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三章
公共关系学—第三章公共关系的职能与作用
(二)产品形象信息
产品形象信息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在公众心 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生产政策、行为的评 价,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包 装、造型、售后服务等。
大众DSG事件
(三)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指整个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出台的各项政 策、制定的法律及规定信息。这些宏观上的政策信息可能 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组织的发展,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 变化。 公关人员应当及时掌握这些方针政策,对其进行深入 分析,并建议组织适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工作进程。
四、教育引导,服务公众
一个组织要运行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必须营造和谐的 内部、外部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形成必须经过适当的、潜 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从而使组织内部的员工赞许,外部 的公众理解,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
(一)引导社会公众理解和接受组织的观念及变化 (二)引导内部公众建立公关意识,珍视组织形象 (三)教育和培训员工掌握公关基本技能
(三)根据社会及市场动态提出咨询建议
信息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市场日新月异,能否迅速 准确预测把握市场的变化动态,决定着一个组织的生存与 发展。为此,组织的公关部门要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广 泛的活动,对海量的社会和市场动态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判断和预测社会及市场今后的变 化趋势,再依据组织自身的情况,向决策层提出改进的建 议和措施。
(三)凝聚人心
社会组织是由内部全体员工共同组成。对一个组 织来说,素质优秀、全身心为组织服务的员工无疑非 常重要。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优秀的员工所代表的是 智慧、能力,以及对组织的热爱、忠诚。他们是组织 的一种资源,而且已被人们看成一种战略性的资源, 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凝 聚人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是组织的公关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使组织的 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形成,以下几个方面,是公关部 门可以着手开展的工作: (1)树立企业与员工是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 (2)完善企业合理化建议; (3)构建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 (4)营造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
公共关系学单元学习指导第三章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一、公共关系传播性职能的主要内容公共关系传播性职能是指公共关系通过传播工作的实施与运作所能发挥出的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效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1、采集信息、监测环境信息采集是社会组织监测社会环境的重要基础工作。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采集信息的主要内容有:组织内部信息、组织环境信息(包括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政府环境、市场环境四个方面)、国际环境信息。
公共关系人员采集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新闻媒介的宣传报道;内部员工的信息反馈;上级主管单位的文件与简报;公共关系人员的社会交往;行业展览、展销及各种订货会;专家分析等。
社会组织通过对信息的掌握,不断地去监测环境,可以寻求到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为组织发展方向的确立提供依据。
2、组织宣传、创造气氛社会组织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将组织的信息向社会传播,以增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有:产品与服务信息、组织活动信息、社会活动信息。
3、交往沟通、协调关系交往沟通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中实施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
通过经常不断的交往沟通,可以协调各种关系,从而为创造和谐的氛围奠定基础。
组织内部交往沟通的内容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交往沟通;平级之间的交往沟通;立体交往的沟通。
组织外部交往沟通的内容包括:组织与客户的沟通;组织与政府的沟通;组织与社区的沟通;组织与媒介的沟通。
4、教育引导,服务社会教育引导的职能是从两个层面表现的:一是强调组织管理层对操作层进行的教育引导;二是强调组织对社会公众进行的教育引导。
企业对顾客进行教育与引导的基本途径有:广告传播、新闻传播、传单传播、赠送样品、人际传播。
二、公共关系决策性职能的主要内容公共关系决策性职能指公共关系通过对重大活动的策划、管理、决策等工作所能发挥出的促进组织发展的效用。
其主要内容包括:1、咨询建议、决策参谋。
咨询建议的主要内容有:对本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动提供咨询;提出有关本组织知名度和信誉度方面的咨询;提供有关顾客心理方面的咨询;提出本组织开展公关活动的建议。
公共关系学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主体、机构和人员
