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哲学导师

合集下载

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
●The Role of TNF-alpha and its Receptors in the Production of beta-1,4- -galactosyltransferase I mRNA by Rat Primary Type-2 Astrocytes. Cell Mol Neurobiol (2007).
学术成果
主要论文:
●Expression of fasciculation and elongation protein zeta-1 (FEZ1) in cultured rat neonatal astrocytes. Mol Cell Biochem (2009).
● Expression change of b-1,4 galactosyltransferase I, V mRNAs and Galb1,4GlcNAc group in rat sciatic nerve after crush. J Mol Hist (2008).
获奖情况
●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干预胰甘油三酯脂酶基因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移植对脑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三种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少突胶质细胞变化特征的研究
2009年11月16日
简介:
夏春林,苏州大学解剖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神经胶质细胞及脑胶质瘤学术方向带头人,1999年评为江苏省“333工程”人才。掌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走在国内解剖学领域的科研前沿。以神经胶质细胞发生与分化和临床应用解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1)国内首先从事神经胶质细胞谱系的研究,为脑胶质瘤治疗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的探讨和防治提供客观生物学依据;研究神经胶质干细胞移植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可望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方面有所突破;在干细胞研究中有创新性发现;(2)在华东地区较好地开展颅底显微解剖学研究,探讨和解决适用于临床的解剖学难点问题,为颅底显微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所提出的部分理论对于有关神经外科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3)进行人脑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基因的克隆及测序,首次获得中国人脑TR基因,为脑老化发生、发展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脑老化的防治研究奠定较好分子生物学基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项(排名第1)。编著和参与编著《人体解剖学》、《脑肿瘤分子外科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神经药理学》、《铁代谢基础与临床》及《胶质瘤基础与临床》等。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

苏州大学文学院相关学科导师介绍古代文学教研室杨海明:男,1942.11,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师从著名词学专家唐圭璋先生,长期致力于唐宋词学的研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唐宋词研究。

王钟陵:男,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唐前文学、文学批评。

马亚中:男,1957.9,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苏州大学中国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

周秦:男,1949.1,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清代诗学。

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昆曲及古典戏剧。

赵杏根:男,1956,文学博士,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先秦诸子、宗教与文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曹林娣:女,1944.8,文学硕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导、艺术设计专业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陈桂声:男,1950.9,文学硕士,教授,硕导。

师从朱一玄先生治中国小说史。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话本小说。

黄镇伟:男,1954.10,文学学士,研究馆员,硕导。

研究方向:图书文献学,新闻史,出版与文化传播。

张修龄:男,1951.3,文学学士,副教授,硕导。

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明清诗文、近代诗文)。

涂小马:男,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师从钱仲联先生。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文献学。

杨旭辉:男,1972.4,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明清文学。

薛玉坤:男,1971.5,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唐宋文学,词学。

钱锡生:女,副教授,硕导。

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新闻学。

现当代文学教研室朱栋霖:男,1949.6,文学硕士,教授,博导。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

