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汇总:关注“三农”问题 破解发展难题
三农问题高考知识点总结
三农问题高考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高考中,三农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就对三农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
首先,要了解三农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指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我们祖国的脊梁,农民是我们社会的主体。
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通过推广高效种植技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
然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营为主,缺乏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
二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相对于城市的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水平仍然较低,缺乏创新能力。
三是农产品市场化进程不完善。
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渠道有限,导致产品流通不畅,增加了农民的风险。
农村经济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
由于缺乏市场导向,农村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农耕为主,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性尚未得到有效发展。
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相对于城市,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
再次是农村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吸引力不大,很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就业,导致农村人才流失。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好农民问题对于实现三农问题的整体解决至关重要。
首先是农民收入问题。
在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农民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
其次是社会保障问题。
相对于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的医疗、养老等问题备受关注。
再次是土地问题。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重要财富,但由于土地流转和征地拆迁等问题,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犯。
时政热点分析 “三农”问题
时政热点分析“三农”问题背景材料1、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1)结构调整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
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①从农业生产布局看,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
②从农产品结构看,农产品质量不高,优质化专业化水平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③从农村产业结构看,林、牧、副、渔比重小,非农产品不发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殖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
(2)农民收入问题。
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
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乡镇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能力,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不仅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从长远看,入世有利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外贸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从近期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受冲击最大;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2、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高三政治-高考三农问题专题复习 最新
“三农”问题专题训练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农产品产量第一大国。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但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20%—4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人们期盼的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的局面没有出现,却频繁传来出口农产品遭遇退货的消息。
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在科技、管理、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设置了新的“门槛”,这些“门槛”正在削弱或部分抵消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
材料三: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温家宝总理多次重申这一原则,并要求坚决制止一些地方乱批滥占耕地行为,采取各种措施,重点放在保护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种粮食积极性上。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上述结论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什么警示?(3)为长期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国家制订了《农村土地承包法》。
试述这一举措的经济政治意义。
答案:(1)材料一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产品出口所占份额偏少;材料二说明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偏低,生产成本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
(2)①坚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道路;②实施科教兴国,提高农产品质量;③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产品优势,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⑤进一步学习,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利用规则维护自身利益,主动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把握世界市场动向,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3)①这一举措有利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的社会稳定。
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注:其他收入为副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和个体、私营经济收入。
材料二:某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情况统计表(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 温家宝总理指出,从2018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精选练习: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附详解)
高考时政热点精选练习: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仿真训练】1.习近平指出,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
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①体现了提高经济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②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差别化、针对性扶贫④国家应当制定实行按需分配的分配政策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下图漫画表明了一些领导干部①深入群众,体察民情②关注民生,尊重民意③官僚主义,媚上取巧④形式主义,罔顾实际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我们要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
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①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的②目的在于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③说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重点是反对平均主义④是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为如期全面打点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①优先维护了贫困人口的政治经济权利②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③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④发挥了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在脱贫攻坚战中,要坚决防止搞形式主义,杜绝“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这就要求政府A.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方法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D.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6.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等问题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考核监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习题集锦三农
2019年时政热点好题集萃(8)三农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木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牢牢抓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必须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三条底线。
下列做法中符合该要求的有( )①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②落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所冇权③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发展现代农业④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确立农民的上人翁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乡村观光农业、乡村居住养老等新兴消费形式快速发展,工作方式的变化使一部分“非上班族”、城市中等收入群体选择乡村田园生活,乡村因新的创业和年轻人的到来而重新活跃起来。
可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不断增加农民收入②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③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④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新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一种“卖服务、卖体验”的新型经济在农村兴起。
城里游客认领山上果树、田间庄稼,游客走后由村民以无公害方式负责种植,丰收时“主人”可以前往摘取,也可由村民摘取后快递到家。
这种经济方式( )①能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②能带动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③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④实现了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②有利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壮大集体经济③进一步确认了农民对土地要素的所有权④发挥改革的基础作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某省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
高考政治《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知识点概述
高考政治《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知识点概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也是高考政治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概述。
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技术、管理和制度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实现国家的农业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需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这涉及到农业生产的布局调整,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同时,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特别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须与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
通过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战略落实,也是新时代的农村发展方针。