一、社会组织的涵义及其特征
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有效的达到特定的目标,按照 一定的宗旨,制度和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
基本特征包括 (l)群体性 (2)整合性 (3)目标性 (4)动态性 (5)多样性 (6)物质性
5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意义
(1)以组织的社会功能为标准,可将组织分为产业 组织、政治组织和整合组织
19
12
二、专业公共关系公司
专业公共关系公司
公共关系公司是由各具特长的,训练有素的公共关系专家或 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
公共关系公司的具体职能 (1)公共关系咨询 (2)传播信息 (3)组织活动 (4)人员培训
13
二、专业公共关系公司
公共关系公司的基本类型 (1)综合服务型公共关系公司 (2)专项服务型公共关系公司 (3)公共关系顾问公司 公共关系公司的服务费用 选择公共关系公司应考虑的因素 (1)公司的信誉情况(2)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3)公司客户情况 (4)收费标准情况
(2)以组织目标及其受益者关系为标准,可将组织 分为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组织和公益组织四 类
(3)以组织对成员的控制方式为标准,可将组织分 为强制组织、功利组织和规范组织
(4)以组织成员的关系状态为标准,可将组织分为 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6
二、社会组织的分类及其意义
(5)以组织成员数量为标准,可将组织分为巨型组 织、大型组织、中型组织和小型组织
9
第三节 公共关系机构
现有的公共关系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 组织内部设立的公共关系部门,如组织内部的公共 关系部;另一类是专门承接公共关系委托业务,代 理其他社会组织公共关系业务的服务性机构(如公共 关系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等)。 一、公共关系部 二、专业公共关系公司
公共关系学(03第3章)
行为影响和舆论控制方式。 新闻指的是发布新闻、制造新
闻。 新闻媒介不是公共关系传播的
惟一通道。
公共关系学(第3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6.广告 广告是一种付费传播,即广
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 来推销其产品、服务或观念。
公共关系学(第3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7.广告与公共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⑴广告与公共关系的区别是 ①付费不同。广告是一种付费
宣传;公共关系则不一定。 ②特性不同。广告是一种自我
宣传方式,主观性比较强;公共关 系借助第三方说话,比较客观公正。
公共关系学(第3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③目的不同。广告旨在“要别 人买我”;公共关系的信息传播旨 在“要别人爱我”。
8.营销推广与公共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⑴营销推广与公共关系的区别是 ①营销推广是直接激发顾客的购
买欲望和行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 种经营活动。公共关系不直接销售产 品,首先满足的是相互了解、理解、 信任的需求。
公共关系学(第3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②营销推广注重的是近期的经济效 益;公共关系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侧重 考虑长远的发展。
公共关系学(第3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3.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 畴
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 范畴包括:
①交际; ②宣传与新闻; ③广告;
公共关系学(第3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④营销推广; ⑤公共事务; ⑥游说; ⑦开发; ⑧论题处理; ⑨危机处理。
公共关系学(第3章):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 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 变的对策和措施。
公共关系学 第三章
分析与预测
1.公共关系人员应熟悉公众的消费心理类型
公众在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消费活
动过程中比较稳定的习惯和倾向。 一个人心中往往并存有多种消费心理类型 某一产品满足公众某一心理时,就会诱发购买欲望 从俗心理:入乡随俗 同步心理:攀比心理 求美心理、选价心理 求名心理、便利心理 求异心理、偏好心理、好奇心理度,扩大影响(四 Nhomakorabea形象受损阶段
外部原因
公众的误解、竞争对手的陷害、社会谣言…
组织自身工作没做好
四、教育引导 (一)重视本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公共关系公司只能传播形象,不能制造形象,
一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好坏,是全体 员工共同努力形成的。
(二)在员工中开展公共关系知识培训
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公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职责
公共关系是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
了实现公共关系的管理目标,需要从事许多 具体的工作,这工作就是公共关系的职责。 一、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公共关系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信息调查员” “知识就是资源,信息就是金钱”
收集的信息包括
(三)政府信息
公共关系人员应及时了解政府的相关方针、
政策、使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有所改变 避免因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国家计划发生冲突 造成损失
(四)媒介信息
媒介上有关本组织的信息及这些媒介本身的
