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合政府读后感.pptx
伦联合政府读后感

伦联合政府读后感
这篇文章就像是一本详细的中国发展攻略。
毛主席上来就点明了当时的局势,把国民党统治下的各种弊端像扒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露出来。
国民党那时候搞独裁,老百姓过得苦哈哈的,就像被乌云遮住了太阳,见不着光明。
毛主席呢,就像那个想要吹散乌云的人,他提出要建立联合政府,这就好比是要召集各路英雄好汉(各个阶层、各个党派)来共同管理国家这个大家庭。
毛主席在里面提到的人民的力量让我特别有感触。
他说人民就像汪洋大海,这可一点都不假。
在当时的战争年代,不管是送儿子上战场的老母亲,还是在后方努力生产支援前线的普通工人农民,都是这片大海里的一滴水,汇聚起来就有无穷的力量。
这让我想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要是没有人民的参与,那就像是没有根基的大楼,风一吹就倒。
他还谈到了很多关于建设新中国的设想,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社会,面面俱到。
感觉毛主席的脑袋里就像装着一个超级蓝图,每个细节都规划得井井有条。
他说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这在现在看来好像挺普通的要求,但在当时,那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啊。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感觉毛主席就像一个超级智慧的老大哥,苦口婆心地给大家讲怎么让中国变好。
他的语言也特别接地气,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全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就像我们平常唠家常一样,但是唠着唠着就把国家大事给说透了。
从这篇文章里,我还看到了毛主席的远见卓识。
他在那个时候就能预见到中国的未来走向,知道什么样的政府形式才适合中国。
这种超前的眼光,就像他拿着一个望远镜,已经看到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的中国,那时候中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读论联合政府有感

读《论联合政府》有感中国××大学××××班×××《论联合政府》一文是毛主席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
读完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结合我们现在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禁有感而发。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针对国民党独裁、卖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开宗明义地提出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第二部分,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第三部分,全面科学地总结了抗战中的两条路线。
第四部分,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第五部分,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并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这篇文章全面总结了抗战八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条路线斗争的宝贵经验,提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争取全国胜利的一般纲领,阐明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这篇文章篇幅很长,详细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及当时国共两党关系,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还向上追溯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许多事,这一些有史料意义的叙述,其冷静的感情色彩和评论的客观性,是中共取得政权以后那种“官方色彩”浓厚的八股文章中所没有的,实在是研究历史问题的人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毛泽东代表当时尚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也代表苦难的中国人民,提出了对于构建一个“特殊的联合政府”的主张,他还分别就一个统一的,民主的联合政府架构内,应该如何处理好中国的内政外交,以及实现人民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自由提出的详细的主张。
这篇文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政策,阐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性质、政权组织等新民主主义国家学说,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
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中间,论读马克思,列宁的书,毛泽东不能算是读得最多的,瞿秋白,邓中夏等都比他读得多。
论联合政府

读《论联合政府》我从图书馆借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我就《论联合政府》一文写一下。
本文写于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为什么我要选择这篇文章呢?因为它典型,因为它的贡献大。
《论联合政府》一文的巨大贡献,在于为我们党总结了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
这个作风一直是我党建设的法宝。
靠这个法宝我们党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靠这个法宝我们党一次次修正错误,引导我们走向光明。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
在国际方面,联红军已开始进攻柏林,英美法联军已对希特勒残军进行配合打击,意大利人民已经发动了起义……换句话说,法西斯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人民的最终胜利是板上钉钉子的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同时,许多国家中不愿看见本国人民和外国人民获得团结、进步和解放的反动势力仍然很强大,成为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在国内,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战争,已是伤痕累累。
战争是把双刃剑,它同时带来了人民的觉醒和团结。
军事上,日本帝国主义也是穷途末路了。
在中国解放区,各种民主运动也在火热进行中,人们热情高涨……众所周知,当时中国国内存在着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
所以建立联合政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下面,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以上两个政党的复杂关系。
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建立了黄埔军校,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打败了北洋军阀政府。
