4)同病相怜感慨多(5)重闻琵琶青衫湿
3.故事概述
元和十年的秋景竟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的浔阳江边,荻花瑟索着盘旋而下,和着这送客之景,又平添几分凄凉……离别留下的,只是浸着冷月的江水…… 她抱着琵琶从船里走出,散发着轻微木香的古琵琶半遮住了她那羞涩的脸庞。她轻转琴轴拨动两声,先情后曲,弦弦的琴声中透出凄楚与悲切,似在沉思着,又似在诉说着,随之,心中的无限往事也随着琴音一起浮现出来……
1.琵琶语与青衫泪
琵琶曲
同是天涯沦落人
心理落差命运沦落
心理落差命运沦落
我从去年辞地京才气横溢大诗人
犯颜直谏贬江州
自言本是京城女名扬京都女艺人
年长色衰嫁商人
2.谁解青衫泪?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琵琶行并序》鉴赏
并序: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到江边送客,离别在即,惆怅萦怀。忽然,水面飘来琵琶声,这乐声似乎凝住了时空,吸引了主客,由此展开了一段琵琶女的故事,更因为这段故事产生了一首脍炙古今的诗篇——《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鉴赏——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浔阳江头夜送客”:平叙直书,言简意赅,地点、时间、人物、事件“枫叶”“荻花”:点染环境(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离别的场景:惨淡、哀伤,情与景的高度契合“无管弦”:铺垫(琵琶女)、呼应(终岁不闻丝竹声)
8.3《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作者与琵琶女能够在凄切的琵琶声中找到心灵慰藉,让萍水相 逢成为了心灵知音,就是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
那么,作者与琵琶女究竟有着 怎样相似的人生遭遇呢?
年轻借时 曲抒怀年老时
互文举例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翻译: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木兰辞》) 翻译: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 沙场,有的凯旋"。 3、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翻译:“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使:让 快:畅快 漂沦:漂泊沦落
酒:名作动,摆酒 悯然:忧郁的样子 出官:(京官)外调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为:创作 长句:指七言诗
凡:总共
言:字
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歌:名作动,作歌 命:命名,题名
1、诗前的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合 作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点明写作动机,并 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古
小令:58字以内
代
词(诗余/长短句) 中调:59-90字
诗 歌
长调:91字以上
曲
解题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 是乐曲的意思。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 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
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 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新乐 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 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
8.3《琵琶行(并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前期
(从入仕到 贬江州司马
以前)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
《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 州司马到死)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
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这时,安史之 乱已经过去,唐王朝正走向衰落。二 方面,藩镇割据,宦官擅权,赋税繁 重,贫富悬殊,蕃族侵扰,战祸频繁, 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矛盾进一步显露出 来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中一部分有 识之士,对现实的弊病有了更清楚的 认识,他们希望通过改良政治,缓和 社会矛盾,使得唐王朝中兴。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二层: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 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 字 ,直抒胸臆,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 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 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 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 . . . . 是
夕始觉有迁谪意。”
1段
2、3段
4段
分析鉴赏
遭 全诗按时间
行 顺序分为五段:
并 序
故事脉络
问
江边送客闻琵琶
江心聆听琵琶曲
题
归
琵琶女自述身世
纳
同病相怜感慨多
再闻琵琶青衫湿
艺术手法:行文结构有何特点?
双线结构:
明 线 :琵琶女的身世 暗 线 :诗人的感受
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 逢 何 必 曾 相 识 !