相关信息 及时掌握新闻媒介及社会各界对本组织的批 评、表扬
(五)竞争对手信息
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各方面情况
(一)产品形象信息
产品品质、价格、性能、包装、造型、售
后服务 做好信访接待工作
普罗克林首创把免费电话印在产品包装上 电信的800免费电话,让企业与公众联系
公共关系学第三章
二、 公众的类型
公众分类是公共关系理论中的重要部分。 公共关系政策的制定和公共关系方法的 运用,都有赖于科学地区分不同的公众。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公众,同一类型的 组织也有不同种类的公众,同类型的公 众又有不同的标准分类。
1.根据组织和公众的归属关系可划分为 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类。 公共关系的策略需要内外有别,公关关 系所传播的信息必须是经过选择整理的, 哪些在外部传播,哪些在内部传播,是 有区别的,在传播的形式、尺度、时间 上都是有区别的。
(4)行动公众是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的。它
是指采取实际行动与组织相互作用,对组织
构成现实的行为压力的公众群体。他们的形 成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构成直接威胁。对于行 动公众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将压力转变成 为动力。
5.根据公众的结构状态划分,公众可以分为零 散公众和组织公众两类。 零散公众是形式上分散、以个人意见态度和行 为为表达者,以个体形式与公关主体发生联系 的公众对象。 组织公众是以一定的组织或团体形式出现,以 组织团体作为意见态度或行为的表达者,并与 公关主体发生相互交往的公众对象集团。
公众的态度是制定传播政策的又一依据。应 该尽可能争取支持,减少敌意。首先,应该 将顺意公众当做组织的财富,悉心维护。其 次,要注意做好逆意公众的转化工作,改变 其敌对态度,即使不能将其转化为顺意公众, 也应促其成为独立公众。再次,耐心细致地 做好争取独立公众这个“大多数”的工作, 引导他们成为顺意公众,防止他们成为逆意 公众。独立公众的态度倾向往往成为公关竞 争中的决定因素。
三、公众细分法
公众细分是指组织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目 标和需要分层次地对公众分析,并确定 目标公众的过程。P59 1、基本公众分析 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2、公众分类分析 3、目标公众分析
公共关系学 第三章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公众
3、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划分 稳定公众:具有稳定结构,与组织保持较为稳定关系的 公众对象。 周期公众:遵循一定规律和周期而出现的公众对象。 临时公众:因某些临时因素和突发事件而出现的公众对 象。 对于稳定公众,组织应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其规 模;对于周期性公众,组织需要掌握他们出现的规律, 未雨绸缪,提前采取措施,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于临 时公众,组织中的公关人员要随机应变,妥善解决临时 性公众带来的问题,尽快控制局面。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公众
2、顾客公众 顾客公众是指购买、消费某一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 群体或组织。 1)帮助组织树立“顾客至上”的正确的经营理念。 2)增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3)加深顾客对组织的信任与好感。 4)有助于积极地影响和引导顾客,形成健康合理的的 消费意识和行为,培育成熟的消费者群体和市场。 企业在做顾客公共关系时,尤其要注意对顾客公众利益 的积极维护不仅变现在对公众物质利益的主动捍卫上, 也表现在对公众精神需求的满足上。
第二节 公众的心理分析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 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指个体根据不完全的信息而形成的对被知觉 对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经验效应:指个体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认知、判断、决 策和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移情效应:指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 的人或事物上来的心理活动现象。
二、公众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共同性 3、多样性 4、可变性 5、可导性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公众
三、公众的分类
1、根据公众在社会组织环境中的分布 内部公众:组织内部的成员群体。 外部公众:社会组织外部环境中所面临的公众。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其 外部的公众环境,因此社会组织除了要处理好内部公众 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外部公众的关系,以争取外 部公众对组织的理解,建立良好的外部公众环境。
第3章 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 《公共关系学》PPT课件
3.3 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3.3.1人际传播 3.3.2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职业的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信 息大量的复制传递给分散的大众的传播方式。
(1)报纸传播的特点 (2)广播传播的特点 (3)电视传播的特点
【深度思考3-1】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信息传播的主体不同
第3章 公共关系传播与媒介
3.1公共关系传播的含义与特点
❖ 3.1.1公共关系传播的含义 ❖ 公共关系传播是社会组织为扩大影响、树立形象、
实现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协调所开 展的传播活动及其传播管理。
3.1.2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
传播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 道德性
