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合集下载

中考对联复习题

中考对联复习题

中考对联复习题中考对联复习题中考即将到来,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对联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考验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考对联复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

一、成语对联1. 一叶知秋,百花齐放。

2. 一鸣惊人,百战百胜。

3. 一触即发,百发百中。

在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叶知秋”和“百花齐放”之间的对比,体现了观察力的敏锐和多样性的美。

而“一鸣惊人”和“百战百胜”则表达了努力奋斗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最后,“一触即发”和“百发百中”则强调了决策的迅速和成功率的高低。

二、诗句对联1. 春风吹又生,秋月照还圆。

2. 风雨同舟,日月同辉。

3. 山高水长,人杰地灵。

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春风和秋月之间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不息和时间的循环。

而“风雨同舟”和“日月同辉”则强调了团结合作和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最后,“山高水长”和“人杰地灵”则表达了环境对人的塑造和人才的重要性。

三、名人对联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 志在千里,不怕千难。

3.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不断学习和教导他人的重要性。

而“志在千里”和“不怕千难”则表达了远大目标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

最后,“勤能补拙”和“笨鸟先飞”则强调了努力工作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四、寓言对联1.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2. 狐假虎威,欺人太甚。

3. 卧薪尝胆,志在必得。

这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井底之蛙和狐假虎威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待事物的狭隘和欺骗他人的不道德。

而“卧薪尝胆”则表达了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艰辛和努力的决心。

通过对这些对联的学习和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对联的技巧和内涵,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对联也是一种锻炼思维和创造力的方式,通过不同的对比和比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重视对联的复习,还要注重对联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 对联(含解析)-人教版初中全册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 对联(含解析)-人教版初中全册语文试题

对联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对联的概念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二)对联的要求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

对联可长可短。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

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

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的亮丽风景。

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三)对联的分类1.按用途(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等。

2.按字数(1)短联(十字以内)(2)中联(百字以内)(3)长联(百字以上)等3.按修辞技巧(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专题训练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专题训练

备考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对联一、单选题1.筹备组准备在墙上配一副对联。

组长写好了上联“麦浪涌绿波稼穑园前留愿景”,三位组员各自对了下联,请你挑选最合适的一个()A.犁轻耕沃土古今黎庶乐耕耘B.田风传野籁桑麻事内话来年C.农桑扶社稷千载耕耘皆事业2.班级准备开展“英雄有为保家卫国”主题演讲活动,需要在会场上挂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为下联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上联:百岁春秋,铁马金戈,千里征尘安社稷;下联:三军将士,寒冬酷暑,____。

A.一腔热血长城铸B.热血一腔铸长城C.一腔热血铸长城D.热血一腔长城铸3.活动组准备在教学楼大厅的柱子上贴一副对联,上联用:“金石清卷,自强不息,展万里鸿鹄志。

”请你帮忙挑选下联。

()A.林中松柏,胸罗万卷,情随云水寄天涯。

B.草木为伴,黄卷随行,系苍生乐与忧。

C.学海无涯,艰苦奋斗,做参天栋梁材。

D.学海引舟,师长恩重千古心。

4.小文因站在进馆口左边,她只看见了门口对联的上联为“书从疑处翻自悟”,下联可能是()A.万卷书中寻妙语B.百科四库集三秦C.馆藏万卷益君智D.文到穷时自有神5.【我推敲】“校园戏曲节”将至,学校打算将校园内的一座亭子临时改造成简易戏台,你觉得最适合张贴的楹联是()A.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B.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C.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D.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6.(钦州浦北期中)下面是某位同学根据端午节写的一段文字。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若把“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拟作下联,下列最适合选作上联的一项是()A.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B.赛龙舟鼓声阵阵传四海C.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D.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7.(北京昌平区期中)诗经文化早已浸透在文人的血脉之中,很多名胜古迹的楹联中都有它的影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1.判定对仗工稳与否,有哪些依据?2、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在剧院门口张贴戏剧节招贴画。

(1)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

你看看哪句下联对得更好。

(2分)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下联: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3、右图是韩美林先生创作的水墨鸡画,小组成员想在手抄报中用对联来表达观赏感受。