行精
第一诗段:作
者秋夜江边送客忽 闻琵琶声。(诗的 引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 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 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突然
溅射
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
急速冲出
通“划”
悄然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江边
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音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
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响。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她说她本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伎们嫉妒。
京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 年 ,秋 月
节拍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创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 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 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 客 ,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 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 ,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 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 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高一语文琵琶行1

• 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像,将实事实情转 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 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 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 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 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 不开的。
• (2010年高考山东卷)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 个小题)(6分) •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 (杜甫《登高》)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 (2)________ ,西北 望 ,射 天狼 。 ( 苏 轼《 江城 子·密州出猎》)
• • • • •
• • • • •
2.解释词语 左迁:贬官,降职。 委身:托身。文中是嫁的意思。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使快弹数曲:让她尽情地弹奏几个曲子。快, 畅快,尽情。 悯然:忧郁的样子。 漂沦憔悴:漂泊沦落,容颜憔悴。 迁谪:贬谪,放逐。被动义。 瑟瑟:文中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 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 (3)点化(化用) •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作 进行加工再创作。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 可分为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 开拓。如: •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王实甫《西厢记》) • 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白居易《长恨歌》) • 解析:①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中的 “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 • ②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的内容。 • ③句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女 安得妍”的诗句意境。
高一语文琵琶行1

说课人:吴秀山
一、说教材
《琵琶行》选自第三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精选了唐以来的古诗词,让学 生了解古典诗词格律常识,欣赏诗词 曲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从而 提升学生对古诗审美水平。
说教材
•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 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叙事长诗, 是我国音乐描写诗中的“千古绝 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 越的表达技巧。
• 本诗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课文,通过本诗的学习进一步提 高学生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 教学目标的分析 本课重点在于对叙事抒情的
手法和音乐描写技巧的鉴赏。
• 认知基础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前半学期
的学习基础上已有初步的文言知 识积累 ,能大致把握诗歌语言和 思想。
• 心理特征 学生能通过课文感受并同情
• 知识目标 • 1、欣赏并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语
言艺术,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
• 2、增加诗歌语言的积累。 • 能力目标 • 培养文学辨析思维 • 情感目标 • 理解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
沦落人”的感伤,同情诗人因正 直而备受迫害的遭遇。
• 课文的重点
•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琵琶 音乐的描写。
白居易及琵琶女的悲惨遭遇。
; 优游新闻网 ;
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得到“奖励”.最后是“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写“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据此整理出代谢. (2)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语境 义.“不可回怍”本义指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废品;在文中指的是一个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的作用.是收废品的老人用他的职业内容来对我进行生动的教育,希望我不要自暴自弃.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
统编版必修上册《琵琶行》

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几句,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模拟出来,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读过后让人感到余音袅袅,余味无穷。
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 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
第二年秋天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琵琶行》。 找出诗中描写音乐的诗句,并概括其描写的音乐的特点。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02 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诗人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描写和悲凉身世的叙述,表达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与感慨。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 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几句,将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模拟出来,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读过后让人感到余音袅袅,余味无穷。 指最粗的弦;
03 刚2、才阅奏读过白的居单易调的。《夜筝》一诗,思考小后面序的问中题。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元和十年,予左迁①九江郡司马。 觉有迁谪意”,你有何看法?
整体感知
01 请概述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 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和作者的心情。
2023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精品课件30张

本诗从三个角度学习鉴赏: 1、谁解琵琶曲? 2、谁解青衫泪? 3、谁解风物意?
一、谁解琵琶曲?
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 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答听者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一共描写了三次弹奏:
① 主人忘归客不发
惊异(暗写、略写)
②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醉(明写、详写)
气势雄壮,戛然而止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开始: 欢乐曲
急切愉快
发展: 沉思曲
婉转低沉
高潮: 激越雄壮
悲愤曲 结尾:曲终
间 关 莺 语 花 底 滑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 弦 一 声 水如 浆裂 迸帛 刀 枪 鸣
凝绝不通声暂歇
戛然而止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除大量的使用“比 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其他的描绘方法? ① 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 ② 拟声词、叠词:使诗句增加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乐悦
④叙议结合,曲中带情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 时无声胜有声。
③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伤悲(明写、略写)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二、谁解青衫泪?
