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与“左翼”文学经验
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概念意义
革命文学与左翼文学概念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几乎每一个重要概念都有漫长的意义生成史。
普遍的情形是:一个原初的概念、一种原发性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思潮,经过文学史写作的选择、彰显、遮蔽、改造之后,离其本意已越来越远。
因此,以历史主义的态度考察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念的意义生成,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科学辨析,是推进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
一、革命文学:左翼式阐释框架下的不断改写“革命文学”的概念究竟出现于何时,在学术界尚有不少争议。
在不断的溯源中,其滥觞甚至已经被提前到了1918年6月8日创刊的《星期评论》,理由是1918年在该刊上就已出现了讴歌十月革命,明确宣布在中国建立工农红色政权的诗歌[1]。
在笔者看来,这种关于革命文学起点的无限前推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重要的不是确认革命文学起始的正点在哪里,而是如何揭示出革命文学概念生成的动态历史以及这一概念在文学史叙事中所承担的功能。
在参与革命文学论争的作家与批评家中,最早试图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对革命文学进行总结的是郑伯奇。
1928年8月,郑伯奇在《创造月刊》上发表名为《文坛的五月》的文艺时评,指出文坛上两个“很可喜的现象”:“一,新刊物的簇生。
二,关于革命文学的全文坛的论战。
”[2]对于后者的意义,他后来另文阐释道:“1927年的下半期,中国文学方面发生了一个新的运动;这个运动和以前的种种运动是完全不同的……这和以前的种种运动,性质上是相反的。
这个运动,站在历史上看来,只有五四运动前的白话文学运动,换句话说,只有新文学运动自身才可以和这个新的文学上的运动相提并论。
”[3]郑伯奇发表这些言论的时候,革命文学论争并未完全停止,但与那些意气之争的论争文章相比,这些文字的特色在于它跳出了论争之外,赋予了革命文学论争这一当下现象以文学史意义,对革命文学概念的文学史价值进行了现时态的理解与阐发。
这代表了同时期的作家对于革命文学论争的理解方式,也是革命文学这一文学史概念的原初含义。
论红色经典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借鉴
论红色经典小说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的借鉴摘要:建国后的红色经典小说在艺术手法上模仿、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法,因而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
如果从“为父复仇”、“神妖斗法”、“才子佳人”这三个叙事模式分析红色经典小说,即可基本揭示出红色经典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方面的深层次联系。
关键词:红色经典小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借鉴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开始用双手建设自己的祖国。
作家们在充分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过去的艰苦战争岁月和建立卓越功勋的前辈。
一种“饮水思源”的感恩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戒律,成为新社会强大的道德规范,也成为小说艺术创作的中心主题。
一大批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场面也刺激着作家们,反映社会主义革命的小说也随即问世。
这些作品被学术界称之为“红色经典”的小说,在主题上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鲜明地反映这一时代特有的精神状况;在表现手法上大量借用了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因而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
例如,《红岩》出版于1961年12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多次重印,累计达400万册;《林海雪原》从1957年9月出版后,不到两年,印了13次,共印发146.5万册;《青春之歌》1958年1月出版后,一年多时间中印了13次,共印发121万册。
红色经典小说的极大成功,原因很多。
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传统小说艺术手法有诸多的借鉴。
例如,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方式,类型化的人物塑造,花开三朵、各表一枝,以及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叙事方式,情节与叙事节奏上的章回小说痕迹,使用大量巧合造成的传奇效果,全知全能的叙事角等等,这些都有研究者注意。
但红色经典在叙事模式方面虽有研究者提及,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论述。
本文从叙事模式分析红色经典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继承和借鉴,以求揭示它们在叙事结构方面的深层次联系。
荣格不满于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理论,提出在“个人无意识”之下还存在着一个不为人所知的“集体无意识”或者称之为“原型”。
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流变——从左翼电影、国防电影和抗战电影说起
作者简介:袁庆丰(1963 )ꎬ文学博士ꎬ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ꎬ北京大学㊁北京电影学院访问学者ꎮ㊀«学术界»(月刊)总第260期ꎬ2020.1ACADEMICSNo.1Jan.2020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流变从左翼电影㊁国防电影和抗战电影说起袁庆丰(中国传媒大学㊀文化产业管理学院ꎬ北京㊀100024)摘㊀要 对 红色经典电影 的研究ꎬ以往其起点大多指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量出现并形成模式的革命题材电影ꎬ源头是1942年的 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 ꎮ实际上ꎬ 红色经典电影 的起点和源头ꎬ均为1932年出现的ꎬ以阶级性㊁暴力性与宣传性等特征见长的左翼电影ꎮ1936年兴起的国防电影(运动)ꎬ不过是左翼电影的升级换代版本ꎮ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国统区 的抗战电影ꎬ是国防电影在战时的延续形态ꎬ不仅全面继承了战前国防电影的思想特征ꎬ而且其故事结构㊁模式和基本元素等艺术特征ꎬ也都是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行之有效且一脉相承的标准配置ꎮ因此ꎬ左翼电影不仅曾经影响和左右着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历史走向ꎬ1949年后ꎬ更以隔代遗传的方式奠定和规范着中国大陆电影的文化生态和表现模式ꎬ也使其新形态 红色经典电影 ꎬ成为新中国意识形态艺术表达的主要载体和政治话语体系以及宣教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关键词 左翼电影ꎻ国防电影ꎻ抗战电影ꎻ红色经典电影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0.01.017㊀㊀所谓 红色经典电影 ꎬ一般认为 红色经典 是指建国初期以革命故事为背景㊁反映革命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文学作品㊁剧目或影视作品ꎮ而在中国大陆的文艺话语体系中ꎬ普遍将红色经典作品定义为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ꎬ产生的大量反映时代㊁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一批小说㊁戏剧㊁电影等作品 ꎮ 1 广义上ꎬ也有研究者将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ꎬ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ꎬ也包括革命领袖㊁英雄前辈和当代先进模范人物的传记 2 等ꎬ均视为红色经典电影范畴ꎮ纵观当下学术界对红色经典电影的研究ꎬ学者们采取了多维度的研究视角ꎮ譬如ꎬ有对红色经典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及叙事方式的研究ꎬ指出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叙事的主导动机最终完成的是对银幕上英雄的 命名 和对银幕下观众的 召唤 ꎬ 3 以此来完成意识形态的贯注ꎻ此外ꎬ还有对红色经典电影的道德导向与教育作用的研究㊁ 4 对红色经典电影中的音乐与歌曲的研究ꎮ 5在微观层面上ꎬ对单一的红色经典电影文本及个别导演的研究不乏例证ꎮ譬如对影片«英雄071儿女»(1964)㊁ 6 «闪闪的红星»(1974)㊁ 7 «建党伟业»(2011)ꎬ 8 以及对导演崔嵬的研究ꎮ 9 同时ꎬ还出现了对红色经典电影的改编与传播的研究ꎬ如对«小兵张嘎»(1963)等红色经典电影的电视剧改编研究ꎬ 10 以及以徐克的«智取威虎山»(2014)为例分析当下红色经典电影的类型化策略ꎮ 11在宏观层面上ꎬ学术界更关注的是1949年之后ꎬ即从 十七年 时期开始的红色经典电影ꎬ并一直延续到当下的红色电影发展情况ꎬ对1949年以来的红色经典电影发展进行概述性的论述ꎮ譬如有学者提到 在建国六十多年的时间里ꎬ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经历了一个发展㊁起伏与变迁的过程 ꎮ 12 总体说来ꎬ在当下的时代背景ꎬ学术界对红色经典电影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㊁多角度的讨论趋势ꎮ但是ꎬ研究者们普遍对1949年之前的中国电影关注力度不够ꎬ实际上ꎬ1949年前后中国电影的文化逻辑关联和历史承接脉络被忽视ꎮ譬如ꎬ对红色经典电影的源头基本都只追溯到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之后的一批文艺作品ꎮ在笔者看来ꎬ1949年后的红色经典电影ꎬ其源头一定要追溯至1932年出现的左翼电影ꎻ对二者内在逻辑的梳理ꎬ有利于打通对中国电影史的整体认知和把握渠道ꎬ这样ꎬ才能对1949年后乃至当下的红色经典电影与文化生态有更加精准的认识ꎮ一㊁左翼电影 红色经典电影的源头1932年ꎬ左翼电影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应运而生ꎬ孙瑜编导㊁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两部影片成为左翼电影诞生的标志:一是«野玫瑰»ꎬ富家子弟爱上贫穷的农家女ꎬ随后在农家女的引导下加入抗日 义勇军 ꎻ 13 二是«火山情血»ꎬ美貌农家女被恶霸地主逼死ꎬ她的哥哥最终报仇雪恨的故事ꎮ 14 同年ꎬ史东山编导的«奋斗»ꎬ则是旧电影即旧市民电影向左翼电影强行转型之作ꎬ两个争抢爱人的青年工人出狱后一同参加了义勇军并走上战场ꎮ 15现存的㊁公众能看到的左翼影片ꎬ1933年的有五部:«恶邻»直接用武侠打斗的形式表现东北民众的抗日义举ꎻ 16 «春蚕»表现 丰收成灾 ꎬ重在灌输观念上的思想暴力ꎻ 17 «母性之光»强调了由阶级性衍生和延伸而来的血统论ꎻ 18 «天明»讲的是即使沦为性工作者ꎬ出身底层的劳动者也依然能保持革命本性并甘愿奉献生命ꎻ 19 «小玩意»借一个出身小镇㊁卖手工艺品的女小贩之口ꎬ大力宣扬 实业救国 和抗日救亡理念ꎮ 201934年ꎬ左翼电影再接再厉ꎮ«神女»继续为沦为最底层的性工作者发声并表达知识分子的忏悔之意ꎻ 21 «体育皇后»表达的是唾弃 锦标 ㊁睥睨世俗的前卫理念ꎻ 22 «大路»塑造了国难当头之际ꎬ甘愿为国捐躯的男女民工群像ꎻ 23 «桃李劫»和«新女性»用惊心动魄的个案实例ꎬ控诉有钱阶级的无耻ꎬ抨击社会对知识分子高尚情怀的摧残ꎮ 241935年的«风云儿女»将左翼电影推向有声片时代巅峰的同时ꎬ又标明着左翼电影市场化的全面成熟ꎮ 25 1936年5月ꎬ电影界提出 国防电影 的口号ꎬ 26 但本年度的«孤城烈女»(又名«泣残红»)仍然具备左翼电影的形态特质ꎬ大力肯定和歌颂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底层女性的革命性ꎮ 27左翼电影的高潮之年是1933年ꎬ 28 在1937年 七七事变 