请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雄姿威武迎春至,。

A.闻鸡起舞事业兴B.清音嘹亮唤福临C.鸡唱曙光报吉祥D.莺歌燕舞贺新岁4、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

下联为“永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A.河岳日星垂万世 B.唯留正气参天地C.长荣青史壮乾坤 D.报国文章尊李杜5、中国传统戏曲往往超越现实的束缚,以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打破时空的限制。

利用有限的舞台和简单的陈设,体现人生起伏、世事变迁,追求“得意而忘形”的艺术境界。

右图是一座刚整修的传统戏楼,最适合张贴的对联是(2分)A.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B.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C.岸柳舒眉春雨细山桃掩袖晓烟青D.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6、据记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副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将她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

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2分)A.漱玉词中开一枝女儿花B.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C.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D.漱玉词集春来海棠溶情7、清明要追思先祖,更不能忘记先烈。

为此班级开展了“清明节的铭记”的活动。

一位同学依据《红岩》内容拟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云满天恐怖白雾绕山城”,请你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霉饭充饥忠于党歌乐山下B.丹心一片染血红岩迎黎明C.冰雪严寒方显出梅花香气D.铁链哗哗誓死抗争卫信仰8、在2017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晨光二中的设计者收集以下四幅对联,适合挂在读书廊廊柱上的一项是(2分)A.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B.上联:水清石出鱼无数下联:竹密花深鸟自啼C.上联:墨香盈雅室下联:书声溢芳园D.上联:有山皆图画下联:无水不文章9、昔日阳关长亭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悲欢聚散一杯酒”,若让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阳关玉关门不闭B.南北东西万里程C.万里长城万里歌D.东南西北几声泪10、右边这副对联是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对联抄写下来。

中考考试的对联(3篇)

中考考试的对联(3篇)

中考考试的对联(3篇)中考考试的对联1上联:九万里云程登梯得路兹门入下联:十二年夙梦彰榜题名此地圆上联:昨日辛苦谁能识,父识、母识、老师识下联:今朝甘甜我自知,笔知、卷知、分数知上联:胸怀万卷登峰须有凌云志下联:落笔千钧折桂终是面壁人上联:重道德、强素质、教育创新果满园下联:新思维、新理念、深化改革花千树上联:笔杆当枪杆敢云世间俊杰我是精英下联:考场作战场试问天下学子谁为好汉上联:今日挥如椽巨笔语数英综点点滴滴任挥洒下联:明朝展鲲鹏之翅政经军文门门行行凭翱翔上联:学贵有恒一鼓作气信心百倍迎大考下联:自强不息二日拼搏敢凭实力上青云上联:潇湘才女纸墨笔砚绘明天龙飞凤舞下联:华夏俊男德智体美重素质剑胆琴心上联:六荷风调六暑雨顺六月骄阳照我路下联:千名学子千日求索千所高校任你挑上联:与诚信携手同行下联:跟欺诈挥手道别上联:进考室百倍努力一丝不苟下联:写答题千般注意十分用心上联:盛世不遗贤但临大事心须敬下联:精思宜放胆已邃群科气自华上联:生花缘妙笔好抒破浪乘风至下联:灌圃籍良师勤育经天纬地才上联:荐能举贤精选良才诚信为本下联:择优拔萃广开学路英才于斯中考考试的对联2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横批:前程似锦上联: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下联: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上联: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下联: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上联:吃得苦中苦下联:方为人上人上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下联: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时有所亏上联: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下联: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家中父母吃苦受累盼的是捷报频传下联:灯下学子沤心沥血想的是金板题名上联:月考分数高低何足挂齿下联:平时名次浮动纯属正常上联:九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下联: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上联:九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下联: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上联: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下联: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中考创辉煌上联: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下联: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上联:有志者,事竞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学海泛舟五千年华夏英才书奇志下联:蟾宫折桂三十载潇湘学子写华章上联:心态良好,千帆竞发,帆帆顺风下联:意气平和,万树争春,树树参天上联:学海无涯,苦海有边,艰辛之后来甜蜜下联:人生有岸,毅力无穷,风雨过处见彩虹上联:春秋勤奋豪情冲天拼得人生飞黄腾达下联:冬夏苦读壮志凌云迎来中考功成名就上联:登高一呼,山鸣谷应下联:举目四顾,海阔天空上联:泛舟学海独占鳌头看我八班众英雄下联:驰骋疆场问鼎逐鹿敢问何人大丈夫上联:好男儿悬梁刺骨凿壁借光闻鸡起舞,你将如愿下联:俏巾帼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秉烛夜读,我要成功上联:今朝灯火阑珊处,何忧无友下联:它年折桂古蟾宫,必定有君中考考试的对联3上联:各界精英大展宏图夺英魁下联:莘莘学子汇聚一堂学本领横批:力争上游上联:龙腾虎跃朝气蓬勃下联:你追我赶誓夺第一上联:良辰美景惜时如金敢与金鸡争晨晖下联:书山学海甘之若饴誓同峨眉共比高横批:师生同禧上联:送祝福不忘感谢恩师下联:庆元旦牢记备战高考横批:笑傲中考上联: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下联: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横批:苦尽甘来上联: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下联: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横批:师生同喜上联: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下联: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横批:勇登书山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下联: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横批:我本英雄上联: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下联: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横批:舍我其谁上联: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下联: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横批:天南海北上联: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下联: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横批:奋发图强上联: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下联: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横批:向名校进军上联:送报晓金鸡看今年硕果飘香迎佳绩下联:迎吉祥犬吠待明朝笑傲高考创辉煌横批:乐在其中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下联:熬头喜在汗水中横批:备战高考上联:六十同窗同甘共苦拼搏从此时下联:十二春秋风雨兼程成败在今年横批:美梦成真。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最大的愿望就是:祝愿你能顺利考上今年好的高中,祝你中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对联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语文总复习:对联对联是近年来的一种热门题型,特别是结合文言文内容来进行对偶知识的考察,如泉州中考中的文言阅读中就有一题对对子的题目,预测在今后的命题中还会大行其道。