然而,在北伐关键时刻,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分子背信弃义地向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一个突然的袭击使生气蓬勃的中国大革命被葬送了。
屠杀就此开始……当日本入侵时,国民党当局放任日寇侵略而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并且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围剿。
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两派爱国分子--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联合起来,勇敢地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对日妥协和对内屠杀的反动政策,举行了有名的西安事变。
随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这段时间,作为《毛概》学习计划的一部分,我通读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在此,我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望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论联合政府》发表的时代背景,《论联合政府》一文是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这篇报告发表时间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
6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全党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毛泽东指出,这主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间产生出来的新的工作作风。
他明确讲到,反映了全世界主要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共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
《论联合政府》篇幅很长,想起政治报告就让我想到那些让人头疼的政治路线、纲领及党建、作风等等,但读完《论联合政府》后却完全不会枯燥乏味。
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及当时国共两党关系,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的关系,还向上追溯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许多事,穿插了很多历史事件,这一些有史料意义的叙述,其冷静的的感情色彩和评论的客观性,是那种带有官方色彩浓厚的八股文章中所没有的。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毛泽东代表当时尚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也代表苦难的中国人民,提出了对于构建一个特殊的联合政府的主张,他还分别就一个统一的,民主的联合政府架构内,应该如何处理好中国的内政外交,以及实现人民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自由提出的详细的主张。
报告中毛泽东提到不管什么人,哪怕昨天还是反对我们的,只要他今天不反对了,就应该同他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论联合政府摘录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摘录读后感联合政府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政党组成的政府,旨在通过合作和共识来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
在政治体制多元化的国家中,联合政府往往是一种常见的政治形式。
《论联合政府》是一部关于政治学和政治理论的经典著作,作者对联合政府的组成、运作和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阅读这部著作,让我对联合政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论联合政府》中,作者对联合政府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联合政府往往是由于各个政党在议会中的力量对比,没有一个政党能够独立执政,因此需要进行联合组阁。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多党竞争激烈的国家,政治力量分散,没有一个政党能够获得绝对多数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政党之间需要进行协商和妥协,形成联合政府,以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对联合政府形成原因的分析,我对政治体制的多元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联合政府的产生是政治力量分散的必然结果。
除了对联合政府形成原因的分析,作者还对联合政府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联合政府的核心是协商和妥协,各个政党需要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政治纲领和政府方针。
在联合政府中,各个政党的利益需要得到平衡和妥协,不能以自己的利益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考虑整个国家的利益。
通过对联合政府的运作方式的分析,我对政治协商和妥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明白了联合政府的运作需要政党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在《论联合政府》中,作者还对联合政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联合政府的形成可以有效地减少政治分歧和对立,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在联合政府的领导下,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可以更加稳定和连贯,有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
同时,联合政府也可以促进政党之间的合作和共识,有利于政治体制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联合政府的影响进行分析,我对政府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明白了联合政府在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论联合政府》,我对联合政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政治体制和政府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论联合政府》论文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
该报告从“中国人民的基本要求”、“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这五个方面而分析中国《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4月24日,中国命运,及国共两党在当前的命运及未来中国的走向。