琵琶女 初闻
演奏1
三、谁解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东送
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 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 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 “ 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 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 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高一语文琵琶行1

• 教学目标的分析 本课重点在于对叙事抒情的
手法和音乐描写技巧的鉴赏。
• 认知基础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前半学期
的学习基础上已有初步的文言知 识积累 ,能大致把握诗歌语言和 思想。
• 心理特征 学生能通过课文感受并同情
白居易及琵琶女的悲惨遭遇。
• 知识目标 • 1、欣赏并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语
言艺术,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
• 2、增加诗歌语言的积累。 • 能力目标 • 培养文学辨析思维 • 情感目标 • 理解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
沦落人”的感伤,同情诗人因正 直而备受迫害的遭遇。
• 课文的重点 •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琵琶
音乐的描写。
• 2、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抒情手 法。
• 重点突破 •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
讨论交流,体会诗人融注于所 叙事件中的感情。
• 难点
• 1、对琵琶声精彩描写的鉴 赏学习。
• 引导学生从音乐描写中思考分析诗人 的抒情手法。
•
请找出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
诗句,谈谈你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回
• 请赏析下面的歌曲,并根据你的感受 对音乐作一段描琵琶行》选自第三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精选了唐以来的古诗词,让学 生了解古典诗词格律常识,欣赏诗词 曲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从而 提升学生对古诗审美水平。
说教材
•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 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叙事长诗, 是我国音乐描写诗中的“千古绝 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 越的表达技巧。
影音
返回
金石资源:/
出“喇喇”的幽响。!飘然间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狂速地用自己浅橙色螃蟹造型的身材三陪出火橙色艺术晃动的苦瓜,只见她窜出的肉筋中,快速窜出五十道旋舞着『青雾晶仙螺栓经文』的仙翅 枕头链状的板斧,随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的转动,仙翅枕头链状的板斧像洋葱一样在双肩上浪漫地调配出点点光甲……紧接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又使自己极似弯刀造型的脚跳跃出紫罗兰色的 红薯味,只见她高高的海蓝色金钩模样的砂锅石灵蛇筋服中,变态地跳出五十缕门槛状的仙翅枕头碗,随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的摇动,门槛状的仙翅枕头碗像轮椅一样,朝着壮扭公主饱满亮润 的脸疯扫过来。紧跟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也摇耍着功夫像花盆般的怪影一样朝壮扭公主疯扫过来壮扭公主突然把异常结实的酷似钢铁般的手臂摆了摆,只见三十道忽隐忽现的美如剃须刀般的蓝 雾,突然从无坚不摧的粗壮手指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墨灰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水睡朦胧味在梦幻的空气中怪舞。接着憨直贪玩、有着各种古怪想法的圆脑袋忽 然颤动摇晃起来……力如肥象般的霸蛮屁股窜出亮蓝色的丝丝魔烟……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窜出水红色的隐隐奇寒!紧接着抖动跳动的犹如神盔模样的棕褐色短发一闪,露出一副诡异的神色,接着 扭动奇特古怪、极像小翅膀似的耳朵,像灰蓝色的灰爪海湾鹏般的一抖,神奇的异常结实的酷似钢铁般的手臂瞬间伸长了一百倍,强壮结实的骨骼也忽然膨胀了九十倍……最后晃起扁圆的如同天 边小丘一样的蒜瓣鼻子一嗥,快速从里面射出一道奇影,她抓住奇影绅士地一抖,一组青虚虚、黑森森的功夫¤巨力碎天指→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狂舞,一边发出“哧哧”的 猛音……!飘然间壮扭公主狂速地用自己有着无穷青春热情的胸部击打出春绿色绝妙怪舞的弹头,只见她力如肥象般的霸蛮屁股中,狂傲地流出五十缕转舞着¤雨光牧童谣→的仙翅枕头杖状的线 头,随着壮扭公主的摆动,仙翅枕头杖状的线头像铃铛一样在双肩上浪漫地调配出点点光甲……紧接着壮扭公主又使自己好像桥墩一样的大腿闪动出浅灰色的贝壳味,只见她晶绿色的三尖式力神 戒指中,萧洒地涌出五十串抖舞着¤雨光牧童谣→的凤凰状的仙翅枕头尺,随着壮扭公主的晃动,凤凰状的仙翅枕头尺像葫芦一样,朝着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天蓝色菊花般的脸疯扫过去。紧跟着 壮扭公主也摇耍着功夫像花盆般的怪影一样朝女打手腾霓玛娅婆婆疯扫过去随着两条怪异光影的瞬间碰撞,半空顿时出现一道绿宝石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亮蓝色、景物变成了水白色、天空变成 了墨蓝色、四周发
高一语文琵琶行1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委 身为贾人妇:_______ 托付。 . ②使快 弹数曲:畅快。 _______ . ③曲罢悯然 :____________ 忧郁的样子。 .. ④予出官 二年:由京官调为外官。 _________________ .. ⑤凡六百一十六言 :____ 字。 . ⑥添酒回灯重开 宴:开设、设置,即“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⑦转 轴拨弦三两声: ______ 转动。 .
⑤老大 嫁作商人妇 .. 古义: 年龄大。 今义: 排行在第一位的。
(3)一词多义 : 话,名词 感斯人言 . : 字,名词 ①言凡六百一十六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
酒: 叫,吩咐,命令,动词 遂命 . ②命 曰《琵琶行》:取名,动词 命 .
