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z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σ
0
1Rez Rez jImz jImz 1 Rez Rez
jω ωs/2 0 -ωs/2 jω
jImz jImz
σ
0
1 jImz jImz
Rez Rez
ωs/2 0
-ωs/2 jω ωs/2 0 -ωs/2
掌握了s~z平面映射规律之后, 掌握了s~z平面映射规律之后,容易利用类似在连续时间 平面映射规律之后 系统分析中的方法,研究离散时间系统函数z 系统分析中的方法,研究离散时间系统函数z平面特性与系统 时域特性、频响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关系。 时域特性、频响特性以及稳定性的关系。 返回
返回
注意跳变值
0 A ˆ xi (t ) = i 2 A epi t i
(t < 0) (t = 0) (t > 0)
0 xi (nT) = A i A epi nt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 0) (t = 0) (t > 0)
2 ,即
A 按抽样规律建立二者联 0 系时必须在 点补足 i
代入
z(极坐标: = r ejθ ) z
jIm z) (
σ0 O s平面
σ
比较
z = e(σ + jω )T = eσ T ⋅ e j ω T
半径:r = eσ T= e ω 半径: 所以 ω 幅角: T=2 幅角:θ =ωT=2π ωs
2πσ
s
r0
z = re

θ0
Re(z)
O z平面 平面
式中T是序列的时间间隔,重复频率ω =2π 式中T是序列的时间间隔,重复频率ωs=2π/ Τ
∑ [e
∞ n=0
sT
z
−1 n
]
1 σ + j∞ X (s ) 1 σ + j∞ zX (s ) ∴ X (z ) = ∫σ − j∞ 1 − e sT z −1 ds = 2πj ∫σ − j∞ z − e sT ds 2πj
1 = 1 − e sT z − 1
这就是直接由连续函数的拉氏变换式求抽样后的 离散序列z变换式的关系式。 离散序列z变换式的关系式。 该积分式当然也可以用留数定理来计算。 该积分式当然也可以用留数定理来计算。即: zX (s ) X (z ) = ∑ Re s z − e sT X(s)的诸极点 例如:当X(s)有一单阶极点s1时 例如: 有一单阶极点s
θ由−π∼ π, π, 幅度旋转了一周,映射到了整个z平面。 幅度旋转了一周, 射到了整个z平面。 因此ω 每增加一个ω s=2π/Τ,θ就相应增加2π,也就重复 π/Τ, 就相应增加2 旋转一周,z平面就重叠一次。 旋转一周, 平面就重叠一次。 所以, 映射不是单值的。下图说明了上述映射关系。 所以,z~s映射不是单值的。下图说明了上述映射关系。 ωs/2 0 -ωs/2 jω ωs/2 0 σ -ωs/2 0 jω jImz jImz
ˆ 若连续时间信号x(t)由N项指数信号相加组合而成
ˆ ˆ ˆ ˆ x(t ) = x1 (t ) + x2 (t ) +…+ xn (t )
ˆ = ∑xi (t ) = ∑Ai epi t u(t )
Ai ˆ 容易求得, 容易求得,它的拉式变换为 L[ x(t )] = ∑ i =1 s − pi
jω1 jω 0 -jω2 jωs/2 jω 0 -jωs/2
σ
jImz jImz ω1T 0 Rez Rez -ω2T jImz jImz
σ
0
Rez Rez
(θ =π, r任意) 任意)
θ (4)由于 由于z=rejθ是θ=ωΤ的周期函数,因此当ω 由−π/Τ∼ π/Τ时, θ=ωΤ的周期函数 的周期函数, π/Τ时
jω 右半平面 (σ > 0) 0 jω 0
jImz jImz
σ
0
单位圆外 r>1, 任意) 1Rez (r>1,θ 任意) Rez jImz jImz 圆 r>1 ( σ > 0 ,r>1 σ < 0 ,r<1 r<1 Rez r为常数:0→+∞ Rez 为常数: θ 任意) 任意)
平行于虚轴 的直线 常数: (σ = 常数: − ∞ → +∞ )
s~z平面映射关系 s~z平面映射关系 这两个等式表明:z的模r仅对应于s的实部σ ; 这两个等式表明: 的模r仅对应于s z的幅角θ仅对应于s的虚部ω 。 仅对应于s
σ =0 (1)s平面的原点 , z平面 ω =0
s平面(s=σ +jω ) 平面(
jω (σ 原点 = 0,ω = 0) o
r=1 ,即z=1。 z=1 θ=0 z平面(z= rejθ ) 平面(
ˆ xi (t )u(t ) t = nT xi (nT)u(n) = Ai x (t )u(t ) ˆi + t = nT 2
(当n ≠ 0) (当n = 0)
返回
例8-6-1
已知指数函数e 已知指数函数e-atu(t)的拉式变换为 求抽样序列e 求抽样序列e-anTu(nT)的z变换。 nT) 变换。
N
借助模拟滤波器 设计数字滤波器
注意: 注意:连续时间信号的突变点函数值与对应的序列 样值有区别。 样值有区别。 例如,阶跃信号u =0点定义为 ; 点定义为1/2 例如,阶跃信号u(t)在t=0点定义为1/2; 阶跃序列u 在点n=0定义为 定义为1 阶跃序列u(n)在点n=0定义为1。 注意跳变值 例 8-6-1 例 8-6-2
s平面(s=σ +jω ) 平面(
jω 实轴 (ω =0, s= σ) 0
z平面(z= rejθ ) 平面(
jImz jImz
σ
0
Rez Rez
正实轴 =0, (θ =0, r任意) 任意) 始于原点的 辐射线 (θ =常数, r任意) 任意) 负实轴
平行于实轴 的直线 常数) (ω =常数) 通过+ 通过+ jkωs/2 平行于实轴 的直线 =1,3...) (k=1,3...)
i =1 i =1
N
N
N
若序列X nT) 若序列X(nT)由N项指数序列相加组合而成
x(nT) = x1 (nT) + x2 (nT) +…+ xN (nT)
= ∑xi (nT) = ∑Ai e pi nT u(nT)
i =1 i =1
N
N
Ai 它的z 它的z变换为 Z[ x(nT)] = ∑ 1− e piT z−1 i =1
n=0 ∞
(n = 0 ,1,2 ,…)
1 σ + j∞ −n snT = ∑ ∫σ − j∞ X (s )e dsz n=0 2πj
∞ 1 σ + j∞ sT −1 n = ∫σ − j∞ X (s )∑ e z ds 2πj n =0