爆发之前ꎬ左翼电影完全被国防电影取代ꎻ实际上ꎬ后者是前者的升级换代版本ꎮ换言之ꎬ孙瑜在1932年编导的«野玫瑰»和«火山情血»ꎬ之所以是左翼电影诞生的开山之作ꎬ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部影片基本确立和奠定了左翼电影的革命性特征及其艺术表现范式ꎬ为随后形成的左翼电影高潮提供了可供模仿㊁借鉴和发展㊁提升的模本资源ꎮ作为中国1930年代主要的新电影形态之一ꎬ左翼电影有如下几个基本的特征:第一ꎬ阶级性ꎮ左翼电影诞生于国内外民族171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流变矛盾和阶级矛盾大潮涌动的1930年代初期ꎬ因此ꎬ左翼电影中人物的政治立场和个人品质基本上是由其所在阶级决定的:一方面ꎬ是对社会底层群体和弱势阶层ꎬ尤其是底层中的底层㊁弱势中的弱势如性工作者ꎬ满怀同情与歌颂ꎻ另一方面ꎬ是对强权势力和强力阶层及其压迫的决绝反抗和殊死抗争ꎮ第二ꎬ暴力性ꎮ左翼电影对外反对日本侵略ꎬ呼吁抗日救亡ꎬ对内反对独裁统治ꎬ宣扬革命意识与阶级斗争ꎮ因此ꎬ左翼电影始终以暴力形式和暴力抗争作为解决民族矛盾或阶级矛盾即敌我矛盾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ꎮ早期的1932年的左翼电影ꎬ其中的暴力ꎬ还是个体暴力与集体暴力并存ꎬ前者如«火山情血»ꎬ后者如«野玫瑰»ꎮ1933年ꎬ集体暴力很快向阶级暴力转化ꎬ突出的例证就是1935年的«风云儿女»ꎮ第三ꎬ宣传性ꎮ左翼电影传达新理念㊁表现新人物㊁注重新的意识形态的传播ꎮ左翼电影并不注重叙事模式的创新ꎬ其故事结构基本脱胎于旧电影即旧市民电影ꎬ 29 因此其 新 不在于讲故事ꎬ而是将电影当作一种理念载体ꎮ视为用于宣传的话语体系ꎮ因此ꎬ对理念传达的过分关注和对艺术特性的忽视也导致了左翼电影主题先行㊁人物形象立体性缺乏以及生活细节被忽视等问题的出现ꎮ总体而言ꎬ阶级意识㊁暴力抗争与理念宣传ꎬ是左翼电影的基础性特征与基本构成元素ꎮ作为1930年代新的主流电影形态之一ꎬ左翼电影既是历史客观存在的市场化产物ꎬ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态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ꎻ既是在艺术风格与叙事模式层面极大地影响着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的因素ꎬ也是1949年后红色经典电影的思想资源㊁表现形态与创作模式的根源与基础ꎮ二㊁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的升级换代版本1935年的 华北事变 与 一二 九 运动以后ꎬ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ꎬ民族主义情绪高涨ꎮ1936年1月ꎬ 上海电影界救国会 成立ꎬ 成立宣言 呼吁 摄制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 ꎬ5月ꎬ正式提出 国防电影 的口号ꎮ 30 从1936年至1937年 七七事变 爆发之前ꎬ是国防电影(运动)的高潮时期ꎬ其主旨皆以宣传民族解放为要务ꎮ就现存的㊁公众可以看到的影片而言ꎬ1936年的国防电影有三部ꎮ费穆编导的«狼山喋血记»注重底层启蒙视角和教育意义ꎬ用一个山村的村民们放弃胆怯和退让ꎬ联合起来武力打狼的故事ꎬ从世界现代史的高度ꎬ试图灌输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观念 从其寓言式结构和对村民自身阶级性有意弱化的特点可以看出ꎬ这是左翼电影强行向国防电影转型的一个过渡性作品ꎮ 31 相形之下ꎬ吴永刚编导的«壮志凌云»ꎬ因为其低于左翼电影的接入端口ꎬ建立在最大程度地剥离了左翼电影元素与左翼思想根源之间产权关系的基础上ꎬ继而成功借用国防电影的壳资源转型上市ꎬ因此其国防电影理念和特征表现得较为流畅ꎮ 32 但最震撼人心的ꎬ是吴永刚编导的«浪淘沙»ꎬ作为国防电影的高端版本ꎬ其空前绝后的高端地位和影射㊁承载的民族矛盾和国家立场至今无人超越ꎮ 331937年的国防电影也有三部ꎬ只不过«联华交响曲»是一个由八个短片结构成的 集锦片 ꎬ三个左翼电影ꎬ五个国防电影ꎬ由此又一次证明了两者间的逻辑勾连与源流渊源ꎮ 34 «青年进行曲»虽然整体上受制于左翼电影思想遗传基因的制约ꎬ譬如由革命同志指定伙伴的恋爱对象必须是无产阶级女工 但是对 血统论 的剥离和反正值得称道ꎮ此外ꎬ其观赏性也值得一提ꎬ这是因为ꎬ其制作方同是前一年出品«壮志凌云»的新华影业公司ꎮ 35 相形之下ꎬ孙瑜编导的«春到人间»最为正宗 由左翼电影而来的阶级性色彩虽然被强力掩抑ꎬ但还能看出其浓重的阶级性即唯成分论的痕迹ꎮ 36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国防电影ꎬ实际上是由1930年代初期兴起的左翼电影转化而来ꎮ1936年国防电影(运动)的兴起ꎬ意味着左翼电影时271㊀2020.1 学界观察代的终结ꎬ换言之ꎬ左翼电影已经被国防电影整合吸收ꎮ新兴的国防电影(运动)在整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左翼电影在1936年的转型ꎬ即升级换代产品ꎮ其原因如下:第一ꎬ国防电影将左翼电影强调㊁凸显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ꎬ提升㊁转化为民族矛盾和生死存亡的民族对立ꎬ即将左翼电影的阶级性转化为民族性ꎻ同时ꎬ弱化阶级矛盾及其表现形式ꎬ突出民族矛盾ꎬ彰显现代国家意识ꎮ由此ꎬ国防电影在整合左翼电影的基础之上ꎬ站在国家与民族存亡与否的高度ꎬ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阵营当中ꎮ第二ꎬ从1932年至1935年间ꎬ左翼电影完成了从个体暴力抗争向群体㊁阶层和阶级暴力抗争的转变ꎬ并在其社会批判的角度上将暴力抗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㊁合法性逐步加深ꎮ国防电影将左翼电影中贫富对立的阶级斗争模式ꎬ转换上升为侵略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模式ꎮ因此ꎬ国防电影对民族主义立场和民族解放精神的宣扬ꎬ决定了它既是左翼电影暴力意识和暴力革命最直接的受益者ꎬ也是继承者ꎮ第三ꎬ国防电影继承了左翼电影的抗敌救国㊁民族救亡的宣传理念ꎬ延续了左翼电影中的民族觉醒意识㊁社会批判精神与抗争诉求ꎮ国防电影(运动)前后虽然只存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1936年1月至1937年7月)ꎬ但和左翼电影一样ꎬ启蒙了广大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民族㊁国家观念ꎬ确立了现代化的国家观照视角ꎮ因此ꎬ国防电影与左翼电影之间ꎬ不仅存在着直接㊁明显的逻辑承接关联ꎬ还是同样作为新电影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的延续体现ꎮ换言之ꎬ左翼电影的历史性转型ꎬ使其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国防电影ꎬ所以说ꎬ国防电影是左翼电影的升级换代版本ꎮ三㊁抗战电影 国防电影在战时的延续从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前ꎬ中国军民 人不分老幼ꎬ地不分南北 ꎬ以血肉之躯顽强抵抗着在军事㊁工业等各方面远胜于自身的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ꎬ死亡至少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人ꎬ 财产损失难以数计 ꎮ 37 超过几十万人的大型战役不仅在时间上贯穿始终ꎬ而且在空间上标识着大好河山的玉碎场景:淞沪会战 (1937.8.13 1937.11.11)㊁ 太原会战 (1937.9 1937.11)㊁ 南京会战 (1937.12.1 1937.12.13)㊁ 徐州会战 (1938.1 1938.6)㊁ 武汉会战 (1938.6.11 1938.10.27)㊁ 长沙会战 (1939.9 1939.10㊁1941.9.17 1941.10.9㊁1941.12.24 1942.1.15㊁1944.5 1944.8)㊁ 桂南会战 (1939.11 1940.1)㊁ 豫南会战 (1941.1 1941.3)㊁ 晋南会战 (1941.5.7 1947.5.27)㊁ 浙赣会战 (1942.5 1942.9)㊁ 鄂西会战 (1943年夏)㊁ 常德会战 (1943.11 1943.12)㊁ 豫中会战 (1944.4.17 1944.6.19)㊁ 长衡会战 (1944.5 1944.8)㊁ 桂柳会战 (1944.9 1944.12)㊁ 湘西会战 (1945.4.9 1945.6.7)ꎮ 38这意味着ꎬ八年抗战期间ꎬ中国电影与中国社会一起ꎬ进入地缘政治的格局与规划当中:除了外蒙古独立和东北早已沦陷外ꎬ华北沦陷㊁华东沦陷㊁华中沦陷㊁华南沦陷 大半个中国沦陷ꎮ其中ꎬ在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ꎬ日军一直没有进入上海的外国租界ꎬ这一时期在租界拍摄和上映的中国影片ꎬ史称 孤岛电影 ꎻ包括西北的 解放区 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香港在内ꎬ民国政府依然能够行使主权的 国统区 在内地基本被压缩于西南一隅ꎮ因此ꎬ包括 孤岛电影 在内的沦陷区ꎬ虽然有大约20家电影公司ꎬ拍摄了257部影片ꎮ 39 但稍加检索就会发现ꎬ不会也不被允许有直接表现中国军民奋勇抗击日本侵略的国防电影或抗战电影ꎬ(1942 1945年全部沦陷后的上海更是如此ꎬ虽然此一时期出品了100多部影片 40 )ꎬ只有复活的旧电影形态即旧市民电影ꎬ以及当年在左翼电影之后出现的新电影即新市民电影和371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流变国粹电影ꎬ能够存在并得到畸形繁荣发展ꎮ 41 香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并沦陷之前ꎬ共有25家电影公司ꎬ拍摄了100部左右的粤语片ꎬ大部分是 恐怖㊁武侠㊁神怪㊁色情 的旧电影ꎬ 42 即旧市民电影形态ꎮ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影片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中国军民上下一体奋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影片ꎮ 43全面抗战期间ꎬ 国统区 的电影生产主要由官方电影公司主导完成ꎬ即武汉和重庆时期的中国电影制片厂( 中制 )㊁重庆时期的中央电影摄影场( 中电 )ꎬ以及成都的西北影业公司ꎬ总共只出品了19部故事片ꎬ 44 其主题题材全部与抗战直接相关ꎮ现存的㊁公众可以看到的抗战电影只有6部ꎮ其中ꎬ香港出品的有3部:«游击进行曲»(启明影业公司ꎬ1938)㊁ 45 «万众一心»(新世纪影片公司ꎬ1939)㊁«孤岛天堂»(大地影业公司ꎬ1939)ꎻ内地3部ꎬ均由重庆时期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摄制:«塞上风云»(1940)㊁ 46 «东亚之光»(1940)㊁«日本间谍»(1943)ꎮ这些影片文本显示并证明ꎬ内地 国统区 的电影只有一种形态ꎬ即属于 抗战文艺 中的抗战电影ꎮ由于1936年兴起的国防电影(运动)ꎬ只持续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即爆发 七七事变 ꎬ因此ꎬ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以后的 国统区 (包括沦陷前的香港)的抗战电影ꎬ实质上就是战前国防电影形态的延续和战时体现ꎮ抗战电影最主要的特征ꎬ就是彰显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伦理正义ꎮ其前身 战前的国防电影ꎬ以及国防电影的源头左翼电影ꎬ都是主题先行ꎬ意识形态至上ꎬ理念宣传至上ꎬ抗日救国至上ꎬ即国家和民族的伦理正义至高无上ꎮ就此而言ꎬ抗战电影对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ꎬ既有所继承ꎬ也有所发扬ꎮ抗战电影不仅全面继承和发扬了战前国防电影的思想特征ꎬ从艺术性上看ꎬ譬如故事结构㊁主体模式和基本元素等ꎬ基本也都是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行之有效且一脉相承的标准配置ꎮ四㊁红色基因的隔代遗传 1949年后的红色经典电影㊀㊀抗战结束后ꎬ直接为抗战服务的抗战电影胜利完成历史使命ꎬ抗战题材基本成为1946 1949年中国电影的背景性叙事场景ꎬ譬如高票房电影«天字第一号»( 中电 三厂ꎬ1946)㊁«一江春水向东流»(昆仑影业ꎬ1947)ꎮ而随着国家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迁ꎬ旧市民电影ꎬ譬如文华影业公司出品的«不了情»(1947)㊁«太太万岁»(1947)和«哀乐中年»(1949)ꎻ新市民电影ꎬ譬如«天字第一号»和«一江春水向东流»ꎻ国粹电影ꎬ譬如«小城之春»( 文华 ꎬ1948)等ꎬ都再次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ꎬ整体上得以惯性精进ꎬ留下宝贵的历史足迹ꎮ另一方面ꎬ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新政权的逐步稳定ꎬ红色经典电影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ꎮ大体量地㊁有取舍地扬弃㊁借鉴㊁继承了自左翼电影㊁国防电影和抗战电影演变而来的基本形态特征ꎬ继而形成以政治话语体系为主导的电影艺术表达范式ꎬ并在1966 1976年发展到顶峰ꎮ红色经典电影的主要特征大略如下:第一ꎬ反强权的革命立场ꎮ左翼电影中ꎬ反动的㊁强势的一方ꎬ除了为富不仁㊁欺压贫苦民众的资产阶级㊁地主阶级即反动军阀ꎬ就是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帝国主义ꎮ1949年以后的红色经典电影ꎬ又在此基础上指向当时处于意识形态对立下的几乎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ꎬ以及败逃台湾的国民党政权ꎻ1970年代以后ꎬ又增加了1960年代初期中㊁苏关系恶化之后的苏联ꎮ在时空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古装片中ꎬ反动的㊁强势的一方ꎬ是帝制皇权和压迫剥削民众的地主阶级ꎬ以及附着于二者的知识分子阶层ꎮ以上种种ꎬ皆可以在左翼电影中找到源头或根源ꎮ第二ꎬ对阶级性的强调㊁继承㊁发扬ꎮ在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中ꎬ社会的弱势群体譬如工农阶级是被同情和歌颂的对象ꎮ1949年后ꎬ红色经471㊀2020.1 