这是因为:一方面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骈句,这本身就依赖于文言作品而存在,借助文言语段来考察,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其次是因为文言文的骈句、对仗的语言形式具有示范性,结合文言文语境来训练,其要求实际也有了一定的降低。

那么,如何对好对联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方法:首先,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

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相应。

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

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

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

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其次,注重平时积累。

1、应当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性、短语结构。

对联的练习题训练答案(老师版)知识交流

对联的练习题训练答案(老师版)知识交流

对联练习答案(老师)、2009 年湖南卷新题型对联衔接训练1、下面是一副励志联,上联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B 、守株待兔,还是丰衣足食D 、隔岸观火,莫若前与帮忙A 项略显有诗意,境界高远。

因此,可以考虑 与上联意思的联系,在意境等方面进行区别。

由此可知,除了加强对对联知识的积累 外,还须知加强对生活的感悟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 ,现在邀请 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 “寸步优游知远近” 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 、一生坎坷知冷暖B 、世事艰辛识人心C 、一生坎坷晓高低D 、人事沧桑见冷暖解析:C 。

四个备选项从对联的知识来考虑,一眼可以排除 A 项,因其犯了重字 的错误,上下联同一位置不能重字。

B 项犯了语法错误,同位置词语词类和结构都要 相同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人心”是名词,与远近结构也不同。

D 项对仗工整,对 联音律讲究仄超平收,然“暖”为仄,不妥,且语意也没有C 项衔接之自然。

3、 以“近月江楼听水韵” 为上句, 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写它组成对偶句? 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 、临水楼台听涛声B 、逢春枯木又发芽C 、临风野陌醉花香D 、临日山崖观海潮 解析:Co C 项属于工对,野是田野,陌是小路。

与“江楼”对得上。

A 项犯重字, B 项“又”与“听”字词性对不上;D 项“日”与“月”都是仄声,而且“合掌”,即 上下联所表达的意思重复了。

4、 为上联“莺啼柳影琴声戚”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蝶恋花丛舞步欢B 、蜂鸣花间叫声欢C 、燕舞杨枝倩影赞D 、虎鸣山澜发雄姿 解析:A 。