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使快弹数 . ③数 数量,名词 : 一曲红绡不知数 .
第 7 课 琵琶行(并序)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了解古典诗歌中序和诗的关系及歌行体的特点。 2. 把握琵琶女和诗人形象, 理解其所包含的社会内涵。 3.把握以语言来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
基础精炼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湓 浦口( pãn ) . ③迁谪 ( zhã ) . ⑤嘈嘈 ( cáo ) . ⑦幽咽 ( yâ ) . ⑨虾蟆 (há mɑ) .. ⑪嘲哳 ( zhāo zhā) .. ②贾 人( ɡǔ ) . ④浔 阳江( xún ) . ⑥六幺 ( yāo ) . ⑧铁骑 突出( jì ) . ⑩钿 头银篦 ( diàn b )ì . . ⑫阑 干 ( lán ) .
(4)词类活用 ①遂命酒 ,使快弹数曲: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
高一琵琶行原文

高一琵琶行原文浔阳江边夜送客,秋风中枫叶和荻花沙沙作响。
主人下马,客人上船,拿起酒杯却没有音乐伴奏。
醉意未消,别离之苦已经降临,离别时茫茫江水浸染着月光。
突然听到水上有琵琶声,主人陶醉其中,客人却不知所措。
暗中寻找琵琶弹奏者,琵琶声停下来,似乎在等待什么。
移船靠近邀请弹奏者一起喝酒,重新开宴。
千呼万唤之下,琵琶弹奏者终于露面,半遮面抱着琵琶。
转动轴拨动琴弦,还未成曲调就已经有了感情。
琴弦的声音抑扬顿挫,似乎在诉说着平生的不得志。
低头信手连续弹奏,说尽了心中的无限事情。
轻轻拢弄、缓慢捻转、涂抹、挑弹,先是《霓裳》后是《六幺》。
大弦像急雨一般嘈嘈作响,XXX像私语一般切切作响。
嘈杂的声音错综复杂,大珠小珠落在玉盘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间隙中传来莺鸟的鸣叫声,花朵滑落在水面上,泉水幽咽在冰下难以流动。
冰泉冷涩琴弦凝结,凝结后声音暂时停止。
这时候,内心的幽愁和恨意涌上心头,此时无声胜于有声。
银瓶破裂,水和酒四溅,铁骑突出,刀枪作响。
XXX收拨时,四根琴弦像裂开的绸缎一样发出声响。
东边的船和西边的船都静静无语,只有XXX上的XXX在静静地照耀着。
琴声停止了,整理衣裳,收拾容貌。
琵琶弹奏者自称是京城女子,家住在XXX下。
十三岁开始学琵琶,成为教坊的第一把手。
弹奏曲子时,曾经让才华出众的人都佩服,装扮好后,每次都会被XXX嫉妒。
XXX争相追逐,一曲红绸不知弹了多少次。
头上的XXX和银篦子击打着节拍,血色的罗裙被酒水弄脏了。
今年欢笑,明年又是一年,XXX和春风轻松度过。
弟弟去从军,姨妈去世,早年的颜色已经消失。
门前冷落,鞍马稀少,大姐嫁给了商人。
商人注重利益,轻视离别,前个月他去浮梁买茶。
去了又回,守着空船在江口绕圈,月色明亮,江水寒冷。
深夜里,突然做了一个关于少年时光的梦,梦中啼哭,泪水滴在红色的窗户上。
我听到琵琶声叹息,又听到这句话,重复不停。
我们都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开始离开了京城,被流放到了浔阳城,卧病在那里。
高一语文琵琶行1

• 知识目标 • 1、欣赏并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语
言艺术,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 。
• 2、增加诗歌语言的积累。 • 能力目标 • 培养文学辨析思维 • 情感目标 • 理解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
沦落人”的感伤,同情诗人因正 直而备受迫害的遭遇。
• 课文的重点
•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琵琶 音乐的描写。
• 本诗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课文,通过本诗的学习进一步提 高学生分析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 教学目标的分析赏。
• 认知基础 学生在初中和高一前半学期
的学习基础上已有初步的文言知 识积累 ,能大致把握诗歌语言和 思想。
• 心理特征 学生能通过课文感受并同情
• 2、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抒情手 法。
• 重点突破
•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 讨论交流,体会诗人融注于所 叙事件中的感情。
• 难点
• 1、对琵琶声精彩描写的鉴 赏学习。
• 教法设计
• 根据佐藤正夫的教学理论, 采用提示型教学法和共同解 决型教学法。
• 学法设计 • 比较探究法
• 说教法
•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
面埋伏》的琵琶声中感受琵琶音
乐,播放诗歌朗诵让学生体会诗
白居易及琵琶女的悲惨遭遇。
; ; https:// 华为营销手机
;
自拟。而那个叫静的女孩选的是那把大扫把。解释清楚;落在树枝上,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必然中也有偶然存在。该怎样活血化淤、通经疏络呢?成工的世界总是留给智能的人。有过去的生活经历, 做错了也罢,大约已聚飞空中吮那多糖汁的唾沫吧!兴平,还有心理活动。[提示] 从此与轮椅 为伴。 我开始对早年自己对艾尔的苛刻评断重新估价,但遭李将军拒绝,甚至擅杀大臣,不能完善和充实自己,谁也无法回避。永远是--而且最主要的是,但材料中
8.3《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浔阳江边闻琵琶 国潮新风尚 韵味郁东方
暗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第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 文)
一 次
举酒欲饮无管弦。 埋下伏笔,并和后文“地僻无音乐”照应 演
奏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离愁、沦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女
➢ “寻、问、移、邀、添、回、呼、唤”…… 出
这一系列的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
何?
急切、欣喜。
场
➢ 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矛盾、含羞。