学界观察典电影将这一被肯定和赞扬的阶层置换为 工农兵 的称谓ꎬ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成为新中国电影创作的重要诉求ꎮ左翼电影中的阶级性ꎬ即强权势力阶层与贫苦弱势阶层在政治立场与道德品质层面的对立ꎬ被红色经典电影全面继承并大力发扬ꎮ富有阶级即地主阶级㊁资产阶级ꎬ政治上反动㊁卖国㊁投靠侵略者ꎬ经济上剥削民众ꎬ道德上败坏㊁欺男霸女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白毛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和代表ꎮ«白毛女»中的这些特质ꎬ从1932年的«野玫瑰»和«火山情血»当中也都能找到直接对应要素ꎮ 47第三ꎬ暴力斗争模式的全面覆盖ꎮ1949年后ꎬ几乎所有的红色经典电影都将1930年代左翼电影中的暴力斗争模式㊁国防电影与抗战电影中抵抗侵略者的战争模式予以全面继承发扬ꎬ成为主要的故事架构和不可或缺的叙事元素ꎬ 革命历史题材 尤其是战争题材成为电影生产的重中之重ꎬ花开百朵ꎬ层林尽染ꎮ譬如1966 1976年的第一批八个 样板戏 (电影)ꎬ除了工业题材的«海港»ꎬ其余七部«红灯记»㊁«红色娘子军»㊁«奇袭白虎团»㊁«智取威虎山»㊁«白毛女»㊁«沙家浜»(京剧)㊁«沙家浜»(交响音乐史诗)ꎬ无一不是暴力模式全面覆盖并贯穿始终ꎮ第四ꎬ对知识阶层的否定与批判ꎬ以及对底层女性性侵犯及其反抗模式的继承与改造ꎮ前者的例证是196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刘三姐»ꎬ后者的例证除了«白毛女»还有«红色娘子军»(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0年摄制)ꎮ事实上ꎬ对性剥削和性压迫的反映ꎬ是左翼电影中的一个传统的关键元素ꎮ但在 红色经典电影 当中ꎬ反面人物对正面女主人公的性侵表达被最大程度地削减甚至抹去痕迹ꎬ更多的是突出和强调其由阶级性决定的反抗性和决不妥协的斗争性ꎮ这是因为ꎬ对其肉身贞洁的保证其实是政治纯洁性的必要条件ꎮ这二者间的逻辑关联ꎬ甚至还投射到男性正面主人公身上 «红色娘子军»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ꎮ 48五、结㊀语只要站位于电影发展史的高度ꎬ只要顺序梳理从1949年直到1980年代的电影创作ꎬ从任何一个角度都会发现ꎬ众多 十七年 和 新时期 代表性作品ꎬ无一不证明着左翼电影 国防电影 抗战电影与 红色经典电影 存在着诸多的历史性的㊁结构性的逻辑关联ꎮ譬如ꎬ以阶级性来定位人物品德乃至外在形象的创作范式ꎬ难免人物形象塑造的符号化和脸谱化ꎬ这个根源其实源自左翼电影主题先行的理念和通病ꎬ形成基因隔代遗传ꎮ二者间的这种遗传和继承ꎬ这种逻辑关联ꎬ既有内在的ꎬ譬如思想资源㊁思维模式㊁文化内涵ꎬ也有外在的ꎬ譬如艺术风格㊁视听语言模式ꎬ更有人事的ꎮ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ꎬ在1930年代左翼电影风起云涌时期的核心创作者与运动的领导者们ꎬ基本上成为了新中国电影行业的奠基者与电影部门的领导者ꎮ譬如ꎬ袁牧之1946年就已升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ꎬ并主导拍摄出共和国的第一部电影«桥»ꎬ建国后出任中央电影局局长ꎻ 49 田汉在去世之前先后担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㊁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㊁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务ꎬ主导着新中国的戏剧工作 ꎻ 50 夏衍则以文化部副部长的身份主管电影 ꎻ 51 洪深在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㊁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副局长等职务 ꎻ 52 欧阳予倩虽然在1955年才加入中国共产党ꎬ但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ꎬ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和第二㊁三届副主席ꎬ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㊁二届副主席等职务 ꎮ 531949年以后ꎬ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㊁台湾地区形成了两岸三地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系ꎬ这种差异将中国电影的形态与面貌一分为三ꎮ由于意识形态延续以及政治制度的选择ꎬ在中国大陆诞生的红色经典电影选择性地继承㊁借鉴了左翼电影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特征ꎬ并将这种571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流变特征一直延续至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ꎮ因此ꎬ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对1949年后中国大陆电影的直接的历史性影响及其对当下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均有待重估ꎮ54其内在的阶级性㊁暴力性与宣传性与1949年后大陆红色经典电影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值得更进一步的关注与研究ꎮ注释:1 饶曙光:«创造新的红色经典:意义与途径»ꎬ«当代电影»2011年第7期ꎮ2 毛羽㊁何振虎等:«永不落幕的红色电影 关于红色电影的讨论»ꎬ«河北日报»2011年7月1日ꎮ3 贾磊磊:« 红色恋情 中国电影的经典叙事方式(一)»ꎬ«电影创作»2002年第1期ꎮ4 徐竟芳:«红色电影及其教育功能研究»ꎬ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ꎬ2012年ꎮ5 陈刚㊁芮艳:«难忘的画面ꎬ永恒的旋律 谈红色经典电影歌曲的发展轨迹»ꎬ«电影评介»2008年第6期ꎮ6 田英:«重温红色经典电影‹英雄儿女›的爱国情怀»ꎬ«电影文学»2012年第23期ꎮ7 崔颖:«阴霾下的星光:红色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创作历程»ꎬ«电影评介»2014年第Z1期ꎮ8 朱兰㊁但家荣:«红色经典电影‹建党伟业›中的爱国情怀»ꎬ«电影文学»2016年第1期ꎮ9 尹麟:«从崔嵬管窥红色电影的现代传播»ꎬ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ꎬ2017年ꎮ10 余燕芝:«‹小兵张嘎›:一个 红色经典 的改编与传播»ꎬ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ꎬ2010年ꎮ11 尹葰嫣:«红色经典的类型化再造 徐克版‹智取威虎山›改编刍议»ꎬ«四川戏剧»2018年第3期ꎮ12 赵俊卿㊁李刚:«论新中国 红色经典 电影的发展与变迁»ꎬ«电影文学»2012年第2期ꎮ13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野玫瑰›:从旧市民电影向左翼电影的过渡 现存中国早期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一»(«文学评论丛刊»第11卷第1期ꎬ2008年11月ꎬ南京ꎬ季刊)ꎮ14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中国早期左翼电影暴力基因的植入及其历史传递 以1932年的‹火山情血›为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㊁«再谈左翼电影的几个特点及知识分子的审美特征 二读‹火山情血›»(«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ꎮ15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旧市民电影向左翼电影的转型过渡 以联华影业公司1932年出品的‹奋斗›为例»(«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ꎮ16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由武侠片强行转换而来的左翼电影 再读1933年的‹恶邻›»(«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ꎮ17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电影‹春蚕›:左翼文学与国产电影市场的结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㊁«左翼文学与国产电影的正面对接 以1933年的‹春蚕›为例»(«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ꎮ18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市场和商业制作模式制约下的左翼电影 以‹母性之光›为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㊁«左翼电影的阶级性及其伦理模式 ‹母性之光›(1933)再读解»(«汕头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19年第8期«影视艺术»全文转载)ꎮ19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左翼电影的道德激情㊁暴力意识和阶级意识的体现性与宣传性 以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出品的左翼电影‹天明›为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㊁«‹天明›:政治贞洁与肉身贞洁 左翼电影模式的基础性延展»(«汕头大学学报»2018年第8期)ꎮ20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民族主义立场的激进表达和艺术的超常发挥 对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出品的‹小玩意›的当下读解»(«汕头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㊁«旧市民电影形态与左翼电影的新主题 再读‹小玩意›(1933)»(«学术界»2018年第5期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18年第8期«影视艺术»全文转载)ꎮ21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城市意识与左翼电影视角中的性工作者形象 1934年无声影片‹神女›的当下读解»(«上海文化»2008年第5期)ꎮ22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对市民电影传统模式的借用和新知识分子审美情趣的体现 从‹体育皇后›读解中国左翼电影在1934年的变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㊁«左翼电影的思想性及其反世俗性 二读‹体育皇后›(1934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ꎮ23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左翼电影制作模式的硬化与知识分子视角的变更 从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大路›看1934年左翼电影的变化»(«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㊁«左翼电影的模式及其时代性 二读‹大路›(1934)»(«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ꎮ24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电影‹桃李劫›散论 批判性㊁阶级性㊁暴力性与艺术朴素性之共存»(«宁波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㊁«变化中的左翼电影:左翼理念与旧市民电影结构性元素的新旧组合 以联华影业公司‹新女性›为例»(«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3期)ꎮ25 笔者对这部影片的具体讨论意见ꎬ祈参见袁庆丰:«左671㊀2020.1 学界观察。
第九讲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翼文学的创作
对“启蒙”的另一种认识:
eg:成仿吾《死去的阿Q时代》 革命文学创作:农民形象的变化→从被启蒙的对象 变成了启蒙的主体 eg:《红旗谱》→由农民来抒写的英雄史
问题:对五四新文学的全面否定割断了无产阶级文
学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联系,这正成为了革命文学 理论内部潜伏的危机 →实质上把自身发展的基础架空了