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发表的任何文章,共同性极强,尤其以国民十年革命时期和抗日时期作品最为丰富,《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都为十分经典的作品。
毛泽东同志作品在不同时期根据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国内外形势,所作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成果。
《论联合政府》正是在这种特殊形势下所发表,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形势,为中国革命前夕以及革命胜利后中国的命运作出指导性方向。
《论联合政府》是在当时多重形势下所发表的革命论文,形势如下:第一: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经历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自我牺牲之后,抗战胜利的曙光近在眼前。
第二:在国际上,英美法联军已经全面反攻希特勒,反法西斯的胜利近在眼前。
第三:日本帝国主义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地步,日本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军事上都陷入了危机。
第四:国共合作紧密,都为当前抗战做出了最后的努力。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根据中日战争发展趋势,以及对抗日胜利的准确判断,从而对中国当时命运及社会发展方向作出了总结。
首先,毛泽东同志对抗日战争的中国问题做出了分析,首先是国民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采取妥协的政策,日本帝国主义一向进攻东北热河及上海,民族矛盾日益激烈;1936年西安事变的发生,正式标志着中国由内乱转为联合。
妥协到抗日的重大转折。
从此拉开了正式向侵略者开战的序幕。
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提到了“人民战争”,同时,毛泽东同志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也有体现: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对战争中的战争与战略问题进行了思考。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前段时间,作为《毛概》学习计划的一部分,我通读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在此我写下自己的一些感想,望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在网上看了一些《论联合政府》发表时的时代背景;《论联合政府》一文是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这篇报告发表时间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比毛泽东南下重庆谈判时间要早(看了《建国大业》之后想要比较下时间)。
在这个时间下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要说些什么呢?带着上述的疑问我通读了《论联合政府》;本来想起政治报告就让我想到那些让人头疼的政治路线、纲领及党建、作风等等,但看《论联合政府》后完全感受不到枯燥乏味;我想归其原因主要是报告中穿插了很多历史事件,文字叙述上更像是一篇“讲话”。
在这样的文字中,我看完了全文,并受到很大的震撼。
震撼之一:看完这篇报告后,我第一个感想就是“毛泽东应该改行去算命了”(我想毛泽东应该已经预测到新中国将要在1949 年建立吧,只是怕听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没说:-D),报告中中国未来的国内形势完全是那段历史的真实状况。
震撼之二:国内战争爆发可能是共产党一手促成的,试想毛泽东已经在报告中展现了共产党的“雄伟报负”,怎么可能与蒋介石反动派维持和平呢。
震撼之三:共产党人及毛泽东的博大胸襟,报告中毛泽东提到“不管什么人,哪怕昨天还是反对我们的,只要他今天不反对了,就应该同他合作,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这不仅让我想到《建国大业》中的一个场景,民革领袖李济深对毛泽东说“我杀过你们共产党”,毛泽东沉默一会后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我们是殊路同归嘛”,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推选李济深为国家副主席,由此可见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将人民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震撼之后,我细细琢磨,发现毛泽东的预测也是建立在当时实际之上的,《论联合政府》这篇报告分析了当前和未来几年的国际反法西斯战争新形势,由此日本战败在所难免;后又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团结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民主党派、以及土地政策,这种做为与当时蒋介石所代表的国民党一党独大,脱离人民群众的政策路线形成鲜明对比,在这种形势下,人民将更加趋向于共产党人,其新中国成立也就水到渠成。
读《论联合政府》

一个是人民的军队的那段阐述上。文中提到一句话:国民党对共产党说:“你们交出军队,我给你自由。”然后毛泽东针对这句话进行了逻辑推理,用反证法来推翻自由与军队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出国民党的话不可信。打个比方,就像是守擂和攻擂。国民党当时是名义上的合法政府,算是擂主,他守擂,共产党和其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是攻擂的。擂主当然是想守住自己的地位,对于那些民主同盟等,国民党根本就不用放眼里,当然不给谈条件。唯独共产党有实力和国民党争一席之位。但胜算难定,双方应该各有损失。所以擂主国民党就说:“你不要攻擂了,我让你安全的离开。”于是共产党就这样想:为什么其他攻擂的不打你了,你还照样打他们?如果我听你的话不攻擂了,那等我放下武器了,你就出尔反尔,用对待其他攻擂人的方法对我,那我不就吃亏了!所以共产党没有放弃攻擂!
毛泽东对当时整个的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都了解分析的很透彻,历史的车轮即将碾过那段法西斯祸害世界人民的时期,全世界人民解放的日子就快到来了。但文章中对国民党的描述,我觉得有些不合理。
有句话说:“历史是胜利者在撰写。”
一直在想,抗日即将结束的时候,蒋介石为什么会拒绝和共产党合作建立联合政府。读完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后,突然感慨,如果我是蒋介石,我都会拒绝。整篇文章只有一小段写到国民党的积极作用,其他的很多是在批判它的敌前战场和它走的所谓消极路线。蒋介石如果同意合作,那不是就是承认了文章中话吗?那即使建立了联合政府,国民党还如何在民众心中立住脚跟。所以这内战,我觉得不是蒋介石想打,而是他不得不打。
在当时的情况下,谁拥有更胜一筹的军队,谁就能统领全国。人民的军队,需要由人民自己组成,并且服务于人民。
第二是关于土地问题上。“耕者有其田”这句口号从远古的封建社会一直谈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再次把它融入到他的三民主义中,但都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实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终于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这一愿望,孙中山先生的这一主张也终于得到了实现。农民的一生,就是奉献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如果连那地都不是自己的,那叫中国几亿多人口的农民怎么生活?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从这篇文章里,我能看出来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那是一箩筐。