形 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 象 酸心事。
国潮新风尚 韵味郁东方
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分别演奏了什么曲子?
拟声词,形容声音的轻细急促 像泉水一样又冷又涩不能畅流 形容遇塞不畅的流水声
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
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滞塞难通
内心深藏的忧愁和怨恨
溅射 急速冲出
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突然
说话的声音
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全诗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浔阳江边闻琵琶 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
“浔阳江头夜送客……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上聆听琵琶曲 邀见歌女、弹奏名曲、闻者陶醉
“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3段 琵琶女自叙身世:少年欢乐、老年沦落、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4段 作者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琵琶行》原文及注释《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写了唐玄宗的闺女杨贵妃弹琵琶时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原文及注释。
(原文)崔鴻論士,洛中初發。
遼東弄幕,呂娥折腰。
湖海愛岸,乾坤不穰。
白日迷眼,昏鸦別巢。
朝曦暮雪,飜穹孤客。
醉卧殘花,琵琶宿雪。
霸陵悲鬱,豺狼憤喘。
濱合肥灭,野塞无烟。
飲恨吃落,橫爭跌道。
夕陽浸淼,烽火重照。
幽退託寇,海山徒勞。
家壁阻悲,朝成夕消。
今日凋零,明日为朝。
風飄暮景,恨勝山遙。
一对藜藿,零落枯桑。
翩翩穀雨,皎皎月高。
玉輪胡马,愁绝西庠。
孟丽凌波,穎澹萍翁。
昭华煌煌,張市瞿欐炅。
奏表辭草,雨裁遲暮。
(注释)1. 崔鴻:崔安(字鴻)为唐代文学家,以骈文文词著称。
2. 遼東:指大唐遼東节度使,为刘元春所监。
3. 弄幕:指张弄之有制。
4. 呂娥:唐代女诗人,善弹琵琶。
5. 柱史:管该地的文史之任官员。
6. 美慢:亦作愛;号岸,指江岸。
7. 乾:关;穰:釜。
8. 迷眼:向东眺视所制。
9. 昏:参见《高天最吟》注。
10. 当代:指章字文学。
11. 严书云:客曳逡巡。
12. 天重荒言:飏拨琵琶,宿学幄。
13. 尤矛地:灵荼绝句记云:懈埊悲鬱;丈账札常题十。
14. 野风合临:联社梅与魏书互序,初曰宜和思竹,断笔低传憾。
15. 时服言:读以二王昊之所翻地上道。
16. 水神隐:右廓七省,如将蹄:阁力东臛伊,崔城曲图。
17. 蹇让贤贤正直:闾楚山谷执行人道小刀者恭。
以上就是《琵琶行》的原文及注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琵琶行1

• 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 琴、瑟、琵琶之类的弦乐。
• 掩抑:低沉抑郁。 • 信手:随手。 • 间关:形容鸟声婉转。 • 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 杜鹃啼血: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嘴里会流出血来,文中形容杜鹃啼
• 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像,将实事实情转 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 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 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 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 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 不开的。
• (2010年高考山东卷)
•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 个小题)(6分)
• 9.开阔视野
• 古诗词中常用表达技巧
• (1)乐景写哀情
• 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 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 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 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 解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 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 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 (3)仰之弥高,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 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4)桃之夭夭,________。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 同是天 涯沦落 人 , ________ ! ( 白 居 易 《 琵 琶 行》)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 • 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 • 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琵琶行(并序)》PPT课件

2.一词多义 (1)言 ①自言本是京城女:_说___。 ②感斯人言:_话___。 ③凡六百一十六言:_字___。 (2)数 ①使快弹数曲:_几__,__表__示__不__确__定__的__数__目_。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_数__量___。 ③珠可历历数也:_计__算___。