范培松:男,1943.7,文学学士,教授,博导。

道德的认识论论证

道德的认识论论证

收稿日期:2018G01G06作者简介:郭世平(1964 ),男,陕西榆林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语言哲学研究.引文格式:郭世平.道德的认识论论证[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2):40G44.第33卷第2期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3月V o l .33㊀N o .2J o u r n a lo f X u z h o u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M a r 2018道德的认识论论证郭世平(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苏州㊀215123)㊀㊀摘㊀要:道德哲学中的休谟难题,即从事实命题推出道德命题的难题,可以被还原为对道德进行认识论论证的问题.从认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认识论自身的可能性以及认识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康德通过对于认识论的先验改造解决了认识论本身的可能性问题并给出一种对于道德的 弱 认识论论证,皮尔士通过对于康德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使得对于道德的一种 强 认识论论证成为可能,阿佩尔借助于先验语用学使这种论证得以实现.关键词:道德;认识论;论证中图分类号:B 82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674G3571(2018)02G0040G05㊀㊀本文的目的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索道德哲学中 休谟难题 (即如何从事实命题推出价值命题的难题)的解决办法.休谟难题无疑不是单纯的逻辑问题,没有人会认为价值命题能够从事实命题逻辑地推导出来.通过对于西方认识论从苏格拉底开始到康德㊁皮尔士和阿佩尔的演变历史的考察,本文力图表明,休谟难题本质上是一个必须从认识论的角度加以解决的问题,即是一个对于道德进行认识论论证的问题.从西方认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认识论的先验改造使得道德的认识论论证首先成为可能,认识论的指号学和语用学改造则使得这种论证由 弱 变 强.一㊁认识论的可能性及其与道德的相干性难题道德的认识论论证要求两个前提条件,其一,认识论本身是可能的;其二,认识论与道德具有相干性.在西方认识论发展史上,苏格拉底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柏拉图的«卡尔米德篇»中,这种探讨是通过对于 自制 本质的讨论展开的.按照克里底亚的定义,自制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关于自我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克里底亚提出,如果存在一种特别的认识,它不像普通认识那样是关于外部事物的,而是关于普通认识以及这种特别的认识本身的,则当一个人拥有这种认识时,他就成了自我认识的人.显然,克里底亚所谓 特别的认识 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认识论.针对克里底亚的观点,苏格拉底提出两点质疑.其一,对于认识的认识是否可能?其二,拥有自我认识的人是否就具有了节制美德?关于第一点,苏格拉底认为,说存在一种对于认识的认识,它既是关于其他认识及其缺失的,又是关于它自身的,这就类似于说,有一种对于视觉的视觉,它看到的不是普通的视觉对象,即颜色,而是普通的视觉及其缺失,以及这种特别的视觉本身,有一种对于听觉的听觉,它听到的不是普通的听觉对象,即声音,而是普通的听觉及其缺失,以及这种特别的听觉本身,这就迫使我们承认视觉本身有颜色,听觉本身有声音.更有甚者,承认存在对于认识的认识就类似于承认,存在一种特别的较大者或者较重者,它们不是比其他的较小者或较轻者大或者重,而是比它们自身大或者重,因此它们也就比自身小或者轻,而这当然是矛盾的.苏格拉底想基于这样的类比说明,一种对于认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矛盾的,并且因此就是不可能的.关于第二点,苏格拉底指出,节制作为一种美德无疑是对人有益的,但一个人拥有自我认识却未必会给他带来什么益处.这是因为, 自我认识 可以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被理解:在一种意义上,具有自我认识的人仅仅知道他自己是否知道,即知道自己是否拥有知识;在另一种意义上,具有自我认识的人不仅知道他自己是否知道,而且知道自己所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是什么.苏格拉底指出,第一种意义上的自我认识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益处,因为拥有这种自我认识的人并不知道他所知道或04者不知道的究竟是什么,因此就无法分辨具体知识的真伪,无法分辨真正的专家和假冒的专家.第二种意义上自我认识无疑会给一个人带来益处,使他过上一种 科学的 生活,但是,这种自我认识原则上必须包含关于所有其他事物的知识,所以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这种自我认识不仅实际上不可能,逻辑上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说一个自我认识的人知道他所不知道的是什么,就等于说他知道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这显然是矛盾的.在对话中,苏格拉底最后说,即使我们退一步承认第二种意义上的自我认识是可能的,它也未必就能够使一个人成为善良的人,因为真正使一个人善良的是他具有的关于善恶的认识. 并非科学地生活就使得我们生活得善良和幸福,即便我们具有了全部科学认识,而是我们必须具有关于善恶的知识.①笔者认为,苏格拉底对于认识论本身之可能性的怀疑根源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客观主义认识观,即把认识论看作一种客观认识,并因此把认识论与普通认识在认识类型方面混淆起来,这表现在他把认识论本身与普通认识一并作为认识论的对象,正是这种混淆导致了苏格拉底所说的那些认识论 矛盾 .实际上,混淆认识论与普通认识的认识类型还会导致 认识论悖论 ,即,如果认识论是存在的,它就是不必要的,如果认识论是不存在的,它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方面,如果认识论已经存在于它的对象领域,对它的研究还有什么必要呢?另一方面,如果认识论不存在于它的对象领域,它也就不可能存在于任何其他地方,因此也就不可能有认识论的研究.二㊁基于认识论先验改造的 弱 道德论证在认识论发展史上,康德首次对客观主义认识论进行先验改造,明确认识论属于一种与经验认识根本不同的认识类型,即是先验认识,它所要认识的不是认识的一般本质,而是经验认识的先天可能性条件②.先验改造后的认识论由于不再以自身为对象,就不会产生认识论悖论,从而解决了认识论自身的逻辑可能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认识论以先天认识这种 理性事实 作为出发点,因此也具有了实际可能性.在康德那里,广义认识论就是纯粹理性批判,它可以同时完成三个密切相关的任务,其一是为经验认识提供认识论辩护,其二是揭露独断论形而上学的虚妄性,从而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扫清道路,其三是为道德提供一种 弱 意义上的认识论论证.所谓 为经验认识提供认识论辩护 就是要在休谟怀疑论的背景下通过对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批判来回答既具有经验内容又具有必然性的经验认识的可能性问题.按照康德的论证,唯有以先天认识原理即纯粹知性概念为基础,经验认识的必然性才是可能的;唯有在认识与对象的关系上尝试一种 哥白尼式的革命 ,即假定不是认识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认识,人先天地认识对象才是可能的;唯有对象可以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两种不同的意义上被设想,并且把认识对象仅仅理解为现象,对象符合认识才是可能的.康德的认识论与道德的相干性是以解决经验认识与道德的兼容性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认识论在为经验认识提供辩护的同时,也就确认了由经验认识所揭示出来的自然界的普遍必然性,但道德却需要人的自由来加以保证.这个表面的冲突也是由现象与自在之物的区分加以解决的,按照这个区分,我们也可以把人本身在现象与自在之物两种不同的意义上加以设想,在前一种意义上,人是遵从自然规律和不自由的,在后一种意义上,人又是自由的,尽管这种意义上的人是不能被认识的.这样,康德的认识论就在为经验认识提供辩护的同时为道德留出了地盘,即保证了道德的可能性.在康德的认识论只能论证道德的可能性而不能论证其必然性的意义上,我们说它只能为道德提供一种 弱 论证.笔者认为,康德的认识论之所以只能为道德提供一种 弱 论证,根本原因在于它仍然从属于意识哲学这种近代哲学的基本哲学范式.