情感性 多样性 针对性
3.1.3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
❖ 选择性记忆 (Selective Retention)。
3.2.5议题设置论
❖ 议题设置论最早是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等人 1972年提出的。1968年他们开始研究总统竞选 中的传播问题,后来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大众传播 对某些议题的强调和这些议题在大众中受重视的 程度成正比,大众传播具有选择并突出报道某种问 题从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功能。
前来说,商业网站只是新闻信息的“二级把人”。三 是影子把关人。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网民借网络 交互式的便捷性发布了大量信息。网民们发布的 信息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因此,网民只是网络上 部分信息的“影子把关人”。四是最终把关人。政
府总是最重
要和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
3.2.3两级传播模式
❖ “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 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 德提出的。经过 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 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 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公共关系学第三章公共关系对象和公众概述及分类
第三节 公众的分类 3.3.2 二、社区公众
二、社区公众 【简答】★
社区公众:组织所在社区的公众,它包括当地的权力管理部门、地方 团体、居民百姓和其他社会组织。
处理与社区公众关系的艺术: 1、加强传播,沟通信息,增进了解 2、关心并支持社区建设 3、参加并资助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第三节 公众的分类 3.3.2 二、社区公众
真题演练
下列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有( )
A. 设置奖学金 B. 捐赠慈善机构 C. 修建希望小学 D. 资助贫困大学生
E. 资助学术研讨会
第三节 公众的分类
三、顾客公众
3.3.3 三、顾客公众
顾客公众: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
【选择】★★★
物质商品的消费者:买家,物质商品的销售商、代理商和批发商等。 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包括广播、电视、影剧院的听众、观众,报刊、书籍的读者等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出现转变:
根据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 A. 顺意公众 B. 逆意公众 C. 边缘公众 D. 稳定公众 E. 周期公众
真题演练
根据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 A. 顺意公众 B. 逆意公众 C. 边缘公众 D. 稳定公众 E. 周期公众
第二节 公众的分类
3.2.4 四、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A. 老主顾、常客、社区居民,对某部电视连续剧一集不落地追着看的观众等。
周期公众
B. 因为飞机航班误点而滞留机场的旅客、足球场闹事的球迷等。
稳定公众
C. 逢节假日出现的游客高峰,招生时节的考生及家长,“广交会”的来宾等。
第二节 公众的分类 3.2.3 三、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公共关系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公共关系基本职能一、名词解释1.组织形象:组织形象,就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组织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
2.防御性公共关系:防御型公共关系是指在社会组织出现潜在危机(或不协调)时,为防止自身公共关系失调而采取的一种公共关系模式。
3.服务性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是指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附加服务和优质服务的公共关系模式。
二、问答题1.答: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形象塑造职能、沟通信息职能、协调关系职能、咨询建议职能和危机管理职能五个方面。
2.答:建设型公共关系、维系型公共关系、防御型公共关系、矫正型公共关系、进攻型公共关系、宣传型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文化型公共关系、征询型公共关系。
3.答:组织形象信息、产品形象信息、公众需求信息、竞争者信息。
4.答:公关调研、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利用各种活动及会议、查找专利数据库。
5.答:公众一般情况的咨询;公众专题情况咨询;公众心理情况咨询;组织形象的咨询;组织发展的咨询。
6.答: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危机处理;危机的善后工作。
三、案例1.答:突发性:危机往往都是不期而至,令人措手不及。
破坏性:危机发作后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
不确定性:事件爆发前的征兆一般不是很明显,组织难以做出预测。
急迫性:危机的突发性特征决定了组织对危机做出的反应和处理的时间十分紧迫,任何延迟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信息资源紧缺性:危机往往突然降临,决策者必须做出快速决策,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决策者很难在众多的信息中发现准确的信息。
舆论关注性:危机事件的爆发能够刺激人们的好奇心理,常常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和媒体跟踪报道的内容。
2.答:危机处理阶段就是陆续地开展在准备期间制定的方针、政策,有步骤地实施危机处理的对策。
公共关系第三章