这属于反对型对联,情景相反,但又和谐统一。

相比较之, A 项最符合。

B 项平仄不对,C 项赞是动词,戚是形容词。

D 项平仄以及词组“发雄姿”不对。

5、 为上联“梅花无意分春色”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A 、白雪怎能掩傲骨B 、流水有心歌秋声C 、柳絮含情传风情D 、明月有心照客愁 解析:D 。

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知识点语文作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联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字和词语的搭配、对仗和对比,使得对联具有优美的韵律和意境。

在考试中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语文对联必考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学习方法。

一、押韵和平仄对联中的押韵是指两句对子的末尾音节相同或者相似。

例如,“寒窗苦学春风报”,“落红不是无情物”。

掌握押韵的方法可以通过查词典、积累同韵词、理解上下文等等。

另外,对联中的平仄是指字音的平声和仄声的搭配关系。

要注意jgd-soundmind-duilian.md字音的标注和识别,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来提高对联中平仄的准确把握。

二、对仗和对比对联中的对仗是指左右两句对子之间的平行和相对应关系。

对仗可以通过形象、音韵、意义等方面进行对比。

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山重”和“水复”、“柳暗”和“花明”的对仗,表达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意境。

对比是指通过对词语或意象的对比,以达到烘托和衬托的效果。

例如,“满目薰风起,千里玉垒春”,通过薰风和玉垒、千里和春的对比,描绘出了春风拂面、大好春光的景象。

三、搭配和摆错对联中的搭配是指合理且灵活地搭配字词,以达到整体的和谐和美感。

在搭配时,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生搬硬套和僵硬的表达。

摆错是指对联中的字或词语的位置出现错误。

在写对联时,应注意对联句子之间字数相等,字距匀称,字形和字义协调等等。

四、修辞手法对联中的修辞手法是指通过比喻、夸张、排比、对调等手法,以达到引起读者共鸣和产生强烈感情的效果。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对联更富有情感和鲜明的艺术效果。

例如,“青山如黛,碧水登临”,通过比喻手法,用青山比作黛色,用碧水比作攀登的高度,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又展示了登临的壮丽景色。

学习对联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多读经典对联,进行模仿和仿写。

中考试题对联及答案

中考试题对联及答案

中考试题对联及答案一、连句成篇1. 东风无力送春归,流水无情去岁月。

飞花绽放桃李艳,倩影舞动春光美。

牧笛林声婉转意,轻歌细腻韵流传。

岁月静好,梦想依旧,青春在奋斗中闪耀。

答案:韵文2. 曙光初现,渐入佳境;进取力行,方能跃升。

打破迷茫,引领者成才。

青春如此美好,何事能阻挡前进的脚步。

答案:塞子3. 桃李芬芳,梨花白雪,春暖花开。

明月高悬,星光点点,夜幕如帷。

优秀的渴望,成功的奋斗,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答案:春联二、填词成句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经意间,又到了中考的季节。

这是每个学子努力拼搏的时刻,为了梦想奋发向前。

答案:季候2. 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和努力,我们即将结束初中生活,迎来新的学习阶段。

不论未来怎么样,自信和勇敢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

答案:章3. 学习是一种艰辛却又美妙的过程,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收获满满的收获。

在中考的前夜,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从容面对考试。

答案:考前三、对子拆解1. 秋风送爽心自凉,阳光照耀尘不扬。

答案:秋夜2. 校园百花竞相放,书香气息扑鼻腾。

答案:春日3. 光阴匆匆岁月过,默默耕耘梦飞扬。

答案:成长四、补全上下联1. 头晕目眩,心潮澎湃,梦想如舟行岁月;答案:脚踏实地,步履坚定,奋斗努力谱辉煌。

2. 动感之美,舒展于画卷,勃发春光照世界;答案:律动之声,奏响于乐章,奮斗人生谱华章。

3. 青春无悔,才情风华,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答案:奋勇拼搏,智慧燃烧,创造辉煌人生篇章。