但毛主席就像是一个超厉害的解题大师,指出了一条明路——联合政府。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主意,就好比我们现在组队打游戏,你得把各方厉害的力量凑一块儿,才能去打大boss。
在当时,中国要进步,要把侵略者赶出去,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就得让各党派、各阶层联合起来。
这想法在当时真的是超级前卫,又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而且我发现毛主席很会讲道理。
他没有说一些干巴巴、让人听不懂的大道理,而是用很朴实的话,把为什么要建立联合政府,建立联合政府对老百姓有啥好处,都讲得清清楚楚。
就像一个邻家的智慧大叔,在给你细细分析事情的利弊。
比如说他提到的要给人民民主权利之类的,这让我感觉他心里是真的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
老百姓可不是工具人,而是要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下,就像一束光照进了黑暗里,给了无数人希望。
我还看到毛主席对当时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批判。
那批判真是一针见血,就像拿着手术刀精准地切开那些丑恶的脓疮。
国民党搞独裁,就像一个霸道的小孩,自己想把所有的玩具(权力、资源等)都占为己有,不顾其他小伙伴(人民和其他党派)的感受。
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得人心的,毛主席把这一点指出来,就像是敲响了一记警钟,让更多的人看清楚真相。
读着读着,我就觉得毛主席真的是有大格局。
他考虑的不仅仅是共产党的利益,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他想的是怎么让中国从战争的废墟里站起来,怎么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建立联合政府这个想法就像是一个宏伟的蓝图,这个蓝图的底色是民主、团结、进步。
他希望各个党派能放下成见,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这就好比希望一群原本互相斗气的小伙伴,能握手言和,一起去建造一个超级棒的大城堡。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联合政府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政治实体共同组成的政府,旨在通过合作和协商来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联合政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政治形式。
读完相关资料和观察联合政府在实践中的效果后,我对联合政府有了一些深刻的感悟。
首先,联合政府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解决政治危机和分歧。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严重的政治分裂和对抗时,联合政府往往能够提供一种共同的平台,让各方在平等和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妥协。
通过联合政府的机制,不同政治实体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地平衡,政治关系得到稳定,社会秩序得以恢复。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都证明了联合政府的这种解决冲突的作用,例如南非的民主转型过程中建立的非国大联合政府。
其次,联合政府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民主体制不够成熟或存在严重分裂的国家中,联合政府可以为各方提供参与决策的平等机会,避免某一政治力量的独大,也减少了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
同时,联合政府还促使各方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进行更多的对话和合作,鼓励民主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承,加强了政府的稳定性和公信力。
然而,联合政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联合政府往往需要在不同政治实体之间建立复杂的权力分享和制衡机制,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平衡和保护。
这需要各方在治理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诚意,避免权力斗争和利益博弈的影响。
其次,由于联合政府的决策过程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因此可能面临决策效率低下和推进改革的困难。
这需要各方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政府正常运转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总的来说,联合政府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在某些特定的背景下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价值。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政治分裂和对抗,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巩固。
然而,联合政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各方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解决。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联合政府机制的完善和提升,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政治稳定和发展的需求。
读《论联合政府》

政治承诺与兑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一文。
不可否认,《论联合政府》的发表有作为策略手段的成分,但是里面体现的建国思想无疑是毛泽东的政治蓝图。
1954年,“毛泽东亲自参与‘五四宪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的全过程,是‘五四宪法’的总监制人和总设计师。
”(亓萌:《浅析毛泽东的人民立宪思想与1954年宪法》,社科纵横,2007年6月第22卷第6期,第124页)那么,宪法体现出来的毛泽东宪政思想是否有兑现自己在论联合政府当中对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承诺呢?首先,应该明确中共到底向各方做了什么样的承诺来赢得他们的支持,从而实现建国的目标。
社会契约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性的首要法则,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页)显然,人的行动的首先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作为一个政党,关心的是政治地位、政治权利;而老百姓关心的不是谁来统治,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由平等、民生、民权。