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这种传播,双方参与度高,传播符号多样、手段丰富,信息反馈灵便,感情色彩强烈,但是,这种传播范围小、速度慢。例如,男女之间感情的交流就属于人际传播。
公关中,人际传播的特点
1. 传播主体是代表组织的个人 2. 传播客体是已知的、明确的 3. 传播符号丰富多彩、富人情味 4. 传播反馈机制灵活
传播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产生了传播行为。现代意义上的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40年代从美国传至欧洲,以后传到日本,70年代末传入中国大陆。传播一词译自英文Communication,香港学者也译作“传”。目前关于传播的定义大约有200多种。一般地讲,
传播的兴起——三次飞跃
传统的线形传播模式
信息源
传者
中介
受者
结果
噪音
新型的控制论传播模式
信源
信宿
信宿
信源
信息
信息
传播
传播
反馈
反馈
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
1.信源; 2.信宿; 3.信息; 4.媒介; 5.信道。
信源。也称传播者、传者,是指传播中信息的提供者。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信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影响传播效果: 1、可靠性 2、权威性 3、接近性
第三章 公共关系传播
第一节 公关传播概述 公共关系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离开了传播,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 也无从了解公众。如果我们把社会组织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把公众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客体,传播就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一、传播与公共关系传播
大众传播。指由专业传播机构进行的面向社会广大民众的传播活动。主要手段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 优点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传播面;由于职业新闻工作者作为“把关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过滤性”,所以传播的信息权威性大,说服力强;个人情感因素介入较少,有高度的公开性。 缺点是:信息反馈缓慢、零散,评价传播效果的工作量较大。鉴于大众传播量大面广,影响力强,对迅速建立组织形象,扩大组织的知名度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手段。
公共关系学课件 第三章
四、决策咨询
(一)公共关系决策在组织决策中的地位 (二)公共关系决策在组织决策中的运用 案例:鸡毛风波
五、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公共关系以事实为依据 1、先有事实,后有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问世是一定社会事实的产物; 公共关系的开展立足于相关的社会事实 2、尽可能全面客观的掌握事实 对各种有关事实的掌握要全面 对某个特定事实的掌握要深入 3、实事求是的传播信息
❖ 红豆的问世,立即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出特 有的感情魅力。年轻情侣互赠红豆衫表达爱慕之心, 老人们把红豆衫看作吉祥物寄给亲朋好友,异国他 乡的游子更爱买红豆衫寄托思乡之情。日本人也熟 悉王维这首爱情诗,红豆衫因此风靡日本市场。艺 术的回味,道德的感召,情感的寄托以及对古人的 仰慕,使广大消费者产生了对红豆的亲切感和购买 欲。文化商标的知名度扩大了产品的美誉度。
❖ 红豆针纺集团公司的前身——港下针织厂 1982年租用一个旧祠堂、8台老式棉毛车起家, 在商品经济海洋中自我积累,负债经营,滚 动开发,10年产销翻9番,效益翻了10番,现 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500名员工,织造、染 整、电脑绣花、成衣一条龙生产的现代化制 衣企业,产品畅销海内外。红豆能够从无锡 农村走向世界,除了精美产品、优质服务、 特色经营外,还得益于新颖的形象标识的构 建
(五)塑造组织形象的基本环节和原则 基本环节:1、形象诊断
2、形象选择 3、形象创立 原则:1、整体性原则 2、竞争性原则 3、长期性原则
二、传播沟通
(一)传播沟通的重要性: (二)传播沟通的主要形式和途径 1、内部沟通 2、外部沟通
(三)传播沟通的时机及目标 1、初创时期:
创造舆论,告知公众;本店绝不食言.doc 2、发展顺利时期:
公共关系学第三章
顾客公众
• 处理与顾客公众关系的艺术
1、树立为公众服务的思想,确立“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 ;
2、适应顾客公众的需要,不断创新,提供优质产品; 3、想顾客公众所想,急顾客公众所急,为顾客公众提供一
流的服务; 4、妥善处理与顾客间的纠纷。
顾客公众
• 组织与顾客之间存在的冲突或纠纷的导火线无外 乎以下四种:
地影响某一社会组织的决策和行为。
案例讨论:美国亨氏集团的母亲座谈会
•
美国亨氏集团与我国合资在广州建立婴幼儿食品厂。筹建食品厂
的初期,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集团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多次召开“母亲座谈会”,征
求母亲对婴儿产品的建议,摸清各类食品在婴儿哺养中的利弊。之后
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根据母亲们提出的意见,试制了些样品,
第三节 公众分析举要
• 一、内部公众——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公
众。内部公众既是内部公关的对象,又是外部公 关工作的主体。
• 是形成组织力量的主体; • 是组织创一流产品的主力军; • 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积极因素。
内部公众
• 处理与内部公众关系的艺术:
1、树立"内部公众第一"的思想,正确认识内部公众在组织中 的主人翁地位;
群众:包含于人民之中,通常指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人群:社会学用于,聚在一起的人。
二、公众的特点
• 群体性 政府机构、上级部门、客户、业务单位、员工、
股东、新闻媒介、社区等。
可口可乐的一位总裁说:“如果哪天一场大火将可口可乐公司烧毁, 第二天,银行、机械厂、销售商、政府会主动为我们提供一切帮助 ”——良好的公众环境。
会服务; • 社区还具有充足的购买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一、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一)公关理论整合化