1. 乡村振兴的内涵与目标乡村振兴的内涵包括经济振兴、文化振兴、社会振兴和生态振兴。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建设美丽乡村、富裕农民、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乡村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 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与路径乡村振兴的推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与路径。
这包括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发展乡村产业、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
3. 乡村振兴与城乡发展的关系乡村振兴和城乡发展是紧密联系的。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
高考三农知识点归纳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高考中,三农知识点是考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高考涉及的三农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农业生产1. 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土壤分类、农田利用率、耕地保护等。
2. 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的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3.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农药使用安全、农产品标志等。
二、农村经济建设1. 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等。
2. 农村金融与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扶贫政策等。
3. 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等。
三、农民问题1. 农民工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
2. 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分配、农民工工资支付等。
3. 乡村治理与农民自治: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自治等。
四、农村土地问题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等。
2.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征收等。
3. 农村土地利益相关方:农民、政府、发展商等。
五、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1. 农业支持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
2. 农业法律法规:农业土地管理法、农药管理法等。
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 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等。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保护、农药污染防治等。
3. 农业生态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农田生态系统保护等。
七、农村文化和农民文化素质提升1. 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民文化活动等。
2. 农民教育和人才培养:农民职业教育、乡村学校发展等。
以上是高考三农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备考。
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提高高考成绩,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和关注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政治 4_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 须坚持②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现代化。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 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 ③ 共商共建共享 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④ 社会公平正义 问题。坚持共享发展,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2.科学的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宏 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 际收支平衡。 (3)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 控目标。
考点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基础知识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 化和资本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随着① 科学技术 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 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 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② 对外开放 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 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
申论时事名词解释:什么是三农问题
申论时事名词解释:什么是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
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
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
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温家宝总理就三农问题走访农民
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
步问题。
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
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1。
2020高考政治时政热点11:民生问题
• B.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社会救助 • C.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 D.我国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为此要大力发展
生产力
• 9.相关数据显示,2019届高校毕业生共有834万人。为此,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出台专门文件,从支持多渠道就业、强化 就业权益保护、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扩大求职创业补贴对象范围 等方面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由此可见,实现就 业
角度5 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政府改善民生措 施的依据
• 高分必备知识应对: •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
和质量。 • ②未来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因此要加快完善社保制度,利于稳定
收入预期,进一步保障民生。 • ③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要规范收入分配秩
• ③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 ④党的性质、宗旨、地位、科观等
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 2、做好文化领域民生工作的文化生活措施:
• ①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 ②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正确引导,提供优秀文化作品。 • ③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首要
【角度分析·经济生活】
• 问题一.正确看待和处理收入差距问题,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 • 1.我国当前的个人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2.原因: • (1)生产决定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
根本原因。 • (2)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三农议论作文素材摘抄高中
三农议论作文素材摘抄高中一、政策支持1.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多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如农业补贴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教育医疗保障等,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农业现代化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亦是如此。
如今,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涌现,无人驾驶拖拉机、精准灌溉系统、智能化养殖设备等高科技手段正逐渐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农村生态环境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亮丽风景线。
2.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如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四、农民增收与素质提升1.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除了发展农业产业,还要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让农民在更多领域实现增收致富。
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使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五、农村文化建设1. 农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让农村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正面临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 同时 供给结构的变化却相对滞后 ,这种变化
过 程 的差 异 是 由 目前 我 国 的经 济 发 展 方 式 所 导 致 的 。 农 业 、 村 和农 民正 处 于 而 农
大基本矛盾 ,由此推论三农问题只能缓
解 而难 以解 决 ,并 不 是 一 个 过 于 消极 的 结 论 。 决 三农 问题 , 解 关键 是 要 正确 认 识
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 中分析我国
的三 农 问 题 ,受 制 于 制 约 三农 问题 的两
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 , 即使到 2 0 0 2年
也 未 恢 复 到 19 9 7年 的水 平 ; 三 , 乡 第 城
Ep rF rm・ x et ou 专家论坛 2 9
21 0 0年 第 2 3期 ( ~ 总第 3 2 3 4期 】 4 ~4 上
农 民的收入问题体现在 四个层面 :
内,从经济发展阶段 和发展流程的角度
剖 析 上述 问题 。
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来看 ,这种总结有一
定 的道 理 。 但应 该 指 出的 是 , 我 国可 利 从 用 资 源 的状 况 看 ,人 地关 系 高度 紧张 受 制 于 人 水关 系 的高 度 紧 张 ,后 者 才 是 我 国的基 本 国情 矛 盾 。
第一 阶段 始 自 17 9 8年的经济体制 改革 。农 村 家庭联 产 承包 责任制 的实 行, 使农 民被体制约束 的劳动生产积极
性 极 大 地 进 发 了 出来 , 动 生产 率 大 幅 劳
看到 ,农村居 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的
绝 对 量 f 考 虑 价 格 因素 ) 不 的增 长 曲线 在 19 产 生 了 拐 点 , 9 6年 由高 速 增 长转 为平 缓增 长 。其 主要 原 因是 纯 收 入 中来 自农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三:防控疫情—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1
热点3防控疫情——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简单复习前两个热点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五级书记抓落实,。
同时,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强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乡村,走美丽乡村振兴之路。
(1)请简要说明“三农”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关知识,说明广西应如何振兴乡村经济。
答案:(1)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3、是解决我国当前的新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4、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
(2)1、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科技强农;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供结侧结构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4、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5、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6、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乡村建设。
授课:一、主心骨的力量在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迅速凝聚起磅礴力量?①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核心力量。
面对疫情,党中央迅速作出科学判断与部署,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明了方向。
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地各部门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
2020年时政热点知识汇总