1、中共与民主党派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岁月,民主党派地位地下,在政坛上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追求政治权力最大化,是政治人理性的表现。
”(刘志伟:《论政治人理性:从“经济人理性”比较分析的角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P96)政党也是一样的道理。
民主党派不满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强烈要求改变当前的政治环境,获得民主的政治参与权,所以1939年开始,他们开始掀起宪政运动,提出改良国内政治生态的方案。
但是,国民党当局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独裁统治,导致宪政运动流产。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毛泽东适时地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要求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中共提出的政治要求恰恰迎合了民主党派的需要,可以说,二者是在中共的策划下站在了同一战线。
究竟中共给了民主党派什么承诺呢?中共提出的联合政府对民主党派又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提到:“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原则上的不同的。
读卢梭《社会契约论-论联合政府》有感

卢梭在这一篇中提到,单一制和混合制都是不存在的。
从通篇来看,卢梭的提法比较模糊,这个也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在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这些观念传播以后,任何一个政府在建立之初的本意,都是希望行政效率极高,并能一心为民办事,也当然是绝对的公平正义。
现当今的社会制度,适合地区发展的有资、社两种。
如果模糊的说,资本主义算是混合政府,而社会主义和那些军人、寡头政府就应该是单一制(个人认为)。
我的观点是去掉单一制和混合制政府概念,假设将资、社两者结合起来,每个省或者州都是当地人民选举产生,如果连任两届以上,就凭政绩选举进入中央;再经过一届或者是两届的考察和表现经过全国大选成为国家首脑,这样既能让执政者积累相当的政治经验,也能减少国家动荡(比如美国总统被杀),保证每届政府的平稳过渡,并减少寡头经济和私人垄断企业与民争利,保证政府部门能公平、公正的办事,减少受利益集团的控制。
现在是国与国竞争的大势,只有完全放活私营企业的创新力,去掉国企的束缚力,让国企变活,变成为不是国家的依附着,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建设者。
改建政府部门的政府职能,不是政府的自我发现和完善,那只会是跟不上人们的需要,所以,任何政策与组织结构的变化,都是以人们的需要为主导的。
建立以上制度的理由是,全面参与的过程是民智开启的过程,因为现在的中国老百姓,也可以说世界大部分的民众还是畏惧强权、暴力的;同样对自己所本应拥有的权力是不知道怎么运用的,是不会运用的,不敢运用的。
我的观点也具有时代性,个人认为这个时代的人类就处在与民智开启相适应的政府制度,这也是让人民相信政府,增加公信力的唯一和最佳途径。
所以在我看来,在社会需要新制度时,我们这些人只能是最大限度的符合可行性并公平、公正的进行假设。
如果我们这些鸟人在设计时都不能大胆,那就麻烦了。
每篇或每本著作,都是想告诉人们,已经存在淡原本没有被发觉的事实,也都希望给别人或者后来者,一个方向,并希望他们少走弯路,并被别人采纳而感到高兴。
《论联合政府》 -3

《论联合政府》第三部分今天拜读了毛选《论联合政府》最后部分,毛主席在文章中重点阐述了各区工作如何开展的工作并总结发言。
总体来看是必须: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人民为基础,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代表人民,依靠人民”当是通篇的灵魂和宗旨。
江当权的时候,说是发明了“三个代表”。
那么多马屁精大吹特吹!殊不知,毛在1944年早就提出了完备的理论,并实践之!在毛主席看来,任何问题,只要依靠人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创造者。
这使我想起了前面我写的一篇文章《马云你被谁抛弃?》。
马以以前说“我们要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在中国占到了80%以上,所以前期的马云成功了,因为他代表了“人民”|。
现在的马云,口边还是说帮助中小企业,但是做法和政策反之!所以我文章最后说:“马云你也必定被中小企业所抛弃!”。
10年后,我们再来看阿里巴巴,定会发现我说的绝非枉言!同时,如马云看到我的文章,那是阿里巴巴的幸运,马云的侥幸!否则,代替阿里巴巴的公司即将诞生并超越之。
就如当年的共产党超越并击败了国民党!中国最广大的人民是谁,是农民!所以,毛主席看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问题为重中之重!谁能解决好农民问题,谁就能解决中国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成功就是从这里来的。
难怪历届政府都那么重视农民问题。
流泪大喊三声: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他山之石2016-05-26唐先生,你好,看了一下你的微信,感觉你是一位正直的商人。
我很感谢你的信任,将你的项目想法与我分享,但因为我们这两年除了做智能狗屋之外,同时也在做其它的一些智能产品,可能与你的产品有竞争关系,当然,具体你的产品是怎样的,我也不知道,不过为了避嫌,我还是不想打听你的产品或想法为妙,希望你能理解。
另外我还想奉劝你,不要给太多人讲自己的创意与想法,很多人到处偷别人的创意与想法的,我们已经遇到过好几拨了。
当然,除开这些商业信息,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挺希望和你喝喝茶,聊聊天,探讨一下公司的治理等事情的。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论联合政府》是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所著的一本政治哲学著作,探讨了政府的组成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的政府如何对于社会治理产生影响。
本书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而且对于今天的政治研究和实践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论联合政府》一书中,孟德斯鸠首先提出了政府的不同组成形式,即专制政府、共和政府和君主政府。
他对这三种政府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比较。
孟德斯鸠认为,专制政府最容易腐败,因为专制者不需要考虑公众的利益,只需追求自身的权力和财富。
而共和政府则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利益,因为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和参与政治来影响政府的决策。
君主政府则居于两者之间,既有朝廷的权力,又有贵族和其他机构的参与,同时也需要考虑公众的利益。
通过这种比较,孟德斯鸠强调了政府的合理组成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其次,孟德斯鸠进一步讨论了政府的权力和权责的划分。
他认为政府的权力应当是有限的,并且应当在不同的机构之间进行分立和制衡。
只有当不同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时,政府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并保护公民的利益。