五、古诗对应下联1.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白只因被酒误。

答案:亦知春去也复来,芳草萋萋月如絮。

2. 花如雪,人如玉,春风吹动古筝曲。

答案:黄沙飞,马蹄急,军歌猎猎古剑出。

3. 明月楼头应识韩,英雄楚国是才子。

答案:素葳蕤,玉比翼,小山村里大将军。

六、组词造句1. 功夫─ 我们要下决心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2. 知识─ 学习不仅带给我们知识,更让我们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希望─ 学业的压力虽然很大,但我们要保持希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绩。

中考对联知识点总结

中考对联知识点总结

中考对联知识点总结
中考对联是中学语文学科的一种测试形式,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语
言表达能力。

对联题目通常由一句口号和一个填空部分组成,学生需要根据口号用对联的
形式填写出对应的句子。

对联的填空部分通常要求学生考察词语的音、形、义、用等方面
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能力。

中考对联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字音知识
1. 包括音序知识:韵母、声母、整体认读、音位、音调等。

2. 包括音变知识:语音变化、意义转音、音形转义等。

二、文字知识
1. 包括字形知识:字形结构、字形分类、构词法、字形笔画等。

2. 包括字义知识: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辨误等。

三、语法知识
1. 包括句子成分:主谓宾、定语、状语、补语等。

2. 包括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四、修辞知识
1. 包括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 包括对仗、押韵等对联的特有修辞手法。

五、联想能力
1. 要求学生在填空时具有丰富的联想能力,能够根据提示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联想。

2.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恰当的语言表达。

以上是中考对联的主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
的语文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对联也可以成为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一种乐趣和挑战。

希望
同学们在备考中认真总结、复习,且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中考对联解题能力。

中考对联重要知识点

中考对联重要知识点

中考对联重要知识点
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对联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对联的基本要素: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上联和下联必须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而且在内容上要相互呼应。

2. 对联的分类: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文化联、名胜联、灯谜联等,不同种类的对联在写作方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

3. 对联的写作技巧:对联的写作技巧包括嵌字、押韵、呼应、避让、借对、双关等,考生需要掌握这些技巧,以便在写作对联时更加得心应手。

4. 对联的文化内涵: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十分深厚,包括哲学思想、文学形式、历史典故、民俗文化等方面。

5. 对联的评价标准:对联的评价标准包括工对、平仄、意境、文化内涵等方面,考生需要了解这些评价标准,以便在写作对联时能够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总之,对联是中考语文考试中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掌握对联的基本要素、分类、写作技巧、文化内涵和评价标准等知识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法——对联(中考真题训练15道)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法——对联(中考真题训练15道)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法——对联(中考真题训练15道)·学生版对联的解题方法1、字数相等。

即出句和对句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

2、断句一致。

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

3、词性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平仄相对。

现代汉语中,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

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5、内容相关。

上下联意义要相互联系,根据意思的关联,对联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①正对。

即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

出句和对句的意思属同一范畴。

上下句意思相近、相补、相衬。

②反对。

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

③串对。

上下联内容是承接、因果、条件、假设等关联,反映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连贯,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

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2•丹东)某作家协会拟征一副对联,已经写出了上联“芳草有心迎墨客”,请你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项()A.柳絮飞舞春日暖B.清风阵阵醉杨柳C.飞花无主醉骚人D.阶前绿色浓如许2.(2022•张家界)同学们准备给大庸古城十景之“状元坊”“文昌阁”分别配上对联,正确的一项是()①三千笔墨轻描大爱天地,十万狼毫劲写苍生庙堂。

②捧日瞻云来者人人仰视,含烟步月仙娥隐隐徘徊。

③百战争锋玉笋班前上座,十年磨剑金銮殿里头魁。

A.①③B.②③C.③①D.③②3.(2022•永州)名胜古迹与其佳联常能相映成趣。

煜鹏同学在游览永州山水美景时,收集了许多名联佳句。

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知识完成问题。

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花雨鼓天风千里潇湘归眼底下联:松涛连海气_______A.九州日月在肩头B.杜鹃花海天下秀C.星辉云灿小阳天D.瑞霭阳光盈九州4.(2022•宁波)下面是“和美家庭”推荐组为宁宁家庭拟写的颁奖词和备选对联。

初三对联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三对联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三对联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字数必须______。

2. 对联的对仗要求中,上下联的词性必须______。

3. 对联中,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______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通常是______声。