2020年时政热点知识汇总加快科学发展,深化城乡统筹经济生活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增加农民收入?①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②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③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
④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
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
⑧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产品流通。
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2.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①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合法权益。
②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福利。
④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良好环境,提高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工资水平。
文化生活1.从文化角度分析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①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③大力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为农民创造文化环境。
⑤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创造性。
加快科学发展,深化城乡统筹经济生活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增加农民收入?①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②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③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
④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⑤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
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就业。
⑧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搞活产品流通。
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2.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①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合法权益。
②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
③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福利。
④为新生代农民工创造良好环境,提高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工资水平。
文化生活1.从文化角度分析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①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有关三农时事政治
有关农业的时事政治(一)中央有关“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应为重头戏,近年来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论断和新政策主要有:1.第一个重大论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2004年1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1号文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1号文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08年1号文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1号文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10年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2.第二个重大论断:统筹城乡发展3.第三个重大论断:多予,少取,放活方针4.第四个重大论断:工业反哺农业,xx支持农村5.第五个重大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第六个重大论断:走xx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7.第七个重大论断: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新政策主要有:三个公共调整,公共财政,设施等;三个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四项补贴,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其它补贴,一个最低保护收购价。
两个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六小工程等)和社会事业(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培训等)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用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
一号文件对今年农村工作安排:提出“一个首要任务”、“四项工作要求”、“五大有力举措”,体现了‘扩大内需,保增长,保稳定’的总要求。
(二)时事政治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关注民生国情,是否关注社会的发展等。
而考核内容应为近几年的时政热点问题,特别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时政新闻要关注,也要关注陕西省的时政要闻。
二、学习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学习时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短时备考,要注意学习中要有主线,主要的知识要常梳理,然后再补充内容进行细化,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很多题目都是客观的选择题,只要看过知识点便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适时模拟、自我考核临近考试时,要对自己进行2到3次的模拟考试,来验证自己复习的效果,又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最后将会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考试。
“三农”问题__“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和时事政治等内容的资料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测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木,百年树人。
“三农问题”专题复习
“三农问题”专题复习“三农问题”专题复习一.热点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1号文件)。
这是在近6年连续发出的第6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通篇贯穿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应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挑战、做好新一年“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文件指出: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
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有关三农时事政治
有关农业的时事政治(一)中央有关“三农”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应为重头戏,近年来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论断和新政策主要有:1.第一个重大论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2004年1 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1号文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1号文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08年1号文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2009年1 号文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2010 年一号文件,统筹城乡发展);2.第二个重大论断:统筹城乡发展3.第三个重大论断:多予,少取,放活方针4.第四个重大论断:工业反哺农业,xx 支持农村5.第五个重大论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6.第六个重大论断:走xx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7.第七个重大论断: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新政策主要有:三个公共调整,公共财政,设施等;三个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四项补贴,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其它补贴,一个最低保护收购价。
两个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六小工程等)和社会事业(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培训等)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用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
一号文件对今年农村工作安排:提出“一个首要任务”、“四项工作要求”、“五大有力举措”,体现了‘扩大内需,保增长,保稳定 '的总要求。
(二)时事政治主要考核考生是否关注民生国情,是否关注社会的发展等。
而考核内容应为近几年的时政热点问题,特别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时政新闻要关注,也要关注陕西省的时政要闻。
二、学习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学习时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短时备考,要注意学习中要有主线,主要的知识要常梳理,然后再补充内容进行细化,并不需要死记硬背,很多题目都是客观的选择题,只要看过知识点便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汇总:关注“三农”问题破解发展难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8高三上·通榆期中) 普惠金融也称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尤其是那些被传统金融忽视的农村地区、城乡贫困群体、微小企业。
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扶持弱势群体()
①有利于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
②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③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④能够确保弱势群体政治经济权利的实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2. (2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可视农业是一种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观看动植物的整个养殖、种植过程,了解和监督生产活动,若消费者对某产品感兴趣,可以在网上直接订购,物流送货到家。
由此可见,可视农业的发展()
①实现了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降低了流通成本
②作为一种特殊养殖方式,满足了现代消费需求
③是随着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出现的新的营销模式
④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A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④
3. (2分) (2017高一下·桂林期中)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某县引导村民自主成立村民理事会,牵头议政理事,使不少“政府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在理事会协调下迎刃而解。
这说明()
①通过理事会村民行使了国家权力
②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创新社会管理
③村民理事会是发展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
④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2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末) 1947年10月,毛泽东转战陕北,为佳县县委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题词。
之所以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是因为()
①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内涵各不相同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③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5. (2分) 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曾三易其稿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税收法定原则,二审草案稿删除这一原则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最终终审稿将该原则写入法律并获得通过。
材料说明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过程中要()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改革生产关系,尊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调整上层建筑,推动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⑨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8高二上·鹤岗月考) 镜头:“老爸的谎言”:空荡荡的屋子里,电话响起,年老的父亲告诉女儿自己很忙,一切都好。
可转过身却是老人孤寂地外出,独自照顾生病的老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到2017年,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分析国务院重视发展养老事业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材料分析题 (共1题;共5分)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