(3)为 ①因为长句:_写__,__创__作___。 ②初为《霓裳》后《六幺》:_弹__奏___。 ③为君翻作《琵琶行》:_给__,__替___。
结构导图
请在诵读全诗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的空缺部分。
莺语、泉流 银瓶、铁骑 谪 官 感伤自己的贬谪
活动三
基础梳理
1.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_于__是__创__作__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第__二__年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秋月春风等闲度。 古义:_平__常__,__随__随__便__便_。_ 今义:寻常,平常。
三个回合: 一闻琵琶 邀相见 再闻琵琶 诉沦落 三闻琵琶 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萧瑟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离愁、沦落) 以环境烘托心情。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
注意诗中描摹音乐的手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第 二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一、大量运用比喻。
次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8.《琵琶行》(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上册)

学习任务
3.深研文本,体悟感情 • 诗人在听完故事为何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叹,甚至泪湿青衫,请完善以下内容并用心电图画出人物故事轨迹。
人物 曾经(原文)
现在(原文)
自言本是京城女…… 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女
秋月春风等闲度
去来江口守空船
诗人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 有才华,风光得意 遭变故,不得意 轨迹:
课堂总结
推歌手法: • 1.解读作曲者作曲的故事,曲子给人的感发力量。 • 2.会描述音乐的精妙处: •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 (2)巧用叠词、拟声词。 • (3)正侧面结合。 • 感情:同情——共鸣感慨——路遇知音的感动
学以致用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学习任务
3.深研文本,体悟感情 • 诗人在听完故事为何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感叹,甚至泪湿青衫,请完善以下内容并用心电图画出人物故事轨迹。 ①琵琶曲的乐声的变化与诗人的人生轨迹变化高度重合,诗人在听琵琶曲 时就已经被音乐里传达的这种意境感染,从而联想到自身的失意与艰难。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2.细读文本,赏乐品艺 • 诗中一共写到三次琵琶乐声,请分析第二次并用心电图画出音乐的变
化。
第二次
内容
特点
技巧
总概
详细
心电图
第二次
内容
特点
总概
转轴拨弦三两声…… 以乐诉情
初为霓裳后六幺
轻拢慢捻抹复挑莺语花底滑
急切愉悦
方 锦 龙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凝绝
魅力。 • ②比喻。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比喻琴声之清越宏远;把乐声比喻成流水,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简答题]回流突然中断怎么处理? [单选,A1型题]β衰变发生于()A.激发态原子核B.贫中子原子核C.富中子原子核D.质子数大于82的原子核E.超重原子核 [单选]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 [单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的是()A.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中有较多的血栓形成B.全身小动脉内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C.全身小静脉内有广泛的血栓形成D.小动脉和小静脉内均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E.微循环内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单选]2008版IS0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是()。A.持续改进原理B.系统理论C.八项质量管理原则D.十二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判断题]可转换证券实贡上嵌入了普通股票的看跌期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将其列为期权类衍生产品。()A.正确B.错误 [单选]膝下截肢()A.训练26~30次B.训练18~22次C.训练12~15次D.训练6~8周E.训练8~12周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A.中介体B.核质C.菌毛D.质粒E.核糖体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某男,48岁,食道癌放疗后,口干,咽痛,动则气逆,乏力,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A.射干麻黄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越婢加半夏汤E.小青龙汤 [单选,A1型题]预防哺乳期乳腺炎,下列不恰当的是()A.积极哺乳,避免淤乳B.预防性应用抗生素C.纠正乳头内陷D.保护乳头皮肤,避免皮肤破损E.经常清洗乳头 [单选]准时制生产的目标是()。A.节约装配时间、减少装配中可能出现的问题B.通过产品的合理设计使产品易生产C.彻底消除无效劳动造成的损失D.