在意识哲学范式中,认识活动被看作一种意识活动,认识关系被看作意识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意识的统一性被看作客观认识的基础,而个人的自我意识则被看作意识的统一性基础.由于认识关系被看作单一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作为主体间关系的道德关系既不出现在认识关系中,也不被看作认识关系的可能性条件③,因此就无法从认识关系推出道德关系.这意味着,只有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主关系)被揭示为认识与对象之间关系(主-客关系)的可能性14 郭世平:道德的认识论论证①②③P l a t o ,C o m p l e t eW o r k s ,E d i t e d b y J o h nM.C o o p e r ,H a c k e t t P u b l i s h i n g C o m p a n y ,1997,p661. 我把所有不是关于对象,而是关于我们对于对象先天可能的认识样式的认识,称为先验认识.这样的概念系统可以被称为先验哲学. K a n t ,C r i t i q u e o f P u r eR e a s o n ,t r a n s l a t e d b y N o r m a nK e m p S m i t h ,T h eM a c m i l l a nP r e s sL t d .1933,p59.在康德看来,判断的主体间一致性必须以判断与客体的一致性为基础,而不是相反.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18节.条件,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认识主体被揭示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只能是认识共同体,对于道德的 强 认识论论证才是可能的.康德之后西方认识论的发展史表明,唯有首先在哲学范式方面实现从意识哲学到语言(符号)哲学的转换,上述认识论 洞见 才是可能的.在认识论研究的哲学范式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哲学的转换中,皮尔士的指号学构成一个关键环节.三、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我们可以把皮尔士的指号学实用主义看作对于康德先验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按照皮尔士的指号学,认识活动不是单纯的意识活动,而是一种以指号为中介的活动,认识关系不是意识与对象之间的二元关系,而是指号㊁指号对象和指号解释项的三元关系.按照皮尔士的定义, 指号是这样的东西,对于某个人来说,它在某个方面或者就某种性能代表了某个东西.它向某人说出即在此人心中产生出一个等价的或许是更为展开了的指号.我把一个指号产生的那个指号称为第一个指号的解释项.指号代表的事物就是它的对象,它不是在所有的方面而只是就某个观念代表了那个对象 [1]228.皮尔士论证说,认识活动之所以必须以指号为中介,是因为我们既没有直观认识的能力,也没有不借助指号的思维能力.首先,我们没有直观认识的能力,或者说,不可能存在直观认识,即可能不存在这样一种绝对原初的认识,它不受任何先行认识的规定,而仅仅被绝对外在的事物决定.因为,为了把一个给定的认识识别为直观认识,我们绝不能求助于直观方法,否则就会导致循环论证,唯一可行的是假设推理的方法,即假设存在某个绝对外在的事物,给定的认识是由这个外在事物唯一规定了的.这实际上是要给出对于该给定认识的解释,但这种解释是内在地不可能的,因为既然给定的认识是绝对原初的认识,那就意味着解释该认识所能援引的外部事物只能是出现在该认识中的事物,这显然是矛盾的.其次,我们没有不通过指号进行思维的能力,或者说,不存在不是在指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我们能够发现的思想都是在指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换言之,只有通过指号表达出来的思想才具有外部事实的证据. 思想唯有通过外部事实才能被知道,能够被识别的仅有思想就是在指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不能被识别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切思想都必定是在符号中表达出来的思想. [1]120从指号的定义和一切思想都是指号这两点可以推出,不存在绝对孤立的思想,每一个思想都必定牵涉到另一个思想,每一个先行的思想都在逻辑上规定着一个后续的思想并被后者所解释.没有一个思想能够单独与对象发生关系,每一个思想都只有通过与另一个思想的关系才能与对象发生关系. 思想指号代表什么?什么是它所设定的东西?当一个真实的外在事物被思考时,这无疑就是这个外在事物.但是,由于一个思想总是被关于同一个对象的一个在先的思想所规定,所以,它就只能通过指示(d e n o t e s)这个在先的思想而指称(r e f e r s)这个事物. [1]131G132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皮尔士认为,认识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 真理 ,而是确定无疑的信念. 通过谈论你对其一无所知的形而上学的 真 和 假 ,你就把自己搞糊涂了.你真正处理的不过是你的怀疑和信念 如果你不说你想要认识 (大写的)真理 ,而是简单地说你想要达到一种不能被任何怀疑动摇的信念状态,那你的问题就会大为简化. [1]9G10皮尔士论证说,唯一可能达到确定无疑信念的方法就是科学的方法,即基于实验的假设推理方法.所有信奉科学的人都被这样一个美好希望激励着,即只要科学研究过程被推进的足够远,就会对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提供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不同的研究者可以从完全对立的观点出发,但研究过程终将以一种外在于他们自己的力量把他们引向同一个结论.这种思想活动就像一种命运的操纵,把我们带到一个预先注定的终点,而不是带到一个我们希望去的地方.不论怎样修改所采取的观点,不论怎样选择另外的研究事实,也不论心灵有何种自然癖好,都不能使一个人逃避这种预先注定的意见.这个伟大的希望就体现在真理与实在的概念中.注定最终为所有研究者一致同意的意见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写的)真理,这种意见所表示的对象就是实在. [1]102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说只要科学探究过程被推进的足够远,研究者们就注定最终会达成一致意见?当皮尔士说 研究过程将以一种外在于研究者本人的力量把他们引向同一个结论 时,这种 外在的力量 意指的究竟是什么?也许会有人会认为,决定人的认识过程及其最终结果的必定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外在实在事物,但这绝不会是皮尔士的观点,因为这既与 每一个认识24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2期都被一个先行的认识所规定 这个观点不一致,也与他的实在观不一致.按照他的实在观,实在并不是绝对独立于并最终决定人的认识的东西,相反,它是被人的最终认识所决定了的东西.对此,皮尔士解释说: 一方面,实在并不必然独立于一般思想(t h o u g h t i n g e n e r a l),而只是独立于你或我或任何有限数量的人可能对它的想法;另一方面,尽管最终意见的对象依赖于这种意见,但这种意见本身却并不依赖于你或我或任何人的想法. [1]102把皮尔士关于指号关系的观点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我们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者而言,虽然他的认识对象是独立于他的既有认识或思想的实在事物,但他只有通过与其他研究者对于这同一对象的认识或思想的关系才能与该对象发生认识关系.如果我们把研究者的思想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称为主-客关系(对应于指号与对象的指称关系),把他的思想与其他研究者思想之间的关系称为主-主关系(对应于指号与解释项之间的解释关系),则前者就只有通过后者才是可能的,或者说,主-主关系是主-客关系的可能性条件.按照皮尔士的理论,不以主-主关系为中介的主 客关系只是一种盲目的二元物理关系,而不是指号关系,因此就不是认识关系.唯有以主-主关系为中介的主 客关系才是真正的指号关系和认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对于研究者的思想或认识产生影响的并不是盲目的物理力量,而是逻辑或者合理性力量.正是这种逻辑力量才是皮尔士所说的 外在力量 ,它根植于不同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影响,根植于由相互合作和影响的研究者所构成的 无限研究者共同体 .对于任何有理性的存在者来说,逻辑都具有强制性的思想规范力量.皮尔士认为,逻辑规范属于道德规范,并且是道德规范的完美形式.说一种规范是道德规范,就是说它处于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的范围之内,因此,违反它就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由于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思想活动是最服从于人的自我控制的,因此逻辑上的自我控制是道德上自我控制的完善的镜子.