本阶段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国民党推行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力图建 立“三民主义文艺” (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领导下的无 产阶级文艺运动 (三)人文主义文艺思潮:自由主义作家和民主 主义作家的文艺观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联”的成 立 一、革命文学倡导的时代背景
1、1927年,国民党叛变革命,无产阶级要求建立 自己的文艺阵地; 2、欧洲经济危机和苏联社会主义的对比,显示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世界形成“左”倾浪潮。 四一二政变? 什么是大革 命?
林之幽默观、性灵观:
“自我之情”与“闲适 笔调 “本刊提倡幽默与昔人 游戏文字所不同者,在 于游戏文字必装出丑角 面孔,专说谎话,幽默 却专说实话,要寓庄于 谐,打破庄谐之界限。”
⑵ 左翼:鲁迅 鲁迅:批评林语堂是以幽默闲适来回避现
实 “文学负有组织社会心理的职责,文学不 应是茶余酒后助兴解颐的小玩意儿;为了 苦闷的民族苦闷的社会,我们该企望着积 累和增强战斗精神,无须乎以使人笑的幽 默文字求忧郁的一时解放。” 胡风:“世态如此凄惶,不肯多给我们一 点幽默的余裕,未始不是林氏的‘不幸’ 罢。”
对以政治替代文学
“自由人” 仅仅指 “一种态度”——以严肃
的态度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反对那种 “遵照现行政策或者党的领导的迫切需要来 判断一切”的倾向。
② 苏汶(戴克崇):《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 “第三种人”:指被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倡导
重构“革命经典”:从复杂到“纯粹”--以歌剧《白毛女》和舞剧《白毛女》为例
重构“革命经典”:从复杂到“纯粹”--以歌剧《白毛女》和舞剧《白毛女》为例重构“革命经典”:从复杂到“纯粹”--以歌剧《白毛女》和舞剧《白毛女》为例第7卷第2期2006年4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ttrnal0fNardma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01.7No.2Apr.2006重构”革命经典”:从复杂到”纯粹”——以歌剧《白毛女》和舞剧《白毛女》为例胡军(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湖南株洲412007)[摘要]延安文艺界所开创的文艺创作方向作为建国后的文艺主潮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在这一长达近四十年的文艺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界为了在文学艺术中创造一个”绝对无我”之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目标,追求一种”绝对的纯粹”.从20世纪40年代的歌剧《白毛士》到60年代的舞剧《白毛士》,就很好地反映了革命激进文学派别的这种鸟托邦冲动,即以”净化”的方式修改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基础”,但又有可能模糊政治伦理观念的”复杂性”作品,展开对自我,阶级本质等想象,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文艺形态.[关键词]《白毛女》;复杂;”纯粹”[中图分类号]120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755(2005)02—0076—0320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和政权.在这块象征着中国未来和希望的土地上,在新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延安进步,革命的文艺作家进行了一场全新文艺实践,创作了一批符合当时意识形态的作品,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也从这个时代开始,延安文艺界所奠定的创作方向作为建国后的文艺主潮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在这一长达近四十年的文艺实践过程中,左翼文艺界为了在文学艺术中创造一个”绝对无我”之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战略目标,追求一种”绝对的纯粹”.从40年代的歌剧《白毛女》到6o年代的舞剧《白毛女》,就很好的反映了革命文学界这种激进的乌托邦冲动——以”净化”的方式,彻底肃清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基础”,但又含混暧味的作品,展开对自我,阶级本质等想象,以建立一个全新的文艺形态(即无产阶级文艺).本文以《白毛女》的两个版本(即歌剧和舞剧)为例,探讨”革命文学”在追求这一文化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是如何通过弥补,缝合多种话语的裂痕,修改对”自我”,”阶级本质”的想象,表现激进年代”想象共同体”的集体意识.歌剧《白毛女》的产生,首先经历了一个从民间传说向知识分子改造的革命文艺演变的过程.”白毛女”的故事最早流传于20世纪4o年代晋察冀边区,其真实原型已无从考察了.从歌剧作者多次转述传说故事来看,它已经包含了阶级对抗这一现代性因子,但不可否认,传说素材电蕴藏了多种语义发展的可能性.根据它可以写成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和丫鬟之间发生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男女情爱纠葛故事,也可以从反抗男权压迫出发,描绘妇女遭受男权蹂虐的女性文本,甚至还可以写成一对青年男女历经各种考验,破镜重圆的故事.但在经历了延安文艺整风之后的解放区作家手里,传说故事所蕴藏的多种语义之一——”贫农女儿遭受地主压迫与欺辱,在共产党解救下翻身”这一线索被牢牢抓住,将其定位于”旧社会把人变成了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了人”的主题.应该说,这一主题对于当时的解放区文学而言是全新的,因为它不仅仅表现了”旧社会”的黑暗,更重要的是还展现了”新社会”的现实场景—-----”农民和八路军共产党一结合,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很快就翻了身,鬼变成了人,人成了主人,过着从未有过的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而这一场景在此前的”革命文学”中并未得到很好反映,这也是该剧首场演出之后获得高度评价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必须看到,”白毛女”故事从传说到剧本的经过还有另一个大背景,这就是解放区的”大众文艺”运动.加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新政权的巩固,往往依赖于新意t}{形态的推行.这不仅需要武力,同时也要在民众中植入新的认同理念.这种理念必须是讲道理的,它不能依靠武力来建立,而是要依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_2J的文艺实践.反映在剧中,这个实践就体现为”以一个民间日常伦理秩序的道德逻辑作为情节的结构原则.”血就是说,歌剧《白毛女》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压迫与反抗的故事,它还有一个借鉴和化用民问文化资源,将阶级斗争故事民间化和伦理化的过程,这就使文本呈现出”多层,含混”的[收稿日期]2005—08—16[作者简介]胡军(1969一),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夫学中文系讲师.第2期胡军:重构”革命经典”:从复杂到”纯粹”——以歌剧《白毛女》和舞剧《白毛女》为例77复杂性.熟悉《白毛女》创作过程的人都知道,最初的”白毛女”口头传说中5={有两个人:区干部和”白毛仙姑”,故事情节也只有奶奶庙”捉鬼”和追踪”仙姑”并将其解救.但在创作完成的歌剧中,区干部不见了,取其代之的是另一个重要角色王大春,并赋予了他喜儿未婚夫的身份.由大春和喜儿的恋人关系,衍生出王杨两家邻里亲情.此外,故事开头的设计也颇具意味:喜儿等回了在外躲账的父亲杨白劳,高兴地扎上了父亲买回的红头绳,大春一家也热情地邀请杨家父女一起去包饺子吃团圆饭,正在这时涡从天降,地主管家强行带走了杨白劳并逼迫他在女儿的卖身契上按下了手印,绝望的杨白劳在除夕之夜喝卤水自杀.初一早上,喜儿被抢人黄世仁家.这种人物关系的设置和故事开端的处理,生动地演绎出,对青梅竹马恋人是怎样被恶人拆散,终致生离死别音讯全无的民间情爱故事,以及充满伦理亲情的和睦节日气氛被反人伦反道德的恶势力打破的家破人亡的惨剧.有了男女情爱故事的插人,有了”除夕夜”生活故事的反衬,代表旧制度的地主恶霸黄世仁的种种行径,就愈发可恶.也就是说,黄世仁不仅仅是政治意义上的敌人,也是民间伦理秩序的破坏者.正是他破坏了乡问社会的亲情,恋情,邻里之情,使得一个正常家庭顷NI?~1家破人亡,一对有情人生离死别.按照中国传统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观念,大春的报仇雪恨也就顺理成章了.值得注意的是,大春归来时,除了是喜儿的未婚夫身份还是”新政治力量”的代言人,这样,走出山洞的喜儿才有可能来到斗争会场控诉黄世仁的罪恶.于是,我们“在民间伦理逻辑的运作于政治话语运作之间便可以看到一种回合及交换.”可以说,吸收并化用民间文化资源,将阶级斗争故事作充分民间化,伦理化处理,最大限度激发当时解放区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是边区执政党期望通过自己控制的文化资源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演出效果来看,这一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当时解放区的土改运动,首先就是用演《白毛女》来发动群众的,”为喜儿报仇”也成为解放战争中战士们的普遍口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还很少见到有哪一部戏会像《白毛女》这样,起到如此直接的宣传教育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白毛女》”一方面集中反映出现代政治方式对人类象征行为,艺术活动的…功利主义?式的重视和利用,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类艺术活动本身所包含的最深层,最原始的欲望冲动—-直接实现意义,生活的充分艺术化.”然而,任何一部稍具有丰富性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都难以维持观念上的”纯粹”,其本身就存在着裂痕和矛盾,潜在着…种自我颠的力量.”这是一个?中世纪式?的悖论:政治,宗教敦谕需要文艺来?形象地?,?感情地?表现,但?审美?也会转而对政治和宗教产生?消解?,?破坏?的作用.”歌剧《白毛女》在创作过程中对民间丈化资源的借重,使得激进文学派的”纯洁性”的诉求难以彻底实现更何况”当代”中国进入20世纪6o年代之后,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风暴——无产阶级史化革命,已经到来.所谓的”文化革命”,是”触及人民灵魂的大革命,要解决人民群众的世界观问题”,其中心是要”斗私”,”批修”,其方式就是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和”自己解放自己”.因此,”文化革命”是一场自我革命——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说, 是一场”群众整个主观生活形式的变革”.在这场革命中,对立的双方不是敌对力量和政权,而是我们内在的本质,即每个人都要以”不断革命”的方式将”革命”推进到自己的”灵魂深处”,将个体的爱与恨转化为集体的情感,创建一个”无我之境”的大同群体社会.因此,延安文学为新政权提供的最初的”新文化猜想”范本——歌剧《白毛女》,在一个新的”讲述话语的时代”(即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时代),显然已经过时, 它不仅无法表现新的意识形态诉求,而且对民间伦理的借用已经成为了新意识形态生长的障碍.舞剧《白毛女》与歌剧《白毛女》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以“文化革命”的主题取代了后者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政治革命主题.与含混,多层的歌剧剧本相比,舞剧《白毛女》已经脱胎换骨,完全”纯粹化”了——人物,情节高度被本质化和抽象化,每一个人物的意义都有它所属的抽象的阶级本质所决定.一个20世纪4o年代的革命故事由此演变成一个6o年代的文学寓言.这一寓言隐含了一个执政党对”历史”,对自我的重新设计和认同.如与歌剧一开幕喜儿和爹爹过年的场面不同,舞剧一开场,即向观众展开了一个强烈的象征画面,将一幅”三座大山”压迫中国农村的缩影推到观众面前:序幕黄世仁家大门口.在解放以前,我国农民遭受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经历了多少苦难.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面对敌人的屠刀,挺起胸膛,进行英勇顽强的反抗和斗争.f】与此同时,舞剧完全改变了杨白劳,喜儿等形象.在歌剧中,杨白劳表现了一个勤劳善良的贫苦农民的十分朴素的生活愿望,他的悲惨结局(服毒自杀)虽然是对地主阶级的有力揭露,但也显现了其性格中懦弱的一面.