[
]
此式的收敛条件是: 当符合这一条件时 此式的收敛条件是:|z|>|esT|,当符合这一条件时
0 0
σ
0 0
σ
1
Rez Rez
jImz jImz
1
Rez Rez
二.z变换与拉氏变换表达式之对应 1 σ + j∞ 我们知道: 我们知道: x(t ) = X (s )e st ds ∫σ − j∞
2πj
当把x 以等间隔T抽样后: 当把x(t)以等间隔T抽样后: 1 σ + j∞ x(nT ) = X (s )e snT ds 2πj ∫σ − j∞ 其z变换为: (z ) = ∑ x(n)z −n 变换为: X
s平面(s=σ +jω ) 平面(
jω 虚轴 (σ =0, s=jω) 0
z平面(z= rejθ ) 平面(
jImz jImz
σ

0
单位圆 1 Rez (r=1,θ 任意) Rez r=1, 任意) jImz jImz
左半平面 (σ < 0)
0
σ
0
单位圆内 1 Rez (r<1,θ 任意) Rez r<1, 任意)
§8.6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三种变换方法,即:傅立 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三种变换方法, 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这些变换并不是孤立 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和 变换。这些变换并不是孤立 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相转化。 相转化。 在第四章讨论过傅立叶变换与 在第四章讨论过傅立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 傅立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 现在研究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系,现在研究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jImz jImz
σ
o
1 Rez Rez
z=1 z=1
(2)s平面上的虚轴(σ =0,s =jω)映射到z平面是单位圆; 平面上的虚轴( =0, 映射到z平面是单位圆; s平面的左半平面(σ < 0)映射到z平面是单位圆的圆内; 平面的左半平面( 映射到z平面是单位圆的圆内;
s平面的右半平面(σ >0)映射到z平面是单位圆的圆外; 平面的右半平面( 映射到z平面是单位圆的圆外; 常数)映射到z平面是圆。 平行于虚轴的直线( 平行于虚轴的直线(σ =常数)映射到z平面是圆。
1 , s +a
解:
x(t ) = e−at u(t )
1 X(s) = s +a X(s)只有一个一阶级点s=-a, 只有一个一阶级点s
nT) 可以直接求出e 可以直接求出e-anTu(nT)的z变换为
X(z) = 1 1− z−1 e−aT
返回
例8-6-2
ω 已知正弦信号sin( 已知正弦信号sin(ω0t)u(t)的拉式变换为 2 0 2 , s +ω 0 求抽样序列sin( nT) nT) 变换。 求抽样序列sin(ω0nT)u(nT)的z变换。
ω0 X(s) = 2 2 s + ω0
解:已知 x(t ) = sin(ω0t )u(t )
显然X 的极点位于s 显然X(s)的极点位于s1=jω0, s2= -jω0,其留数分别为
j −j A = 及 2= A 1 2 2 于是, X(s)可以展成部分分式 于是,
j j − 2 + 2 X(s) = s − jω0 s + jω0
σ
0
(3)s平面上的实轴(ω =0,s =σ )映射到z平面是正实轴; 平面上的实轴( =0, 映射到z平面是正实轴; 常数)映射到z 平行于实轴的直线( 平行于实轴的直线(ω =常数)映射到z平面是始于原点的 辐射线; 辐射线; 通过jkωs/2(k= +1,+3,…)而平行于实轴的直线映射到z平面 jkω /2(k 1,+3,…)而平行于实轴的直线映射到z 而平行于实轴的直线映射到 是负实轴。 是负实轴。
可以得到sin( nT) nT) 可以得到sin(ω0nT)u(nT)的z变换为
j j − − 2 2 X(z) = + 1− z−1 ejω0T 1− z−1 e−jω0T
z−1 sin(ω0T) = 1− 2z−1 cos(ω0T) + z−2
返回
zX (s ) Re s z − e sT
s = s1
z (s − s 1 ) X (s ) = z − e sT
s = s1
k1 z k1 z = = s 1T z − z1 z−e
以上从拉氏逆变换式出发推证了拉氏变换式 变换式的关系式。 与z变换式的关系式。 下面把信号按部分分式分解进行讨论
一.z平面与s平面的映射关系 平面与s 二.z变换与拉氏变换表达式之对应
返回
一.z平面与s平面的映射关系 平面与s
在引入z变换的定义时,引入符号z=e 在引入z变换的定义时,引入符号z=esT s(直角坐标): s=σ+jω 直角坐标): z, s关 系
jω0 jω s = σ + jω
z =e
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