按照皮尔士的上述观点,虽然我们还不能说一般道德规范是真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但我们至少可以说,以逻辑规范形式出现的那些道德规范是真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为这些道德规范提供一种比康德所能够提供的更强的认识论论证.笔者认为,无论皮尔士关于逻辑规范与道德规范关系的上述看法是否正确,就为道德提供一种 强 认识论论证这项事业而言,他对于认识论的指号学改造工作都是一个关键性的步骤.四㊁先验认识论的语用学改造与 强 一般道德论证在批判地理解和改造康德的先验认识论㊁皮尔士的指号学和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学说的基础上,阿佩尔把康德的先验认识论改造为一种先验语用学,并提出了一种对于一般道德的 强 认识论论证,其基本论点是,科学认识的客观有效性是以道德规范的主体间有效性为必要条件的.关于科学㊁逻辑和道德的关系,皮尔士的基本观点是,逻辑(更确切地说,科学逻辑)是科学的方法本质,是一门规范科学,本质上属于伦理学.阿佩尔同意皮尔士关于逻辑学是一门规范科学的观点,但他反对把逻辑规范直接等同于道德规范.阿佩尔指出,我们甚至不能说逻辑规范 逻辑地 蕴涵着道德规范,因为, 无可置辩的是,对于理智之逻辑上正确的使用也可能被一个邪恶的意志仅仅作为手段用于某种目的.在这个意义上,逻辑作为一种关于理智之正确使用规范的理论是一种道德上价值中立的技术 [2]301.阿佩尔想要通过先验语用学论证的是,逻辑以及一切科学和技术的可能性都是以道德为前提条件的.按照皮尔士的共识真理观,真理不可能由任何研究者个人单独获得,必须以一个无限研究者共同体为可能性条件.阿佩尔指出,既然共识只能通过论辩在研究者中间达到,而论辩的意义确定和有效性检验都离不开论辩者共同体,论辩者共同体就是研究者共同体的可能性条件.进一步说,无论是论辩共同体本身,还是研究者对于自己断言的辩护,都必须以论辩者们对于基本道德规范的遵守为前提条件.简单来说,所有成员都在问题讨论中彼此承认具有参与讨论的同等权利,这是论辩者共同体本身的可能性条件之一.对于阿佩尔的上述论证有两个可能的异议.第一个可能异议是,通过追溯性地 揭示 科学认识活动的可能性条件来论证道德规范,最多只能论证康德意义上的 假言命令 ,并不能论证 绝对命令 .对于这个可能的异议,阿佩尔的回应是,对于基本道德规范的承认不仅是研究者之间论辩的可能性条件,也是一切辩论的可能性条件,不仅是真理性认识的可能性条件,也是论辩性的话语意义的可能性条件.因为不仅科学问题,而且任何问题,若要能够作为有意义的即可以在人际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的议题提出来,都必须以一个论辩共同体和论辩者们34郭世平:道德的认识论论证对于基本道德规范的承认为前提条件. 除非取消讨论本身,否则这个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有意义地被否定掉. [2]321这意味着,道德规范的主体间有效性不仅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人的一般性交往活动的前提条件.因为正如在科学研究中,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变成具有辩护理由的 断言 (a sGs e r t i o n s),才能够在研究者之间交流即能够被其他人理解和接受,类似地,在一般性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一个人的需求(n e e d s)只有变成具有辩护理由的 要求 (c l a i m s),才能在人际间进行交流即能够被其他人理解和承认.一方面,凡是把自己的需求变成对于他人的要求的人都有义务为他的需求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只要一个人的需求能够通过理性的论辩在人际间得到辩护,其他人就有义务承认它.一个愿意对于自己的需求进行辩护的人暗中接受了如下两方面的道德原则:一方面是在某种程度上做出 自我牺牲 的道德原则,另一方面是一个人不应该不必要地牺牲他的有限个人利益的道德原则.阿佩尔指出,关于人类需求的一般道德原则可以表达如下: 作为潜在要求的一切人类需求,即那些可以通过论辩与所有其他人的需求相协调的需求,都必须是人类交往共同体所关切的. [2]331第二个可能异议是,一方面,道德论证是通过把道德揭示为逻辑的有效性条件来完成的,另一方面,包括道德论证在内的一切论证又都必须以逻辑的有效性为前提条件,因此,道德论证要么导致循环论证,要么导致无穷后退.对此,阿佩尔的回应是,作为一种哲学基础论证,道德论证并不是一种公理系统框架内的逻辑演绎,而是一种先验语用学反思,即是对于论辩有效性的语用学前提条件的先验反思.阿佩尔指出,正是由于当代分析哲学把哲学基础论证问题仅仅看作是关于命题的逻辑(句法学-语义学)前提的问题,而抽象掉了论证的语用学维度,才使得人们看不到先验反思对于道德基础论证的独特价值. 如果我们抽象掉指号的语用维度,那就不存在论辩的人类主体,结果也就不存在对于我们总是预设了的论辩可能性条件进行反思的可能性. [2]309G310我们可以说,正是凭借先验反思,作为一种对于主体的认识的认识论(先验认识)才能够与客观认识(经验认识)在认识类型上明确区分开来,从而保证认识论本身的可能性;正是凭借对于论辩之语用学先天条件的先验反思,我们才能够真正揭示出道德规范对于人的认识和一般交往的必要性,从而实现一种对于一般道德的 强 哲学基础论证.参考文献:[1]皮尔士.皮尔士文选[M].涂纪亮,编.涂纪亮,周兆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阿佩尔.哲学的改造[M].孙周兴,陆兴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责任编辑㊀孔凡涛)T h eP r o o f o fM o r a l E p i s t e m o l o g yG U OS h iGp i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P h i l o s o p h y,S c h o o l o f P o l i t i c s a n dP u b l i c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S o o c h o w U n i v e r s i t y,S u z h o u215123,J i a n g s u,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m o r a l p h i l o s o p h y,t h eH u m e p r o b l e m,w h i c h i s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p r o p o s i n g m o r a l p r o p o s iGt i o n s f r o mf a c t u a l p r o p o s i t i o n s,c a nb e r e v e r t e d t o t h e i s s u e o f e p i s t e m o l o g i c a l a r g u m e n t o nm o r a l i t y.F r o m t h e p o i n t o f v i e wo f t h ee p i s t e m o l o g y h i s t o r y,S o c r a t e s f i r s t p r o p o s e dt h e p o s s i b i l i t y o f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a n dm o r a l i t y.K a n t s o l v e d t h e i n t e r n a l p o s s i b i l i t i e s b y a p r i o r i t r a n sGf o r m a t i o no f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a n d g a v e a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o f"w e a k n e s s"e p i s t e m o l o g y o nm o r a l i t y.P e i r c em a d e a"s t r o n g"e p i s t e m o l o g i c a l a r g u m e n t o fm o r a l i t y t h r o u g h t h e h e r m e n e u t i c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K a n t i a n e p i s t eGm o l o g y,a n d t h a tA p o l l's r e a l i z a t i o no f t h i s a r g u m e n tw a s a i d e db y a p r i o r i p r a g m a t i c s.K e y w o r d s:m o r a l;e p i s t e m o l o g y;a r g u m e n t44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2期。