这一情节在当时就受到了一些思想超前的批评家,观众的质疑.因此,在舞剧中,为了强化阶级斗争的主题思想,突出农民不屈不饶的坚决斗争精神,剧作者们设计了杨白劳拿起扁担三次奋起反抗,最后被黄世仁打死的情节.尽管还是逃脱不了悲惨命运,但”杨白劳抡起扁担向黄世仁的有力一击,大长了革命农民的志气,这是他临死前向旧制度进行的坚决的挑战.”相类似的是,为了”革命农民”这一本质,歌剧中另一主角喜儿的形象也彻底被改变.事实上,在歌剧《白毛女》中,喜儿已经具有了杨白劳所不具有的斗争精神.这个天真纯朴的少女,在遭受到黄世仁奸辱,父亲自杀等一系列毁灭性打击之后,也曾哭喊着”爹呀!我要跟你去啦!”企图自尽,但在遇救后她逐渐抛弃了”不能见人”的思想,决心为复仇而活着,并最终成为一个”复仇女神”..歌剧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喜儿的这一”成长”过程但与40,50年代的”革命文学”组织, 78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6年建构”本质”不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时代的文艺则是展示已经通过叙事所获得的”阶级本质”.”本质”无须借助道德伦理的力量,它将自我证实,自我呈现.因此,如果说在歌剧中,喜儿对黄世仁的仇恨是逐渐生长起来的,那么,在舞剧中,喜儿的仇恨则是与生俱来的.在这个意义上说,舞剧《白毛女》正是通过喜儿性格的刻画完成了一个执政阶级在”想象中的自我描绘”,这个”自我”就是所谓的”阶级意识”所以,舞剧中喜儿对黄世仁的仇恨就不仅仅是对个人的仇恨, 而是对整个”地主阶级”的阶级仇恨.李希凡对舞剧中喜儿形象给予了高度评价:被抢进黄家强迫为奴的喜儿,并没有忍辱屈从,她燃烧着强烈的阶级仇恨,反抗地主婆对她的虐待,反击黄世仁侮辱她的企图.在佛像前那高举香炉的一掷,和影片中黄世仁在”大慈大悲”横匾下奸污喜儿的情节形成了尖锐的对照. 这一掷,岂只是掷向黄世仁,而是掷向吃人的旧制度.一个英勇不屈的贫民女儿的高大形象,就在这一掷间矗立在观众面前.这才是我们贫苦农民的喜儿,肩负着几千年来阶级的深仇大恨的喜儿…….这一没有历史的抽象的”自我”,只能以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定义的”崇高”来加以解释:”崇高是,仅仅由于能够思维它,证实了一个超越任何感官尺度的心意能力”,”它不能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 J“革命”这一概念终于在越来越抽象和越来越现代的自我本质”想象——认同”过程中绝对神圣化和纯洁化了.于是,我们在舞剧《白毛女》中看到了一个”不在场”的”反抗阶级”英雄群像:”一个刚强质朴的老贫农杨白劳,一个坚贞不屈的贫农女儿喜儿,一个英武勃勃的子弟兵王大春,一个沉毅坚定的共产党员赵大叔.他们和广大的革命农民心连心,凝结成一股任何反动暴力也压不垮的,敢于起来砸烂旧世界的钢铁般的力量”,他们”对广大观众揭示了:在沉重的奴役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民,始终没有屈服,而是顽强不屈地英勇战斗着!广大的革命农民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起了枪杆子,为夺取政权进行着武装斗争,不断地扩大战行列,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将革命不断地推向前进很显然,这里的杨白劳,喜儿等已经不再是某个具体反抗者形象,而是”反抗阶级”这一现代性本质.将具体,感性的人物升华为抽象,超历史的人物,这是”文化革命”的性质决定的.因此,与另一个时代的”革命”经典歌剧《白毛女》中的主人公相比,舞剧《白毛女》中的英雄群像不仅满足了当时的中国人”对镜自观”,确认自身本质的内在要求,更以一个充满了主体自豪感的集体群像表达了对”劳动人民”这一共同本质的想象.惟其如此,它才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的文学.【参考文献][1]周而复.新的起点[M].北京:群众文艺出版社,1949.23.[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A].毛泽东着作选读[c].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1986.312.[3]盂悦.《白毛女》演变的启示[A].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3)[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191.[4]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17.[5]洪予诚.关于5O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 1996,(2).[6]《红旗杂志》社论.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J].红旗杂志,1964,(12).[7]上海市舞蹈学校.”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7.3.[8]李希凡.在两条路线尖锐斗争中诞生的艺术明珠[N].光明日报,1967一()5—19.[9]康德.判断力批判(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4.9O.84.[1O]公盾.谈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改变[N].人民日报,1967—06—11.Reconstructionof”RevolutionaryClassics”:Fromcomplextopurity??——taketheopera”theWhite—HairedGirl”andtheballet”theWhite—HairedGirl”astheexampleHUjliB(fhuumIndustrialUnivers.Zhuzho,z412007,China)Abstract:TheYananliteraryandartcirclesfoundtheliteraryandartisticcre ationdirectionafterthefoundingofthenationandtIlite.raryhosttidecontinuedto”theGreatCulturalRevolution”thetime.Innearl y40yearsofliterarypractieeproee~,tl1eleftwingliteraryandarlcircles,inordertocreatethe”absoluteahrulsm”,adjustedtheCu]tttt~.st rategictarget,ptwsued0Rekindof”absolutepuritv”.Jn1e1940?soperas”Wlle—HairedGirl”and1960?Sballet”lile—HairedGirl”,reflectedradicalliteraturefactionoftIlisUtopiaimpulse.whiel1re.visedthepossibilityfuzzypoliticsetkiesidea.imaqinedthe(:lassnatu.re, midestablishedabrand—Rewliteraryslmpe.Keywords~”111eWte—HairedGirl”;complex;purity。
红色经典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红色经典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其中红色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红色经典是指以中国革命为主题,以描写革命英雄和革命斗争为主线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经典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体现在其独特的历史意义上。
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而红色经典正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
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正因为如此,红色经典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其次,红色经典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还体现在其文学艺术的价值上。
红色经典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精湛的艺术表达,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人的情感表达,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讽刺和讥讽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而巴金的《家》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兴衰和社会的变迁。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此外,红色经典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还反映在其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上。
红色经典作品通过对于革命斗争和革命英雄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矛盾。
这些作品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不公,更通过对于人物内心的描写和思想的表达,探讨了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茅盾的《子夜》通过对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成长和迷茫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性的挣扎。
而钱钟书的《围城》则通过对于一个人物内心的描写,探讨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和迷茫。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对于人性的思考,使得红色经典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红色经典”阅读与陈映真左翼思想形成探析
2019年第3期(总第216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3,2019General,No.216DOI:10.12046/j.issn.1000-5285.2019.03.012•文学研究•“红色经典”阅读与陈映真左翼思想形成探析林铭(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作为台湾左翼的代表人物,陈映真左翼思想在60年代就已然形成。
在当时“白色恐怖”氛围弥漫、严苛的政治禁忌下,在周围"找不到党,找不到同志”,“红色火种”被国民党当局扑灭的社会环境中,陈映真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台湾最为坚定的“统左派”,这与他在"地下”阅读大量丝"红色经典”书籍,从中汲取丰厚的精神食粮,从而使其思想一步步启蒙、觉醒、蜕变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关键词:红色经典;陈映真;左翼思想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19)03-0097-07陈映真的日本好友浅井基文曾指出:“要正确认识、评价陈映真这个人、他的思想以及他的活动,不能以今天的观点和判断标准机械式地套用,而是必须置身于塑造出陈映真自身人性、锻造其思想的当时台湾苦闷的政治环境中,有意识地努力想要了解他才行。
”①而陈映真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父辈的影响,青少年时期所处的特殊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以及所亲眼目睹的各类社会事件,都在不断地塑造他最初的思想形态。
一、政治思想的早熟:“红色经典”启蒙下的左翼书写1949年,国民党当局为了在台湾维持“风雨飘摇”的政权,开启了长达近四十年的“戒严体制”,制定了《台湾省戒严时期新闻杂志图书管理办法》《台湾省出版管制法》等,各类共产主义及左翼思想的报刊杂志遭到查禁。
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氛围中,1957年,时年20岁的陈映真来到了淡江英专开启了他的大学生涯,他未曾想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等候他”。
《1930年代左翼文学自然灾害书写研究》