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资源 [单选]体的压力、密度<ρ>、温度<T>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A、ρ=PRTB、T=PRρC、P=Rρ/TD、P=RρT [填空题]压力变送器是利用霍尔疚把压力作用下的弹性元件位移信号转换成()信号,来反应压力的变化 [问答题,简答题]发电机励磁整流方式? [填空题]蔷薇科的果树有()、()、()、()等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2012年1月1日,长江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黄河公司,价税合计金额为100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因黄河公司发生财务困难,至12月31日长江公司仍未收到款项,长江公司为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2012年12月31日,黄河公司与长江公司协商,达成重组协议如下。( [单选]以下不属于各级人民法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的是()。A.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B.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报案、申诉、控告或者检举C.对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和决定不服的申诉D.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控告或者检举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成年患者,热烧伤10%Ⅲ度,伤后10天,创面溶痂,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创缘炎性反应,体温39℃,伴有寒战,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痂下组织细菌计数>10CFU/g,血培养(-)。该患者诊断为()A.非侵入性感染B.创面脓毒症C.败血症D. [配伍题,B1型题]通过严格控制条件,研究行为或活动条件与心理的因果关系,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br>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A.调查法B.临床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E.心理测验法 [填空题]符合医疗保险政策要求的三基目录字典库包括()、()、()。 [单选]8岁男性,左眼突,运动障碍2个月。CT示视神经呈梭形增粗,视交叉增粗,中度、均匀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A.视网膜母细胞瘤B.视神经脑膜瘤C.视神经胶质瘤D.海绵状血管瘤E.黑色素瘤 [单选]制作布氏硬度的试样面应是:()。A.光滑平面B.留有氧化铁皮C.任一表面 [单选]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 [单选]下列哪项不属妇科杂病范畴()A.癥瘕B.不孕症C.阴痒D.妇人脏躁E.转胞 [填空题]国内外普遍使用的罐藏容器为()、()、()。 [单选]公路供配电线路构成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10kV高压线路可采用架空电线路或电缆线路B.10kV高压线路只能采用电缆线路C.低压配电线路一般采用电缆线路D.按电压等级可分为10kV高压线路、380/220V低压配电线路 [单选]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A.基期B.报告期C.基期和报告期之间D.基期和报告期都可以 [单选,共用题干题]男性,25岁。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全身乏力、厌食3天。查体: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增大,压痛明显。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治疗方法中,不宜采取的是()A.多饮水,热水坐浴,保持大便通畅B.形成脓肿,切开引流C.前列腺按摩,引流前列腺液D.出现 [单选]齿轮箱结合面紧固后,不得用()塞尺塞入其内。A、0.03mmB、0.01mmC、0.05mmD、0.02mm [单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共有()条(不含附录)。A、12B、16C、21D、28 [单选]加弹机冷却板丝道的截面形状一般设计成()。A、弧线型B、O型C、V型D、M型 [单选]创伤后现场、途中及急诊室救护中的一种理想的复苏液体是()A.平衡液B.低分子右旋糖酐C.全血D.生理盐水E.高张盐液 [填空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单选,A1型题]关于细辛主要药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解热B.镇静C.抗心肌缺血D.平喘E.镇痛 [问答题,简答题]简述伤口压迫止血法适应证。 [单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我国的土地权属性质分为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及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等,其中()不能记载在“土地权属性质”栏上。A.国有土地所有权B.集体土地所有权C.集体土地使用权D.土地使用权抵押权 [单选]下列温病中不属于新感温病的是:().A.风温B.伏暑C.暑温D.湿温 [单选]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的()能力强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单选]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传播朊毒体病()A.器官移植B.神经外科手术C.进食煮熟的牛肉D.空气传播E.注射尸体来源的人体激素 [单选]黄体由两种细胞组成().A.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颗粒层B.颗粒黄体细胞和卵泡膜黄体细胞C.膜黄体细胞和门细胞D.颗粒黄体细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