资本形态演变与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

资本形态演变与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

LAN ZHOU XUE KAN资本形态演变与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桑明旭摘要在当前,我们之所以强调要以资本形态演变为线索来考察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旨在拓展市民社会的研究视域、澄清唯物史观把握现实的基本方式,以提升相关思想资源的理论穿透力和现实适用性、破除隐性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

在资本形态演变视域中剖析市民社会可以发现,资本的主导形态从“商业资本一产业资本一金融资本一虚拟资本”的演变,催生与造就了市民社会的出现、崛起、转型及当代新变化。

深度把握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及其与资本形态演变的内在关联,对于当前深化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推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相关实践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形态演变;市民社会;历史逻辑;当代启示中图分类号B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65-3492(2626)0-0623-13“市民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正是通过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澄清以及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马克思实现了哲学革命和政治经济学革命。

今天,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依然是我们审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理论武器。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理解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所得出的一般结论,还要深刻把握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具体思路和方式。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o从马克思到当代,全球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市民社会也随之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在当前,回到马克思研究市民社会的理论视野,对市民社会的形成、发展、转型及当代状况作者简介:桑明旭,哲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9ZXC061)。

进行系统分析,清晰呈现其历史逻辑,不论是对于廓清理论问题还是对于反思现实问题,都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一、为何需要以资本形态演变为线索考察市民社会历史逻辑我们之所以强调在资本形态演变视域中把握市民社会的历史逻辑,基于如下两方面原因。

永觉元贤对儒家问题的佛学解读

永觉元贤对儒家问题的佛学解读

2020年第1期(总第61期)闽台文化研究FUJIAN-TAIW AN CULTURAL RESEARCHNo.1.2020General Serial No.61永觉元贤对儒家问题的佛学解读韩焕忠(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23)摘要:永觉元贤对太极、变易、人性、格物、中和及儒佛关系等儒学问题给出了佛学的解释。

他以佛教的无生观念规定太极的属性。

他认为儒家的变易思想不如佛教的轮回之说更为究竟。

他对孟子和宋明儒的人性论展开批判,提出自己格物之说,并对儒家的中和境界极为推崇。

他反对儒家排佛,也不允佛教斥儒。

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他将佛教的思想观念渗入儒学之中,也将儒家经典纳入到佛教的体系之中,从而使佛教继续保持思想创造的活力以及对社会精英的影响力。

关键词:永觉元贤;儒家问题;佛学解读明清之际鼓山高僧永觉元贤不仅非常精通佛教义理,而且十分熟悉儒家经典,他对太极、变易、人性、格物、中和及儒佛关系等宋明儒家最为关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佛学 的解释。

据潘晋台《鼓山永觉老人传》载,元贤(1578~1657),字永觉,俗家建阳蔡氏,出家前为邑名 诸生,好程朱理学,二十五岁读书山寺,听僧诵《法华》偈,意识到周孔之外,“乃别有此一大事”,遂于次年参寿昌于董岩,四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竟裂青衿,弃妻孥,投寿昌落发,为安今 名。

”深得寿昌赏识,亲承末后嘱累。

明年戊午(1618)寿昌坐化,其高足博山元来奔丧,元贤与之 偕往,从受具戒,相依三载,回闽后住沙县双髻峰。

四十六岁回乡葬亲,闻僧唱《法华》:“一时謦 欸,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

”元贤于是“廓然大悟,乃彻见寿昌用处,因作偈 云:金鸡琢破碧琉璃,万歇千休只自知。

稳卧片帆天正朗,前山无复雨鸠啼。

”历住瓯宁金仙庵、建安荷山。

甲戌(1634)元贤应士庶之请,主持鼓山法席,一时为众所归仰,“龙象云从,诸缘辐 辏,凡大殿山门及诸堂察,次第鼎新,庄严毕备,为八闽丛林之冠。

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_蒋国保

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_蒋国保

作者简介:蒋国保(1951 ),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学术界 (双月刊)总第92期,2002.1 ACADEM ICS IN CHINA No.1Jan.2002方东美论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蒋国保(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021)摘要 本文重在探讨方东美关于复兴中国哲学精神的设想。

本文首先分析了方东美从 形而上的途径 研究中国哲学,从而把中国哲学界定为 既超越又内在之形上学 ;然后分析他依据这一界定,将四大精神传统(原始儒学、原始道学、中国大乘佛学、宋明新儒学)交融与会通处视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精神成就,进而以这四大精神传统的传承为主线将四千多年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确定为由高潮走向低潮、最终在清代中叶导致死亡的历史;最后就他所设计的 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 作具体分析,以揭示他关于在现代复兴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 形上学途径;中国哲学;既超越又内在之形上学;蓝图中图分类号 B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698(2002)01-0196-09方东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推崇、挚爱与护卫是真诚的。

可他早年的喜好不在中国哲学而在西方哲学。

他是从治西方哲学返回到治中国哲学,在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中,逐渐加深了对中国哲学的厚爱。

他认为,西方哲学只有靠高度的中国哲学精神的指引才能走出其固有的理论困境。

但在中国哲学精神早已衰微的背景下,欲发挥中国哲学的现代作用,引导西方哲学乃至世界文化走出现代困境,在他看来,则首先要复兴中国哲学精神,使中国哲学真正成为全人类的普遍的文化认同。

为了复兴中国哲学精神,方东美精心设计了 人与世界在理想文化中的蓝图 ,以全人类文化发展模式来规范中国哲学的现代走向。

196一哲学史的研究,说到底,也就是依据特定的哲学史方法论原则,对哲学发展之历史加以现代诠释。

从这个意义上讲,方东美对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历程的独特把握,理应是他研究中国哲学之独特方法的体现。

问题是,他究竟用什么独特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这个问题,很容易在他的论述中找到答案: 通中国哲学之道,盖亦多方矣。

《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文脉梳理

《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文脉梳理

2020.12 LANZHOUXUEKAN 作者简介:徐山,文学博士,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文脉梳理徐 山摘 要 《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一句的文脉一直没有理清。