《1930年代左翼文学自然灾害书写研究》一、引言在1930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笔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其中自然灾害的书写尤为引人注目。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自然灾害的惨烈景象,更深入地探讨了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本文旨在通过对1930年代左翼文学中自然灾害书写的分析,探讨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左翼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背景1930年代的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在此背景下,左翼文学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精神,关注了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自然灾害的惨烈景象,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
三、左翼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特点1. 真实反映:左翼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以真实反映为主,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详细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灾难的残酷和无情。
2. 深入反思:左翼文学不仅关注自然灾害本身,更深入地反思了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左翼文学让读者认识到自然灾害与社会不公之间的密切关系。
3. 人文关怀:左翼文学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受灾群众的关注和同情上。
通过对受灾群众的描绘,左翼文学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的善良和伟大。
四、左翼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案例分析以某部左翼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在自然灾害书写方面的特点。
该作品通过对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的详细描绘,让读者感受到灾难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作品还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通过对受灾群众的描绘,让读者认识到人性的善良和伟大。
此外,该作品还通过对政府救援措施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五、左翼文学自然灾害书写的社会意义1. 警示作用:左翼文学的自然灾害书写具有警示作用,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灾害的残酷和无情,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和自然环境。
2. 反思社会:左翼文学通过自然灾害的书写,反思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人文关怀:左翼文学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受灾群众的关注和同情,弘扬了人性的善良和伟大,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九章 时代激流中的左翼文学 1
第三节 浪漫化的革命小说
一、蒋光慈:“革命+恋爱”叙事模式的开风气者 (一)早期创作: 《少年飘泊者》 书信体中篇
反映了“五四”到“五卅”前后中国社会动荡 不安的现实,揭露了封建地主、资本家商人对 劳动人民的残酷榨取和压迫,以及封建军阀勾 结帝国主义屠杀工人和爱国青年的罪行。
《鸭绿江上》 《短裤党》 描写上海第二次武装起义的发动及其失败,以 奔放的激情,讴歌了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反对 封建军阀的斗争,揭露北洋军阀的穷凶极恶的
《哀中国》: 充满了悲愤深沉的感情。 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的思想感情。
胡
也
频
• 1903年出生,福建左联”并加入 中国共产党; • 1931年2月被反动派杀害,是 左联五烈士之一。
• 早期小说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到莫斯科
三、叶紫(1912—1939):
• 1927年,叔父、父亲和姐姐惨遭杀害。
• 1933年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并开始 创作。 • 他的全部创作都充满对阶级敌人的强烈仇 恨。 • 创作有短篇集《丰收》和《山村一夜》, 中篇小说《星》。
《丰收》:
反映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农民群众在地主 阶级残酷剥削下组织起来进行抗租斗争的过
• 1929 年起,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青年工人运 动。 • 1930年3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 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在龙华被
害。
政治鼓动诗(红色鼓动诗) 个人感情的抒唱与革命斗争的赞颂交响成气概 雄浑、声调激昂的战歌。 《别了,哥哥》 《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
节奏明快有力,刚健之中透露着清新之美
面目和荒淫无耻的生活,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阶级斗争。
(二)1927—1929年 : 《野祭》《菊芬》《最后的微笑》《丽莎的哀 怨》 流露出比较严重的悲观、苦闷、消沉的情调, 宣扬用个人恐怖手段来对付白色恐怖的无政 府主义。
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的关系
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的关系嘿,咱来聊聊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的关系哈。
革命文学就像是一场热血澎湃的摇滚音乐会,充满了激情与呐喊。
它带着改变社会的强烈愿望,就像鼓手用力敲打着鼓面,每一下都在诉说着对旧秩序的不满。
而左翼文学呢,它有点像是这个摇滚音乐会里最激进的那群粉丝。
它们都有着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左翼文学像是紧紧追随着革命文学这个主唱的超级粉丝团。
你看啊,革命文学是个大框架,像是一座大房子。
而左翼文学就像是房子里那些色彩最鲜艳、最有个性的装饰品。
它在革命文学的大房子里,把那种反抗的、进步的氛围渲染得更加浓烈。
革命文学就像一片广阔的草原,左翼文学就是草原上那些长得最高、最特别的草,特别显眼,风一吹,它就带头晃动起来,带动整个草原的节奏。
革命文学像是一艘大船,准备驶向公平正义的新社会。
左翼文学呢,那就是船头的瞭望员,站得高高的,用最犀利的眼神去发现前方的暗礁和新的航线。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厨师和他的特色调料,革命文学这个厨师要做出改变社会的大餐,左翼文学这个调料可不能少,加进去就会让整道菜味道更加浓郁独特。
有时候啊,革命文学像一个强壮的大哥,带着一群小弟向前冲。
左翼文学就是小弟里最机灵、最有想法的那个。
大哥指个方向,小弟就马上在这个方向上做出很多新奇的探索,让整个队伍更有活力。
革命文学如果是一场大火,那左翼文学就是火苗里最耀眼的那部分。
它在大火中跳动得最欢快,而且还会把旁边的柴禾也更快地卷入这股燃烧的热情里。
再想象一下,革命文学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的主题思想,左翼文学就是电影里那个最酷的超级英雄的独特技能。
这个技能让超级英雄在拯救世界的道路上更加出众,也让主题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革命文学像一个装满了各种宝贝的大盒子,左翼文学就是盒子里那颗最闪亮的宝石。
一打开盒子,所有人的目光首先就被这颗宝石吸引住了,可别忘了,宝石也是在盒子这个大环境里才显得那么耀眼。
要是把革命文学比作一片茂密的森林,左翼文学就是森林里那些最粗壮、最奇特的大树。
回归红色经典文学解读,以学习任务实现语文教学实践创新——以《纪念白求恩》学习任务设计为例
回归红色经典文学解读,以学习任务实现语文教学实践创新——以《纪念白求恩》学习任务设计为例摘要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
笔者先对红色经典文学教学的价值及课堂实例进行概述与分析,进而立足文本解读,以学习任务设计为依托,在红色经典文学教学中创新实践,并简述将学习任务运用到红色经典文学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红色经典文学文本解读学习任务实践创新一、红色经典文学的教学价值(一)红色经典文学的界定红色经典文学原泛指1942年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讲座会的讲话》号召或规划下创作的曾经产生空前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作品。
本文中笔者讨论的红色经典文学内容更为宽泛,指写作背景发生于革命年代,以反映我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过程中表达群众追求民主自由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既是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品格,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和革命者的民族大义,更是共产主义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体现。
(二)阅读红色经典文学促进初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红色经典文学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阅读红色经典文学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审美鉴赏水平,继承和弘扬优秀的革命文化。
从中学生能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语言运用、深度思维、审美创造的能力,逐步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阅读红色经典文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语文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红色经典文学反映的英雄人物及其英勇事迹,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初中学生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养成。
阅读红色经典文学的价值在于以史育人,以文化育人,能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文化自信。
教师用红色经典文学充分组织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扎根文本深处,形成思维和感悟,有助于初中学生树立爱国情怀、责任担当以及文化自信,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初中教材中红色经典文学的教学实例及失败归因(一)学生在阅读中费解以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为例。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
地被抛 离在深 度展开 的现代 主义运 动的浪 潮之后 。9 0 年 多是对情爱叙事的延展 空间难 以把握的困惑 , 背面折射 的
代 以来 ,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涌泛的社会 怀旧心理微妙促 是作 家创作 的 自主性 与不 同历史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所 动 了红色经典的再度返场 , 但其中显在的解构意识 , 又使本 能允许 的情爱叙 事的边界性之间的深刻矛盾。
一
5一
候 。从这个 角度而言 , 我们 的研究 视点理应 对情爱叙 事 空间极其逼仄 , 却承载着镌刻性格特征 、 彰显人生志向 、 引 这 些看似点 缀性 的元 素赋予更 多的流连 , 正如克莫德 所 导情感趣味的独特叙事功能 。更 重要的是 , “ 目光的对接”
作为弥合时代精神罅隙的 “ 红色经典”时时面临着内涵拆
或许 是 “ 红色经典 ”偏重 于政治叙 事与战争寓言 叙
解、 价值反拨的重重窘迫 。由此可见 , 半个 多世纪的文学风 事 , 学界对 于文本 中的情爱叙事关注甚少 , 且有 明显的轻
云录 , 可谓一曲 “ 红色经典”的跌宕史 ,“ 红色经典”的当 慢色彩 。可如果 细读文本 , 不难发现 , 在 民族 国家宏 大叙
浓郁 的革命激情书写 了苦难民族 的历史新生 , 并以鲜 明的 批评 的声音却呈现 出复调 的意味。5 0 年代 的批评者守持