4. 对联的横批通常位于上下联的______位置。

答案:
1. 相等
2. 相对
3. 平,仄
4. 上方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对联的特点?
A. 对仗工整
B. 韵律协调
C. 随意性强
D. 意境深远
答案:C
三、判断题
1. 对联中的上下联意思可以完全不同。

()
2. 对联的字数没有固定要求,可以多也可以少。

()
3. 对联的横批应该与上下联的内容相呼应。

()
答案:
1. ×
2. ×
3. √
四、对联创作题
请根据以下上联,创作相应的下联:
上联:春风得意马蹄疾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
五、阅读理解题
阅读以下对联,回答问题:
上联:梅须逊雪三分白
下联:雪却输梅一段香
1. 这对对联表现了什么主题?
2. 这对对联的对仗特点是什么?
答案:
1. 这对对联表现了梅花与雪相互映衬,各有千秋的主题。

2. 这对对联的对仗特点是上下联意思相对,且词性相对,如“梅”对“雪”,“逊”对“输”,“白”对“香”。

中考对联专项复习汇总

中考对联专项复习汇总
11、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 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
12、周恩来高风亮节垂青史 吴承恩妙笔生花寄西游
13、历史古城雄风再振
现代新村喜报又传
14、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
下联:皑皑白雪兆丰年
15、、上联: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
下联: 大社会架设舞台,吾为人生主角! 16、上联:站起来当伞,给群众遮风挡雨;
5、俗联:通俗易懂之对联。 如: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对联的类别
(一)根据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而言大至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 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 对。比如: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12、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13、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苏轼
14、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15、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16、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17、挟孤帝子雄心,幸北魏增几分王气
烧我儿郎焦耳,恨东风无一点主张 曹操
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与孤骛齐飞
地到无边天作界 山登绝顶我为峰 泰山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去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黄兴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 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 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 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 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诗情, 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 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

对联(duìlián)1.对联(duìlián),也称“楹(yíng)联”“对子(duì zi)”,是一种(yī zhǒnɡ)由字数(zì shù)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

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

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2.对联的形式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春到崤山风送缦” 下联:第二句,叫对句,也叫压联。

如“花开函谷雨飘香”横额:也门横批。

如“福星高照”。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种,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3.对联的写法与贴法。

对联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对联竖写或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下联联脚通常标句号。

4.对联的几个要素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知识及训练(中考必备—教师版)对联1.对联,也称“楹(yíng)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义完整的文学形式。

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我国民间,对联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过年时家门上贴春联,商店开业时门上挂对联,以及娱乐时的对对联游戏。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的则可达几百个字。

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对联的特点: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义,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

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2.对联的形式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春到崤山风送缦” 下联:第二句,叫对句,也叫压联。

如“花开函谷雨飘香”横额:也门横批。

如“福星高照”。

(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种,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

上下联各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3.对联的写法与贴法。

对联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对联竖写或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对联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加标点符号时,如上下联各有一句,则上联通常标逗号,下联通常标句号;多分句时,上联联脚通常标分号,下联联脚通常标句号。

4.对联的几个要素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如“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各个词语一一对应。

③结构相应,句式一致。

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如“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均为主谓结构。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含意须互相衔接,但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承接关系。

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失去,两者不照应、贯通,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

⑤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平仄是指中国诗词格律中用字的声调。

一般讲,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其他的字,七言讲究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所谓分明,是指上下联平仄相对声,本句平仄相间);其他字数的对联可参照斟酌,但上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仄,下联结尾不能出现三字连平。

如“漏网之鱼,世间时有;脱天之鸟,宇内尚无。

仄仄平平,仄通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5.对联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分:春联:通常在春节时粘贴在门外,用以庆祝新年的对联,被人们称为春联。

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属于节令联,与节日、时令有关的对联。

“日临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风起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包含了:端午、清明、重阳、大寒、霜降、小雪六个节令名。

)寿联:通常指用以祝寿的对联。

比如:福如东海深寿比南山高术精业亦精,名士名医随客唤;人寿己也寿,仙桃仙李逐年载。

(给医生祝寿)婚联:通常指用以祝贺结婚的对联。

比如: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互吸。

(数学物理老师结合)1234567 ABCDEFG OK横批挽联:通常指为了悼念已经过世的人的对联比如: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鲁迅好友在他死后作的)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良师。