从《老子》一书的结构来看,前三章应连读,构成开篇的第一个大段落。

从第一章老子思想的“道”为起点,老子对事物对立面的认识完成了重心转移,落实在了“无、无为”上,形成了和世俗完全不同的、相反的价值体系。

经由推论链推导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并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的原则,分别在第二章和第三章论及对待万物时应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以及应以无为治理社会。

关键词 《老子》;无;无为;推论;圣人之治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0)12-0012-05一、问题的提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的句子出于《老子》第二章。

以下是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二章的内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有关“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句子,今人高亨《老子正诂》认为:“‘是以’二字疑后人所加……本章此前八句为老子之相对论,此后八句为老子之政治论。

文意截然不相联,本无‘是以’二字,明矣。

”①高亨看不出“是以”前后的文脉有何联系,故有此疑。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亦认为:“‘是以’后面的文字,疑是错简”。

②郭店楚简《老子》甲本③和帛书《老子》甲本乙本④均有此章内容,诸句行文和王弼本《老子》相当,可见《老子》古本确实有“是以圣人……”句,这样学者认为第二章有错简的可能性便排除了。

尽管如此,《老子》第二章“是以”句的文脉仍需进一步理清。

本文主要的问题是:第二章开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的句子因何而起?在文脉的发展中有何作用?“故”后六句,关键点在哪里?“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还要从《老子》首章的章旨入手。

哲学讲座心得体会三篇

哲学讲座心得体会三篇

哲学讲座心得体会三篇我是想借《哲学与人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

我十七岁进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西一个山沟里待了十来年,恢复高考时考回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然后留所工作,一直到现在,可以说这一辈子全搭在哲学上了。

哲学是我的专业,学术我也搞,比如研究尼采,但是今天我要讲的不是作为学术的哲学。

我觉得哲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如果当年我没有上哲学系,后来没有从事这个专业,我也是离不了哲学的,我要讲的是这个在我的人生中真正起作用的哲学。

我这个人其实是一个特别想不开的人,从小就比较多愁善感,有很多困惑,对人生的很多问题想不通。

比如说,很小的时候,我知道了人必有一死,我自己有一天也会死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老想死的问题,既然必有一死,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当然还有其它许多想不通的问题,我就使劲去想,自己开导自己,同时也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作为自己思考的参考,努力要把这些问题想明白。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和自己谈心,后来我就发现,这个和自己谈心的过程其实就是哲学,它在我的生活中起的作用特别大。

有时候我会把和自己谈心的收获写成文章,你们看我的作品,大量的是写自己的感悟,实际上就是把和自己谈心的收获告诉大家,这样就成了和读者谈心了。

很多读者喜欢我的作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这个人不是在当老师,不是去教育别人,你有问题我来给你解决,这个我做不到。

我是在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一个人不能骗自己,没有解决假装解决了,这不可能。

开导自己一定是要把自己说通,这个过程我把它写下来,和我有同样问题的人看了就会感到比较亲切,比较对路子。

我做讲座其实也是这样,我这个人不会讲演,慷慨激昂,出口成章,我都不会,我只会用谈心的方式来讲,也就是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东西而已。

从历史上看,其实哲学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谈心,最早的哲学家,比如孔子、苏格拉底,都不开课也不写书,从事哲学的主要方式就是和青年人谈心。

你看孔子,他并没有在教室里给大家上课,他就是和一些年轻人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然后他的一些学生把他的言论回忆一下,记录下来,就编成了《论语》这本书。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王慧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省苏州市,215123)摘要:本体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所以,本体论研究意义重大。

而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究竟是什么,不同的哲学家却有不同的回答。

其中,最典型的回答就是“实践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

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本文笔者就通过分析“实践本体论”的理论困难和“物质本体论”的合理依据,达到坚持物质本体论的目的。

关键词: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物质本体论”自从哲学诞生那一天起,人类理性就执着地追寻着世界的本原问题,追寻着人生的终极意义。

对本体的追求可视作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问,本体论研究也一直在哲学研究中处于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必要前提。

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它要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哲学信念,哲学原则和哲学方法,显然也应该有着自己的“本体论承诺”。

这一点,也为众多学者所认同。

所不同的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众说纷纭,见解各异。

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本性的理解,关系到马克思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及其实质的理解。

所以,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意义重大。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上。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在同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本体论的人们之间,又发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什么的争论。

本文就主要讨论后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典型的就是“实践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

一、“实践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之争在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本体论的观点内部,在怎样认识和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

“实践本体论”和“物质本体论”就是代表。

(一)“实践本体论”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只是人、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点不是人之外的世界,而只是人的世界,而人的世界的本质、本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只是实践。

李泽厚哲学体系的门外描述_在常熟理工学院_东吴讲堂_上的讲演_刘再复

李泽厚哲学体系的门外描述_在常熟理工学院_东吴讲堂_上的讲演_刘再复

丁晓原:(常熟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各位学者、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二○一○年,我们学校已经做了,正在做着,将要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其中有些事情可能会加载学校的史册。

我认为我们有理由相信,《东吴学术》这一综合性的高端的人文社会科学大型学术刊物的创办就是这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这个学术刊物有一个重要栏目叫“东吴讲堂”,它是我们要精心打造的一个重点栏目,这个栏目将邀请国内外学术名家来进行讲演。

今天,我们这个东吴讲堂正式开讲,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了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来担任第一讲。

刘先生讲演的题目是“李泽厚的哲学新思路”。

再过几天是李泽厚先生的八十寿辰。

李泽厚先生是中国当代美学家中的第一小提琴手。

刘先生,刘再复教授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大家。

下面我把刘先生的学术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刘先生一九四一年出生,是福建人。

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海大学等学校担任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和访问学者。

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

他的著作非常多,有《性格组合论》、《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共鉴“五四”》、《传统与中国人》、《罪与文学》、《红楼四书》、《漂流手记》十卷等四十余部,作品已经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多种文字。

大家知道,刘先生是一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今天,我们就先从他的散文世界进入到他的学术世界。

下面有请人文学院的学生朗诵散文家刘先生的两篇作品。

下面请刘再复先生讲演。

今天很高兴,首先非常感谢常熟理工学院、《东吴学术》的负责人许霆教授、丁晓原教授,还有林建法教授邀请我到这里游玩、讲演,这两天在常熟,觉得这个地方太美了,非常喜欢这个地方。