孟德斯鸠对权力制约和平衡的理论为后来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三,孟德斯鸠还讨论了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政府应当为公民提供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并保护公民的利益。
同时,公民也有责任参与政府的事务,提出意见并监督政府的行为。
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通过阅读《论联合政府》,我深刻地体会到政府的组成形式和权力划分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一个合理的政府组成形式以及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可以确保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保护公民的利益。
同时,政府和公民之间的互动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公民积极参与政府的事务,才能够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此外,《论联合政府》还提出了一些关于政府和政治的深入思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孟德斯鸠对于权力的拆分和制衡的理论,为后来的宪法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把当时的形势摊开来说。
那时候的中国啊,正处在抗战胜利前夕,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大家都在盼着曙光,但又有好多迷雾在眼前。
蒋介石那伙人呢,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可毛主席站出来说,咱们要建立一个联合政府,这个想法就特别新鲜又实在。
毛主席的观点,那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的典范。
他说要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当家作主。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从土地问题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保障,他都考虑到了。
就好比一个贴心的管家,知道家里每个成员的需求。
他指出,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来,这个国家才会有活力。
我就想啊,这就像一场超级大的合作游戏,每个人都是玩家,都有权利和义务,那多带劲。
在谈到民主集中制的时候,我感觉毛主席像是在教大家怎么好好地一起过日子。
民主嘛,就是大家都能说话,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集中呢,就是把好的想法整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这就像一个大家庭讨论事情,你一言我一语,最后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齐心协力去干。
这要是真能做到,国家的发展就像装上了超级引擎,噌噌地往前跑。
文章里还提到了中国的抗战,把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力量和国民党一对比,那差别可就大了。
共产党在敌后那是艰苦卓绝地战斗,像无数个小火苗在敌人的后方燃烧,一点点地消耗敌人的力量。
而国民党呢,这里面就有很多让人心寒的事情,什么消极抗战啦,搞独裁啦。
毛主席这么一分析,就好像把遮羞布一下子揭开了,让大家看清谁才是真正为了抗战胜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在奋斗。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毛主席真的是高瞻远瞩。
他描绘的联合政府的蓝图,是一个充满希望、公平、民主的未来。
虽然这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其中的思想精髓,像以民为本、民主协商这些东西,到现在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就好比是一颗智慧的种子,种下之后,一直在成长,不断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养分。
现在我们的国家,人民能够广泛参与社会事务,国家治理也越来越科学合理,这背后其实也有着毛主席当年思想的影子呢。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毛主席开篇就像是在和咱老百姓唠家常一样,把当时中国面临的情况剖析得明明白白。
他提到的建立联合政府这个想法,在当时那可是相当大胆又充满智慧的。
我就感觉啊,这就像是一群小伙伴要组队玩一个超级大的游戏,大家各有各的本事,但之前呢,总是各玩各的,互相掐架,这样下去整个游戏肯定得玩砸。
毛主席提出的联合政府就像是组建一个超强战队,把各个有能力的群体团结起来,大家一起为了建设新中国这个大目标奋斗。
你看啊,书里详细地讲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理念。
共产党就像是一群特别靠谱的老大哥,他们不藏着掖着,清楚地告诉大家,我们要为人民谋幸福,要民主,要自由,要把这个国家建设得繁荣昌盛。
这和国民党那时候的独裁、腐败一对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国民党那时候就像一个自私的玩家,只想着自己捞好处,不顾其他队友的死活,结果把整个游戏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毛主席在里面说到的很多政策和方向,都特别接地气。
他就像一个超级有远见的领航员,不仅看到眼前的困难,还能预见到未来发展的道路。
比如说关于发展经济,他强调要让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不是光喊喊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办法。
这就好比在游戏里,不是只想着怎么干掉对手,而是先把自己的基地建设得坚不可摧,让每个村民都能安居乐业,有吃有穿,有活干有钱赚。
还有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也特别棒。
那时候中国就像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毛主席的理念就是要让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这就像在一个战队里,不管你是哪个种族,什么出身,只要你有能力,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不会因为你是少数民族就受到歧视。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论联合政府观后感
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像是一位超级智慧的长者,坐在我面前,苦口婆心地把天下大事、国家走向都剖析得明明白白。
毛泽东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那是处于一个特别复杂的历史时期。
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处在十字路口的旅人,面临着各种选择。
从文章里,我能感受到一种对人民力量的深刻信任。
毛泽东把人民比作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大话。
他就像在给所有人讲述一个最朴素的真理: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啥事儿都干不成。
就好比一个戏班子,要是没有观众捧场,这戏还怎么唱下去呢?所以在联合政府这个概念里,人民的参与那是核心中的核心。