乔迁联:用于祝贺乔迁之喜用的对联。

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行业联:表述该行业或机构的突出特征,让人一看便知属于什么行业。

比如:弦中参妙理,曲里寄幽情。

(乐器店,概括里乐器修身养性,传情达意的特点。

)酒香十里,招客举杯邀明月;饭堂一悦,引人挥箸唱春风。

(酒馆,邀明月对唱春风,大手笔)名胜联:有的刻在亭台楼阁,有的张贴于寺庙祠墓里。

比如: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的对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荷樵和听琴均未钟子期。

)开业庆联:用于祝贺开业之喜用的对联。

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按艺术特点分:复字联:对联中包含同一个字重复出现的情况。

其中,重复的字若连续出现也可称为叠字联。

如: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顶针联:上下联中各个分句,其前一分句的句尾字和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相同,这样的对联称为顶针联。

如: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嵌名联:对联中包含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药名等。

如:当归方寸地独活世人间拆字联:对联中某一个字可以由该对联中另外几个字拼合得到。

如: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分瓜切片,竖八刀横七刀音韵联:对联中包括了异字同音或者同字异音的情况同音异字:童子打桐子,桐子不落,童子不乐麻姑吃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同字异音: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双关联:对联中的某些字词有多重含义。

如: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匹马隐身泥内,看畜生怎样出蹄。

(唐杨国忠和给李白出对联,败下阵来。

)回文联:将对联的上联或者下联前后颠倒,得到的句子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无情对:上下联对仗工整,但语义相差甚远。

如: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一天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他的私塾老师,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手执教鞭责问晓岚。

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您认为不应这样写,那就请先生改一下吧!”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练习题————(浙江宁波卷 2014 ):【妙联拾珠】1对联很精妙。

老师将宁波天一阁的一副对联“石潭白鱼出没,草屋老树相因依”隐去一字,请你选择正确的一项,补全上联,使之表现出鱼儿无拘无束的情态。

()(2分)bA、相B、自C、急D、少2(2013年·内蒙古省包头市)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任选一题3分)(1)上联:为人要勤,勤能筑起通天路;下联:。

答案:做事戒懒,懒会关闭成功门(2)小明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

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小明的兴趣,但他一时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

次日清晨,小明来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白云观里望白云,雾散见日升。

2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

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

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

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花和尚唐三藏野猪林火焰山路阻败走大闹下联:故事情节示例1:花和尚大闹野猪林故事情节:林冲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

两位押解差役受高俅指示,欲害林冲性命。

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林冲至野猪林,在关键时刻救下林冲。

示例2:唐三藏路阻火焰山故事情节:唐僧师徒西去取经,来到火焰山前,酷热难当,无法前行。

孙悟空借来芭蕉扇,扇灭大火,才得顺利西行。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对《西游记》和《水浒传》两部名著的考查,考查不太浅显,也算是较为深入.如果没有真正读过或是看到过(听说过)就很难对出下联。

因为是对联类题目,相对而言,增加了一些难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4阅读下列对联故事,你能把最后一副对联写出来吗?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最后一副对联是: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选一选——梨花院落溶溶月( c )A带水芙蓉点点雨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柳絮池塘淡淡风 D丁香初绽悠悠云6.改一改——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将“前”改为“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野马易放难收(将“野”改为“走”)7.填一填——灵渎走双龙岸直疑银汉落低望江水绕晴川向那东海仙踪杳孤鹤隔江但有白云白云送黄鹤对着晴川飞来说明:对联的下联不是唯一,用词也是一样,只要符合规则都算对(夹来流去仰观)8.读一读悟一悟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苏东坡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郑板桥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毛泽东说: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蒲松龄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

请参加“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

下面是王芳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选择可用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80字。

(4分)资料: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

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

③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④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⑤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⑥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⑦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

律诗既讲究平仄、押韵,又讲对仗。

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

(2分)①红莲开并蒂彩凤喜双飞婚②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春③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行业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挽正确的顺序是:活动三:交流发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