今天讲演的内容,建法兄希望我讲李泽厚,遵命就定下了这个题目———李泽厚哲学新思路。

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

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

作者简介:王佳哲(1990—),女,山西运城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周可真(1958—),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道家哲学研究。

2022 2No 2,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2月Feb.,2022融“心”入“气”———老子哲学中的生命理想王佳哲,周可真(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摘要:“心”与“气”是老子哲学中两个重要范畴。

“心”对生命起主宰作用,老子哲学肯定了自然状态下虚静、无为之“心”。

但“心”在后天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物干扰,产生心知、欲望,使生命失去虚柔、混沌的天性,陷入世俗纷争。

“气”是构成生命以及万物的自然元素,在老子哲学中“气”参与“道”化生万物的过程。

在“气”的层面,万物互感互通,生命在理想状态下的存在形式是气化的。

因而,老子主张通过“为道日损”的修养功夫祛除心知危害,消解人为欲望,超越世俗的对立与纷争,回归与天地万物相感互通的气化存在状态,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

关键词:老子;心;气;生命中图分类号:B2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2-0001-06 中国哲学从产生之初就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并落实于现实中的一己之“身”,“身”在中国哲学中指形体与心灵合一的生命整体。

轴心时代发生的思想突破形成了各民族的精神底色,中国在轴心时代产生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对生命的认识与反省,对自我超越性的追求与探索,都是以生命为核心进行的哲学思考,旨在为人的存在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具体到老子哲学,其以生命为基点构筑了宇宙论、人性论和政治论,对人的深切关怀贯穿其哲学体系的始终。

老子推崇生命的自然本质,反对人为的造作和理性的自负,其哲学中的生命理想便是对现实心知、欲望的超越,以此合于宇宙之“气”的大化洪流,复归于不受一丝一毫人为因素影响的婴孩状态,实现生命境界的跃升。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学位点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赵鹤鸣 1957.09 教授信号处理汪一鸣 1956.02 副教授计算机通信俞一彪 1962.05 副教授数字信号处理翁桂荣 1963.09 副教授多媒体通信,传感器及电子测量赵建龙 1941.07 高工计算机通信王加俊 1969-11 副教授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周旭东 1964-12 副教授信号处理施国梁 1963-1 副教授自动控制、机器视觉学位点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崔志明 1961.07 教授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朱巧明 1963.07 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徐汀荣 1958.01 副教授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与数据库杨季文 1963.10 副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吕强 1965.04 副教授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计算语言学陆建德 1949. 副教授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协议朱艳琴 1964.06 副教授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安全技术孙涌 1958.08 副教授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水电计算机系统王宜怀 1962.02 副教授单片机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学位点名称:应用化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屠一峰 1963.09 副教授电分析化学刘德启 1963.07 副教授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化学狄俊伟 1964.11 副教授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学位点名称:纺织工程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徐回祥 1942.03 教授丝绸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研究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俞加林 1947.09 副教授纤维集合体的纺织加工理论与实践左葆齐 1957.02 副教授蚕丝蛋白粉综合利用、计算机的纺织应用、纺织工艺理论、质量控制陈宇岳 1962.03 副教授纤维(真丝)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李明中 1963. 副教授有机高分子膜及其生物医学材料费万春 1956.11 副教授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胡征宇 1957-1 副教授制丝机械与CAD技术王国和副教授学位点名称: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盛家镛 1939.03 副教授茧丝绸结构和性能研究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不招生蒋耀兴 1961.07 副教授纺织材料和纺织品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潘志娟 1966.01 副教授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及其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学位点名称: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钱国坻 1937.05 教授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不招生梅士英 1938.10 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陈国强 1957.11 教授织物功能性整理及其化学反应杨如馨 1943.11 副研纺织品染整新技术、新工艺程万里 1946.09 副教授染色性能研究杨百春 1939.03 研究员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王惠珍 1942.12 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朱亚伟 1963.07 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近代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赵建平副教授唐人成 1966-1 副教授纺织品染整工艺与理论学位点名称:服装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傅菊芬 1966-6 副教授服装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陶华,教授,男,1948年9月生,江绍兴人,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获工学士学位;1988年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于法国国立理工学院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

中国哲学教授排行榜

中国哲学教授排行榜

中国哲学教授排行榜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哲学教授,他们的研究为中国的哲学发展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下是近年来中国哲学教授排行榜:1. 钱志武:钱志武教授是南开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哲学史。

他主要关注思想家的思想,以及中国和西方哲学思想之间的关系。

2. 马晓春:马晓春教授是武汉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伦理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的研究上。

3. 潘灵:潘灵教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史上。

她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哲学研究影响很大。

4. 张晓丹:张晓丹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也涉及中国宗教哲学、中国文学哲学等研究。

5. 尹祖兴:尹祖兴教授是北京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宗教哲学及其影响,以及思想家们的子孙到今天的传承情况上。

6. 韩海晖:韩海晖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宗教和佛教哲学,以及中国哲学史上的宗教无神论思想。

7. 魏景林:魏景林教授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伦理学、中国思想史、现代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宗教史等领域。

8. 龚俊波:龚俊波教授是浙江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哲学、西方哲学及其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影响等领域。

9. 李明辉:李明辉教授是浙江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

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 卢桂芝:卢桂芝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儒家哲学、中国伦理学、中国文学和中国思想史。

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与内在张力——兼论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时代基础与世界意义

“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与内在张力——兼论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时代基础与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桑明旭(1984—),男,哲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变局’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现实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20BZX018)。

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与内在张力摘要:在当前理论研究中,不论是对于科学阐释诸多相互矛盾冲突却又同时在场的重大时代问题来说,还是对于深刻澄清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来说,我们都亟须对“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演进趋势、内在张力等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以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指明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内在原则即资本主体性逻辑进行历史性分析,可以发现,“百年变局”的历史本质是资本主体性发展的“抛物线拐点”,演进趋势是从资本全球化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内在张力是资本主体性逻辑与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的激烈博弈。