民族风格进一步延展 了延安时期 开始孕育 的中国经验 , 但 着 “ 本质化”的典 型塑造原则 , 将其 中的情爱叙事视为情
在开启了当代文学写作模式的同时也引发 了批评界的持续 节结构 中的漫漶部分并敦促修正 ,8 0 年代之后 的批评者
争议 。“ 文革 ”时期 , 立足未稳 的 “ 红色经典视为人性不充分
如何讲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
如何讲好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摘要:《红星照耀中国》、《红岩》、《林海雪原》、《铁路游击队》等红色经典逐渐成为初中语文老师向学生推荐的必修书籍。
毋庸讳言,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有增加传统文化、红色经典、革命历史考查的倾向,使得红色经典的阅读更加大众化。
然而,在这股喜人的、看似火热的阅读红色经典的浪潮中,也有一些情况值得关注和反思。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红色经典,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英勇斗争和丰功伟绩。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红色经典;教材;初中语文;主要类型;方法引言红色经典主要是指中国革命时期产生或反映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广义上包括文学、影视、音乐、舞台剧,狭义上仅指文学作品。
本文从狭义上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红色经典文学阅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2017年以来,义务教育初期初中教学统一使用的教育部编写的语文教材,突出了红色传统文化教育。
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主要类别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红色经典,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英勇斗争和丰功伟绩。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
(一)革命历史故事革命历史故事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类重要的红色经典作品,主要反映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比如《红岩》就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革命者的故事。
这部作品描绘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英勇的斗争。
(二)革命先烈事迹革命烈士事迹是初中语文课本中另一类重要的红色经典作品,主要反映烈士为我国革命事业英勇奋战的英雄事迹。
比如《琅琊山五壮士》就讲述了五个八路军战士在琅琊山战役中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故事。
这部作品表现了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英勇献身精神。
(三)红军长征故事红军长征的故事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主要反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辛历程和英勇斗争。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抗日叙事-精选资料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抗日叙事[摘要]有关文学中的抗日叙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红色经典影片申的抗日叙事同样也引起了重视。
本文在此背景下从抗日叙事的空间场景、抗日叙事的意识形态化特征、抗日叙事的英雄传奇色彩三个方面对红色经典影片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使我们对抗日战争有更深地了解。
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一批批优秀的中华儿女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这曲共和国的颂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缅怀那段岁月、缅怀那些在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国家拍摄了很多这方面题材的电影,象《地雷战》、《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被称为红色经典影片。
这些电影在当时非常轰动,可谓妇孺皆知。
哪怕到了今天依然为很多人所熟悉。
一、抗日叙事的空间场景――农村看了这些红色经典影片,我们不难发现,所有抗日活动的空间场景都发生在农村,这跟我国当时的国情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的国家,以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最为重要的是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日伪的统治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样便于开展革命抗日活动。
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一系列著作中就明确阐明了中国的革命道路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这样一条道路,这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方式。
相反,城市里敌人的力量相对比较集中,不易于开展革命活动。
这样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也反映在红色经典影片中。
《地雷战》、《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等都是发生在农村的抗日活动。
《地雷战》的空间场景是中国胶东的丘陵地带,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适宜于地雷的埋藏和地雷阵的摆布,因此,影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胶东一带一道道的山梁、山道、山沟和山村。
1940_1960年代革命通俗小说的叙事分析_贺桂梅
1940—1960年代革命通俗小说的叙事分析※贺桂梅内容提要:1940—1960年间的革命通俗小说,在批判晚清以来的现代通俗文学基础上,主要借鉴古典小说传统,构造出一种叙述革命历史的独特文学类型。
它们拥有广泛读者,但并未获得主流的文学史位置。
本文力图在长时段历史视野中分析这一文学类型,借此重新思考古典、现代、当代三种文学间的复杂关系。
论文将探讨:一、革命通俗小说在当代的历史流脉及命名方式;二、左翼文坛在怎样的历史情境下、出于何种政治诉求开始调用“旧形式”,以构建新的“民族形式”;三、革命通俗小说借鉴的特定古典小说类型英雄传奇,以及抗日战争中形成的现代中国认同,与唐宋转型以来的“中国”意识间的关联;四、“英雄传奇”中的古典英雄与现代的“工农兵”,两种主体想象因何交叠又在何处发生分歧。
最后,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革命中国”与“古典中国”的延续性关系,及其如何影响当代中国/文学建构民族认同的方式。
关键词:革命通俗小说 古典文学 当代转化 1940—1960在上世纪50—70年代的“当代文学”中,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一起被视为创作数量最多、并且“达到的艺术水平”也最高的两类作品之一 1。
由于其在当代文学建构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因此50年代迄今,相关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
有两个关键问题得到反复讨论,一是“革命历史”叙述与当代中国合法性建构的关系,另一即是这类小说大都采取的“通俗化”叙事形态,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历史内涵。
对于后一问题,许多研究或许过分关注其“意识形态”意味,而对“形式”本身的历史性构成分析不够。
因此,常常笼统地将“革命历史小说”视为一个内在差异不大的整体性存在,较少勾勒其形成、变异与转化的历史轨迹。
对“通俗化”形式本身,也缺乏足够的细致辨析,它常常是“民间”、“乡村伦理”、※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751006)的阶段性成果。
・46・1940—1960年代革命通俗小说的叙事分析“传统”或“隐形结构”、“无意识”等的化身,而这一形式的内在差异,比如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比如英雄说部与武侠小说的分别等,及其如何被革命文学接纳,则较少展开历史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与“左翼”文学经验摘要“红色经典”作品风行于“十七年”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而且发行量巨大、社会影响广泛深远,其形成的独特叙事模式也引起了广大文学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本文以“红色经典”叙事模式的形成原因的探究为视角,通过对比分析“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和“左翼”文学经验,来总结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规律。
关键词:“红色经典”叙事模式“左翼”文学经验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一“红色经典”模式化叙事的成因所谓的“红色经典”叙事模式其实就是“红色经典”作品的作者在处理同一类型的主题、人物、情节时不自觉地采用了类似的叙述手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和创作模式,它是伴随着“红色经典作品”而产生的。
时至今日,我们再审视这种时代特有的创作现象和创作模式,我们会发现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已经给它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了,它已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有的审美意识,并根植于“十七年”作家们的内心世界里,深刻地影响着“十七年”作家们作品的创作。
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探究“红色经典”叙事模式形成的原因。
1 政治意识形态转变的影响“红色经典”作品是特有时代的产物,因而伴随“红色经典”作品而产生的“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也是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20世纪中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的文学体制开始随着社会制度的转变悄然发生着变化,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文学体制。
这种新形成的文学体制在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不断强化下迅速地渗透到了中国文学文本的生产、传播、接受等所有流程中,并开始影响着中国文本作家的文学创作,久而久之“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便产生了。
2 苏联文学模式中国化的影响中国“红色经典”作品风行阶段正好是苏联社会文学理论著作大量被引入中国的阶段,因而我们不难想象“红色经典”作品的创作肯定会受到苏联文学创作模式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比较巨大的,甚至可以说中国“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其实是苏联文学模式的中国化。
因为当时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占据着领导地位,其文艺创作更是被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效仿的对象,当然中国也属于效仿的国家之一,如当时我国便将苏联维诺格拉多夫的《新文学教程》、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等文学理论著作引入作为大学教材。