而且,毛泽东提出的联合政府的构想特别务实。
他可不是那种只在云端做美梦的人。
他清楚地知道,各个党派、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
就像一个大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联合政府就是要把这些不同的利益都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让大家一起为了建设新中国而努力。
这就像搭伙过日子,大家得商量着来,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我还特别佩服毛泽东在文章里展现出的那种对未来的清晰展望。
他把新中国的蓝图描绘得栩栩如生。
从政治民主到经济发展,从文化繁荣到社会公平,那是面面俱到。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厨,已经提前把一桌满汉全席的菜单都列好了,每道菜都代表着新中国的一个美好愿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联合政府读后感
1945 年 4 月 24 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成为中国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加 强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文献。
《论联合政府》报告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针对国民党独裁、卖国、反共反人民的政策,开宗明义地 提出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 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第二部分,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第三部分,全面科学地总结了抗战中的两条路线。
3
2
学海无涯
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 经验,提出了党的新的工作作风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 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认为这些作风 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论联合政府》在中国面临着 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重要时刻,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经验, 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 《论联合政府》是几十年前富有理想和朝气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如何创 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所提出的具体的政治 纲领,红星曾经照耀昨天的中国,如果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青 年不忘当年诸多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承前启后,继往开 来,那么红星还会照耀明天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社会主 义新中国!1Fra bibliotek学海无涯
主义教育,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那些不纯正的思想得到很多纠正, 但是党内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应当继续这种工作,以'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的精神,更大地展开党内的思想教育。”“掌握 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 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这是对思想教育重大意 义的高度概括和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关于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问题, 毛泽东说:我们要把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 原则之下,坚强地团结起来。不论什么同志,只要他是愿意服从党纲、 党章和党的决议的,我们就要和他团结。针对党内民主程度不够,集 中领导也不充分的实际状况,毛泽东在七大总结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 出了实行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科学论断。 《论联合政府》科学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的国际和国内 形势。总结了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两条不同抗战路线斗争的历史, 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纲领和政策,进一步指明了新、旧民主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同社 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在论述中国共产党的具体纲领时,毛泽东说明了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合政 府的必要性与具体步骤。指出,为实现这个战略任务,党的政策的中 心环节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毛泽东论述了发展工业与建 立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论述了发展文化教育和建设知 识分子队伍的重要性。指出为了建设新中国,需要有大批的人民的教 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
第四部分,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第五部分,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并要求全党 牢固树立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论联合政府》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并且以极其明确的语言,完整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宗旨,以及人民 军队的宗旨与其它各项建军原则之间的关系。他说:这个军队之所以 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 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而结合,而斗争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 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 的报告中,还深刻论述了党内思想教育和党的组织原则问题。他指出, 几年来的整风工作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广大党员受到了深刻的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