公共关系内涵的丰富性和职责的综合性,意味着公共关系必须要广泛吸纳诸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成果,以形成一个多门类交叉型的学科群。
2.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公共关系需要为组织监测社会变化趋势
(二)辅助决策(辅助决策职责-简答:练习)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作用还表现在为决策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完善各种公众咨询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来源,包括广泛的外源信息和及时的内源信息,并根据决策目标将各种信息整理、归类、分析、概括、提供给最高管理层或各个专业部门作为决策的客观依据。
(七)开发
运用传播的力量去发展会员、筹措经费,争取资源等等,往往被称之为公关开发活动。
(八)论题处理(名词解释)
论题处理又称“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将要进入立法程序的、有争议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组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二、与公共关系职能相关的活动范畴(名词解释)
(一)交际
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借助于个人媒介所进行的相互沟通,也即“人际沟通”,它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之一。
(二)宣传与新闻
宣传是一种单向的心里诱导、行为影响和舆论控制方式。
新闻兼具报导和宣传两重功能
现代公共关系绝不是单向的信息传输行为,而是双向的交流与沟通,所以不能只运用宣传和新闻手段。
(3)符号化原则。
符号化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便于记忆。
2。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意义:问答:练习)
(1)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的资产。良好的组织形象会给组织带来特定的价值。尤其是生产经营性组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向公众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使公众产生信赖感,以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并为组织带来效益。
1.创造舆论,告知公众。让公众知道并正确地了解本组织,是良好公众形象的基本前提。“告知公众”,形成舆论是公关宣传最基本的功能。
2.强化舆论,扩大影响。是公关宣传的主要任务。
3.引导舆论,控制形象。调节组织的信息输出量,引导公众舆论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根据舆论反馈适当调整组织的行为、控制组织的形象。
(二)公关实务专业化
公关实务的专业化程度日渐提高,这主要表现为:
(三)公关手段现代化
(四)公关教育层次化
新的复合型公关人才应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是公关领域的“专才”,有事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同时也应具有复合型的思维结构;
既擅于超常思维,又喜欢系统思维;既擅于理性思维,又富于形象思维,还应该具有复合型技能结构;
二、公共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间接功能(简答:练习)
(一)提高个人素质
公共关系活动对提高个人素质,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公共关系促使个人观念更新
(1)注重个人形象的观念。
(2)尊重他人的观念。
(3)交往合作的观念。
2.公共关系有助于个人能力提高
既擅于演说、写作,又精通传播技巧、懂得实务操作。(理解)
(五)公关地位战略化
二、公共关系职能应用的新趋势
“新技术浪潮”,冲击并改变着世界各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市场公共关系的热潮
(二)金融公共关系的动态
(三)政府公共关系的焦点
政府公共关系实际上是民主政治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过程
(四)全球性问题带来的全球性沟通与合作的大趋势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三)传播推广(公共关系的宣传职责?问答:练习)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发挥宣传推广的作用,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公众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主要表现在: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功能 (简答)
一、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
(一)树立组织形象
1.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原则:问答:练习)
(1)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
(2)总体性原则。
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促销策略已被企业广泛运用,借助公共关系去沟通企业与消费公众的感情。
从另一方面看,良好组织形象与良好公众关系的建立、维持,也需要组织尤其是工商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作为支持。
(五)公共事务
公共事务主要是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社区事务用相关的活动。
(六)游说
(二)协调关系网络
1。协调关系网络的内容
(1)协调内部关系。(如:领导层之间的关系、员工关系、组织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
(2)协调外部关系。
2。协调关系网络的意义
(1)协调内部关系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协调外部关系可以建立和谐的外部环境。
(3提供条件。
本文由qiyinfuYCY贡献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职责和功能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职责