还有就是当时中国社会流传着大量从苏联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这不仅让中国读者对苏联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影响并造就中国的一代作家,如我们现在还可以在“十七年”作家们的作品中看到苏联文学模式的影子,因而可想而知苏联文学模式对中国“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形成的推动作用是有多大。
3 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传统资源的吸纳与借鉴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我国开始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国家,劳苦大众开始站起来当家作主了,同时加上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新文学为带有民间传统色彩的文学特征提供了新的生产空间和发展活力,于是深受劳苦大众欢迎的古典文学和民间传统资源,自然而然地被吸纳到我国“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去,同时古典文学和民间传统资源的基本样式和特征也顺利成章地成为了造就“红色经典”叙事模式形成的一个重大因素,如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来自解放区的作家便是受了古典文学和民间传统文学滋养下才创作了一系列的“红色经典”作品。
4 以“左翼”文学为代表的新文学传统的熏陶文学创作毕竟是个人对现实生活领悟后的精神生产活动,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文学审美观也是因人而异的,因而如果我们将“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这种代表着一种文学审美观的创作现象仅局限地归纳为受政治意识形态转变的影响、受苏联文学模式中国化的影响和受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传统资源的滋润而形成的话,我们似乎有些过于武断,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以上三种因素对“红色经典”叙事模式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如我们在以王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和一大批来自解放区的作家身上和作品中可以看到以上三种因素对“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形成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不否定和不能忽视的是这些作家们其实都有意或无意识地接受了以“左翼”文学为代表的新文学传统的熏陶。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文化创作的洗礼运动,当时中国许多知识分子便是在这一场运动中认识文学和从事文学创作的,接受现实大众对自己进行思想启蒙或政治启蒙,这对他们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之路中有着莫大的影响,特别是“左翼”文学中所传递出来的文学品格和文学模式,更是可以说为“红色经典”叙事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
二“左翼经验”及其范式意义“左翼”文学的历史经历是忐忑的,但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确实是无穷大的,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左翼”文学由于是在特定的时期产生的,伴随在新思潮的涌起和新生力量的崛起,让它拥有了一系列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当代文学家们的脑海中扎根发芽,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左翼”文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学概念和一种创作模式早日渗透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家们的意识中了,如果需要用一种名词来概括这种沉淀现实的话,我想用“左翼经验”会比较恰当。
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左翼经验”所留给我们的关于创作规范及其意义方面的宝贵资源。
1931年10月,作为“左翼”文学创作的文学组织“左联”便对“左翼”文学的创作规范从创作题材、创作方法和创作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是创作题材上,“左联”规定我们所有的“左翼”作家们必须要从帝国主义以及封建军阀主义对中国劳苦大众的残酷欺压、剥削和中国劳苦大众不甘于受欺压而奋起反抗斗争入手,并着重描述广大群众饱受压迫、剥削后的惨状和奋起反抗的英勇。
其次是在创作方法上,“左联”规定我们所有的“左翼”作家必要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指导自己进行创作,通过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文学作品及理论,来不断改善自己的创作方法,使创作出来的作品更贴近无产阶级。
再者是创作形式上,“左联”规定我们所有的“左翼”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要注意自己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他们必须是那些能让工人农民朋友所容易读得懂和看明白的语言文字,甚至有时候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运用方言。
由上“左联”对“左翼”作家的创作规范可知,其实“左翼”文学的创作理念和审美原则就不言而喻了,它也是“左翼经验”最为主要的表现。
当然我们从历史发展轨迹上可以看到,其实“左翼”作家们在自己具体创作实践中对于“左联”要求的那些创作规范并不是百分百地遵守,当中也会存在不相容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创作规范作为“左翼经验”而被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所传递下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第一是这些创作规范顺应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代文学改革的潮流,它被推到了开启文学创作新风的高度,因而会被人们长期所追捧;第二是从它处于时代境遇来看,其实它是以一种完备的创作理念和形态的姿态出现的,因而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换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左翼经验”的形成及被推崇和传递下去,其实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演绎规律而导致的。
如上文我们分析“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形成的原因一样,其实“左翼经验”的形成也与“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成因有着本质上的共通,它也是在政治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理念和民间传统资源的滋润的影响下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产生的,这无形地证明了政治意识形态、成熟的文学创作理念和民族自身文学资源的影响作为三种因素是推动着中国文学发展的强有力的外部力量,而作为“左翼经验”这种新的文学创作理念和审美观的形成,显然是时代的作家们各自的创作理念与这三种外部力量进行博弈后的集体产物。
三“红色经典”叙事对“左翼经验”的接受“左翼经验”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丰富内涵上,它以它丰富的内涵推动着中国革命文学的发展,在中国新文化传统文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与文学体制力量、苏俄传统、古典文学和民间资源这三种因素共同形成了“红色经典”叙事模式的价值源泉,特别其中“左翼经验”对“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的范本效应尤为突出,具体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从文学观念来看,“左翼经验”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它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政治使命和政治要求对中国文学强行介入的产物,因而“左翼经验”从始至终便将革命政治纳入到自己的文学审美形态中,而且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红色经典”叙事模式对此也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我们不妨回想下“红色经典”作品风行时的中国政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起来,无产阶级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历史舞台的主人,无产阶级文学也因此顺应了当时的政治需求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政治使命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革命政治对文学审美观的渗透那便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是从创作题材和叙事方面来看,“红色经典”文学是以工农兵群众为创作对象,通过塑造农民英雄模式、农民父子形象对照模式、革命军人形成模式、知识分子形象模式、“铁姑娘”式的革命女性形象模式,来完成对工农兵群众那种高贵品质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赞扬,从而实现无产阶级文学的政治使命。
这与“左联”对“左翼”作家们所规定的创作规范是相通的。
由上可知,“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其实是对“左翼经验”的一种传承和发扬,但问题是为什么事隔十多年后这种传承和发扬却慢慢地演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文学的主流呢?其实这其中包含这一部分历史原因。
原先“左翼”文学便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和倡导的,其许多“左翼”文学的作家们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至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活跃在文学界的“左翼”文学作家随着新政权和新制度的建立,身份一下子由文学者转变成了国家政权机构掌握文化资源的官员,这势必会让这些饱受“左翼经验”熏陶的官员会将“左翼经验”通过国家政权的力量去发扬和继承,于是“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便在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开始这段期间逐渐演变形成了。
虽然说“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是对“左翼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但这并不意味着“红色经典”的叙事模式是完全照搬“左翼经验”,是对“左翼经验”的一种再复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作者群体身份的改变和接受的观念态度也随之改变,再加上读者群体所能接受的语境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决定红色经典作品中的文学观念与“左翼”时期还是进行调整,在叙事对象、叙事主题和叙事题材的选择上也不会局限于“左翼”时期的那些人物和主题,并有了自己一定的创新,如红色经典作品对人物有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对于思想内涵有了更为复杂的文本表现形式。
但整体而言,这并不妨碍“红色经典”叙事模式对“左翼经验”的接受这个大方向的改变。
四结语“红色经典”作品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伴随它而形成的“红色经典”叙事模式也是顺应时代而出现的,无论我们怎么去评说它们,但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我们能从这些“红色经典”作品及其特有的叙事模式中去领悟那个年代的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同时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这也正是文学叙事发展规律所彰显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