这表明,虽然“中国方案”在当前遭到部分资本主体性输出大国和“西方中心论方案”支持者的质疑和反对,但由于它本质地把握和顺应了“百年变局”,因而必将成为当代全球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历史性选择,进而在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推进现代性世界历史迈入新阶段的征程中彰显其深远意义。

关键词:百年变局;历史本质;演进趋势;内在张力;资本主体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D820;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1)04-0005-07(苏州大学哲学系,江苏苏州215123)桑明旭——兼论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时代基础与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当前马克思主义所要观察、解读、引领的时代,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包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简称“百年变局”)的全球发展新时代。

苏大各学院及专业介绍

苏大各学院及专业介绍

苏大各学院及专业介绍1、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原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1955年院系调整时,中文系合并至南京师范大学,1958年江苏师范学院重建中文系,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

1999年调整为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系),2002年8月改为文学院,2005年调整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现位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

在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历史上,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师曾在此执教,其中有黄人、章炳麟、吴梅、金叔远、唐文治、陈衍、王遽常、曹之弼、钱基博、吕思勉、周予同、蔡尚思、周谷城、胡曲园、朱东润、许国璋等人。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9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60%以上,博士生导师近30名,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获得过国家及省部级表彰,还拥有江苏省教学名师2名,形成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队伍。

学院在1981年就获得全国第一批古代文学博士点,1993年获得当代文学博士点,1998年获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该专业步入全国同类专业的先进发展行列。

1994年获得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1996年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2003年获得中文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可在10个方向招收博士生,在8个方向招收硕士生。

学院拥有三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一个校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

2004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称号,2007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学科基础课程多为省级以上优秀课程,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精品课程。

新闻学为校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对外汉语、广播电视新闻学(含主持人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六个本科专业。

其中汉语言文学(基地)方向的学生中50%将优先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

【中国语言文学类】学制:4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基地)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制:4年【新闻传播学类】学制:4年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主持人艺术)专业2、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一个跨学科专业门类教多并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学院。

历史唯物主义与解释学

历史唯物主义与解释学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ermeneutics 作者: 王金福[1];冯建华[2]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苏州215000;[2]苏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苏州221116
出版物刊名: 南京社会科学
页码: 35-41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解释学;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摘要:在解释学与哲学的现代发展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从狄尔泰开始的解释学的哲学化与哲学的解释学化,这是解释学的越界和哲学的唯心主义化;二是从伽达默尔开始的解释学的主观主义化。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是当代的主流解释学,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发生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哲学解释学的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出发来反思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从哲学解释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立场出发来反思社会历史问题,有意无意地消解、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为了防止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消解、否定,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重建解释学,用正确的解释学观点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要把解释学和哲学区别开来,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化,不是在解释学的视野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反思社会历史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苏州大学现有84个硕士点,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

说明:所有博士生导师同时都是相应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学位点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王晓升1962.07 教授发展哲学
狄仁昆1944.05 教授经济哲学
沈荣兴1944.09 副教授管理哲学
朱奎保1938.12 教授马哲原理不招生
学位点名称:中国哲学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周可真1958.07 教授中国古代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潘桂明1944、07 教授中国哲学
蒋国保1951.06 教授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
范竹增1942.12 副教授文化哲学
学位点名称:伦理学
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
李兰芬1950.09 教授管理哲学,伦理学
陆树程1956-1 教授应用伦理学
王晓升,教授,男,1962年6月生,江苏大丰县人,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哲
学专业,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哲学和语言哲学,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语言与认识》,《现代化:发展与价值》,《走出语言的迷宫》。

沈荣兴,副教授,男,1944年9月生,籍贯江苏无锡。

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逻
辑学专业,获哲学硕士。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江苏省逻辑学会副会长。

主要论著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思维形式研究之比较”、《逻辑学导论》、《创造与方法》等。

狄仁昆,教授,男,1944年6月生,江苏省溧阳县人。

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
系,1982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方法论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哲学、科学哲学。

发表的代表性学术专著为《走向大科学的经济学枣经济学的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与进展》。

代表性学术论文:“西方经济哲学研究辨析枣世纪的跨越”、“西方经济理论检验问题的哲学分析”、“论经济系统的自激放大机制”、“经济理论的结构”、“经济知识增长的模式”、“略论哲学逻辑”、“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为何陷入两性”、“区分思维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等。

周可真,教授,男,1958年7月生,江苏宜兴市人。

1999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中国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我校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

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有:专著《顾炎武年谱》、《顾炎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论思想同异辩”、“生活论枣哲学的未来形态”、“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之我见”、“论顾炎武的思维方法枣兼论审明理学到清代朴学的历史转变”、“论顾炎武的无人观”等。

潘桂明,教授,男,1944年9月生于上海。

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代表著作为《智岂页评传》。

蒋国保,教授,1951年6月生,皖无为县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
获硕士学位。

现为苏州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苏大哲学系主任。

1992年获国家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明清哲学、现代新儒学。

发表论文80篇。

主要著作为《方以智哲学思想研究》、《晚清哲学》第一作者。

范竹增,副教授,1942年12月生,河北省石家庄人。

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
系,现为苏州大学马哲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

主要著作有:主编《哲学新探》(五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进展》、《中国文化述论》、《文化与文化哲学》以及论文《中国古代文化结构鸟瞰》、《中国古文化元及其整合》、《文化基因与中国古代文化》等。

李兰芬,现为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学科带头人。

所在学科专业: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研究方向:伦理学基本理论、经济伦理、管理伦理、管理哲学。

学术成果:发表过《当代中国德治研究》、《管理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个案分析》和《管理文化——管理哲学的新视野》等多本著作,其中《管理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个案分析》在2005年获得了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奖,《管理文化——管理哲学的新视野》(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获得了江苏省普通高校第三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奖二等奖、苏州市2001年哲学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

在研项目:
1、江苏省社科项目《当前我国道德话语权影响因子的调查研究(06ksw001-6)》
2、苏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城市生活与苏州市民文明素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3、2007年苏州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研究》
4、横向课题《文化立区——科学发展观在社区》
周可真李兰芬潘桂明蒋国保郭彩琴陈向澜郭世平庄友刚吴忠伟陈忠朱建平韩焕忠姚兴富李继堂杨思基朱耀平王新水于树贵车玉玲邢冬梅吴莉娅朱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