一、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简答)
公共关系职责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公共关系的一些最基本的职责,包括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
(一)收集信息
公共关系首先要履行收集信息、监测环境的职责
1.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
(1)产品形象信息。
产品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2)组织形象信息。
这些要素主要包括:
其一,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评价。
其二,公众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
其三,公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
其四,公众对组织服务素质的评价。
(1)创造能力的提高。
(2)交际能力的提高。
(3)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
(二)优化社会环境
1.优化社会化互动环境
社会互动指社会的横向关系,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理解)
(1)沟通社会信息。
(2)协调社会行为。
(3)净化社会风气。
2.优化社会心理环境
(四)协调沟通
运用各种协调、沟通的手段,为组织疏通渠道、发展关系、广交朋友,减少摩擦、化解敌意、调解冲突,成为组织运作的润滑剂、缓冲器,成为组织与各类公众交往的桥梁,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人和“的环境。
1.协调内部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公共关系是一种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内求团结是外求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公共关系首先要为创造良好的内部人事气氛而努力。
游说是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说明、以鼓动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名词解释:练习)
其对象通常是立法者、政府等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较多地运用在公共事务(尤其是政治事务)之中,是政治公关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游说与公共关系的区别:
就行为方式而言,游说重在单向“灌输”,直接劝导人们怎么做,往往带有较强的劝服性色彩;而公共关系则注重双向“交流”,让人们了解他人是怎么做的,继而自己决定如何行动,可谓是一种“怀柔”政策。同时二者的工作准则也有所不同,游说既可能奉行实事求是的准则,也可能奉行游说者主观需要的准则;而公共关系则奉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准则。
(三)广告(名词解释:练习)
广告是一种“付费传播” ,即广告是花钱购买传播媒体的使用权,如报纸的版面、电视广播的播出时间等,利用它对公众进行自我宣传,主观性较强。在特定的情况下,公共关系也运用广告方式向公众提供信息,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但这仅是公关宣传的一种手段。
(四)营销推广
营销推广是在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推销和交易活动中,工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向顾客宣传产品,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行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种经营活动。
(九)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Crisis Management)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
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
前者是危机事件的一种特殊形态,即形象危机、信誉危机、舆论危机。后者是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即危机事件发生后(包括政治危机、法律危机、商业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灾变危机等等),运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去协助处理危机,做好善后工作,是危机处理的一种辅助手段。危机处理是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
公共关系是一种满足公众需求的交流活动,但首先满足的视互相了解、理解、信任的需求,交流的是信息、知识、情感等。
因此公共关系本身不等同于营销。
从另一层意义上说,营销注重的是近期的经济效益,而公共关系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侧重考虑长远的发展。
虽然营销与公关在上述诸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两者也是有联系的。
2.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对外交往方面,公共关系承担着组织的“外交部”的繁重任务,广结人缘,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减少各种社会障碍,增加各种有利的机会,创造和谐的公众环境。
(五)提供服务
1.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
2.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
“服务”就是一种最好的“公关行为”,
(2)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鼓励士气。完美的组织形象使组织内部员工产生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鼓舞员工团结进取,奋发向上,促进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良好的组织形象不但可以稳住组织内部的人才,而且还可以吸引组织外部的人才。从而使组织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